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数量与质量调查汇报.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粮食安全数量与质量调查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粮食安全数量与质量调查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粮食安全数量与质量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粮食安全数量与质量调查汇报 一、粮食安全数量与质量情况 (一)粮食生产的官方数据 据 2019 年年鉴,全市耕地 295.05万亩,人均 1.14亩,低于 1.38 亩的全国水平;年粮食、花生总产在 105 万吨和 25万吨左右。历史上我市是粮食自给有余,每年都有数万吨粮食调出。九十年代,粮食生产达到高峰,平均年产量 115 万吨,其中, 1990至 1998年 9 年间,年均产量在 120 万吨左右,花生年产量在 20 30 万吨之间。 1999 至2019 年,因农业结构调整,全市粮食产量降到 100 万吨以下。 2019年,全市人均占有粮食 407公斤,较全省人均水平少 50 公斤左右。 (二)粮食消费平衡数据 2019 年以来,全市 社会粮食消费总量由 120 万吨增长到 130 万吨,年递增率在 2%左右。目前,全市粮食供需自给率约 77%,产需缺口在 30 万吨左右,且结构性短缺特征明显。按当前粮食生产、消费变化速度发展,全市粮食产需缺口会越来越大,至 2019 年将达到 50 万吨以上,自给率下降到 67%左右,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压力较大。 粮食安全数量与质量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三)骨干企业的收购形势。 1、从收购数量和商品粮源看, 90 年代,在国家粮食定购体制下,年均收购量达到 23.5万吨,其中定购 10 万吨左右。 2019 年以后,受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化影响,社会粮食收购量大幅度下降。 2019 年2019年,全市骨干企业每年收购总量在 12 万吨左右,其中从本地生产者纯购入近 10 万吨。而近年来,除个别丰收年景外,骨干企业年纯购进粮食 6 万吨左右。为弥补供需缺口,企业不得不以较高成本从市外、省外购粮。 2019、 2019 年,骨干企业累计从市外购入粮食 18万吨,为之前 5 年外购总和的 2倍多。 2、从收购价格看,我市小麦成熟期和上市较西部主产区晚 2 3 周。在多主体争夺粮源的刺激下,夏粮收购价格通常呈上行趋势。我市夏粮收购是在已被产区抬高后的市场价格起步且继续攀升,收购成本明显较高。 3、从收购品质看,( 1) 受季节天气影响,我市小麦成熟期处于多雨时期,发芽、霉变的情况时有发生。少则三两年、多则三五年必出现一次。( 2)我市优质小麦无规模种植,在收购中几乎看不到优质小麦。仅有的少数村镇的烟农系列小麦的商品量仅为三五百吨。( 3)粮食安全数量与质量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从消费品质看,用本地小麦加工的馒头,口感、滋味、适口性明显不如外地,我市小麦因生长期长而形成的品质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4、从工作实际看,( 1)优良品种在那?建市以来,一致做粮食业务工作,走遍市内所有的镇,看过数不清的收购现场,遗憾的是没有看到成大片、成规模的优质小麦粮源。过去,在、镇,还可以 组织三、五百吨烟农 15、 19,现在已是不可能。优质小麦不是一点没有,零星的还是有的。但是,一个村种植多少个小麦品种、许多农民都不知道自己种的啥小麦,农户间靠种子串换自由种植,从何谈产业化优势?( 2)麦香那里去了?我们从农村亲戚那里吃到的馒头有可口的麦香,可市面上买的本地加工厂的面粉,不加鸡蛋和糖,就无滋无味了。那里还有麦香的影子?以前出差是外地的面食不好吃,现在反过来了。( 3)在国内粮食主产区主流小麦优良品种全面推广的情况下,已经没有多少传统品种的影子。我们比他们晚了 10 年,尽管粮食的经济价值不是很高,但是 ,我们必须种植 100 万亩的小麦,品种优化的好处不言而喻。我市为啥有这么大的差距?无须讳言,我们小麦生长期长的品质优势,无疑已无影无踪。 二、趋势性的问题 我市粮食安全,面临国内经济调整和国际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的经济粮食安全数量与质量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环境,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失衡的问题。差距显然是在别人的进步中形成的。 (一)从统计数据看趋势。 90 年代以来,我市粮食播种面积呈总体下降趋势。 2019 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为 117.79 万亩,较 2019 年减少了 5.18%,较 2019年减少了 23.14%,较 90 年代初期减少 44.50%。 (二)从财 政直补看趋势, 2019 年市农业部门核定小麦直补面积为110.70 万亩,较 2019 年减少 3.74%,呈总体下降趋势。无须讳言,实际的粮食种植面积大大小于直补面积。统计数据和市场情况差距很大。 (三)从农民种粮动机看趋势,现阶段农民种粮主要是为了满足自给性口粮需要,只在丰产有余粮时,才有少量的商品粮出售;从种植结构看,花生的种植面积基本左右了粮食的种植面积。 “隔茬轮种 ”是自然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花生可以不受限制的连续种植的话,会减少小麦种植面积一半以上。农民的种粮自给取向,决定了我市商品粮源逐年减少的趋 势性现实。 2019年至 2019 年间,我市从农民手中直接收购小麦数量稳定在 6 万吨左右; 2019 年因夏粮特大丰收数量达到 8 万吨,而 2019 年迅速降至 4.8 万吨; 2019年,只有 4万吨直接购自本地。从数字层面讲,这两年都被认为是连续增产的第 7、粮食安全数量与质量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8 个年头。按此趋势发展, 5 年后,我市将面临本地基本无商品小麦收购的局面。 (四)从粮食种植品质看趋势,受意识和个体技术限制,我市粮食品种改良工作滞后,粮食生产难以实现主流优良品种的普及推广和区域化种植,市场上形不成上规模的优质粮源,直接影响到粮食加工品质。受其影响,基于本 地粮源生产的粮油产品,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现代粮食流通新体制中,缺乏市场竞争力。 (五)从收购现实看趋势,由于粮食面积大幅度减少,传统的产粮大镇已无粮可收。每年麦收时节,鲜见农民路边晒麦的风景。大面积的种植小麦的,每个县级市仅有几个镇。不用心跑很难找到大片晾晒小麦的场景。竞购带来的高水分小麦入库,直接影响到小麦品质。四年的小麦储备期,继续损失了小麦的内在质量。 (六)从消费规模看,数量扩大和品味提升,彰显生产的差距。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过去的生产者变成消费者。截至 2019 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为 258.84万人,较 2019 年增长了 2.62%。其中,非农业人口 130.07 万人,增长了 7.69%。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在影响粮食生产的同时,也使农户存粮减少,买粮消费数量不断攀升,很多村镇在传统节日期间以面粉、大米等粮油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农村居粮食安全数量与质量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民。另外,我市渔业、养殖业发达,对外贸易和劳务输出较多,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暂住人口规模直线上升,仅去年 1 年就增加近 8 万人,总规模达到 48.34 万人,较 2019 年翻了一番。综合上述因素,我市 2019 年需保障人口数达到 198.88 万人,较 2019 年增长约 20%,全 市社会粮食消费总量较 2019 年增长 4%左右。 (七)从饲养业发展趋势看,转化用粮显著增加。我市渔、牧饲养业发展迅速,年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比例达 70%以上。据统计, 19902019年,全市饲料用粮增长 57.8%; 2019 2019 年,增长 26.3%; 2019年,全市饲料用粮达到 48.7 万吨。目前,本市地产玉米,大部分被规模小、布局散的渔、牧饲养企业消化,年消耗量在 40 万吨以上。饲养业的发达,带动了饲料加工企业的发展。仅市,近 3 年就新增 5家规模以上饲料加工企业,年生产加工能力 46 万吨,年玉米需求量在 27 万 吨以上。为满足生产需要,饲料加工企业 70%以上的原料依赖从东北、河南等粮食产区购入。 (八)从市场形态看,粮食物流基础薄弱,市场调节能力匮乏。我市处于国内陆路交通网络的末端,粮食市场发育滞后。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我市粮食生产、流通形式发生了根本改变,粮食自给率明显下降。小麦自给自足的平衡被打破,全市每年外购 4 万吨左右面粉供应市场;稻谷、大米完全依赖外购,且消费比例呈上升趋势,年消费粮食安全数量与质量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量 12 万吨以上,年均增长率约 3%;玉米需求旺盛,消费量占全社会粮食消费量的 40%以上,供应缺口在 15 万吨左右。我市粮食市场价格和流通形势,整体上受粮食产区大格局影响和控制。古来就有 “千里不贩粮 ”的说法,足证外购粮食的无奈。外购粮食运输距离长、费用高、困难大,长期的流通保持需要市场配置资源。目前,我市仍没有成熟的粮食批发市场,市场经济 “无形之手 ”的调节作用发挥不畅,阻碍了全市粮食经济的发展。 三、对策和建议 (一)有效利用耕地资源,保护粮食生产能力。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保护粮食生产能力最根本措施是保护耕地。要严格控制数量,有效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减少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2019 年,国家提出了 18 亿亩耕地红线的约束指标。我们要严格贯彻国家和省耕地保护政策,实施健全的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制度;尽可能加大复耕、开垦耕地面积。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力争将我市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 110120 万亩间。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粮食品种改良,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要改变小麦品质问题,必须从政府层面采取综合措施,可借鉴粮食产区优质小麦区域化种植的做法,实施优质良种小麦区域化种植,促进我市粮食产业良性发展。 粮食安全数量与质量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二)优化粮食产业链条,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目前,农业产业结构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转变,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由随意性的种植向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转变。我们要培育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模式。引导国有粮食经营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种粮农民签订种植合同,采取多元模式,建立和完善农企合作机制。要培植粮食骨干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粮食骨干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市场主渠道作用力。要加强粮食现代物流建设。对粮食市场的投入,就是对粮食安全的投入。市场机制,有其基本形态,集散是其基本功能。我市要以粮食仓储物流中心为平台,打造功能化的粮食集散中心,逐步实现 与东三省、东北亚的粮食物流对接,培育区域性粮食物流节点,以保障我市粮食供求平衡局面。四是研究和出台政策。收购的质量控制及储存的期限是影响小麦消费品质的客观因素。目前高水分入库和长期储备,不符合质量规律和节能降耗的要求。政府需用有形之手加以管理和调节。高水分问题以质量法来管理和限制;长期储存的问题应以政策调整来解决。多措并举,使我市地产小麦再飘麦香,人民消费品质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三)强化粮食储备体系,建立长效市场平衡机制。着眼于中长期粮食供求形势变化,健全粮食应急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防范粮食市场粮食安全数量与质量调查汇报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风险。 一是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夯实安全保障物质基础。根据国务院“关于销区保持 6个月销量 ”的要求,将全市地方粮油储备规模增加到18 万吨,同时,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正确把握储备粮吞吐调节时机和方式,确保地方储备轮换有效调控市场需求;研究出台提高储备补贴标准的政策,为储备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二是准确把握市场形势,引导市场。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和交易行为,保持市场秩序稳定。三是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粮食危机应对能力。加大粮食应急保障建设投入力度,整合人力、物力等各类资源,建立覆盖全市范围的粮食应急加工、供应网络;增强应急处置 方案的实效性,健全粮食应急成员单位协调联动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统筹规划,最大限度地减小自然灾害和公共事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从源头上提高全市粮食安全保障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