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中国汽车行业汽车股发展分析报告,2019/2/28,1,汽车行业仍具较大增长空间,目录,汽车行业具有典型早周期性汽车股表现具有明显超前性行业复苏正当时,汽车起来买什么?,2,-20%,-10%,0%,10%,20%,2017.1-2,2017-05,2017-08,2017-11,2018-03,2018-06,2018-09,2018-12,汽车销量月度同比增速,行业首现年度负增长,但言顶尚早,2018年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史上标志性的一年,28年来首次出现年度销量负增长,全年销量同比下滑2.8%。当前车市已连续7个月销量同比负增长,创下历史最长连续下滑月数,且跌势未止。结合中国汽车普及率和海外成熟市场发展历程,我们认为中国汽车产销规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以年度销量首次负增长来推断 中国汽车销量见顶的观点过于武断。,-10%,0%,10%,20%,30%,40%,5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汽车销量年度同比增速,3,基于国际对标视角,预测中国汽车行业空间,5%0%,10%,35%30%25%20%15%,0,50,100,150,200,百万辆250,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中国汽车保有量(百万辆)同比增速,中国汽车销量:自21世纪 初汽车工业爆发以来, 中国汽车销量一度由2001 年的235.9万辆增长至2018 年的2808.1万辆。,中国汽车保有量:截至2017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2.1 亿辆, 尽管汽车销量于2018年迎来首个年度 负增长, 但保有量仍保 持10%以上的增速增长。,我们认为, 无论是销量 还是保有量, 中国车市 远未见顶。我们将基于 国际对比视角, 以求预 测中国汽车行业的空间。,14.1%,37.1%,35.1%,15.5%,13.6%,21.7%,6.7%,45.4%,32.4%,2.5%,4.3%,13.8%,6.9%,4.7%,13.9%,3.0%,-2.8%,-10%,0%,10%,20%,30%,40%,5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万辆,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销量同比增速,年复合增速25.3%25.3%,4,年复合增速7.7%,美国汽车市场:销量增速呈现典型周期性,当前已遇销量瓶颈,从销量增速来看,美国汽车市场在1976年以前基本保持3-4年一个小周期。此后每个周期的跨度拉长,1976年至今基本保持5-7年 一个周期。纵贯历史,美国汽车市场的周期性非常明显。1931年美国汽车销量达223万辆,直到1963年达899万辆,此阶段为美国汽车市场的普及前期。1963年至1987年,美国汽车销量的 复合增速为2.2%,随后增速中枢明显降档,1988年至2000年销量复合增速为1.0%,至2000年达到销量高点1781万辆。此后美国汽,车市场正式进入存量阶段,销量再未突破1790万辆瓶颈。,-30%,-20%,-10%,0%,10%,20%,30%,0,400,800,1,200,1,600,2,000,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美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速,3年,5,4年,3年,5年,万辆7年,6年,5年,5年,6年,美国汽车市场:保有量基本维持2.6亿辆水平,-3%,-1%,1%,3%,5%,150,200,250,3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百万辆,美国汽车保有量,同比增速,6,美国汽车市场是全球最成熟的汽车市场之一,2001-2015年美国汽车保有量从2.2亿辆缓慢增长至2.6亿辆,年复合增速为1.4%。 其中2008年保有量2.5亿辆,同比下滑0.4%,为首次保有量下滑,预示美国汽车市场已进入完全的存量阶段。近几年美国汽车 保有量基本维持在2.5-2.6亿辆的水平。美国汽车市场已步入典型的存量市场阶段,普及需求基本已被消耗,旧车报废后换新是销量的主要增长动力。因此呈现保有 量维持稳定,销量周期波动的特征。,-40%,-20%,0%,20%,40%,60%,8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1950,1952,1954,1956,1958,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万辆,日本汽车销量,同比增速,日本汽车市场:周期性显著,已处存量市场阶段,4年,6年,6年,3年,从销量增速来看,日本汽车市场在1982年以前基本保持3-4年一个小周期。此后每个周期的跨度拉长,1982年至今基本保持5-7 年一个周期。也就是说,随着车市成熟度越来越高,车市周期的时间间隔逐渐拉长。日本汽车市场的成长分为“两浪”完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年到1973年,20余年时间实现汽车销量由3万辆到495万 辆的快速增长;第二段是1974年到1990年,1974年销量在前一阶段高点的基础上大幅回落至385万辆,此后不到20年时间又从385万辆提升至778万辆,1990年后日本汽车销量大幅回落,此后再也未突破778万辆的天花板。当前日本汽车销量基本维持500-600万辆区间,处于典型的存量市场阶段。,4年,7,3年4年,2年,7年,3年,4年,5年,7年,5年,3年,日本汽车市场:保有量处于7800万辆水平,瓶颈已至,日本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期发生在1997年以前,从1945年的11万辆一直提升至1997年的7000万辆,随后保有量的增长速度显著放缓,2007年保有量首次下滑,1997年至2018年20年间,保有量仅从7000万辆提升至7808万辆,显示保有量即将见顶。日本汽车市场已步入典型的存量市场阶段,普及需求消耗殆尽。2017年日本汽车保有量7808万辆,近几年保有量增速均维持 在0.5%以下,瓶颈显然已至 。,-10%,0%,10%,20%,30%,40%,5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94519471949,1951,1953,19551957195919611963,1965,1967,19691971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万辆,日本汽车保有量,同比增速,8,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速,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受限,我们只将中国汽车市场与美国、日本汽车市场这两大成熟市场对比,以求将现阶段的中国汽车市场 对应美国、日本汽车市场发展进程中的某一阶段,再以此作为推演未来中国市场发展的参照。由于各国资源禀赋差异巨大,因 此此类对比仅能作为一种参考。从数据对比的角度,我们发现,中国汽车市场与日本汽车市场可比性更强,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与1971年附近的日本汽车市场较 为相似:相似点一: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2000年到2010年三轮周期后增速明显降档,且在降档增速期又经历了2011年至2017年两轮 小周期,并于2018年迎来首个年度负增长。日本汽车市场在1950年到1962年同样经历三轮周期,后销量增速明显降档,且在降 档增速期又经历了1962年到1970年两轮小周期,到1971年销量增速转负(可以理解为首个年度负增长,尽管在快速普及期的1955年曾出现过一次年度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处于国外成熟市场的哪一阶段?,-30%,-10%,10%,30%,50%,70%,0,100,200,300,3,000万辆55%2,50045%2,00035%4001,50025%1,00015%5005%0-5%,500,60090%,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万辆,日本汽车销量,同比增速,9,中国汽车市场处于日本的哪一阶段?,10,相似点二:日本汽车销量首个年度下滑出现在1971年(剔除普及初期的异常下滑年度1955年),当年销量同比下滑1.9%;当年 保有量至1985.8万辆,同比仍增长12.9%。中国汽车销量首个年度负增长将出现在2018年,而2017年保有量2.09亿辆,同比仍增长12.6%。也就是说,当销量出现首个年度负增长时,中国和日本汽车保有量仍处于较高速增长阶段,且同比增速都近13%,也说 明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和1971年附近的日本汽车市场很相似。,中国汽车市场处于国外成熟市场的哪一阶段?,相似点三:1970年日本千人保有量为168辆;2017年 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56辆,2018年千人保有量预 计170辆左右。,千人保有量这一指标是衡量一国汽车普及程度的重 要指标,从这一指标也可看出,当前中国汽车市场 所处阶段与日本1971年附近较为相似。,400,600500,700,30020010001945 1947 1949 1951 1953 1955 1957 1959 1961 1963 1965 1967 1969 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辆,日本千人保有量,1970年日本千人,保有量168辆,38,11,43,49,57,68,79,89,101,113,125,140,156,172,80,120,160,200,40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辆,中国千人保有量,中国汽车市场处于日本汽车市场的哪一阶段?,12.9%,-10%,5%,20%,35%,50%,0,2,000,4,000,6,000,8,000,19451947194919511953195519571959196119631965196719691971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万辆,日本汽车保有量,同比增速,-1.9%,-25%,0%,25%,50%,75%,100%,0,200,400,600,800,19501952195419561958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万辆,日本汽车销量,同比增速,当前中 国汽车 市场所,处的阶,段,当前中 国车市 所处阶 段,12,通过销量与保有量两个角度 的对比,我们认为,当前的 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日本汽 车市场发展进程中1971年附 近。,日本汽车保有量在1971年为1986万辆,2017年为7808万辆, 基本处于保有量顶部位置。 也就是说,1971年日本汽车市场仅完成了保有量普及进 程的25%。,日本汽车销量在1971年为402 万辆, 销量最高点出现于1990年的778万辆,1971年日本汽车销量仅有最高销量的52%。,中国汽车市场空间预测基于日本的情景假设,13,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到当前阶段,增长压力显现,引发市场对未来行业销量及保有量空间的担忧。我们认为,可以基于将中 国类比于不同国家的情景假设,预测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空间。尽管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规模、资源禀赋等各种条件不尽 相同,美国或日本的今天也并不能代表中国的明天,但通过类比至少可以作为我们预测中国汽车市场空间的重要参考。基于日本汽车市场的情景假设:我们在上文中得出结论: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和1971年附近的日本汽车市场非常相似,若假设中国汽车市场可以达到日本 的高度。则:2017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2.09亿辆,类比日本则当前仅完成保有量普及进程的25%,则中国汽车保有量的顶部 为8.22亿辆。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894万辆,类比日本1971年前后,则销量即将回落后进入第二浪,最高可攀升至5600万 辆。日本汽车市场从销量首次年度负增长(剔除普及初期的异常下滑年度1955年)的1971年到保有量首次年度负增长的2007年, 用了36年。中国当前恰逢销量首次年度负增长之际,保有量见顶仍长路漫漫。,中国汽车市场空间预测基于台湾的情景假设,-5%,0%,5%,10%,15%,20%,0,150,300,450,600,750,90025%,1988199119941997200020032006200920122015 2018-06台湾汽车保有量,同比增速,基于台湾汽车市场的情景假设:由于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在文化、风俗等各方面较为相似,因此以台湾汽车市场作为中国大陆汽车市场的对标较为合理。台湾汽车市场早已步入成熟阶段,1999年保有量首次年度负增长,近几年保有量基本稳定在800万辆左右,千人保有量维持330-340辆区间。假设中国大陆汽车市场能达到中国台湾汽车市场的水平,则远期人均GDP达到2017年台湾人均GDP 24408美元,远期的千人 保有量达到2017年台湾千人保有量339辆的水平。按照远期中国人口17亿来算,中国汽车远期的保有量将达5.76亿辆,较现 在2.09亿辆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0,100,200,300,400,1988199119941997200020032006200920122015 2018-06,万辆辆,台湾千人保有量,14,汽车行业仍具较大增长空间,目录,汽车行业具有典型早周期性,汽车股表现具有明显超前性行业复苏正当时,汽车起来买什么?,15,汽车的早周期性:汽车销量增速与GDP增速高度相关,走势早于GDP,0%,5%,10%,15%,20%,0%,10%,20%,30%,40%,50%25%,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汽车销量:同比增速(左轴)GDP:现价:同比增速(右轴),我们将汽车销量增速与名义GDP增速进行对比,发现二者高度相关,且汽车销量增速略领先于GDP增速1-2年。我们认为: 汽车消费是对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且是经济走势的领先指标。汽车作为可选消费品,对收入的弹性极高,也就是说,消费走弱时,首先抑制的是汽车这类可选消费,这一点从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数据中不难看出。我们发现,汽车销量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度相关,也领先于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增速1-2年。,0%,5%,10%,15%,20%,0%,10%,20%,30%,40%,50%25%,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汽车销量:同比增速(左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右轴),16,汽车销量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相关性,汽车销量与名义GDP相关,为什么汽车是早周期?,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为76.2%。2018年国内GDP增速6.6%,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同比的拉动为5.0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度高达76.2%。也就是说,支撑国内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显然消费是马力最大的一架马车。,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度,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25%,0%,25%,50%,75%,100%,2015-06,2015-12,2016-06,2016-12,2017-06,2017-12,2018-06,2018-12,GDP累计同比贡献率:最终消费支出 GDP累计同比贡献率: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GDP累计同比贡献率:资本形成总额,-2%,0%,2%,4%,6%,2015-06,2015-12,2016-06,2016-12,2017-06,2017-12,2018-06,2018-12,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资本形成总额,17,为什么汽车是早周期?,汽车消费在消费中占有较大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汽车消费占比第一。我们统计了2018年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 总额,其中汽车类零售总额占比高达28.6%,远超其他商品消费占比。由于汽车消费在国内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最大,消费又是GDP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因此汽车消费对经济走势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汽车行业景气度走弱,将对经济走势造成不利影响。,汽车类 29%,18,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 14%,石油及制品类 1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1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7%,中西药品类 4%,日用品类 4%,通讯器材类 3%,文化办公用品类2%,金银珠宝类2%,化妆品类 2%,其他类 8%,其他 25%,为什么汽车是早周期:汽车行业对经济的传导路径,-10%-20%,50%40%30%20%1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M1:同比增速,汽车销量:同比增速,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GDP:现价:同比增速(右轴),19,我们统计了2001年以来M1增速、汽车销量增速、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GDP增速4个指标,发现四者具有强相关关系,且M1增速与汽车销量增速、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匹配度较高,而GDP增速略滞后于前3个指标。货币政策是经济调节的基本手段,因此MI是经济调节的最基础工具;汽车和房地产是支撑经济最重要的两大产业,可作为 经济调节的重要载体或中间渠道;而GDP是反应经济状况的最终结果。因此逻辑上可以理解为:通过调节M1,可拉动投资 和刺激消费,从而作用于房地产和汽车行业,最终实现对GDP的拉动。,M1增速、汽车销量增速、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GDP增速的相关性,汽车行业仍具较大增长空间,行业复苏正当时,汽车起来买什么?,目录,汽车行业具有典型早周期性,汽车股表现具有明显超前性,20,2012-2014年,汽车早于大盘反弹,超额收益明显,汽车早于大盘企稳回升:我们统计了2012年-2014年市场企稳回升阶段,各重要指数的表现。发现汽车指数早于大盘和其他行业 指数,率先企稳回升。2012年9月底至2014年5月底,上证综指涨幅2.3%,房地产指数涨幅17.4%,家电指数涨幅54.0%,汽车指数 涨幅49.3%。待大盘回升时,汽车涨势不及大盘:2014年5月底至2014年底,股票市场显著复苏,在此期间上证综指涨幅57.8%,房地产指数 涨幅68.5%,家电指数涨幅27.3%,汽车指数涨幅36.3%。,2012-2014年各指数表现,-10%,20%,50%,80%,110%,2012-01,2012-022012-03,2012-042012-05,2012-06,2012-07,2012-08,2012-09,2012-10,2012-112012-12,2013-01,2013-022013-03,2013-042013-05,2013-06,2013-07,2013-08,2013-09,2013-10,2013-11,2013-12,2014-01,2014-022014-03,2014-042014-05,2014-06,2014-07,2014-08,2014-09,2014-10,2014-11,2014-12,上证综指,汽车指数,房地产指数,家用电器指数,21,2012-2014年,汽车早于创业板2个月反弹,汽车早于创业板企稳回升:汽车指数从2012年9月底开始企稳回升,创业板从2012年12月初开始企稳回升,汽车板块早于创业板 近2个月企稳回升。汽车早期涨幅高于创业板:从2012年9月底汽车板块开始反弹开始计算,截至2013年3月初之前,汽车指数涨幅均超过创业板涨 幅,相对创业板有明显的超额收益。至此之后,尽管汽车板块涨幅仍在扩大,但开始逐渐落后创业板涨幅。计算机、文化传媒等行业走势基本与创业板一致,均是滞后于汽车板块企稳回升。从这一角度,汽车“早周期性”也较为典型。,2012-2014年各指数表现,-10%,30%,70%,110%,150%,2012-01,2012-022012-03,2012-042012-05,2012-06,2012-07,2012-08,2012-092012-10,2012-11,2012-12,2013-01,2013-022013-03,2013-04,2013-05,2013-062013-07,2013-08,2013-09,2013-10,2013-112013-12,2014-01,2014-022014-03,2014-042014-05,2014-06,2014-07,2014-08,2014-092014-10,2014-11,2014-12,创业板指,中小板指,汽车指数,计算机指数,文化传媒指数,22,2012-2014年汽车率先反弹的背景:2012年9月汽车行业PE与PB触及历史新低,1.00.50.0,1.5,2.0,2.5,3.0,3.5,4.0,5.04.5,0,10,20,30,40,50,60,2012年9月底,汽车行 业估值触底PE:11.5倍PB:1.6倍,2012-2014年汽车率先反弹的背景:汽车行业估值由2010年10月底的高点开始一路下行,于2012年9月触及历史底部,彼时行业PE(TTM)为11.5倍,PB(LF)为1.6倍。先涨估值:2012年9月底-2013年5月底汽车行业估值快速修复。汽车行业估值在2012年9月底触底后迎来快速修复,PE(TTM)由2012年9月底的11.5倍修复至2013年5月底的18.2倍,PB(LF)由2012年9月底的1.6倍快速修复至2013年5月底的2.2倍。再涨业绩: 2013 年5 月底-2014 年5 月底汽车行业相对大盘仍有显著超额收益 。2013Q1 开始汽车行业业绩增速转正,2013Q2/2013Q3/2013Q4/2014Q1行业业绩增速分别为26.6%/50.1%/43.1%/25.1%,此阶段估值基本稳定,股价上涨主要是业绩驱动。,汽车行业估值走势汽车行业业绩走势,-20%,20%,60%,100%,2013年5月,中信汽车:归母净利润增速,中信汽车PE(TTM,左轴),中信汽车PB(LF,右轴),23,底,汽车行业,估值得到大幅 修复PE:18.2 倍PB:2.2倍,2012-2014年涨幅居前的汽车股:长安汽车(332.4%)、长城汽车(250.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50%-100%,2012-01-042012-02-042012-03-042012-04-042012-05-042012-06-042012-07-042012-08-042012-09-042012-10-042012-11-042012-12-042013-01-042013-02-042013-03-042013-04-042013-05-042013-06-042013-07-042013-08-042013-09-042013-10-042013-11-042013-12-042014-01-042014-02-042014-03-042014-04-042014-05-042014-06-042014-07-042014-08-042014-09-042014-10-042014-11-042014-12-04,汽车指数,江铃汽车,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24,2012-2014年汽车股跑出明显超额收益,我们分别统计了主流汽车股在这一期间的涨跌幅:长安汽车(涨幅332.4%)、长城汽车(涨幅250.0%)、汽车指数(涨幅91.5%)、上汽集团(涨幅51.6%)、江铃汽车(涨幅51.5%)、吉利汽车(涨幅42.0%)、广汽 集团(涨幅-5.7%)。长安汽车和长城汽车涨幅最大:长城汽车在2012年至2013年10月期间,涨幅一度高达337.5%;长安汽车上涨持续性强,2012年至2014年期间迭创新高,涨幅最高达372.6%。长城长安成为彼时当之无愧的汽车明星股。为什么长城长安表现最强?在行业复苏之际,长城长安适逢强产品周期,行业周期与公司自身周期共振下股价具备高弹性。,2012-2014年各整车股表现,25,长城强产品周期,哈弗H6,哈弗H5,2012年长城强 产品周期,哈弗系,0%,20%,40%,60%,80%,0,200,400,600,800,1,000,1,200100%,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速,-55%,-5%,45%,95%,145%,0,20,40,60,80,100,12019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长城汽车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长城汽车净利润及同比增速,长安强产品周期,长安-逸动,长安-悦翔,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福特-翼虎,福特-翼搏福特-新蒙迪欧,2013 年 长 安强产品 周期,长安-CS35,长安-欧诺,福特-新嘉年华,-25%,-10%,5%,20%,1,00050%,亿元,80035%6004002000营业收入,同比增速,120185%100145%80105%6065%4025%20-15%0-5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长安汽车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26,长安汽车净利润及同比增速,汽车行业仍具较大增长空间,行业复苏正当时,汽车起来买什么?,目录,汽车行业具有典型早周期性汽车股表现具有明显超前性,27,行业复苏进行时,2019年1月,汽车批发销量(中汽协口径)同比下滑15.7%,较上月跌幅继续扩大;零售销量(乘联会口径)同比增长下滑4%, 较上月(-17.0%)大幅改善;零售销量(交强险口径)同比增长24.0%,较上月(-22.9%)大幅改善。我们认为,批售低迷主要 受主动去库存以及高基数影响,零售回升反应终端需求回暖,行业走向复苏。我们预计后续批售端将逐渐向零售端收敛,坚定 看好行业走向复苏。越往后看,行业复苏力度越大。由于2018年汽车景气度前高后低,尤其2018年7月以后连续7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9月之后甚至 出现10%以上的下滑,因此越往后看,同期的基数压力越小,行业同比增速修复的力度或将越大。,-20%,-10%,0%,10%,20%,2018.1-2,2018-03,2018-04,2018-05,2018-06,2018-07,2018-08,2018-09,2018-10,2018-11,2018-12,2019-01,汽车销量月度同比增速,于2019年车市而言,2018年下半年基数较低,28,政策刺激或将推出,80%60%40%20%0%-20%,100%,2008.1-22008-042008-062008-082008-102008-122009-032009-052009-072009-092009-112010.1-22010-042010-062010-082010-102010-122011-032011-052011-072011-092011-112012.1-22012-042012-062012-082012-102012-122013-032013-052013-072013-092013-112014.1-22014-042014-062014-082014-102014-122015-032015-052015-072015-092015-112016.1-22016-042016-062016-082016-102016-122017-032017-052017-072017-092017-112018.1-22018-042018-062018-082018-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