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厂棚户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厂棚户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XX厂棚户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XX厂棚户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XX厂棚户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XX厂棚户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原合肥灯泡总厂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单位:合肥市包河区望湖街道办事处(盖章)编制日期:二零一四年四月安徽师范大学编制国环评证乙字第2106号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原合肥灯泡总厂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单位 合肥市包河区望湖街道办事处法人代表 李勇 联系人 王建通讯地址 合肥市包河区合巢路319号联系电话 13637057976 传真 63443708 邮政编码 230000建设地点 合肥市包河区望江路与青年路交口东北角立项审批部门 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发改备2013347号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K-7010房地产开发经营占地面积(平方米) 15568.02 绿化面积(平方米) 6694.25总投资(万元) 150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37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91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6年4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原合肥灯泡总厂棚户区改造项目是由合肥市包河区望湖街道办事处投资建设的以居民住宅为主、商业为辅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该项目于2013年10月30日经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备2013347号文批准备案。项目位于合肥市包河区望江路与青年路交口东北角,项目东侧为太阳岛花园小区,南侧为望江路,西侧为青年路,北侧为下卫恢复楼小区。项目总用地面积15568.02m2,净用地面积14288.61m2,总建筑面积61165.1m2,主要建设内容为5栋高层住宅楼、1栋3F配套公建及商业用房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和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合肥市包河区望湖街道办事处委托安徽师范大学承担原合肥灯泡总厂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环境影2响评价工作。我单位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踏勘调查、资料收集,并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提请环保部门审批管理。二、项目概况原合肥灯泡总厂棚户区改造项目于2013年10月30日经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备2013347号文批准备案,项目位于合肥市包河区望江路与青年路交口东北角,项目总用地面积15568.02m2,净用地面积14288.61m2,总建筑面积61165.1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1241.9m2,地下建筑面积9923.2m2。主要建设内容为1栋20F、1栋22F、1栋23F和2栋33F高层住宅以及1栋3F配套公建及商业用房,总投资15000万元。项目东侧为太阳岛花园小区,南侧为望江路,西侧为青年路,北侧为下卫恢复楼小区。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周边环境状况见附图2。三、工程内容与规模1、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1栋20F、1栋22F、1栋23F和2栋33F高层住宅以及1栋3F配套公建及商业用房,主要工程建设内容见表1。表1 项目工程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 类别 单体名称 建设内容 工程规模1 主体工程 住宅楼 1栋20F、1栋22F、1栋23F、和2栋33F高层住宅楼 建筑面积48551.51m22 配套工程 配套用房 1栋3F配套公建及商业用房,包含商业用房、公厕、配电房、社区管理用房、物管用房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建筑面积2690.39m2停车场 地上机动车停车位68个,地下机动车停车位208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149个3 公用工程 供水 市政自来水管网供水排水 项目区雨污分流系统,雨水进入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供电 市政电网供电制冷、供热 分体式空调制冷热4 环保工程 废水治理 雨污分流系统,设置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废气治理 通风机噪声治理 设备用房隔声、基础减振等降噪措施固废治理 垃圾收集箱及医疗废物临时贮存场所绿化工程 绿化面积约6694.25m232、项目主要经济技术参数见表2。表2 主要经济技术参数表项 目 数 量 单 位用地面积 15568.02 m2净用地面积 14288.61 m2总建筑面积 61165.10 m2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51241.90 m2其中 配套公建 社区管理用房 342.10 m2物管用房 126.90 m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76.10 m2配套商业 1654.4 m2住宅 48551.51 m2地下建筑面积 9923.2 m2建筑基底面积 2403 m2其中 公建占地 965 m2住宅占地 1438 m2容积率 3.58 /建筑密度 16.82 绿化率 43 机动车停车位 276 辆其中 地上机动车位数 68 辆地下机动车位数 208 辆非机动车停车位 1149 辆住宅套数 504 户四、总平面布置1、总体空间布局本项目主入口位于望江路,次入口位于青年路,道路内部环通。小区南侧车行主出入口和小区西侧的次出入口在整个小区中形成通路,沿着组团绿地成环形,可到达各住宅楼,道路宽4米。小区建筑单体呈东西向点面结合式布局,以小区主干道组织交通,设公共绿4地,单位建筑间保持规定系数以上,使每个建筑具有较多绿地、阳光和较好通风。小区的中心绿地位于小区中心,西侧沿青年路布置配套公建及商业用房,居民住宅楼主要分布在项目中部及东部位置。其中设置多种景观和休息场地,以景观带将内部道路两侧的景观和花园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绿地网络。使小区具有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科学、外表亲和不张扬的特点。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项目鸟瞰效果图详见附图4。2、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主要配套公建辅助设施见表3。表3 主要公建辅助设施一览表序号 设施名称 数量 设备 位置 备注1 配电房 2个 变压器 1座地上变电所位于配套公建及商业用房1F东侧,1座地下配电房位于配套公建及商业用房西侧-1F2 生活泵房 1个 水泵、变频泵 设置1座地下生活泵房,位于5住宅楼东南侧-1F3 消防泵房 1个 设置1座地下消防泵房,位于5住宅楼西南侧-1F 消防水池总容积为540m34 燃气调压站 1个 燃气调压柜 位于4住宅楼西北侧绿化带中5 垃圾分类收集点 若干 / 拟建项目不另建垃圾收集房,小区在住宅楼及建筑附近分别设置小型垃圾收集桶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点,由环卫人员定期将垃圾转送至垃圾填埋场五、公用工程项目选址:建设项目选址位于合肥市包河区望江路与青年路交口东北角。1、交通:该项目所处位置交通便捷,南临望江路,交通运输较为简便。项目设计停车位276个,其中地上停车位68个,地下停车位208个。2、电力:从包河区市政变电所10KV电源桥架空进入项目区配电房,经变电所变压后低压送至各用电点,为整个项目区供电。3、供水:由合肥市包河区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本项目从市政给水管引入二根DN100的给水管,环状供水,满足本项目办公、生活、绿化和消防等用水需求。4、排水: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经项目区雨水管道进入市政雨水5管道;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王小郢污水处理厂的收水范围内,项目区废水经化粪池初步预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并满足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项目废水经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南淝河。5、供热、制冷:本项目不设中央空调系统,不建冷却塔,采用分体式空调制冷热。6、公用系统能源消耗:项目能源消耗见表4。表4 项目公用系统能耗明细表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消耗量1 水 自来水 吨/年 114442.12 电 380/220V、50HZ 万度/年 200六、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的范畴,可视为允许类,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七、选址合理性分析项目选址位于合肥市包河区望江路与青年路交口东北角,南临望江路,所在位置交通便利。项目区域环境噪声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周边无污染型的工业企业,区域环境状况良好。本项目为建设居民住宅,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很少,通过采取适当的污染防治措施,可使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很小。本项目经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备2013347号文批准备案,根据合肥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其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符合总体规划和功能区划要求,项目选址合理。6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制约因素:拟建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情况。项目建设区域主要存在南淝河水质污染问题。目前,南淝河现状水质基本达不到功能区划目标要求,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本项目无生产性废水产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满足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因此项目建设对南淝河水质影响较小,但项目建成后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以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7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1、项目地理位置建设项目选址位于合肥市包河区望江路与青年路交口东北角,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2、地形、地质、地貌项目地处江淮腹地丘陵地区,由西向东的江淮分水岭贯穿该市,形成低缓的鱼背形地势。合肥地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华北、扬子两地块交接部位,基底成因复杂,除古生代中生代早期地层未见露出外,侏罗纪新生代地层发育较完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岩浆活动、构造变动频繁。新生代晚期由于地泰差异升降运动,形成了现在这样垄坳相间的大面积第四纪地层覆盖。本区土地类型多样,分为低山丘陵、低丘岗地和平原圩区三大类,分别占陆地总面积的5%,87.2%和7.8%。地质特点表现为:地势平整,地质较硬,地耐力较强。区内土地承载力为每平方米20吨以上,土质以粘土为主。3、气候、气象项目地处亚热带北部边缘,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季风气候显著。历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1,极端最低气温为20.6,全年无霜期224天。历年平均降水量984.3mm,最大降水量1541.9mm,最小降水量573.0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其中68月降水最多,约占全年42,历年平均蒸发量1495.1mm,其中68月份蒸发量均在186mm以上。全年平均风速2.82mS,历年最大风速为18m/S。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ENE),其频率占9,其次为东风、东南风、南风,频率占8。4、植被、生物多样性该地区属落叶、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植被带,受南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水、热、光源均较丰富,适宜多种植被生长。但由于受人类长期生产活动的影响,原始植被已很难8见到,目前存在的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树木多为人工栽植落叶乔木,如梧桐、杨柳、槐树、杉树等;农业植被有稻、麦、大豆、棉花、花生、油菜及各类蔬菜、瓜果等。生态环境以人工类为主,野生动物种群稀少。5、地表水系建设项目位于合肥市包河区望江路与青年路交口东北角,区域主要地表水系为南淝河和巢湖。(1)南淝河南淝河发源于大潜山南麓将军岭狗头寨,河宽10-100m,流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河长从董铺大坝下至施口全长42.1公里,是入巢湖的主要支流之一,接纳了合肥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2)巢湖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距合肥市约15km。巢湖流域面积 13350km2,其中巢湖闸以上9130km2,多年平均水位为8.31m,平均水深3.06m,水位变化幅度平均为2.5m,水位为7.57.8m时湖泊水域面积约760km2。巢湖是巢湖市等地主要饮水水源。巢湖入湖河流有店埠河、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丰乐河、杭埠河、兆河等33条水系,主要通过裕溪河与长江进行水交流,因建巢湖闸和花溪河闸,巢湖由原来的过水性河流性湖泊变成了受人工控制的半封闭、封闭式湖泊,其水域的水基本上不与长江水交流。合肥市地下水位低、水层深、储量少。据有关部门调查,地下水只能供人畜饮用,河、湖沿岸地下水日出水量为50260m3。9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安徽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安徽第一大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合肥市辖:庐阳区、瑶海区、蜀山区、包河区、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巢湖经济开发区市级管理权限。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1408.48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769.5平方公里),市区总面积838.5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面积36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08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328.37万人,非农业人口315.84万。(数据来源:2010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常住人口746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457万人,流动人口127.9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2012年合肥全市生产总值(GDP)4164.3亿元,占全省的24.2%;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6%,涨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087户,全年完成总产值6600.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4000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1300亿元,全年收694.36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81元。在最新第8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上,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2012)结果显示,合肥的综合得分在35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19位,较上一个年度提升6个名次,跻身第三能级城市。在具体单项指标指标中,合肥政府服务指标得分76.33分,排名第10位,为总部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包河区位居合肥中心城区,辖7街、2镇、1个省级工业园区,区域面积340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70平方公里,人口122万,是合肥市面积和人口第一大区,也是全省综合实力“第一强区”。包河区濒巢湖,通长江,襟五河,是国内外产业和资本加快向合肥转移的重要站点。区域内有国家一级航空口岸骆岗国际机场,飞往上海仅45分钟,到北京、深圳、香港不到两个小时。合武、合宁高速铁路一小时内到南京,二小时到武汉;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及南客站、合蚌客运专线、合福高铁、商合杭专线、合安城际等在建10和纳入国家“十二五”铁路建设规划的铁路建成后,合肥与国内中心城市距离将大幅缩短,实现2小时到上海、杭州,3小时到北京、福州,5小时到广州、成都。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试验段主体工程已完工;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的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工程投入使用。现代便捷的交通体系,进一步凸显了门户优势。包河区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省44个城区之首,是安徽“第一城区”。综合实力大跨越。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0亿元;财政收入29.3 亿元,其中地方收入19.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1亿元,招商引资总量24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449.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09元,在中部六省同类城区中争先进位。“双轮驱动”强劲有力。芜湖路商圈、滨湖商圈、高铁商圈等四大商圈快速崛起,金融服务业、现代商贸服务业、文化创意会展业等重点业态不断壮大,汽车、电力发展成为两大“百亿产业”。2012年相继获得“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新能源汽车)”、“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等殊荣。城市建设大跃升。近年来累计完成各类拆迁超过1300万平方米,相当于拆除两个合肥老城区,创造了大建设的“包河速度”、和谐拆迁的“包河经验”,从东南一隅嬗变为城市新地标、合肥新核心、安徽新中心。善政惠民大成效。按照“提标、扩面、规范、高效”的要求,先后实施34项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9.18亿元,其中区财政配套5.27亿元,年均增幅达30%以上,直接惠及群众30多万人。社会事业成为全国全省的新典型。规划区域196平方公里的滨湖新区全部坐落在包河区,是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主战场、核心区。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的标准设计,集区域性金融商务、行政办公、会展旅游、文化体育、研发创意和商业居住等六大中心于一体,引领合肥的未来。滨湖新区首创“市建区管”模式,自2006年11月15日正式启动建设以来,包河区主动作为,坚持把服务滨湖作为首要责任,按照“基础设施优先、社会事业优先、群众利益优先、聚集人气优先”的原则,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滨湖速度”。 六年多来,滨湖新区累计投入690.75亿元,建成区面积达24.65平方公里,竣工并投入使用房建面积114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55.8%。一个城湖和谐共生、人气商业繁荣、汇集36万人口的生态新城业已形成。包河区因包河而得名,因包公而闻名,素有“合肥文脉”之美誉。区域内科教资源丰11富,科大、合工大、社科院等30余所高校院所星罗棋布;合肥一中、四十六中、四十八中、师范附小、屯溪路小学等省内最优质教育资源齐聚包河;安徽大剧院、滨湖会展中心、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绽放新颜;省歌舞剧院、省黄梅戏团、省杂技团、省徽京剧院、安徽省艺术职业学院等文艺单位人才荟萃。包河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文化、种文化、乐文化”,处处有活动,天天有演出。文化产业蓬勃兴起,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安徽广电传媒集团、安徽演艺集团等大型文化传媒集团4个,各类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00多家,万达世界级文化旅游城、香港卫视华东地区总部、金鼎盛世影视制作中心等一批文化大项目相继落户。12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拟建项目所在地为合肥市包河区望江路与青年路交口东北角,根据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如下:1、空气环境经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2年监测结果,该项目区空气环境质量见下表5。表5 区域大气污染物浓度值 单位:mg/m3污染物 SO2 NO2 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 0.022 0.031 0.107GB3095-2012二级标准中年平均值 0.06 0.04 0.07上表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大气污染物SO2、NO2日均浓度范围均低于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浓度限值,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标。2、地表水环境建设项目评价区域内的地表水系为南淝河,其水质现状数据见下表6。表6 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表 单位mg/l(除pH外)监测点 pH 氨氮 化学需氧量 总磷 石油类南淝河 7.69 15.9 56.3 1.45 0.330GB3838-2002中标准 6-9 2.0 40 0.4 1.0由上表可看出:南淝河水体水质超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V类标准。超标污染物主要为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超标倍数依次为6.95、0.408、2.625。3、声环境质量项目区域环境噪声经监测:昼间:53.858.7dB(A),夜间:42.148.4B(A),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项目所在区域主要环境问题是本项目纳污水体南淝河水质不符合类水体标准,属于劣类水体,环境空气质量未达到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及环境空气质量是本项目主要环境制约因素。1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旅游区和文物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总体上不因本项目的实施而改变区域环境现有功能。具体环境保护目标为: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建设项目污水受纳水体为南淝河,质量目标为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保护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项目区域周边声环境质量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表7 项目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列表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与项目相对位置 环境功能方位 距离(m) 规模空气环境 太阳岛花园小区 E 10m 212户/678人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卫岗社区居民组 W 50m 84户/269人下卫恢复楼小区 N 55m 120户/384人省直家园小区 N 50m 96户/307人地表水环境 南淝河 N 2800 小型河流 GB3838-2002中类水域声环境 太阳岛花园小区 E 10m 212户/678人 GB3096-2008中2类标准卫岗社区居民组 W 50m 84户/269人下卫恢复楼小区 N 55m 120户/384人省直家园小区 N 50m 96户/307人14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南淝河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2、环境空气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3、区域声环境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望江路一侧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标准及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2、施工期噪声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房屋装修执行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4、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标准;5、固体废物贮存执行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总量控制指标 建议环保部门给予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为COD:4.83t/a,NH3-N:0.48t/a。1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1、建设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如图1所示:图1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框图2、建设项目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如图2所示:图2 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框图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 装饰工程 设备安装 工程验收外购土方噪声 扬尘、废气 建筑废水 工地生活污水 少量建筑垃圾工程结束声环境 大气环境 简易沉淀池 城市下水道 外运回用 污水处理厂工程营运居民生活 物管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 垃圾袋装城市垃圾清运垃圾处理场 机动车及人群噪声 机动车尾气 浇洒道路消防用水隔声降噪管理声学环境大气环境 雨水管网附近水体16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1、大气污染: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裸露地表在大风气象条件下形成的风蚀扬尘,其产生量与风力、表土含水率等因素有关。另外还有施工队伍临时生活炉灶排放的烟气,建筑材料运输、卸载中的扬尘,土方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临时物料堆场产生的风蚀扬尘等。2、废水污染: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的冲洗废水和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机具及石料等建材的洗涤,主要污染物为SS;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由施工队伍的人数确定,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SS等。3、噪声污染:主要为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以及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4、固废污染:主要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废弃的包装材料等。施工期相对于运营期来说,影响时间相对较短,且随着施工的结束,污染也会慢慢消失。二、营运期1、废水: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居民生活污水及商业、物管和公厕废水等,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和动植物油等。2、废气:所用设备均以电为能源,本项目无生产性废气产生,大气环境影响主要来自进出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3、噪声: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配电房、水泵房、电梯机房、地下车库排风机等设施、设备产生的噪声,噪声值约为6085dB(A)。4、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居民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商业及办公产生的垃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产生的医疗固废等。17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名 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 进出车辆 汽车尾气 少量 少量水污染物 生活污水 CODcr 300mg/l,28.96t/a 50mg/l,4.83t/aBOD5 150mg/l,14.48t/a 10mg/l,0.97t/aSS 150mg/l,14.48t/a 10mg/l,0.97t/aNH3-N 25mg/l,2.41t/a 5mg/l,0.48t/a动植物油 20mg/l,1.93t/a 1mg/l,0.10t/a固体废物 居民生活 生活垃圾 588.75t/a 0t/a商业办公 生活垃圾 77.5t/a 0t/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疗废物 0.37t/a 0t/a噪声 配电房、水泵房、电梯机房、地下车库排风机等设施、设备产生的噪声 6085dB(A) 昼间60dB(A)夜间50dB(A)主要生态影响该项目建设用地为合肥市包河区规划用地,所在地土地已经平整,其上面已经没有动植物附着。项目的实施不影响用地性质以及绿化状况,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18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一、水污染问题及对策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区的冲洗废水、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等。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料等建材的洗涤,主要污染物为SS;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BOD5、COD等。冲洗废水的排放特点是间歇式排放,废水量不稳定。因此,施工中往往用水无节制、废水排放量大,若不采取措施,将会在施工现场随意流淌,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施工期生活污水的水量相当少,对周围水环境影响甚微。但是如不妥善处理,也会造成施工区域的环境恶化。尤其在夏天,会造成蚊、蝇滋生,传染疾病,甚至影响到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对于施工中的冲洗废水,建议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废水沉淀池一座,收集施工中所排放的各类废水,废水经沉淀后,仍可作为施工用水的一部分重复使用,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轻了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二、环境空气污染及控制1、施工扬尘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建筑材料运输、卸载中产生的扬尘;土方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临时物料堆场产生的扬尘;少量水泥搅拌产生的水泥粉尘等。扬尘的影响在干燥天气下显得比较突出,但影响程度及范围有限,而且是短期的局部影响。根据合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建筑工地应当遵守下列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粉尘的污染:(1)工地现场周边应当围挡,防止物料渣土外泄;(2)施工场地的出入口道路应当硬化,并采取措施防止车辆将泥沙带出施工现场;(3)在城市市区内进行建设施工,应当按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4)装卸和贮存物料应当防止遗撒或扬尘;(5)建筑垃圾应当密封运输。另外,对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应适时洒水、清扫,有关试验表明,在施工场地每天洒19水抑尘作业4-5次,可使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减小到20-50m范围。2、生活炉灶油烟施工队伍临时生活炉灶排放的油烟,根据厨房灶头风量选择安装合适的油烟净化器,同时使用煤气、液化气等清洁燃料,以减轻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如有条件,建议施工单位组织员工外购。3、燃油废气施工过程中燃油设备较多,产生大量的燃油废气。对于施工机械的柴油机工作时排放的烟气,施工单位应做好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避免油料在柴油机内不完全燃烧而产生大量的黑烟;对燃柴油的大型运输车辆、推土机、挖掘机等要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保证尾气达标排放;运出车辆禁止超载、不得使用劣质燃料;对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汽车排污监管办法、汽车排放监测制度。三、噪声污染趋势及控制噪声污染是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施工期间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施工机械噪声由施工机械所造成,如挖土机械、混泥土搅拌机、升降机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建材的撞击声、施工人员的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运输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在这些施工噪声中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机械噪声,施工期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源强见表8。表8 施工期噪声声源强度表施工阶段 声 源 声源声压级dB(A)/m 施工阶段 声 源 声源声压级dB(A)/m土石方阶段 挖土机 7896/5 装修、安装阶段 电钻 100105/2冲击机 95/3 电锤 100105/2空压机 7585/3 手工钻 100105/1卷扬机 90105/1 无齿锯 105/1压缩机 7588/3 多功能木工刨 90100/2底板与结构阶段 混凝土输送泵 90100/1 云石机 100110/3振捣器 100105/2 角向磨光机 100115/2电锯 100-105/1电焊机 9095/3空压机 7585/320物料运输车辆类型及其声级值见表9。表9 交通运输车辆噪声施工阶段 运输内容 车辆类型 声源声压级dB(A)/m基础工程 弃土外运 大型载重车 8490/3主体工程 钢筋、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罐车、载重车 8085/3装饰工程 各种装修材料及必备设备 轻型载重卡车 7580/3施工机械体积相对庞大,其运行噪声也较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各种机械同时工作,各种噪声源的声能量相互迭加,噪声级将会更高。根据类比调查,叠加后的噪声增加38dB(A),一般不会超过10dB(A)。施工机械噪声影响预测可采用点声源扩散模型:1p2 p1 2r20lg rL L 式中:Lp1、Lp2分别为r1、r2距离处的声压级;r1、r2分别为预测点离声源的距离。由此式可计算出噪声值随距离衰减的情况,结果见表10。由表可知,施工机械的噪声由于声级较高,在空旷地带衰减较慢,离声源设备80200m的距离仍可能超标。表10 施工机械噪声衰减距离(m)序号 施工机械 声级(dB(A))1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1 挖掘机 82 68 62 59 56 54 53 50 47 452 冲击机 75 61 55 51 49 47 45 43 41 393 空压机 80 66 60 56 54 52 50 48 46 444 打桩机 85 71 65 61 59 57 55 53 51 495 卷扬机 85 71 65 61 59 57 55 53 51 496 压缩机 68 54 48 44 42 40 38 36 34 327 混凝土输送泵 81 67 61 58 56 54 52 50 48 468 振捣器 85 71 65 61 59 57 55 53 51 499 电锯 85 71 65 61 59 57 55 53 51 4910 电焊机 75 61 55 51 49 47 45 43 41 3911 空压机 80 66 60 56 54 52 50 48 46 4412 电钻 85 71 65 61 59 57 55 53 51 4913 电锤 85 71 65 61 59 57 55 53 51 4914 手工钻 85 71 65 61 59 57 55 53 51 492115 无齿锯 85 71 65 61 59 57 55 53 51 4916 多功能木工刨 80 66 60 56 54 52 50 48 46 4417 云石机 90 76 70 66 64 62 60 58 56 54由上表可见,施工期机械噪声在离机械50米外才能达到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噪声限值:70(dB(A),离机械250米处才能达到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夜间噪声限值:55(dB(A)。为了尽量减少因本项目施工而给周围人们生活等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本评价建议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和合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中的有关规定,避免施工扰民事件的发生。(2)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午间(12:00-14:00)及晚间(22:00-6:00)严禁高噪设备施工,以免影响附近人们办公和生活。(3)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往往具有突发、无规则、不连续和高强度等特点,施工单位应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机械操作时间的方法加以缓解,并减少同时作业的高噪施工机械数量,尽可能减轻声源叠加影响。(4)对于施工期间的材料运输、敲击、人的喊叫等噪声源,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有效管理以缓解其影响。(5)要求业主单位在施工现场标明投诉电话,一旦接到投诉,业主单位应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环境纠纷。项目不同施工阶段的噪声控制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详见表11。表11 不同施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 单位:LeqdB(A)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昼间 夜间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0 55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装修 吊车、升降机 70 55四、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对策分析施工期的固废主要有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各种建筑垃圾等。施工人员的生活垃22圾应定点堆放,定时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处理场或卫生填埋场统一处置。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有开挖土地产生的土方,项目挖掘、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施工挖掘产生的土方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应按照合肥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的规定进行处理处置,必须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筑垃圾准进、处置手续,由施工单位或承建单位和市容局渣土办联系外运。渣土运输过程中严格执行自2004年9月1日起实施的合肥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的规定:(1)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当与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理,保持施工现场整洁;(2)工程施工现场出入口的道路应当硬化,配置相应的冲洗设施,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驶离工地;(3)按照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时间、路线、地点运输和倾倒建筑垃圾,禁止偷倒、乱倒;(4)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措施,不得超载运输,不得车轮带泥,不得遗撒、泄漏;(5)建筑垃圾运输作业时,建设单位应当督促运输单位在清运时间内组织人力、物力或委托专业市容环境卫生服务单位做好沿途的污染清理工作;清运过程中造成交通安全设施损坏的,应予以赔偿。23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空气环境本项目所用设备均以电为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