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铁泰路一期(铁炉县界段)道路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政府 编制日期:2013年12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卫生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1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铁泰路一期(铁炉县界段)道路工程 建设单位 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政府 法人代表 王琦 联系人 张玉静 通讯地址 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 联系电话 18611913971 传真 邮政编码 102106 建设地点 北起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铁炉村,终点至县界 立项 审批部门 延庆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延发改函201358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E-4730铁路、公路、遂道、桥梁建筑业 占地面积 (平方米) 997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8000 总投资 (万元) 2987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97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3.2%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铁炉村位于大庄科乡西部,距延庆县城26km,距昌平十三陵13.8 km,位于昌平区郊野公园上游,区位优势突出,具有丰富的物产和旅游资源。但该村当前经济基础薄弱,对外连接道路等基础设施匮乏,为了优化延庆发展环境,打通旅游道路瓶颈,完善区域路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道路的整体服务水平,大庄科乡政府拟建设本道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政府委托,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立即派相关技术人员到项目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收集和研读有关资料,结合项目建设实际特点,并按国家有关技术要求,编制完成铁泰路一期(铁炉县界段)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现上报审批。 2 二、项目概况 设计等级:三级公路, 建设里程2.75 km,路面宽7 m,路基宽8.5 m。 建设规模:工程占地9.97 hm2 。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额2987万元,工程费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筹措。 三、项目沿线现况 铁泰路位于延庆县大庄科乡,道路北南走向,北起大庄科乡铁炉村处,南至县界,根据现场踏勘,规划线位内没有需要保护的古树、文物和军事用地,项目外环境关系见图 1,图 2。现况铁泰路为土路,仅能供行人步行通行,雨雪季节道路泥泞不堪,与旅游景区环境极其不协调,见图3。本项目为三级公路,建设里程2.75 km,路面宽7 m,路基宽8.5 m,设计速度30Km/h,双车道。 铁泰路的实施,可有效改善道路及其周边景区整体服务功能,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带动经济的发展。 图1 项目起点西侧 图2 项目起点东侧 图3 现况路照片 四、项目建设意义 3 优化延庆发展环境,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完善路网,推进山区区县间,乡镇之间交通联络线和山区游环线建设; 形成山区旅游环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提高道路的整体服务水平。 五、工程概况 1、路线线位及主要控制点 1)起终点的确定 铁泰路北起大庄科乡铁炉村,终点在县界。 2)路线方案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本项目道路设计起点为大庄科乡铁炉村,桩号 K0+000,设计终点至县界,桩号为K2+750,道路长度为2750米。 2、主要技术指标表 表1 主要技术控制指标汇总表 指标名称 规范值 方案采用值 设计速度 30Km/h 30Km/h 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30m 40m 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65m 40m 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 350m 35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25m 25m 最大纵坡 8% 3.54% 最小坡长 100m 190m 车道数 2 2 路基宽度 7.5m 8.5m 3、交通量预测 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2,车型比见表3。 根据可研OD调查,昼间(6:0022:00时)交通量占全天交通量的90%,夜间(22:006:00时)为10%。 表2 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pcu/d 年份 AADT 2015 1015 2021 2056 2029 5089 表3 项目交通车型比 4 车型 小型车 中型车 大型车 比例(%) 79 18 3 小型车定为小客车(额定座位19座)、小型货车(载重2t)、摩托车、人力车;中型车包括大客车(额定座位19 座)、中型货车(重 2t7t)、大型货车(载重 7t14t);大型车为特大型货车(载重14t)、拖挂车、集装箱车、拖拉机。 4、工程概况 1)平纵设计 本段道路设计起点为大庄科乡铁炉村,桩号 K0+000,设计终点至县界,桩号为K2+750,道路长度为2750米。全线共设20个交点,最小圆曲线半径为40米,最大圆曲线半径为1000米。半径小于350米的圆曲线设置超高,半径小于250米的圆曲线设置加宽。 全线需设置桥梁3座。 纵断设计中路基高度主要受碓石口沟设计洪水位的控制,在满足设计洪水位的前提下,结合现况地形进行设计,纵断主要控制点有:大西路与铁泰路起点相交道路高程及设计洪水位等。全线最大纵坡为4%,平均纵坡2%。 2)横断面设计 根据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和铁泰路道路功能技术等级要求,并充分考虑现有横断面、现状道路及两侧的地形、地貌、树木、土地使用规划并结合道路远期规划等情况,综合确定道路标准横断面。 路面宽度 7m,两侧路肩宽度均为 0.75m,路基宽度 8.5m。道路横坡:路面为双向1.5%,土路肩为2.5%。 图4 道路横断面图 5 3)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为BZZ-100,路床弯沉值:38(1/100 mm)。 路面结构: 面层: 5 cm W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温拌) 改性乳化沥青透层 乳液用量1.0 L/m2 基层:16 cm二灰稳定碎石(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7MPa) 16 cm二灰稳定碎石(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7MPa) 垫层:30 cm天然砂砾 总厚度:67 cm 4)路基设计 路基高度 本段道路为沿溪线,大部分路段道路紧靠碓石口沟,路基设计高度高于设计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位加壅水高度。 路基填方边坡 一般路基设计边坡坡比为1:1.5,因本道路一侧多数为沿河路基,不能压缩河道,采用挡墙收缩边坡。 路基填料 本道路为沿溪线,可直接采用路基开挖的碎石土填筑。浸水部分的路堤在设计水位以下填筑透水性填料,桥涵台背和挡墙墙背填料,应选用内摩擦角值较大的砾类土、砂类土填筑。 地基表层处理 旧路:路线位于老路上,原路行车道范围内一般可不特殊处理,直接压实填筑即可;路线位于自然坡面部位,地面横坡缓于 1:5 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植土后,可直接在地面上填筑;路线位于自然坡面部位,地面横坡陡于 1:5 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 m。 零填路基 路基填筑高度小于1.5 m时,视为零填路基。为保证零填路基及土质路堑路床范围(即路面底下80厘米范围)压实度不小于95,当地基土强度和含水量符合规范要求时,可直接翻松分层压实,否则,应采取换填、翻松掺灰等方式进行处理。若为原路利 6 用,一般对基底可不处理,直接压实填筑即可。 高边坡路基 填方路基,为保证不压缩河道,河道一侧填方路段设置C15片石混凝土挡土墙。坡面采用浆砌片石护砌对于山体一侧挖方路段:设置六棱花饰网格护坡,种植攀爬植物进行绿化,坡脚设置浆砌片石矮墙。 半填半挖路基、填挖交界路基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料应综合设计,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应优先采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同时对挖方区路床0.8 m范围的土体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宜采用填石路堤。 纵向填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段,土质地段过渡段宜采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碎石填筑,岩质地段可采用填石路堤。 道路跨河道处,桥头两侧路基如处于河道范围,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防护基础埋设在冲刷深度1米以下。 5)附属设施设计 行车道外侧为乙3缘石平缘石(尺寸101549.5 cm),立放,采用 C30砼挤压件。 6)排水设计 全线采用明排系统。路面排水沿道路横、纵坡排到路肩,漫流到路基边沟或路基外山沟。在路堑的边坡顶部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截水沟,截水沟沿自然地势设置,汇入山沟之中,通过涵洞排入附近的沟渠,回补地下水位。道路挖方边坡外设置浆砌鹅卵石浅碟边沟,边沟宽100 cm,边沟坡度为1:4,边沟深度为12.5 cm,厚15 cm。为防止地下水侵蚀路基,设置盲沟排除地下水,盲沟设置在浅碟边沟下方,宽0.6 m,深1.0 m,内填级配碎石。另外设置两道横向盲沟,将纵向盲沟内地下水引出路基,汇到出水口排走。在道路填方边坡外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如道路外侧为山体,与坡角相交为V形,设置 V形边沟;如道路外侧为自然山沟,不设排水沟。 本项目设置主涵7道,边涵8道。 表4 主涵设置一览表 序号 中心桩号 与路中线法向线法向交角() 孔数及孔径 (孔-米) 结构类型 涵长(m) 1 K0+120 90 2-1.2 圆管涵 14 2 K0+470 90 1-1.0 圆管涵 12 7 3 K0+840 90 1-1.0 圆管涵 12 4 K1+420 90 1-1.0 圆管涵 16 5 K1+910 90 2-1.2 圆管涵 16 6 K2+249 90 1-1.0 圆管涵 14 7 K2+690 90 2-1.2 圆管涵 14 7)桥梁工程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级; 桥梁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地震加速度峰值:0.20 g; 中桥设计洪水频率:1/50; 桥梁宽度:0.75 m防撞墩+8.5 m行车道+0.75 m防撞墩,全宽10 m。 8)桥梁工程要点 项目所设置桥梁位于北京市延庆县铁炉村,横跨碓石口沟,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地层构造主要为卵石层和基岩层,本项目下部结构选定原则为基岩距河底距离小于5米时,采用扩基。基岩距河底距离大于5米时,采用桩基,按嵌岩桩设计,嵌入深度至少为2.5倍桩径。 表5 桥梁设置一览表 与路中线交角 孔数及孔径 桥长 桥宽 桥梁名称 中点桩号 度 孔-米 米 米 上部结构类型 下部结构类型 铁泰路1号桥 K1+172.5 60 1-20 27 10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桩基础 铁泰路2号桥 K1+544.5 120 1-20 27 10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桩基础 铁泰路3号桥 K2+061 60 1-20 30 10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U台接扩大基础 9)事故池 经计算铁泰路1、2号桥雨水流量Q为1.7L/S,3号桥雨水流量Q为1.9L/S,均在三个桥梁的一侧设置大小为10 3m 的事故池。 8 10)交通工程 为把本项目建设成为安全、舒适、美观的旅游道路,全线设有标志、标线及护栏等几部分组成。 交通标志 道路标线 本次道路设计机动车道横断形式为一上一下两车道。 护栏 本道路以缆索护栏防护为主,桥上设置砼护栏,桥上砼护栏与缆索护栏间设置波形梁护栏进行刚性过渡,梁护栏采用A级,缆索护栏采用B级。 11)绿化工程 本方案绿化内容包括:全线主要采用边沟外侧绿化设计,同时根据边坡防护,进行边坡绿化。高大落叶乔木宜种植在边沟外侧,对于道路的绿化效果影响较小,而且还成为了一种天然路界。在路肩外侧建议栽植常青低矮树木,如松柏,同样可以起到行车视线诱导作用,还可以防止行人下边沟,并利用植被根系保护路肩外缘的填方,减少冲刷损坏。 12)停车港湾 本次设计共设置停车港湾 2 处,分别位于 K1+500 和 K2+400。停车港湾采用植草砖硬化并施划停车位。 六、投资估算与实施计划 1、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建设里程2.75 km,估算总金额2987万元。本工程造价估算包含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 2、实施计划 计划建设期为 2014 年中旬开工,2015 年中旬竣工。道路及附属设施按规划全部一次建成。 七、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属于道路建设,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4、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9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 10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大庄科乡位于延庆县东南部深山区,距县城40 km,东南与怀柔区黄花城镇为邻,南与昌平区长陵镇接壤,西、北与本县井庄、永宁镇毗邻。 铁泰路位于延庆县东南侧,道路北南走向,北起大庄科乡铁炉村处,南至县界。本次设计为一期延庆段工程,设计起点大庄科乡铁炉村处,设计终点在延庆县与昌平区县界处。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5。 图5 项目地理位置图 2、地质、地貌 延庆县域总面积2009.14 km2,其中山区占72.8%,平原占26.2%,水域占1%。地处燕山沉降带西端、延怀盆地东部,南、北、东三面环山,西临官厅水库,形成向西南开放的半环抱地势。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包括中低山、丘陵、平原、河谷等。 延庆盆地地势平坦,长35 km,宽15km,集中了全县80%以上的耕地面积;盆地 11 外围连绵的群山中,有80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最高处为张山营境内的海坨峰,海拔2241 m,是北京市北部地区第二高峰;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部分形成洪积扇及洪积扇群。 拟建工程场地分布在山区,线路上下起伏较为平缓,铁炉村内有碓石口沟,南入十三陵水库。 3、气候特征 大庄科乡有独特多样的小气候,乡域年平均气温8,无霜期180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96.7 mm,日照时数2385.6 h,年蒸发量约1600.5 mm。 4、水系及水文特征 延庆属大陆季风气候区,属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带的过渡连带。全年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且具有“冬冷夏凉”的山地气候特征。辖域内降水分部不均,延庆县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原,正常年份延庆县年均降水量430 mm左右,72%集中在78月;延庆县地处北京地区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水系的上游,境内较大的河流有沩水河、白河,其他河流多为这两条河流的支流。主要水利设施有官厅水库、白河堡水库、古城水库(即龙庆峡)、佛峪口水库以及白河南干渠、白河北干渠。 大庄科乡东南部的东三岔流域,汇集了全乡60%的地表径流,流入怀柔水库,年平均流量588.58万m3;乡域西部的铁炉流域,汇集了近40%的地面径流,汇入十三陵水库,年平均流量525.82万m3。 5、生态环境 延庆县于2013年完成平原造林工程,110万株树木绿染妫川,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73.5%,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 26%,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 87.8%,生态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 大庄科乡山清水秀、景观多样、生物繁多、森林茂盛、植被覆盖率85%。草场资源丰富,全乡有 18 万亩山场。一年三季有花,不但适应休闲旅游观光,也特别适应发展以养蜂为主的家庭养殖业。林果资源丰富,主要品种有:板栗、核桃、杏仁、红果等,素有“果品之乡”的美誉。 野生动物主要有兽类(兔)、禽类(燕、麻雀、啄木鸟等)、节肢、两栖爬行类(虾、青蛙、蟾蜍等)乙级昆虫和鱼类。项目区域内野生动物种类较少,无珍惜濒危的野生保 12 护动物。 因此,总体而言,项目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良好,需要进一步保持。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行政区划 截止到2012年,大庄科乡有29个行政村,5414人(其中满族550人)。 2、社会经济 2012年延庆县经济总量: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8388万元,同比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5007万元,增长10.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8351万元,增长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5030万元,增长12.8%。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42914万元,增长1.2%;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5437万元,增长15.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448元。 3、旅游业 大庄科乡距离北京市中心60 km,东与怀柔交界,南与昌平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乡内有莲花山景区、旺龙潭大峡谷、残长城等景点,同时还有平北红色第一村、香屯生态旅游村等知名民俗旅游村,一直是京城乃至外地游客青睐的旅游首选之地。该乡林木绿化率达到85,一年三季有花,蜜源、粉源植物丰富,极适于养蜂。大庄科乡已有蜂农200余户,蜂群1.1万箱,年产各类蜂产品50余万斤,是延庆县乃至北京市的养蜂大乡。因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大庄科乡生产的蜂蜜、蜂胶、蜂王浆、蜂花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大庄科乡结合果树面积大、山场有花、植物丰富的现状,鼓励农户发展养蜂业,同时示范推广将栗树的枯死木、剪枝下来的枝杈等废弃物收集起来作基料,培育栗树蘑。果树经济林等有花植物为蜜蜂(养殖业)提供了丰富的蜜源、粉源,提高蜂产品产量和质量,同时蜜蜂为果树授粉,提高授粉率,栗树蘑采收后,基质(废弃菌棒)还田为果树生长提供了丰富有机质肥料,又促进了果树生长和果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果树又为蘑菇生长提供了很好的遮荫条件。这样,大庄科乡“立体循环农业”模式基本建立,即空中大力发展蜜蜂养殖业,生产有机蜂产品;中间大力发展果品产业,生产有机果品;树下大力发展板栗蘑菇种植,生产有机食用菌。实现了优势互补,层间各业协调发展,是山区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循环经济的一条致富路。 13 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根据201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延庆县空气中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分别为0.026 mg/m3、0.039 mg/m3和0.082 mg/m3,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附近的地表水体为锥石口沟,水体汇入十三陵水库,位于项目地南面595m处,根据北京市地表水功能区划方案十三陵水库目标水质类别为类,水体功能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网站上2013年1月2013年6月公布的十三陵水库水质状况统计,具体统计结果见表6。 表6 十三陵水库水质状况统计表 河流名称 监测时间 现状水质类别 2013年1月 2013年2月 2013年3月 2013年4月 2013年5月 十三陵水库 2013年6月 由表6可见,2013年1月2013年6月十三陵水库水环境质量均符合类水质要求,水环境质量良好。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道路起点处有铁炉村,沿线均为山地植被,无噪声源。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里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村庄原则上执行一类区标准,所以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1类标准。 声级计型号:HS5628型积分式声级计; 监测时间:2013年08月09日。为全面了解和分析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对项目所在地周围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 14 1、测量仪器、测量时间和测量环境条件 测量仪器:采用HS5618A型积分式声级计,声级计的传声器加防风罩。 测量时间:本次评价于2013年8月9日昼夜各进行了一次监测。 气象条件:无雨、无雷电、风力小于4级(5m/s) 2、测量频率和方法 测量方法:环境噪声按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规定方法进行。 监测频率:监测一天,分昼、夜两个时段,每个时段各测一次,每次各监测点为每5秒读一个数据,共取100个数据。 3、监测布点与数据统计 监测布点: 共布设1个噪声监测点,在拟建道路起点铁炉村首排房屋窗前1 m设置一个监测点,监测结果见表7所示,噪声监测布点位置见图6。 图 6 噪声监测布点图 监测数据统计: 噪声监测声级值为等效连续A声级,是监测时段内噪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其数学表达式为: 15 = =iLninLeq1.01101lg10 式中:Leq 等效声级 Li为第i次采样测得的A声级 n 为取样总数 统计结果以等效声级LAeq做为评价量,统计Leq,分析噪声水平,统计超标值。 4、噪声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 (1)评价标准 本项目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中1类标准。 (2)监测结果统计 道路起点处声环境监测数据见表7。 表7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点位号 监测点位 时间 噪声值 标准值 超标情况 昼间 42 55 达标 1# 铁炉村 道路起点 夜间 33 45 达标 从表7中数据可以看出,项目四周昼间、夜间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中1类标准,可见,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良好。 四、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大庄科乡山清水秀、景观多样、生物繁多、森林茂盛、植被覆盖率85%。草场资源丰富,全乡有18万亩山场。野生动物主要有兽类(兔、鹿、野猪)、禽类(燕、麻雀、啄木鸟等)、节肢、两栖爬行类(虾、青蛙、蟾蜍等)乙级昆虫和鱼类。项目区域内野生动物种类较少,无珍惜濒危的野生保护动物。 项目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良好,需要进一步保持。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 、敏感点 经现场踏勘,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道路起点处的铁炉村。 2、环境质量保护目标为: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项目周围水环境质量保护级别在类功能区水平。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项目周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6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项目所在区域靠近道路两侧声环境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功能区水平。 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根据建设项目性质、特点、所在区域的环境关系以及环境特征,该项目建成运行之后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区域环境质量保护的总体要求,区域环境空气中SO2、NO2年均浓度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区域声学环境质量通过采取降噪措施后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符合类水质要求,水环境质量良好。 17 四、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地表水 本项目所在地附近的地表水体为锥石口沟,水体汇入十三陵水库,位于项目地南面595m处,根据北京市地表水功能区划方案十三陵水库目标水质类别为类,水体功能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域标准,见表8。 表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 污染物名称 pH NH3-N COD BOD5 高锰酸盐指数 总磷(以P计) 标准值 6-9 1.0 20 4 6 0.05 2、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见表9。 表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取值时段 单位 SO2 NO2 TSP PM10 PM2.5 年平均 mg/m3 0.06 0.04 0.20 0.07 0.035 日平均 mg/m3 0.15 0.08 0.30 0.15 0.075 小时平均 mg/m3 0.50 0.20 3、环境噪声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拟建道路两侧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见表10。 表10 声环境质量标准 类别 单位 昼间 夜间 1类 dB(A) 55 45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1)施工期 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因子主要为粉尘和沥青烟,本项目沥青烟气、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执行北京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501-2007)中表1中II时段标准。详见表11。 表1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节选) 单位:mg/m3 污染物 生产工艺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沥青烟 沥青搅拌 20 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存在 颗粒物 其他 30 1.0 (2)营运期 18 本项目沿线不设服务设施,不涉及采暖锅炉,故营运期无 SO2等主要大气污染物集中排放,项目对空气的影响主要为汽车尾气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 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详见表。 表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节选) 单位:mg/m3 污染物 二氧化氮(NO2) 总悬浮微粒(TSP) 一氧化碳(CO) 日平均 0.08 0.30 4.0 二级标准 1小时平均 0.20 / 10.0 2、废水 本项目排放的废水主要为施工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污水由当地的环卫部门运到有资质的污水厂进行处理,排水水质执行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的表3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具体限值见表 13。 表13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307-2013)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标准 pH COD BOD5 NH3-N SS 标准值 65-9 500 300 45 400 注:单位:mg/L,pH值无量纲。 3、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针对公路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居民区,执行标准见表14所示。 表14声环境执行标准(节选) 标准值LAeq(dB) 评价标准 昼间 夜间 标准等级 (GB3096-2008) 1类 55 45 4、固废 道路工程的废渣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运到垃圾填埋场处理。 19 总量控制 目标 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施工期,为暂时性,施工结束后各种污染源可以消除,因此本项目无需申请总量。 20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一、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分析 道路建设的主要工序如下: 选线勘察、设计征地放线路基挖填架桥边坡防护路面工程交通工程竣工通车营运管理。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施工废水、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1、主要污染工序 表15 工程主要污染源分析 评价项目 污染源分析 施工期 水土流失及植被破坏; 生态环境 营运期 工程对土地利用及沿线农业生态的影响; 施工期 施工污水排放; 水土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环境 营运期 路面径流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以旅游为主的道路禁止装载危险品的车辆通行; 施工期 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 TSP 及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环节为材料运输过程中来往施工车辆的增多。沥青烟尘对大气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主要污染环节为路面铺设; 环境空气 营运期 行驶汽车排放尾气污染物; 施工期 施工作业机械; 声环境 营运期 公路行驶汽车; 施工期 施工生活垃圾,拆迁、施工废料; 固体废物 营运期 过往车辆丢弃垃圾; 2、废气 本项目混凝土、灰土均外购,且不设预制场、灰土拌合站和沥青拌合站。施工期对空气环境的污染来源包括平整土地、铺浇路面、材料运输、装卸等环节产生的扬尘,机械车辆的尾气,沥青路面铺设时产生的沥青烟的影响。 施工期扬尘主要发生在运输、挖掘和填铺阶段,一般扬尘量与汽车速度、汽车重量、道路表面积尘量成比例关系。施工区车辆运输引起的道路扬尘约占场地扬尘总量的50%以上,起尘量与运输车辆的车速、载重量、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路面含尘量、相对湿度等因素有关。 在施工阶段对大气的污染除扬尘外,沥青烟气是另一主要污染源。另外,施工期进入施工区的运输车辆较多,由此产生的汽车尾气是该时段主要的大气污染源;运输车辆 21 和部分施工机械在怠速、减速和加速时产生的污染最为严重。 项目起点西侧为铁炉村居民住房,同时线位所经之处自然环境较好,植物覆盖情况良好,因此要切实做好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工作,针对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产生情况,应制定严格的污染防治措施控制扬尘,严格按照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939-2007)的要求防治扬尘污染。具体提出防治措施如下: 施工单位应对参与施工的各种车辆及施工机械进行尾气合格证的检查,并对车辆进行按时检修保养,防止非正常运行造成尾气超标排放。 装运土方时控制车内土方低于车厢挡板,减少途中撒落,对施工现场抛洒的砂石、水泥等物料应及时清扫,砂石堆、施工道路应定时洒水抑尘。 施工现场对外围有影响的方向设置围栏或围墙,封闭施工,缩小施工现场扬尘和尾气扩散范围。沿施工现场周围应设2.5 m以上的围墙防止扬尘污染周围环境;施工期间的料堆、土堆等应加强防起尘措施,对堆存的砂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 施工车辆在进入施工场地后,减速行驶。 及时清扫施工场地和进出场道路,对施工车辆及时清洗,禁止超载,清运车辆覆盖帆布,防止洒落等。 应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水泥、黄沙等的装卸作业,使用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时应加盖防雨布。 对排烟大的施工机械安装消烟装置;施工中还应注意减少表面裸土,开挖后及时回填、夯实,做到有计划开挖,有计划回填。 此外,施工废气还包括施工车辆频繁运输以及各种施工机械设备排出的尾气,主要污染物是 CO、HC、NO2、SO2等。经类比分析知,本项目施工工程中施工机具尾气污染物排放量不大,项目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受施工机具尾气影响较小。 3、废水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包括粪便污水、清洗污水等,其主要污染因子为COD、NH3-N、SS、TP,其中以粪便污水中的污染物数量最高。生活污水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4、噪声 施工期间各种施工作业和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特点是噪音源种类多,源强大,非稳态。本项目主要施工机械不同距离噪声源强见表。 22 表16 主要施工机械不同距离处噪声级 单位:dB(A) 机械类型 测点距离(m) 声级(dB) 备注 挖掘机 5 92 液压式 推土机 5 90 装载机 5 95 平地机 5 90 铲土机 5 95 压路机 5 86 振动式 摊铺机 5 87 打桩机 15 95105 卡车 7.5 89 卡车载重越大噪声越强 搅拌运输车 2 90 由于拟建项目起点处有已住居民住宅,为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其影响,施工期间应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要求对施工场界进行噪声控制,采取严格降噪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必须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中的各项规定,注意避开人们正常休息时间,在夜间(22:0006:00)不得使用高噪声的施工机械。除需要连续浇注砼外,其他作业在夜间22:00以后停止施工。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向环保执法部门提出申请。 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工具,如以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同时尽可能采用施工噪声低的施工方法。 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减少噪声的影响。 混凝土需要连续浇灌作业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将搅拌机运行时间压到最低限度。 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施工过程中各种运输车辆的运行,还将会引起公路沿线噪声级的增加。因此,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尽量压缩工区汽车数量和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 5、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废主要为道路工程的废渣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二、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分析 (1)大气污染源 23 公路建成通车后,汽车尾气成为影响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汽车尾气污染物可模拟为持续排放的线性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取决于交通量的大小,同时又与车辆类型和路面车况有关。 交通量及平均车速选择 交通量预测结果,以及车型比和昼夜比详见表2、3。 根据工程设计方案,拟建公路设计时速30 Km/h,平均行驶车速根据环境评价导则中相应的公式计算,本项目Eij按车速50 km/h取值。 车辆排放污染物源强 气态污染物排放源强按下式计算: 311-3600=iijij EAQ 式中:Qj j类气态污染物排放强度,mg/(ms); Ai i型车预测年的小时交通量,辆/h; Eij 汽车专用公路运行工况下,i型车j类排放物在预测年的单车排放因子mg/(辆m),详见表。 表17 车辆单车排放因子推荐值 单位:mg/(辆m) 平均车速(km/h) 50 60 70 80 90 100 CO 31.34 23.68 17.90 14.76 10.24 7.72 小型车 NOx 1.77 2.37 2.96 3.71 3.85 3.99 O 30.18 26.19 24.76 25.47 28.55 34.78 中型车 NOx 5.40 6.30 7.2 8.3 8.80 9.30 C 5.25 4.48 4.1 4.01 4.23 4.77 大型车 NOx 10.44 10.48 11.1 14.71 15.64 18.38 表18 拟建公路各路段CO、NOx源强 单位:mg/(ms) 运营初期 运营中期 运营远期 路段 污染物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 设计速度30 km/h 双车道 CO 0.37 0.10 0.73 0.20 2.26 0.62 铁泰路 NOx 0.03 0.01 0.06 0.02 0.20 0.05 (2)噪声源强 公路投入营运后,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噪声源为非稳态源,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传动系统均会产生噪声;行驶中引起的气流湍动、轮胎与地面摩擦也会产生噪音;公路路面不平整也会产生噪声。根据声环境导则中的推荐公式,计算交通噪声源强7.5 m 24 处的噪声级。 表19 项目主路特征年分车型交通噪声源强(7.5m) 单位:dB(A) 2015年 2021年 2029年 路段 车型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设计速度30 km/h 双车道 小车 61.4 61.4 61.4 61.4 61.2 61.4 中车 59.1 58.9 59.3 59.0 59.8 59.1 铁泰路 大车 67.2 67.1 67.3 67.1 67.7 67.2 (3)生态 营运期隔离带草皮和树木将进行补植或修复,不会引起水土流失。因此,本项目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25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