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建设项 目基本情况 项 目名 称 甘 孜 州 巴 楚 河 拉 拉 山 电 站 电 力 送 出 工 程 建 设单 位 四川华能巴塘水电有限公司 法 人代 表 张伟 联 系人 王晓鹏 通 讯地 址 四川省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 47 号 联 系电 话 13982296677 传 真 / 邮 政编 码 6100 41 建 设地 点 四川省 甘孜州巴塘县 立 项审 批部门 四川省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 准文 号 川 发 改 能 源 函 2 0 1 0 1 1 2 9 号 建 设性 质 新建 R 改扩建 技改 行 业类 别 及 代码 电力供应业 ( D 4420 ) 占 地面 积 ( 平方 米 ) 6100 绿 化面 积 ( 平方 米 ) / 总 投资 ( 万元 ) 8227 其 中 : 环保投 资 ( 万元 ) 100 .23 环 保投 资占 总 投资 比例 1. 22 % 预 期投 产日期 2014 年 12 月 工程内 容及规模 一 、 项目 建设的必要性 和 背景 本项目的建设是为将 拉拉山水电站 的电力向外送出 , 通过输电线路将电力送至巴塘500kV 变电站进入电网 , 从而对外输送电能 。 拉拉山水电站位于甘孜州巴塘县境内 , 是巴 楚 河 干 流 规 划 “ 一 库 五 级 ” 梯 级 电 站 中 的 第 三 级 电 站 , 本 项 目 建 设 对 发 挥 当 地 资 源 优势 ,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该 工程建成后 , 在满足四川电网供电需求的基础上参与川电外送 , 对四川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 因此 , 本项目的建设的必要的 。 二 、 规划和产业政策 符合性 本项目是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 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的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 1 1 年本 ) ( 修正 本 ) 中第一类鼓励类项目 ,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本项目电力送出工程是 巴塘县巴楚河 流域党恩等梯级电站送出工程之一 ,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过 川发改能源函 201 0 1 129 号 文件 , 同意开展 巴塘县巴楚河 流域党恩等梯级电站送出工程前期工作 , 详见附件 4 。 四 川省电力公司已通过 “ 川电发展 2013 122号 ” 文件 , 同意了本项目的 电力 接入系统 方案 , 见附件 5 。 本项目输电线路路径 已经 取2 得 巴塘县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许可 , 该 线路路径符合规划 , 见附件 6 。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 国家产业政策 , 符合 当地 规划 。 三 、 项目建设内容及地理位置 本项目 建设内容为 : 1. 拉拉山水电站 巴塘 50 0kV 变电站 220k V 输电 线路新建工程 ;2 .巴塘 500kV 变电站 22 0kV 间隔扩建工程 。 全 线位于 巴塘县 境内 , 拉拉山水电站 位于巴塘县 莫多乡措 松 龙村 , 本项目输电线路路径见附图 3 。 四 、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及报送程序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国务院第 253 号令 ) 、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国家环保局第 18 号令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本项目建设单位 委托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编制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 。 我 单位 接受委托后 , 在建设单位及工程设计单位的协助下 收集了有关工程资料 , 依 照国家 环境保护部 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 分类管理名录 ( 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 ) 规定 , 确定 本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为 环境影响报告表 。 我 单 位 根 据 500kV 超 高 压 送 变 电 工 程 电 磁 辐 射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规 范 ( H J / T24 - 1998 ) 和四川 省 环境 保护 厅 对输 变电 项 目的 环评 报 告编 制内 容 要求 , 编 制 了 甘 孜 州 巴 楚 河 拉 拉 山 电 站 电 力 送 出 工 程 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含电 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 , 建设单位 按 相关规定 报送四川省 环境保护 厅审批 。 五 、 项目组成 和 评价内容 1 、 主要 建设内 容及 规模 ( 1 ) 拉拉山水电站 巴塘 500kV 变电站 220kV 输电线路新建工程 线 路 从 拉 拉 山 水 电 站 220kV 升 压 站 起 , 止 于 巴 塘 500kV 变 电 站 , 路 径 长 度 约36.5 km , 全线为单回架空线路 , 其中 单回 三角 排列线路长约 36.4 5 km , 单回垂直排列 ( 双回塔单边挂线 ) 线路长约 0. 05 km , 导线采用 单分裂 J L / G 1A - 400/ 50 钢芯铝绞线 , 同塔架设 地线 , 地线 采用 O P G W - 100 、 O P G W - 120 型光缆 , 全线杆塔共 96 基 , 永久占地面积约 0. 61 h m2。 ( 2 ) 巴塘 500kV 变电 站 220kV 间隔扩建工程 本次在 巴塘 500kV 变电站 扩建 22 0kV 出线 1 回 ( 在 站区 22 0kV 出线 侧 自 北 向 南 第3 个 22 0kV 间隔 , 至 拉拉山水电站 220kV 升压站 ) , 所占用间隔 将 按建设规模预留 , 不新 征 用 地 , 该 间 隔 设 备 基 础 、 出 线 架 构 、 母 线 等 工 程 由 国 家 电 网 负 责 建 设 , 目 前 巴 塘3 500kV 变电站 正在按建设规模施工建设 。 本 项目 仅在 巴塘 500 k V 变电 站 内 增加部 分一次 设备 和所有 二次 设备 。 本项目的项目组成和主要环境问题见 表 1 。 表 1 项目组 成表 可 能产生的 环 境问题 名 称 建 设内容及 规模 施 工期 运 营期 主 体工程 线 路 从 拉 拉 山 水 电 站 2 2 0 k V 升 压 站 起 , 止 于 巴 塘5 0 0 k V 变电站 , 路径 长度 约 3 6 . 5 k m , 全线为单回架空线路 , 其中单回三角排列线路长约 3 6 . 4 5 k m , 单回垂直排列 ( 双 回 塔 单 边 挂 线 ) 线 路 长约 0 . 0 5 k m , 导 线 采 用 单分裂 J L / G 1 A - 4 0 0 / 5 0 钢芯铝绞 线 , 同塔架设 地线 , 地线采用 O P G W - 1 0 0 、 O P G W - 1 2 0 型光缆 , 全线杆塔共 9 6基 , 永 久占地面积约 0 . 6 1 h m2。 辅 助工程 同塔架设地线 , 采用 O P G W - 1 0 0 / 1 2 0 型光缆 。 公 用工程 / 办 公及生活 设施 / 拉 拉 山 水 电站 巴 塘5 0 0 k V 变 电站 2 2 0 k V 输电 线 路 新 建工 程 仓 储或其它 / 扬尘 、噪声 、固体废物 、 生活污水 、 生活垃圾 、 水土流失 、 植被破坏 本次扩建 2 2 0 k V 出 线 1 回 。 2 2 0 k V 出线规模 本次扩建 在建 ( 本次 扩建后 ) 规划建设 主 体工程 1 回 4 回 8 回 辅 助工程 进站道路 ( 不属于本工程 ) 公 用工程 事故油池 ( 不属于本工程 ) 化粪池 ( 不属于本工程 ) 办 公及生活 设施 综合 办公 楼 ( 不属于本工程 ) 巴 塘 5 0 0 k V变 电 站2 2 0 k V 间 隔扩 建工程 仓 储或其它 围墙 ( 不属于本工程 ) 噪 声 、生 活 污水 、 生活垃圾 工频电场 、 工频磁场 、 无线电干扰 、 噪声 2. 项 目概 况及 评价内容 本项 目涉及 的升 压站 、 变电 站相关 情况 拉拉山水电站 220kV 升压站 建设规模 : 主变容量 ( 1 75 + 1 56 ) M V A , 220kV 出线 在建 1 回 ( 至巴塘 500kV 变电站 , 即 本项目输电线路 ) , 规划建设 3 回 ; 采用室内 变电站 布置 , 一层为主变室 , 二层为 G I S 楼 , 楼 顶架空出线 。 拉拉山水电站 220kV 升压站 在拉拉山水电站站区内 , 位于巴塘县莫多乡措松龙村 , 属于拉拉山水电站工程内容 ,目前 正在 按 建设规模 施 工 建设 , 相 关 的环评 文件 已编 制有 甘 孜 州 巴 塘 县 巴 楚 河 拉 拉 山水 电 站 工 程 环 境 影 响报告 书 , 四 川省环 保厅已 通过 “ 川 环审 批 201 1 610 号 ” 文件 进行了 批复 , 该环 评文 件已包 含了 对 拉拉 山水 电站 220k V 升压 站 的评价 内容 , 但未 包含 电4 磁 环境 影响评 价 , 本次 补 充评 价 其 电 磁环 境影响 。 巴塘 500kV 变电站建设规模为 : 主变为室外布置 , 220kV 和 1 10kV 配电装置均为户外 G I S 布置 ; 主变容 量 2 75 0M V A , 50 0k V 出线 规划建设 12 回 , 2 20kV 出线 在建 4回 , 规划建设 8 回 ; 1 1 0kV 出线 在建 2 回 , 规 划建设 10 回 。 巴塘 500kV 变电站 位于 巴塘 县 城 西 侧 夏 邛 镇 象 鼻 山 一 山 顶 平 台 上 , 在 巴 塘 县 城 东 北 方 向 , 距 县 城 直 线 距 离 约4.3 km , 目前正在按 建设 规模 施工 。 本次扩建 22 0kV 出线 1 回 , 所 占用间隔已按 建设规模 预留 , 不新征用地 , 本项目仅在 巴塘 500kV 变电站 内增加部分一次设备和所有二次设 备 。 相 关 环 评 文 件 已 编 制 有 西 藏 昌 都 电 网 与 四 川 电 网 联 网 输 变 电 工 程 建 设 项 目 环境 影 响 报 告 书 , 环 保 部 已 通 过 “ 环 审 批 201 3 1 48 号 ” 文 件 进 行 了 批 复 , 该 报 告 已 包含 了对 本次间 隔 扩 建工程 的评 价内容 , 本 次不再 对其 进行评 价 。 本次 评价内 容及 规模 拉 拉山 水电站 220k V 升 压站 : 本次按规划建 设 规模 补充评价 其 电磁环境影响 。 本 项目 22 0k V 输电线路 : 本项目 22 0kV 输电 线路的导线 对地高度按电力设计规程规定的要求 进行设计 , 单回垂直排列 线路段 ( 双回塔单边挂线 ) 均 仅经过非居民区 , 评价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 , 单回 三角排列 线路段 经过居民区和非居民区 。 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 , 对于 单回垂直排列线路段 ( 双回塔单边挂线 ) 本评价将按导线 在非居民区 对地高度最低要求 ( 即 6.5 m ) 进行评价 , 对于 单回 三角排列 线路段 本评价将 按导线 在非居民区 对地高度最低要求 ( 即 6 .5 m ) 和 在 居民区 对地 高度 最低 要求 ( 即 7 .5 m ) 进行评价 。 对于沿本项目 线路同塔架设的地线 O P G W 型 光缆 , 由于其 对环境 的 影响小 , 因此本评价 不对其进行专门的环境影响 评价 。 六 、 主 要设备 选型 表 2 主 要设备 选型 项 目 设 备 型 号 2 2 0 k V 主变压器 S F S 9 - 7 5 0 0 0 / 2 2 0 ; S F 9 - 5 6 0 0 0 / 2 2 0 电流互感器 L J W - 1 0 - B 1 0 0 / 5 5 P 1 0 / 5 P 1 0 隔离开关 G W 1 3 - 1 1 0 / 6 3 0 拉 拉 山 水 电站 2 2 0 k V 升压 站 ( 属 拉拉山 水 电 站 主体 工程内 ) 2 2 0 k V 电压 级设 备 避雷器 Y 1 0 W 5 - 2 0 0 / 5 2 0 G Y 电流互感器 L C W B - 2 2 0 W 隔离开关 G W 4 A - 2 2 0 D W / 1 0 0 0 - 2 1 . 5 巴 塘 5 0 0 k V变 电 站2 2 0 k V 间 隔扩 建工程 2 2 0 k V 电压 级设 备 避雷器 Y 1 0 W 5 - 2 0 0 / 5 2 0 G 导线型号 J L / G 1 A - 4 0 0 / 5 0 型钢芯铝绞线 5 绝缘子 U 7 0 B P 、 U 1 2 0 B P 类 别 塔 型 排 列方式 基 数 基 础 直线塔 Z M 5102 三角排列 2 0 直线塔 Z M 5103 三角排列 2 2 直线塔 Z M 5104 三角排列 1 5 转角塔 G J 510 1 三角排列 1 1 转角塔 G J 510 2 三角排列 1 9 转角塔 G J 510 3 三角排列 3 转角塔 G J 510 4 三角排列 3 转角塔 D G J 510 1 三角排列 2 终端塔 SD J 5 101 垂直排列 1 钻孔灌注桩基础 、 原状土掏挖基础 、 人工挖孔桩基础 拉 山 水 电 站 巴 塘 5 0 0 k V变 电 站2 2 0 k V 输 电线 路 新 建 工程 杆塔型式 合计 9 6 / 本项目输电线路使用的杆塔形式图见附图 2 , 杆塔基础型式见附图 9 , 拉拉山水电站 220kV 升压站 剖面图见附图 10 。 七 、 项目 选线 ( 1 ) 路径 选线原则 本项目在进行了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 , 并在充分征求和考虑沿线有关部门的意见和要求的前提下 , 经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 拟定输电线路路径遵循以下原则 : 在升压站进出线范围要考虑线路走廊统一规划 。 避开场 、 镇和规划区 , 满足市 、 区 、 县的规划要求 。 尽量靠近现有公路 , 充分利用各乡村公路以方便施工运行 。 尽可能避让 级通信线 、 无线电设施以及电台 。 尽可能避让采矿 、 采空区 。 减少交叉跨越已建送电线路 , 尤其是减少交叉跨越 35kV 、 1 10kV 及 以上电压等级送电线路 , 以方便施工 , 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停电损失 。 尽可能避让大的森林区和风景区 ,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 减少林木砍伐 , 降低本工程造价 。 满足上述条件下 , 尽量缩短线路路径 、 降低工程造价 。 经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 , 选择出合理的路径方案 , 作为本工程的推荐线路路径方案 。 ( 2 ) 线路 路径 根据 路径方案拟定原则 , 项目在 结合现场勘察 、 资料收集等 要求 后 , 采用了两条路径进行比选 , 概况如下 : 6 西方案 ( 推荐 方案 ) 本线路从拉拉山电站出线后 , 跨过巴楚河 , 沿巴楚河右岸走线 , 经党村 、 黄草坪 、岗洛 、 索依布 、 桑巴 , 进入巴塘 500kV 变电站 。 线路路径全长约 36.5km 东 方案 ( 比较 方案 ) 本线路从拉拉山电站出线后 , 沿 G 318 国道走线 , 经核桃坪 、 雅洼 、 哈莎塘 、 跨过巴楚河 ,沿巴楚河右岸走线 , 经党村 、 黄草坪 、 岗洛 、 索依布 、 桑巴 , 进入巴塘 500kV变电站 。 线路路径全长约 37.5 km 。 路径方案比较 将两路径方案进行比较 , 如 表 3 所示 。 表 3 路径 方案比 较 路径方案 比较内容 西方案 ( 推荐方案 ) 东方案 ( 比较方案 ) 比较结果 线路长 度 ( km ) 36.5 37.5 西方案 优 曲折系 数 1.04 1.05 西方案 略优 地形划 分 山地 1 5 % 、 高山 55 % , 峻 岭 30% 山地 1 5 % 、 高山 55 % , 峻 岭30% 相近 地质划 分 坚土 1 0 、 松 砂石 2 5% 、 岩 石 65% 坚土 1 0 、 松 砂石 2 5% 、 岩石 65% 相近 海拔高 程 ( m ) 2800 3550 2800 3 550 相近 气象条 件 1. 设计 覆冰 10m m 2. 设计 基本 风速 27m / s 同西方 案 相近 环境保 护 已避开 风景 区 , 沿线 林木 主要以灌木为 主 , 另 有少 量杉 树 、 松 树 ,线路跨 越林 区长 度 约 2.5k m 已 避 开 风 景 区 , 沿 线 林 木 主要 以 灌 木 为 主 , 另 有 少 量 杉树 、 松 树 , 线 路 跨 越 林 区 长度约 3. 0km 。 西方案 优 人力运 距 1.7km 1.6km 东方案 略优 汽车运 距 20km 20km 相近 综合技 术 、 运行 维护 及 环境保 护等 诸方 面因素 , 推荐 方案 优于 比较方 案 , 故 工程选择 推荐 路径为 本项目线路 路径 , 路径长 约 36.5 km 。 本项目线路全长 36.5km , 其中 在 拉拉山 电站 220 kV 升压站 外有 约 0. 05 km 的 单 回垂直排列 ( 双回塔单边挂线 ) 架设线路 段 , 其余线路采用 单 回 三角排列 架设 , 线路长约3 6. 45 km 。 线路路径 从环保角度分析 具有下列特点 : 1 ) 线 路路径选择时尽可能避开集中居民区 , 减少了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 2 ) 线路路径避开 大量 成片林区 , 必须通过林区时采用跨越方式 , 施工砍伐树木量较少 ; 3 ) 线路附近有乡村道路和机耕道可利用 , 不需新建施工道路 , 有利于减少生态环境影响 ; 4 ) 线路 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 、 风景名7 胜区 、 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 、 森林公园等特殊生态敏感区 ; 5 ) 距本 项目 2km 范围内 无需要特殊保护的导航台 、 雷达站等通信 设施 ; 6 ) 线路路径方案已 通过 巴塘县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许可 , 见 附件 6 , 符合规划要求 。 从 环 境保护 和规 划角度 分析 , 该 线路路径 选择 合理 。 ( 3 ) 线路 主要交叉跨越 本工程 选择路径时 已避让房屋 , 全线不跨越民房 , 全线 主要 交叉跨越情况 见 表 4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物的距离均能够满足 110 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 ( G B 50545 - 2010 ) 的要 求 , 输电线路导线对地 最小 距离见 表 5 。 表 4 本项 目架空 线路主 要交叉跨 越 序号 钻越 物 跨越次数 规程规定的跨越最低允许垂直距离 ( m ) 备注 1 35k V 线 路 3 4 .0 跨越方 式 2 10k V 线 路 8 4 .0 跨越方 式 3 通信线 及光 缆 5 4 .0 / 4 乡村道 路 15 8.0 / 5 巴楚 河 1 6.5 跨越方 式 注 : 本工程线路未与 1 1 0 k V 及 以上电压级别的输电线路交叉 。 表 5 输电 线路导 线对 地 面 的 最 小 距离 序号 被交叉 跨越 物名 称 最小垂 直距 离 ( m ) 1 非居民 区 ( 评价 范围 内无 居民的 区域 ) 6 .5 2 居民区 ( 评 价范 围内 有居 民的区 域 ) 7 .5 八 、 项目拆迁安置 本项目线路经过的地区以 高山大岭 为主 , 输电线路较易避开居民集中区域走线 。 根据目前的工程设计 , 本项目 建设不涉及 民房 拆迁 。 根据 本评价环境影响 分析 , 本项目 不涉及环保拆迁 。 九 、 工程占地及林木砍伐 1 、 工程 占地 ( 1 ) 永久占地 输 电线路全长 约 36.5 km , 全线共使用 杆塔 96 基 , 塔基永久占地面积为 0. 61 h m2,本项目永久占地不涉及基本农田 。 ( 2 ) 施工临时占地 施 工 临 时 占 地 一 般 包 括 塔 基 施 工 临 时 占 地 、 施 工 人 抬 道 路 占 地 、 牵 张 场 区 占 地 、索道 占地 。 本项目工程施工临时占地 约 2.4 hm2, 其中塔基施工临时占地 约 1.26 h m2, 人抬道路占地 约 0.8 h m2, 其它临时占地约 0. 34 h m2, 项目施工临时占地 不涉及基本农田 。 8 2 、 树木 砍伐 本工程输电线路 选线时 未经过自然保护林区 , 经过经济作物和林木较多的区域时 ,采用加高杆塔跨越不砍伐通道的方案 , 工程建设将 保证导线对树木的垂直净空距离和风偏后的净空距离满足设计规程的要求 , 为确保线路运行安全 , 需对不满足净距要求的树木进行 削 枝 , 对位于塔基位置无法避让的树木进行砍伐 。 线路沿线树种主要为 杉 树 、 松树 , 选线时已避开大量林区 , 仅有少量 线路 通过 林区 ,通过林区的 线路 长度约 2.5km , 通过林区 时 采用跨越方式 , 避免 大量 砍伐树木 , 全线树木砍伐 树木约 870 棵 , 主要为杉树 、 松树 , 砍伐树种 不涉及珍稀树种 , 主要因塔基占地砍伐 , 建设单位须经主管林业部门同意 , 并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砍伐 。 十 、 施工组织措施 1 、 交通 运输 根据项目地理位置 , 本项目 输电线路可利用 国道 318 线及乡村 公路 施工 , 这些道路在项目区域路段运输条件较好 , 交通运输便利 。 2 、 施工 工序 本项目输电线路 施工工序为施工便道建设 、 材料运输 、 基础施工 、 铁塔组立 、 放紧线 、 附件安装 , 施工期 会有 临时占用土地 、 砍伐少量林木 、 土石方开挖破坏地表 等现象 。 施工周期约需 6 个月 , 平均每天需布署技工 1 0 人左右 , 民工 30 人左右 , 需临时占用少量土地用于施工开挖 、 填方 、 施工人员及车辆活动 。 十一 、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 表 6 。 表 6 本项目主要技 术 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 位 升压站 输电 线 路 合 计 一 永久占 地面 积 h m2/ 0. 61 0. 61 二 土石填 方量 m3/ 7124 7124 三 土石挖 方量 m3/ 11525 11525 四 砍伐量 棵 / 870 870 五 站区公 路面 积 m2/ / / 六 站区围 墙长 度 m / / / 总 投资 ( 万 元 ) 8827 9 与本项 目有关的原有污染 情况及主要环境问 题 本项目 输电线路为新建工程 , 无环保遗留问题 , 根据其现场监测结果 , 本项目所涉及升压站 、 变电站 站址的工频电场强度 、 工频磁感应强度 、 无线电干扰及噪声值均低于评价标准限值 , 说明本项目所涉及升压站 、 变电站 站址的现有环境质量满足评价标准 。 此外为掌握项目线路沿线的环境质量 , 在线路沿线布设了监测点位 , 根据监测结果 ,各监测点位的工频电场强度 、 工频磁感应强度 、 无线电干扰及噪声均低于评价标准限值 ,说明本项目工程区域的环境质量满足评价标准 。 目前 巴塘 500kV 变电 站 处于 、 拉拉山水电站处于修建阶段 , 主要产生的环境污染有 : 噪声 、 扬尘 、 水土流失 、 生活垃圾 、 生活污水 , 采取的相关防治措施 分别 按 西 藏昌 都电 网与四 川电 网联网 输变 电工程 建设 项目环 境影 响报告 书 、 甘 孜 州 巴 塘 县 巴 楚河 拉 拉 山 水 电 站 工 程 环 境 影响 报告书 相关环 保措施及要求执行 , 该工程施工目前尚无收到环保投诉 。 1 0 建设项 目所在地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简况 自 然环 境简况 ( 地 形 、 地 貌 、 地质 、 气候 、 气象 、 水 文 、 植 被 、 生物多 样性 等 ) 一 、 地 理位 置 巴 塘 县 位 于 四 川 省 甘 孜 州 西 部 , 地 理 坐 标 在 北 纬 28 4 6 30 38 , 东 经 98 58 99 45 之间 。 东接乡城县 、 里塘县 , 南连得荣 县 , 西隔金沙江与西藏 省芒康县 、 盐井县 、贡觉县和云南省德钦县相望 , 北与白玉县交界 。 南北长约 260km , 东西宽约 45km , 面积约 8186km2。 本项目 地理位 置图见附图 1 。 二 、 地 质地貌 巴 塘 县 地 处 横 断 山 脉 北 端 金 沙 江 中 游 东 岸 的 河 谷 地 带 , 其 地 形 随 金 沙 江 走 向由 北 向 南 倾 斜 , 并 呈 北 高 南 低 、 东 高 西 低 之 状 ; 其 地 势 走 向 在 昌 波 河 口 以 上 为 北东 南 西 向 , 在 昌 波 河 口 以 下 为 北 南 向 。 境 内 地 貌 属 “ 川 西 高 山 , 高 原 区 ” 中 的 “ 金 沙江 东 岸 极 高 山 亚 区 ” , 按 其 特 征 分 为 北 部 极 高 山 区 , 中 南 部 高 山 峡 谷 区 和 中 东 部 半高 山 、 山 原 区 。 线 路 位 于 青 藏 高 原 东 部 边 缘 , 是 西 藏 板 块 、 华 北 板 块 和 扬 子 江 板 块 的 三 角 形 挤压地 带 , 构 造 形 迹 复 杂 , 整 体 走 向 由 北 向 南 。 地貌 基 本 形 态 主 要 受 构 造和 岩 性 控 制 , 在内 外 营 力 长 期 塑 造 下 形成 , 地 形 条 件 整 体 较 差 。 线 路 路 径 较 长 , 所 经地 貌 单 元 较 多 ,主 要 为 侵 蚀 剥 蚀 、 溶 蚀高 中 山 地 形 、 侵 蚀 堆 积山 间 谷 地 地 形 , 具 体 表现 为 中 山 。 线 路所经地段黄海高程为 2800 3400m , 从谷地到塔位相对高差可达 500m 。 根 据 中 国 地 震 动 参 数 区 划 图 ( G B 18306 - 2001 ) 及 建 筑 抗 震 设 计 规 范 ( G B 5001 1 - 2010 ) , 路径区 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 ,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g ,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度 ,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 三 、 气 象 、 水 文 本 工 程 线 路 所 经 地 区 位 于 横 断 山 东 部 边 缘 的 川 西 南 高 原 地 带 , 属 低 纬 度 、 高 海拔地 区 。 气 候 属 亚 热 带 季风 气 候 , 兼 有 山 地 、 高原 气 候 特 点 , 受 季 风 、 地 形 、 低 纬 的 影响 , 立 体 气 候 明 显 。 由于 地 势 高 耸 , 地 形 复 杂 , 海 拔 悬 殊 , 具 有 明 显的 地 域 分 异 和 垂直变化 , 尤以垂直变化最为强烈 , 构成独特的气候特征 。 根据巴塘县气象站 1952 2006年的气象资料 , 最高气温 37.6 , 最低气温 - 12.8 , 年平均气温 15.9 , 年平均风速1.2m / s , 多年平均降水量 497m m , 10 积温 2850.5 。 四 、 水 利 、 矿 产资 源 1 1 矿 产 资 源 : 巴 塘 县 地 质 属 川 西 地 槽 区 结 构 , 各 褶 皱 断 带 区 多 处 于 川 、 藏 “ 歹 ” 字形急 剧 转 折 部 , 具 有 良 好的 成 矿 条 件 和 场 地 。 现已 探 明 的 矿 藏 有 铅 、 锌 、 银 、 锡 、 铜 等19 种 , 大型矿床 8 处 , 中型矿床 4 处 , 小型 矿床 3 处 , 矿点 32 处 , 矿化点 22 处 , 主要分布于北部和中东部 , 储量大 , 品位高 , 仅夏塞银矿中的金属储量就达 100 多万吨 ,极具开发潜力 。 水 能资 源 : 境内江河自 然落差达 360 米 , 水资源总量为 36.6 亿立方米 , 其理论蕴藏量达 283 万千瓦 , 可 开发量 25 万千瓦 , 年 发电量达 17.8 亿千瓦 时 , 现仅开发 6135千瓦 。 五 、 植 被及生 物多 样性 本 项 目 所 在 区 域 主 要 以 高 山 大 岭 为 主 , 本 项 目 所 在 区 域 植 被 为 自 然 植 被 和 人 工植被 , 自然植被主要有 云杉 、 桦木 、 山杨 等常见 树种 , 人工植被主要有 青稞 等经济 作物 ,动 物 以 人工 饲 养 的牦 牛 、 马 等 动物 为 主 。 在 评 价 区 域 内 未 发 现 珍 稀 濒 危 及 国 家 重 点 保护 的野 生 动植 物 。 巴 塘 县 主 要 有 措 普 沟 自 然 保 护 区 , 位 于 本 工 程 线 路 北 面 , 距 本 工 程 线 路 最 近 距离约 20km , 不在本工程线路评价范围内 。 项目 区域植被分布见附图 7 。 六 、 水 土流失现状 本项目所在区域土壤侵蚀现状见附图 5 , 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为 轻度 水力 侵蚀 ; 根据巴塘县 2006202 0 年土地总体规划 , 项目区域 土地利用 状况 见附图 6 。 社 会环 境简况 ( 社 会经济 结构 、 教育 、 文 化 、 文 物保 护等 ) : 巴 塘 县 位 十 川 西 边 睡 金 沙 江 中 游 东 岸 的 川 、 滇 、 藏 二 省 区 结 合 部 , 东 接 乡 城 、 理塘 县 , 南 连 得 荣 县 , 西隔 金 沙 江 与 西 藏 芒 康 、 盐 井 、 贡 觉 县 和 云 南 省德 钦 县 相 望 , 北与白玉县交界 。 全县幅员面积 8186km2, 全县 辖 5 个片区 、 1 个镇 、 18 个乡 , 总人口4.5 万人 , 其中农业人口占 87% , 非农业人口 占 13% 。 巴塘县人口以 藏族为主 , 藏族占96 % 。 一 、 社 会经济 结构 、 教育 、 文 化概况 1 ) 经济 概况 巴塘县 自然资源丰富 , 全县经济以林 、 牧 、 农 为主 , 201 2 年地区生产总值 54608万元 , 其中第一产业 13798 万元 , 第二产业 2 3481 万元 ( 工业 7451 万元 ) , 第三产业1732 9 万元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0878 元 。 1 2 2 ) 教育文化概况 巴塘县 拥有各类学校 60 所 , 其中 小学学校 5 5 个 , 普通中学学校 5 个 。 小学在校学生 5294 人 , 小学教师 365 人 , 普通中学在校学生 2449 人 , 中学教师 102 人 。 二 、 文 物 古 迹 本 项目 评价范 围内 无需要 特殊 保护的 文物 古迹及 人文 景点等 敏感 点 。 三 、 规 划 的 符 合 性 本 项 目 输 电 线 路 线 路 路 径 已 取 得 了 当 地 住 房 和 城 乡 规 划 建 设 局 许 可 , 路 径 符 合规划 , 见 附件 6 。 1 3 环 境质 量状 况 建设项 目所在地区域环境 现状及主要环境问 题 ( 环境空气 、 地面水 、 地下水 、 声 环境 、 生态环境等 ) 本项目为输变电类项目 , 主要的 环境 污染因素为工频电场 、 工频磁场 、 无线电干扰 和噪声 , 对环境空气 、 地表水 质量基本 无影响 , 因此本次仅对本项目工程 所在 区域的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现状 进行监测 , 监测内容为工频电场强度 、 工频磁感应强度 、 无线电干扰及噪声 。 20 1 4 年 1 月 17 日 , 四川省雷姆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输电线路路径沿线 及 升压 站站址 的电磁环境和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 , 监测报告见附件 3 。 一 、 电 磁环境 现状 电 磁 环 境 监 测 仪 器 、 监 测 方 法 在 本 项 目 专 题 评 价 中 详 细 说 明 , 电 磁 环 境 现 状 监 测详见本项目专题评价报 告 , 在此只简要说明监测布点 、 监测 工况 、 监测结果 。 通 过 现 场 调 查 , 为 了 解 本 项 目 所 在 区 域 的 环 境 质 量 现 状 , 本 次 在 升 压 站 和 变 电 站站 址 、 线 路 沿 线 的 环 境 保 护 目 标 处 布 置 了 监 测 点 , 监 测 点 位 的 布 设 情 况 详 见 表 7 , 监测布点示意图见附图 3 。 1# 监 测 点 位 布 设 在 升 压 站 的 站 址 位 置 , 能 直 接 反 映 升 压 站 的 电 磁 环 境 背 景 状 况 ,同时升压站与 其 附近 3 # 、 4# 环境保护目标 ( 项目 环境保护目标见 表 1 1 ) 的距离较近 ,升压站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与 其 附近 3 # 、 4# 环境保护目标的环境特征相同 , 因此 升压站的环境背景监测结果可反映 其 附近 3 # 、 4# 环境保护目标的 电磁 环境现状 。 其余 监测点 位 布 设 在 对 应 的 环 境 保 护 目 标 位 置 , 其 监 测 结 果 能 直 接 反 映 环 境 保 护 目 标 的 电 磁 环境质量现状 , 4# 监测点位布设在巴塘 500kV 变电站的站址位置 , 能直接反映变电站的电磁环境背景状况 , 因此 监测布点是合理的 , 各监测点位的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 。 表 7 项目所 在区域 电 磁 环境质 量现状 监测点 位 序 号 监 测 点 位 现 状 反 映对 象 对 应 监 测报 告中 的 点 位编 号 1 在建拉 拉山 水电 站 2 20k V 升压站 站址 站址 、 环 境 保 护 目标 1# 2 党巴乡 黄草 坪村 扎西 等居 民 环境 保 护 目 标 2# 3 夏邛镇 生巴 村真 珠等 居民 环境 保 护 目 标 3# 4 在建巴 塘 5 00k V 变电站 站 址 站址 4# 1 4 2 、 监测 环境条件 测试 环境 : 环境温度 2.3 ; 环境湿度 : 37.1 ; 天气状况 : 晴 ; 测点已避开较高的建筑物 、 树木 、 高压线及金属结构 , 测量地点相对空旷 。 测量高度 1.5 米 。 3 、 监测结果 各监测点位 工频电场强度现状监测值 在 8 10- 4kV / m 至 1.6 10- 3kV / m 之 间 , 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监测值 在 2.1 10- 6m T 至 3.8 1 0- 6m T 之间 , 满足 ” 居民区 工频 电场强度小于 4kV / m , 工频 磁感应强度小于 0.1m T ” 的标准限值要求 。 各监测点位 0 .5MH z 频率时的无线电干扰现状监测值 在 3 3.2 dB ( V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