XX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XX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XX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XX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XX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 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字 (两个英文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 指所在地  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际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3 环境质量状况. 15 评价适用标准. 17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9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5 环境影响分析. 26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49 结论与建议. 50 附图: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项目各建筑楼层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 3: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图  附图 4:项目在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22030) 中的位置图   附图 5:项目所在区域管网规划图  附图 6: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 7:项目所在区域 1: 20 万综合水文地质图  附件:  附件 1:委托书  附件 2: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附件 3:项目建设单位医机构代码证  附件 4:医疗废物委托处置临时协议书  附件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  建设单位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法人代表  陈凤坤  联系人 * 通讯地址  钦州市前进路  47 号  联系电话  * 传  真  邮政编码  535000 建设地点  钦州市前进路 47 号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  中心坐标为东经 108 37.70,北纬 20 57.86  立项审批部门  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钦市发改社会 2013114 号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医院 Q8315 占地面积( m2)  900 绿化面积( m2)  总投资(万元)  520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75.6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4.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8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 任务由来  近年来,随着医院后勤社会化的展开与发展,其中相当多的工作将会被纳入社会经营。然而,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围绕医院的任务和工作目标,实行计划、组织和调控的活动过程。即使是纳入后勤社会化运作的部分,也应该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协调和调控。  医院后勤管理与保障服务工作是医院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旨在对医院各项工作和生活进行物质性的保障:医疗、科研及教学设备和设施的保障,饮食、水电气等经常性保障,环境净化、秩序维护、建筑用房的保障等。  为发展钦州市卫生事业,健全钦州市公共卫生体系,钦州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钦州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双向转诊三级医疗服务网络。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基础设施,加快发展钦州市卫生事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业,健全钦州市公共卫生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分析改扩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并论证本项目投资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尽可能减轻本项目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委托我公司对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评价组经现场勘察并收集相关区域的环境资料,详细研究、理解建设方提供的项目资料,在基本掌握项目有关要素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开展具体工作,并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期供环保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审查。  二、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钦州市前进路 47 号,其北面为明阳街,东面为永兴路,西侧为永康路,南面为建安街,中心坐标为东经 108 37.70,北纬 20 57.86,其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  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位于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拟拆除原 8 号楼(原为总务科、设备科等,现已搬迁至原钦州市卫生防疫站内, 8 号楼处于闲置状态)后建设本项目,其北面为 4 号楼(医技大楼) 、 3 号楼(住院楼) ;东面为永兴路,路宽12m,永兴路以东为花苑巷私人住宅居民区(约 140 户) ,东北面广厦花园小区( 600 户) ;其西面为停车场,停车场以西为门诊大楼(距离本项目约 80m) ;其南面为空地,约 15m 为原钦州市卫生防疫站(现已搬迁,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征地范围) ,以南为职工住宅楼。医院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6;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图见附图 3。  2. 现有工程概况  ( 1)医院现有工程内容和规模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规划总占地面积 73314.89 m2,建设净用地面积 68097.86 m2,现状医技使用建筑面积 105917.25 m2。现有职工 2171 人,病房 1355 张, 2012 年门急诊 106.6 万人次。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设临床科室 58 个,其中外科 18 个:神外一区、神外二区、胸心外科、普外一区(肝胆、小儿外科) 、普外二区(胃肠外科) 、普外三区(肛肠专科) 、普外四区(烧伤、整形、皮肤美容) 、泌尿外科一区、泌尿外科二区、骨外科一区、骨外科二区、骨外科三区、眼科一区、视光科、耳鼻咽喉科一区、耳鼻咽喉科二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3区、皮肤性病科、重症医学科( ICU) ;内科设 23 个科室:高级病区、神经内科一  区、神经内科二  区、消化内科一区  、消化内科二区、消化内科内镜室、心血管内科一区、心血管内科一区、心血管内科二区、心血管内科三区、呼吸内科一区、呼吸内科二区、肾内科病区、血透室、内分泌科、感染疾病科一区、感染疾病科区、艾滋病专科、肿瘤内科一区、肿瘤内科二区、肿瘤内科三区、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妇产科 3 个科室:妇科病区、产科产前区  、  产科产后区;儿科 3 个科室: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 NICU) 、儿科一病区  、儿科二病区;保健部门 3 个科室:预防保健科、干部保健科、职业健康检查科 (职业健康检查中心 );门诊部门 3 个科室:门诊部、急诊医学科、口腔科  、眼科门诊  、妇产科门诊;麻醉科 /手术室 5 个科室:麻醉一区、麻醉二区、麻醉复苏室、手术一区、手术二区。另外,医院设医技科室 16 个:病理科、超声科  、放射科、放疗科、普通 介入治疗科、药学部 /临床药学科、药学部 /药剂科、检验科、高压氧治疗室、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部、核医学科、医学超声质量控制部、功能检查科、输血科、营养科、供应室。医院开放床位 1335 张, 2012 年门急诊 106.6 万人次,出院病人 4.96 万余人次, (年分娩量 1938 人次)完成手术 14054 台。  现有业务用房建筑主要为医技大楼、门诊大楼、传染病房、卫贸大厦等,总建筑面积 105917.25 m2;另外,在医院东南角设有职工宿舍区,建筑面积约 22204 m2。现有建筑总建筑面积 128121.35 m2。  表1   现有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构筑物名称  建筑面积( m2) 功能  原有医技大楼( 4号楼)  16F26522.03m2供应室、手术室、麻醉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骨科、内分泌科、肾内科、妇科、超声科、妇产科门诊、 B 超室、耳鼻喉科等  原有门诊大楼( 5号楼)  10F5158.54m2眼、耳鼻咽喉科,不孕不育门诊,病理科、胃、肠、延后、纤支镜检查,皮肤性病门诊,发热门诊  原有传染病房( 6、 7号楼) 6F3488.97m2感染科(含门诊、住院、医护办公室等)  原有住院大楼( 3号楼)  19F 39087.21 m2外科系统:神经外科、胸心外科、普通外科,骨科,产科,手术室一区  原有卫贸大厦( 1、 2号综合楼)12/13F 31660.6 m2其中 113F 功能为:内科系统(心血管、呼吸、神经内科等) 、儿科、中医康复、体检部、行政区、超市、药店、饭堂等; -1-2F 为停车场、放射科(含CT、磁共振、 DR、介入诊疗、放疗、核医学科等)职工宿舍楼  22204 m2职工宿舍  ( 2)医院现有公用工程  给排水: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给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根据业主提供并核实,项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4目业务区最大总用水量约 900 m3/d,其中包括办公生活用水、病房、门诊医疗用水、消防及其他用水;医院内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污污分流制,即污水和雨水各自设置管网独立排放,业务区废水与职工宿舍区生活污水分开排放。病区生活污水与病房、门诊的医疗废水中各栋楼废水经各自的化粪池处理后(病区所产生的废水统称为医疗机构废水)一起汇入院内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以及消毒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进入河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钦江;职工宿舍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进入河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钦江。医院现状总排水量约为 776.9m3/d, 283568.5m3/a,其中职工宿舍区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276.8m3/d,101032.9m3/a;业务区医疗废水排放量为 500.1m3/d, 182520.4m3/a。  供热:医院现建有一锅炉房,内置 1 台 2 t/h 的燃煤锅炉,供高压消毒以及病房热水供应。小时耗煤量约 0.4 t,能够满足用热需要。  供电: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用电由市 政电网统一供给,医院应急电源为WD258TD50 型 500kW 柴油发电机作为一、二级负荷应急电源。  3. 在建项目概况  随着医院的发展,需逐步、分时间新建住院、综合等大楼,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现有建筑及在建建筑见表 2。具体建筑物情况参见医院规划总平面布置图。  表2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现有、在建建筑情况表 项目数量( m2) 备注总建筑面积156218.25原有建筑面积128121.35其中  拟建建筑面积28096.9 原有医技大楼( 4号楼)26522.03原有门诊大楼( 5号楼)5158.542010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通过评审(钦市环管字201075号)原有传染病房( 6、 7号楼) 3488.97原有住院大楼( 3号楼)39087.212008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 通过评审(钦市环管字 200843号)原有卫贸大厦( 1、 2号综合楼) 31660.6 2010编制一般及辐射类 环境影响报告表,并通过评审(钦市环管字 201075号及桂环审201251号)原有建筑  职工宿舍楼 22204  住院大楼( AIDS)10000 在建, 2013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通过评审(钦市环管字 2010248号)全科医生培训中心7210.5 在建2013年 10月 18日取得审批登记表的批复拟建停车场(地下停车场)10886.4 2013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 通过评审(钦市环管字 2013248号)在建建筑  小计28096.9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5由表 2 可见,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建建筑建筑面积共 28096.9 m2,根据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艾滋病治疗专区、停车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在建项目全科医生培训中心主要建设临床模拟中心,教学用房、学校宿舍、多媒体教室及配套排水、供电等相关配套设施;艾滋病治疗专区、停车场项目主要建设艾滋病治疗专区(配套设置诊室、药库药房、康复教育室、挂号收费室、注射室、输液室、留观室、医生办公室、查验室、档案资料室等门诊及医技功能用房)及立体停车场(设置机动车停车位688 个,非机动停车位 250 个)。  在建项目的给排水、供电、供热系统均依托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的设施。根据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艾滋病治疗专区、停车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在建项目中的艾滋病治疗专区新增定员 220 人,设置病床 100 张,门诊流量约 200 人 /d,废水产生总量 64.85 m3/d,其中职工宿舍医护人员生活污水 25.05 m3/d,病房及诊所废水36.8m3/d,该部分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河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钦江;全科医生培训中心主要设置教学用房、学校宿舍、多媒体教室,该区人员约 50 人每天,废水产生量约 6 m3/d,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河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钦江。  4. 改扩建项目概况  ( 1)主要工程内容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总投资 520 万元,建设地点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征地范围内,建筑占地面积 900 m2,总建筑面积为 2000 m2,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高压氧舱 1050 m2,和锅炉房、洗衣房、病理解剖室、垃圾收集室等后勤服务用房  950 m2,以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高压氧舱设计可容纳 36 人的治疗。本次改扩建项目不涉及核与放射性装置,如若新增核与放射性装置,必须在新增该部分装置前另行办理该部分的环境影响审批手续。  改扩建部分主要工程内容见表 3。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6表3   改扩建部分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 类别  主要内容  地下室一层设置高压氧舱地下室、 储气罐间 ( 3 个 20m3的空气储罐) 、储物室杂物间、维修办公室等  地上一层  设置锅炉房、空压机间、洗衣房、高压氧舱间(设 5m3纯度为 99.9%的液氧储罐 1 个) 、医护办公室、值班室、配电间、医疗废物暂存间、病理解剖室、垃圾收集室等地上二层  设置氧吧、洗衣房、库房等  主辅工程  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  (建筑面积2000 m2)  地上三层  空分机房  供电  由医院原有变配电房引来。 备用电源由医院原有柴油发电机房引来  供水  医院内已引入市政给水管网  供热  2t/h 燃气锅炉进行供热,燃料为天然气,由市政天然气管道供给,年燃料用量约 50 万 m3 公用工程  绿化  医院规划总绿地率 30.8%废水处理设施  依托医院内原有污水处理设施:二级生化、紫外  C 消毒工艺  废气处理设施  抽风排气系统,锅炉烟囱  环保工程  噪声处理设施  消声隔振、建筑隔声  ( 2)主要建筑布局及各楼层设置  拟建的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位于第一人民医院东面,西面、北面为住院大楼,南面为综合大楼,建筑呈“一”字形布置,建筑朝向为东西朝向,建筑出入口设在西面。共二层,局部三层,建筑占地面积  900 m2,总建筑面积  2000 m2,锅炉房设置在建筑的南端,其北面紧靠洗衣房,南面紧靠垃圾收集间和病理解剖室,洗衣房设置于建筑的中部,其北面为高压氧舱间,南面紧靠锅炉房,高压氧舱间、储气罐间、空压机间设置于建筑的北端,其南面为洗衣房,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建筑出入口主要设置在建筑的西面。其中:负一层设置有高压氧舱地下室、储气罐间、储物室杂物间、维修办公室等。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  2000m2,共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局部三层) ,负一层高 3.2 m,一层层高 6.0 m,二三层每层层高 4.0 m。各楼层设置如下:  一层设置有锅炉房、空压机间、洗衣房、高压氧舱间、医护办公室、值班室、配电间、医疗废物暂存间、病理解剖室、垃圾收集室等;二层设置有氧吧、洗衣房、库房等;三层设置有空分机房等。  ( 3)主要设备  改扩建项目的主要设备有空压机、空气分离机、锅炉及配套锅炉风机等详见表 4。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7表4   改扩建项目主要噪声源声级值 序号  噪声源  规格  数量  放置位置  1 锅炉及风机  2 t/h 1 套  锅炉房内  2 分体式空调    3台  相关楼层  3 抽风机    6台  一层高压氧舱间及地下一层  4 空压机    2台  一层设备房  5 空气分离机  35m3/h 2 台  三层空分机房  ( 2)给排水  给水:给水水源取自城市自来水,水压为  P=0.28Mpa,在医院内已有的供水主管就近连接,以支状向建筑各层供水,以满足运营期用水、消防用水需要。  水量:本项目建筑物内外的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及室外绿地浇洒用水、道路浇洒用水均采用市政供水水源,供水管接医院 内已有供水主管。项目最高用水量为 57.75 m3/d,年用水量 20988 m3。用水量估算见表 5。  表5    改扩建项目用水情况一览表 项目名称  用水量标准 用水单位  日用水量( m3)  年用水量( m3)锅炉房      10 3650 洗衣房  80 L/kg 500 kg 干衣 /d 40 14600 其他用水用房(办公、病理解剖室等用房等)    2 730 道路及绿化  2 L/m2250m20.5 100(年 200 天计)小计      52.5 19080 未预见水量  10%  5.25 1908 总计   57.75 20988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放系统,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入室外雨水管网,场地和道路雨水,由设于道路边的雨水口收集排入室外雨水管道,最后汇流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整个项目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实验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初级处理后,排至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再排至城市污水管网,实验污水经医院污水系统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管网。  ( 3)供电  供电电源: 采用交联聚乙烯电缆直埋方式从医院内原有变压器将电源引到项目区,距离约  130 m。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结合的混合方式,电源电压  380/220V,垂直布线由楼内强电及弱电钢管内穿过,水平干线采用放射式。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8( 4)通风系统  卫生间、高压氧舱及高压氧舱地下室等均设机械通风设施进行通风换气,换气次数  10 次 /时。  ( 5)道路、硬化及绿地  在建筑四周设置道路硬化及绿地,道路硬化面积  150 m2,绿化面积 100 m2。  ( 6)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改扩建项目完成后,不新增劳动定员,人员在医院原有定员内调配,采用三班工作制,每班 8 小时,全年营运。  ( 5)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施工工期 6 个月,拟于 2014 年 2 月动工, 2014 年 7 月完工, 2014 年 8 月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 6)环保投资  项目环保投资主要包括施工期间的扬尘防护、噪声控制、施工废水处理、建筑固废处置;营运期间的化粪池及污废水管网系统、降噪、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绿化措施等。该项目总投资 52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共计 75.6 万元,占总投资额的 14.5%,项目环保投资费用详见表 6。  表6    项目环保投资费用一览表 项目  污染源  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投资(万元)废气  施工扬尘  建设临时围墙、洗车场、洒水、遮盖密目网等  3 废水  施工废水  设置隔油池、沉砂池、导流沟等  2 固废  废弃土石方、建  筑垃圾  废弃土石方处理;建筑垃圾拟送至城市建筑固体  废弃物处置场处理。  12 噪声  施工噪声  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工地周围设立围护屏障;对高噪声设备设置可移动的简易隔声屏障等  5 施  工  期  生态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措施  6 废气  锅炉废气  通过约 10高烟囱排放  20 化粪池、防渗处理  废水  综合医疗机构  废水  废水收集管道建设  10 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暂存间(含防渗处理措施)的建设  10 生活垃圾  垃圾收集室的建设  3 固废  污泥  消毒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  2 噪声  设备噪声  减振、排风管道阻尼减振等措施营  运  期  绿化  植树种草,绿化面积  100 m20.6 合计  / 75.6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9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拟建项目场址位于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拟拆除原 8号楼(原为总务科、设备科等,现已搬迁至原钦州市卫生防疫站内, 8号楼处于闲置状态)后建设本项目, 8号楼位于医院用地的东面,由于 8号楼建设于 70年代,使用多年现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按医院总平面规划项目拟拆除 8号楼进行本项目建设。  项目所在区域为市中心地段,属商业文化住宅区,无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问题为医院原有的污染,如医疗废水、生活污水、锅炉废气、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等。  ( 1)现有(已建)污染源  废水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现有职工 2171人,病房 1355张,根据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艾滋病治疗专区、停车场项目环境影 响报告表中核算,医院现状总排水量约为776.9m3/d, 283568.5m3/a, 其中职工宿舍区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276.8m3/d, 101032.9m3/a;业务区医疗废水排放量为 500.1m3/d, 182520.4m3/a。医院废水排放采取污污分流制,即业务区废水与生活区生活污水分开排放,业务区废水经化粪池处理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医院,生活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医院已在东、西两侧设置两个医疗废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分别为 500 m3/d、 400 m3/d,处理工艺均采用二级生化、紫外 C消毒工艺,处理工艺流程见图 1。  图 1 紫外 C 消毒处理工艺流程图 医疗废水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药物、消毒剂、诊断用剂、洗涤剂,以及大  量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虫卵及各种病毒,如蛔虫卵、肝炎病毒、结核菌和痢疾菌等。医院采用该工艺处理后,医疗废水可达到 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 2中的预处理排放标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送河西污水处理厂处理。根据广西区内综合性医院的医疗废水监测情况及医院的职工人数、病床数等,对该医院现有废水排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10放  情况进行核算,结果见表 6。医院现有(已建)废水排放总量为 776.9m3/d,283568.5m3/a,其中职工宿舍区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276.8m3/d, 101032.9m3/a;业务区医疗废水排放量为 500.1m3/d, 182520.4m3/a。  表7   医院现有(已建)废水污染源强及其排放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  污水量  CODCrBOD5SS NH3-N 粪大肠菌群  产生浓度 (mg/L)300 150 120 30 1.6108个 /L处理前产生量( t/a)54.8 27.4 21.9 5.5 2.921016个 /a排放浓度 (mg/L)60 15 18 15 500 个 /L医疗废水: 500.1m3/d,  182520.4m3/a 处理后排放量( t/a)11.0 2.7 3.3 2.7 9.121010 个产生浓度 (mg/L)350 150 180 30 / 处理前产生量( t/a)35.4 15.2 18.2 3.0 / 排放浓度 (mg/L)300 130 120 28 / 生活污水: 276.8m3/d,  101032.9m3/a 处理后年排放量( t/a)30.3 13.1 12.1 2.8 / 废气  现有锅炉房内设 2t/h燃煤热水锅炉一台,设排气筒一个,高度为 20m,锅炉燃煤烟气采用水喷淋除尘器处理,据钦州市环境监测站 2013年 6月 14日检测报告,平均排放废气量为 20799m3/h,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平均浓度分别为 118.1 mg/m3、 2276.3 mg/m3、 251.7 mg/m3, 烟尘、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排放速率分别为: 0.67 kg/h, 47.13 kg/h、1.43 kg/h,项目锅炉年运行 365天,平均每天运行 10个小时,则废气排放量为 7.59107,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 2.43 t/a, 47.13 t/a、 5.22 t/a。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不满足 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 2时段排放标准。 废水处理站采用封闭式结果,产生的少量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固体废物  现有医院医疗废物产生量为 358.0t/a,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680.0t/a,废水处理站的污泥产生量约为 73 t/a( 80%含水率)。医疗垃圾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由有医废处理资质的钦州市时代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有限公司收集处理。医院内在各科室及手术室设置收集桶 及塑料袋,每天由专人定时收集,填写好医疗废物转移联单,每天由钦州市时代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有限公司上门收集,公司向医院提供收集桶、塑料袋等收集装置。生活垃圾 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废水处理站污泥经消毒处理后应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11达到 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 4医疗机构污泥控制标准中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标准,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收集处置。 辐射污染 医院内设有放射科、肿瘤科、核医学科和检验科等,这些科室会产生放射性污染,产生源主要为 X 射线装置以及放射性药品等。以上含有放射性污染的科室已经委托具有相关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了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并通过文号为“桂环审 201251 号”的批复,在落实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其运行时所产生的辐射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符合辐射环境保护要求,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噪声 医院现有的噪声源主要来往机动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社会噪声、锅炉风机、水泵、空调以及备用柴油发电机运行噪声。但由于医院本身属于对声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单位,建设单位对各产噪设备均已采取的相应的降噪减震措施,并加强对人流、车流的管理,从现场调查的情况来看,医院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对内外环境的影响不大。 医院现有环境问题主要为锅炉燃煤废气中二氧化硫超标排放、现有锅炉烟囱高度不能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的问题,需进行整改。整改措施:本项目建成后,现有锅炉拆除(不属于本项目内容)并建设,新建锅炉以天然气为燃料,产生的废气污染物量较小、污染物浓度低,对环境影响不大;同时,本项目还对原医疗废物暂存点,生活垃圾收集室进行改造,加强防渗措施,项目建成后医疗废物暂存点和生活垃圾收集室搬迁至本项目内。  ( 2)在建项目主要污染源  在建项目主要污染排放主要为医疗机构废水、汽车尾气、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等。据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艾滋病治疗专区、停车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核算,在建项目废水排放总量为 70.85 m3/d, 23670.25 m3/a,其中业务区医疗废水 42.8 m3/d,15622m3/a,职工宿舍区生活污水 28.05m3/d, 10238.25m3/a,业务区医疗废水经各栋楼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河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钦江;职工宿舍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河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钦江;在建项目污水排放情况详见表 8。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12表8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建项目废水污染源强及其排放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   污水量  CODCrBOD5SS NH3-N 粪大肠菌群  产生浓度 (mg/L) 300 150 120 30 1.6108 个 /L 处理前产生量( t/a) 4.69  2.34 1.87 0.47  2.51012 个 /L排放浓度 (mg/L) 60 15 18 15 500个 /L 医疗废水:  42.8m3/d,15622m3/a 处理后排放量( t/a) 0.94  0.23 0.28 0.23  7.8109 个 /L 产生浓度 (mg/L) 350 150 180 30 / 处理前产生量( t/a) 3.58 1.54 1.84 0.31 / 排放浓度 (mg/L) 300 130 120 28 / 生活污水:  28.05m3/d,  10238.25m3/a处理后年排放量( t/a) 3.07 1.33 1.23 0.29 / 据预测,在建项目所产生的汽车尾气对环境空气影响不大。  在建项目医疗垃圾产生量约 38.33 t/a,由钦州市时代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有限公司统一收集处置;污泥产生量约为 20.48 t/a,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09.5t/a,交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置。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1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 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项目位于钦州市前进路  47 号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 其地理位置见附图 1。1. 地理位置  钦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地理坐标为东经 1081055 109 0912,北纬 2134 52 22 2801,濒临北部湾,钦州城区离南宁市 119km,距北海市 100km,距防城港市 65km。  2. 地形、地貌及地质  钦州市属丘陵地貌类型。境内东、西、北三面崇山环拱,丘壑起伏连绵,地形复杂,西北部属山区,北部和西部属中丘陵区,除少数山地及高丘陵外,一般海拔在 250m 左右,中部属低丘台地、盆地和河谷冲积平原区,以低山和河谷平原为主,土地稍平坦,东部属低丘陵区,西部属低丘海滨岗地、平原区,有钦州市内最大的冲积平原 钦江三角洲。钦州市境内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为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以及中生界和新生界,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页岩和硅质岩等。  3. 气候、气象特征  钦州市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丰沛。高温多雨,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风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 9 月至次年 4 月多偏北风, 5 月至 8 月多偏南风,一年中最多风向为北风,频率 22%,其次为南风,频率 13%。年平均风速为 2.6 m/s,最大风速 29 m/s。  4. 水文  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水体为钦江。钦江发源于灵山县平山乡白牛岭,流经灵山县平山、佛子、灵城、三海、檀圩、那隆、陆屋转入钦州市的青塘、平吉、久隆、沙埠、尖山等乡镇,于尖山镇的梨头咀、沙井注入茅尾海。全长 179 km,流域面积 2457km2。其中钦州境内河长 90.4 km,流域面积 851 km2。  5. 植被及生物多样性  钦州市天然植被分布区属桂南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雨林区, 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多种多样,大致分为季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稀树矮带等 5 大类型。森林覆盖率达 49.1%,珍类树种有格木、紫荆木等。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及后勤服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14钦州市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一向居野生动物的首位。现存鸟类有 16 目 42 科153 种,其种类分别占全国和广西区鸟类种类的 13.1%和 29.4%。主要有麻雀、斑鸠、鹧鸪、鹌鹑、水鸭等。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天鹅、孔雀等珍贵珍贵鸟类已绝迹,连燕子、麻雀、斑鸠、鹧鸪、八哥等也较少见。  两栖类主要有青蛙、蟾蜍等;爬行动物以蛇类为最多,还有乌龟、鳖等;由于滥捉,爬行动物大为减少,有些濒临绝迹;此外,还有昆虫类及其他动物。项目所在地周围植物以城市绿化植物为主,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质量一般。根据现场调查,评价区域内没有列为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明、文物保护等)  项目选址位于钦州市前进路  47 号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属钦州市管辖。1. 行政区划及人口  钦州市现辖灵山、浦北两县、钦南、钦北两区和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 10843 km2,陆地总面积 1.08 万 km2,海岸线 520.81 km。 2011 年末全市总人口 391.18 万人。  2. 社会经济结构  2012 年钦州市地区生产总值 724.5 亿元;人均 GDP 23202 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093 亿元;海洋经济总产值 200 亿元。财政收入 139.2 亿元,一般预算收入 33.6 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622.7 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447.3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6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7140 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52.6 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7.6 亿元。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