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意见.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意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和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国家、省市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到 2019 年,培养金城名校长 6 名、区级名校长 30 名,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精神,懂教育、善管理、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校(园)长队伍;引进骨干教师 100名,培养省级名师 4 名、市级名师 10 名、区级名师 100 名、区级名班主任 30 名,省级骨干教师 6080 人、市级骨干教师 350 名,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分别达到 95%、 85%和 50%,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意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1.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加强教师理想 信念、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教育,实行走进学校、走进教师、走进学生、走进课堂、走进家庭、走进社区 “六进活动 ”制度,落实新教师岗前师德师风培训制度和入职上岗宣誓制度,定期开展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和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加强师德师风正面宣传,以先进典型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2.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师德考察,探索在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招聘考试中增加心理测试。加大教师业务指导和人文关怀力度,及时疏解个别教师心理失衡行为,及时纠正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失范行为。制定实施区师德考核评价指标,建立 “以德为首、注重能力、 业绩优先 ”的校(园)长、教师专业发展考核评价制度,对师德优秀教师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中给予优先,将师德师风作为学校、幼儿园领导班子成员选拔、考核的重要考核内容和聘任标准。 3.实行教师失德违纪行为 “零容忍 ”。制定实施区中小学、幼儿园师德档案制度,建立师德失范 “灰名单 ”和 “黑名单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舆论监督,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电话,在教育门户网开设 “师德师风局长直通车信箱 ”,实行师德表现 “一票否决制 ”。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意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二)加快推动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 1.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下放校(园)长选拔聘用和归口 管理权限,全面实施校(园)长聘任制,探索校(园)长职级制,在区教育局设置科级后备干部库,制定实施教育系统机关及直属机构优秀干部定期选派任职计划。推进干部有序交流,严格落实区委关于 “同一校(园)内,校(园)长担任正职满 5年或担任正、副校(园)长累计满 7 年进行交流,担任正职满 8 年或担任正、副校(园)长累计满 10年必须交流 ”的规定。 2.提高校长专业化水平。优化校(园)长分类分层分岗全员培训制度,积极推进校(园)长、科级后备干部到国内外教育发达地区挂职培训,联合华东师范大学等师范类名校建立教育硕士、教育博士学历 进修班,到 2019 年,校(园)长挂职培训率达到 100%。推进名校长队伍建设,实行名校长动态评价和管理机制,建立影子校长结对培训制度,定期开展校际交流活动。 (三)促进教师队伍优化发展 1.改进教师引进制度。做好教育部直属院校免费师范生选聘工作,制定出台区教育系统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实施急需紧缺及高层次实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意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用人才引进计划,从全国范围引进一批省特级、省市骨干、省市级名师,选聘国家 “211 工程 ”院校本科毕业生或其他院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 2.建立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由区编办会同区教育局科学核定 教职工编制数,根据教学需要,每 23 年调整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总量,实行编制动态管理。 3.建立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制定实行同一学校任教满 6 年以上教师有序交流计划。建立职称晋升、评先评优与教师交流挂钩机制,评聘高级职称时,教师应有农村学校 1年以上或薄弱学校 2年以上任教经历,“教育联盟、教育集团 ”教师应有 3年以上内部交流经历;评选特级教师、陇原名师、金城名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的教师,应有 2 年以上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4.优化教师培训机制。制定统一培训计划,整合规范教师培训工作。选择优质学校建立教师岗前培训 基地,形成集中培训、培训基地培训和聘用学校培训的全方位培训模式;完善教研员分学科跟踪培养、定点包片制度,定期开展校本培训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组建优秀教师讲师团,定期开展教育教学巡讲交流活动;按照 1:2的比例实行名师、骨干教师影子培训计划,形成千名教师发展共同体;建立职称优先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意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升等奖励引导机制;在国内外教育发达地区设立教师继续教育实训基地,每年选派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跟班培训,到 2019 年,中青年骨干教师赴教育发达地区学校跟班培训率达到 100%。 5.规范教师评价机制。围绕名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评选制度, 建立统一、规范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清理和规范教学评比活动,严格实行教学新锐( 3 年教龄以下教师) 教学新秀( 35 岁以下教师)骨干教师( 50 岁以下教师)教学评比和省级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各级名师教学展示管理制度,实行国家、省市教学评比参赛资格申报制度和比赛成果认定制度。 (四)完善奖励激励机制 1.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稳步提高名师名校长津贴、农村边远地区津贴和班主任津贴水平。增设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奖和班主任工作奖,按教师年均工资的 5%、 10%的标准考核发放。管理人 员与教师同等对待,管理岗位人员退休时与教师同等享受 10%工资待遇。每年按同比例、同标准开展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师德标兵表彰奖励活动。 2.提高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根据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按照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意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学校实际情况设置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数,并按照实际情况设置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结构比例。 三、强化保障措施 (一)明确职责分工。由区教育局牵头,区编办、区人社局、区财政局等部门配合,于 2019 年 4月底前提出工作推进计划,逐一明确任务分工和完成时限要求,报区委、区政府批准 后抓好落实。区教育局负责牵头抓好组织实施、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定期开展任务落实专项督查活动,将督查结果向区委、区政府进行专题汇报,同时,根据职责分工具体做好教师培养、培训、交流等工作。区编办负责配合做好编制核定、编制管理制度改革等工作;区人社局负责配合做好教育人才引进、中小学职称改革、岗位设置、提升教师待遇等工作;区财政局应按教师年度工资总额 2.5%的标准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学校应按照年度公用经费的 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二)加强督导考核。由区教育局负责,建立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纳入学校年 终绩效考核成绩,作为学校、校(园)长及教师队伍评优选先、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