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年回收分拣处理废钢60万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新建年回收分拣处理废钢60万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新建年回收分拣处理废钢60万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新建年回收分拣处理废钢60万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新建年回收分拣处理废钢60万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新建年回收分拣处理废钢60万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 年回收分拣处理废钢 60 万吨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Word 文档 -可编辑 编制单位: XX 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 八 年 一 月 2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4 1.工程内容及规模: . 5 1.1 项目 由来 . 5 1.2编制依据 . 5 1.3 项目主要内容 . 8 1.4 本 项目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9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 会环境简况 . 10 2.1 自然环境简况: . 10 2.2 社会环境简况 . 12 2.3 相关规划概况 . 16 2.4 姚庄镇污水处理厂 概况 . 18 3.环境质量状况 . 20 3.1 环境空气 . 20 3.2 水环境 . 21 3.3 声环境 . 25 3.4 生态环境 . 25 3.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 25 4.评价适用标准 . 28 4.1 环境质量标准 . 28 4.2 污染物排放标准 . 29 4.3 总量控制指标 . 30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32 5.1 工艺流程简述: . 32 5.2 主要污染工序 . 34 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37 7.环境影响分析 . 38 7.1 施工期环境影响 . 38 7.2 营运环境影响分析: . 38 3 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40 9.结论与建议 . 42 9.1 基本结论 . 42 9.2 环保审批符合性分析 . 43 9.3 环评总结论 . 44 附图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宝聚车间总平图 附图 3 厂区周边概况图 附图 4 生态功能区划图 附图 5 水功能区划图 附图 6 监测点位图 附件 附件 1 立项文件( 姚经管 201562 号 ) 附件 2 土地证 附件 3 厂房租赁协议 附件 4 生活 污水处理协议 附表 审批登记表 4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废旧金属回收有限公司 新建 年回收分拣处理废钢 60 万吨项目 建设单位: XX 废旧金属回收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 建设地点 : 建设性质: 建筑面积: 30330 平方米 总投资: 5000 万元 5 1.工程内容及规模: 1.1 项目由来 XX 废旧金属回收有限公司于 2004 年 2 月在 XX 省嘉兴市 XX 县姚庄成立, 为贸易公司,无加工生产实体,一直由 XX 万泰特钢有限公司代加工处理。 2015 年公司废旧金属回收 60 万吨,销售收入 54000 万元,利税 1080 万元 。 为了 减少代加工费成本和能耗成本,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提高企业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 , XX 废旧金属回收有限公司 拟新建 年回收分拣处理废钢 60 万吨项目 , 租赁XX 万泰特钢有限公司的 30330 平方米厂房(包括一台 1000kVA 的变压器 和部分加工生产设备 ) , 增加皮带输送机 、 废钢破碎生产线、振动运送机、门式废钢剪切机、金属液压打包机等设备,实现年回收分拣处理废钢 60 万吨的能力。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值 58000 万元,利税 1645 万元,工业增加值 2483 万元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8第 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该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我单位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对拟建场地周围环境进行了现场踏勘、调查,对建设项目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了项目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环保法规,并依据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期为项目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2 编制依据 1.2.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9 号,2015.4.24 修订, 2015.1.1 施行 ;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02第 77 号 );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08第 87 号 );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15第 31 号 ); (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1996第 77号 );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 (2015.4.24);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12第 54 号 ); 6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08 年 8 月 ); (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1998第 253 号 ); (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部第 2 号, 2015 年 4 月 9日颁布, 2015 年 6 月 1 日执行 ); ( 11) 环境保护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 2015 年本)(公告 2015 年第 17 号); ( 1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628 号); ( 13) “十二五 ”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 南(环办 201097 号) ; ( 1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发改委令第 1 号, 2008.6.6); ( 15)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工信部节2010218 号 ); ( 16)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27 号,2005.8.30); ( 17)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5 号, 1999.6.22); ( 1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11 年版 ); ( 19)关于开展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建立台帐试点工作的通知( 环办函 2008175号); ( 20)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 2011 35 号); ( 21)关于发布 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2 年第 51 号 ); ( 2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 201277号); ( 23)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 2012 98 号文); ( 24)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 2010113号); ( 25)关于印发 的通知(环办 2013103 号); ( 26)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 201337 号)。 1.2.2 地方相关法律、法规 7 ( 1) XX 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2011 年 10 月 25 日 XX 省人民政府令第 288 号发布, 2015 年 3 月 13 日修正); ( 2) XX 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 2011 年修正本)( XX 省人民政府令第321 号); ( 3) XX 省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意见; ( 4) XX 省人大常委会 XX 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 5) XX 省人大常委会 XX 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2013 年修正本 ); ( 6) XX 省人大常委会 XX 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2013 年修正本 ); ( 7) XX 省人民政府 XX 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 ( 8) XX 省人民政府 XX 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 2015 年) ; ( 9) XX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工业项目新增污染控制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 200587 号); ( 10)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严防发生污染事故的通知,浙环发 200559 号; ( 12) XX 省人民政 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浙政发 200734号); ( 13)关于印发 XX 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监测、统计和考核四个办法的通知 (浙环发 200757 号 ); ( 14)关于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效率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通知(浙环发 200854 号); ( 15)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 “三同时 ”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环发 200857 号); ( 16)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保障和优化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 200859 号); ( 17)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弃物环境管理的通知 (浙政发 200976号 ); ( 18)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XX 省清洁空气行动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027 号); ( 19)关于印发 XX 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浙环发 201210 号); ( 20)关于印发 XX 省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 201280 号); 8 ( 21)转发环境保护部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浙环办函 2012280 号 ); ( 22) 关于印发 的通知(浙政办发 201586 号, 2015.7.10); ( 23)关于印发 XX 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细则 (试行 )意见的通知(浙环发 201528 号); ( 24)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XX 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32017 年)的通知(浙政发 2013 59 号); ( 25)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保 “三同时 ”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环发 2015 26 号); ( 26) 关于发布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 价文件的建设项目清单( 2015 年本)及设区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重污染、高环境风险以及严重影响生态的建设项目清单( 2015 年本)的通知(浙环发 2015 38号); ( 27) XX 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XX 县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 2015-2020 年)的通知(善政发 201559 号) 。 1.3 项目主要内容 1.3.1 建设规模 项目 实施后 实现规模化量产, XX 废旧金属回收有限公司将实现年回收分拣处理废钢 60 万吨 ,具体 见表 1.3-1。 表 1.3-1 项目 产品 方案 序号 产品名称 生产 规模(万 t/a) 年工作时间(天) 1 优质废钢 19 300 2 普通废钢 40.2 300 3 废有色金属 0.8 300 合计 60 / 1.3.2 建设地点 9 建设 项目 租赁 XX 万泰特钢有限公司的 30330 平方米厂房, 该厂房 位于 XX 省嘉兴市 XX 县姚庄镇,项目东面为余姚公路,南面为申嘉湖高速公路,西面为东栅港,北面为通用水泥构件。具体附图 1 项目区域位置图。 1.3.3 生产安排及劳动定员 项目新增员工 60 人,年工作日: 300 天,每天 8h。 1.3.4 公用工程 ( 1)供电 公司原有供电设施能满 足企业要求。 ( 2)供水 项目生产用水由姚庄自来水厂解决。 ( 3)排水 雨水经暗管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本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 ( 4)消防安全 生产过程按照消防部门要求,保证消防安全。 1.4 本 项目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XX 废旧金属回收有限公司 现为贸易公司,无加工生产实体,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因此无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10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2.1 自然环境简况: 2.1.1 地理位置 XX 县位于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东北部,界于东经 1204422 1210145,北纬304536310112,东接上海市金山区,东北接上海市青浦县,北部、西北部与江苏省吴江市隔水相望,西接嘉兴市秀城区,南与平湖市相邻。姚庄镇位于 XX 县东北部,是界于江苏、 XX、上海三省市的中心区域,东临上海市 80 km,西距杭州 113 km,北接苏州 92 km,是 XX 省接轨浦东第一站。姚庄镇位于 XX 县东北部,东与上海市青浦区、金山区相连,西北面与江苏省吴江市隔河相望,被称为 XX 省接轨上海 “桥头堡 ”。全镇区域面积 75 平方公里,辖 18 个行政村和 4 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约 4 万人, 新居民约 3 万人。 XX 废旧金属回收有限公司位于 XX 县姚庄镇,租赁 XX 万泰特钢有限公司的 30330平方米厂房,厂区东侧为余姚公路,隔路为农田,南面为申嘉湖高速公路,隔路为农田和姚庄工业区规划用地,西面为东栅港,北面为通用水泥构件厂,盛氏木业。根据现场踏勘,厂区周边环境良好,主要为农田和公路。本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 2.1.2 地质地貌及土壤 XX 地处杭嘉湖平原东北部,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本地区地表为第四纪地层覆盖,属滨海平原混合型,在历史上经过多种构造复合,隐伏断裂主要有吴兴 -XX断裂。姚庄镇地势平 坦,呈平原景观,自西南向东北略倾斜;地势较低,地面高程一般在 1.41.8m(黄海标高,下同)左右,平均高程 1.61m;镇域内湖荡众多,河湖串连,古有 “水乡泽国 ”之称。 土壤以爽水黄斑和黄心青紫泥为主,土壤缺磷少钾,有机质不足,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和西瓜、蕃茄、甘蔗等经济作物。 2.1.3 水文特征 XX 县河流纵横,湖荡星罗棋布,河道总长 1693.7km,河网密度为 3.34km/km2,河网率为 14.29%。XX 县的河流处在黄浦江感潮河段,水流呈往复流动,涨潮时水流自东向西流动,落潮时自西向东流 动,每昼夜往返二次。县域内河流南北流向的有:南星桥港、芦墟塘、陆斜塘、伍子塘、小寺桥港、长生塘、油车港、花仁庵港;东西向的有:白水塘、 XX 塘、杭申甲、乙线以及人工开拓的红旗塘。 XX 县水资源主要来自天目山东苕溪一带,苕溪水汇入太湖后,通过东南诸脉,分流至此,再经黄浦江流入东海。所有河 11 流既受太湖水调节,又受黄浦江潮位顶托,但影响不大,水流平缓。据水位观测,水位变化 12m,平均水位 0.95m,最高通航水位 2.12m。 姚庄镇是江南水乡,大小河港交叉相连,境内主要有南北向的姚庄港、和尚塘、斜路塘,东西向的有红旗 塘、新景港、庄港浜、仁天浜、茜泾塘,其中红旗塘为五级航道,茜泾塘、和尚塘为六级航道,姚庄港为七级航道。由于位于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水网地区,属运河水系,故河流流速平缓,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夏秋季节的台风暴雨常引起河水骤涨,而冬季水位较低。多年平均水位 0.88m,最高水位是 1962 年的 2.32m,其次是1999 年的 2.27m,最枯水位是 1970 年的 0.04m。河道排水以东西向为主,排放总趋向自南向东北; XX 县的河流处在黄浦江感潮河段,水流呈往复流动,涨潮时水流自东向西流动,落潮时自西向东流动,每昼夜往返二次。 2.1.4 气候气象 XX 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步,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为 15.5 C,极端最高气温为 38.2 C,极端最低气温为 -10.8C。降雨主要是春雨、梅雨和台风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150 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且年内分配不均。 XX 县属于东亚季风区。风向季节变化明显。全年主导风向为 E 风,年平均风速为2.04 m/s,全年静风频率为 5.86%。 姚庄镇属于北亚热带南缘的东亚季风区,具有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的特点;气温以冬冷夏热为特征,年平均降水天数为 138 天左右,多数集中在每年的 4 月到9 月,雨量占全年的 65%以上,其中 4、 5 月份为春夏季风交替,连续低温多雨,不断出现 “春雨 ”, 6、 7 月份为 “梅雨 ”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123.9mm;历年平均风速为 3.2m/s,瞬间风速 17m/s 的大风平均每年 5.7 天;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盛行东南偏东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2.1.5 生态环境 XX 地区属浙北平原。由于开发早和人类活动频繁,原生植被早已被人工植被和次生林所取代。平原河网旁常见植被有桑、果、竹园,以及柳、乌桕、泡桐、杨等,还营造了不少以水杉、池杉、落羽杉为主 的农田防护林。但防护林发展不平衡,树种单一,未成体系,破网断带现象普遍,防护功能不高。野生动物主要有田鼠、蝙蝠、水蛇等,刺猬、野兔等已很少见,未发现珍稀动物。 12 随着工业项目的开发建设,农田面积逐渐缩小, XX 县境域内自然生态环境逐步被人工生态环境所替代。植被以人工种植和乔、灌、草及各种花卉为主,动物以少量鸟类、鼠类、蛙类、蛇类以及各种昆虫等小型动物为主。 2.2 社会环境简况 2.2.1XX 县总体概况 XX 县位于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辖 11 个镇,人口约 38.1 万,土地面积507km2,其中平原 434km2,占 85.7%,河流湖泊 73km2,占 14.3%。境内水陆交通发达,沪杭铁路、 302 国道、沪杭高速公路为东西向三条通道,横贯中部,通航水路 38 条,其中杭申甲、乙二条航道贯穿全境。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快速增长,以木业、电子等为主的特色工业经济发展更为迅速,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5 年, XX 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25.5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8.3%,增幅比全国、全省、全市分别高出 1.4、 0.3、 1.3 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23.55 亿元,下降 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4.33 亿元,增长 8.9%,其中工业增加值 214.52 亿元,增长 9.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67.66 亿元,增长 9.0%。 魏塘街道和罗星街道是 XX 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又是沪杭线上的重要工贸城镇,规划到 2020 年 20 万人,市区主要发展一类和二类工业,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三类工业不得在市区内发展。 2.2.2 姚庄镇概况 姚庄镇位于 XX 县东北部,总面积 30.8km2,辖 9 个行政村和 1 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 3 万人,其中外来人口 1 万人,镇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素有 “鱼米之乡 ”美称。 姚庄历 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独特,拥有闻名遐迩的省级文保单位大往圩遗址,县级文保单位莲花禅寺和净土桥凉亭。位于展幸村莲花泾的大往圩,属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 1989 年被 XX 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庄历史以来,一直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镇。近年来通过结构调整,渐成黄桃、蘑菇两大产业。全镇以 “绿色食品 ”锦绣黄桃为主的果树面积 8132 亩,种植面积列全省第一, 2001 年被省林业局命名为 “XX 黄桃之乡 ”。蘑菇栽培面积 1400 万平方尺,栽培面积名列全省乡镇前茅, 2003 年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命名为 “中国蘑菇之乡 ”。 近年来, 姚庄镇紧扣 “招商兴文促和谐,统筹发展再跨越 ”工作思路,围绕建设 “开 13 放型经济重镇、特色型文化名镇、和谐型现代新镇 ”目标,大力弘扬 “传承文明、团结务实、开拓争先、永葆锦绣 ”的姚庄精神,使全镇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全面发展, 完成从传统农业镇到工业重镇再到工农业和谐发展强镇的精彩蜕变,从而跻身全国千强镇行列,并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 XX 省文明镇等荣誉称号,堪称嘉兴市乡镇快速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一个成功典范。 2.2.3 XX 姚庄经济开发区概况 姚庄经济开发区的前 身是姚庄工业园区,于 1998 年正式启动建设,从 2001 年引进第一家台资企业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积淀,逐步形成了一个布局科学、环境良好、集聚效应明显的工业发展平台。园区早在 2007 年就被认定为“嘉兴市特级乡镇工业功能区”, 2009 年 7 月, XX 县行政区划调整后,在姚庄工业园区的基础上设立了 XX 临沪新区,并成立了临沪新区管理委员会,加强园区管理。 2015 年 5 月 16 日,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发文,同意在整合 XX 县姚庄工业园区的基础上设立 XX 姚庄经济开发区,整个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 8.48 平方公里,翻开了姚庄工业经济发展新 的篇章。姚庄经济开发区还先后被认定为 XX 省光伏产业示范基地、精密机械产业示范基地和 XX 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规划范围:经过发改和国土部门核准,核心区规划面积 5.8 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北至新景港,东至戴浜自然河道,南至洪福路,西至新景路。其中,一期 3 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北至新景港,东至万泰路,南至洪福路,西至新景路,已经基本完成建设;二期 2.8 平方公里,北至新景港,东至戴浜自然河道,南至洪福路,西至万泰路, 2011 年二期正式启动建设,先后投入 2 亿多元,新建和扩建了姚枫公路、临沪大道、宝群东路和清凉大道“三横 一纵”道路框架,完善水、电、气和绿化等“八通一平”基础设施,并在二期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 1.2 平方公里的台中精密机械园和日本中小企业园两大“园中园”,着力打造精密机械产业的集聚高地。目前已有 6 家企业入驻,占地 349.6亩,总投资 14.19 亿元。 1、 综合实力强劲。 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姚庄镇坚定实施工业强镇战略,走出了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四化”同步发展之路,已 经成为嘉兴市乃至整个浙北地区镇域经济发展的样板,全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5 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6.2 亿元,完 成财政总收入 5.88 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 267 亿元。全镇 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生态镇、全国优秀乡镇、全 14 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16 项国家级和 XX 省“五好”乡镇党委、 XX 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等 25 项省级综合性荣誉称号,连续九年获得 XX 县对乡镇(街道)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名。 2、产业基础优越。 多年来,姚庄镇坚定实施 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自 2001 年 4月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以来,到 2015 年 12 月,全镇已经累计引进外资企业 124 家,合同利用外资 10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6.9 亿美元;引进县外内资企业 142 家,实际到位财务数 78.25 亿元,利用外资工作连续十二年进入嘉兴市十强镇前列。全镇形成了以光伏新能源和精密机械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是 XX 县仅有的 2 个省级产业示范基地(光伏新能源和精密机械)的主要承载地。其中, XX 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总投资达到 8.95亿美元,入选 2012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产值达到 70 亿元,是全球第一大单晶硅片、第三大多晶硅片生产商。精密机械产业近年来保持着近 30的增长态势,以田中精机、智泓科技为龙头的 57 家精密机械企业的 2015 年产值达到 56 亿元,贡献税收达一半以上。 3、设施条件良好。 姚庄经济开发区 1998 年启动建设, 规划总用地面积 25.36 平方公里,核心区 5.8 平方 公里,分两期建设。姚庄镇先后投入 3 亿多元,推进占地面积 3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一期建设,建成了“三横三纵” 26 公里的道路框架,供电、供气、通信、供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是全市范围内为数不多的规划水平较高、设施建设完善、整体环境优美、日常管理到位的特色开发区之一。 4、创新能力较强。 全镇目前拥有市级以上研发中心 6 个,其中国家研发中心 1 个,省级研发中心 3 个,硕士以上人才 134 名,其中省级“千人计划”人才 1 名,正在申报国家级和 省级“千人计划”人才 5 名。近年来,全镇累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星火计划”、“火炬计划”项目 5 个,获得国家级专利 1 项。 2015 年, 列入省级新产品 39 项,新产品产值率达到 48.9%, 涌现出了昱辉阳光、田中精机、智泓科技等为代表一大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有效带动了相关产业链企业的集聚和发展。 园区内主要企业生产情况见表 5.3-1。 表 5.3-1 园区内主要企业生产情况 序号 企业名称 生产规模 废水 备注 水量 (万 m3/a) COD (t/a) 1 XX 万泰特钢有限公司 年产各类 钢材 60 万吨 / / 已建 15 序号 企业名称 生产规模 废水 备注 水量 (万 m3/a) COD (t/a) 2 威玛特五金 年产各类不粘饮具 350 万件 1.0 0.5 已建 3 昱辉一厂 年产 178MW 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片 36.59 18.294 已建 昱辉二厂 320MW/a 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片 42.51 21.257 已建 昱辉三厂 180MW/a 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片、 7000t/a切割液回收 26.42 13.212 已建 昱辉四厂 370MW/a 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片、 7920t/a废硅料腐蚀能力 85.50 42.752 已建 昱辉六厂 660MW/a 多 晶硅片、 360MW/a 单晶硅片 150.38 75.187 在建 4 芊茂( XX)拉链有限公司 年产各类拉链 1195 万打 0.09 0.09 已建 5 XX 磐石电子 年产喇叭音箱 10 万台,高档专业中低音喇叭 100 万只,功放、调音台 5000 只 0.36 0.18 已建 6 XX 升豪机械有限公司 年产集装箱卡车刹车泵 580 万件,挂车汽车刹车偶合器 120 万件,挂车导向器及零件、农用拖拉机及挂车零件各 1750 吨。 / / 已建 7 浙 德威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年产高尔夫类产品 100 万套 0.216 0.10/ 已建 8 科恩特 年产各类电动机、微电机 17 万台及电机配件 4 万件 0.00073 0.00037 未建 9 台扬饰品 年产各类绒制品 315 万吨,活动眼睛 80 吨,纹身贴纸 50 吨及其它工艺品和圣诞饰品325 吨。 / / 已建 10 大钰机械 年产 20 台干、湿式成车及各类机械零部件10 万件生产线 / / 已建 11 XX 嘉声复合面料有限公司 年产高仿真化纤及高档织物面料 4163040码、各种户外运动野营用品 50 万条 0.8 0. 已建 12 XX 智泓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各类大容量光、磁盘驱动器及其部件500 万个、半导体元器件 40 万个,新型电子元器件 100 万个,数字照相机 100 吨,精密在线测量仪器 20 万套和精冲模、模具标准件 30 万个和汽车用精密零件 100 万个 / / 已建 13 嘉兴大田海洋食品 年加工生产鱼制品 1800 吨 0.36 0.18 已建 14 XX 高昶机械有限公司 年产汽车用、电脑用五金零件各 5 万件;不锈钢及金属制品加工 500 吨 3.54 1.77 已建 15 XX 美声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年产织标 1 亿 PCS / / 已建 16 序号 企业名称 生产规模 废水 备注 水量 (万 m3/a) COD (t/a) 16 舒康五金制品 年产高档精密不锈钢滑条及不锈钢铰链900 吨、隔 膜阀 400 吨 0.72 0.36 已建 17 益群木业( XX)有限公司 年产各类木制品 2 万立方米 / / 已建 2.3 相关规划概况 2.3.1XX 县城市总体规划( 2000-2020)概况 根据 XX 县城市总体规划( 20002020 年), XX 县城区的形态与结构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 “中心城市(县城) 卫星镇(干窑、姚庄、大云、惠民)构成的一心四点放射状的中心城镇群形态框架 ”。第二层次为 XX 县城区(中心城市),包括XX 经济开发区。 XX 县城市总体规划的结构为: “两个中心区,四个居住片区,两个工业区,方 格网的道路系统和两条城市主轴 ”。 ( 1)两个中心区。公共设施形成两个中心区,一个是老城区的商业贸易服务中心区,另一个是新区的行政、文化中心。 ( 2)四个居住片区。以谈公路及晋阳路两条十字相交的主干路为界,将城市分成四个居住新区。 ( 3)两个工业区。以铁路为界,铁路北以经济开发区一、二期为依托,形成城市主要工业区,铁路以南、善江公路以东为城市新兴高科技工业园区,可作为经济开发区用地。 ( 4)道路系统。方格网道路系统。 ( 5)人民大道、谈公路形成两条城市景观主轴线。人民大道轴线通过一系城市广场相贯穿。谈公路轴线 为城市公共景观轴线,也是城市入口的景观大道,结合行政、商业、居住、绿化,形成建筑富有特色、环境绿化优美的景观轴线。 ( 6)绿化景观。结合水体,以带状绿化为主,重点体现江南水乡滨河绿地景观。 2.3.2XX 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规划是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性规划,通过明确各类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和建设开发活动的环保准入条件等,实现对有限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以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为基础,通过设置建设开发活动的环境准入门槛,控制和改善社 会经济活动的环 17 境行为,达到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根据 XX 县人民政府编制的 XX 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2012-2020)(修编),XX 县划分为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四类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各生态环境功能小区面积及其所占比重具体见表 2.3-1。 表 2.3-1 XX 县四类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分布 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面积( km2) 占全县比重( %) 禁止准入区 10.686 2.1 限制准入区 295.02 58.1 重点准入区 100.196 19.7 优化准入区 101.781 20.0 根据上述规划, 本项目位于限制准入区的 “XX 耕地保护与生态农业建设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编码 1-30421B09) ”。 本项目属于 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修正属于非限制和非淘汰类;对照 XX 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 2012年本)本项目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及设备,未发现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产品和设备。本项目建设基本符合 XX 县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2.3.3 XX 县 环境 功能区划( 报批稿 )( 2015.9) 根据 XX 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XX 县属于优化开发区域,其功能定位为 “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区域、提升地区竞争力的核心区域、集聚人口和经济的重要区域 ”。根据 XX 省环境功能区划, XX 县属于环境优化准入区,功能定位为 “维护和保障健康安全的工业生产和人居环境,防范工业生产环境风险 ”。 根据 XXXX 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 XX 县将重点建设 “三区一园(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城乡统筹先行区、开放合作先导区、民生幸福新家园) ”。因此, XX县环境功能区划的总体目标定位为:为 “三区一园(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城 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