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摸底调查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摸底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摸底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摸底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 ,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摸底调查报告 为准确掌握我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状况,摸清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和结构等情况,进一步做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根据人社部要求和省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统一部署,我县从 2019 年起连续开展了 4 次农村实用人才资源调查工作。调查工作主要围绕全县的矿业、林业产品加工、花卉苗木、茶叶、蔬菜、水果、养殖等产业开展,对全县大部分地区农村实用人才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及数据上报工作,为下一步研究探索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开发,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作用发挥日渐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壮大、农村发展。四次农村实用人才资源调查工作共抽取 13 个乡镇 92 个行政村,共调查统计出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841 人。 1、按类别划分。一是生产型人才 624 人 ,占人才总数的 33.89%;二是经营型人才 534 人,占人才总数的 29.01%;三是技能服务型人才 111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摸底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 ,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人,占人才总数的 6.03%;四是科技带动型人才 273 人,占人才总数的 14.83%;五是社会服务型人才 299人,占人才 总数的 16.24%。 2、按性别划分。男性 1738 人,占总数的 94.41%;女性 103 人,占总数的 5.59%。 3、按年龄划分。 40 岁及以下的 514 人,占 27.82%; 40 岁以上的 1327人,占 72.08%。 4、按文化程度划分。中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 1772人,占 96.2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 69人,占 3.75%。 5、按职称或技术等级划分。获得高级职称的 3 人,占 0.16%;获得中级职称的 45人,占 2.44%;获得初级职称的 252 人,占 13.69%;没有获取职称或技术等级的 1541人,占 83.7%。 6、按培养渠道划分。职业培训机构培训的 345 人,占 18.74%;代继或师承的 104 人,占 5.65%;自学的 573人,占 31.12%;其他途径的819 人,占 44.49%。 7、按身份来划分。党员 457 人,占 24.82%;非党员 1384 人,占 75.18%。 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摸底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 ,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农村实用人才的不断增加,特别是生产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的涌现,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这几次调查统计的情况看,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 现在: 1、实用人才总量少。抽取的 13个乡镇共有农业人口 133706 人,劳动力 67842 人,而实用人才分别仅占 1.38%和 2.71%。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农户仍处于一般的生产、经营水平,规模不大,效益不高。 2、人才观念滞后,社会整体氛围不浓。对人才的概念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才是人才, “尊重农民劳动、尊重农民创造、尊重农村人才 ”的氛围不浓。 3、获县级以上奖励人数少。曾获得县级以上奖励的农民技术人员 39人,仅占农村实用人才的 1.58%。其中,曾获地市级奖励的 2 人,占0.11%,曾获县 级奖励 27 人,占 1.47%。 4、文化程度偏低,发展突破意识不强。调查统计中发现,中专、高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摸底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 ,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实用人才占 96.25%。 5、文艺人才偏少,农民文体生活贫乏。调查统计中发现,全县文体艺术类人才 21 人,仅占 1.14%。农民文化生活并不十分丰富。这与农村生活环境、农民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6、技术人才少。通过人事部门组织评定技术称号的农民技术人员仅占农村实用人才的 16.3%。其中,农民高级技师 3 人,占 0.16%,农民技师 45 人,占 2.44%,农民助理技师和农民技术员 252 人,占13.69%。 7、农村人才老龄化严重。 40岁及以下的农村人才仅占农村人才总数的 27.82%。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重视不够,工作力度相对较弱。一些乡镇领导在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人才工作缺乏刚性的要求,也就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在工作中对农村实用人才缺乏有效的管理,缺乏恰当的评价,缺乏必要的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还处在自然发展的层次,放任自流的现象比较明显。 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摸底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 ,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2、农村实用人才外流比较严重。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已成趋势,特别是思想比较解放、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农民,纷纷进城务工或创业。直接导致农业 劳动力供给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失衡,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3、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很少,有些乡镇拨出一部分经费,但也难以满足培训的需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不经常、不系统、不全面。由于缺乏配套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激励服务措施,一些农村实用人才难以发挥技术优势,不易产生辐射示范作用。 四、针对我县农村实用人才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开发理念。 要紧紧抓住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重头戏,把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作为人才工作及农村经济服务的切入点和 突破口,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速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要营造浓厚的人才开发氛围。要采取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农村实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摸底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 ,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用人才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先进事迹和发挥的积极作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营造一种 “尊重农村人才,爱护农村人才,帮助农村人才,向农村人才学习 ”的良好氛围,为农村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让全社会来了解、关心、支持、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 (二)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农民素质。 当前,要突出解决农村实用人才自然成长的态势,逐步走上实用知识、应用技能培训提高的轨道。要整合培训资源,按需施教,培养一支数量可观、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适合当前生产力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把人力资源转变成人才资源,使人口包袱转变成人才财富。一是要制定培养总体规划。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之中,统筹考虑,同步推进。二是要培养特色产业紧缺人才。围绕我县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目标,按照 “一个专家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的思路,培养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紧缺人才。三是要转变传统教育 理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坚持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引导和鼓励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青少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让他们带着技术回家参加农村建设或服务于我县新兴的矿产、林产、绿色食品等工业产业。同时,政府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摸底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 ,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投入,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让农村学子上得起学、上得好学。四是要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县、乡、村级组织实用技术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培训教育。县里重点培训乡、村科技干部和致富能手;乡、镇、重点培训科技示范户;村级组织则可采取 科技示范、经验传授为主的方式,对普通群众进行实用技术、致富技术的传授推广。综合利用基层党校、农民学校、农广校、农科教中心等教育资源,帮助农村实用人才系统学习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和涉农相关政策;通过组织文化下乡、农民文体艺术竞赛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的文体艺术生活。从而,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素质有普遍提高,实现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农民的转变。五是组织科学技术下乡。充分发挥 “政府牵头的 ”作用,组织科技下乡活动,把信息、技术送到企业车间,送到田间地头。 (三)建立评价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一是要创新农村人才职称评审机制。根 据农村人才特点和实际,转变服务手段和方式,针对农村山区信息比较闭塞的情况,及时主动将相关政策规定和申报要求传达到各企业和乡村组织。要确定不惟学历、不惟资历、不惟身份、不惟年龄的 “四不惟 ”政策,在评审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实绩、效益和社会贡献率。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充分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摸底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 ,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农业科技创新。二是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村、乡镇要采取一定的形式,针对不同专长的农村实用人才发放如 “生产能手 ”、 “种植能手 ”等证书或牌匾,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认可度,营 造尊重农村人才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农村优秀人才选拔机制。要制定出台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的对象、范围、条件,以及选拔程序、管理制度和享受待遇给予明确规定。按照程序、标准,每年组织合理选拔,真正把农村中能带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走向致富之路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同时,在实施新农保后农民退休享受农保金时,对获得初、中、高级别农村实用人才职称的人员,给予发放适当的退休津贴,激发农村人才的工作热情。 (四 )注重示范引导,发挥领军作用 要明确 “一人带一业,一业富一村,一村带一方,辐射 周边乡、镇、街道 ”的农村实用人才长远工作思路,构筑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让农村实用人才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成为创业的领头雁,充分发挥其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积极作用。一是引导农村人才开展科技推广。充分发挥农村人才传授农村实用技术 “灵活机动、通俗易懂 ”的优势,积极引导科技水平高、具备技术职称的农村拔尖人才 “立足农村、服务农民 ”,开展 “传、帮、带 ”,带动更多的农民奔小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摸底调查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 ,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康。二是引导农村人才搞好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其技术过硬、敢于示范的特点,引导办实体、办企业,做给群众看。通过示范引导,让农民学有榜样、赶有 目标。三是引导农村人才帮助农民致富。通过政府给政策、帮困难等方式,鼓励农村人才为农民致富找路子。通过引导,农村人才和农民以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进行合股,把农村实用人才凝聚起来,真正形成人才智力优势,建立 “专业合作社 ”,形成 “利益共同体 ”,帮助农民致富增收。同时,积极引导各类农村人才进村入户,进行各种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帮助解答疑难问题,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 是一项战略任务,责任重大,意义深远。面对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才资源配置的新形势,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掌握新规律,探索新办法,创立新机制,从而解决新问题,克服新困难,实现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新突破,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