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XX 家园周边三条规划路 道路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XX 市 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评价单位 : XX 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公章 ) 项目负责人: 杨 彬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从事专业 职称 证书编号 职责 签字 毛 娜 环 评 工程师 B12180110500 编 写 杨 彬 环 评 高级工程师 B12180040400 编 写 韩忠峰 环 评 正 高级工程师 B12180010400 审 核 项目名称: XX家园周边三条规划路 道路工程 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单位: XX市 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家园周边三条规划路 道路工程 建设单位 XX 市 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邓文忠 联系人 王广合 通讯地址 XX 省(自治区、直辖市 ) XX 市 联系电话 18631729888 传真 邮政编码 061001 建设地点 XX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河园区 XX 家园 西、北、南边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土木工程建筑业 E48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1233 绿 化面积 (平方米) 1182 总投资 (万元) 2453.7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37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5 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 由来 为了改善区域交通 环境, XX 市 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拟 建设 XX 家园周边三条规划路 道路工程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 项目应进行环境影 响评价。受XX 市 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委托, XX 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接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过现场勘查和资料收集,编制完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审批。 2、 建设地点 及用地现状 项目拟建地点 XX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河园区 XX 家园 西、北、南边 。 项目XX 家园 北侧、南侧规划路为 XX 高新区运河园区内支路,项目西侧规划路为 XX 高新区运河园区内次 干路。 XX 家园东侧为永安大道,西侧隔拟建西侧规划路为安馨家园 , 北侧隔拟建北侧规划路为农田,南侧隔拟建南侧规划路为 空地 。 拟建三条规划路 位置 现 为在建 XX 家园、安馨家园施工便道,施工便道 两侧 零星分布少量野生杂草 ,无珍惜野生动植物及文物保护单位。 2 各 道路 起讫点 具体情况 见 下 表。 道路起讫点坐标一览表 道路名称 长度 ( m) 起 点坐标 终点坐标 北侧规划路 264 东经 1164940.59 北纬 381956.29 东经 1164930.25 北纬 381959.45 南侧规划路 269 东经 1164937.94 北纬 381948.04 东经 1164927.03 北纬 381950.27 西侧规划路 311 东经 1164930.54 北纬 381959.99 东经 1164926.80 北纬 381950.05 3、项目 建设 内容 项目 建设 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 、 路灯 工程。 ( 1)道路工程 技术标准: 项目北侧规划路、南侧规划路 设计 行车速度为 20km/h;项目西侧规划路 设计 行车速度为 30km/h。 平面 :项目北侧规划路、南侧规划路、西侧规划路,各路均为一直线。道路中心线为规划道路中心线。 横断: 根据道路规划,采用一幅路型式 。 道路横坡: 行车道采用双向坡,坡度为 1.5%,坡向道路外侧,路拱形式为直线接抛物线型;人行道横坡采用单向坡,坡度为 1.0%,坡向道路内侧。 无障碍设计 : 人行道及其与路口相交处采用无障碍设计,盲道宽 0.4m,人行道与各路口相交处坡道坡度不大于 1:20。 项目 具体 道路 技术参数见 下 表。 道路规划技术参数 道路名称 道路等级 长度 ( m) 占地面积( m2) 道路红线 ( m) 人行道 ( m) 行车 道( m) 人行道( m) 北侧规划路 支路 264 5987 20 4 12 4 南侧规划路 支路 269 5926 20 4 12 4 西侧规划路 次干路 311 9320 30 5 20 5 ( 2)排水工程 道路排水 均 采用雨污分流 制, 雨水 管道 总计 全长 895m( 西侧规划路 320m、 北侧规划路 285m、 南侧规划路 290m) , 污水管道 全长 895m( 西侧规划路 320m、 北 侧规划路 285m、 南侧规划路 290m) 。 各路段雨水和污水 排放情况 见 下 表。 3 污水管道基础钎探 : 为探明污水基槽下有无墓穴、坑洞等现象,以保证污水管道运行安全,现对污水管道基槽作如下钎探要求: 位置:道路两侧污水管道基础底槽中心部位; 间距: 5m;深度: 2m。 各条路段雨水和污水排放情况一览表 名称 雨水管道 污水管道 平面布置 西侧规划路雨水管道布设在道路两侧,管径 d800,管道长 320 2m。 北侧规划路雨水管道布设在道路单侧,管径 d800,管道长285m。 南侧规划路雨水管道布设在道路单侧,管径 d800, 管道长290m。 污水管道设计管径均为 d600,布设在行车道单侧 。 西侧规划路 d600 管道长 320m;北侧规划路 d600 管道长 285m;南侧规划路 d600 管道长 290m。 纵断布置 雨水管道按管顶最小覆土1.0m 控制, d800 管道坡度 0.8,入永安大道雨水管道 (南北侧规划路自西向东流入 永安大道 管道 ;西侧规划路自北向南流入南侧规划路管道后 最终汇入 永安大道管道 ) 。 污水管道 接入 永安大道污水管道(南北侧规划路自西向东流入永安大道管道;西侧规划路自北向南流入南侧规划路管道后最终汇入永安大道管道) ,且满足在雨水 管道(或雨水预留过路管道)下方穿过为原则控制标高,设计坡度 1 。 管材与管道基础 管材采用钢筋砼承插口管,明挖施工,基础采用 90砂石基础,管道基础要求坐落于未经扰动的原状土上,若坐落于回填土上,回填土要求分层夯实处理 。 d600主管道采用钢筋砼承插口管,明挖开槽施工,主管道管基础采用120砂石基础。管道基础要求坐落于未经扰动的原状土上,若坐落于回填土上,回填土要求分层夯实处理。 检查井 雨水管道检查井平均间距33m 左右,检查井采用砖砌矩形雨水检查井,检查井井底设置流槽,在路面上的检查井井盖采用重型铸 铁防盗井盖 , 在人行道上的检查井井盖采用 C 级彩色仿瓷复合井盖。 污水管道检查井平均间距为 49m左右,检查井采用砖砌矩形污水检查井,检查井平均每隔两座做一落底井,落底深度 30cm。除落底井外,其它检查井井底均设置流槽。 在路面上的检查井井盖采用重型铸铁防盗井盖,在人行道上的检查井井盖采用 C 级彩色仿瓷复合井盖 。 收水井 在行车道两侧,对应于雨水管道检查井位置设立箅式收水井,收水井采用铸铁防盗立箅子。接入检查井的收水井支管均为 d400 砼平口管,素土平基,平铺砖一层,支管管顶最小覆土 50cm,坡度 1%,坡向主管道 。 d400 管道管接口要求用 1:2 水泥砂浆抹带,厚 2cm,宽 10cm。 4 名称 雨水管道 污水管道 预留管 雨水主管道平均每隔 3 个检查井向道路外侧预留一道 d600 钢筋砼承插口管,管端砌筑检查井。预留管以与主管道管顶平接控制,坡度为 1.0,坡向主管道。管道基础采用 90砂石基础。 每隔两个检查井向外至红线边预留一道 d400 钢筋砼承插口管,管端砌检查井。预留管以管顶最小覆土 2.0m控制(覆土不足 2.0m 的管顶平接),坡度为 1.0,坡向主管道,外侧砌检查井,预留管道基础采用 90砂石基础。 ( 3) 路灯 工 程 路灯分两列布置在人行道上,路灯均沿道路成一字形排列,路灯杆间距 30m 左右, 人行道两侧共设置 60 基 10m 单火单臂高压钠灯,路灯功率为 250W。灯具采用截光型,仰角为 15 度。 灯基采用 C25 级混凝土,灯基顶面要求水平,与人行道顶平,灯杆安装后要垂直灯基顶面,路灯悬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 ,灯杆为锥形钢管内外热镀锌后喷塑。 4、路面结构 各路段路面结构情况一览表 路段 名称 路面结构 西侧规划路( 次干路 ) 行车 道 道路 红线范围内要求清除 表层 30cm。行车道进行 60cm路床处理(分三层处理,每层 20cm),路床处理 掺加 4%石灰,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 道路 路面结构层总厚度 73cm,其结构为三步石灰土共厚45cm,一步水泥稳定碎石厚 18cm,喷洒透层油并做下封层,6.0cmAC-20C 型普通沥青砼,喷洒粘层油, 4.0cmAR-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细集料采用机制砂,粗集料采用玄武岩) 。 北侧、南侧规划路 (支路) 行车 道 道路 红线范围内要求清除 表层 30cm。行车道进行 40cm路床处理(分两层处理,每层 20cm),路床处理掺加 4%石灰,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 道路 路面结构层总厚度 53.5cm,其结构为两 步石灰土共厚 30cm,一步水泥稳定碎石厚 15cm,喷洒透层油并做下封层, 5cmAC-16C 型沥青混凝土,喷洒粘层油, 3.5cmAR-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细集料采用机制砂,粗集料采用玄武岩)。 西侧 、 北侧、南侧 规划路 人行道 土基压实(压实度 93%),一步级配砖石厚 20cm, 3cm粗砂上铺 6cm 厚环保砖,缝隙不大于 5mm,水泥砂灌缝。 西侧、北侧、南侧规划路 路缘石 行车道两侧采用花岗岩立缘石加花岗岩平石,立缘石尺寸 100cm 18cm 30cm,外露 18cm,平石尺寸 50cm 30cm 10cm。 人行道外侧采用 P2 平石,外露 5cm。各路口转弯处采用相应半径的弧型花岗岩立缘石。 人行道上预留树坑,间距 6m,外侧树坑中心距行 车 道外边 0.98m。树坑净尺寸为 1.4m 1.4m,树坑采用用 10cm20cm 160cm 砼边石圈边。 5、 筑路 材料及运输条件 ( 1) 筑路 材料: 5 筑路 材料一览表 序号 材料 单位 用量 1 石灰 t 1322 2 水泥稳定碎石 t 4432 3 橡胶沥青混合料 t 1119 4 沥青混凝土 m3 1066 5 中砂 m3 520 6 普通 沥青砼 t 560 7 级配砖石 m3 1956 8 环保砖 m2 7836 9 花岗岩平缘石 m 1613 ( 2) 运输条件 : 项目沿线公路网发达,运输条件 便利 , 所有筑路材料均可直接运进工地。 项目均采用当地取材,运输距离较近, 运输工具以汽车为主。 6、 工程取弃土 及占地 项目共需填方 2993m3,外购土方 1023m3,直接在当地购买成品土方,不设专门取土场。 项目不设专门弃土场 , 施工 废弃土石方为清表时产生,主要为少量 碎 砖石 和杂草等 , 工程废弃土石方及时清运 , 杂草运至垃圾填埋场, 碎 砖石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经粉碎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 稳定碎(砖)石。 项目临 时占地约 2000m2。 设置 在拟建项目 北侧规划路以北 (现为 农田 ) 。 临时占地主要 用于 筑路材料 储存 、 施工挖方堆放 等。 7、 工程土 石 方量 道路建设过程中 施 工 挖土量为 7967m3, 废弃土石方量为 5997m3。 根 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 施工挖土 在施工现场进行 搅拌加工, 全部 回用于道路铺设 ; 施工 废弃土石方为清表时产生,主要为少量 碎 砖石 和杂草等 , 杂草运至垃圾填埋场, 碎 砖石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经粉碎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稳定碎(砖)石 。 6 土方平衡表 挖方量 m3 清表后地面至路床顶填方量 m3 外购土方量m3 废弃土石方m3 清表 清表后地面至路床顶 北侧规划路 1937 554 936 320 1875 南侧规划路 1974 565 954 326 1912 西侧规划路 2285 654 1103 377 2213 8、 工程用水及用电 项目 给水 由当地供水 管网 提供 ,具有短程接通条件,电力供应与现有电力网络相接,工程所需水、电均可以保证。 9、施工进度 项目 施工人员 60 人 ,均为本地居民, 不设施工营地 。 施工工期为 3 个月 ,白天施工。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7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形地貌 本区域地处渤海低平原区,属华北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总的趋势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坡度约为 1/10000,项目所在区域平均海拔高度 9.0m。 2、水文地质 XX 市区域为由冲击平原向滨海平原的过渡地带,因区域内地质成因的不同,地下水水质差异较大。 XX 市地下水主要储存于第四系松散地层中,沉 积厚度350450m,最厚达 580m。 第一含水组,本组底界深度为 20-30m, XX 以西地区含水层以北东东向条带状分布的细砂和粉砂为主,厚度不大。 XX 以东滨海平原地区含水层以粉砂、细砂为主,厚度一般为 8-12m;第二含水组,底板埋深 120-220m, XX 中部、西部含水层以细粉砂、细砂为主,呈北东向条带状、舌状分布,一般为 20-40m。 XX 东部由于受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影响,海积层约占本组厚度的 1/3-1/4。含水层以薄层细砂、粉砂为主;第三含水组,本组底界埋深 250-420m, XX 中部、西部含水层以中砂、中 细砂、细砂为主,呈北东东一北东向舌状、条带状分布,砂层厚度一般为 20-40m。东部含水层以细砂、粉砂为主;第四含水组,其底界埋深 380-450m,含水层岩性以细砂、细粉砂为主。 3、气候气象 XX 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大陆性气团控制,寒冷干燥。春季受蒙古大陆变性气团影响,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夏季受太平洋高压和西来或西南来低压影响,有时炎热干旱,有时暴雨倾盆,易受涝灾。秋季多受高压控制,天高气爽,少雨易旱。 XX 市年平均日照 2890.1 小时,年平均气温 12.5 ,最 低气温 -15.6 ,最高气温 38.7 。累年最高气温 42.0 ,累年最低气温 -20.6 。累年平均无霜期 196 天。年降水量平均 617.8mm,多集中于夏季。秋、冬季多刮偏北风,春、夏季多刮偏南风。最多风向为 SW风,出现频率为 12.44%,次多风向为 SSW风,出现频率为 11.11%,最少风向频率为 NNE 风,出现频率 4.33%,年静风频率 1.05%。年总平均风速为 8 2.86m/s,春季风速较大,夏季风速最小,累年最大风速为 21m/s。 4、地表水 XX 市中西部区域主要有南运河、黑龙港河和小流津排水渠。 南运河是京 杭大运河的一部分,为与天津以北的北运河相对应,南运河 XX 段南起吴桥第六屯,北至青县李又屯,流经吴桥、东光、南皮、泊头、 XX 市区、沧县、青县,全长 215 公里,流经 XX 的运河干涸多年。从引黄济津、引黄入淀开始,主要发挥输水渠道的作用。 黑龙港河系原是海河水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献县、河间、沧县、青县境内有黑龙港河本支、东支、中支、西支、滹沱河古道、小流津排水渠等都是黑龙港河的支流。黑龙港河本支上段,上起泊头市乔官屯,与南排河相通,下至青县四窝头村汇入北排河,全长 33 公里,流域面积 266 平方公里。 小流津排水渠位于 XX 市西部,南起沧县纸房头周庄子村,北至青县邓庄子正北,经北排河流入渤海。项目污水经城市排水管网入 XX 市运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小流津排水渠。 5、植被 XX 市原属华北植物区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境内的野生植物趋于减少,现存主要植被为农作物和果树。拟建项目所在地主要植被为农作物 。 9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行政区划与人口 项目位于 XX 市运河区,运河区是 XX 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主要学府区,XX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 80%的市 直机关, XX 工专、 XX 医专, XX 报社、电台、电视台等重点教育、文化、通讯设施均座落在辖区内。全区总面积 11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8.78 万亩;总人口 27.47 万,其中农业人口 6.3 万人;辖一乡(南陈屯乡)一镇(小王庄镇)、六个街道办事处, 65 个行政村和 39 个社区。 2、经济结构 运河区农业以蔬菜、养殖、花木三大产业为主,全区蔬菜占地面积达到 2.6 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 30,发展花卉苗木 6000 多亩,共建立各种种养小区 15 个,畜禽存栏 124 余万头;同时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先后建成万豪家具市场、迎宾市场、万 大家具市场、国美电器直营店、现代汽车 4S 店、东风日产 4S 店等一批商业市场项目。 3、文物及保护区 项目选址周围无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等环境敏感点 。 4、 XX 高新区 XX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 XX 市西部新区,规划面积 48.48 平方公里,是 XX新城区发展的核心板块之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引领和促进全市调结构、转方式的新型工业示范区,是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壮大市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XX 高新区产业定位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四大主导产业,同时积极鼓励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全力打造宜业宜居的现代科技生态园区。 XX 高新区 运河园 区 XX 高新区运河园区位于迎宾大道以东、浮阳大道以西、朔黄铁路以南、永济路以北,面积约 6.6 平方公里( 9900 亩)。其中,迎宾大道以东、浮阳大道以西、渤海路以南、永济路以北合围区域为运河园区起步区。迎宾大道以东、浮阳大道以西、朔黄铁路以南、渤海路以北为发展区。 10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拟建项目距 XX 市空气自动监测点( 电视转播站 )约 4600m,通过统计 XX 省空气质量自动 发布系统中公布数据可知, 2013 年 8 月 15 日 -8 月 21 日, NO21 小时平均值范围 为 5g/m3-9g/m3, CO1 小时平均值范围 为 0.6-1.3mg/m3, PM1024 小时 平 均值为 30-103g/m3, SO21 小时平均值范围 为 16g/m3-80g/m3。 项目所在 区域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标准 , 西侧规划路 红线外 45m 交通噪声影响缓冲区,该区域 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4a 类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现场踏勘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保护单位。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为 建设项目 沿线 的 居住区 等 。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序 号 保护目标 与道路相对 方位 与道路红线最近 距离( m) 保护对象 1 八里庄村 北 390 村民 2 金秋小区 东北 300 居民 3 小王庄村 东 130 村民 4 烟草宿舍 东南 90 居民 5 大杨庄村 西南 350 村民 6 在建 XX 家园 10 居民 7 在建安馨家园 西 10 居民 保护级别为: 1、 环境空气:环境空 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2、 环境 噪声 : 区域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 3、 固体废物:控制固体废弃物的乱排乱放,确保固体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保证区域环境清洁。 11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2、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西侧规划路 红线外 45m 交通噪声影响缓冲区,该区 域 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4a 类标准。 环境要素 标准值 标准来源 空气 PM10:日平均 150g/m3 PM2.5:日平均 75g/m3 SO2: 日平均 150g/m3 1 小时平均 500g/m3 NO2:日平均 80g/m3 1 小时平均 200g/m3 CO: 日平均 4mg/m3 1 小时平均 10mg/m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 噪声 昼间 : 55dB( A) 夜间 : 45dB( A)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1 类 ) 昼间 70dB( A) 夜间 55dB( A) 声环境质量 标准 ( GB3096-2008) ( 4a 类)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 施工期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2、 施工期施工噪声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标准。 3、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中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物 排放浓度 标准来源 颗粒物 1.0mg/m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B16297-1996) 表 2中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昼间 夜间 标准来源 70dB( A) 55dB( A)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2011)标准 总量 控 制指标 1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 测量放样 路基开挖 道路基层施工 安装路缘石 路面工程施工 竣工验收 G1、 N1、 S1 G2、 N2、 S2 开槽 雨污水管道垫层基础 管道安装 检查井铺砌 路灯安装 铺设电缆 G3、 N3 G4、 N4 G5、 N5 G6、 N6 G7、 N7 施工人员 W1、 S3 G:废气 W:废水 N:噪声 S:固废 车辆运输 G8、 N8 13 主要污染工序: 施工期 1、施工 扬尘 项 目 施工过程 ( G1-G7) 中 挖出土方 、筑路材料 堆在 路槽 两侧 、石灰拌合等工序 ,在空气干燥及大风时产生扬尘 ; 车辆运输 ( G8) 引起二次扬尘 以及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 。 2、施工 噪声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装卸碰撞噪声 ( N1-N7)以及交通 运输的交通噪声 ( N8) 等。 3、施工废水 施工人员产生 少量生活污水 ( W1) 。 4、 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 路基施工( S1)、 排水施工和路灯施工中开槽( S2) 产生的 施工 废弃土石方 , 施工 人员 ( S4)产生的 生活垃圾 等 。 5、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期水土流 失影响 及植被影响 。 6、对公路交通运输影响 施工期会造成施工区域内交通车辆增多,会产生短期的交通量增大,甚至发生堵车现象。 运营期 1、机动车尾气 机动车行驶产生的尾气,主要污染物为 CO、 NO2。 2、交通噪声 各种车辆 行驶 产生 交 通噪声。 14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施工扬尘 粉尘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mg/m3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mg/m3 施工机械、运输车 辆 尾气 CO NO2 水 污 染 物 施工废水 施工人员 生活污水 泼洒抑尘 固 体 废 物 施工固废 废弃土石方 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 生活垃圾 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噪 声 该项目主要噪声源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设备满负荷运行时噪声值在 8590dB(A)。 其 它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 1)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响 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考虑为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 施工过程中路基 开挖 产生施工挖方 , 施工挖方的暂时堆放 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发生水土流失。 施工完毕后,进行硬化和绿化,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运营期生态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随着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人工绿化的加强,排水设施的完善都会使水土保持功能加强,从而使沿线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15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 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过程中路基 开挖 产生施工挖方,施工挖方 暂时堆放,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易引发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预防及治理措施如下: 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减少土地占用和植被破坏。 按照 建筑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 化、无害化 原则, 施工挖土 在施工现场进行 搅拌加工, 全部 回用于道路铺设 , 施工 废弃土石方主要为少量 碎 砖石 和杂草等 ,工程废弃土石方及时清运, 杂草运至垃圾填埋场, 碎 砖石运至市政公司砖石厂,经粉碎处理后用于生产水泥稳定碎(砖)石,做到综合利用。 合理确定施工期,禁止大雨天气施工,可避免土壤和水蚀流失;避开大风季节,可避免土壤风蚀吹失。 施工期备齐防止暴雨的挡护设备,如盖网、 苫 布或稻麦草帘等,在暴雨来临前覆盖施工作业破坏面,可极大地防止土壤流失。 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范围,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不得在施工作业带范围外从事施工和破坏环境的活动。 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加强施工队伍管理,做到文明施工。 施工时临时占地应保留表土层 ,待 施工完毕后,对临时占地 及时 恢复,减少临时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施工 废气 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影响最主要的是粉尘 和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 。 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回填、 及 筑路材料 装卸过程 会 产生粉尘污染,车辆运输 会 引起二次扬尘 。 具体 表现 为 : 干燥地表的开挖产生的粉尘,一部分悬浮于空中,另一部分随风飘落到附近地面和建筑物表面; 开挖的泥土堆砌过程中,在风力较大时,会产生粉尘扬起 ; 在装卸和运输过程 中,又会造成部分粉尘扬起和洒落; 雨水冲刷夹带的泥土散布路面,晒干后因车辆的移动或刮风再次扬尘; 开挖的回填过程中也会引起大量粉尘飞扬; 筑 路 材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中也必然引起洒落及飞扬 ; 施 16 工过程中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增加,必然导致废气排放量的相应增加。 项 目施工采用沥青铺设路面, 由于沥青烟气中含有致 癌性有机物 , 本工程不设沥青混凝土搅拌站 , 沥青混凝土 为购买的 成品料 。 该项目在施工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尘污染,为保护好空气环境质量,降低施工区域和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尘污染, 根据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 范( HJ/T 393-2007)、全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实施意见 ( XX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3.5.2) 、 XX 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 15 条措施 ( XX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3.9.12) 以及 XX 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XX 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方案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施工扬尘防范措施。 为使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 1)遇有 4 级以上大风或重度污染天气时,停止土方开挖、土方回填。项目厂界设置 3 米高隔风屏障。 ( 2)工程施工前,施工现场出入口和 场内主要道路必须混凝土硬化,严禁使用其他软质材料铺设。 ( 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垃圾存放点,集中堆放并覆盖,及时清运,严禁随意丢弃。 ( 4)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必须采用围挡隔离、洒水降尘措施,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完毕,严禁敞开式拆除和长时间堆放废弃物。 ( 5)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扬尘实时监控。 ( 6)施工期开挖过程中,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 ( 7)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 理,施工废弃建筑材料及时收集清运。临时土方堆放地应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裸地要视情况洒水抑尘如晴朗天气时,每周等时间隔洒水二至七次,扬尘严重时加大洒水频率。 ( 8) 水泥、黄沙、碎石等散体建筑材料要密闭存放或覆盖。 运输车辆 不得超载并 加蓬盖;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 15 厘米,保证物料、垃建筑圾等不露 17 出,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 应 尽量避免在繁华区、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 ( 9) 堆放场地安排 1 名员工定期对施工场地清扫,厂区进出口及时洒水抑尘。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及沉淀设 施,尽量减少车轮、底盘等携带泥土散落路面,保证工地出口处铺装道路上可见粘带泥土不超过 10 米,并及时清扫冲洗。 ( 10)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 ( 11)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要严格控制,禁止使用尾气污染物超标排放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检测与维修;大力推荐使用清洁燃料 。 采取适当措施,严格控制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确保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 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措施可行。 3、 施工 噪声 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规范所推荐的公路工程施工机械中,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是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挖掘机、自卸卡车和摊铺机等施工机械。 以上施工设备作业时最大声级见表。 施工机械及运输作业噪声表 序号 名称 测点与声源距离 ( m) 最大声级 dB(A) 1 推土机 5 86 2 装载机 5 90 3 挖掘机 5 84 4 压路机 5 86 5 自卸卡车 7.5 88 6 摊铺机 5 87 通过工程类比调查可知,距声源 5m 处噪声强度多在 85-90dB( A), 噪声强度差别不大 。 根据调查,道路施工期间摊铺机和压路机工作时间较长,一般由摊铺机铺上筑路材料后,压路机紧跟其后进行压路。距离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 在建 福鑫家园 、安馨家园和烟草宿舍 ,目前福鑫家园 、安馨家园 为在建工程,项目施工期福鑫家园 、安馨家园 不能投入运营,因此施工期噪声预测 内容为南侧规划路施工时对 烟草宿舍 的影响 。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预测选压路机和摊铺 机在距离敏感点最近的位置共同工作时 18 对烟草宿舍的影响。 施工期对烟草宿舍各楼层的噪声贡献值 一览表 单位:( dB) 烟草宿舍层数 边界最大贡献值 1 层 61.9 2 层 62.5 3 层 63.1 4 层 63.5 5 层 63.4 施工期 昼间不同楼层贡献值等值线图 根据预测结果可知 施工期施工噪声 满足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标准。 施工期噪声 的 影响是暂时的、短期的、并且具有局部路段特性。一般情况下,白天噪声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较小,夜间噪声则会影响人们的休息。 为减小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必须按照 XX 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规范施工行为。另外,建议建设单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采取适当的实施措施来减轻其噪声的影响 : 19 ( 1) 施工前应首先在施工场地周围构筑 围挡 设施,构筑围挡采用厚 2mm,高4m 钢板结构。 ( 2) 施工 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 、 作业方法和工艺, 尽可能利用噪声距离衰减减小噪声影响 ,在不影响施工的条件下,将强噪声设备尽量移至距 敏感点 较远的地方 ,将一些位置可以固定的主要噪声源施工机械 场区中心内合理布设,将可固定的机械设备 安置在施工场地临时房间内, 以 降低噪声对外环境影响。 ( 3) 合理地安排机械作业的施工时间 , 严格控制高噪声作业施工时间,禁止 在中午或夜间休息时间( 12:00 14:00、 22:00 6:00)作业,施工单位 应选用低噪音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设备 。 ( 4) 采用商品混凝土 代替现场搅拌, 减少混凝土搅拌时产生噪声 。 ( 5)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其环保意思的增强,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噪声。 ( 6) 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养护,避免因松动部件振动或消声器损坏而加大设备工作时的声级 ,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各类机械 。 ( 7) 运输车辆在进入施工现场附近区域后,要 限速 ,并严禁鸣笛 。 4、 施工 废水 拟建工程为城市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没有废水产生,只有少量生活污水,为杂洗水,水量较小,集中收集,作为喷洒地面用水,抑制施工扬尘的 产生,施工期生活废水不外排。 5、 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 废弃土石方 ,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物以 施工 废弃土石方 为主 ,土方 的堆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而且还容易引起 扬尘等环境问题,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