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环评证 甲字第 3701 号 LDHP 2013 XX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 公示版 ) 建设单位: XX市通榜路项目管理办公室 评价单位: XX大学 2013年 12 月 1 项目名称 : XX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建设项目 项目类别 : 交通运输 环评单位 : XX大学 法定代表人 : 周绪红 环评机构 负责人 : 潘 峰 项目负责人 : 仝纪龙(环评工程师证书编号: A37010090900) 2 目 录 1.建设项目概况 1 1.1建设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地点 1 1.3建设性质 1 1.4建设周期 1 1.5 建设规模 1 1.6技术指标 4 1.7征地 5 1.8拆迁 6 1.9土石方量 7 1.10取料场 7 1.11取土场 8 1.12临时堆土场 9 1.13弃渣场 9 1.14施工场地 10 1.15施工便道 12 1.16评价范围 13 2.项目沿线环境现状 14 2.1自然、社会环境 14 2.2生态环境 14 2.3声环境 15 2.4水环境 15 2.5环境空气 15 3 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 16 3.1大气及声环境保护目标 16 3.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16 3.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16 3.4社会环境保护目标 29 4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30 4.1施工工艺及产污 环节 30 4.2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31 4.3工程环境影响要素的筛选 33 4.4施工期环境影响综述 33 5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37 5.1社会环境 37 5.2生态环境 37 3 5.3声环境 37 5.4水环境 38 5.5环境空气 38 5.6固体废弃物 38 5.7水土保持 38 5.8景观 39 6.减缓措施 40 6.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40 6.2运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54 7.环境保护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63 7.1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63 7.2环境监理计划 66 7.3环境监测计划 68 7.4环保“三同时”验收 69 8.环保投资估算及经济损益分析 70 8.1环保投资估算 70 8.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 71 9.公众参与 72 9.1公众参与的目的和意义 72 9.2公众参与步骤 72 9.3公众参与调查 73 9.4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75 9.5公众意见汇总 80 9.6单位意见汇总 81 9.7公众参与调查小结 81 10.综合评价结论 83 11.建议 83 12.联系方式 84 1 1.建设项目概况 1.1建 设项目名称 XX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建设 工程 1.2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推荐方案路线起点位于 S207线 K216+000处,终点与马陇公路 K37+300处相接(即 2012 年拟建通(渭)陇(西)公路通渭县马营至陇西云田段公路建设工程榜罗支线 K24+100 处),路线全长 55.526km,利用拟建马陇路榜罗支线7.63Km 即到达榜罗革命遗址;另有通往温泉的支线一条,与主线 K7+995.57 处相接,长 4.6km, 终点至温泉桥头, 项目建设里程 60.126km。 拟建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图 1-1。 1.3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1.4建设周期 本项目所在地正在根据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对公路建设迫切需要,因此工程应早开工、早运营、早见效益,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本项目拟建议按如下计划安排实施: 2012年 10月底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2年 7月底完成初步设计,开始项目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主体工程设计报告,工程计划 2013 年开工,建设总工期 23 个月。 1.5 建设规模 根据甘肃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结合沿线乡镇社会经济和交通量发展预测和区域路网结构、等级的配置需求、“西部大开发”提 出的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适当超前、加快建设的原则,以及甘肃省政府确定的公路交通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同时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各等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的适应交通量范围,研究路段里程加权平均交通量超过 5000 辆 (折合小客车 ),按照以上有关对拟建公路的通行能力与交通适应性分析看出,本项目采2 图 1-1 拟建项目地理位置图 3 用推荐的建设标准完全可以满足未来设计年限的交通增长需求,推荐的建设标准不存在剩余。本项目推荐的公路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及附属配套工程如下: ( 1)主线 K0+000 K23+800段采用设计速度 60km/h的双向二车道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为 10m,具体布置为:行车道( 2 3.5) m+硬路肩( 2 0.75)m +土路肩( 2 0.75) m =10m; 主线 K23+800 K55+526.1段及温泉支线地形相对复杂,如采用 60km/h的设计速度,将导致造价增加过大,同时产生大段的高填深挖路段,影响运营安全,并且对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对沿线农田造成大量的侵占。经与项目建设相关单位多方比较论证,并充分考虑本项目的建设资金限制,拟采用设计速度 40km/h的双向二车道二 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为 8.5m,具体布置为:行车道( 2 3.5) m+土路肩( 2 0.75) m =8.5m。 ( 2)推荐方案全线长 60.126km。 ( 3)推荐方案全线设置平面交叉 15处。 ( 4)全线共设置大中桥 5座、高填土涵洞 6 道、涵洞 117道、通道桥 2座。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设计洪水频率、净空和抗震设防等按规范要求设置。此外为保证路基的安全和稳定,全线设置必要的防护排水等工程。 ( 5)全线配置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线性诱导标、轮廓标、护栏等安全设施。 ( 6)全线设置综合管理站 1处,主线收费站 1处。 ( 7)推荐方案全线红线设置为距离路基外 2m,部分路段根据地形予以适当调整。 拟建项目方案组成详见表 1-2。 4 表 1-2 项目组成一览表 项 目 单位 数 量 备注 主线 支线 合计 主体工程 路线长度 Km 55.526 4.6 60.126 土石方 万 m3 270.98 7.47 278.45 排水工程 万 m3 防护工程 万 m3 沥青路面 万 m2 41.6445 3.45 45.0945 大中桥 m/座 456.9/4 95/1 551.9/5 过水管道桥 m 涵洞 道 110 7 117 通道 道 2 0 2 平面交叉 处 15 0 15 分离立交 座 0 0 0 永久占地 亩 117.03 临时占地 亩 21.14 拆除建筑 m2 23820 绿化 hm2 35.1 弃土场 hm2 10.22 0.40 10.62 临时工程 施工便道 hm2 1.99 0.05 2.04 预制场 hm2 4.5 0.4 4.9 拌合站 hm2 1.80 0.05 1.85 事故池 m3 0 0 0 环保工程 隔声窗 个 2080 2080 水土保持 hm2 185 交通标志 m2 6 6 1.6技术指标 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并结合项目具体情况,推荐本项目采用的双向二车道二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1-3。 表 1-3 主线主要技术指标表 项目 单位 规范值 主线 K0+000K23+800 主线K23+800K55+526.1 温泉支线 采用值 采用值 采用值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 设计速度 km/h 60( 40) 60 40 40 路基宽度 m 10( 8.5) 10 8.5 8.5 5 行车道宽度 m 3.5 2 3.5 2 3.5 2 3.5 2 右侧硬路肩宽度 m 0.75 0.75 / / 土路肩宽度 m 0.75 0.75 0.75 0.75 停车视距 m 75( 40) 不小于 75 不小于 40 不小于 40 圆曲线 半径 一般半径 m 200( 100) 200 100 120 极限半径 m 125( 60) 125 61.955 6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m 1500( 600) 1500 600 600 最大纵坡 % 6( 7) 5.9 6.5 7 最短坡长 m 150( 120) 210 140 150 最小竖曲 线半径 凸型 一般值 m 2000( 700) 3000 2000 1498.692 极限值 m 1400( 450) / / / 凹型 一般值 m 1500( 700) 4000 2500 2518.519 极限值 m 1000( 450) / / / 设计洪水频率 1/50( 1/25) 1/50 1/50 1/50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 -级 公路 -级 公路 -级 公路 -级 1.7 征地 ( 1)工程永久占地 该项目公路用地范围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边缘 (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 )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 (无截水沟时为坡顶 )以外不小于 3m土地范围,还包括平面交叉、服务设施、绿化等工程的用地。 ( 2)工程建设临时用地 该项目临时用地主要包括临时施工场地及便道、材料仓库、施工营地、加工厂、临时堆土场、取土场和弃渣场等 工程建设用地共 138.17hm2,其中:永久占地 117.03hm2,临时占地 21.14hm2。 在征用的土地中,农业用地共 79.75hm2(包括水浇地 23.32hm2,梯田8.92hm2,坡耕地 47.51hm2),宅基地 2.59hm2,旧路利用 3.22hm2,其余均为荒山、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共 52.62hm2。 6 详见表 1-4。 表 1-4 拟建 工程建设占地表 单位: hm2 占地性质 占地类型及面积( hm2) 合计( hm2) 水浇地 梯田 坡耕地 河滩地 荒山荒沟 荒地 荒滩 宅地 旧路 永久占地 23.32 8.92 47.51 2.09 23.03 6.35 2.59 3.22 117.03 临时用地 11.37 4.42 5.35 21.14 合 计 23.32 8.92 47.51 2.09 11.37 27.45 11.7 2.59 3.22 138.17 1.8拆迁 公路沿线具体拆迁情况为:砖砼房 5355m2,砖木房 11200m2,土木房 4595m2,简易房 2670m2,砖围墙 2270m,土围墙 1550m,大门 58 个等。具体拆迁建筑物及电力、电讯设备具体数量见表 1-5。 表 1-5 推荐方案全线建设拆迁数量表 名称 单位 推荐方案 备注 砖砼房 m2 5355 砖木房 m2 11200 土木房 m2 4595 简易房 m2 2670 钢筋混凝土双柱杆 架 5 钢筋混凝土单柱杆 根 102 木质电杆 根 51 变压器 台 3 砖围墙 m 2770 土围墙 m 1550 砖大门 个 58 土木大门 个 22 通讯杆 根 101 挂空电缆 m 10150 挂空光缆 m 5050 机井 眼 2 大棚 10800 坟墓 座 54 7 水窖 口 77 1.9土石方量 该项目土石方开挖 总量为 278.45 万 m3,填方总量 229.86 万 m3,弃方总量97.62万 m3,调配利用 2.78万 m3,借方 49.03 万 m3。 主线: 土石方开挖总量为万 270.98m3(其中 :路基工程 264.53 万 m3、防护排水工程 4.59 万 m3、桥涵工程 0.12 万 m3、拆除建筑物 0.39 万 m3、表土剥离1.34 万 m3,围堰工程 0.01 万 m3),填方总量 225.53 万 m3(路基工程 223.35万 m3、防护排水工程 0.76 万 m3、桥涵工程 0.02 万 m3、绿化覆土 1.34 万 m3、场地整治 0.05万 m3、围堰工程 0.01万 m3) ,调入方 2.68万 m3(来源路基工程1.28万 m3,绿化覆土 1.34万 m3,场地整治 0.05万 m3,施工围堰 0.01 万 m3),调出方 2.68万 m3(调至路基、围堰、绿化覆土、场地整治等利用),借方 47.96万 m3(取土场 2.90 万 m3,外购块石及砂砾料 45.06 万 m3),弃方 93.42 万 m3弃于渣场(弃于 6处渣场内)。 支线 : 土石方开挖总量为 7.47 万 m3(路基工程 7.09 万 m3、防护排水工程0.26万 m3、桥涵工程 0.02万 m3、拆除建筑物 0.02万 m3、表土剥离 0.08 万 m3),填方总量 4.33 万 m3( 路基工程 4.21 万 m3、防护排水工程 0.02 万 m3、绿化覆土 0.08 万 m3、场地整治 0.02 万 m3),调入方 0.10 万 m3(来源表土剥离 0.08万 m3,桥涵 0.02 万 m3),调出方 0.10 万 m3(调至绿化覆土及桥涵周边整治等利用),借方 1.06万 m3(均为外购块石及砂砾料场),弃方 4.20万 m3弃于渣场(弃于 1处渣场内)。 1.10取料场 ( 1)砂砾、砾石料:路线主要经过牛谷河、苦水河两个料场,该料场具有合法开采手续,储存丰富,级配良好,强度高。本工程建设所需的砂砾石料可从上述料场购买。 ( 2)块石、片石、 碎石料:均在碧玉峡料场购买,该料场同样具有合法开采手续,储存丰富,质量优良。本工程建设所需的石料可从从该料场购买。 具体内容详见表 1-6。 8 表 1-6 主线及温泉支线块(片)石、碎石、砂、砂砾石料场分布一览表 材料 名称 料场位置 或名称 上路 桩号 材料及料场状况说明 储量 运输 方式 整修便道 开采 方式 砂、 砂砾 牛谷河 AK0+000 左 2km 位于牛谷河荒滩上,现为当地企业正在开采,级配良好,强度高,可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丰富 汽车 利用现有公路 购买 苦水河 AK26+000 左 25km 位于苦水河荒滩上,现为私营者开采,级配良好,强度高,可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丰富 汽车 利用现有公路 购买 块(片) 碎石 碧玉峡 AK0+000 左 21km 位于碧玉峡峡口内,基岩裸露,岩性主要以花岗岩为主,除去表层风化层后,岩石坚硬,整体性较好,现有当地企业正在开采。 丰富 汽车 利用现有公路 购买 1.11取土场 拟建项目共设置取土场 3处,均位于主线工程沿线,支路工程沿线不设取土场。拟建项目取土场设置方案详见表 1-7所示。 表 1-7 取土场分布情况一览表 编号 位置 供应区段 取土量 ( 万m3) 可取量 (万m3) 占地面积( hm2) 占地 类型 便道 最终利用方向 新修 利用 长度( m) 面积( hm2) 长度( m) 主线工程 2.90 3.69 0.75 130 0.06 1370 种草植树,恢复植被 A1 AK0+000左侧1000m AK0+000AK3+740 0.38 0.48 0.10 荒山 40 0.02 1000 A2 AK5+400右侧250m AK4+000AK5+000 0.90 1.14 0.23 40 0.02 250 A3 AK21+600右侧100m AK21+000AK23+000 1.62 2.07 0.42 50 0.02 120 9 注:表中取土量、可取量均为自然方。 1.12临时堆土场 主要是对新建路段占压 农田 的剥离表土 进行堆放 ,便于填方路基边坡绿化利用。 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