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XX 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XX变电站至 XX热电新站 110kV双回输电线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单位(盖章): XXXX热电 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1 月 表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变 电站 至 XX 热电新站 110kV 双回输电线路 工程 建设单位 单位名称 XXXX 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马连明 联系人 赵明云 联系电话 13832824400 通信地址 XX 市南堡开发区 XXXX 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邮政编码 063305 电子邮箱 zhoucaihongzch163 传真 0315-8505299 建设项目 项目组成 新建 XX 变 电站 至 XX 热电新站 110kV 双回线路 工程 必要性 为 使 XX 公司供电系统更加安全可靠,满足 XX公司用电负荷发展需求,满足电力部门对高危化工用户的供电要求 , 建设 XX 变 电站 至XX 热电新站 110kV 双回输电线路 工程 是 非常必要 的 。 立项 文件 XX市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 XX 变 电站 至 XX 热电新站 110kV双回输电线路 工程 开展 前期工作的 复 函 唐 发改函 201359 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总投资 3470.97万元 环保投资 30万元 占总投资比例 % 0.86% 建设地点 本项目输变电工程 位于 XX 市丰南区及南堡 经济技术开发 区境内 。 线路路径环境概况 XX 变电站至 XX 热电新站 110kV 双回线路 位于 XX 市丰南区及南堡 经济技术开发 区境内 ,线路沿线 多为 为 鱼 塘及虾池, 主要跨越 :陡河、沙河及黑沿子排水沟各 1 次( 一档跨越,不在河中立塔) , 规划铁路 1 次,沿海高速 1次,丰碱公路 1次,沿海公路 (即 S364) 2次 。 新建线路路径总长度约为 10.6km, 其中架空部分 10.46km,地下电缆部分 0.14km, 鱼虾 孵化 厂 距本项目线路 边相线投影约为 40m。 毕家颧 村距本项目线路边相线 投影 约为 70m。 敏感 环境保护目标 通过现场 踏勘 , 鱼虾孵化厂 为 本项目 电磁环境和 无线电干扰 敏感环境保护目标 。 表二 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组成 新建 XX 变 电站 至 XX 热电新站 110kV 双回线 路 工程 XX 变 电站 至XX 热电新站110kV 双回线路 架空部分 线路路径长度 新建 架空 线路路径总长度约 10.46km 架设方式 同塔双回 架设 导线型号 JL/LB20A-240/30 铝包 钢芯铝绞线 导线半径 10.80mm 地线型号 两 侧采用 24 芯 OPGW 复合光缆 。 塔型 1J-SZ1、 1J-SZ2、 1J-SJ1、 1J-SJ2、 1J-SJ4、 110SDLZD等。 塔基数量及占地面积 全线共使用铁塔 42基,占地面积约 4200m2。 XX 变电站至XX 热电新站110kV双回线路地下电缆部分 路 径长度 新建地下电缆长度约 0.14km 电缆型号 YJLW03-64/110kV 1 1000mm2 电缆埋深 1.0m 表三 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号 令); ( 5)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第 239号令); ( 6)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安部); ( 7)河北省环境保护条例(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 8)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第 18号令); ( 9) 河北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 2013年 9月 27日通过) ; (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冀环办发 200765 号; ( 11)河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12)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环办 2012131号 ; (13) 关于做好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衔接工作的通知(冀环 办 2013247号) 。 2.标准、技术导则 ( 1)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 1998); ( 2)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GB/T 7349-2002);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11) 。 3.与项目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 1) XX 市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 于 XX 变 电站 至 XX 热电新站 110kV 双回输电线路 工程 开展 前期工作的 复 函 唐 发改函 201359号 ; ( 2) XX变至 XX 热电新站 110KV电源线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 ( 3) XX 市城乡规划局丰南区分局 规划 意见 ; ( 4) XX 市城乡规划局 南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规划意见 。 表四 评价标准 1.本评价采用以下标准: 500kV超高压送变电 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 1998) ;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15707 1995) 。 具体采用的标准值详见表 4-1。 表 4-1 评价标准值 污染物名称 评价标准 标准来 源 工频电场 以 4kV/m 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评价标准 500kV超高压送变电 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 1998) 工频磁场 以 100T 作 为 工频磁 感 应强度的评价标准 无线电干扰 距边相线投影 20m处 0.5MHz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大于 46dB(V/m)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15707 1995) 2.评价范围 ( 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评价范围 参照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 范( HJ/T24 1998) 中以送电线路走廊两侧 30m 带状区域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评价范围的规定,本项目 选取110kV线路 走廊 两侧 各 30m的带状区域为本项目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评价范围 。 ( 2)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 参照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 1998)中以 送电线路走廊两侧 2000m 带状区域为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 , 根据 110kV输变电 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实际影响情况, 本项目 选取 110kV线路 走廊 两侧 各 50m带状区域为本项目的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 。 表五 工程及 污染源分析 1.工程概况 XX变 电站 至 XX热电新站 110kV双回输电线路 工程 由 XX变 电站 至 XX热电新站 110kV双回线路 组成 。 工程总投资 为 3470.97 万 元 。 ( 1) 输电线路 1)线路路径及走向 本线路由 XX220kV 变电站 向东 电缆出线 (长度 0.08km) 后 至 J1右转 架空 , 向 南偏东 至J2, 线路 左 转 向东 经 J3、 J4、 J5 小角度调整后至 J6,然后跨过丰碱公路至涧河派出所东侧电缆入地 (长度 0.06km) 钻 110kV 柳黄线 , 然后改架空至 J7,继续向东跨过陡河和规划铁路后至 J8,右转跨过黑沿子排水沟至 J9,继续向东 跨过沿海高速及沙河后至丰南区与南堡开发区界设 J10, 左转向北跨沿海公路 ( S364) 至 J11, 然后向东至 XX热电新站 北侧设 J12,右转跨过沿海公路 ( S364) 经终端塔进入 110kVXX热电 新站。 本线路 路径总长度约 10.6km, 其中 同塔双回 架设 10.46km, 地下电缆敷设 0.14km. 2)线路路径沿线环境概况 XX 变 电站 至 XX 热电新站 110kV 双回 线路 位于 XX 市丰南区及南堡区境内 , 线路沿线多为为鱼塘及虾池, 主要跨越:陡河、沙河及黑沿子排水沟各 1次(一档跨越,不在河中立塔), 规划 铁路 1 次,沿海高速 1 次,丰碱公 路 1 次,沿海公路 ( S364) 2 次。 新建线路路径总长度约为 10.6km, 鱼虾 孵化 厂 距本项目线路边相线投影约为 40m, 毕家颧村距本项目线路边相线投影约为 70m。 线路路径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 1,线路路径及监测布点示意图见附图 2。 2.施工组织 ( 1)线路 施工 线路施工流程见下图。 土 方 开 挖 绑 筋 支 模 浇 筑 养 护紧 线 放 线 跨 越 搭 设杆 塔 组 立回 填附 件 安 装引 流 线 安 装接 地 安 装1)塔基施工 塔建设施工材料运输,塔基开挖采用四基座分别开挖,减小了开挖面。基础型式不同施 工工艺也不同。 插入式基础和主柱配筋式基础开挖采用人工掏挖,塔基基础采用现场浇筑混凝 土,机械搅拌,机械捣固。 灌注桩基础采用机械钻孔,孔钻好以后,安装钢筋骨架,安装前设置定位钢环、混凝土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固定骨架,灌注混凝土。 从规划路径的地质条件来看,地质多以软塑、流塑状态的 素填土、 粉质粘土 、粉砂、粉土 为主,其承载力较低,变形大,灵敏度高,施工时易因扰动发生基础沉降、位移等不利影响。因此天然地质一般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所以采用灌注桩基础。 由于部分塔位于渔塘、稻田形成的滩地之中,施工机具和材料均无法直接进入基础作业区,因此施工前期需要进行大量填塘补路、基础围堰和基面硬化工作。修建道路标 准:鱼塘内修路,高度按 4.0m、路面宽度按 4m 考虑,道路两侧 1:1放坡,塔位处施工面可按照 200m2考虑,高度及放坡与路面相同。水稻田内修路,高度按 2m,路面宽度按 4m考虑,道路两侧1:1放坡,塔位处施工面可按照 200m2考虑,高度及放坡与路面相同。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鱼塘、水坑及稻田内铁塔基础施工时需要搭建工作平台及材料区,共计土方 量 51000m3。 每个塔基施工需临时占地 200m2。 2) 架线施工 工程所用直线塔或耐张塔根据铁塔结构特点分解组立。导线采用张力牵引放线,防止导线磨损,所以每回线路都要设置牵张 场地。 各线路导、地线均采用张力放线施工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放线方式。导、地线在放线过程中防止导、地线落地拖拉及相互摩擦。张力放线时需在耐张段的线路范围设置牵张场地。 牵张场地的设置原则为:按不超过 7km 设置一处,或控制在塔位不超过 16 基的线路范围内。张力放线后应尽快进行架线,一般以张力放线施工段作紧线段,以直线塔为紧线操作塔。紧线完毕后应尽快进行耐张塔的附件安装和直线塔的线夹安装、防振金具和间隔棒的安装。 因此本项目设置牵张场地约 2处,属 临时占地。每处牵张场按 2800m2计,共 5600 m2,采取一次性 补偿措施,并且在施工结束后可以恢复原来使用功能。场地尽量选择较平坦的区域布置,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 3.污染源 及其污染物 分析 ( 1)施工期 1)施工 噪声 在施工过程中土方挖掘机、翻斗车、牵张机、绞磨机等设备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 2)施工污水 施工期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线路单塔基施工人员约 20 人,每人每天生活污水产生量 30L计,生活污水总量最高约 0.6m3/d。 3)施工 固废 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施工弃土。 4)扬尘 扬尘来自于平整土地、开挖土方、道路铺浇、材料 运输、装卸和搅拌等过程。 ( 2)运行期 线路产生的感应电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对附近环境产生影响。 4.评价因子 本评价选取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和 无线电干扰作为评价因子。 5. 工程占地情况 ( 1) 永久占地 本工程全线共需建杆塔约 42 基,按每基杆塔占地 100m2计,工程占地约 4200m2,这部分占地属于永久性占地。铁塔涉及占用土地仅限于 四个支撑脚,施工结束后塔基中间部分仍可恢复其原有 功能 。 ( 2) 临时占地 工程临时占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塔基 施工占地, 临时占地面积约 8400m2, 塔基施工结束后按照土层顺序回填, 尽量恢复土地原有功能。另一方面是牵张场 施工 占地, 临时占地面积约 5600m2, 施工结束后可以恢复原来使用功能。 6. 生态影响及各阶段恢复措施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11) , 本高压输变电工程对沿线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很微弱,对附近生物群落中的生物量、物种的多样性都没有影响。输电线路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产生在施工期,属于 短 期影响;其工程占地主要 是 塔基, 本工程线路不涉及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 , 对 生态环境 影响 很小,仅进行一般分析。 ( 1) 对林业的影响 本工程线路路径不涉及自然保 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沿线跨越树种主要是当地生长的杨树、 柳树、榆树、松树、 果树。工程设计中采取增加杆塔高度的措施。 线路塔基永久占地处,需要砍伐一些乔灌木,但 不会促使沿线林木发生地带性植被的改变,也 不会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的破坏。 其他如牵张场地、施工通道等知识施工期间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可恢复期原有土地使用功能,对林业生态影响很小。 ( 2)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本工程线路沿线部分位于 平原地区 ,沿线种植业结构简单,农作物主要 是 水稻 。 线路工程对农业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塔基占地。塔基占地处的农作物将被清除, 另外塔基土石方的 堆放 、施工机具的碾压也会伤害小面积农作物。此外塔基开挖将扰乱土壤耕作层,除 开挖部分受到直接破坏外,土石方混合回填后,也改变了土壤层次 和质地。因此,施工时应尽量保存塔基开挖处的熟土和表层土,并按照土层的顺序回填,恢复为农用地,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线路的运行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 3)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由于本工程路径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经沿线生态调查和咨询,线路评价范围内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其他陆生动物主要是鼠、黄鼠狼及野兔等。 本工程对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 程塔基占地、开挖和施工人员活动等 干扰 因素,这些因素将缩小野生动物的栖息空间,限制部分动物的活动区域、觅食范围等、从而对动物生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工程施工多靠近现有公路,避开了野生动物主要的活动场所。此外由于线路工程施工方法为间断性的,施工时间短,点位分散,故本工程对陆生动物资源影响很小,不会对其生存空间造成威胁。同时,高压输电线路也不会阻断动物迁移通道。 以上分析表明,本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影响较小且影响时间较短,这种影响将随着施工的结束和临时占地植被的恢复而缓解、消失。 7.工程采取的环保措施 ( 1)线路施 工 塔基基础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机械搅拌,机械捣固。 所有塔基在基础浇注过程中,采用彩条布隔离现场材料与地面的接触;浇注完成后对施 工现场进行清理, 固废及弃土回填、就地平整。 为保证周围空气环境少受粉尘污染影 响,施工时要做到:施工工地定期洒水,施工建筑设置滞尘网,采用 商品 混凝土,以减少施工扬尘的产生。在采取上述抑尘措施后,施工扬尘对空气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按照 110kV-750kV架空 输 电线路设计 规范 控制架线高度,确保与跨越物留有足够距离,对主要跨越物的最小垂直 距离见表 5-1; 表 5-1 本项目 线路 与 跨越物 最小垂直 距离情况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设计技术规程标准( m) 工程设计距离( m) 说 明 1 非居民区 6.0 7.0 至 地面 2 等级公路 7.0 7.0 至 路面 3 电气化 铁路 11.5 11.5 至轨顶 4 树木 3.5 3.5 至自然生长高度树顶 5 河流 6.0 6.0 至冬季冰面 ( 2) 线路路径 合理选择架空线路路径, 避让敏感环境保护目标, 降低线路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 。 表六 电磁环境质量 现状 1.监测仪器 所用 仪器均经国家计量部门检定 合格,并处于检 定 证书有效期内,仪器的频率性能覆盖监测对象的频率范围。 EFA-300电磁场分析仪( 有效期至 2014年 3月 11日); KH3933接收机( 有效期至 2013年 11月 16 日 )。 2.监测方法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强度按 500kV超高压送变电 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 1998)进行; 无线电干扰值按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GB/T 7349-2002)进行。 3.监测点位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点 : 拟建 线路路径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处 ; 0.5MHz无线电干扰监测点: 拟建 线 路 边相线投影 20m 处 、环 境敏感保护目标处 。 监测布点示意 图见附图 2。 4.监测单位和时间 河北省辐射环境管理站于 2013年 11月 4日进行监测 ,天气: 晴 ,温度 11 。 5.监测结果 电磁 环境 监测结果见表 6-1。 表 6-1 电磁 环境 现状值 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 工频电场 强度 (V/m) 工频磁感应强 度 (nT) 0.5MHz无线电干扰场强 ( dB( V/m) XX 变电站至 XX 热电新站110kV 双回线路 路径 处 4.6 22 33.9 鱼虾 孵化厂 (距线路约 40m) 4.3 14 32.5 毕家颧村 (距线路约 70m) 2.2 12 32.1 由表 6-1可以看出, 拟建 线路路径 处 、 敏感环境保护目标处 和 毕家颧村 的 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和 0.5MHz 无线电干扰 场强 分别符合 4kV/m、 100 T 和 46dB( V/m)的 评价 标准 。 表七 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 1)输电线路 本评价参照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预测本项目线路架空部分 运行后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 。 因为架线越低对地面的影响越大,本评价 分别 选取线路架设 中高度较低且用量较多的1J-SZ1-21型铁塔 来评价线路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计算预测评价采用参数见 表 7-1, 本项目线路 计算预测所用塔型见附图 3。 表 7-1 理论计算所用参数表 塔型 1J-SZ1 呼高 21m 弧 垂 点对地高度 7m 架设方 式 同塔双 回路架设 导线型号 JL/LB20A-240/30 铝包 钢芯铝绞线 导线半径 10.80mm 分裂间距 不分裂 导线相序 顺相序 电压等级 110kV 电流强 度 610A 110kV线路电场预测 110kV送电线下空间电场强度的预测计算 根据 500kV 超高压 送 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附录 A 推荐的计算模式进行。 A、单位长度导线下等效电荷的计算 高压送电线上的等效电荷是线电荷,由于高压送电线半径 r 远小于架设高度 h,因此等效电荷的位置可以认为是在送电导线的几何中心。 设送电线路为无限长并且平行于地面,地面可视为良导体,利用镜像法计算送电线上的等效电荷。 多导线线路中导线上的等效电荷由下列矩阵方程计算: UUUQQQnnnn n nn n1211 12 121 22 21 212 .( 1) 式中: u-各导线对地电压的单列矩阵; Q-各导线上等效电荷的单列矩阵; -各导线的电位系数组成的 n阶方阵 (n 为导线数目 )。 式 1 中, u矩阵由送电线的电压和相位确定,并以额定电压的 1.05 倍作为计算电压。并由三相 110kV(线间电压)回路各相的相位和分量,计算各导线对地电压为: kVUUU CBA7.66305.1110各导线对地电压分量为: U BYU BXU BU CYU CU CXXYOA 相U A0 3 03 0 B 相C相图 7-1 对地电压计算图 式 1 中, 矩阵由镜像原理求得。地面为电位等于零的平面,地面的 感应电荷可由对应地面导线的镜像电荷代替,用 i,j表示相互平行的实际导线,用 i ,j ,表示它们的镜像,则电位系数为: iioiihR122ln .(2) ijoijijLL12 ln'.(3) ij ji .( 4) j5 7 . 8 ) ( k V )3 3 . 3(Uj5 7 . 8 ) ( k V )3 3 . 3(Ujo ) ( k V )( 6 6 . 7UcBA 上式中: o -空气介电常数( o F m 136 10 9 /); Ri-导线半径,对于分裂导线用等效单根导线半径代入。 R R nrRin .(5) 式 5中, R-分裂导线半径; -次导线根数; r-次导线半径。 j i L ij L ij R j j hjh1R 1 图 7-2 电位系数计算图 对于三相交流线路,由于电压为时间向量,计算各相导线的电压时用复数表示为: U U jUi iR iI .(6) 相应地电荷也是复数量: Q Q jQi iR iI .( 7) 式 1矩阵关系即分别表示 了复数量的实数和虚数两部分: U QR R .(8) U QI I .(9) B、等效电荷产生的电场计算 空间任意一点(档距中央)的电场强度根据叠加原理求得,在( x,y)点的电场强度 Ex 和Ey分别为: E Q x xL x xLxoiiiiiim 12 2 21( ( ) )'.(10) E Q y yL y yLyoi iiiiim 12 2 21( ( ) )'.(11) 式中: xi、 yj-导线 i 的坐标( i=1,2,.m); m-导线数目; Li, Lij-分别为导线 i及其镜像至计算点的距离。 对于本项目 110kV 三相交流线路,根据式 8 和 9 求得的电荷计算空间任一点电场强度的水平和垂直分量为: xIxRmiixImiixRxjEEEjEE 11 .(12) yIyRmiiyImiiyRyjEEEjEE 11 .(13) 式中: EXR-由各导线的实部电荷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水平分量; EX1-由各导线的虚部电荷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 水平分量; EYR-由各导线的实部电荷在该点产生场强的垂直分量; EY1-由各导线的虚部电荷在该点产生场强的垂直分量。 ( x,y)点的合成场强为: YXYIYRXIXR EEYjEEXjEEE )()( .(14) 式中: 22 XIXRX EEE .(15) 22 YIYRY EEE .(16) 在地面处( y=0时)电场强度的水平分量取 EX=0。 电场强度计算结果见表 7-2,电场强度的分布图见图 7-3。 表 7-2 电场强度计算结果 到线路 中 心 线 投影的距离( m) 1.5m高处电场水平分量 (kV/m) 1.5m高处电场垂直分量 (kV/m) 1.5m高处电场综合量 (kV/m ) -50 0.004 0.073 0.073 -45 0.005 0.086 0.087 -40 0.006 0.103 0.103 -35 0.007 0.124 0.124 -30 0.007 0.147 0.147 -25 0.005 0.168 0.168 -20 0.013 0.166 0.167 -19 0.019 0.158 0.160 -18 0.027 0.146 0.149 -17 0.038 0.128 0.133 -16 0.053 0.103 0.115 -15 0.071 0.070 0.100 -14 0.095 0.043 0.104 -13 0.126 0.077 0.147 -12 0.165 0.160 0.230 -11 0.213 0.277 0.349 -10 0.269 0.430 0.508 -9 0.333 0.626 0.709 -8 0.398 0.869 0.956 -7 0.450 1.160 1.244 -6 0.470 1.486 1.559 -5 0.440 1.816 1.869 -4 0.352 2.104 2.133 -3 0.230 2.304 2.316 -2 0.117 2.406 2.409 -1 0.042 2.438 2.438 0 0.000 2.442 2.442 1 0.042 2.438 2.438 2 0.117 2.406 2.409 3 0.230 2.304 2.316 4 0.352 2.104 2.133 5 0.440 1.816 1.869 6 0.470 1.486 1.559 7 0.450 1.160 1.244 8 0.398 0.869 0.956 9 0.333 0.626 0.709 10 0.269 0.430 0.508 11 0.213 0.277 0.349 12 0.165 0.160 0.230 13 0.126 0.077 0.147 14 0.095 0.043 0.104 15 0.071 0.070 0.100 16 0.053 0.103 0.115 17 0.038 0.128 0.133 18 0.027 0.146 0.149 19 0.019 0.158 0.160 20 0.013 0.166 0.167 25 0.005 0.168 0.168 30 0.007 0.147 0.147 35 0.007 0.124 0.124 40 0.006 0.103 0.103 45 0.005 0.086 0.087 50 0.004 0.073 0.073 图 7-3 工频电场强度的总体分布情况 由表 7-2和图 7-3可以看出,距线路中心线投影 0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值最大,为 2.442kV/m,之后随与此点距离的增加电场强度呈逐 渐降低的趋势,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鱼虾孵化厂处的工频电场强度 值 为 0.103 kV/m, 综上,所有点位的工频电场强度值均符合 4kV/m的评价标准。 110kV线 路磁场预测 110kV送电线下空间磁感应强度的预测计算 根据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 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推荐的模式进行预测计算 110kV导线下方 A点处的磁场强度: 222 LhIH .(17) 式中: I-导线 i中的电流值; h-计算 A点距导线的垂直高度; L-计算 A点距导线的水平 距离。 为了与环境标准相适应,需要将磁场强度转换为磁感应强度,转换公式如下: B=0H B:磁感应强度 H:磁场强度 0:真空中相对磁导率( 0=4 10-7H/m)。 磁感应强度 计算结果见表 7-3,磁感应强度的分布图见图 7-4。 表 7-3 磁感应强度计算结果 到线路中心线投影的距离( m) 1.5m高处磁场水平分量 ( T) 1.5m高处磁场垂直分量 ( T) 1.5m高处磁场综合量 ( T) -50 1.410 8.136 8.257 -45 1.755 8.961 9.132 -40 2.227 9.961 10.207 -35 2.891 11.190 11.558 -30 3.866 12.727 13.301 -25 5.366 14.673 15.623 -20 7.813 17.147 18.843 -19 8.481 17.713 19.639 -18 9.230 18.303 20.499 -17 10.074 18.915 21.431 -16 11.027 19.548 22.443 -15 12.110 20.195 23.547 -14 13.345 20.850 24.755 -13 14.761 21.499 26.079 -12 16.393 22.123 27.535 -11 18.284 22.687 29.138 -10 20.483 23.138 30.902 -9 23.038 23.388 32.829 -8 25.985 23.303 34.904 -7 29.310 22.690 37.066 -6 32.889 21.310 39.189 -5 36.428 18.960 41.067 -4 39.477 15.628 42.457 -3 41.613 11.623 43.206 -2 42.731 7.477 43.381 -1 43.119 3.596 43.269 0 43.187 0.000 43.187 1 43.119 3.596 43.269 2 42.731 7.477 43.381 3 41.613 11.623 43.206 4 39.477 15.628 42.457 5 36.428 18.960 41.067 6 32.889 21.310 39.189 7 29.310 22.690 37.066 8 25.985 23.303 34.904 9 23.038 23.388 32.829 10 20.483 23.138 30.902 11 18.284 22.687 29.138 12 16.393 22.123 27.535 13 14.761 21.499 26.079 14 13.345 20.850 24.755 15 12.110 20.195 23.547 16 11.027 19.548 22.443 17 10.074 18.915 21.431 18 9.230 18.303 20.499 19 8.481 17.713 19.639 20 7.813 17.147 18.843 25 5.366 14.673 15.623 30 3.866 12.727 13.301 35 2.891 11.190 11.558 40 2.227 9.961 10.207 45 1.755 8.961 9.132 50 1.410 8.136 8.257 图 7-4 磁感应强度的总体分布情况 由表 7-3 和图 7-4 可以看出,磁场综合量最大值出现在距线路中心线投影 2m 处,其值为43.381 T,之后随与此点距离的增加,其值逐步降低,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鱼虾孵化厂处的磁场综合量 值 为 10.207 T, 所有点位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均 符合 100 T的评价标准。 110kV线路无线电干扰预测 110kV送电线无线电干扰电平的预测计算 根据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 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推荐的计算模式进行计算。 A、 0.5MHz时的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的无线电干扰场强按下式计算: E g r D 3 5 12 30 33 20. lgm a x .(18) 式中: E-无线电干扰场强, dB( V/m); r-导线半径, cm; D-被干扰点距导线的距离, m; gmax-导线表面最大电位梯度, kV/cm。 其中, gmax按下 式计算: g g n dRm a x ( ) 1 1.(19) 式中: R-通过次导线中心的圆周直径, cm; n-次导线根数; g-导线的平均表面电位梯度, g按 20式计算。 g Qdno .(20) 式中 Q为每极导线的等效总电荷,计算方法参照 ( 1) 节。 B、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场计算 根据式 18计算出的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三相导线的每相在某一点产生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如果有一相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至少大于其余的每相值 3dB( V/m),则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场强值即为该场强值,否则按 21 式计算。 E E E 1 22 1 5.(21) 式中: E-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场强, dB( V/m) ; E1、 E2-三相导线中的最大两个无线电干扰场强, dB( V/m); C、无线电干扰场强值的概率、置信度修正 式 18计算的是好天气时 50%时间概率下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对于 80%时间概率,具有 80%置信度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由该值增加 6 10dB( V/m)修正得到,本评价采用 增加 8dB( V/m)进行修正。 根据以上计算参数和模式,可以计算距线路中心不同距离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 距 线路边相线投影 20m 处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为 26.5dB( V/m),与 XX 变电站至 XX 热电新站 110kV 双回线路的 背景 值 33.9dB( V/m)叠加后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