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 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监督所迁建工程 建设单位 : 北京市顺义区卫生局 编制日期 2014 年 3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项目名称: 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监督所迁建工程 评价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公章) 法定代理人: 江桂斌 评价文件类型: 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负责人 登记类别 登记证编号 签字 赵兴征 农林水利 A10060200700 评价人员情况 姓名 职称 登记证编号或上岗证编号 备注 签字 赵兴征 工程师 A10060200700 报告表编制 审查人签字: (登记证编号 A10060111000 )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监督所迁建工程 建设单位 北京市顺义区卫生局 法人代表 刘峰 联系人 张斯民 通讯地址 北京市顺义区卫生局 联系电话 89453156 传真 邮政编码 101300 建设地点 顺义新城第七街区 立项审批部门 北京市发改委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5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85 卫生 占地面积 ( m2) 24600m 绿化面积 ( m2) 4745 总投资 (万元) 20967.2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376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8% 评价经费 (万元) 4.5 预期投产 日期 2016 年 6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概况 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监督所原位于顺义区胜利街道光明南街 1号,原址建筑面积较小,各类用房不能达标,严重影响相关检验项目开展,另外,由于原建筑位于地铁 15 号线出口,紧邻区医院,人流量大,人口密度大,为规划拟拆除建筑,亟待迁址新建。 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监督所拟迁至顺义新城第七街区, 项目新址位于林河大街南侧,顺康路东侧,临河村西侧,总用地面积约 24600m,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可兼容使用性质为医疗卫生用地) ,项目拟建三个有相互联系的建筑单体,分别是公共卫生综合业务楼、综合楼群楼、实验楼,同时拟在三个单体建筑的地下配套建设汽车库、建筑设备用房和疾控中心的部分库房。项目总建 2筑规模为 30688m(地上建筑面积 22008m,地下建筑面积 8680m) 。 本项目预计于 2015 年 1 月动工, 2016 年 6 月竣工投入使用,施工期共计约18 个月,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的规定,建设方委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承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2、项目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三十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 ”中 “29、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 ”,为鼓励类项目;属于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7 年本) “二十五、其他服务业 ”中 “13、基本医疗、计划生育、预防保健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 ”,均属于鼓励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的产业政策。 3、建设地点及周边环境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顺义新城第七街区,林河大街南侧,顺康路东侧,临河村西侧,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建设地点周边关系见下图。 34、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项目拟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建三个有相互联系的建筑单体,分别是公共卫生综合业务楼、综合楼群楼、实验楼,同时拟在三个单体建筑的地下配套建设汽车库、建筑设备用房和疾控中心的部分库房。 本项目建设指标见下表,用地平面布局图见附图 3。 本项目主要建设指标 名称 单位 数据 总用地面积 m224600 代征道路用地面积 m27300 代征绿化用地面积 m22300 建设用地面积 m215000 建筑占地面积23755 广场道路面积 m26500 绿化面积24745 总建筑面积 m230688 地上建筑面积222008 综合业务楼( 8 层) m27639 综合业务楼群楼( 4 层) m24324 实验楼( 8 层) m210045 地下建筑面积 m28680 机动车停车位 个 203 地上 个 48 地下 个 155 建筑高度 m 41 本项目建筑用房分配及楼层平面功能布局详见下表、 附图 2 及各楼层平面布局图。 楼层平面功能布局一览表 楼层 用房用途 综合业务楼主楼 B1 易燃易爆物品库房(230m2)、应急物资贮备库房(514 m2)、冷库(600 m2)、设备用房(834 m2)、单位车库(1720 m2)、建筑设备用房(302 m2)、公共车库(4480 m2) F1 设备用房(40 m2)、办理发证大厅(500 m2)、投诉接待室(50m2)、值班室(90 m2)、罚没物品暂存室(171 m2)、司机值班室(90 m2)、卫生间(36 m2) F2 罚没物品暂存室(896 m2)、卫生间(36 m2) 4F3 办公室(100 m2)、询问调查听证室(80 m2)、陈述告知室(80m2)、快速检测分析室(60 m2)、计算机房、档案室(150 m2)、应急处置室(100 m2)、罚没物品暂存室(139 m2)、库房(62m2)、更衣室(50 m2)、消毒室(100 m2)、卫生间(36 m2) F4 办公室(461 m2)、会议室(160 m2)、文印室(40 m2)、图书资料室(280 m2)、洗衣房(20 m2)、卫生间(36 m2) F5 免疫规划室(400 m2)、疫情室(234 m2)、值班室(30 m2)、办公室(219 m2)、库房(58 m2)、卫生间(36 m2) F6 疫情(204 m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 m2)、教育培训与科研(517 m2)、收发室(20 m2)、卫生间(36 m2) F7 环境与职业 (206 m2)、 公共营养 (130 m2)、 健康相关因素 (400m2)、教育培训与科研(113 m2)、卫生间(36 m2) F8 公共营养(120 m2)、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室(150 m2)、领导人员办公室(100 m2)、会议室(160 m2)、接待室(50 m2)、档案室(60 m2)、文印室(30 m2)、资料室(100 m2)、计算机房(90 m2)、公勤人员用房(40 m2)、卫生间(36 m2) 综合楼群楼 F1 急慢性传染病室(350 m2)、地方病室(370 m2)、寄生虫病室(294 m2)、食源性疾病室(370 m2)、职工食堂(17 m2) F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84 m2)、疾病预防控制(310 m2)、放射(290 m2)、职工食堂(8 m2) F3 在职人员教学用房(197 m2)、职工食堂(1089 m2) F4 在职人员培训用房(745 m2) 实验楼 F1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460 m2)、血清学实验室(433 m2)、实验用品库房(97 m2)、应急物资贮备库房(136 m2)(包括医疗废物暂存点 20 m2) 、中心供应站(130 m2) F2 肠道菌实验室 (350 m2)、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240m2)、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595 m2)、档案室(71 m2) F3 结核病参比实验室(162 m2)、寄生虫病实验室(256 m2)、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402 m2)、实验用品库房(71 m2)、PCR实验室(125 m2)、消毒产品消毒效果检测室(140 m2)、放射化学实验室(100 m2) F4 HIV 初筛实验室(408 m2)、地方病实验室(205 m2)、职业卫生检测室(196 m2)、实验用品库房(72 m2)、负压状态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70 m2)、电子显微镜室(165 m2)、全自动微生物仪实验室(60 m2)、冷房(40 m2)、暖房(40 m2) F5 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 (242 m2)、 常见化学毒物检测实验室 (414m2)、腐蚀性物品库房(140 m2)、环境测试仓(80 m2)、等离子光谱仪/质谱仪检测室(ICP/MS 室) (80 m2)、二噁英实验 5室(300 m2) F6 常见化学毒物检测实验室 (829 m2)、 普通理化实验室 (356 m2)、一般化学试剂库房(70 m2) F7 普通理化实验室(1185 m2)、一般化学试剂库房(70 m2) F8 消毒实验室(428 m2)、杀虫实验室(273 m2)、普通理化实验室(195 m2)、毒害性物品库房(剧毒品库) (150 m2)、实验室药效测试室(130 m2)、模拟现场测试室(80 m2) ( 6)主要化学试剂及原辅村料用量 本项目建成后,综合业务楼主楼和裙楼为行政办公,实验楼主要进行理化及微生物实验及相关办公用房。实验楼部分主要实验内容与现有实验基本类似,按现有实验室使用的常用试剂(生化试剂和化学试剂)进行统计,具体见下表。 主要实验材料年用量 序号 名称 年用量 序号 名称 年用量 1 硫酸 10L 13 杀虫剂原药 5g 2 盐酸 20L 14 医用酒精 144L 3 氢氧化钠 10Kg 15 无水乙醇 5L 4 三氯甲烷 10L 16 84 消毒液 144L 5 丙酮 5.5L 17 培养基 520 千克 6 硝酸 30L 18 核酸提取试剂盒 5盒 7 高氯酸 2L 19 凡士林 30g 8 正已烷 5L 20 麸皮 15kg 9 甲醇 5L 21 一次性手套 41 箱(每箱 1000 副)10 甘油 30g 22 N95 口罩 12 箱(每箱 500 个) 11 樟脑粉 500 23 一次性口罩 12 箱(每箱 5000 个)12 乙醚 2L 6、工作人员 根据 “关于为区卫生局所属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定目标编制的通知 ”, 2020 年顺义区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标编制共 469 人。由于卫生监督所外派 76 人,故实际在项目所在地的工作人数为 393 人(其中:卫生监督所 125 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68 人)。 7、公共基础设施 供水 :自来水:项目用地西侧的顺康路敷设有市政自来水管网,管道管材为K9 级球墨给水铸铁管,主管道管径为 DN400,预留接口做出红线外 2m,管径 6为 DN200,端头设阀门井,管道工作压力为 0.3Mpa,可为本项目所用,自顺康路接入。中水:项目用地西侧的顺康路敷设有市政中水管网,中水接口管径为DN200,管道工作压力为 0.3Mpa,可为本项目所用,自顺康路接入。 供电 :项目用地北侧有 4#变电站,装机容量约为 400000kVA。预留管道井出口自林河南大街,可为本项目所用,本项目拟从该变电站引入两路 10KV 电源,拟自林河南大街接入。 供暖 :项目用地西侧的顺康路敷设有 市政二级热力管网,主管线管径为DN500,冬季设计供回水温度 110 /70,供热能力充足,可满足本项目建设需要,拟自顺康路一侧接入。热源为城南供热中心。 制冷 :自装制冷设备,冷源:拟集中设一个冷冻站,站内设两套冷源系统,其中 1 套冷源系统为实验楼服务,选用 2 台额定制冷量为 350RT(1230 kW)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另一套冷源系统为办公楼及裙房服务,选用 2 台额定制冷量为 350RT(1230 kW)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两套冷源系统共设一套分集水器,彼此互为备用冷源。循环水泵及补水定压机组、水处理设备等均设于冷冻站;冷却塔设于综合业务楼群楼屋面。冬季洁净实验室需要空调冷源,采用冷却塔自由冷却,经板换换热后提供 7/12空调冷水。选用 2 台板换,1 用 1 备。冷冻站、换热站及变配电室的值班室、消防控制室采用分体式空调器。 排水 :雨水:项目用地西侧的顺康路敷设有市政雨水管网,雨水管道预留支线管径为 DN600,预留接口做出红线 2m,可为本项目所用,自顺康路接入。污水:项目用地西侧的顺康路敷设有市政污水管网,污水管道预留支线管径为DN500,预留接口做出红线 2m,可为本项目所用,自顺康路接入。排水最终进行顺义区污水处理厂。 8、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 20967.2 万元,拟其中的 70%(约 14677.0 万元)申请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其余的 30%(约 6290.2 万元)由顺义区政府自筹。 9、工期安排 项目预计 2015 年 1 月动工, 2016 年 6 月竣工,施工期共计约 18 个月 7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占地已完成一级开发,现状为已征后待用的空地,不存在原有污染源。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处级卫生事业单位,现有职工 118 人,拥有建筑面积共计 3700m 的建筑物,其中实验用房 2000m (包括艾滋病检测室、食品检测室、水质检测室、流行病细菌室、病毒检测室、生化室、临检室的实验室),业务及办公用房 1700m 。顺义区卫生监督所为区卫生局直属副处级行政执法机构,有职工 107 人。拥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共计 500m 。 现状疾控中心产生的废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顺义区医院统一处理后, 经过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汇入顺义区污水处理厂。实验室废物统一收集临时存放在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暂存点, 统一委托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金州安洁废物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妥善处置。原址各项污染物均已得到有效处理,不存在原有环境污染问题。 8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城区距市中心 30km。东邻平谷,北连怀柔、密云,西接昌平、朝阳区,南界通州区、河北三河市。区境东西长 45km,南北宽 30km,总面积 1020km2。地处燕山南麓,华北平原北端,属潮白河冲积扇下段。平原面积占 95.7%。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地最高点海拔 637m,平均海拔 35m。 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监督所拟迁至顺义新城第七街区, 项目新址位于林河大街南侧,顺康路东侧,临河村西侧,总用地面积约 24600m,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可兼容使用性质为医疗卫生用地) 。 2、 地形、地貌 顺义区地处燕山山脉南麓,华北平原北端,属于潮白河冲积扇的中下段。受燕山褶皱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境内山麓与平原的基本框架,总地势为北高南低,属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带,系古代永定河冲刷的一部分。 地貌类型可基本划分为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自西向东)。其东北部为燕山余脉,西北部和东南部有零散的山丘分布,其余为河流冲洪积平原。地形大致可分为海拔高程大于 100m 的浅山区,高程在 50m 至 100m 的山前坡岗区,以及海拔高程低于 50m 的广大平原区。坡岗及山区面积 72.88km2,平原区面积948.14km2。 平原区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海拔高程在 20m 至 50m 之间,坡度1左右。平原地区为河流冲洪积作用而成,分为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一级阶地为潮白河、小中河、温榆河两岸的三条槽形平地,海拔高程在 20m 至 40m 之间,陡坎高度 8m 到 10m。二级阶地地面高程在 30m 至 50m 之间,陡坎高度在4m 到 8m 之间。 3、气候、气象 顺义地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少雪。 根据顺义区气象局 2011 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顺义的气象气候条件如下:( 1)年平均气温 12.8。最冷月为 1 月份,平均气温 -5.3,最热月为 7 9月份,平均气温 26.9;年极端最低气温 -12.3,年极端最高气温 36.5。 ( 2)年平均风速为 1.9m/s, 1 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为 2.7m/s;九月份、十月份平均风速最小,均为 1.4m/s。 ( 3) 顺义区 2011 年主导风向为 NNE, 风向频率为 11.4%, 次主导风向为 N,风向频率为 9.2%。冬季( 12 月、 1 月、 2 月计)以 NNE、 N 风向为主,占冬季风向频率的 14.6%、 14.6%;夏季( 6 月、 7 月、 8 月)以 SSE、 SE 风向为主,占夏季风向频率的 15.7 %、 14.0%。 顺义区 2011 年风向频率统计结果见下表。 顺义区 2011 年风向频率统计结果 频率: % 风向 N 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频率 9.2 11.4 9.1 4.0 2.4 4.0 8.5 8.3 6.3 风向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C - 频率 4.3 3.3 1.8 3.3 6.3 8.0 3.7 6.3 ( 4) 2011 年顺义区年降水量 576.4mm,年平均湿度 47.4,年日照时数2533.6h。 4 、地表水文概况 顺义区境内有大小河流 10 余条,分属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 3 个水系,河道总长 232km,径流总量 1.7 亿 m3,地表水可用量平水年为 4300 万 m3。 潮白河水系:潮白河由北部的密云、怀柔入顺义区境内,纵贯南北,是区内最大的过境河流,境内流程 38km,下游至南庄头村出境入通州区。在本区境内河流有怀河、 牤牛河、 小东河、 箭杆河、 月牙河。 潮白河在本区汇流面积 451.2km2。北运河水系:北运河上游干流称为温榆河,发源于本市昌平区境内,由本区西南部的于庄村南入顺义境内,河流沿本区西南边界于楼台村东南出境流入通州。在本区境内河流有苏峪沟、沙峪沟、方氏渠、龙道河、小中河。温榆河在本区内汇流面积为 333.1km2。 蓟运河水系:蓟运河上游西支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境内,从本市东部流过,区内汇流面积为 236.7km2。本区境内支流有金鸡河、无名河,为本区东部主要的排水通道。 京密引水渠:将密云水库所蓄之水引入城区的输水渠道。起自密云水库白河主坝以南的调节池,于怀柔城区北入怀柔水库,下游经颐和园的昆明湖,在海淀 10区罗道庄与永定河引水渠相汇合,构成北京市完整的输水系统,全长 110km。流经密云县、怀柔区、顺义区、昌平区、海淀区 5 个县区。先后于 1960 年、 1966年分两期开挖,一期工程从调节池的宫庄子闸至昌平区西崔村,二期工程从西崔村下至罗道庄。引水能力怀柔水库以上为 70 m3/s,以下为 40 m3/s。 1961 年起每年向北京市区输送饮用水 3.3 亿 m3。渠上共有各类配套设施 430 余座。 1985 年被列为一级水源保护区。顺义区段从李史山节制闸入顺义区,自西赵各庄出顺义区,在顺义段全长 9km,上口宽 22m,水面宽 15m,在 2008 年 4 月 7 号调查期间,水深 0.8m,自东北向西南流。 5、地下水文及地质条件 本区的地下水年平均开采量约为 4 亿 m3, 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孔隙水。在龙王头 -牛栏山以北及潮白河以东的北小营 -王泮庄以北的一级阶地地区为潜水分布区;此区向西至相各庄 -前宴子、向南至向阳闸 -马辛庄 -东府间的地区为潜水 -承压水分布区,即潜水向承压水过渡地带;其它地区为承压水分布区第一次为潜水,其下各层均为承压含水层。 根据含水层的岩性、结构、导水性和富水性等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六个区: 、单一和 23 层砂卵石结构的含水层 主要分布在龙王头 -大孙各庄 -上园子 -马坊以北地区,含水层厚度 4080m,以砂卵石为主,颗粒大、孔隙大,埋藏浅,导水性极好的潜水分布区,单井出水量大于 5000m3/d,富水性极好。 、多层砂卵、砾石结构含水层 主要分布在相各庄 -荆卷以东,荆卷 -向阳闸 -马辛庄 -东府以北与区之间的地带,含水层厚度 6070m,主要含水层埋深在 100m 以上,以卵砾石和粗砂为主,颗粒粗、孔隙也大,导水性好,富水性强,单井出水量大于 5000m3/d,如大胡家营地区,抽水试验,水位降低 3m,单井出水量达 9324m3/d。为微承压、半承压、潜水分布区,即潜水向承压水过渡地带。 、多层砂砾石及少数砂层结构含水层 主要分布在寺上 -豹房 -顺义城关以东,顺义城关 -河北村 -牌楼 -杜各庄以北,良善庄 -南坞村以西与区间的地带含水层厚度 5060m, 东西部边缘为 2050m, 11以砾石为主,夹有少数中粗砂层,颗粒较粗,孔隙较大,导水性较好,靠近区附近为 200300m/d, 富水性较强, 单井出水量为 30005000m3/d, 第一层为潜水,其下各层为承压含水层。 、多层砂及少数砂砾石结构含水层 主要分布在后沙峪 -桃山 -后桥 -李各庄 -闫家渠 -郭家坞以北与区间的地区,含水层厚度 3060m,以中、细砂为主,夹少数小砾石层,颗粒较细,孔隙较小,导水性一般,富水性中等,单井出水量为 15003000m3/d,为承压含水层分布区。、多层结构的砂层含水层 分布在区以南的地带,含水层厚度 3050m,以细砂和粉砂为主,夹有少数的中砂层, 颗粒细, 孔隙小, 导水性较差, 富水性较弱, 单井出水量小于 1500m,为承压含水层分布区。 本区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孔隙水含水层,无论是东西向还是南北向差异较大,中、上部潮白河主河道滚动区,含水层厚度大、层次少、粒径大和粗、孔隙也大,透水性好,潮白河主河道东西两侧支流滚动区及下部地区,含水层薄,层次多,粒径细小,孔隙也小,透水性相对较差。 、碳酸盐岩溶裂隙水含水层 分布在东部山区及残山,为震旦亚界、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灰岩分布区,岩溶裂隙发育,水量较丰富,单井出水量一般为 12002000m3/d,部分地区可达3500m3/d 左右,但水位埋藏一般较深。 本区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河水入渗、农业灌溉水入渗、山前侧向径流补给、地表水库渗漏补给等。 本区地下水排泄方式有人工开采及自然排泄, 其中自然排泄包括地下水溢出地表、蒸发及向下游的侧向流出;人工开采包括城镇工业开采、水源地开采和农业的季节性开采。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地下水位埋深逐年增大,地下水溢出、潜水蒸发及向境外侧向流出比例很小。 地下水位的空间变化与储水地层岩性,补排条件关系密切。一般潮白河河谷的广大地区,补给条件好,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紧密;潮白河河谷以东的二级阶地地区次之;而潮白河以西的广大地区,特别是天竺、后沙峪一带,补给条件差。 126、植被及生物多样性 自然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及土壤的影响显著,特别是由于坡向和海拔高度的制约和水热条件的影响, 使自然植被呈现出有规律的垂直分布及过渡交替的特征。在绿化方面,林木覆盖率达到 32%,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21m2。7、动植物概况 顺义区地处平原地区,植被类型比较简单。由于长期的耕作,天然植被多被耕作植被所替代,主要树种有杨、柳、榆、槐、椿和果树等,灌木有紫槐、桑、杞柳等,农作物有玉米、冬小麦以及高粱、水稻等。在低山丘陵,阳坡上有刺槐、侧柏及酸枣等;阴坡处有油松、荆条、鼠李、锦鸡儿、蚂蚱腿子、锈线菊等,草本有白草、黄草、羊胡草等。 本地区周围地带性植被属暖温带阔叶落叶林,并兼有温带针叶林分布区,但区域开发利用很早,原始植被早已破坏殆尽。周围有乔木、灌木和草地。乔木有杨树、松、柏等;绿地中灌木有连翘、丁香、月季等;草地均为人工种植的草坪。项目区及其周围地区的野生动物主要是鼠类、鸟类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1、顺义区社会经济概况 顺义是“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北京重点发展的 3 个新城之一” ,主要承担引导发展现代制造业以及空港物流、会展、国际交往、体育休闲等功能,形成了以电子通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现代物流、航空运输、会展经济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实现了超高速、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2012 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103.2 亿元,同比增长 8.7%;完成属地财税收入 415.7 亿元, 同比增长 7.8%; 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86.2 亿元, 同比增长 6.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10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 256 亿元,同比增长 18%;完成进出口总额 170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053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6010 元,分别增长 8%和 12%。 2012 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95.3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3.8 万人。 2、顺义区医疗卫生概况 顺义区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 112 个,其中卫生局所属机构 38 个,社会办、其他部门办医疗卫生机构 74 个;医疗机构中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保健院)的 13有区医院、区中医院、潮白河骨伤科医院、 51116 部队医院和妇幼保健院 5 家,一级医院(卫生院)的有 11 家,镇卫生院(医院)所辖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建成192 家。全区有医务人员 3735 人,其中医生 11414 人,护士 800 人。合作医疗及社区卫服务工作在全区健康迅速发展。区级医院拥有螺旋 CT、 C 型臂和彩超等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镇医院(卫生院)有 B 超、心电图机和 300 毫安以上 X光机。区级医疗单位可施行断指再植、人工晶体植入、开颅、癌症治疗等高难手术。几年来 ,顺义区先后被评为全国 爱婴 先进区县、计划免疫达标区县和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县。 3、顺义区文物保护情况 区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有 8 个,分别为顺义城垣、古城遗址、烈士陵园、和硕亲王碑、孔庙元碑、无梁阁、元圣宫、焦庄户地道战遗址;顺义区地下文物埋藏区主要有 2 个, 分别为田各庄村地下文物埋藏区和临河村地下文物埋藏区。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顺义新城第 3 街区,周边无重点保护文物。 14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 地面水、 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采用 2011 年 6 月 7 日 13 日在仁和镇政府的采样监测结果,每天监测四个时段,监测 NO2和 SO2的小时均值和日均值,监测TSP 的日均值,监测结果下表。 拟建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 单位: mg/m3采样地点 采样日期 SO2浓度 日均值 标准限值 7:00 10:00 14:00 17:00SO2浓度 2011-6-7 0.021 0.015 0.013 0.010 0.015 日均值: 0.15小时均: 0.502011-6-8 0.025 0.029 0.030 0.014 0.024 2011-6-9 0.032 0.021 0.015 0.021 0.022 2011-6-10 0.024 0.013 0.035 0.014 0.022 2011-6-11 0.013 0.015 0.010 0.013 0.013 2011-6-12 0.031 0.019 0.028 0.028 0.026 2011-6-13 0.021 0.020 0.022 0.018 0.020 时均 0.024 0.019 0.022 0.017 七日均值: 0.020 采样日期 NO2浓度 日均值 标准限值 7:00 10:00 14:00 17:00NO2浓度 2011-6-7 0.072 0.035 0.023 0.064 0.048 日均值: 0.08小时均 0.202011-6-8 0.047 0.058 0.019 0.067 0.048 2011-6-9 0.059 0.050 0.042 0.062 0.053 2011-6-10 0.048 0.031 0.030 0.044 0.038 2011-6-11 0.032 0.042 0.027 0.038 0.035 2011-6-12 0.024 0.037 0.020 0.042 0.031 2011-6-13 0.050 0.040 0.056 0.051 0.049 时均 0.047 0.042 0.031 0.053 七日均值: 0.043 采样日期 采样时间 TSP 浓度 日均值 标准限值 TSP 浓度 2011-6-7 9: 30-16: 30 0.19 0.19 日均值: 0.302011-6-8 9: 30-16: 30 0.15 0.15 2011-6-9 9: 30-16: 30 0.13 0.13 2011-6-10 9: 30-16: 30 0.25 0.25 2011-6-11 9: 30-16: 30 0.20 0.20 2011-6-12 9: 30-16: 30 0.17 0.17 2011-6-13 9: 30-16: 30 0.24 0.24 15由监测结果分析可知,项目区域 SO2、 NO2、 TSP 的监测浓度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限值的要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区汇水通过附近月牙河、 中坝河, 汇入小中河, 小中河水质功能为 V 类。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 2013 年 12 月的河流水质状况,小中河水质现状为 V3类水质,不满足水质功能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差。 项目区附近的地下水采用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 年 4 月 9 日对仁和镇临河村自备井水水质现状监测资料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采用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类标准,监测结果分别见下表。 仁和镇临河村自备井水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注明者除外 序号 项目 监测值 标准值 达标情况 1 pH(无量纲) 7.62 6.58.5 达标 2 总硬度(以 CaCO3计) 207 450 达标 3 铁 0.08 0.3 达标 4 锰 0.025 0.1 达标 5 铜 0.025 1.0 达标 6 锌 0.025 1.0 达标 7 硝酸盐(以 N 计) 0.469 20 达标 8 浑浊度(度) 0.87 3 达标 9 氟化物 0.203 1.0 达标 10 砷 0.005 0.05 达标 11 汞 0.0002 0.001 达标 12 铬(六价) 0.004 0.05 达标 13 铅 0.010 0.05 达标 14 肉眼可见物 无 无 达标 15 氯化物 8.02 250 达标 16 细菌总数(个 /mL) 未检出 100 达标 17 总大肠菌群(个 /L) 未检出 3.0 达标 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区地下水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类标准要求。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顺义新城第七街区,林河大街南侧,顺康路东侧,临河村西侧,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 GB/T15190-94)及顺义区噪声功能区划分技术说明,项目区执行 3 类标准。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声环 16境质量,评价单位对项目周围环境进行了现场监测,布设 4 个监测点,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进行,监测结果见下表。 项目周边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 监测点 监测位置 昼间监测值 夜间监测值 3类标准值 达标情况1# 建筑东侧 54.3 43.8 昼间 65 夜间 55 达标 2# 建筑南侧 51.4 43.1 达标 3# 建筑西侧 47.5 40.1 达标 4# 建筑北侧 52.2 43.6 达标 根据监测结果,厂区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3 类、标准限值,环境噪声质量现状较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本项目评价区域内无重点保护水域,无重点保护文物古迹和珍贵动植物。通过现场踏勘并结合本项目特点,确定本项目周边环境的保护对象和保护级别见下表。项目周边关系和保护目标分布图见附图 3。 主要保护对象及保护级别 环境敏感点 相对位置 距离( m)保护目标 类别 名称 声环境 临河村 项目东南侧 120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 3096-2008) 3 类 顺和花园一区 项目西侧 450 大气环境 临河村 项目东南侧 12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的二级浓度限值 顺和花园一区 项目西侧 450 水环境 地表水 项目区南侧 150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 3838-2002)V 类地下水 项目区 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 14848-93)类 17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小中河水质功能规划为 V 类,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V 类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无量纲 序号 项目 类标准值 1 pH(无量纲) 692 溶解氧( DO) 2 3 化学需氧量( CODCr) 40 4 生化需氧量( BOD5) 10 5 氨氮( NH3-N) 2.0 6 总磷(以 P 计) 0.4 7 挥发酚 0.1 8 石油类 1.0 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14848-1993)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无量纲 序号 项目 标准值 1 pH(无量纲) 6.58.52 总硬度(以 CaCO3计) 450 3 铁 0.3 4 锰 0.1 5 铜 1.0 6 锌 1.0 7 硝酸盐(以 N 计) 20 8 浑浊度(度) 3 9 氟化物 1.0 10 砷 0.05 11 汞 0.001 12 铬(六价) 0.05 13 铅 0.05 14 肉眼可见物 无 15 氯化物 250 16 细菌总数( /mL) 100 17 总大肠菌群(个 /L) 3.0 18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本项目所在地属于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的二级浓度限值。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 单位:mg/m3序号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 1 小时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1 SO20.50 0.15 0.06 2 NO20.20 0.08 0.04 3 TSP - 0.30 0.20 4、噪声环境标准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 GB/T15190-94)及顺义区噪声功能区划分技术说明,项目区执行 3 类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 区域类别 昼间噪声值 夜间噪声值 3 类 65 55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