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高炉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公司高炉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XX公司高炉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XX公司高炉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XX公司高炉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XX公司高炉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 XX 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高炉技术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 XX 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盖章) 编制日期: 2013 年 10 月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总 局 制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高炉技术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 XX 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XXX 联系 人 XXX 通讯地址 XX 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保护处 联系电话 XXX 传 真 邮政编码 5530258 建设地点 水钢 4#高炉厂区内 立项审批部门 六盘水市 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批准文号 市 经信技改备案 20133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 代码 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占地面积 / 绿化面积 / 总投资 (万元) 50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500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100 评价经费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工程内容及规 模: 一、项目背景 2012 年下半年以来,全国钢铁行业步入“高成本、高产能,低增长、低效益”的“冰川时期”,全行业平均利润率为 -0.18%。 2013 年 1 3 月 XX 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钢”) 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主要 在于 4#高炉系统运行不顺畅。 具体原因为:高炉生产的煤比相对于行业内其他先进企业偏低,单位生铁的能源成本较高;炉体的冷却系统能力限制,致使高炉的冶炼强度无法进一步提高 ,导致冶炼成本增加。 因此水钢集团决定对 4#高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优化高炉运行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本次主要改造 4#高 炉的炉体水冷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表、煤气除尘系统、高炉鼓风喷煤系统等设施 。 通过本次技术改造,提高高炉送风温度以及喷煤比,增加高炉的利用系数,降低焦比,实现 4#高炉喷煤比从原来的 XXXkg/t 生铁提高至 XXXkg/t 生铁,降低吨铁的生产成本,同时改善高炉运行条件;除尘系统的改造提高了高炉煤气回收质量,有利于改善厂区周边环境质量 ,起到节能增效、降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2013 年 5 月 22 日 六盘水市 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 市 经信技改备案 20133 号对项目进行备案。 遵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 253号令)等相关法律、规定,水钢委托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 二、工程内容 本项目位于水钢 4#高炉现有厂区内 ,不新增用地。 本次技改 主要改造 4#高炉的炉体水冷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表、煤气除尘系统、高炉鼓风喷煤系统等设施 。 改造前后对比见表 1。 表 1 本次技改主要改造内容对照表 序号 改造系统 改造前 改造后 备注 1 炉体水冷系统 工业净水冷却系统 全软水联合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采用软水避免 管道内 结垢 2 煤气 除尘系统 重力除尘器 : 直筒部内径: XXX0mm 扩散管下口直径: XXXmm 重力除尘器 : 直筒部内径: XXXmm 扩散管下口直径: XXXmm 增加重除筒体尺寸,降低煤气流速,提高煤气在除尘器内的停留时间的方法来提高除尘效果 3 高炉 鼓 风系统 (热风炉) X 孔格子砖 X 孔高效蓄热格子砖 提高送风温度,降低焦比 , 以适应高炉提高煤比和利用系数的要求 4 高炉喷煤 系统 磨煤制粉能力为 XXXt/h的中速磨 磨煤制粉能力为 XXX t/h 的中速磨 提高制粉能力 5 自动化系统改造 改造与上述设施相配套的系 统 三、 改造系统 1、 炉体水冷系统 改造 1.1 改造原因 为适应高炉提高冶炼强度的要求,对冷却要求较高的炉身冷却壁、风口中套、炉底水冷管、热风阀等部位采用冷却效果更好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因为软水在炉内循环不会产生水垢而影响冷却系统的传热系数,因而具有高效稳定的冷却效果,对于延长高炉使用年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软水密闭循环系统 本次改造炉身冷却壁、风口中套、炉底水冷管、热风阀冷却采用全软水联合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1.3 水质控制 软水总循环水量 XXXm3/h。高炉炉底、冷却壁、风口、热风炉用后的 软水回水利用余 3 压流入蒸发冷却器冷却,冷却后的软水进入水泵吸水管,再由泵组加压送至各用户循环使用。为保证水质,系统中设加药装置等水质稳定措施。 高炉区域内设软水供水管网,主要供软水密闭循环系统补水,管网采用枝状布置,设置一台补水泵和一套软水处理装置。为保证软水水质,该系统设置有 2 套加药设施,定期向该系统投加药剂,以控制设备、管道的腐蚀、结垢及细菌的生长。 1.4 软水补充水系统 本系统供给联合软水密闭循环系统补充水,来自水钢厂区的软水进入软水补充水池,由软水补充水泵加压供至联合软水密闭循环系统。 2、煤气除尘系 统改造 重力除尘器作为煤气的粗除尘重要设备,在煤气除尘工艺中极为重要,它的除尘效果对后面的布袋除尘器有较大的影响。针对现在重力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较低影响布袋除尘效果的问题,采用增加重除筒体尺寸,降低煤气流速,提高煤气在除尘器内的停留时间的方法来提高除尘效果,减轻布袋除尘压力,使得除尘后的煤气更加干净,对于提高煤气用户的设备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改造后重力除尘器直筒部内径: XXXmm 扩散管下口直径: XXXmm 3、高炉送风系统改造 3.1 主要改造内容 改造的重点是热风炉部分,沿用顶燃式热风炉技术。送 风系统的改造主要是更换蓄热室的格子砖,采用蓄热能力跟换蓄热效率更高的 X 孔高效蓄热格子砖更换原来的 X 孔格子砖,以提高热风炉的蓄热面积,将送风温度提高到 XXX 左右,以适应高炉提高煤比、冶炼强度和利用系数的要求。 3.2 高性能蓄热格子砖性能 19 孔高效蓄热格子砖在加热面积和蓄热体积上,都比原来的 X 孔格子砖有所提升, 对于提高热风炉的送风温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X 孔高效蓄热格子砖与 X 孔传统格子砖的性能对比见表 2。 表 2 19 孔高效格子砖与 7 孔格子砖的性能对比 格子直径 mm 单位加热面积 m2/m2 活面积 m2/m2 蓄 热体容积 m2/m2 当量厚度 mm X 孔格子砖 38.05 0.409 0.591 31.07 X 孔格子砖 44.36 0.366 0.634 28.60 4 4、制喷系统改造 4.1 改造原因 由于高炉喷煤比从原来的 XXXkg/t 生铁提高至 XXXkg/t 生铁, 致使 现有 的喷煤系统中一些设备无法满足高炉生产要求,现对设备能力重新匹配,以达到日常生产的要求。 4.2 改造内容 更换部分制粉设备, 把现有磨煤制粉能力为 XXX t/h 的中速磨 改 为 磨煤制粉能力最大为XXX t/h 的中速磨(按设计煤种干粉出力)。 5、自动 化系统改造 5.1 改造原因 本着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高炉自动化控制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设备选型和软件平台的选择、网络的配置遵循通用性强、开放性好的原则,使高炉的控制系统更加自动化,更加有效的防止一些非正常生产状态的事故发生,对于稳定生产有重要意义。 5.2 改造范围 本次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针对高炉本体、炉体冷却系统级喷煤系统的三电(仪表、电气、电力)控制改造升级和对自动化系统在停电时的应急能力提升,确保高炉的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保证高炉安全平稳的运行。 针对不同工艺子项,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不同 规模的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进行控制,并设置相应的操作站和操作台。 四、改造后能源利用情况 4.1 主要节能措施 1)使用加热面积和蓄热能力更高的 X 孔格子砖,提高了热风炉煤气的热利用率,提高了送风温度 ,可提高风温和降低煤气消耗量。 2)提高喷吹煤粉部分替代焦碳,采用热风炉废气作为制粉的主要干燥介质,减少了高炉煤气消耗量,节约了能源。 3)炉体采用软水系统,较工业水冷却大大节约水量,减少了水的损耗,年节约用水 420万 m3,节省了运行费用。炉体采用了铜冷却壁,减少热损失,降低焦比。采用先进的送风装置,减少了热风 温度的损失。 4.2 能源利用综述 本工程采用软水对炉体进行冷却,在节约用水的的同时,节约运行的电耗;提高煤比, 5 降低焦比,降低整个工序的吨铁能耗;利用更加高效的蓄热格子砖,提高热风炉的热利用率,降低煤气的消耗,提高风温,有效降低吨铁的能耗水平。 4.3 节能改造的效益 煤比由 XXXkg/t 提高到 XXXkg/t,按照煤粉燃烧率 99%,置换比 0.8 来计算,按 市价 焦、煤市场的无烟煤 600 元 /t、冶金焦 1200 元 /t 计算,年降低成本 2112.9 万人民币。 送风温度提高 50 ,可使焦比降低 3kg/t, 节约焦炭 5.378 万 t/a, 年降低成本 723.6 万元人民币。 由于改用软水冷却炉体,减少了冷却水的用量和水泵的电耗。每年节约补水量 420 万m3,节约用电 370 万 kwh。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次技改位于水钢炼铁片区 4#高炉厂区内,区域内主要污染物为炼铁过程中排放的烟气对环境的影响。炼铁厂烟气经除尘后排放,污染物排放满足 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28663-2012),表 1 和表 4 标准限值 。 软水间接冷却水、净环水间接冷却废水,仅温度升高,不含其它有害物质,经冷却处理后循环使用;水渣系统采 用冷水转鼓法冲水渣,冲渣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 炼铁片区生产废水全部经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高炉渣外售做建材材料,各除尘系统收集的除尘灰送烧结厂回收利用,不外排。 噪声来源于水钢厂区内各生产设备,其中风机、鼓风机、水泵、破碎机、汽轮机等设备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大。 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理位置 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处贵州省西部高原六盘水市钟山区,东经 XXX,北纬 XXX。东距贵阳 245km,西距昆明 389km,距市 中心区约 4km。水钢位于贵昆铁路和滇黔公路两条交通动脉的中段,东到贵阳、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西达昆明市,并转往成都市均十分方便。 建设项目厂址 位于水钢炼 铁 片区 4#高炉厂区内 , 不新征用地 , 交通地理位置见附图。 2、 地形、地貌、地质 水城地区大地构造属滇黔桂台向斜的黔西南凹陷区,为北西向斜构造,构造线由一系列线状褶皱和走向冲断层组成。本区出露地层较复杂,以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为主 ,岩性为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泥质粉砂岩 。 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玄武岩夹砾岩,局部出露灰绿岩、凝灰岩,其次为侏罗系、 下第三系和第四系粘土。 本区正地形以峰丛为主,负地形以洼地和谷地为主,正负地形相对高差 150m 左右,山峰呈锥状,山坡 45 度左右;洼地从分水岭向水城盆地变浅,由锥状变为蝶状,地貌类型从分水岭的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向水城盆地两侧的峰林洼地、峰林谷地或峰林台地过渡。形以洼地和谷地为主,正负地形相对高差 150m 左右,山峰呈锥状,山坡 45 度左右;洼地从分水岭向水城盆地变浅,由锥状变为蝶状,地貌类型从分水岭的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向水城盆地两侧的峰林洼地、峰林谷地或峰林台地过渡。 3、 气候、气象 本区属暖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 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水热同期,多云寡照,雨水多集中在下半年,风速、风向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等特点。根据水城气象站资料,年均气温 12.3 、一月平均气温 2.9 、七月平均气温 19.8 、极端最高气温 29.8 、极端最低气温 -11.7 ,年均降水量 1223.6mm,年均日照时数 1555.6h,相对湿度 81.4%,平均风速 2.4m/s,常年主导风向为 ESE 风。 4、土壤、植被 该区土壤多为黄壤和黄棕壤,约占 70 80%,其次为紫色土和水稻土,均占 7%左右,石灰土与潮土分布较少,仅占 2.8%、 0.16%。 六 盘水地区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河谷山地季雨林 3 种,其次是灌木林。建设项目所在的王家大山、韭菜 坡以灌丛草坡为主,项目所在地 7 未发现珍稀濒危动植物。 5、 水文特征 ( 1)地表水 本项目所在地附近地表水主要为响水河、三岔河、窑上水库。 响水河:响水河属三岔河一级支流,为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发源于建设项目以西 8km的窑上水库, NW-SE 向流经六盘水市区 水城水泥厂,最终进入三岔河。响水河主河长20.5km,流域面积 126km2,河上无水文站。根据邻近的向阳水文站资料推算,偏丰年( P=20%)、平水年( P=50%)和枯水年( P=95%)流量分别为 3.87m3/s、 3.441m3/s、 2.044m3/s。按六盘水市人民政府文件,市府函 200149 号“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响水河水功能区类别的批复”的文件规定,响水河场坝 九洞桥河段,水质功能划类为 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水体,九洞桥 范家寨河段为 V 类水体。响水河是水钢废水的直接受纳水体。 三岔河:发源于威宁县香炉山,系六盘水市的一条过境河流,响水河潜入地下后,于岩脚寨以北约 1km 的花鱼洞出露汇入三岔河。下扒瓦专用水文站 以上三岔河集水面积1412km2,多年平均流量为 23.75 m3/s,最大流量 326 m3/s,最小流量 3.08 m3/s,枯水年最枯月平均流量 4.48 m3/s,白岩脚断面集水面积约 227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 38.2 m3/s,枯水年最枯月平均流量为 7.6 m3/s。 窑上水库:位于响水河发源地,现有调节库容 126 万 m3,年产水量 1500 万 m3,水质尚好,是六盘水市目前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 2)地下水 区内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三种类型。区内地下水以降雨入渗为主要补给 形式。 6、 矿产资源 六盘水 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己知矿产有煤、铁、铜、硫铁矿、磷块岩、高岭土、铅锌矿、萤石、石灰石、白云岩、含钾岩石、制陶粘土及粘土岩、石英砂岩、方解石、冰卅石,以及矿泉水等 10 多种矿产,其中以煤的储量最大,分布广、质量好。 场址所在地不压覆矿藏。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场区内无泥石流、滑坡、崩塌、塌陷等地质灾害纪录,工程地质构造情况良好。 8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人口及经济 六盘水市行政区域总面积 9914km2,耕地面积 10.67 万公顷。辖 2 个县、 1 个特区、 1个区, 30 个镇, 4 个街道办事处, 64 个乡(其中 50 个民族乡), 143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095 个村民委员会。 本项目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区为六盘水市城市行政区,位于市区中部,土地总面积 476km2,辖 6 个镇, 1 个乡, 3 个办事处, 65 个居委会、 67 村委会。由汉、苗、彝、布依等少数民族构成。 2011 年末总人口 47.74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30.65 万人,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彝、苗、布依、仡佬等族。人口出生率 14.61,计划生育率 93.93%。主要矿产有煤炭、铅锌、铁、铝、重晶石等十余种。 2011 年钟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 162.75 亿元,地方工业总产值完成 42.53 亿元,农业总产值完成 32.33 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 7.68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4.32 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45.07 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 988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817 元。 2、文教卫生 钟山区现有普通高等学校 2 所,在校生 5558 人,教职工数 738 人;中等专业学校 2所,在校学生 3222 人,教职工数 25 人;普通中学 53 所,在校学生数 42272 人,教职工数2097 人,专任教师数 1738 人;小学 112 所,在校学生数 60958 人, 教职工数 2733 人,专任教师数 2432 人。 全区有线电视站 10 座,有卫星地面收转站近 600 座,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 98%;目前有医院 21 家,卫生院 24 个,床位 2458 张,卫生技术人员 3184 人(其中医生 2448 人)。项目 2km 范围内无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3、 交通 钟山区是六盘水市的交通运输枢纽,贵州、云南比邻地区主要的物资集散、人员分流地区,有“陆地码头”之称。大(山哨)威(宁)烟(堆山)公路干线自东至西过境,水(城)纳(雍)公路、水(城)盘(县)公路、水(城)木(冲沟)公路等自区往外辐射,客、货运业往来日 益增多。区辖 10 个镇、乡、办事处都通公路; 88 个村有 78 个通公路,村通公路率 88.64%。水城钢铁公司、水城矿务局、水城水泥厂、水城发电厂和市粮食、食油部门等厂矿企业的铁路专用线 12 条。 9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 根据 贵州博联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于 2012 年 4 月 24 日 2012 年 5 月 30 日 连续7 天 , 对 水钢 厂区 五号点社区 的大气环境监测结果: SO2、 NO21 小时浓度分别 为0.075 0.126mg/m3、 0.067 0.109mg/m3, 日均浓度 为 0.045 0.051mg/m3、 0.0410.047mg/m3, PM10 日均浓度为 0.075 0.088mg/m3, 均低于 GB3095-1996 三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可满足 GB3095-1996 三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 水钢废水直接受纳水体为响水河,根据 贵州博联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于 2012 年4 月 28 日 2012 年 5 月 30 日 对响水河水钢废水总排入口下游 100m( W3)、响水河水钢废水总排入口下游 5000m( W4)两个断面的监测表明:由于响水河接纳了六盘水市 沿岸各工业污染源 和生活污染源排放生产和生活 污 水 , W3、 W4 断面NH3-N、 COD、 BOD5、 TP、石油类 均出现 超标。综上,响水河在 W3 断面 、 W4断面 不能满足( GB3838-2002)类 、 类水质标准,水质较差。 3、声环境 根据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分析测试中心于 2010 年 7 月 9 日 2010 年 7月 10 日 对 水钢厂区 的监测结果:昼间 58.4 61.6dB(A),夜间 47.7 52.1dB(A),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 类区标准。 4、生态环境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已破坏殆 尽,土地的垦殖率和土地的利用率均较高,该地区土地后备资源匮乏。 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属轻度侵蚀,以面蚀为主,由于区域内山高坡陡,部分地区存在重力侵蚀 ,项目所在区域内未见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10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 编号 保护对象 方位 距 厂界最近 直线距离 ( km) 功能 人口情况 户数 人口 环境空气 1 水城运输公司 WNW 2.5 居民 点 1230 4225 2 仙水坡 WNW 5.0 居民 点 860 2780 3 荷城花园 S 2.0 居民 点 4500 15320 4 水钢医院 ESE 2.5 医院 床位 544张 5 水淹坝 N 1.5 居民 点 530 1895 6 水钢五号点社区 E 0.5 居民 点 1259 4332 7 水钢烧结社区 SE 0.8 居民 点 1800 5360 8 桃林社区 S 1.2 居民 点 1865 5329 9 杨柳社区 SW 1.2 居民 点 858 2650 环境空气保护级别: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二 级标准 水环境 10 响 水河 S 2.5 场坝 九洞桥河段:类 九洞桥 范家寨河段:类 11 官厅 7号水井 S 1.7 类(地 下 水) 声环境 厂址周围车间及单位,以及厂区办公区等 ( GB3096-2008), 2类、 3类 生态环境 四周农田及植被 11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商住区)、三级(厂区); (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水体; ( 3)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商住区)、 3 类(厂区); ( 4)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 类水质。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1) 炼铁工业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8663-2012), 表 1、表 4; ( 2)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456-2012),表 1; ( 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 ( 4)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类区; ( 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 6) 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 DB52/12-1999),三级; ( 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本项目 为节能环保改造项目,仅为设备和系统的改造,不排放污染物 。 故 ,本项目无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 1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施工期 2、营运期 高炉冶炼所需的原料经过筛分、称量后由上料胶带机送往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入炉冶炼。 冶炼过程中由热风炉向高炉炉膛鼓入热风帮助焦碳燃烧,同时向炉内吹氧和喷吹煤粉。焦碳燃烧后生成煤气,炽热的煤气在上升过程中把热量传递给炉料。原、辅料随着冶炼过程的进行而下降,在炉料下降和煤气上升过程中,使铁矿还原生成铁水,同时烧结矿等原料中的杂质与加入炉内的熔剂相结合而生成炉渣。生成的铁水和炉渣积存在炉缸底部,按周期出铁出渣。从出铁口出来的铁水经铁口、铁沟和撇渣器与炉渣分离,流入铁水罐车送往炼钢厂炼钢。炉渣经转鼓法冲渣设备冲制成水渣,冶炼产生的高炉煤气经干法除尘净化后送入全厂煤气管网。除尘灰送烧结厂作为配料加入 到烧结料中。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影响:土石方开挖过程中会导致自然植被破坏和地形、地貌的改变,造成或加大局部地段水土流失的隐患。永久性占地将改变土地类型,挖掘和机械噪声的震动会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 2、大气环境:施工期材料( 砂 石、钢材等)运输、堆放、过程产生的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有一定影响。汽车排放的尾气、挖土、弃土、运土等产生的扬尘对大气环境有影响。 3、水环境: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场地生产废水对环境有污染。 4、噪声环境:施工期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 5、固体 废物:施工过程中的弃土石方、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对环境有影响 6、拆除现有 设施 对环境的影响 。 二、营运期 本次技改 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开展 技改完成后全厂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不变,从主要污染工序而言,与技改前基本一样 。本项目系节能技改工程,正常运行时将使水钢 每年节约补水量 420 万 m3, 节约焦炭 5.378 万 t/a, 节约用电 370 万 kwh。 设备拆除 设备及辅助设施安 装 投入运营 固废、噪音、粉尘 固废、噪音 设备调试 噪音 固废、噪音 13 图 1 高炉生产工艺流程图 烧结矿槽 球团矿 块矿及熔剂槽 小块焦槽 焦炭 槽 手动闸门及给料机 手动闸门及给料机 手动闸门及给料机 振动筛 返矿胶带 机 粉矿仓 称量漏斗 振动筛 碎焦胶带机 小块焦筛 碎焦仓 汽车外运 矿石 /焦炭胶带机 无料钟炉顶设备 高炉 煤粉喷吹 煤粉制备 鼓风机 富氧 槽 热风炉 铁水罐 炼钢 渣罐 冲制箱 转鼓处理设施 干 渣 水 渣 铁水 重力除尘器 粗煤气 布袋除尘器 净煤气管网 TRT 余压发电器 净煤气 热 风 粉尘 粉尘 粉尘 粉尘 粉尘 噪声 噪声、粉尘 噪声 噪声 噪声、粉尘 噪声、烟尘、 SO2 粉尘 、噪声 热风 噪声 粉尘 粉尘 粉尘 粉尘 上料胶带机 粉尘 粉尘 烧结厂 除尘灰 烟尘 烟尘 噪声 废水、固废 干燥气发生炉 烟尘、 SO2、 NO2、 噪声 热 风 煤粉 烟尘、 SO2、 NO2 、 噪声 注:虚线框内 为 本次技改部分 此外还包括高炉炉体水冷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表系统的改造。 14 建设 项目 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 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mg/m3) 及产生量 预计排放浓度( mg/m3)及排放量 大 气 污 染 物 施工期 原材料运输、设备拆除 扬尘 少量 少量 水污染物 施工期废水 SS 施工废水沉淀后回用。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水钢排水管网进入水钢总排处理后统一外排 营运期循环冷却水 水温升高 经冷却后循环使用 ,不外排 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废 金属废料、建筑垃圾 统一收集后运往 水钢冷料厂及工业垃圾场处置 。 噪声 施工期: 施工 设备的机械噪声 约为 8595dB( A) 其他 无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系针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的技改项目,项目在 水钢炼铁片区 4#高炉厂区内进行 ,不新增土地、不占用耕地林地,因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轻微。 本项目施工期将产生建筑废物,不得乱堆、乱倒,须运往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在施工中应加强管理,采取随挖随填随运。 环境影响分析 15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 在进行 设备 拆除的过程中,应设置围墙,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拆除工作。同时设置警示牌,提醒来往职工注意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的 建筑废料及原材料(水泥、砂石)以及弃土、废石渣在运输、搅拌、堆放过程产生的扬尘、泥土的抛洒,可采取封闭运输、湿润喷洒、专人清扫车轮泥土等措施,可将其对大气环境及环境卫生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另外,施工期间工程汽车将排放尾气,所有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应尽量减少怠速运行时间,减少汽车在怠速时污染物产生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大气污染。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将有少量的生产和生活污水产生,生产废水来源于混凝土搅拌机的冲洗水,主要为悬浮物和建筑材料的残渣,不能随意乱排污染环境,应将废水收集到沉淀池回用;对于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水钢排水管网进入水钢总排处理。 3、固体废物 在进行 设备 拆除 的过程中,将产生部分建筑垃圾,产生的建筑垃圾 统一收集后运往水钢冷料厂及工业垃圾场处置 ,不得乱堆、乱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装入垃圾箱,由环卫部门集中收集后,运至 六盘水 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统一处理。 4、声环境影响 施工期间的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将产生影响。只要在施工中加强管理,使用低噪声设备,并实施必要的噪声控制措施,严格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的有关规定, 特别在 晚上 10: 00-次日 6: 00 避免使用强噪声设备,将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5、生态环境影响 本项目不新增用地,在施工中应加强管理,采取随挖随运随填,严禁在雨天施工,杜绝或减少水土流失的产生,从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损伤的土地,进行覆土绿化,植树种草,减少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是局部、暂时的,只要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可将其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并在工程结束时及时清理现场,采取绿化恢复植被等措施,以减轻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6 营运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由于本次技改对现有设施改造更新,生产规模不增加,在技改完成后,全厂外排污染物无 明显 变化。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次技改项目改造了煤气除尘系统,主要在于增加重力除尘器的重除筒体尺寸,降低煤气流速,提高煤气在除尘器内的停留时间的方法来提高除尘效果,减轻布袋除尘压力,使得除尘后的煤气更加干净。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将现有的炉体水冷系统用水由原来的工业净水改造成冷却效果更好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 循环冷却水 仅温度升高,不含其它有害物质,设置水循环系统,用户使用后的水经冷却、过滤处理后循 环使用。 炉体采用软水系统,较工业水冷却大大节约水量,减少了水的损耗和水泵的电耗,每年节约补水量 420 万 m3,节约用电 370 万 kwh。 本项目所产生废水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3、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无生产固废产生。 4、对声环境影响分析 技改内容主要是对 主体 设备、控制 系统 进行开展,营运期噪声无变化。 5、 节能效益 水钢 4#高炉技术改造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年增加生铁产量 8 万 t,节约焦炭 5.378万 t/a,改造后采用软水系统,年节约用水 420 万 m3,节约电量 370370 万 kwh。 本工程 实施后, 在节约用水的的 同时,节约运行的电耗;提高煤比,降低焦比,降低整个工序的吨铁能耗;利用更加高效的蓄热格子砖,提高热风炉的热利用率,降低煤气的消耗,提高风温,有效降低吨铁的能耗水平。 除尘系统的改造提高了高炉煤气回收质量,有利于改善厂区周边环境质量,起到节能增效、降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17 建 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施工期 原材料运输、设备拆除 扬尘 湿润喷洒 封闭运输 对大气环境影响甚微 水 污 染 物 施工期废水 SS 施工废水沉淀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水钢排水管网进入水钢总排处理后统一外排 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营运期循环冷却水 水温升高 经冷却后循环使用 ,不外排 固体 废物 施工期固废 金属废料、建筑垃圾 统一收集后运往 水钢冷料厂及工业垃圾场处置 。 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噪 声 施 工期: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 8595dB( A),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晚上 10 点以后禁止高噪声设备作业。 营运期: 选用低噪声设备, 采取减振、降噪、吸声、墙外绿化等措施,以防噪降噪。 其他 无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防止因雨水的冲刷造成水土流失。规范施工,优化工程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合理设计施工时序;施工建设期结束后,及时清除场地内的废弃土石。 厂区制定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行,严防事故排放。 本项目系针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的技改项目,项目在 水钢炼铁片区 4#高炉厂区内进行 ,不新增土地、不占用耕地林地,因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轻微。 18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项目建设背景 2013 年 1 3 月 XX 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钢”)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在于 4#高炉生产的煤比相对于行业内其他先进企业偏低,单位生铁的能源成本较高;炉体的冷却系统能力限制,致使高炉的冶炼强度无法进一步提高,导致冶炼成本增加。因此水钢集团决定对 4#高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优化高炉运行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本次主要改造 4#高炉的炉体水冷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表、煤气除尘系统、高炉鼓风喷煤系统等设施 。 通过本次技术改造,提高高炉送风温度以及喷煤比,增加高炉的利用系数,降低焦比,实现 4#高炉喷煤比从原来的 XXXkg/t 生铁提高至 XXXkg/t 生铁,降低吨铁的生产成本,同时改善高 炉运行条件;除尘系统的改造提高了高炉煤气回收质量,有利于改善厂区周边环境质量,起到节能增效、降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1)本项目属于技术改造项目, 符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40 号令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 规定的 鼓励类第三十八大类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 23 条“ 节能、节水、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 ” 。 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总体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 2013 年 5 月 22 日六盘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市经信技改备案20133 号对项目进行备案。 ( 2) 本项目系节能技改工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年增加生铁产量 8 万 t,正常运行时将使水钢 每年节约补水量 420 万 m3, 节约焦炭 5.378 万 t/a, 节约用电 370 万 kwh。 ( 3)本项目位于水钢 4#高炉现有厂区内,不新增用地。 综上所述,本次技改是节能减排工程,技改完成后,在降低生产能耗的同时,还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取得一定的 环境效益。因此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技改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该项目在拟建地建设是可行的。 2、环境质量现状 ( 1)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可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3 类区。 ( 2) 地表水环境:响水河在 ( 水钢废水总排入口下游 100m) 不能满足( 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 W4 断面(水钢废水总排入口下游 5000m)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水质较差。 ( 3)声环境:厂址所在地能达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 类区标准。 19 ( 4)生态环境:原生植被已破坏殆尽, 水土流失以属轻度侵蚀,以面蚀为主, 项目所在区域内未见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3、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3.1 扬尘防治 措施 施工工地设置封闭式围栏,文明施工,做到洒水作业,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在大风天气,对散料堆场采用水喷淋防尘,并用蓬布遮盖建筑材料。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应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车辆出入口路面清洁、湿润,以减少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而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并尽量减缓行驶车速;实行封闭运输 。在进行 设备 拆除的过程中,应设置围墙,同时设置警示牌,提醒来往职工注意安全。 3.2 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中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对高噪声施工机械或设备的施工作业时间应严格控制,做到夜间 22:00 至次日 6:00 时间内禁止施工。 3.3 施工 废水防治措施 生产废水收集到沉淀池回用;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水钢排水管网进入水钢总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