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同位素示踪测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同位素示踪测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XX同位素示踪测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XX同位素示踪测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XX同位素示踪测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XX同位素示踪测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示本)  项目名称: 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项目 (角 61-3/4/5)  建设单位:       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3 年 12 月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   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2.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3.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4.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5.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 、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7.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 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8.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9.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 项目名称 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项目(角 61-3/4/5)  建设单位 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张国桉  联系人 李少伟  通讯地址 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 70 号软件园唐乐阁 D301 室  联系电话 13910839029 传 真  邮政编码 710075建设地点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三元乡柏林村三社  立项审批 部    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技术检测  代码 765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500 万美元  环保投资(万元) 2.2(人民币)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2% 放射性同位素应用 密封源 射线装置 其它 应用类型 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  124Sb: 1.48108Bq;  46Sc: 7.40 108Bq;192Ir: 9.62 108 Bq。      核技术应用的内容与规模 一、建设单位简介 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源石油” )创立于 1995 年,多年来,公司立足于油田勘探开发领域,依托复合射孔核心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在油田增产领域,成为技术特点鲜明、快速发展的企业。目前,通源石油已形成以复合射孔技术(油田增产服务)为核心、以完井服务和油田综合治理技术服务为补充的综合型油田服务公司。企业拥有包括石油、火工、机电、金融及经营管理等各类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组成的310人的员工队伍,其中具有放射同位素操作许可证的测井工程师28人。 二、项目由来 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测井实施单位 )受依欧格资源中国有限公司( 业主单位 )的委托,拟对其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三元乡柏林村三社的三口井 2角 61-3 井、角 61-4 井、角 61-5 井进行完井示踪剂测井作业。根据双方签署的责任协议,依欧格资源中国有限公司负责示踪剂到达井场后现场储存的安全,以及负责协助及监督现场作业过程,负责按照环保法规要求对返排物的收集处置,具体责任及职责见附件。 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使用192Ir(铱-192) 、46Sc(钪-46)和124Sb(锑-124)三种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主要用于建设单位压裂作业后的完井测试,诊断压裂裂缝宽度、确定水泥环窜槽、识别裂缝,目的是提高采收率,增加产量。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449号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本项目应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依据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分类标准及国家环境保护部第31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规定,本项目环评文件形式应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由绵阳市环境保护局提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辐射防护剂量限值。同时,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二十五条“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需要将放射性同位素转移到外省使用的,应接受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在野外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的单位,须经试验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商同级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的规定以及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试行放射源联单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川环发2005123号的要求,本项目需填报放射性同位素异地使用备案表。 为了考查放射性测井项目对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影响,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和建设单位提供参考建议,从辐射防护的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环评中心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我中心接受委托后,随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并多次与建设单位进行技术咨询交流,在进行了工程分析等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非密封同位素测井项目的辐射危害特征,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1-1995的要求, 3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 三、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项目(角 61-3/4/5)  建设单位: 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三元乡柏林村三社  异地作业内容: 增产完井放射性示踪诊断测试工作 2、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对角61-3井、角61-4井及角61-5井三口气井完井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诊断测试作业,待测井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三元乡柏林村三社。项目使用124Sb(锑 -124)、46Sc(钪 -46)和192Ir(铱 -192)三种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总用量分别为124Sb: 4.44109Bq( 120mCi)、46Sc: 1.481010Bq( 400mCi)、192Ir:9.62109Bq( 260mCi)。根据测井计划,将在各井下约 1950 2000m 的不同层段进行一次同位素示踪剂注入施工,具体层段根据井身结构确定,每口井拟注入一层,预计三种放射性同位素单次最大实际操作量分别为124Sb: 1.48109Bq( 40mCi)、46Sc: 7.40109Bq( 200mCi)、192Ir: 9.62109Bq( 260mCi)。 本项目主要用于气井完井测试,不涉及油(气)田非密封源实验室建设工程等内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1。 表 1-1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工作场所 名    称 工作场所 等    级 核素名称 总用量(Bq) 日等效操作量(Bq)  活动 种类 124Sb 4.441091.48108 46Sc1.4810107.40108角 61-3 井、角 61-4 井、角 61-5 井 乙级 192Ir9.621099.62108使用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3、示踪材料使用和计划方案 井名: 角61-3井、角61-4井、角61-5井 井型: 直井 设计井深: 井深19502000m 支撑剂类型: 压裂用陶粒砂 示踪材料:  本项目采用的放射性示踪剂主要为124Sb(锑 -124) 、46Sc(钪 -46) 、 4192Ir(铱 -192)三种,计划同位素使用量见下表 1-2。 表 1-2   本项目同位素使用量  核素名称  出厂活度  数量  备注  124Sb 120mCi (4.44109Bq) 3罐  46Sc400mCi (1.481010Bq) 10罐  每罐放射性活度为 40mCi 192Ir260mCi(9.62109Bq) 13罐  每罐放射性活度为 20mCi 注入层段: 本项目拟计划在角 61-3 井、角 61-4 井、角 61-5 井三口井完井井下约 1950 2000m 的不同层段进行同位素示踪剂注入施工, 具体层段根据井身结构确定,每口井拟注入一层。 测井计划方案: 根据测井计划,本项目每口井各进行一次示踪剂注入施工,每口井的同位素注入时间为 3 分钟。  按计划,角61-3井和角61-5井拟注入124Sb和46Sc两种核素,角61-4井拟注入124Sb和192Ir两种核素。其中,角61-3井、角61-5井同位素注入施工作业使用量相同,每口井单次实际操作量为124Sb:1.48109Bq(40mCi)、46Sc:7.40109Bq(200mCi) ; 角61-4井同位素注入施工作业使用的实际操作量为124Sb: 1.48109Bq(40mCi)、192Ir:9.62109Bq(260mCi)。各井同位素使用情况见表1-3。 表 1-3   测井计划同位素使用量  携砂量(t) 同位素实际用量(mCi)投注目标层段 井位 施工次数 含124Sb 含46Sc 含192Ir124Sb 46Sc 192Ir 角 61-3 井 1 30 170 / 40 200 / 角 61-4 井 1 30 / 170 40 / 260 距地面19502000m 深 角 61-5 井 1 30 170 / 40 200 / 总量(mCi) 120 400 260 运输总量(mCi) 120 400 260 4、测井能力及规模 本项目示踪剂材料引进经NRC美国核委员会批准的唯一可以进行掩埋处置,美国岩心公司专利产品“零冲洗ZeroWash”非密封放射性示踪材料,并由美国岩心公司提供试验相关仪器,派驻专业工程师进行相关测井试验的咨询、指导工作。同时,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陕环辐证【00056】,有效期至201 9年1月14 日,见附件),具有使用、销售类、类、类、类密封放射源,及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能力。 5、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   5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用的同位素 示踪剂涉及的核素主要为124Sb(锑 -124) 、46Sc(钪 -46)和192Ir(铱 -192)三种,放射性示踪剂产品为美国引进的“零冲洗 ZeroWash”非密封放射性示踪材料。该非密封性同位素示踪剂采用向粘土中加入少量的金属盐 (氧化锑、金属铱或氧化钪等 ),利用混合技术将金属盐与粘土充分混合,在混合物中加水并摇成球状,然后在烘干炉内烘干形成中等强度的超细颗粒试剂。这些小陶颗粒在冷却后过筛,按照尺寸分级,清洗并抛光以去除微量尘土,然后再次筛分。这些惰性的示踪剂陶瓷颗粒被送往核反应设备里,利用中子照射激活超细颗粒试剂陶瓷颗粒内部的金属盐,使之成为放射性核素之后将这些活化的陶瓷颗粒送到 PTI 的实验室内重新包装,最终成为测井用非密封同位素示踪剂产品 ZeroWash。  本项目采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 ZeroWash 为中密度陶粒,该产品是以基质混拌方式混合,产品参数见表1-4。 表 1-4   ZeroWash 中密度陶粒同位素产品 种类 放射性核素 化学结构 比重 粒度 半衰期 锑 124Sb 氧化锑 2.60 20/40 60.2 天 铱 192Ir 金属铱 2.64 20/40 74.0 天 钪 46Sc 氧化钪 2.65 20/40 83.8 天 6、示踪剂 ZeroWash 产品的包装及活度 同位素示踪剂的单个包装(每瓶)具有以下活度:  表 1-5   ZeroWash 同位素示踪剂产品活度 放射性核素 化学结构 活度 GBq 体积 mL 192Ir 金属铱 0.74 12 46Sc 氧化钪 1.48 16 124Sb 氧化锑 1.48 16 上述同位素示踪剂产品储存在50mL的有螺丝口的塑料小瓶中,然后放入壁厚50mm的铅罐内,外包装采用外套瓦楞纸箱防振。铅罐放在A类容器中,包装符合货机空运要求。运输容器由厚3mm的钢制盒,可达到辐射防护的要求。 7、设备组成 同位素注入剖面 能谱测井仪为小直径仪器,其外观尺寸为 4109乙级 2107 4109丙级 豁免活度值以上 2107八、人员配置及工作制度 本次角 61-3 井、角 61-4 井、角 61-5 井三口井的示踪诊断测试现场作业拟安排一组作业队(成员仅一人)进行,预计每口井同位素注入时间为3分钟。 本项目不新增工作人员,为公司人员内部调配。公司现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已接受过陕西省环境保护厅组织的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持证上岗,并且建有辐射人员健康档案。 九、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待测的三口气井均位于同一井场,井场场址在绵阳市盐亭县三元乡柏林村三组。井场在总平面布局上按气井区、生活办公区两大功能区划分,生活办公区位于场区东南面的入口处,气井位于场区中部。根据现场调查,该场区现有已投入生产的角 60 井、角 61-1 井、角 61-2 井三口气井,本次待测的三口气井布置于现有气井角 60 井南面约 1.5m 处,且从北到南依次为角 61-3 井、角 61-4 井、角 61-5 井,三口井紧邻成一个区块。根据同位素示踪测井施工工艺特点和井位布局,示踪测井作业区拟布置在被测井南面约 50m 范围内, 放射性人员操作区域根据具体井位现场调整。经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同位素示踪测井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电离辐射,经地层、操作人员防护装备屏蔽后,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综上分析,本项目井场平面布置基本合理。项目场区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2。十、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系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压裂放射性示踪诊断测试,系辐射和核技术在工业领域内的运用,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 年第 9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中规定的鼓励类第六项“核能”中第 6 条“同位素、加速器及辐照应用技术开发”项目。  该项目放射性核素最大日等效操作量为 1.85109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 10质工作场所,而且操作的放射性核素系较短半衰期核素。因此, 本项目符合国家当前的产业发展政策。 十一、项目选址与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三口井均位于同一井场区内,建设地点位于当地城镇规划区外的农业生态环境,不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在距井口 500m 范围内无学校、医院,井口周围无珍稀动植物、自然风景保护区及文物古迹,无铁路等建筑物,无煤矿和大型厂矿。据现场调查项目选址符合当地规划,选址合理。地理位置见附图1。  11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表二)本项目拟测井角 61-3、角 61-4 和角 61-5 均位于同一井场区,井场场址为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柏林村三社。据现场调查,该井场区现有的角 61-2 井原计划于2012 年进行完井示踪诊断测井作业,为此, 2012 年 5 月,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井实施单位)受依欧格资源中国有限公司的委托,计划使用192Ir、46Sc和124Sb 三种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对角 61-2 井进行完井示踪诊断测井作业,测井作业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情况见下表 2-1。  表 2-1   角 61-2 示踪测井作业内容一览表 工作场所 名    称 工作场所等级核素名称 总用量 (Bq)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活动 种类 投注目标层段 124Sb  1.921096.41107 46Sc 3.921091.31108角 61-2 井 乙级 192Ir6.881092.30108使用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距地面32003400 米深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进行了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环评中心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同年 5 月 23 日通过专家评审,取得了四川省环保厅的批复(川环审批【 2012】 284 号) 。但在该项目相关环评工作结束后,由于测井委托方井区作业实施计划的变更, 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能实际开展角 61-2 井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诊断测试作业。因此,该井场区域内目前未曾进行过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2012 年 12 月,受业主委托,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使用192Ir、46Sc 和124Sb 三种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对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四化村 1 社的角62 井进行完井示踪诊断测井作业,测井作业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情况见下表 2-2。  表 2-2   角 62 示踪测井作业内容一览表 工作场所 名    称 工作场所等级核素名称 总用量 (Bq)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活动 种类 投注目标层段 124Sb  1.481094.93107 46Sc 1.481094.93107角 62 井 乙级 192Ir4.441091.48108使用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距地面17831785 米深 本次测井作业亦委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环评中心编制了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项目(角 62)环境影响报告表 ,于 2013 年 1 月通过专家评审,并取得了四川省环保厅的批复(川环审批【 2013】 116 号) 。目前,角 62 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作业已完成,公司委托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于 2013 年 5 月 31日对角 62 井场区进行了终态监测(报告文号:川辐环验字( 2013)第 RM0107 号) 。 12对比上述示踪测井作业可见,角 61-2 井示踪测井作业所用同位素种类、示踪测井施工工艺与角 62 井完全一致,同位素总用量差距不大。同时,角 61-2(盐亭县柏林村三社)和角 62 井(盐亭县四化村 1 社)都位于绵阳市盐亭县八角场区,两处井区的地面直线距离约 1.5 公里。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八角场区的地表地质环境均为植被覆盖之丘陵构造,井场 500m 范围内无地表河流经过,所处区域为致密砂岩油气层。 因此,本项目所在井区辐射环境状况可类比角62评价区域内的终态监测内容。1、井场周围辐射环境 角 62 井区在进行现场采样监测时,测井作业已结束,现场已不在使用或贮存放射性同位素,且测井试验产生的废放射源罐、废手套及现场作业使用的仪器设备已全部由公司运回总部,监测为终态监测。根据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项目终态监测报告 (川辐环验字( 2013)第 RM0107号)内容,可知:  ( 1)辐射剂量率  表 2-3   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表         单位:nSv/h 点位号  监测值  标准差  监测位置  备注  1 66.2 0.73 井口上方 2 74.9 0.86 井口北1m 3 77.4 0.99 井口北5m 4 72.5 1.03 井口东1m 5 72.0 0.64 井口东5m 6 74.0 0.60 井口南1m 7 73.3 1.06 井口南5m 8 61.8 0.71 井口西1m 9 82.5 0.57 井口西5m 10 87.0 0.94 现场办公区 11  原放射性物质暂存点(空置)12 91.5 1.00 周围居民点角 62 井  注:以上监测结果未扣除仪器宇宙射线响应值; 由上表 2-3 可知,井场周围 剂量率范围为 6.1810-8Gy/h 9.1510-8Gy/h。对比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水平 ( 1995 年)中四川省绵阳市地区的天然本底辐射水平(详见表 4-5)可知,井区域内辐射环境现状水平仍处于绵阳地区正常天然本底辐射水平范围内。  ( 2) 辐射剂量率   13表 2-4   原工作区放射性表面污染水平      单位:Bq/cm2点位号  监测值  标准差  监测位置  备注  1 <LLD  井口上表面  2 <LLD  井口北 1m 处地面 3 <LLD  井口北 5m 处地面 4 <LLD  井口东 1m 处地面 5 <LLD  井口东 5m 处地面 6 <LLD  井口南 1m 处地面 7 <LLD  井口南 5m 处地面 8 <LLD  井口西 1m 处地面 9 <LLD  井口西 5m 处地面 10  原放射性物质暂存点地面  直接测量  注:仪器最低检出限 LLD: 0.06Bq/cm2; 由上表2-4监测数据可知,作业区域内地面污染水平监测结果均低于仪器探测限,远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 2)中监督区4Bq/cm2的标准限值。  ( 3)水中总 、 表 2-5   水样中总、放射性水平       单位:Bq/L  总  总  样品描述  0.037 0.117 角 62 井附近地下水  由上表 2-5 监测结果可知,作业区附近地下水中的总 、总 浓度均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T13848-93)中类标准(总 0.1Bq/L、总 1.0Bq/L)。( 4)土壤中核素比活度  表 2-6   土壤中核素比活度浓度        单位:Bq/Kg 编号  采样位置  124Sb 46Sc 192Ir 备注  1 井口东面  (距井口约 35m)  <LLD 锑-124<LLD 钪-46<LLD 铱-1922 井口南面  (距井口约 35m)  <LLD 锑-124<LLD 钪-46<LLD 铱-1923 井口西面  (距井口约 8m)  <LLD 锑-124<LLD 钪-46<LLD 铱-1924 井口北面  (原放射性物质暂存点)  <LLD 锑-124<LLD 钪-46<LLD 铱-192探测下限:  LLD 锑-124: 1.44Bq/kg,LLD 钪-46: 0.99Bq/kg,  LLD 铱-192: 1.03Bq/kg 由上表2-6监测数据可知,作业区域周围土壤中124Sb、46Sc、192Ir 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均低于仪器最低探测下限值。  综上监测报告结论可知,本次终态监测数据均为当地天然本底水平,本次同位素示踪测井作业未对被测井区周围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  2、放射性工作人员年剂量分析  14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北京蓝道 尔个人剂量监测室对公司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进行了监测分析,监测状况及结果如下:  监测周期:201 2年1月1 日-201 2年9月30日(3 个季度) 、 表 2-7   放射性工作人员剂量监测结果 辐射个人剂量( mSv)  姓名  监测周期  辐射品质深部  眼晶体  浅表  2012.1.1 2012.3.31  / / 0.41 2012.4.1 2012.6.30  / / 0.47 对照  2012.7.1 2012.9.30  / / 0.22 2012.1.1 2012.3.31 / / M 2012.4.1 2012.6.30 / / M 徐文苒  2012.7.1 2012.9.30 / / M 2012.1.1 2012.3.31 / / M 2012.4.1 2012.6.30 / / M 张鹏  2012.7.1 2012.9.30 光子  / / M 注:检测下限:光子为 0.01mSv,为 0.1mSv;个人剂量值均已扣除本底值。  由上表 2-7 可知,项目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已扣除对照点的本底值)均低于检测下限,即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值小于 0.04mSv/a,远小于本报告确定的测井工作人员年剂量约束值 6mSv/a, 表明同位素示踪测井作业对放射性工作人员造成的辐射影响是可接受的。   15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              (表三)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侯、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本项目角61-3井、角61-4井和角61-5井均位于同一井场区内,井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三元乡柏林村三组,地理位置见附图1。 盐亭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绵阳市东南部,东邻南充,南接射洪,西靠三台,北连梓潼,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东经105 1210542,北纬30 533130。幅员面积1648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地质 盐亭县南北长59公里,东西宽46公里,幅员面积 1647.59平方公里。县境海拔一般在350650米,地势自北向南倾斜。最高点为县境北部来龙乡麟龙村北面与梓潼县交界处的凤斗山,海拔789米;最低 点在县南端金鸡镇石老村雍江河谷杨家滩,海拔334.5米。县境山丘广布,从南到北依次由中丘、高丘向低山过渡,构成山丘连续、丘谷相间的丘林山区。 所在区域地质构造位置上处于龙门山 印支褶皱带前沿与川中台隆间的过渡带上,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碎屑沉积岩层。其主要构造形式为褶皱构造,岩层倾角为25度,厂地及其附近无大的构造断裂经过,地表为第四系坡积层,下伏上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岩性为粉质砂岩和长石细砂岩。 三、气候、气象 盐亭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 825.8毫 米,平均气温17.5,无霜期294天;春早、夏热、秋短、冬温 ,气候温和,热量充沛。除具有四川盆地共有的终年湿润、四季分明,冬暖春旱夏热秋凉、冬干夏涝、秋多绵雨,多云雾、少日照、湿度高等特征外,还具有年、季、月气温变幅小、无霜期短、风速小的特点。 年平均气压     95.2kPa     年平均气温      17.5  16年平均日照     1353.9h     年平均相对湿度  81%     年平均降雨量   1100mm      年平均风速      1.0m/s 最大风速       15m/s       全年静风频率    55% 常年主导风向   N       四、水文 盐亭县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县境流域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梓江及其支流弥江、湍江、榉溪以及流经东南一带的涪江支流雍江。有水利工程 6358处,其中水库 180 座,总蓄水量 15769 万立方米,有效灌 29.31 万亩,梓江、涪江流经全境。  梓江系涪江支流,是自北向南流经盐亭县境西部的最大河流,境内河流段长110.7 公里。其东岸主要支流有弥江、瑞江、榉溪等,干支流呈树枝状或羽毛状遍布县境北部、中部和南部。东南一隅有涪江支流雍江流过。地表水年平均径流总量 32.921 亿立方米。江河流量年、季节变化突出,梓江汛期一般流量 200 立方米/秒左右,但枯水期仅 5 立方米 /秒左右,干旱年份甚至断流。在枯水期,梓江河水位为 381.45 米,常年洪水位为 383.72 米,历史上最高洪水位为 388.95 米。  境内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为 1.5 2.2 米,静止水位埋深为 1.2 2.0 米,其地下水位受梓江河水影响较大。  三口井所在的井场周围 500m 范围内无地表水域,该范围内的居民饮用水以自打水井为主(井深平均约 310m) 。  五、土地、矿产资源 盐亭县境内土地面积 470.98 万亩,其中耕地 71.82 万亩,土壤矿质养分较丰富,宜种性广。但丘陵地区部分丘坡上水土流失严重和坡麓排水不畅的耕地有11.53 亩,均属低产田土,须改造。  盐亭县境内土壤类型主要为水稻土、冲击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等五大土类,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呈规律分布。  盐亭有丰富的资源:境内石油、天然气储量大,石灰石、膨润土尚待开发。进行规模开采的有天然气、黄铁矿、赤铁矿、石灰石、 白云石、硅石、石英石等 177种,砂金、煤矿等由民间零星开采。 六、植被及生物多样性 盐亭县境内自然植被与野生动物兼有山地和盆地种属,种类较多,西北部山地自然植被保存较好,阔叶林多为耐寒种属,明显呈带状分布;东南部丘陵、平坝开发较早,原生植被荡然无存,次生林和人工植树亦保留不多,全市有林地面积 74 万亩,以马尾松、柏木、栎类为主。森林覆盖率仅 12.2%。  境内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在西北部山地森林中,数量种类急剧减少,以鸟类为多,有野猪、熊、豹等大型哺乳动物, 东南部、丘陵、平坝大型野生动物已经灭绝,只有家禽、养殖鱼类利用较好,常见的野生动物不下 100 种,以鼠类、昆虫居多,分布普遍。  本项目井场周边500m区域内主要为农业植被和次生林,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油菜等,周边有次生林,柏树、 松树、桑树等,项目建设区域内生态环境较简单,根据现场调查核实, 井场周围 500 米范围内无珍稀保护植物。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社会概况 盐亭县幅员面积164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14个镇,22个乡,有回、苗、藏等少数民族。2003年全县人口595509人,其中非农人数72769人,农业522740人。 耕地面积34196公顷, 林地768986公顷。 盐亭县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246197万元,农林牧渔总产值 176253 万元,工业总产值 45379 万元。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278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2123元。 二、交通与通信设施 盐亭县内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40分钟可达绵阳科技城,两个小时可达省会成都,绵盐路、盐南路、 盐三路相继建成通车,盐蓬路正在建设中,已建设等级公路465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汽车客运量170万人次、货运量 36 万吨。全县程控电话装机 39500 门,移动用户已达到 28000 户,邮政局(所)总数61处,邮路单程总长度525公里,邮电业务总量3443万元。  18三、文化、教育、卫生和文物保护 盐亭县有全日制中小学504所,幼儿园178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教师进修校1所,全县开设和联办有成人职工高中、中专及各种岗位培训班/广播学校、大中专自学考试;另有社会力量办学,主要是私立幼儿园。有县图书馆 1 个,有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肿瘤防止研究所、 县防疫站、县保健院、镇(乡)卫生院36个。 盐亭县境内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中华第一妃” 、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嫘祖出生于盐亭,归葬于盐亭县金鸡镇青龙山之首,现已建成嫘祖陵风景区,风光怡人、景色秀丽,是华夏子孙寻根问祖的必经之地。盐亭是人才的摇篮,这片热土孕育了一代华夏栋梁之才,唐代宰相李义府、严震,清代诗人陈书,近代革命家袁诗尧,现代历史学家蒙文通,当代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著名科学家杨义先教授都出生在这里。盐亭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厚重, 是西至成都、九寨沟,东至三峡,北至陕西黄陵九环黄金旅游线的明珠,必将成为全国旅游的热点景区。本项目场界 500m 区域内无学校 、医院和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等环境敏感点。  19环境质量状况                                   (表四)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本项目拟测井角 61-3、角 61-4 和角 61-5 均位于同一井场区,井场场址为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柏林村三社。为了掌握本项目井场区域辐射水平现状,特委托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环境与辐射监测中心对该场区及场界外 500m 范围内进行了辐射环境现状监测。  一、水环境现状 据现场调查,该井区场界外500m范围内无地表水,居民饮用水取自井水。为掌握区域范围内居民饮用水源的质量现状,进行了采样监测。 1、监测点布设 取井场东面山脚下,距井场场界水平距离约300m处农户的井水作监测点。 2、监测仪器及监测方法 ( 1)监测仪器:见表 4-1。  表 4-1   使用仪器及检出限 项目  使用仪器及其编号  仪器有效期  测量范围下限  水中总 、总 低本底 、 计数器  编号 0218 20131118 总 : 1.610-2Bq/L 总 : 2.810-2Bq/L ( 2)监测的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 (GB/T5750013 2006)的标准要求严格进行。  3、监测因子 总 、总 4、监测时间 取样时间为 2013 年 10 月 18 日。  5、监测结果 现状监测结果见表4-2。 表4-2   水中总、总监测结果  原样编号 总(Bq/L) 总(Bq/L) 井水 5.01 10-2 5.0510-2 由上表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附近水源中总 、总 监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环 20境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类标准(总 0.1Bq/L、总 1.0Bq/L)。 二、电离辐射环境现状 本次在角 61-3 井、角 61-4 井、角 61-5 井所在井场区进行了辐射环境 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  1、监测点布设 分别在井场大门、井区办公区和被测井井口设监测点位,共计三个监测点位,其具体点位详见辐射监测报告。  2、监测仪器及监测方法 ( 1)监测仪器:见表 4-3。  表4-3   使用仪器及检出限 项目  使用仪器及其编号  仪器有效期  测量范围下限  环境 剂量率  便携式 X- 剂量率仪  编号 02f31901 20140424 10nSv/h ( 2)监测的方法:按照环境地表 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 (GB/T14583 93)及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 HJ/T61-2001)的标准要求严格进行。  3、监测因子 环境剂量率  4、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为 2013 年 10 月 18 日。  5、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4-4   井场周围环境剂量率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编号 监测区域 监测结果(nSv/h) 备  注 办公区地面 63.1 / 1 办公区距地面 1m 处 59.7 / 大门口地面 86.4 / 2 大门口距地面 1m 处 88.8 / 井口边缘地面 82.8 / 3 井口边缘距地面 1m 处 70.1 / 由上表 4-4 监测结果可知,评价区域内环境 剂量率范围为 5.97 10-10Sv/h8.88 10-10Sv /h。   216、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根据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水平 ( 1995 年版)中四川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四川省绵阳市地区的天然本底辐射水平见表 4-5。  表 4-5   绵阳地区室内外 辐射剂量率和天然 辐射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 室外 辐射剂量率 nGy h-1人均年有效剂量 mSv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101.1 23.0 0.79 0.20 根据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绵阳地区原野中的 辐射剂量率范围为10.0181.1nGyh-1,均值为 68.2 25.0nGyh-1。对比项目区域辐射环境本低现状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项目所在井区域辐射环境现状水平均为绵阳地区正常天然本底辐射水平范围。 评价范围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外环境关系 本项目拟测井角 61-3、角 61-4 和角 61-5 均位于同一井区,井区地处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柏林村三社。  根据现场踏勘,井区位于半山腰,井区场界周围为山林地。井区东侧山脚下,距场界水平距离约 300m 400m(垂直距离约 65m)处有 5 户农居,约 15 人。井区场界500m 范围内居民饮用水主要为井水,水井井深平均 3m10m。距井区场界 500m 范围内无学校、医院,井口周围无珍稀动植物、自然风景保护区及文物古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