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XX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XX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XX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XX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Y(EI)-2013-00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送审稿 ) 项目名称:  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南宁市 CNG 母站                 建设单位 (盖章 ):  广西中石油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1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送审稿)  项目名称: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南宁市 CNG 母站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  广西中石油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  四川天宇石油环保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           国环评证  甲字第 3203 号           编制日期: 2014 年 1 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交通运输类)  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南宁市 CNG 母站环境影响报告表  评价单位:四川天宇石油环保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公章 ) 法定代表:周大为  项目负责:徐   华    (注册登记号: A32030030800 号 ) 技术审核:朱权云  评价人员概况  专题名称  编写人  职称  上岗证号  专业  签名  建设项目概况  徐   华  高级工程师 A32030030800 化学工程   工程分析  周   丹  工程师  A32030033 水文及水资源   环境质量状况  刘爱红  工程师  A32030151000 化学工程   环境影响分析  罗小兰  工程师  A32030180800 水文及水资源   环境风险评价  王   林  工程师  A32030040 环境工程     1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南宁市 CNG 母站  建设单位  广西中石油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常延魁  联系人  尹成红  通讯地址  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 157 号财富国际广场一号楼 12 层  联系电话  0771-8051609 传真  0771-8051600 邮政编码  530000 建设地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良勇村  立项审批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  批准文号  桂发改能源 20119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管道运输业 F5600 占地面积 (m2) 20785(永久)  绿化面积( m2)  3000 总投资 (万元 ) 2988.07 一次性环保投资  (万元)  48 一次性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61%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1.1 项目由来  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的快 速发展和国家对节能减排的 严格要求,由此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原有的供气格局 将难以应对,需要结合全国管网布局和资源条件统筹协调,全面做出规划安排。  在此背景下,为发展广西自治区天然气业务,加快天然气利用,广西自治区发改委下发关于同意开展广西天然气输配管网及天然气利用工程前期工作的批复 (桂发改能源20119 号) 。  广西中石油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 原广西中石油昆仑天然气有限公司 ,更名情况见附件8)由中石油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与广西 投资集团、北京瑞川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合资组建,主要负责广西天然气城市专供管道的建设以及支线管网项目的推进工作。依据规划内容,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将建设 11 座 CNG 母站,本工程是该 11 座母站中的南宁母站。  2012 年 11 月广西中石油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委托四川天宇石油环保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等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导则, 2结合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和工程特点,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  1.2 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作为清洁能源输送项目,属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1 第 9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 第七类 “石油、天然气 ”中的第 3 项 “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 ”属于鼓励类产业。同时,与 国家发改委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加强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建设”和天然气利用政策 明确提出的 “将车用天然气作为天然气的优先类发展领域” 等国家相关政策相吻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项目选址总体符合南宁市总体规划。目前,项目已取得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同意选址的意见(附件 2) 。  1.3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南宁市 CNG 母站  建设地点:广西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良勇村(地理位置见附图 1)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投资: 2988.07 万元  占地面积: 20785 m2( 31.2 亩,包括二期征地。其中站场红线征地 29.5 亩,进站道路1.7 亩)  产品名称及规模:天然气,其中一期( 2014 年)建设规模 10104Nm3/d(本次评价仅针对一期工程进行评价);二期根据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建设至 30104Nm3/d 规模;  1.4 工程内容及项目组成  本工程建设主要内容见表 1.1。  表 1.1  项目组成表及主要环境问题  类别  工程内容  建设规模  单位 数量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  运营期  主体工程  场站工程  压缩系统  往复式压缩机组, Q=3800Nm3/h,进气压力 3.7MPa, 轴功率: 280kw台 2 固废、噪声  噪声  脱水系统  前置脱水撬装,   Q=9000Nm3/h 台 1 固废、噪声  废水、噪声  加气系统  双线双枪加气柱 Q=4500Nm3,27.5MPa 台 2 固废、噪声  噪声  调压计量系统  调压计量橇, Q=27000Nm3/h,PN4.0MPa/ PN3.7MPa 套 1 固废、噪声  噪声   3加臭装置  20mg/Nm3, PN4.0MPa 套 1 固废、噪声  废气、噪声  管道工程  进站管道  D168.35.6  L245N 设计压力 4.0MPa m 850临时占地、 水土流失、破坏植被、试压废水    辅助工程  污水罐  PN1.6M,Pa V=1m3台 1 固废、噪声  废水  放空系统  放空量 20m3/d 套 1 固废、噪声  废气、噪声  循环水泵  Q=45m3/h,H=30m 台 2 固废、噪声  噪声  公用工程  给排水系统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Q=5.5t/d 套 1 噪声、水土流失、占用土地、固废  取水泵产生的噪声、循环水排污、消防池废水  冷却水循环系统  套 1 冷却水塔  套 1 自备水源井  口 1 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套 1 自控  站控系统  套 1 供配电  10kV 架空线路  m 0.1箱式变电站  套 1 配电箱  只 2 柴油发电机 120kW 套 1 UPS , 380V,AC,10kVA 套 1 通信  电话交换系统  套 1 SCADA 系统实时监控通信  套 1 视频监控系统  套 1 消防  消防水泵  台 2 消防器材  具 58消防水池 250m3座 1 消防管道系统  套 1 1.5 输送气质  根据广西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南宁 CNG 母站工程初步设计(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 2013 年 12 月),本工程气源从 0.6km 外的南宁市天然气专供管道南宁接收工艺装置区接气。其上游气源管道为西二线和中缅管道。  本工程天然气组分见表 1.2。  表 1.2   天然气组分表  序号  组分  Mol% 1.  C199.07 2. 20.12 3. 30.04.  iC4.01 5.  C5+ 0.08 6.  H2O 0.01 7.  CO20.50 8.  N20. 8  4同时本工程天然气组分须满足车用压缩天然气 ( GB18047-2000)的要求。  1.6 工艺流程简述  从南宁工艺接收装置区通过进站管道输送来的原料天然气进站后,经过滤和计量,进入脱水装置,脱去其中的水分,露点达到或低于国家汽车用气标准(即标准状态下 -60) ,再经加臭后进入天然气压缩机组;经 过压缩机增压后,压力达到 25MPa,压缩后的高压天然气经过滤分离和高压缓冲后通过加气柱实现对车载储气瓶组拖车的充气。 脱水装置出口至压缩机之间设置直充线,可不通过压缩机直接给车载储气瓶组拖车充气。  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 1.1,详细工艺流程见附图 8。  图 1.1  南宁 CNG 母站工艺流程简图  1.7 主要工程概况   1.7.1 站场工程   (1)工艺参数 南宁 CNG母站设计规模一期( 2014年) 10104Nm3/d。压缩机前设计压力为 4.0MPa,压缩机后设计压力 27.5MPa。 (2)主要设备 表 1.3  CNG 母站主体工艺装置工程量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及参数  单位  数量  1.  高压计量撬  进站稳压: 过滤、 调压、 计量。 P1=4.0MPa, P2=3.7MPa,Q=27000Nm3/h 套  1 2.  压缩机组  Q=3800Nm3/h,进气压力: 3.7MPa 轴功率: 280kw 组  2 3.  脱水装置  Q=9000Nm3/h , 40kw 套  1 4.  加气柱  双线双枪, Q=4500Nm3/h, PN27.5MPa 台  2 5.  自动加臭装置  V=500L, PN4.0MPa 台   6.  污水罐  PN1.0MPa V=1m3台  1 增压 进站管道来气  CNG 管束车 脱水 缓冲 加气柱 调压橇   57.  手动球阀  PN4.0MPa DN150 只  2 PN4.0MPa DN80 只  3 PN4.0MPa DN65 只  2 PN4.0MPa DN50 只  3 PN4.0MPa DN25 只  4 8.  安全阀  PN4.0MPa DN50 只  1 9.  手动截止阀  PN4.0MPa DN50 只  1 10.  不锈钢 CNG 球阀  D38, PN32MPa 只  2 D25, PN32MPa 只  5 D10, PN32MPa 只  2 11.  阻火器  DN100, PN4.0MPa 只  5 12.  不锈钢波纹管  DN65,PN4.0 Pa m 320 13.  压缩空气系统  风冷式, 1m3/min,排气压力 :0.7MPa 套  1 ( 3)平面布置  站场按功能可分为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两大部 分:辅助生产区位于站场南侧,主要设置综合楼等生活设施。生产区 是本站的主要区域,位于站 场北侧,主要设置进站阀组、压缩工艺区、管束车加气区、汽 车加气区、变配电及控制室 、管束车临时停车区、辅助用房和消防水池等。两个区域以道路和门连接,以围墙分隔。各区域布置如下:  1)  生产区  生产区从北往南依次布置压缩工艺生产区、管束车加气棚(岛)、汽车加气棚(岛);西北角为进站输气管道进入方 向,设置进站阀组区;东北 角设置循环水系统装置区;靠近东侧围墙东西向设置变配电及 控制室、辅助生产用房和消 防水池;场站中央为管束车加气区和汽车加气区。管束车加气棚采用倒车式。生产区出入口为 2 个,主出入口位于西南角,次出入口位于东南角。  2)辅助生产区  辅助生产区设置综合楼,呈南北向布置,两侧 分别设置机动车停车区和生产区内部出入口。  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2。  1.7.2  管道工程  本项目进站管道从南宁市天然气专供管道 的南宁接收工艺装置区接管后,自南宁末站由西向东埋地敷设至拟建的南宁市 CNG 母站,线路全长 850m。管道穿越 S101 省道 1次,乡村公路 1 次,沟渠 2 次。管线走向图见附图 10。   6图 1.3  进站管线走向示意图  管道沿线地表状况主要为水田、旱地,详见表 1.4。  表 1.4   沿线地表状况统计表  植被状况  单位  长   度  种植物  水   田  m 240 水稻  旱   地 600 甘蔗  道路  m 10 S101合   计 850 管道沿线为平原地段,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地表以旱地和水田为主,种植物主要水稻。1.7.3  工程占地  本工程永久占地面积为 20785m2( 31.2 亩),占地类型为经济林地。临时占地主要为管道施工作业带及堆管场等, 进站管道施工作业带为 6m, 管道长 850m, 临时占地面积 5100 m2;堆管场占地 450 m2;顶管作业区 300 m2;则施工临时占地 5850 m2。  表 1.5   工程占地面积统计表     单位:  m2序号  项目  永久占地  临时占地  小计  施工作业带 顶管作业区  堆管场  1 站场工程  20785      20785 2 管道工程    5100 300 450 5850 1.7.4  外环境及人居情况  本工程处于盆地中浅丘地带。 站场位于那贵缓坡经济林地中。 放散区布置在站场西北角,位于最大风向的下风向。站场南面为 S101 公路。  南宁市 CNG 母站  南宁末站南宁接收工艺装置区   7图 1.4  南宁 CNG 母站站址现场照片  南宁接收装置区  那贵居民点  省道 S101 场站位置  图 1.5  南宁市 CNG 母站外环境现场照片  站场周边 500m 范围内仅站场北面那贵旧坡有居民点, 分布在厂界外 170m340m 之间,约 20 户。站场北面约 200m 处有 1 水塘,面积约 5 亩;南面约 40m 有 1 沟渠,宽约 2m,自西向东,最终汇入青龙江。  外环境关系图见附图 3。   82)本工程管道沿线两侧 200m 范围内无人居住。穿越沟渠 2 次, S101 省道 1 次,乡村公路 1 次。  省道 S101 管道穿越乡村公路  管道穿越沟渠  管道沿线植被情况  图 1.7  进站管道外环境现场照片  1.7.5 通信工程  南宁 CNG 母站通信工程包括视频监控系统、语音电话系统(有线和无线) 、生产运行局域网。  表 1.6   通信工程主要工程量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量  1 有线电话  部  待定  2 防爆对讲机  台   4 3 视频监控 系统  套  1 4 生产运行局域网  套1.7.6 供配电工程  站场供电由站场附近 10kV高压架空线路上 “T”接,以架空线路架空引至经终端杆,经避雷器保护后采用高压电缆穿保护钢管直埋敷设引入站内配电室做供电电源, 作为站内的主供电源。   91.7.7 给排水工程  ( 1)给水工程  本工程站内用水主要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主要为场站设备擦拭用水,生活用水主要为站内人员日常生活用水。拟建站址周边无可靠市政供水管道,经调查站址附近地下水源比较丰富, 拟建打井取水作为站场生活及生产用水水源。 预计打井深度在 60-120m,产水规模约为 10m3/h,取水井出水经深井泵抽至站内高架水罐中, 生产用水及消防水池补水由高架水罐出水管直接接入。  ( 2)排水工程  站场排水主要为站内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脱水及压缩系统产生的生产废水进入污水罐,最后进行蒸发减容,不外排。生活污水主要为站内人员洗涤、冲厕等产生的污水,生活污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排至化粪池,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站场污水处理系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第二类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后用于站场绿化,不外排,待南宁市城市规划中污水管网覆盖本区域后,处理废水进入市政管网。  1.7.8 组织机构和定员  本工程建设完成后,运营期生产操作人员拟实行二班两倒制,其它人员实行日班制或值班制,定员 15 人。母站定员详见表 1.7。  表 1.7    南宁 CNG 母站定员表  序号  岗位名称  定员(人 /班)  备注  1 站长  1 2 副站长 /安全员  1  3 技术员4 加气工  6 三班两倒  5 操作工 三班两倒  6 小计  15  10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问题 南宁输气站距离本工程约 500m,该站正常工况下不产生废气,生活污水量小,经处理后用于绿化,不外排。本工程拟建站址占地为经济林地,站址周围环境良好,据调查,未发现其他大型工业污染源,不存在其他原有污染问题。   113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理位置地形、地 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 、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3.1 地理位置  南宁市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介于东经 10719 10938、北纬 2212 2402(地理坐标东经 10822、北纬 2248)之间;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对广西沿海城市发挥着中心城市的依托作用,对华南、西南经济圈发挥着枢纽城市的连接作用,对东南亚各国发挥着中国前沿城市的开放作用,处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南宁 新加坡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构想的重要位置。  项目位于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邕宁区则位于南宁市区东南部。邕宁区辖蒲庙镇、新江镇、那楼镇、百济乡、中和乡 5 个乡镇。  3.2 地形、地貌  邕宁属丘陵地带,四面环山,中间较平,总的地势是自西向东倾斜。西南、东北两面多山,大明山的余脉沿北部自东而西入境,著名的山峰有昆仑山(海拔 300m) 、白凿山(海拔 1006m)等;南面多丘陵,为十万大山余脉延伸而来,山坡连绵起伏,较著名的山峰有岽尖山(海拔 509.1m) 、架笔山(海拔 405m)等;中部地势较平坦,邕江两岸有若干个小平原。邕宁区总的地貌大体分为山地、平原、丘陵三个类型,其中丘陵面积最大,占 62%,平原次之,占 24%,山地较少,占 14%。  蒲庙镇地处丘陵山地区,北面是河,东南面是山,西北面主要是较平坦的农田。蒲庙镇为城区政府所在地,街道、楼房密集,邕江和八尺江环绕城区。  站址区及其附近地形较为平坦,不存在滑坡、泥石流、危岩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无对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岩溶、土洞、坟墓等不利的埋藏物。  3.3 区域地质构造   邕宁区地质发育先后经历了下古生代、上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四个阶段,出露的地层比较齐全,从下古生代的寒武纪到新生代的第四纪地层均有出露。境内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属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的一部分,处于西南、东南、东北、西北四条地质断裂带交叉割成的菱形地块之上。   12蒲庙镇周围地层属新第三纪石炭系。下石炭系出露于蒲庙镇新安一带,岩性为白云质灰岩,呈厚层状;中石炭系处于那美村 八鲤亭一带,属黄龙灰岩,质纯;上石炭系分布于新村、清水泉、马尾曹一带,质细。本地区岩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遇水易起化学作用溶解流失, 形成岩溶, 城区内外大大小小的岩溶普遍存在, 喀斯特现象很显著,八鲤亭、清水泉一带最为典型。据地质资料,城区内未发现断层,但距城区 45km 的清水泉 周桐一带有一条断裂带,并形成地下河。  按照“广西地震烈度区划图” ,本区地震烈度为六度以下。  3.4 气候  南宁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 10745 10851、北纬 2213 2332之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炎热湿润,夏雨冬干,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夏长冬短,霜雪少见,四季常绿。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827 小时,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达111.9Kcal/cm2,年平均气温 21.6,最热月 7 月平均气温为 28.2,极端最高气温达40.4,最冷月 1 月平均气温 12.5,极端最低气温 2.2。  南宁市降水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 1304.2mm。降雨主要集中在 4 月至 9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79%,且雨量大,雨日多,为雨季。 10 月至次年 3 月降雨量少,仅占全年降雨量的 21%,雨日少、雨量小,为旱季,系施工黄金季节。  3.5 水文  3.5.1 地表水  南宁市境内河流众多,属郁江水系。  郁江,位于广西的西南部,流域面积 89667km2,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最大的支流,占珠江流域面积的 1/5。其中在我国境内面积为 78074km2,其余在越南境内。其上游分为左江和右江,郁江经南宁市的一段亦称为邕江。  邕宁区地质发育先后经历了下古生代、上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四个阶段,出露的地层比较齐全,从下古生代的寒武纪到新生代的第四纪地层均有出露。境内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属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的一部分,处于西南、东南、东北、西北四条地质断裂带交叉割成的菱形地块之上。  蒲庙镇周围地层属新第三纪石炭系。下石炭系出露于蒲庙镇新安一带,岩性为白云质灰岩,呈厚层状;中石炭系处于那美村 八鲤亭一带,属黄龙灰岩,质纯;上石炭 13系分布于新村、清水泉、马尾曹一带,质细。本地区岩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遇水易起化学作用溶解流失, 形成岩溶, 城区内外大大小小的岩溶普遍存在, 喀斯特现象很显著,八鲤亭、清水泉一带最为典型。据地质资料,城区内未发现断层,但距城区 45km 的清水泉 周桐一带有一条断裂带,并形成地下河。  站场北面约 200m 处有 1 水塘,面积约 5 亩;南面约 40m 有 1 沟渠,宽约 2m,自西向东,最终汇入青龙江。  3.5.2 地下水  邕宁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岩溶水、裂隙水、裂隙孔隙水,地下水分布不平衡,有六个潜水位地段和 22 条地下河,皆分布于邕江南岸。六个潜水位分别位于明阳农场至苏圩、那齐至新城、三联医院至隆德、清水泉至那粒、独领至定西、虾公岩。已发现的地下河系,皆位于地下水潜水地段,其中清水泉至那粒地下河系属地表水邕江水系,出口位于蒲庙镇清水泉, 水源补给面积 200km2, 枯水期出口流量为 0.9m3/s, 流程大于 10km,其中有两个天窗,一个枯水位深度 4m,水位年变幅 4m;另一个枯水位深 14m,水位年变幅 6m,河水已作为蒲庙镇的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另一出口位于蒲庙镇的地下河系是虾公岩地下河系,亦属地表邕江水系。具体出口位于蒲庙镇仁福邕江南岸的虾公岩,虾公岩因盛产虾而得名,旱季可见流水从出口洞穴流入邕江,汛期则被邕江水淹没,此地下河补给面积 13km2,枯水期出口流量为 0.545m3/s,流程大于 10km,此地下河系目前尚未开发。  项目周围 500m 范围内农户主要为那贵坡居民,饮用水取自水井。  项目所在区域水文地质见附图 4。  3.6 动植物资源  南宁市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不完全调查,全市植物资源有 200 多科, 800 多属,约 2000 余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有桫椤和金花茶,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格木、蚬木、福建柏、紫荆木、观光木、白豆杉、马蹄参等。此外,还发现了大明山常山 (绣球花科 )、大明山稠 (壳斗科 )、武鸣杜鹃、大明松等新物种。这些珍稀物种在南宁市局部地区形成群落,如邕宁四塘的小金花茶群落:富庶的金花茶群落:邕宁长塘的大叶榕竹群落、武鸣玉泉和邕宁苏圩的石山苏铁群落等。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初步调查计有 42 科, 65 属 83 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物种有 14黑叶猴,属国家二级保护的物种有猕猴、苏门羚、穿山甲、原鸡、海南虎斑鸦、林麝、小灵猫、草鹗、大壁虎等。本项目评价区内无稀有物种。  评价区域内无需特殊保护的珍稀动植物。  3.7 矿产资源  邕宁区矿产丰富,主要的矿产有煤、铁、锰,铁矿属富矿,此外还有铅、铜、钨、锑、镍、钴、金、铝、磷、锡、石膏、重晶石,石英石等 20 多种有用矿物。  3.8 风景名胜  据调查,项目所在区无国家级、自治区级濒危动、植物及特殊栖息地保护区、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特殊敏感区域。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3.9 基本情况  邕宁区辖蒲庙镇、新江镇、那楼镇、百济乡、中和乡 5 个乡镇,含 65 个行政村、 9个社区, 455 个自然屯,总面积 1295 平方公里, 2010 年人口普查总人口 32.39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27.8 万人。境内有邕江、八尺江等可通航千吨级货轮的河流。  蒲庙镇地处丘陵山地区,北面是河,东南面是山,西北面主要是较平坦的农田。蒲庙镇为城区政府所在地,距市区 15 千米,街道、楼房密集,邕江和八尺江环绕城区。面积 249 平方千米。 2003 年,辖 4 个社区、 17 个村委会,共 164 个自然屯、 815 个村民小组。年末总户数 35758 户,总人口 122483 人。其中,农业人口 82617 人,非农业人口 39866 人。  3.10 社会经济概况  2010 年邕宁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13251 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 2009 增长 10.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67364 万元,增长 6.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14225 万元,增长 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31662 万元,增长 17.2%。受消费和投资的拉动,全城区经济结构呈现新的变化,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经济有所增大,第二产业有所缩小。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21.6%。全城区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 278876 万元,同比增长 6.30%,其中:农业总产值 139036 万元,同比增长 4.14%;林业总产值 9135 15万元,同比增长 56.44%;牧业总产值 119776 万元,同比增长 4.49%;渔业总产值8176 万元,同比增长 7.75%;服务业总产值 2754 万元,同比增长 10.44%。实现农业增加值 167364 亿元,比上年增长 6.3%。  3.11 教育及文化  2010 年解决了邕宁区大量聘用代课教师的历史遗留问题。投资 324 万元,新建新江汉林小学等 5 幢共 3944 平方米的教学楼,完成 农村中小学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为所有的教学点配备了电视机、 DVD 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完全小学全部建成了卫星教学收视点,中学配备了计算机教室。建立了对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的帮扶制度,对 6723 名困难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 2005 年,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全城区高考考上大学本科 2439 人。  3.12 交通  邕宁区区位优势明显,陆路、水路交邕宁区鸟瞰通便利,经过城区的主要交通干线有南北高速公路、黎南铁路复线,在城区内设有高速公路出入口、铁路货运站,正在建设中的邕宁灵山浦北二级公路, 通往广东方向; 境内有邕江、 八尺江等较大的河流,水路直通广州、香港,可通航千吨级货轮。  3.13 旅游资源  2010 年南宁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 3705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0.64%;接待境外旅游者 16.75 万人次,增长 36.57%。其中,外国游客 12.33 万人次,增长 31.61%;港、澳、台同胞 4.42 万人次,增长 52.41%。国际旅游收入 0.56 亿美元,增长 41.41%。国内旅游收入 234.1 亿元,增长 30.77%。  3.14 生态敏感区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生态敏感区。   164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 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4.1 空气质量状况  本次评价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引用 2011 年 12 月广西南宁天然气专供管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毗邻本工程的南宁接收工艺装置的现状监测数据来说明。  根据南宁接收工艺装置区连续 7 天的大气监测数据,本工程所在区域空气质量现状数据见表 4-1 和表 4-2。  表 4-1  监测点监测数据统计                  单位: mg/m3 监测项目  小  值  日均值  范   围  标准  超标率   范   围  标准  超标率 % SO2<0. 07 0.50 0 <0.005 0.15 0 NO20.012 0.032 0.20 0 0.019 0.023 0.08 0 TSP  0.229 0.267   H2S <0.001 0.01 0 总烃  <0.2 4.0 0 表 4-2    评价点污染因子的评价指数  污染因子  评价指数 Pi 评价标准  SO20. 14 0.50 NO20.050.13 0.24 T P H2S 0.1 0.01 总烃  0.05 4.0 由监测结果可见,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中特征污染物的浓度均较低,总烃的评价指数 PI 值远小于 1,且各污染因子的最大值占标准值的比例较低。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能达到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  4.2 水环境质量  4.2.1 地表水  站场北面约 200m 处有 1 水塘,面积约 5 亩;站场南面约 40m 处有一条沟渠,宽约 2m。站场东面约 2.5km 为青龙江,其下游有青龙江水库。青龙江水库属小型水库,总库容 415 万立方米,集雨面积 196 平方公里。其主要功能为农灌,防洪防汛,执行 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III 类水域标准。  4.2.2 地下水环境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区域地下水为东北部残丘平原区赋存孔隙水和裂隙溶洞水、西北部灰岩分布区赋存裂隙溶洞水、中部和南部中低山和丘陵区的裂隙水、南宁盆地第三系孔隙裂隙水和第四系砂砾石层 孔隙水。岩溶水的补给主要有大气降水、侧向裂隙水或孔隙水、灌溉水及河水几方面来源,岩溶地下水岩岩溶裂隙或岩溶管道运动,最终以地下河或泉水的形式排泄。南宁盆地孔隙水和孔隙裂隙水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同时还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多以分散形式直接或间接排入邕江。  南宁 CNG 站所在地下水含水类型为水量中等的红层钙质砾岩裂隙溶洞水,南宁CNG 站水文地质图见附图 4。  1)孔隙水  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的砂砾、粉质粘土及坡残积的粘土层孔隙中,主要靠地表河水及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该层含水量与地形的关系密切,储水条件有限,季节性明显。  2)裂隙水  主要受降雨或上覆土层孔隙水下渗补给,但储水条件较差,不利地下水富集,地下水量贫乏,枯水期泉流量小于 0.1L/s。无统一地下水位,沟谷地段水位埋深较浅,坡体地段水位埋深较深。  3)地下河  南宁 CNG 站西北约 2km 存在地下河,该地下河补给区约为 130 平方公里,补给来源为碎屑岩中的裂隙水,补给区域被白垩系和第三系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覆盖,无地下河天窗和岩溶个体形态出露,属埋藏型地下河。  4.3 声环境质量  2012 年 12 月 25 日至 2012 年 12 月 26 日,广西三达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对拟建的南宁 CNG 站场界进行了噪声质量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见表 7。 表 4-3     噪声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置  监测日期  监测时段监测值  2 类排放限值dB(a) 超标率 %LAeqdB( A)1#厂址东面厂界  2012.12.25 昼间  47.6 60 0  18夜间  44.2 50 0 2012.12.26 昼间  47.2 60 0 夜间  44.0 50 0 2#厂址南面厂界  2012.12.25 昼间  41.3 60 0 夜间  37.1 50 0 2012.12.26 昼间  42.0 60 0 夜间  37.8 50 0 3#厂址西面厂界  2012.12.25 昼间  48.5 60 0 夜间  44.3 50 0 2012.12.26 昼间  48 1 60 0 夜间  44.0 50 0 4#厂址北面厂界  2012.12.25 昼间  49.2 60 0 夜间  45.5 50 0 2012.12.26 昼间  49.8 60 0 夜间  45.8 50 0 由表 4-3 可知,本工程拟建地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要求。  4.4 生态环境现状  4.4.1 植被  评价区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原生植被为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评价区受人为活动影响明显,已无原生植被,现有的植被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评价区内土地利用以耕地和未利用地为主,耕地主要为旱地,未利用地主要为荒草地,以天然草本植被、矮小的灌木为主,乔木树种较少。  乔木树种有桉、苦楝,村周围有人工种植的香蕉、龙眼、荔枝、扁桃、芒果、柚、柑、橙等热带性果树。除了有小面积桉树纯林分布外,其余乔木种类均为零星状分布。灌木主要有黄荆、灰毛浆果楝,丛高约 1.0-2.0m。灌木种类比较多,除优势种外,常见的有番石榴、盐肤木、潺稿树、光荚叶含羞草、粗糠柴、石岩枫、红背山麻杆、园叶乌桕、山蚂蝗等。  草本一般高 0.8-1.0m,优势种有所变化,藿香蓟、白花鬼针草成为群落草本层的优势种或共优势种,其它常见的草本植物还有千里光、地桃花、篱栏网、野牡丹、马樱丹、猪屎豆等。红背山麻杆灌丛也是分布于石灰岩地区的灌丛,但其分布的面积一般都较小,群落高度通常在 1m 以下,种类组成与黄荆 +灰尾浆果楝灌丛相似,但较为简单一些。   19农田栽培物种有水稻、甘蔗、玉米、红薯、木薯、蔬菜等。  经现场调查,本工程 500m 范围内没有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  4.4.2 陆生脊椎动物调查  在长期受到人类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活动的干扰下,项目所在地区的植被主要以人工栽培植被为主。动物为当地常见啮齿动物和人工饲养的畜禽,没有国家级及地方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分布,也无野生保护动物的栖息地、繁殖地和觅食地。  4.4.3 土地利用现状  南宁市邕宁区总面积约 1255 km2,耕地面积 20190 公顷。其中,项目所在地 蒲庙镇主要属于农产品提供功能区。本工程占地均为经济林地,获得南宁市国土资源局土地预审意见,见附件 7。  项目所在地的土地利用现状见附图 6。   4.4.4 水土流失现状调查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发 200040 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 ,本工程所在地南宁市邕宁区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本工程涉及区域水土流失面积见表 4-4。  表 4-4 水土流失面积统计表  行政单位  轻度  中度  强烈及以上  合计  面积( hm2)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