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XX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XX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XX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XX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 2052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 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建设单位:     XX 港集团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 XX 市鹿城区竟成环境保护科学设计有限公司Wenzhou Lucheng Reach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tific Design CO.LTD2014 年 1 月XX项目名称:XX 港 XX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机构:XX 市鹿城区竟成环境保护科学设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胡如意委托单位:XX 港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钱晓东评   价   人   员姓  名 专  业 职  称 环评上岗证书环评工程师登记证书 分工内容 签  名仅供  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  使用复印无效           时间:2014 年 1 月钱晓东 环境工程 工程师 B20420011200 负责谢  斌 环境工程 助  工 B20420012 编写曾林军 环境工程 参与沈  强 环境工程 工程师 B20140130300 审核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2三、环境质量状况 .18四、评价适用标准 .21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4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32七、环境影响分析 .33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44九、结论与建议 .45附图附图 1 地理位置图附图 2 XX 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 3 XX 市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附图 4 项目平面布置图附件附件 1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附件 2 企 业 组 织 机 构 代 码 证附件 3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工程立项文件附件 4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工程土地证附件 5 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温经贸投资备案20141 号附件 6 关于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温环建2007148 号)附件 7 关于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部分功能调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温环建2011035 号)附件 8 关于对 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部分功能调整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意见(龙环建201173 号)附件 9 XX 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43 号)附表附表 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建设单位 XX 港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汤宝林 联系人 吴建魏通讯地址 XX 市瓯江路海港大厦 1 幢联系电话 13566293412 传真 邮政编码 325000建设地点 XX 市瓯江口新区 XX 街道立项审批部门 XX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批准文号温经贸投资备案20141 号建设性质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其他仓储业(G5990)占地面积(平方米) 9275绿化面积(平方米) 110总投资(万元) 26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7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88%评价经费(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5工程内容及规模:1.1 项目由来随着 XX 城市发展和港口东扩,位于主城区范围内的杨府山港区浦西件杂货码头迁移至 XX 作业区,规模为两个 5000 吨级多用途码头,年吞吐量为 80 万吨,码头后方堆场面积 54608m2。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工程由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批复(温发改审2007127 号) ,2007 年 11 月 XX 港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产研究所编制完成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同年 12 月通过 XX 市环保局审批(温环建2007148 号) ,审批内容为项目年吞吐钢铁 46 万吨,木材 1 万吨,其他 23 万吨。2010 年 XX 港集团有限公司对港口吞吐功能进行调整,将原设计年吞吐 46 万吨钢材功能调整为 16 万吨钢材和 30 万吨煤炭,并委托 XX 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了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部分功能调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于 2011 年通过 XX 市环保局审批(2011035 号) 。经过调整后 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功能为年吞吐钢铁 16 万吨,煤炭 30 万吨,木材 1 万吨,其他 23 万吨,年吞吐总量仍保持 80 万吨。根据目前散装水泥运输将逐步替代袋装水泥运输成为港口行业发展趋势,XX 港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集团有限公司决定对吞吐量为“其他 23 万吨”目前主要用于吞吐袋装水泥、建筑材料的 XX 作业区 5#件杂货堆场进行改造,改造后 5#件杂货堆场将具备年中转 23 万吨散装水泥的吞吐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条例的规定,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1) ,项目应属“G5990 其他仓储业” ;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 ,项目应属于“U 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其他仓储”类别,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为此,XX 港集团有限公司特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公司组织人员现场勘察及工程分析,收集与本项目相关的资料,对周围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环保法规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编制完成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审查。1.2 编制依据1.2.1 有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颁布并实施;(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 10 月 28 日颁布,2003 年 9 月1 日实施;(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2 月 28 日修订,2008 年 6 月 1 实施;(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2 号,2000年 9 月 1 日实施;(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29 日颁布,1997 年3 月 01 日实施;(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年 12 月 29 日修订,2005 年 4 月 1 日实施;(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54 号,2012 年 7 月 1 起施行;(8)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 号,2009 年1 月 1 日施行;(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8 号,2004 年 8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3月 28 日施行;(10)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修正) 国家发改委令第 21 号,2013 年 2 月 16 日颁布,2013 年 5 月 1 日实施;(1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 8 月 15 日修订,2008 年10 月 1 日实施;(1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1998年 11 月 29 日颁布并实施;(13) 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 288 号,2011 年 10 月 25日公布,2011 年 12 月 1 日施行;(14) 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2008 年 9 月 19 日颁布,2009 年 1 月 1 日实施;(15) 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1 号,2003.9.1;(16)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工作的通知 ,浙环发200857 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局,2008.9.26;(17)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 ,浙环发200976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局,2009 年 10 月 28 日印发;(18) 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 ,浙环发201210 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局,2012 年 2 月 24 日印发;(19) XX 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行办法 ,XX 市人民政府令第 123 号,2011.3.1;(20) XX 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总量替代管理办法(试行) ,温环发201088 号,2010.8.30;(21) 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XX 市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 ,温政办201380 号,2013.5.16;(22) 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 年本) ,2012.10.31;(23) 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12 号,2009.7.31);(24) XX 市重点行业落后产能认定标准指导目录(2013 年版)温政办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201362 号,2013.4;(25) 关于进一步严格内河流域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温环发201073号,2010.6.28;(26) XX 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2011.10) ;(27) 关于 XX 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通知温政办200994 号,2009.6。1.2.2 有关技术规范(1)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总 纲 ( HJ2.1-2011) , 国 家 环 保 部 ;(2)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大 气 环 境 ( HJ2.2-2008) , 国 家 环 保 部 ;(3)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地 面 水 环 境 ( HJ/T2.3-93) , 国 家 环 保 总 局 ;(4)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地 下 水 环 境 ( HJ610-2011) , 国 家 环 保 部 ;(5)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声 环 境 ( HJ2.4-2009) , 国 家 环 保 部 ;(6) 浙 江 省 建 设 项 目 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 ,浙江省环保局;(7) 浙江省 XX 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 2008 年 7 月 。1.2.3 项目技术文件(1) 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工程立项文件(2) 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温经贸投资备案20141 号(3) 关于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温环建2007148 号)(4) 关于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部分功能调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温环建2011035 号)(5) 关于对 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部分功能调整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意见(龙环建201173 号)(6) XX 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43 号)( 7)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3 项目概况1.3.1 建设规模及主要构筑物XX 港集团有限公司对吞吐量为“其他 23 万吨”目前主要用于吞吐袋装水泥、建筑材料的 XX 作业区 5#件杂货堆场进行改造,改造后 5#件杂货堆场将具备年中转 23万吨散装水泥的吞吐能力。项目主要建设能满足 23 万吨散装水泥贮存量的利浦式散装水泥筒仓及水泥封闭传送设施。本次技改项目总投资 2600 万元,总用地面积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59275m2,年中转散装水泥 23 万吨,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1:表 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 名称 数量 占地面积(m 2) 备注1 生产废水处理设设施 1 个 200 2 硬化地面 4564 3 散装水泥钢板筒仓 12 个 2120 直径 15m,高 23m4 绿地面积 110 5 厂区运输道路面积 2281 水泥砌块6 合计 9275 1.3.2 产品方案和规模年中转规模见表 1-2。表 1-2                       年中转规模产名称 单位 数量散装水泥 吨 23 万1.3.3 主要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主要生产设备见表 1-3。表 1-3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表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1 利浦式散装水泥钢板筒仓 12 座2 全封闭皮带传送机和空气斜槽传送设施 1 条3 螺旋卸船机 2 台4 散装水泥运输车 6 辆5 汽车衡 1 台1.3.4 项目周围环境概况项目位于 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项目东面为煤堆场,隔煤堆场距项目170m 处为在建的面粉厂码头;南面为煤堆场;西面为空地,隔空地为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北面为瓯江海域。项目周围概况见图 1-1。1.3.5 建设工期本项目施工期从 2014 年 1 月到 2014 年 5 月,为 5 个月。1.3.6 公用工程1、给排水系统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6(1)给水:由当地市政供水管网接入。(2)排水项目采用雨、污分流系统。雨水经管网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改建项目车辆、地面清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近期经港口已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二级标准后和煤堆废水一起再通过煤堆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煤堆除尘喷淋水;根据XX 半岛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远期项目生活污水可进入 XX 污水处理厂处理。2、供电由当地供电所供电。3、职工人数和工作制度项目管理人员 5 人,项目散装水泥运输车采用 8 小时工作制,夜间不进行水泥装车运输工作,年工作 300 天;运输船每次运输散装水泥 10000t,采用连续卸船,每卸一次船平均为 40 小时。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7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工程由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批复(温发改审2007127 号) ,2007 年 11 月 XX 港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产研究所编制完成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同年12 月通过 XX 市环保局审批(温环建2007148 号) 。2010 年 XX 港集团有限公司对港口吞吐功能进行调整,将原设计年吞吐 46 万吨钢材功能调整为 16 万吨钢材和 30 万吨煤炭,并委托 XX 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了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部分功能调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于 2011 年通过 XX 市环保局审批(2011035 号)及龙湾区环保局竣工环保验收(龙环建验201173 号) 。根据现场踏勘,目前 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正在运营过程中。现引用项目原环评及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报告对原有项目建设内容及污染物情况进行说明:1、改建前建设内容及规模随着 XX 城市发展和港口东扩,位于主城区范围内的杨府山港区浦西件杂货码头迁移至 XX 作业区,规模为两个 5000 吨级多用途码头,年吞吐量为 80 万吨,其中吞吐钢铁 16 万吨,煤炭 30 万吨,木材 1 万吨,其他 23 万吨。总占地面积 100000m2,堆场面积 54608m2,总投资 20715 万元。2、改建前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1-4              改建前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1 年货物吞吐量 万吨/年 802 码泊位数 个 2(5000 吨级)3 设计年通过能力 万吨 93.84 码头尺度 mm 286222718.05 栈桥尺度mm2718.06 陆域纵深 m 3507 陆域面积 m2 1000008 堆场面积 m2 54608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09 综合楼建筑面积 m2 1972.510 维修车间面积 m2 616.8611 流动机械库面积 m2 245.7612 综合库面积 m2 166.3013 变电所面积 m2 12014 停车场面积 m2 128915 工具房、门卫、 所 m2 131.0316 绿地面积 m2 1650017 道路面积 m2 2500018 工程估算 万元 207153、技改前港区主要污染情况技改前港区主要污染情况见表 1-5。表 1-5              改建前项目主要污染源强项目 污染物 产生量( t/a) 自身削减量 ( t/a) 排放量(t/a)废水量 588 0 588船舶机舱含油废水石油类 5.88 5.87 0.01废水量 1008 0 1008CODcr 0.3 0.2 0.15船舶生活污水氨氮 0.04 0.01 0.03废水量 11520 0 11520CODcr 4.03 2.30 1.73港区生活污水氨氮 0.46 0.17 0.29废水量 400 0 400机械设备冲洗水石油类 0.18 0.176 0.004废水量 13568 0 13568码头、引桥地面冲洗水 SS 4.07 2.04 2.03初期雨水量 863.5 863.5 0废水煤堆场径流SS 0.17 0.17 0HC 0.128 0 0.128SO2 0.002 0 0.002CO 0.936 0 0.936废气 平板车尾气NO2 0.117 0 0.117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煤堆场 煤炭扬尘 71.80 43.08* 28.72*船舶生活垃圾 27.7 27.7 0船舶维修垃圾 8.4 8.4 0固废港区生活垃圾 134.9 134.9 0*备注 采用原环评除尘效率为 60%后的数据。4、改建前项目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1)废水a、船舶机舱舱底含油废水经船舶自带油水分离装置处理达标排放;b、船舶生活污水由船舶自带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排放;c、港区生活污水经码头后方陆域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 GB8978-1996 二级排放标准后回用;d、机械设备冲洗废水经码头后方陆域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 GB8978-1996 二级排放标准后排入瓯江海域;e、码头引桥地面冲洗水经沉淀处理达到二级标准后排入瓯江海域;f、煤堆场径流污水经过 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煤场降尘喷洒。(2)废气项目所在地为海边区域,通风扩散条件好,平板车的尾气排放经扩散后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大。(3)噪声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船舶交通噪声和装卸作业机械噪声,经 268m 长的引桥距离衰减后,对后方陆域声环境影响不大。(4)固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船舶生活垃圾、船舶维修垃圾以及港区生活垃圾等,均由城市环卫部门统一收集,集中处理,不外排,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5、改建前项目竣工验收情况根据 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部分功能调整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项目机修间的油污水经隔油池隔油后,排入化粪池和生活污水一起经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出水浓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二级标准,废水经处理后和煤堆废水一起再通过煤堆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煤堆除尘喷淋水;食堂油烟经集气罩收集于屋顶直接排放,排放高度约 17m,煤场扬尘通过对煤堆场不定时水喷洒,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以减少粉尘的排放;在厂界 4 个噪声监测点位中有一个测点超标,超标原因为煤炭分拣机、搬运车等生产设备运行噪声,鉴于煤炭堆场与项目周边敏感点距离较远,因此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项目煤堆场废水设施的污泥通过污泥泵直接外排至煤堆场,生活废水设施产生的污泥定期由吸粪车清理;机修车间废油委托 XX 市聚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处理,生活垃圾定期清运。6、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区域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为煤堆场未采取任何遮盖措施,可能导致起风时尘土飞扬,雨天煤水泥泞,同时对周边景观也会产生不利影响。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1图 1-1 项目四至关系图瓯江煤堆场煤堆场混凝土生产企业项目拟建地XX 港区堆场面粉厂码头范围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2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2.1 地理位置龙湾区是 XX 市三大城区之一,位于 XX 市东部,瓯江入海口南岸。1984 年建区。区域陆地面积 279km2,总人口 48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29.77 万人),辖 5 个街道和 5 个镇。瓯江口新区规划范围包括龙湾区 XX 街道、浅滩围涂区和洞头县霓屿街道,规划面积 130km2。新区以打造“ 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聚的服务枢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高地、充满都市活力的滨海宜居城区” 为目标,是 XX“1650”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 年 4 月,XX 市政府决定将 XX 街道由龙湾区政府委托 XX 市瓯江口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管理。本项目位于 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图 2-1。图 2-1 项目地理位置图2.2 气候与气象XX 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流域区多年平均气温为 17.9,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9.3,历年极端最低气温4.5,项目拟建地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7平均无霜期在 277 天之间,年均相对湿度 82%,常年日照时数 17002000 小时。本区为季风区,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变化,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偏东风,全年最多风向为 SE,频率 23%,其次为 NW 风,频率为 22%,年平均风速为 2.0m/s。XX 市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1717.7mm,降水量时空分布差异显著。一般情况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增,总的趋势是山区大于平原;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最大年为 2919.8mm(1911 年),最小年为 1103.0mm(1979 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10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78.2%,降雨成因主要是锋面雨和台风雨,47 月为梅汛期,降水日数多,降水量较大,710 月为台汛期,天气晴热,常受台风暴雨影响,往往造成洪涝灾害,10翌年 4 月为非汛期,天晴少雨。2.3 河流水文1、瓯江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发源于庆元县锅帽尖,流经庆元、龙泉、云和、遂昌、松阳、缙云、丽水、景宁、青田、永嘉、瓯海、XX、乐清等 13 个县(市)至崎头注入东海,全长 388km,流域面积达 17958km2。XX 市处于瓯江下游,瓯江(XX 段)流域面积 4021km2。瓯江源头海拔 1900 多米,进入海滨平原后仅 6m,上游河床比降大,具有山溪性河流特点。河流下游进入平原,河床宽阔,边滩和沙洲发育,水源分叉。径流:瓯江流域水量丰富,多年平均流量为 456.6m3/s,平均年径流量为 144 亿m3,由于降水量年内、年际间分配不均匀,致使瓯江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大,1975 年年径流量只有 65.7 亿 m3,丰枯比达 3.4 倍,多年平均最小日平均流量为 26.1 m3/s,最枯的 1967 年只有 10.6 m3/s,而洪峰流量则高达 23000 m3/s(1952 年 7 月 20日) 。1987 年 3 月 30 日紧水滩电站建成并发电,该电站为调节水库,电站下泄洪流量不少于 34 m3/s,使瓯江干流的枯水径流量大为增加。潮流:瓯江下游受潮汐影响,河口呈现喇叭型并有烂门沙,属强潮河口。感潮河段长 76km,一般大潮可达温溪。潮区界以下,温溪至梅岙是以山水为主,称河流段,长 30km,平均潮差 3.29-3.38m,河床偏陡较稳定,潮流影响较小,径流塑造为主;梅岙至龙湾段,河水与潮水相互消长,称为过渡段,长 31km,平均潮差 3.38-4.59m,河床演变的特性同时受陆域和海域来水、来沙条件的控制,河段内边滩交错、心滩、心洲林立,为瓯江河床最不稳定河段;龙湾至黄华河段以潮流为主,称潮流段,长约 15km,年平均潮差 4.59m。过渡段和潮流段流速较大,江心屿断面涨、落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潮期平均流速 1.2 m/s,涨潮量平均 0.7 亿 m3,平均涨潮(流量)3700 m3/s,XX 岛南、北江道,涨潮量达 3.7 亿 m3,平均流量 19600 m3/s,落潮平均流量 16000 m3/s,涨落潮平均流速 1.0 m/s,可见 XX 以下河段对污染物具有较强的稀释自净能力。2.4 地形地貌XX 市地基岩性,由基岩和第四纪土层组成,基岩岩性大部分为凝灰岩、流纹岩,主要分布在周围山区和平原中地零星残丘,一般均较坚实,但局部地区风化剧烈。第四纪土层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岩性基础较强,结构一般分为:(1)耕土,厚度约 30cm,布于地表;(2) 人工土,主要分布在市区,厚度约 1m,不能做建筑持力层;(3) 淤积质粘土,一般深埋 1.5m;(4) 砂类土,厚度一般不大于 10m,仅分布在沿江部分地段,地下水位高,有流砂现象。根据地震区划分带,本地区属东南沿海二级地震区,地震强度和频率较弱。核定本地区地震烈度为 6 度区域。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2.5 瓯江口新区1、概况瓯江口新区规划范围包括龙湾区 XX 街道、浅滩围涂区和洞头县霓屿街道,规划面积 130km2。新区以打造“ 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聚的服务枢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高地、充满都市活力的滨海宜居城区” 为目标,是 XX“1650”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 年 4 月,XX 市政府决定将 XX 街道由龙湾区政府委托 XX 市瓯江口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管理。2、瓯江口新区规划编制工作2011 年,XX 市瓯江口新区总体规划纳入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确定新区“一轴多廊、两心多点、三区双边” 的总体功能结构。按照总体规划,新区管委会先后启动编制瓯江口新区半岛起步区 8.63 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XX 街道控制性详细规划新区一期 16 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 年,瓯江口新区在建围垦项目围涂规模近 4.5 万亩,促淤面积 9 万亩。6 月,XX 浅滩一期围涂工程完成围堤施工,形成可开发建设围区 3.6 万亩,一期 6300 亩建设用海回填工程开工建设,新区进入造地施工阶段。浅滩二期促淤坝工程、小霓屿促淤坝、布袋岙安置围涂工程同步推进,二期促淤坝完成堤身基础处理,布袋岙新增 677 亩围区。3、瓯江口新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沈海高速复线、南金公路、77 省道、城市轻轨 S1、S2 线等区域骨干交通网络规划覆盖新区,构成新区对外交通主骨架网。2011 年,77 省道延伸线工程 XX 大桥段工程完成全线钢栈桥施工,XX洞头段工程完成施工招标工作,具备进场施工条件。6 月,新区对外第二通道南口大桥开工建设,9 月末,钢栈桥全线贯通。南口大桥主桥长 2750m,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按时速 80 公里/时、300 吨海轮通航等级设计。4、瓯江口新区起步区开发建设面积 8.6 km2 的起步区是瓯江口新区先期启动开发的区域。 2011 年,起步区市政基础设施启动建设,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及公建配套设施规划方案,路基填筑和起步区临时供水工程建设完工。新区规划展示馆(新区首个标志性建筑)完成主体建设和布展施工,并投入运行。启动新区项目招商工作,完成 414 亩经营性土地出让,保税物流中心、食盐仓储配送中心等项目落户新区。5、瓯江口新区市镇建设2011 年,瓯江口新区拆除违章建筑面积 10.8 万 km2,完成 793 亩转而土地清理工作。加速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开工建设霓屿首期 30 万 km2 安置房项目建设,启动XX 新市镇农房改造集聚工程,完成占地 304 亩的灵东社区项目方案设计。2.6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XX 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2008.02) ,本项目所在地属 XX 岛海洋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2-40303B08) ,为限制准入区。该 小 区 基 本 情 况 如下 :(1)基本特征该区位于 XX 岛,包括 XX 镇镇区及岛屿西部区域,面积 13.95km2。(2)主要生态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主导生态服务功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功能。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水环境质量近期及远期均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总量控制目标:到 2010 年,点源 COD 排放量控制在 106.1t,氨氮排放量控制在 14.8t,污染物削减主要途径为城镇生活污染治理。(3)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建设开发活动的环境保护要求:限制发展工业,禁止新上有污染、低效益、高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能耗的工业项目。工业企业尽量向规划工业功能区集聚。污染控制:淘汰规模小、设备不配套、产品质量不稳定的落后企业,特别是工艺落后、能耗高的小家庭作坊;加快处理能力 20 万吨/日的 XX 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提高镇区及中心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倡科学种养,减少农药、化肥流失。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远期逐步取消畜禽养殖。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河道沿岸垃圾清理、道边坡生态护岸工程,建设河岸生态隔离带,保护和恢复自然水生态系统。加强绿化工作。本项目引进先进利浦式水泥筒仓设备贮存、中转散装水泥,设备先进,效益高,为“U 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其他仓储业(G5990) ”,本项目为技术改造非工业类项目,不属于新建工业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区域环境功能区划不冲突。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图 2-2 项目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2.7 XX 污水处理厂简介根据XX 半岛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本项目区域拟规划建设 20 万t/d 的 XX 污水处理厂,同时根据该规划,项目所在地块四周道路拟规划建设d300d700 污水管道,远期待 XX 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及配套污水管网接通后,项目污水可通过 77 省道污水干管接至 XX 污水处理厂。XX 污水处理厂规划沿北堤设置一处污水排放口,污水经处理后通过管道采用深水排放的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目前该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等设施正在建设中。本项目位于 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在 XX 污水处理厂系统范围内,项目生活污水近期仍由港区已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回用,远期可进入 XX 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所在地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8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3.1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项目附近瓯江海域属于四类环境功能区。本环评采用国家海洋局 XX 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于 2011 年 5 月 10 日在瓯江口 XX 北支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监测时间和频率:2011 年 5 月 10 日,共监测一天。监测结果见表 3-1,监测点位见图 3-1。图 3-1  水环境监测断面点位示意图项目所在地表 3-1      瓯江口 XX 北支附近海域水质监测结果    pH 值无量纲,其余均为 mg/ L采样地点 pH DO CODMn 石油类 隔 铜 铅DRZJWZ03-2 7.98 5.66 1.98 未检出 0.000021 0.0050 0.0002DRZJWZ03-3 8.08 5.71 1.44 0.030 0.000026 0.0043 0.0004第四类标准 68-8.8 >3 5 0.50 0.010 0.050 050对照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中的第四类水质标准,监测因子pH、DO、COD Mn、石油类、隔、铜、铅等监测结果均能达到第四类标准,说明该近岸海域水质满足四类海域环境功能区要求。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93.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大气环境现状引用 XX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012 年龙湾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统计见下表 3-2,监测点位见图 3-2。表 3-2       2012 年鹿城区环境空气年均值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m 3)年度 测点名称 项目 年均值 二级标准SO2 0.028 0.06NO2 0.053 0.082012 XX市龙湾监测点PM10 0.084 0.10由 上 表 可 知 , 在 2012 年龙湾监测点环境空气年均值的监测中,常规指标SO2、NO 2 和 PM10 的 年 均 值 均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二级及其修改单标准。 总 体 来 讲 , 目 前 项 目 区 域 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图 3-2 项目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图3.3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项目位于 XX 港 XX 作业区多用途码头,为了解项目声环境现状,本单位于2014 年 1 月 20 日昼夜间对项目拟建地块四周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见表 3-3。项目所在地空气监测点位XX 港 XX 作业区水泥中转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1表 3-3                   项目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监测点位 监测时段 监测结果 dB(A) 评价标准 dB(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