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 2829 号 XX市 XX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 环环 境境 影影 响响 报报 告告 书书 ( 报批 稿 ) 建设单位: XX 市 XX 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 XX 市 XX 环保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一三 年 十 二 月 XX 市 XX 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I 目 录 1 前言 . 5 1.1 项目由来 . 5 1.2 本项目特点 . 6 1.3 评价过程 . 6 1.4 评价重点 . 7 1.5 报告书主要结论 . 8 2 总则 . 9 2.1 评价目的与原则 . 9 2.2 编制依据 . 10 2.3 评价区域功能区区划 . 14 2.4 评价因子 . 18 2.5 评价等级及范围 . 19 2.6 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重点 . 23 2.7 评价标准 . 27 3 本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 31 3.1 本项目工程概况 . 31 3.2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 43 3.3 本项目物料平衡及水平衡 . 46 3.4 本项目运营期污染源强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 50 3.5 本项目排污口设置 . 64 3.6 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及分 析 . 65 3.7 本项目污染源强汇总 . 68 4 建设项目自然社会概况 . 70 4.1 自然环境概况 . 70 4.2 社会环境概况 . 73 4.3 黄江污水处理厂概况 . 74 5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75 5.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 75 5.2 环境空气现状质量调查与评价 . 78 5.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 85 XX 市 XX 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II 5.4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及评价 . 87 5.5 小结 . 89 6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 90 6.1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 90 6.2 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 91 6.3 运营期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 . 106 6.4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 110 6.5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 112 7 环境风险评价 . 116 7.1 评价重点 . 116 7.2 评价等级 . 116 7.3 评价范围 . 118 7.4 评价内容 . 119 7.5 环境风险识别与源项分析 . 119 7.6 环境风险事故后果分析 . 124 7.7 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 126 7.8 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 132 7.9 小结 . 139 8 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 140 8.1 废水处理技术及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 140 8.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 144 8.3 噪声防治措施及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 152 8.4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及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 153 8.5 小结 . 156 9 清洁生产 . 158 9.1 清洁生产的内容 . 158 9.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分析 . 159 9.3 小结 . 163 9.4 清洁生产建议 . 163 10 污染物总量控制 . 165 10.1 总量控制分析的原则、目的与意义 . 165 XX 市 XX 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III 10.2 总 量控制因子的确定 . 166 10.3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 166 10.5 总量控制指标可达性分析 . 167 10.6 区域总量削减途径 . 167 10.7 小结 . 168 11 项目产业政策及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 . 169 11.1 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 169 11.2 与相关法规、条例 、政策相符性分析 . 169 11.3 与规划相符性分析 . 171 11.4 达标排放符合性分析 . 176 11.5 与公众意见相符性分析 . 176 11.6 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 . 176 11.7 小结 . 178 12 公众参与 . 179 12.1 调查目的 . 179 12.2 调查方式与范围 . 179 12.3 公众参与过程 . 180 12.4 调查结果统计 . 193 12.5 公众意见回馈 . 198 12.6 小结 . 199 13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 200 13.1 环境管理 . 200 13.2 环境监测计划 . 201 14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205 14.1 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简要分析 . 206 14.2 小结 . 208 15 综合结论与建议 . 209 15.1 项目概况 . 209 15.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 209 15.3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结论 . 209 15.4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 211 XX 市 XX 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IV 15.5 清洁生产结论 . 211 15.6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结论 . 211 15.7 项目建设与选址合理性分析结论 . 211 15.8 公众参与 结论 . 212 15.9 综合结论 . 212 15.10 建议 . 212 附图: 附图 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项目 四至 图 附图 3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 4 项目厂房内 车间布置图 附图 5 地表 水 环境 监测布点图 附图 6 地下水 环境 监测布点图 附图 7 大气 环境 监测布点图 附图 8 噪声 监测布点图 附图 9 厂区排污口分布图 附图 10 黄江镇土地利用规划图 附件: 附件 1 建设项目环评委托书 附件 2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确认书 附件 3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附件 4 厂房租赁合同 附件 5 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附件 6 天然石墨 SGS 测试报告 附件 7 环境 质量 监测报告 附件 8 污染源监测报告 (净化前、净化后) 附件 9 外协加工合同 附件 10 废水处理合同 附件 11 XX 市粤丰废水处理有限公司相关文件 附件 12 危险固废处置服务协议 附件 13 广东龙善环保高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文件 附件 14 典型公众参与调查表 附件 15 环评文件编制程序及时间表 附件 16 专家 审 查 意见 附件 17 技术评估复审意见 附件 1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完成情况调查表 附表: 审批登记表 XX 市 XX 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 1 前言 1.1 项目由来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源于上世纪 90 年代,随着各国对环境、新能源的重视,锂离子电池 在最近 20 年间 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锂电池 采用 的负极材料种类较多,自锂电池商业化以来,主要研究且已成功运用于负极材料的基本上是碳素材料 ,如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炭微球 ( MCMB) 、石油焦、碳纤维、热解树脂碳等, 其中 , 石墨 类材料 由于具备电子电导率高、锂离子扩散系数大、层状结构在嵌锂前后体积变化小、嵌锂容量高和嵌锂电位低等优点, 更是 成为目前主流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XX 市 XX 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建设单位) 注册成立于 2012 年3 月,是一家从事改性石墨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实业公司。 建设 单位 投资 480 万元,租赁 XX 市高升电气安装有限公司 位于 XX 市黄江镇江北路胜前岗 村 西 的厂房、 办公楼、 宿舍 楼等 配套设施等建筑物( 总占地面积约 3564 ),引 入 相关 生产设备, 专业 从事 石墨类电池负极材料 的生产, 生产规模将达到年产 石墨类电池负极材料 1700 吨, 生产定员 40 人 ,年生产天数 300 天。 本项目 预计 2013 年 11 月投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等 有关规定,凡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目前本项目已安装部分设备并已进入生产状态,但未履行环评手续,故 本次 环评 项目性质设 定为新建 。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1),本项目 属 “ C3091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 ,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P10) ,本项目 属 “ K8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 中 的“ 电池制造 ”类,环评报告文件类型确定为环境影响报告书。 受 XX 市 XX 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委托 , XX 市 XX 环保有限公司(持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乙级证书第 2829 号)承担 本 项目 的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公司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 规定 ,对建设项目周围的 环境现状进行了 调查 , 依据本项目的污染情况,对污染源进行分析, 并在建设项目周边公共媒体上进行了公示及公众参与现场调查,在此基础上 编写 了 XX 市 XXXX 市 XX 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6 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建设 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审稿。 1.2 本 项目特点 ( 1) 建设单位 租赁 现有的 厂房、宿舍及配套设施等建筑 物 ,不 新增用地,不 新建厂房; ( 2) 生 产热源均采用电加热,不涉及其他形式的能源利用 ; ( 3) 建设单位主要从事 改性石墨负极材料、人造 石墨类电池负极材料两种产品的生产,不涉及电池的正极、隔膜、电解液、外壳五金件等其他的配件的生产或装,所用的生产原辅料中均不涉及 铅、镉、汞 、铬等 重金属; ( 4) 项目不 进行 石墨或焦炭等物料的破碎 加工 ,直接采购符合要求的粉料; ( 5) 建设单位 属于 独立的不完全工序的炭素企业 ,在 改性天然石墨类产品生产方面,本项目场地内 只进行 沥青包覆和高温碳化的加工,不涉及 高温 石墨化 工序 ; 在 人造石墨类产品生产方面,本项目只进行前驱体混合 及 前驱体煅烧等加工,后继的高温碳化、高温石墨化均 外协加工 。 1.3 评价过程 本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见图 1.3-1。 XX 市 XX 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7 图 1.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1.4 评价 重点 ( 1)大气 环境影响评价 ; ( 2)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预案 ; ( 3)污染控制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 ( 4)清洁生产评价 。 XX 市 XX 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8 1.5 报告书主要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选址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区域发展规划,符合相关法律政策的要求,污染防治措施设置合理,环境影响程度可接受,公众支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切实按照报告书提出的要求,配套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及落实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并确保各种污染防治措施正常运转和污染物达标排放。严格遵守 “ 三同时 ” 的管理规定,完成各项报建手续。在上述条件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XX 市 XX 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9 2 总则 2.1 评价目的与原则 2.1.1 评价目的 本评价报告对 XX 市 XX 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建设 项目选址 的 周围环境进行环境现状评价,对本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污染因素进行分析,预测评价建设项目 全面建成 后 所带来 的主要环境问题, 并 提出 相应的 环保措施,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 ( 1)根据国家和省市的产业政策、城市及环境规划以及清洁生产的相关要求,论证本项目总体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 2) 通过对现有项目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了解现有项目的环保措施实施和运行情况以及现有项目的运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3)通过对该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和工艺路线进行分析,明确污染源和可能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