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 水景公园公交首末站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宿迁市利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申报日期: 2014 年 2 月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和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2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水景公园公交首末站 建设单位 宿迁市利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周卫东 联系人 吕管 通讯地址 宿城区人民法院大楼九楼 联系电话 13951361908 传真 / 邮政编码 223800 立项审批 部门 宿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局 批准文号 宿区发改批 2014 20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F5411 公共电汽车客运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726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2555.52 总投资 (万元 ) 1200 其中:环保投 资(万元) 30.4 环保投资占投资比例 2.53%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12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 项目为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建成后主要设备为修车和洗车设备,具体见工程内容及规模章节中表 2。 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水(吨 /年) 6882 燃油(吨 /年) - 电(万千瓦时 /年) 5 燃气( 标立方米 /年) - 燃煤(吨 /年) - 其 它 - 废水(工业废水、)排放量及排放去向: 本项目实行雨、污分流,项目 废水 产生 量 约为 5277.9t/a, 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 八一西路 市政管网进入城南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备的使用情况 : 无 3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水景公园公交首末站项目由宿迁市利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规精神,需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据此, 宿迁市利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委托 我公司 对该项目进行环境 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 、 建设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状况 项目位于 市区 古黄河水景公园,东至通信基站、西至规划加油站、南至老环城北路、北至八一西路 , 具体见附图 1。 目前周 边 300 米范围内现状 为: 项目东侧为空地,南侧为古黄河水景公园景区,西侧为拟建的加油站、北侧为在建的隆城颐和小 区 。 2、建设规模 、建设内容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建设 项目总建筑面积 3300 ,主要建设 1 栋 3 层 综合楼、配电房、消防泵房及公厕 。建设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 表 1 水景公园公交首末站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技术指标 指标量 备注 1 占 地面积 7260m2 2 总建筑面积 3300 m2 其中 综合楼 3112.2 m2 配电房、消防泵房 129.2 m2 公厕 58.6 m2 3 绿化面积 2555.52m2 绿化率 35.2% 4 建筑密度 11.14% 5 地上停车位 30 个 项目建成后主要的设备包括修车设备和洗车设备,具体见下表 2。 表 2 水景公园公交首末站的主要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空气压缩机 2 台 2 车灯调试仪 2 台 3 轮胎拆装机 2 台 4 4 汽车外部清洗机 1 台 5 工具箱 4 套 3、首末站运行方式 水景公园公交首末站运行方式为昼间公交车始发为主,夜间以公交车停放为主,运营时间为 6:15 至 19:00,平均 10min 一班。 4、平面布置 见附图 2。 5、项目 公 用 工程及环保工程 项目 公用、环保工程 组成见 下 表 3: 表 3 项目 组成情况一览表 工程名称 工程内容 工程规模 公用工程 供电 变电房及强弱电管网 5 万度 /年 给水 供水管网外接市政自来水 6882t/a 排水 污水管收集外接市政污水管网 5278t/a 供 热制冷 单体空调 / 消防 消防泵房 / 辅助工程 停车位 地上停车位 30 个 环保工程 废气处理 3 套活性炭吸附装置 废水处理 化粪池 1 个 16m化粪池 固废处理 移动盖式垃圾箱 若干 噪声治理 减震垫、隔声材料等 / 给排水 本项目区内的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由宿迁银控自来水公司第二水厂提供,从 八一西路供水管网接入。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污水排入 八一西路 市政污水管网,接入城南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供电 本 项目 由供电部门提供 2 路 10KV 电源,经变电装置转为供电电压 380V/220V。 消防 本项目站内设灭火器 40 台,消防水龙头 8 个。综合楼各层均设室内消火栓系统,水喷淋消防系统、自动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 供热制冷 本项目 供热制冷采用单体空调。 6、项目建设进度 5 项目施工期约 8 个月,预计 2014 年 12 月建成运行。 四 、 建设项目 产业政策符合性 分析 本项目属于 公共电汽车客运 F5411, 查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2013年 修正 ) 、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2 年)及部分修改条目 ,本项目属于其中鼓励类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 符合 现行的国家及地 方的 产业结构调 政策 要求。 五 、 项目选址及 与规划相符性分析 从选址位置来看,项目所在地块既可以完善宿迁地区的公交网络,又避免了站址建在居民区密集地,影响居民生活,选址是适宜可行的。 本项目的提出积极响应了 宿迁市 “十二五 ”城市公交、城乡客运发展规划 及 宿迁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区公交站场建设计划的通知 等文件 精神 ,符合相关规划要求。 六 、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拟建地现状为待建空地, 无原有污染。 6 3、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一、自然环境简况 1、地理位置 宿迁市地处东经 11816,北纬 3359,位于江苏省北部,是江苏、安徽、山东三省之通衢,西邻徐州、东连淮安、北接连云港,并处于徐州、淮安、连云港三市中心地带,是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和这三大经济带的组成部分。 宿迁市城市老城区位于 宿城区 辖区内, 宿城区是地级宿迁市的主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东经 1181007 1183388、北纬 334725 34116之间,北和东与宿豫区接壤,南与泗阳、泗洪县毗邻、西与徐州市睢宁县相连。 2、地质、地貌 宿迁地质构造属我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和淮阴山系形外带相复交会的部位,扬子准地合的东苏北土凹陷区,基底为前震旦系泰山群变质岩类。上复有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第三系下部为峰山组,岩性以粉细砂和含砾中粗砂为主,局部间夹薄层粘土,上部为下草湾组,主要岩性为粘土、亚粘土、中细砂薄层。第四系自下而上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冰水层、第二层为冲洪积层,第三层属海陆交替相沉积层。 宿迁矿产资源丰富,非金属矿藏储量较大,目前已经发现、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种主要有:石英砂、蓝晶石、硅石、水晶、 磷矿石以及黄砂等。有待探明和开发利用的矿种有云母、金刚石、铜、铁、石油、钾矿石等。 3、气候、气象 宿迁市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具有较明显的季风性、过渡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受近海区季风环流和台风的影响,冷暖空气交汇频繁,洪涝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宿迁市境内多年平均气温 14.1 ,七月份最高,平均达 26.8 ,一月份最低,平均为 0.5 ,极端最高气温 40 ,极端最低气温达 23.4 ,多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 2291.6 小时,无霜期 208 天。年最大降雨量 1647.1 毫米( 1963 年),最小降雨量 573.9 毫 米( 1978 年),多年平均降雨量 900.6 毫米。汛期( 6-9 月)雨量最大值 1156.1 毫米( 1963 年)、最小值321.4 毫米( 1996 年),平均 570.2 毫米。最大一日降雨量 254 毫米( 1974.8.12),最大三日降雨量 440 毫米( 1974.8.11 13)。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74%,最大相对湿度 89%( 1995.7),最小相对湿度 49%( 1968.2)。常年主导风向为 SE 风,次主导风向为 NE。 4、 水系 水文 7 项目所在地周边水系主要有 京杭大运河,古黄河、民便河 ,项目污水所 排 入的城南污水处理厂尾水则通过截污 导流管道排至 30 公里处的新沂河。 京杭大运河自西北至东南横贯宿迁市,是南水北调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市市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常年水流方向是沿西北向东南流淌,年平均流量约 15.3 米 /秒,年经过境水资源量 12.78 亿立方米,历史最高水位 19.41 米,最低水位 17.06 米。南水北调工程启动调水后,水流方向将改为由东南向西北流淌。 古黄河是黄河洪水泛滥冲刷而形成的,无地表径流,除降水补给外,无正常的补给方式,在宿迁市区段目前主要是接纳城区生活污水,市区排涝以及市郊区灌溉用水,其最高水位 13.7 米,最低水位 6.07 米。从 1998 年起宿迁市政府就采取了疏浚、护坡、绿化等措施,已将废弃的古黄河改造成为城区一条靓丽的风光带。 民便河穿过宿迁市,自西北向东南蜿蜒而过,最终入洪泽湖(成子湖),其河水常年无航运功能,除汛期外无地表径流,仅具引水、排水、灌溉功能。水域面积 85.15 公顷。 新沂河是骆马湖泄洪入海河道,设计泄洪流量 7000m3/s,新沂河滩面宽阔,两岸河堤间距 1200-2000 米。新沂河与其交汇河流沭河汇合于湖滨新城东端的宿豫区与沭阳县交界处,并在湖滨新城向东十多公里处分为南、北偏泓,其中北偏泓为省定排污通道。汛期过后,新沂 河嶂山闸至与沭河交汇处的滩面全部裸露,仅在交汇处下游及南北偏泓有水通过。湖滨新城的工业污水与排入山东河的宿迁市区生活污水汇合集中处理后排入新沂河,再与沭河的山东来污汇合,进入新沂河北偏泓。 5、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概况 宿迁市植被以杨树类占优势的温暖带落叶林为主,占 85以上,其它树种有刺槐、中国槐、臭椿、柳、榆、桑、泡桐等;南方亚热带树种有山杨、刺楸等;果树有李、桃、杏、苹果、梨、枣、葡萄等;灌木有紫穗槐、野蔷薇、山胡椒等;长绿灌木有小叶女贞、刚竹、淡竹、紫竹等;藤本植物有木通、爬山虎、南蛇藤等;草本有狗尾 草、蒲公英、苍耳等。农田的植被有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山芋、花生等作物。 全市的成片林面积不断扩大,农田林网已经基本形成,其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的功能已经开始明显发挥作用。 二、社会环境简况 1、 历史简况、行政区划、人口密度 宿迁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为钟吾子国,秦汉时为下相县。东晋年间宿豫郡和宿豫 8 县并置。隋文帝开皇三年,废宿豫郡存宿豫县,直至唐代代宗宝应元年因避李豫名讳改称宿迁县,沿用至今。 1987 年 12 月 15 日经国务院批准,宿迁撤县设市(县级),属淮阴市代管。又于 1996 年 7 月 19 日,国务院批准江苏省设立地级宿迁市。 2、 经济结构、工农业发展概况 自 1996 年 7 月 19 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地级宿迁市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务实苦干,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巨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12 年 全区 生产总值 49.49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4.6%; 其中第一产业 10.44 亿元 ,比上年增长 4.4%; 第二产业 23.0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9.6%; 第三产业 16.15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4.9%; 人均 GDP6117 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额 27.50 亿 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2.50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5.3%;经济结构调整明显加快,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由建区初的 15.35 52.63 32.02 调整为 5.9 48.9 45.2。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3、 名胜古迹、历史文化 宿迁市 区 名胜古迹较著名的有项王故里、乾隆行宫 等,本项目周边 3 公里范围内无文物保护单位。 4、 宿迁市市区环境功能划分: 环境功能区划一览表 大气环境 地表水环境 声环境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类区标准 京杭大运河苏玻断面执行 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水标准 ; 古黄河黄河新桥断面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水标准 ;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1 类标准 9 4、 环境质量状况 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 0、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2013 年宿迁市环境质量状况 简报 所述, 项目所在地 达 不 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中的 二级标准 ,其中 PM10、 PM2.5超标 。 2013 年环境空 气主要污染物 浓度 单位:毫克 /立方米 时间 PM10 PM2.5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均值 均值 均值 均值 2013 年 0.126 0.076 0.045 0.023 标准 二级 0. 07 0. 035 0.0 6 0.0 4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2013 年宿迁市环境质量状况 简报 所述, 古黄河黄河新桥断面 水质 满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类标准的要求 ,京杭运河宿迁闸断面 水质 满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类标准的要求 。 三、声环境质 量现状 根据 2013 年宿迁市环境质量状况 简报 所述, 项目所在地 声环境质量能够 满足 声环境 质量 标准( GB3096-2008)中 1 类标准 要求 。 四、辐射环境和生态环境 建设项目所在地无不良辐射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 五、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环境 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最近 距离 (m) 规模 (人 ) 环境功能 空气 环境 隆城颐和小区 (在建) N 100 12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水环境 古黄河 S 200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 类标准 京杭运河 N 1500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 类标准 声 环 境 隆城颐和小区 (在建) N 100 1200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1 类区标准 生态环境 废黄河(宿城)重 要湿地 S 200 / 主要生态功能: 水土保持、防洪排涝 10 5、 环境评价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 mg/Nm3 污染因子 环境质量标准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SO2 年平均 0.06 日平均 0.15 1 小时平均 0.50 NO2 年平均 0.04 日平均 0.08 1 小时平均 0.20 PM10 年平均 0.07 日平均 0.15 PM2.5 年平均 0.035 日平均 0.075 (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中 、 类标准; 地表水执行的标准限值 单位:除 pH 外为 mg/L 类别 pH CODCr BOD5 DO TP NH3-N 6-9 20 4 5 0.2 1.0 6-9 30 6 3 0.3 1.5 ( 3)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 1 类标准值。 声环境质量标准 等效声级 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1 55 45 11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0、 本项目污水进入宿迁市城南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执行宿迁市城南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具体标准见下表: 城南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单位: mg/l( pH 无量纲) 污染因子 COD BOD5 SS NH3-N TP 石油类 进 水指标 400 200 250 35 3 20 城南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目前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表 1 中一级 A 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 mg/l( pH 无量纲) 项 目 pH SS COD 氨氮 总磷 石油类 一级 A 标准 6 9 10 50 5( 8) 0.5 1 *氨氮标准中括号外为水温 12 度时的控制值,括号内为水温 12 度时的控制值。 ( 2)营运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中 1类标准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 值 单位: dB(A) 时 段 厂界外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 间 夜 间 1 55 45 施工 期 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 LAeq: dB 噪声限值 昼间 夜间 70 55 (3)施工期扬尘污染 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下表中二级排放标准 污染物名称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mg/m3) 颗粒物 1.0 12 污 染 物 控 制 指 标 该项目污染物控制指标 建议: 项目接管考核量为废水量 5277.9t/a; CODCr1.699t/a、 SS0.994t/a、NH3-N0.149t/a、 TP0.013t/a。 最终排放量为 CODCr0.263t/a、 SS0.053t/a、 NH3-N0.026( 0.042) t/a、TP0.003t/a。 注: (括弧外为水温 12的控制量,括弧内为水温 12的控制量 ) 13 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一、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施工期: 扬尘 噪声 噪声 噪声 生活污水 扬尘 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 生活垃圾 扬尘 汽车尾气 建筑施工 工程验收 交付使用 原材料运输 基础建设 外装饰 图 6-1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框图 营运期: 图 6-2 营运期流程及产污位置框图 工艺流程简述: ( 1)建设期 本工程施工流程是平整施工场地、基坑护壁及修建地基进而进行主体建筑施工,最后进行外装饰和内装修、绿化。 ( 2)营运期 本项目营运期主要功能为公交车辆调度、旅客候车 、商业 及车辆的安检 、清洗 。 二、主要污染工序和污染物: 施工期 0、 废水 施工期的废水排放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 CODCr、 SS 和氨氮 等 。 施工废水主要 为泥浆废水,来自浇水泥工段,其冲水量与天气状况有极大的关系,主车辆进站 停靠 安检、发车 旅客出站 车辆出站 噪声、废气 洗车废水 噪声、废气 噪声、废气 旅客进站 商业噪声、固废 14 要污染因子为 SS。 2、废气 施工期废气污染主要是粉尘污染,如车辆行使引起的道路扬尘、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在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砂石水泥堆放时因刮风引起的二次扬尘、以及施工场地的地面粉尘等。 3、噪声 施工期主要噪声污染主要是施工机械的噪声等。根据同类施工阶段的类比调查,一般施工机械的声功率级在 95dB( A)以上。建筑施工噪声直接影响附近区域居民的日常生活,对施工人员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4、固废 施工期间需要挖土、运输弃土、运输各种建筑材料 (如砂石、水泥、砖、木材等),工程完工后,会残留不少废建筑材料。 施工期现场施工人员约 50 人, 施工期按 8 个月计(约 176 天), 生活垃圾 产生量 50kg/d,总计 8.8t,由环卫部分集中清运 。 运营期 0、 废水 本项目用水 包括 职工的生活用水 、商业用房用水、洗车用水及绿化用水,废水只有生活污水、商业废水及洗车废水。 0、 生活污水 运营期 职工生活污水,项目劳动定员 40人, 职工 生活用水量 按 80L/d人计 ,则用水量为 1168t/a,污水排放系数按 0.8计, 则 污 水量为 934.4t/a。 、 商业废水 建设项目综合楼内商业面积 2300m2,主 要用途为超市及其它零售商店。按江苏省城市生活与公共用水定额( 2012年修订)中 商业零售 用水定额 5L/( 天)计算, 商业用水量约 4197.5t/a,污水排放系数按 0.8计, 则 污 水量为 3358t/a。 、 洗车废水 项目内洗车车间为全封闭的车间,设 1个汽车清洗位,选用半自动洗车机, 采用机器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案,每次用水量 0.2m左右,车辆按 2天清洗一次计, 洗车用水量约1095t/a,污水排放系数按 0.9计, 则 污 水量为 985.5t/a。 、 绿化用水 15 建设项目绿化面积 2555.52m2, 绿化用水参照 江苏省城市生活与公共用水定额( 2012年修订)表 6 绿化用水定额,绿化用水量按 1.1L/m2计算,喷洒天数为 150 天,则绿化用水量为 421.7 吨 ,全部损耗,无废水排放。 废水产生源强见下表 6-1。 表 6-1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量 序号 废水类型 污染物名称 CODcr SS NH3-N TP 石油类 1 生活污水934.4t/a 产生浓度( mg/L) 350 200 35 3 / 产生量( t/a) 0.327 0.187 0.032 0.003 / 2 商业废水3358t/a 产生浓度( mg/L) 350 200 35 3 / 产生量( t/a) 1.175 0.671 0.117 0.010 / 3 洗车废水985.5t/a 产生浓度( mg/L) 200 138 / / 25.8 产生量( t/a) 0.197 0.136 / / 0.025 混合后废水 5277.9t/a 产生浓度( mg/L) 321.9 188.3 28.2 2.5 4.74 产生量( t/a) 1.699 0.994 0.149 0.013 0.025 2、废气 本项目 废 气 主要为 进出汽车排放的尾气。 3、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 来源 为 配电室变压器、候车室扬声器、 汽车行驶噪声 及候车人群社会生活噪声 等 , 噪声源的噪声级 在 60-75 dB( A)。 4、固废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 及商业废包装物 , 产生量 约 49.3t/a。 16 7、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种类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 称 产生量 t/a 排放量 t/a 排放去向 大气 污染 物 / / / / 水污 染物 废水量 t/a 污染物 名称 产生浓度 mg/l 产生量 t/a 排放浓度 mg/l 排放 量t/a 排放去向 混合废水 5227.9 CODCr 321.9 1.699 321.9 1.699 废水经化粪池收集后,排入城南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SS 188.3 0.994 188.3 0.994 NH3-N 28.2 0.149 28.2 0.149 TP 2.5 0.013 2.5 0.013 石油类 4.74 0.025 4.74 0.025 固体 废物 产生量 t/a 处理处置量 t/a 综合利用量 t/a 外排量 t/a 备注 生活垃圾 49.3 49.3 0 0 环卫清运 电磁辐射 无 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 来源 为 变压器、扬声器噪声、 商业活动噪声、 汽车行驶噪声、 候车人群噪声 等 ,噪声源强在 60-75dB( A),经过自然衰减、建筑隔声以及绿化降噪后项目建成运行后对周边声环境影响不大。 主要 生态 影响 该项目的投产,改变了原来环境现状,但只要严格按规划布局及景观环境要求设计,并 加强管理,加强绿化,使新的生态景观优于原有环境,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17 8、 环境影响分析 一、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产生一 定的影响,主要环境问题来源于施工与运输车所产生的扬尘和二次扬尘、各种施工和运输车所产生的噪声、以及建筑垃圾和施工运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0、 施工 期 扬尘 影响分析 、施工扬尘的主要来源 建设项目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土方的挖掘及现场堆放产生的扬尘;建筑材料(水泥、沙子、石子、砖等)的现场搬运于堆放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人来车往造成的现场道路扬尘。 、施工扬尘的影响分析 施工扬尘的扬尘量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较难定量的问题。施工 扬尘的污染程度随施工季节、土壤情况、施工管理等不同而差别甚大,影响范围一般为 150-300m。 、施工扬尘的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约 8 个月, 项目周边仅有的 敏感保护目标为北侧在建的隆城颐和小区,该小区预计 2015 年 5 月建成,在本项目建成之后 。但为了减轻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项 目 拟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以减缓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0、 项目为市政工程,无高建筑,施工现场厂界加设围档,这是减缓扬尘污染的最有效措施,根据调研分析,有围档的施工现场,其扬尘污染相对无围档的有明显改善,当风速为 0.5 米 /秒时,围档 施工可使被污染地区的 TSP 浓度减少四分之一左右,因此,在建设项目开工之前,应先设置围墙。 、注意建筑材料的堆放,尤其是水泥、石灰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应把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堆放在工棚内。 、地面硬化或洒水也可降低扬尘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易产生扬尘的机械尽量设置在远离周边居民的地方。 、加强行政管理,严格遵守国家和宿迁市有关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当风力超过 4 级以上的天气,停止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 18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缩短建设工期。 、对施工管理者和施工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方面培训,加强施工操作规 范。 2、水环境影响分析 、 生活污水 主要为 施工期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 经类比分析, 废水中 CODCr、 SS、 NH3-N 的含量分别为 350mg/l、 200mg/l、 25mg/l。 通过临时化粪池收集,定期排入 八一西路 市政污水管网。 、 施工废水 施工期废水来 源于 建筑材料 养护用水,沙石料冲洗水等,废水中的主要成分是 SS,生产废水产生量很少。由于施工废水中悬浮物浓度含量较高,若废水任意排放,必然会给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因此, 拟 修建临时沉淀池对废水进行沉淀 ,并将上清液 回用 ,采取此措施后可有效地控制施工废水的环境污染。 3、施工期 噪声影响分析 、 噪声源及影响分析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需用车辆施工机械,因此,施工建设期间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混凝土搅拌等施工机械具有声级大、声源强、连续性等特点,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具有声源面广、流动性强等特点。 根据同类型项目类比,项目在土石方及结构阶段的影响范围在 200 米以内,由于北侧在建的隆城颐和小区 距离本项目最近距离约 300 米,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对 隆城颐和 小区影响较小。 、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影响,该工程在施工期应采取以下环保对策: 0、 科 学地进行建筑施工场地的布局,噪声较大的机 械尽量远离场界; 、 设立隔声屏障,以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的影响,如将 高噪声的切割机等设备 设于工棚内; 、 限制作业时间,尤其是夜间 22:00 到次日早 6:00 禁止施工; 、 合理安排运输路线,物料运输通道尽量避开居民区和环境噪声敏感区; 、 坚持文明施工, 降低 人为噪声(如鸣笛、敲击等); 、 对施工机械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使 机械保持在最低噪声线工作水平。 4、 固废 影响分析 19 施工期的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开挖土方和工程施工中的废弃物如水泥、砖瓦、石灰、沙石等,虽然这些废物不含 有毒有害成分,但粉状废料会随风飘入大气成为扬尘二次污染大气环境,除此之外,施工期固体废物如处置不当,乱堆乱放,也会给环境景观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生活垃圾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易产生恶臭,滋生蚊蝇,成为病源菌发源地,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及时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严禁随意丢弃和堆放、尽量避免风吹雨淋、在垃圾运输过程中避免撒落等。 总之,施工期的固体废物的排放是短期行为,自工程开始至工程建成投入运营而结束,其中不含有毒有害成分,而且即产即清,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影响。 5、 生态 影响分析 古黄河湿地具有水土保持、防洪排涝等生态功能,水景公园景区为城区旅游景区,为限制开发区, 禁止开垦和排放湿地水资源、破坏野生动物的重要繁殖区及栖息地;禁止擅自采沙、取土、放牧、烧荒、砍伐林木、采集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禁止非法猎捕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禁止向湿地内排放未达标污水、倾倒可能危害水体和水生生物的化学物品或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无上述禁止的建设内容,虽施工期对景区形象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待施工期结束影响即恢复,建成后景区周边公共交通环境将等到较大改善。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 分析 运营期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气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公交车进出站低速及怠速情况下产生的汽车尾气。本项目停靠的主要是 以 液化天然气 作为燃料的 公共汽车 。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突出优点表现为:大幅度降低尾气排放量,接近 “ 零排放 ” 。 本项目汽车尾气属分散 的无组织排放,比较容易扩散,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2、水环境影响分析 、 废水源强 运营期废水主要来自商业废水、生活污水及洗车废水,废 水量为 5277.9t/a,废水混合后主要污染物 COD321.9mg/L、 SS188.3mg/L、 NH3-N28.2 mg/L、 TP2.5mg/L、 石油类4.74mg/L。 、 水污染防治措施与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拟配套建 1 个 16m化粪池,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废水中各污染物浓度满足城南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接入城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 20 理厂污染物排放标 准( GB18918-2002)表 1 中一级 A 标准后经截污导流管网排至新沂河北偏泓。 、 废水接管可行性分析 0、 项目废水量很小, 14.4t/d,仅占城南污水处理厂剩余处理负荷的 0.072(城南污水厂设计处理规模 50000m/d,目前日进水量约 30000m/d),有足够余量接纳本项目废水。 、 项目废水中主要污水物浓度 CODCr约为 321.9mg/L、 SS 约为 188.3mg/L、 NH3-N 约为 28.2mg/L、 TP 约为 2.5mg/L,满足城南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可以接管。 、 本项目所在地八一 西 路污水管网已 建成,项目废水接管可行。 因此从水量、水质及污水管网建设进度上分析,项目废水接入城南污水处理厂处理是可行的。 3、声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 变压器、扬声器噪声、 交通噪声 , 以及社会活动噪声等,经类比调查,各主要噪声源的噪声级见 下 表。 主要噪声源的声压级 序号 噪声源 LAeq( dB) 备注 1 变压器 70 2 扬声器噪声 75 3 公交车 怠速运行 60 4 候车 人群噪声 70 项目投入使用后,为减轻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可采取以下降噪措施: 0、 进出车站车辆必须减速 行驶,车速应控制在 40km/h 以内; 、 车站进出口设置禁鸣标志,车辆进出严禁鸣喇叭; 、 场界四周种植多种植高大吸声乔、竹木,种植树种可为楠竹、法国梧桐等; 、 变压器设在配电房内,配电房室内墙壁设吸声材料; 、调节扬声器的音量,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将音量调至最小程度; 通过以上措施,经过自然衰减、建筑隔声以及绿化降噪后项目运行噪声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及 商业垃圾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 职工 人均 生活 垃圾产生量按 0.5kg/d 计 ,则 办公房 生活垃圾产 生量为 7.3t/a,商业 建筑生活垃圾 及废弃 21 包装材料 按 0.05kg/d 估算,则产生量为 42t/a。 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上门清运,日产日清, 建设项目产生的固废均能得到有效处置,对周围环境 基本无影响 。 22 9、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气污染物 施工期 扬尘 1、洒水抑尘 2、限制车速 3、保持施工场地里面清洁 4、避免大风天气作业 尽量减轻因施工对大气造成的不利影响 运营期 汽车尾气 汽车采用清洁能源;项目内场地空旷, 易于扩散 影响很小 水污染物 生活污水 商业废水 洗车废水 CODCr SS NH3-N TP 石油类 废水混合后经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接入城南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达标排放 固体废物 办公、商业等 职工垃圾 环卫部门清运 处置率 100 噪声 由环境影响分析中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