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昌华景区一期建设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建设单位 :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 评价单位 : 北京师范大学 评价日期 :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I 目 录 前言 . 1 1 总则 . 1 1.1 评价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评价原则 .3 1.4 环境 评价 因子选择 .4 1.5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5 1.6 评价工作等级与期限 .6 1.7 评价范围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6 1.8 评价标准 .9 2 工程概况及分析 . 12 2.1 工程概况 . 12 2.2 工程分析 . 22 2.2.1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 22 2.3 工程与森林公园规划、条例的符合性分析 . 32 3 区域自 然环境概况 . 34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4 3.2 资源环境概况 . 37 3.3 社会经济概况 . 38 4 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 39 4.1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 39 4.2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 48 4.3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 52 4.4 地表水环境现 状调查与 评价 . 54 4.5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 55 5 环境影响预测 . 57 5.1 生态影响预测 . 57 5.2 声环境影响预测 . 63 II 5.3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72 5.4 地表 水环境影响预测 . 77 5.5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81 5.6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 81 5.7 景观 影响分析 . 82 5.8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 83 6 环境影响缓解措施 . 85 6.1 生态保护措施 . 85 6.2 噪声环境影响缓解措施 . 87 6.3 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88 6.4 地表 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91 6.5 地下水环境影响缓解措施 . 92 6.6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 92 6.7 景观保护措施 . 93 6.8 社会环境影响 减缓措施 . 93 7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 95 7.1 清洁生产分析 . 95 7.2 总量控制 建议 . 98 8 公众参与 . 100 8.1 目的及原则 . 100 8.2 调查方法和过程 . 101 8.3 调查对象与内容 . 104 8.4 调查结果分析 . 106 8.5 调查结论 . 109 9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10 9.1 分析原则 . 110 9.2 分析内容 . 110 9.3 分析方法 . 110 9.4 费用分析 . 111 9.5 效益分析 . 112 9.6 分析结论 . 114 III 10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115 10.1 环境管理与监察 . 115 10.2 环境监测与生态监察计划 . 116 11 结论与建议 . 118 11.1 工程概况与分析 . 118 11.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119 11.3 环境影响预测 . 120 11.4 环境影响缓解措施 . 124 11.5 公众参与 . 128 11.6 总结论 . 128 附录:样方调查表 . 129 1 前言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 年)提出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将北京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园林绿化是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首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对保护与恢复森林、绿化美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西山 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西郊小西山,是 1992 年原林业部批准的 41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属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中 “ 西北挡 ” 的最后一环,也是距离中心城区最近的一座森林公园。公园划分为昌华景区、静福景区、凌云景区、北岭景区、百望景区等 5 个景区,其中昌华景区是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览活动的主体,与香山公园、八大处公园等一道形成前山主要风景带。 2007-2009 年通过实施奥运花卉园示范、森林防火公路一期等工程建设,开展了昌华景区核心区域低质景观林分改造、栽植观赏花卉、丰富树种、主干道路改建和拓宽等工作,景观效果得到较大提 升。 2009 年,西山试验林场自筹资金开展了昌华景区门区景观建设、修建公园通行道路、游憩道路等工程,使景区建设初具规模。 但随着北京市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生态休闲旅游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引起昌华景区游客量的快速增长。据预测, 2014 年昌华景区年客流量将超过 200 万人,景区基础服务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具体表现为:( 1)供水体系尚未形成:公园取水不便,影响到消防用水供给、林木养护、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公园有山乏水也使风景资源大为减色;( 2)服务设施不健全:游客中心、停车 场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影响游客集散和交通疏导等旅游服务的开展;( 3)部分林分景观功能有待改善提升:项目区植被类型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覆盖率高达 92%,但是部分区域刺槐、黄栌等林分由于林龄老化等多种因素造成生长衰退、结构不良、病虫危害,生态防护效益和景观游憩功能低下,急需更新改造。 综上所述,北京西山森林公园昌华景区一期工程建设符合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可有效缓解公园内用水紧张,健全服务设施建设,改造部分林分景观。为保持城市合理的空间结构、保护人文和自然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有力保障 ;为居民提供近距离的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场所 ,对改善北京城市环 2 境,促进人居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根据国家、北京市环境影响评价及建设项目审批的相关规定,北 京市西山试验林场 于 2013 年 9 月,委托北京师范大学 开展 本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 1 总则 1.1 评价目的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目的如下: (1) 通过资料分析、现状调查监测和类比分析,全面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昌华景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预测和评价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程度、范围和未来工程竣工验收提供资料依据 ; (2) 通过现场调查和类比分析,判定工程建设过程、 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因子,确定主要污染源位置、参数 ; (3) 采用模型模拟、类比调查等技术手段,预测及评价工程实施对评价区的生态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 (4)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导则的要求,结合评价区的自然、社会环境特征,提出并制定为减轻环境影响所应采取的保护与管理措施 ; (5) 通过开展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景观改造、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的环境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支撑,最大程度降低项目建设对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建设活动对 周边 人居环境的干扰最小化,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 1.2 编制 依据 1.2.1 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8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8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2 号 ,2000) (7)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 2013 37 号, 201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 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87 号, 2008)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 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53 号, 1998) (12)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41 号, 2013) (1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 (14)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 (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16)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17)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 ( GB12523-2011) (18)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19)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 200038 号, 2000) (20) 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林业局令第 27 号) (21)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 LY/T2005 2012) (2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 2003 9 号) (23)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 环发 2006 28 号 ) 1.2.2 地方性法规、规划及标准 (1)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 2011) (2)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2014) (3) 中共北京市 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北京市林业发展的决定(京发 2004 5 号) (4) 北京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1999) (5)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 年 -2020 年 (6) 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 2004-2020 年) (7) 北京市排水和再生水管理办法( 2010) (8)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市政府令 2013第 247 号) (9) 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501-2007) (10)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 307- 2013) (11)北京市地表水功能区划方案(京水务资 200848 号) (12) 北京市 2013 年 -2017 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京政发 201327 号) (13)北京市 2013 年 -2017 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京政办发 3 201349 号) (14)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北京市住建委, 2013) (15)关于印发北京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的通知(京水务法 201026 号) (16)北京市 20122020 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2012) (17)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 2012) (18)北京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19)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实施细则的通知 (海行规发 2013 9 号) 1.2.3 技术导则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1)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2.3-93)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 1.2.4 其他依据 (1) 北京市 “ 十二五 ” 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 2011 年) (2)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2013 年 -2020 年 (3)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昌华景区一期建设工程 项目建议书 ( 2013 年) 1.3 评价原则 (1) 满足国家、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和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要求。 (2) 预测分析项目建设过程及运营期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3) 现场调查结合网络调查,加强公众参与,充分反映公众需求。 (4) 提出供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决策参考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一系列在项目施工和运行中实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以消除或补偿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5) 从 生态 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做出论证,并力求使环评结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项目审批、设计、施 工中的环境保护管理 4 提供科学依据。 1.4 环境 评价 因子选择 1.4.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根据 本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及施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征,判别项目在不同阶段( 施工期 和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确定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并筛选出主要 影响因素 。 表 1-1 主要 影响 因素筛选 阶段 工程内容 主要影响 因素 施工期 施工建设 生态干扰、噪声、扬尘、汽车尾气、固废、废水 运行期 日常运营 生活垃圾、废水 、生态干扰、汽车尾气 1.4.2 评价因子 根据项目工程特征和项目所在地环境特 征, 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评价因子及预测评价因子,见表 1-2。 表 1-2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环境要素 评价类型 评价因子 大气环境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PM10、 SO2、 NO2、 CO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扬尘、 SO2、 CO、氮氧化物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NO2、 CO 声环境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等效 A 声级, Leq(A)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pH、 DO、 CODCr、 BOD5、氨氮、总磷、总氮、六价铬 等 地下水环境 现状 评价 高锰酸根指数 、硝酸盐氮、氨氮、氟化物、铅、总大肠杆菌、细菌总数等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CODCr、 BOD5、氨氮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CODCr、 BOD5、氨氮 生态 现状及影响分析 植被生态 、 动物生态、 土地占用、水土流失 5 1.5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1.5.1 评价内容 根据工程 特点 及周围环境特征,将本项目主要评价工作内容列于表 1-3。 表 1-3 评价内容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 概况及 分析 项目建设目的、布局、内容,拟建基础设施类型、施工机械、作业方式; 项目建设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产污环节分 析和污染源强核算 2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森林资源 等 3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评价 声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 等的 评价 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生态影响、 声环境 影响 、 大气环境影响 、水 环境影响 、固体废物 环境 影响 、 景观 影响 预测 5 环境影响缓解措施 生态影响 与 噪声 影响 缓解措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 污染 控制措施, 景观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6 清洁生产分析 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和潜力 ,提出要求与建议 7 公众参与调查分析 对项目概况、环境影响及环保治理措施情况进 行信息公示,让公众了解项目情况,收集反馈信息 ,重点 以发放调查表的形式调查公众意见 8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条件下,分析本项目总体 环境 经济效益 9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提出工程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建议 10 结论 给出工程是否可行的结论 1.5.2 评价重点 考虑本项目 施工及运行 特点,结合本项目的环境敏感特征,在 全面系统的 工程分析的基础上, 本次评价 以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作为工作重点 ,系统分析项目建设 与运行 对景区及敏感点声环境,对 区域 生态环境的影响 。 6 1.6 评 价工作等级与 期限 1.6.1 评价工作等级 ( 1)声环境 根据海淀区声环境功能分区, 拟建项目 所在 区域 执行 声环境 质量 1 类标准 ,且 建设规模不大,建设前后声级没有明显增加,受影响人口也没有增加, 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相关要求, 确 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 等级为 二 级。 ( 2)生态环境 评价区属 国家森林公园 , 属重要生态敏感区, 工程占地面积 约 680.40hm2,介于 2 20km2,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的相关规定 ,确定本项目生态环境 影响 评价 工作 等级为 二 级。 ( 3) 大气环境 本项目 运行期没有大气污染源,但施工期会有扬尘、 SO2、 NOx 等 的无组织排放 , 按照导则要求, 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 等级为 三 级。 ( 4)水环境 本项目 废水 水质比较简单, 主要污染因子为 CODCr、 BOD5、油脂 、氨氮 等 ,符合入网要求, 全部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入 污水处理厂处理, 按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 HJ/T2.3-93)规定,水环境 影响 评价工作等级 为 三 级。 1.6.2 评价期限 本项目评价 分建设与运营期两期实施,重点是建设期 对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的影响 。 1.7 评价范围及主要环境保护 目标 1.7.1 评价范围 根据 评价等级, 结合 本项目工程特点和周围环境特征,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 1-4。 7 表 1-4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 评价 要素 评价范围 声环境 西山森林公园昌华 景区 及 边界外 200m 范围 生态环境 整个 西山森林公园昌华景区 范围 , 总面积为 680.40 公顷 大气环境 本项目运营期无大气排放源,大气环境评价范围设定为 西山森林公园昌华景区及边界外 1km 范围 水环境 本项目 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重点分析项目建设对景区内部水体的影响,评价范围为景区内部 景观 水体 1.7.2 环境 保护目标 ( 1) 生态保护目标 拟建项目所在区域为森林公园景区,景区所在区域为生态保护目标,重点是保护生态多样性与景区景观完整性。 ( 2)声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 声 环境 敏感点为 西山森林公园昌华景区、另有 北大附中、南辛村 等 敏感点 ,项目与敏感区位置关系见表 1-5,图 1-1。 表 1-5 声 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点)情况表 序号 敏感 目标 方位 距离景区边界距离( m) 影响 人口规模 执行 标准 1 北大附中 东 20 400-600 1 2 红旗村 东北 20 400-500 1 3 香山小学 北 80 1000-1200 1 4 南辛村 北 10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