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 烟叶复烤有限公司 XX 复烤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 供热锅炉变更 环境影响 说明 编制单位: XX 市环境保护科研所 建设单位: XX 烟叶复烤有限公司 二 0 一 四年一 月 1 1. 变更由来 XX 烟叶复烤有限公司 XX 复烤厂前身是 XX 天顺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现为 XX烟叶复烤有限公司 XX 地区的加工点,现有厂区位于 XX中心城区 -冷水滩区珍珠路,厂区周边居住人口较多,生产季节车流、人流、物流混杂,安全生产和安全施工管理难以控制,也需尽快搬迁。 XX 烟叶复烤有限公司 XX 复烤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选址于XX 市城南大道与珍珠南路交汇处西北角 ,占地面积 418 亩 。该项目 于 2012 年 9 月办理了环评审批手续 ,审批文号为湘环评 2012286 号(见附件)。 现为综合利用该 项目产生 的 5288吨 /年废弃烟梗,拟将原环评报告中建设单位设置 的 一台 15t/h 燃煤链条锅炉更换成一台 15t/h 的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为 该 项目提供生产 供热 ,节约煤的使用量,减少燃煤锅炉产生的废气。 XX 烟叶复烤有限公司 现委托 XX 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对 XX 烟叶复烤有限公司 XX 复烤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的供热锅炉(一台 15t/h 燃煤链条锅炉更换成一台 15t/h的 循环 流化床生物质锅炉 )变更作出说明 。评价单位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收集、调查研究等工作,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项目 供热锅炉 变更 环境影响 进行补充说明。 2.变更内容 仅拟建项目的供热锅炉变更,由环评报告中建设单位设置 的 一台 15t/h 燃煤链条锅炉更换成一台 15t/h 的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 , 并配套安装风机系统、除尘系统等,其它工程内容保持不变。该生物质锅炉具体技术参数及物料基本参数见表 1,所需的系统设备详见表 2。 2 表 1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一览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锅炉型式 1 台 15t/h 锅炉 循环 流化床锅炉 2 蒸汽压力 1.25MPa 3 蒸汽温度 193.3 4 热效率值 85% 该锅炉实际热效率可维持在 95%左右 5 设计燃料 烟梗废弃物 6 烟梗燃烧热值 3162Kcal/Kg 根据龚德鸿、许成等研究 烟梗的热解特性分析(贵州大学学报 .2011),烟梗燃烧热值 为 3162 Kcal/Kg 7 炉膛结构 膜式壁 8 NOX 治理 低温分级燃烧 炉膛温度一般为 850-900 9 除尘方式 布袋除尘 表 2 15t/h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系统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 格 /型 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主机设备 1 锅炉本体 DHX15-1.25 Y 套 1 2 一次仪表阀门 与锅炉配套 套 1 3 取样冷却器 与锅炉配套 个 3 二 燃料给入系统 1 全自动烟梗上料装置 与皮带机配套 套 1 变频控制 2 烟梗皮带输送机 B650, Q=10t/h 套 2 含称重装置 3 烟梗过渡仓 套 1 含观测装置 4 无轴螺旋给料装置 ZWLS360x2.65m 套 1 5 斗式提升机 HL250 套 1 6 煤仓 V=10m3 套 1 现场制作 7 螺旋给煤装置 LS160x1.975m, Q=5t/h 套 1 变频控制 8 石灰石给料装置 套 1 三 给水系统 1 热力除氧器 25t/h 台 1 自动控制 2 除氧水泵 IS65-40-250B, 11KW 台 2 一用一备 3 给水泵 65DG50x4, 37KW 台 2 一用一备 4 加药设备 套 1 四 风机系统 3 1 一次风机 QALG-116D, 132KW 台 1 变频、含消音器 2 二次风机 9-1911.2D, 55KW 台 1 含消音器 3 引风机 QALY-214.5D,250KW 台 1 变频控制 4 罗茨风机 SSR150 台 1 含消音器 五 除尘系统 1 布袋除尘器 除尘效率 99% 套 1 2 脉冲吹灰器 JSR-SP300 套 1 3 分汽缸 套 1 六 电气仪表控制系统 1 差压变送器 台 2 2 压力变送器 台 7 3 给水流量孔板 台 1 4 蒸汽涡街流量计 台 1 5 就地压力表 台 10 6 耐磨热电偶 台 5 7 普通热电偶 台 4 8 热电阻 个 6 9 进线柜 面 1 10 鼓风机变频器柜 面 1 11 引风机变频器柜 面 1 12 低压配电柜 面 1 13 仪表柜 面 1 14 氧分析仪 个 1 15 电动给水调节阀 个 1 16 除氧器水位、流量电子调节阀 个 2 17 DCS 控制系统 套 1 18 监控系统 套 1 19 锅炉房照明系统 套 1 2.1 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及循环示意图 整套工艺系统包括燃料给入系统、锅炉本体、烟风系统、烟气净化系 统、水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运行期工艺流程见图 1。 4 一级给料 皮带输送机烟梗给料系统烟梗输送机主燃室 副燃室燃尽室分离器蒸 汽 - - 供 生 产 用罗茨风机二次风机空调器空调器布袋除尘器一次风机引风机烟囱灰 - - 用 于 制 肥省煤器省煤器省煤器省煤器2.1.1 锅炉 本体 锅炉采用室内布置,由主燃室、副燃室、燃尽室、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组成。前部炉膛四壁由模式水冷壁组成,尾部竖井布置了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炉膛与尾部竖井之间由旋风分离器相连通,分离器下部接回送装置。燃烧室下部及分离器内部均设有防磨内衬。烟梗给入口在锅炉前面,采用专门针对生物质燃料设计的料机,该给料装置对物料的适应性强,能确保生物质废料顺畅给入炉内。 锅炉采用床上点火,分 级燃烧,一次风率为 65%左右,一次风和二次风单独配置风机,其比例可依据燃料情况通过风门调整。一次风机使用变频电机,较少电耗。密相区为湍流床,床温始终控制在 850 -900之间,这造成低温缺氧燃烧环境,降低了 NOX的生成量,在这一区域,燃料中大部分热量被释放。未燃尽的碳粒进入悬浮段,在二次风造成的氧化区内继续燃烧燃尽。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夹着固体粒子进入副燃室,在副燃室底部,烟温降至 500左右后进入炉膛回灰装置采用惯性机械分离法进行一次气固分离,分离下来的固体颗图 1 运行期工艺流程图 5 粒通过炉膛回灰装置进入主燃室密相区参与燃烧; 然后高温烟气进入燃尽室,然后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二次气固分离。分离下来的再循环粒子(为灰渣)大部分进入回送装置,通过回料口被送至密相区继续参与循环。从旋风分离器出来的高温烟气流经尾部竖井,热量再一次被省煤器和空预器吸收,烟气温度降至 145左右后进入布袋除尘器,除尘后达到排放标准排入大气。灰的排放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炉膛下部的排渣管排放,二是作为飞灰被除尘器收集排放。 锅炉总图详见附图 3。 2.1.2 炉前燃料上料及给入系统 烟梗上料及给入:烟梗上料给入系统由皮带输送机、炉前料仓和烟梗给入装置 (无轴螺旋式给料 装置) 构成,烟梗给入装置应设置防止回火机构。 烟灰:通过与烟梗掺和的方式将烟灰给入锅炉 。烟灰为锅炉分离器分离烟灰。 给烟梗设置变频装置,根据锅炉负荷的大小,调整给料量。 2.1.3 烟风系统 有引风机、鼓风机、二次风机、罗茨风机构成,其中鼓风机。罗茨风机采取消音措施。为了节电,引风机和鼓风机采取变频调节。罗茨风机用于返料。 2.1.4 水处理及给水系统 该系统由热力除氧器、除氧水泵、锅炉给水泵和加药装置构成,其中除氧水泵和锅炉给水泵各设置两台,一用一备。本锅炉的软化水装置和软化水箱利用现有设备 。 2.1.5 烟气处理系统 烟梗中基本不含硫,但使用的辅助燃料 ( XX 煤) 中硫含量约为 2.2%,故使用石灰石炉内脱硫,设计脱硫率为 35%。 石灰石通过锅炉自带的石灰石给料装置加入至炉内脱硫。 6 2.1.6 吹灰系统 烟梗的灰分中碱金属含量高,灰粘度比较大,容易在锅炉尾部积灰。一般的吹灰方式使用效果不够理想。本锅炉采用燃气脉冲在线吹灰系统。其吹灰机理是通过冲击动能、声能和热能作用来清除锅炉受热面的表面积灰,达到提高锅炉效率,恢复锅炉出力的目的。 2.2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及处理能力 2.2.1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 的特点 根据烟梗的成分及燃烧特性,本锅炉进行针对性设置,具有如下特点: 1、能有效分解烟梗中的焦油,锅炉热效率高 烟梗在燃烧过程中,有大量的焦油析出,尽管焦油最终成分为挥发分的一部分,但由于其高链结构,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燃烧时间才能燃烧充分。本锅炉在炉膛增大绝热燃烧部分,并采取三级炉膛结构,与立式循环流化床锅炉相比,增加了 60%肥肉炉膛高度,增加了焦油及其它挥发分的燃烧时间,使其尽量燃烧完全。燃烧不完全的焦油通过炉膛回灰装置进入主燃室密相区参与燃烧,然后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二次气固分离,分离下来的焦油和灰 渣大部分进入回送装置,通过回料口被送至密相区继续参与循环,小部分焦油与炉渣一起回收利用。 本锅炉除了燃料燃尽率高外,锅炉还采用全膜式壁密封结构,保温性好,散热损失小,散热量仅为 1%左右。 2、对尾部积灰进行了有效处理,锅炉能够连续稳定运行 烟梗的灰中碱金属含量高, K2O 的含量达到了 38.72%,灰的粘度比较大,很容易造成锅炉尾部受热面积灰。本锅炉针对此采取了如下措施:采取中温分离技术,锅炉省煤器入口烟温约为 500,低于碱金属的粘结沉积温度,能有效防止省煤器在流管束上积灰;在设计中对流受热面比例小,也有效 的减少了碱金属造成的粘结沉积;采 7 取目前吹灰效果最好的燃气脉冲吹灰器吹灰。 3、燃烧产生的灰可以制肥 烟梗的灰中碱金属含量高, K2O的含量达到了 38.72%,可以利用烟梗灰制造钾肥。真正做到循环利用。 4、燃料种类适应性广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很好的燃料适应性,本产品不但可以单烧烟梗,也可以混烧其它生物质燃料。 5、辅助燃料 煤 本生物质锅炉需要添加辅助少量燃料(煤)以助燃 。本项目 每天需求量约为 0.3t,正常生产工况下,适量煤(煤的比例约 占 6)通过输送带送至燃料进口加入至炉膛中与烟梗一起燃烧。拟采用煤与 本项目 原拟采用燃煤链条锅炉使用煤一致, 产地主要为 XX,含硫量按 2.2%,灰份按 25%计,煤质成份见表 3。根据业主提供现有厂区实际情况,所用燃煤无 需预处理能达到流化床要求粒度。 2.2.2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处理能力 15t/h的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主要燃料为烟梗,辅助燃料为煤。 15t/h的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每天处理烟梗废弃物约为 44.07t左右,年处理量约为 5288t左右;辅助燃料煤每天约使用 0.3t 左右。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能稳定连续运行,其中锅炉合格证见附件。 2.3 本项目原拟采用燃煤链条锅炉与现拟变 更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产排污情况对比 2.3.1 本项目原拟采用燃煤链条锅炉产排污情况 1、锅炉废气 8 根据最大计算热负荷及最高使用压力,厂内用汽由 1 台额定产汽量 15t/h、 热效率值 70%左右、 供汽压力 1.27MPa的燃煤蒸汽锅炉供应。 15t/h 燃煤链条锅炉日耗煤量约 41t,日有效运行时间 21h,煤产地主要为 XX,煤质成份列于表 3。全年锅炉燃煤平均含硫量按 2.2%,灰份按 25%计。 表 3 XX 煤矿煤质成份分析表 成份 低位发热量( KJ/kg) 挥发份( %) 灰份( %) 全硫份( %) 固定碳( %) 水份( %) 含量 21840-28560 18-30 19-30 1.5-2.8 48.2-54.7 3.0-4.5 锅炉烟气拟采用带脱硫塔的湿式脱硫除尘器,烟气经水膜除尘、碱液脱硫后由一根 40m高烟囱排入大气。处理装置设计处理规模 50000m3/h,除尘率 97%,采用双碱法脱硫方式,脱硫率 88%以上,烟气经处理后可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类区时段标准要求。 处理前后烟气中主要污染物 SO2、烟尘的产生 /排放情况列于表 4。另外,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产排污系数手册“以混煤为原料的层 燃蒸汽锅炉氮氧化物的产 /排污系数均为 2.94kg/吨原料”计算得出,氮氧化物产生 /排放量为 5.73kg/h( 14.45t/a),产生 /排放浓度 127.3mg/m3。氮氧化物中 NO 占 90%, NO2占 5-10%, N2O占 1%左右,因此 NO2产生 /排放量为 0.52kg/h( 1.3t/a),产生 /排放浓度 11.5mg/m3。 表 4 锅炉废气主要污染物情况表 烟气量( m3/h) 排气温度 () 排气筒 情况 项目 SO2 烟尘 mg/m3 kg/h t/a mg/m3 kg/h t/a 45000 50 0.9m,砖制,高 40m 处理前 1527 68.7 173.1 1408.9 63.4 159.7 处理后 135 6.07 15.3 42.3 1.9 4.8 去除率( %) 91 97 2、锅炉固废 燃煤燃烧产生灰渣约 1230t/a,外售给厂家制砖。 9 2.3.2 循环流化床 生物质 锅炉产排污情况 1、锅炉废气 锅炉燃烧产生含烟尘、 SO2、 NOX、臭气等污染物的废气,废气经废气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烟气、烟尘在锅炉中从产生到排放的简单流程见图 2。 鉴于本次变更拟采用锅炉与现有复烤厂烟梗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所采用锅炉同为 15t/h的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因此 废气污染源强分析依据 XX 烟叶复烤有限公司现有 XX复烤厂烟梗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验收监测报告数据 ( 该项目验收烟气监测时, 所燃 燃料 加入了适量的煤), 处理前后烟气中主要污染物 SO2、烟尘的产生 /排放情况列于表 5。 表 5 锅炉废气主要污染物情况表 烟气量( m3/h) 排气温度() 排气筒 情况 项目 SO2 NOx 烟尘 mg/m3 kg/h t/a mg/m3 kg/h t/a mg/m3 kg/h t/a 18361 50 0.9m,砖制,高40m 处理前 37 0.68 1.71 311 5.71 14.38 720 13.21 33.29 处理后 31.3 0.58 1.46 270 4.95 12.48 34.2 0.63 1.58 去除率( %) 15.4 13.2 95.3 图 2 烟气及烟尘简单走向图 10 2、固废 燃料燃烧产生产生炉渣约 530t/a,外售给厂家制砖。 2.3.3 锅炉变更前后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对比 表 6 燃煤链条锅炉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 产排污情况对比 种类 污染物 名称 燃煤链条锅炉产生量( t/a) 燃煤链条锅炉排放量( t/a)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产生量( t/a)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放量( t/a) 变更前后排放增减量( t/a) 废气 SO2 173.1 15.3 1.71 1.46 -13.84 NOX 14.45 14.45 14.38 12.48 -1.97 烟尘 159.7 4.8 33.29 1.58 -3.22 固废 灰渣 1230 0 730 0 0 2.3.4 拟采用 生物质锅所需燃料平衡分析 根据本项目生物 质锅炉燃料消耗需求、主要燃烧工艺控制参数等情况, 类比现有工程, 该锅炉燃料平衡计算分析列于表 7,见图 3。 表 7 锅炉燃料 平衡表 物料名称 年 投入(或产出)总 量( t/a) 投入 烟 梗 5288 燃 煤 36 合 计 5324 产出 有组织 排放 SO2 1.71 NOx 14.38 烟尘 33.29 有组织 CO 等其他废气 3.47 无组织 排放 无组织排放废气 5.89 燃烧损耗 4535.26 炉 渣 530 合计 5324 11 图 3 锅炉燃烧燃料平衡图 3.变更后环境影响分析 3.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锅炉原设置为燃煤锅炉,现变更为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其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改变就是大气环境影响,其他方面的影响改变甚微。因此,本变更说明仅对变更后锅炉废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进行分析 评价 。 3.1.1 正常工况下锅炉废气影响分析 根据以上锅炉变更前后污染源强产生排放情况对比结果,本项目原拟采用燃煤链条锅炉拟变更为循环流化床 生物质 锅炉后, SO2、 NOx、 PM10等各项污染物产生及排放 量均大大减少,结合原 环评报告锅炉废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营运期外排废气污染物正常工况下对区域环境空气中 SO2、 NOx、 PM10 的贡献值较小,不会造成环境功能区超标,对敏感目标的影响不大),由此可推测,本项目采用循环流化床 生物质 锅炉后,正常工况下 SO2、 NOx、 PM10等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影响会更小。 3.1.2 非正常工况下锅炉废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非正常工况是指各锅炉除尘系统处理效率均为 0的最不利情况。 根据本项SO2 1.71 NO2 14.38 烟尘 33.29 有组织 CO 等其他废气 3.47 3.12 炉渣 530 投入 产出 合计5324 合计5324 烟梗 5288 辅助用煤 36 无组织排放废气 5.89 烧损 4535.26 12 目排污 根据工程排污特征,大气评价预测因子选取为 SO2、 NOX、 TSP。 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按照 导则 HJ2.2-2008 要求, 可根据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进行预测与分析, 不另作 预测 评价。 估算模式采用乡村、平坦地形模式;不考虑熏烟和建筑物下洗;考虑所有气象条件下 (包括最不利气象条件下 )的最大地面浓度;环境温度取 20;测风仪高度 10m;距离选项:自动距离 50m 2500m。工程污染源源强及参数见表 8。 表 8 非正常工况下污染源强及参数 污染源 名称 排气筒 高度 ( m) 排气筒 内径 ( m) 烟气出口 温度 () 年排放 小时数 ( h) 排放 工况 评价因子源强( g/s) 粉尘 SO2 NOX 15t/h 燃生物质锅炉 40 0.9 50 2520 连续 3.67 0.19 1.59 本项目锅炉非正常工况下,项目外排主要污染物的地面浓度及其占标率、地面浓度最大值所对应的距离计算结果分别见表 9,对敏感点的影响预测结果列于表 10。 表 9 非正常排放时主要污染物地面浓度贡献值 污染源 污染物 距离 200m 300m 500m 1000m 2500m 最大落地 浓度 距离 m 锅 炉 房 SO2 浓度( mg/m3) 0.005462 0.008091 0.008153 0.007203 0.004555 0.009149 416 占标率( %) 1.09 1.62 1.63 1.44 0.91 1.83 NOx 浓度( mg/m3) 0.007983 0.01183 0.01192 0.01053 0.006657 0.01337 416 占标率( %) 3.33 4.93 4.97 4.39 2.77 5.57 TSP 浓度( mg/m3) 0.1324 0.2754 0.2583 0.2166 0.1240 0.3009 416 占标率( %) 14.71 30.6 28.7 24.07 13.78 33.43 备注: TSP 小时评价标准取日平均浓度值的三倍执行,为 0.9mg/m3 13 表 10 非正常排放时 对敏感点的影响预测结果 浓度单位: mg/m3 环保 目标 到锅炉房距离 (m) TSP SO2 NOx 背景值 非正常 排污 背景值 非正常 排污 背景值 非正常 排污 田家组 600 0.220 0.4704 0.031 0.039058 0.095 0.10604 羊毛冲 710 0.220 0.4567 0.031 0.038964 0.095 0.10528 百岁洞 720 0.220 0.4566 0.031 0.038796 0.095 0.10520 花屋里 1050 0.220 0.4301 0.031 0.038105 0.095 0.10511 关塘 1280 0.220 0.4185 0.031 0.038007 0.095 0.10458 新田村 950 0.220 0.4087 0.031 0.038298 0.095 0.10520 青草铺 1400 0.220 0.4131 0.031 0.037857 0.095 0.10423 青草铺小学 1450 0.220 0.4105 0.031 0.037702 0.095 0.10415 仁湾镇中学 1550 0.220 0.4069 0.031 0.037680 0.095 0.10410 敏感点背景值均引用本项目原 环评 报告书中数据。 从表 9、表 10可知: 非正常排放情况( =0)时, TSP 最大地面浓度为 0.3009mg/m3,占标率为33.43%(标准值 0.9mg/m3); SO2最大地面浓 度为 0.009149mg/m3,占标率为 1.83%; NOx最大地面浓度为 0.01337mg/m3,占标率为 5.57%,对应的最远距离为 416m,未超过GB3095-96中二级标准 , 但 TSP占标率较高。 对敏感点,非正常排污时,各敏感点 SO2、 TSP、 NOx预测值 较背景值有明显增加,但 仍能达到 GB3095-96中二级标准。 3.1.3烟囱高度合理性分析 本 工程位于我国 5 类地区的二类功能区域,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T13201-91)中推荐的排放系 数法,采用单一排气筒允许排放率对 各个 所需排气筒有效高度进行校核,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Q 排气筒允许排放率 (kg/h); Cm 标准浓度限值 (mg/m3); R 排放系数; em KRCQ 14 Ke 地区性经济技术系数,取值为 0.5-1.5。 取 SO2、 NOX、烟尘 排放速率,按上式求得各排放系数 R,再按照 GB/T13201-91中表 4外推和 内插得到所需烟囱有效高度,详见表 11。由表中可知, 本 项目 拟采用生物质锅炉 烟囱几何高度已大于所需 烟囱有效高度计算值,说明 该 工程 锅炉 烟囱设 计几何高度是可行的,能够满足 GB/T13021-91的要求。 表 11 锅炉 烟囱设计几何高度校核结果表 烟囱名称 几何高 度 (m) 污染物 Q(kg/h) Cm (mg/m3) R 所需烟囱有 效高度 (m) 备注 生物质锅炉 烟囱 40 烟尘 0.63 0.9 1 3 均可满足GB/T13201-91 的要求 SO2 0.58 0.5 1.2 3.5 NOX 4.95 0.15 33 32 3.1.4生物质锅炉燃烧烟梗异味分析 由于生物质锅炉拟采用烟梗作燃料,若烟梗废弃物不完全燃烧将会排放的 少量烟草异味。因此,本变更报告拟对锅炉变更后燃烧烟梗臭气(烟梗燃烧异味)进行分析评价。 烟梗燃烧异味主要来源于烟梗中的尼古丁。尼古丁的分子式: C5NH4-C4H7NCH3,沸点: 247(分解),自燃温度: 240。而本项目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燃烧温度为850-900,且保持了较长 的燃烧时间,烟梗的燃烧完全,在此温度范围内,烟梗中的尼古丁完全燃烧分解,且尼古丁为 C、 H、 N 化合物,其燃烧产生的排放物主要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在保证锅炉烟梗叶充分燃烧的情况下,本项目产生的尼古丁将比较少,排放的烟草异味将较小。另结 合 XX烟叶复烤有限公司 XX复烤厂烟梗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验收监测报告数据及现有复烤厂实地调查,现有工程采用的 15t/h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锅炉燃烧烟梗所产生的臭气,经废气处理系统处理后能达标排放。虽然现有厂区周边居民点较多且距离很近(约 20米左右), 运行以来 从未有过臭气方面(烟梗燃烧异味)的环保投诉。因此 XX 复烤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拟将燃煤锅炉改为以烟梗为燃料的生物质锅炉,在采用吨位大小,处理系统相同锅炉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最近的敏感点距离厂界为 150米,相比现有厂区,环境 15 敏感度大 大降低。因此,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也会很小 。 同时,为减少 无组织粉尘排放, 本 锅炉所需燃料均 采用皮带输送和密闭装料 。所需燃料主要为本厂生产车间产生的烟梗废弃物及少量的辅助燃料煤。根据业主提供,烟梗废弃物从烟叶复烤工序出来后用麻袋包装好暂存在生产车间旁边的一个烟梗暂存间,然后由员工通过手推物料车转运至锅炉燃料堆存间。所需辅助燃料煤尺寸大小购进时要求 其 粒度达到要求,无需破碎 。 综上,锅炉变更后,项目对大气环境影响更小 。 3.2 总量指标调整 本项目废气原有总量控制指标为 SO2 15.3t/a, NOX 14.45t/a。现由于将燃煤锅炉更改为生物质锅炉,因此废气污染物 SO2、 NOX排放量大大减少,本变更报告建议调整废气总量控制指标为 SO2 1.46t/a、 NOX 12.48t/a,详情见表 12。 表 12 总量控制指标对比表 单位: t/a 污染因子 项目 废气 SO2 NOx 原拟用燃煤锅炉预计排放量 (t/a) 15.3 14.45 本项目原批复核定指标总量( t/a) 15.3 14.45 拟变更采用生物质锅炉预计排放量 (t/a) 1.46 12.48 锅 炉变更前后指标增减量 -13.84 -1.97 4.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效益较好。在结合原环评结论,并经过认真权衡各种因素的前提下,本说明认为项目建设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正常情况下项目建设和运营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因此,从环境保护技术角度审议,项目拟将原设置的燃煤链条锅炉变更为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可行的,将更利于环境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