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污水管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市污水管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XX市污水管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XX市污水管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XX市污水管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XX市污水管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1 - 编号: HHKSB( P) -2013-06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 XX 市污水管网工程 公主府系统 建设单位(盖章): XX 市供排水管网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2 月 17 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 2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4、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个字 (两个 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5、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6、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7、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8、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9、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10、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 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11、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 3 - 评价单位: 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公章) 法人代表: 承担项目名称: XX 市供排水管网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XX 市污水管网工程 公主府系统 环评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 评价人员情况 姓名 从事专业 职称 上岗证书号 职责 环评 工程师 登记证编号 B14120120700 负责人 环评 助工 环评岗证字第 B14120025 号 编写 环评 工程师 登记证编号 B14120010500 审核 - 4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市污水管网工程 公主府系统 建设单位 XX 市供排水管网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乔力群 联系人 尹红兵 通讯地址 XXXX 市兴安南路 XX 自来水公司营业大楼 内 联系电话 13304175980 传真 邮政编码 010010 建设地点 XXXX 市金海片区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污水处理再 生利用D4620 占地面积 (m2) 绿化面积 (m2) 总投资 (万元) 2037.84 其中 :环保投 资 (万元 ) 100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4.91%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 1、 项目由来 随着 XX 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发展城区由于污水管网系统的建设相对滞后,大量的污水因为没有去向而直接排入河流或渗入地下,对 XX 市城区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为了尽快落实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年 -2020 年),XX 市供排水管网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在 XX 市 城市污水专项规划( 2010-2020)的基础上建设“ XX 市污水管网工程”。该工程是黄河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市政配套工程。 2、污水处理系统简述 根据规划,至 2020 年, XX 市中心城区共建设 6套污水处理系统并投入运营,本项目属于公主府污水处理系统管网工程, XX 市污水系统分区图见附图。 公主府污水处理系统服务范围主要为金海片区(兴安北路以西、工农兵路以东、京包高速以南、铁道以北区域),汇水总面积约 23km2。 - 5 - 根据现状资料,公主府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处理规模为 5万 m3/d。由于该 系统现有污水管网已较完善,主干布置基本满足远期设计要求,故本次工程在现有污水管网的基础上对部分未建污水支管进行补充建设。 公主府污水处理系统现状干管情况见表 1。 表 1 公主府污水管网现状干管情况表 干管 1 干管 2 干管 3 管径 D=5001200 D=4001100 D=400600 长度 10.7km 6.14km 2.6km 起点 二环北路与二环东路 交叉口 规划九街与兴安北路 交叉口 呼伦贝尔北路与二环北路 交叉口 走向 沿北二环由东向西至通道北路后向南 敷设至海拉尔大街 沿规划九街由东向西,至哲里木路向南,至爱民街向西,至呼伦贝尔北路向南敷设至海拉尔大街 沿呼伦贝尔北路由北向南敷设至爱民街 终点 公主府污水处理厂 干管 1 干管 2 3、 建设 内容 本项目配合 XX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年 -2020年) 中规划道路、街区建设远期规划用地范围内主次干道进行污水管网建设。 3.1 污水管网建设 依据 XX市城市污水专项规划( 2010-2020),本项目主要对公主府污水处理系统服务范围内部分未建污水管网(支管)进行补充建设。其中新建污水管道长度约 20437m,管径 DN400,新建范围主要为公主府污水系统二环路以外区域;改造污水管道长度约 774m(小府路),管径 DN500。公主府污水管网工程量详见表 2,污水系统管网图见附件。 表 2 公主府污水管网工程量表 管径( mm) 长度( m) 新建管网 DN400 20437 改造管网 (小府街) 原管径 DN300 774 改造管径 DN500 合计 21211 - 6 - 项目污水管网采用 HDPE双平壁钢塑复合排水管,热缩套接口,砂垫层基础。 2.2 附属构筑物 表 3 附属构筑物一览表 构筑物 检查井 跌水井 沉沙井 数量(个) 447 22 44 4、建设 年限 根据 XX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年 -2020年) , 本项目作为 城市总体规划 中规划道路、街区建设远期规划用地范围内主、次干道建设配套的污水管网工程,与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新建、改造)同步施工, 因此施工时工期存在不确定性,预计于 2020年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 5、 概算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 2037.84万元。 6、 劳动定员 本项目管网工程伴随着道路工程同步,由市政部门统一安排并 分段进行施工建设,每路段施工高峰期最大劳动定员 共计 30 人。 7、供水、供电 本项目所用水、电均由 XX市政部门统一供给 。 8、 产业政策及城市规划的符合性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本项目属于 “ 城市 供排水管网工程 ” ,属于鼓励类项目。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年)中的对城区排水系统做了明确的规划,由此可见,拟 建 城区 污 水管网项目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9、 项目 区 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关系 根据 XX 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 2012 年 6月)中 XX 市城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图,本项目建设范围内共存在 23 个自备水源井。 根 - 7 - 据划定方案要求:一级保护区范围(面积)为以单井为圆心,半径为 50m的圆的外切线形成的四边形区域,单井一级保护区面积 0.01 km2。 可确定 本项目 施工规划道路两侧 50m范围内存在 1个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DH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XX 市供排水管网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委托 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现场踏查、资料调研基础上,编制本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现提供专家及主管部门领导审查。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目前,公主府污水处理系统已投入运营,污水处理规模 5万 m3/d,现状服务范围主要为 XX 市金海片区二环路以内区域。但二环路以外区域仍然没有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大量污水因为没有去向而直接排入河流或渗入地下,对区域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8 -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市中心城区金海片区。 XX市 位于 XX自治区中部,东经 11046 11210, 北纬 4051 418。 XX市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和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 2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 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 1040米。大青山属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境内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銮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汗山。 呼市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特点:冬季漫长 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北部大青山区在 2 左右,南部达到 6.7 。最冷月平均气温 -12.7 -16.1 ;最热月平均气温 17 22.9 。无霜期:北部山区 75天,低山丘陵区 110天,南部平原区 113 134天。日照年均 1600小时。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 335.2 534.6毫米,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降雨量仅 350毫米;平原区在 400毫米左右;大青山区在 430 500毫米。 呼市地区处于中温带半干旱 干旱生物气候带,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大,造成水热条件不同,因此植 被类型不同。植被总的分布规律是从北向南、由东向西,由森林灌木丛草原植被逐渐向草原、草甸草原植被过渡,同时受地带性生态环境的影响,沿途有盐生植被和沼泽植被相间分布。大青山前冲洪积扇为干草原植被;盐生植被分布于南部和西部,主要在小黑河和桃花两乡。 XX 地区地下水补迳排条件受地貌、自然地理及地质构造等因素共同控制。整体来讲北部大青山区和东部蛮汉山区是地下水的补给区,山前扇裙带和大黑河平原东部是径流区,人工开采、潜水蒸发以及向盆地中心侧向径流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途径。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主要包括上更新统下段含水 组( Q12)和上更新统 - 9 - 全新统含水组( Q3-4)。上更新统下段含水组( Q12)上覆泥质层( Q22)分布连续稳定,含水层岩性以含卵砂砾石、中粗砂为主,含水层厚度大于 50m,水位埋深约 60m 左右,涌水量为 5001000m3/d,水化学类型以 HCO3 Ca Mg 型为主。上更新统 全新统含水组( Q3-4)含水层由于下部无稳定连续的隔水层分布,所以与中更新统含水层构成统一的潜水含水体,岩性以砂砾石为主间夹中砂砾层,水位埋深 25m左右。含水层厚度 1015m,涌水量 100500m3/d。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 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XX市是 XX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开放的中心。市区共辖玉泉区、新城区、回民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和武川县等 9个旗、县、区和 2个开发区,全市总面积 17224km2,市区面积 2054km2。总人口 243万,其中市区人口 123万,居住着蒙、汉、回、满、达翰尔、朝鲜等 37个民族。 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475.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分三次产业看 :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120.52 亿元,比上年增长 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 902.30亿元,比上年增长 12.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 1452.75亿元,比上年增长 10.8%。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 4.9 : 36.4 : 58.7。 2012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达 103.1%,比上年同期上涨 3.1 个百分点。八大类指数中仅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 3.6%和 1.3%;其余六大类全部上涨:食品类上涨 7.5%,居住类上涨 2.1%,烟酒及用品类上涨 2.9%,衣着上涨 5.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 0.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 3.4%。农村 生活消费品价格总指数达 103.9%,比上年上涨 3.9个百分点。分项目看,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住房类、服务项目类和交通类分别比上年上涨 5.0%、 10.0%、 2.9%、 3.7%、 0.8%、 2.3%、 3.0%和 1.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8.8%。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 3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59 万人。其中,国有 - 10 - 单位从业人员 22.37万人,增加 0.49万人;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 1.37万人,增加 0.06万人;其他各种经济类型从业人员 10.64万人,增 加 1.0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3.99万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1.8万人,其中,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 60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63%。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 316.32亿元,比上年增长 10.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8.6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0%;上划中央税收收入 119.92 亿元,比上年增长 8.4%;上划自治区收入 17.76亿元,比上年下降 23.4%。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 276.29亿元,比上年增长 8.2%。公共与民生领域仍然是支出的重点,其中,教育支出 33.98亿元,比上 年增长 7.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30.57亿元,比上年增长 6.1%;医疗卫生支出 15.44亿元,比上年增长 16.8%。 环境质量状况 - 11 -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 来源于 2013年 XX 市兴松小区监测点( 4050 42.7 N、 111 39 31.6 E)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例行现状监测数据。监测点位于本项目建设范围内,引用数据监测时间 为 2013 年 10 月 15 日 2013 年 10月 21 日(共计 7天) 。 该监测结果的有效性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有关规定,并满足项目评价要求 。 监测数据统计及评价结果见表 4。 表 4 环境空气监测项目统计表 监测点 污染物 浓度范围( g/m3) 标准值 ( g/m3) 单因子指数 是否超标 兴松 小区 SO2 小时浓度 11163 500 g/m3 0.0220.326 否 日均浓度 21101 150 g/m3 0.1400.673 否 NO2 小时浓度 4147 200 g/m3 0.0200.735 否 日均浓度 2187 80 g/m3 0.2631.088 是 CO 小时浓度 0.34.2 10mg/m3 0.0300.420 否 日均浓度 0.52.2 4mg/m3 0.1250.550 否 PM10 日均浓度 48 265 150 g/m3 0.3201.767 是 PM2.5 日均浓度 889 75 g/m3 0.1071.187 是 O3 日均浓度 5479 160 g/m3 0.3380.494 否 从 兴松小区的 环境 空气质量现状 监测 数据 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污染物 SO2、CO、 O3 日均浓度 和 SO2、 NO2 小时浓度 均 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中 二级标准 ,其他监测项目出现超标,超标 主要原因 为 受 冬季燃煤和风沙、道路扬尘 的影响。 2、 声环境质量现状: 对评价区范围内噪声进行现场实测, 监测结果: 昼间噪声 42.651.3 dB( A),夜间噪声 38.743.0 dB( A), 区域内声环境质量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类标准 。 - 12 -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 及保护级别 ): 表 5 管线施工沿线 大气、噪声 敏感 目标 情况表 环境要素 种类 保护目标 相对方位 红线距离( m) 保护级别 大气 噪声 居民区 清和家园 W 20 大气环境二级 声环境 2类 天府小区 W 50 城市维也纳 E 30 府都花园 W 21 绩业家园 W 14 维多利金色华府 W 30 泰和尚都 S 15 天骄领域 S 15 巨华琦琳北辰 E 10 呼和佳地 S 17 东方文苑 W 12 公园世家 E 10 阳光诺卡 W 35 太阳城住宅小区 W 20 铁木真小区 S 80 通和小区 W 15 新康家园 W 10 桂园小区 S 10 新城区廉租房 S 10 学校 土默特中学 W 15 大气环境二级 声环境 1类 新城区成吉思汗街小学 E 16 XX 警察职业学院 E 130 呼市十二中 N 40 医院 呼建职工医院 W 110 圣亚医院 W 14 宜兴医院 S 150 村庄 小府 村、塔布板、下石头兴营子、上新营子、上石 头新营子 - 13 - 表 6 管线施工 范围水环境敏感目标 情况表 环境 要素 水源名称 单井序号 地理坐标 红线距离( m) 保护级别 地下水 四水厂 (北水厂 )水源 DH15 111 38 17.3 E 40 地下水环境 III类 40 50 31.2 N XX 市城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 4.5km2 地表水 红山口沟 地表水环境 III类 注:本次环评调查于 2013 年 8 月,由于本项目施工期较长,随着城市的发展施工 沿线两侧声敏感目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本项目声环境保护目标以施工时红线两侧 200m范围内实际情况为准。 - 14 -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二级标准 ;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1、 2、 4a 类标准限值 ;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 93 III类标准。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执行二级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 噪声 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贮存 、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 GB18599-2001)。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本工程废水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见表 7: 表 7 本工程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 t/a) 项目 COD NH3-N SO2 NOx 数量 0 0 0 0 - 15 - 建设项目工 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图示 ): 线 路 清 理管 道 开 挖下 管 入 沟管 道 承 插 密 封 连 接闭 水 试 验回 填 土 方夯 实路 面 恢 复扬 尘扬 尘 、 施 工 机 械 废 气 、噪 声 、 水 土 流 失施 工 机 械 废 气 、 噪 声清 净 下 水扬 尘 、 弃 土扬 尘 、 施 工 机 械 废 气 、 噪 声图 1 施工期管网 工程流程图 管网的设计原则: 1.布置时力求路线短、起伏小。 2.线路的选择应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 3.新建干管尽可能布置在城区居民集中的道路上,以减少排水支管的数量。 4.走向和位置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并尽量沿现有道路或规划道路铺设,以 - 16 - 利施工和维护。 5.排水管网设计按远期规划考虑,按日最高时流量通过水力计算确定管径。 管道铺设要求: 1.管道接口采用柔性接口,基础 采用砂石基础。管道在街道上除考虑防冻及衔接要求外,还要考虑地面动荷载对管道的损坏,因此,最小埋深为 1米。 2.管网中的阀门布置应满足事故检修时隔断的需要,一般靠近管网节点布置,安装在联接管的下游。干管上的阀门间距一般为 400 600 米;阀门一般为手动,大型阀门可用电动;阀门放置在阀门井内。 3.管道过河和过铁路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4.管道支墩的设置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5.施工方法:采用开槽施工方法。 6.管道回填土:两侧密实度 90,管顶以上 50cm内密实度为 85。 主要污染工序: 1、施工期主要污染分析 结合本项目 施工期 管网工程流程图,可确定其 主要环境污染包括 线路清理、管沟开挖及回填土方等过程中产生扬尘、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对附近敏感点的影响,淤泥、渣土(弃方) 、废旧管道 的处置,以及道路开挖对居民出行和交通的影响等。 ( 1)施工期空气污染源 分析 施工期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有: 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附近将排放一定量的废气; 道路改造 施工 时 , 会 导致沿线行驶的车辆速度缓慢 从 而使尾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多; 施工开挖、装卸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施工运输车辆运输过程引起的二次扬尘; 施工土方及建筑 材料 在其堆放和清运过程中产生扬尘。 ( 2)施工 期 噪声污染 源 分析 - 17 - 管道 工程 常使用的施工机械有挖掘机、装载机、切割机、电夯和运输车辆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设备产生的声压级在 80 85dB(A)之间,且施工期间这些 噪声 源处于露天状态。 ( 3)施工期废水 污染 源分析 施工期 排放的 废水主要为 两类 。 一类是施工作业时产生的废水,包括管沟开挖以及机械、车辆冲洗的泥浆水和闭水试验清净下水等,水量较小且水质简单,可直接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另一类是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无餐饮、住宿),每路段高峰期施工人员共计 30 人,施工人员生活用水按 50L/人 d计,产污系数0.8计,施工期污水 产生量约 1.2t/d, 类比典型生活污水水质各污染物产生浓度分别为 COD400mg/m3, BOD250mg/m3, SS300mg/m3,氨氮 30mg/m3。 ( 4) 施工期 固体废物 污染源分析 施工期 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剩余土方 、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以及道路管网改造时产生的废旧管道 。 本项目管网敷设过程中,开挖管道沟槽宽 26m、深 2.56.3m,敷设管道总长 135352m。按平均开槽断面槽底 3m,路面 4m,平均埋深 4.4m进行估算,本项目工程挖方量约为 32.66万 m3,回填量约 32.39万 m3, 可确定弃土方量约 0.27万 m3。 废弃土方如不妥善处理,则会阻碍交通, 污染环境 ; 运输 时 ,车辆不注意清洁运输,沿途撒漏 的 泥土 也会 污染街道和公路,影响市容与交通。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按 0.5kg/人 .d 计,本工程 每路段 施工期 间 共产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15kg/d。 原有管网改造工程产生废旧管道总长 774m。 ( 5)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源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 由 污水 管网敷设 时管沟开挖 所引起 ,无永久占地。由于本项目施工营地及作业面设在市政规划道路用地范围内,几乎不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主要生态影响为沟槽开挖、弃土堆放、破 坏城市 景观 和加剧 水土流失等生态 问题 。 - 18 - 2、 运营 期主要污染分析 本项目管网工程正常运行时,无废气、废水、噪声产生,只有检修或事故时,检修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影响。 - 19 -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施工扬尘 颗粒物 无组织排放 水 污 染 物 施工废水 泥浆水等 少量 施工生活污水 COD BOD SS 氨氮 1.2t/d 1.2t/d 固 体 废 物 施工固废 弃土、建渣 0.27万 m3 外运倾倒于指定地点 生活垃圾 15kg/d 集中收集,就近运往城镇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置 废旧管道 774m 噪声 施工机械噪声级为 80 85dB(A),且均处于露天状态 ; 其他 主要生态影响 (不够时可附另页 ) 本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 由 污水 管网敷设 时管沟开挖 所引起 ,无永久占地。由于本项目施工作业面设在市政规划道路用地范围内,几乎不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主要影响为沟槽开挖、基础工程施工、弃土堆放、 转运过程中破坏城市 景观 和加剧 水土流失等生态 问题 。 - 20 -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 作为市政道路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之一, 并 与道路建设(新建、改造)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同步进行,因此本次评价不考虑道路用地范围内的植被恢复(因管道施工破坏的绿化带除外),也不涉及村民搬迁。本次建设 保留 公主府污水处理系统 现状污水干管,对服务范围内部分未建管网区域进行补充完善。 1、施工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工程施工期产生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污染及施工运输车辆起尘污染。 ( 1)干燥地表开挖和切割 道路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另外,管沟及土方裸露,水份蒸发,形成干松颗粒,在风力较大时或回填土方时,均会产生扬尘,一部分浮于空气中,另一部分随风飘落到附近地面和建筑物表面。浮于空气中的粉尘被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吸入,不但会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而且粉尘夹带的病源菌还会传染其他疾病,影响施工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此外,粉尘飘扬,降低能见度,易引发交通事故。粉尘飘落在各种建筑物和树木枝叶上,影响景观。 ( 2)运输车辆引起的二次扬尘约占扬尘总量的 65%,影响时间最长,其影响程度也因施工场地内路面破坏,泥土裸露而明显加重,根据汽车扬尘量预测模式: Cb PWSVaQ )5.0()8.6)( 式中: Q:汽车扬尘量; V:汽车速度; W:汽车重量; P:道路表面积尘量; - 21 - a、 b、 c:常量参数。 当车速、车重不变的情况下,扬尘量完全取决于道路表面积尘量,积尘量越大,二次扬尘越严重。根据类 似工程监测资料,当汽车运送土方时,行车道路两侧的扬尘短期浓度可高达 3 5mg/m3,超过大气环境三级标准。但是,道路扬尘浓度随扬尘点的距离增加而很快下降,扬尘点下风向 150m处的浓度几乎接近上风向对照点的浓度。 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则可以使扬尘产生量明显减少。评价类比同类工程的洒水抑尘实测结果,见表 8。 表 8 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表 距离( m) 5 20 50 100 TSP小时平均浓度( mg/Nm3) 不洒水 10.14 2.89 1.15 0.86 洒水 2.01 1.40 0.67 0.60 由表 8可见,每天洒水 4 5次,可使扬尘减少 70%左右,可将 TSP污染距离缩小到 20 50m范围。另外,为控制车辆装载货物行驶对施工场地外的影响,可在车辆离开施工场地时在车身相应部位洒水或清扫以清除泥土,减少粉尘对外界的影响。 根据“ XX 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建筑垃圾扬尘污染专项治理的通知”(呼政发 2013 34 号)中关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要求,本次评价要求本项目施工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 1) 对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和场内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场内设置喷 水降尘设施; ( 2) 施工现场周边设置 1.8m以上硬质围墙,采用金属材料时,板厚不小于0.7mm,颜色高度要统一,不得污染、损坏; ( 3) 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不小于规定面积的洗车平台,配备自动洗车设备,车辆在驶出工地前,将车轮、车身冲洗干净,不得带泥土上路; ( 4) 对临时堆放土方表面压实并进行绿网覆盖,弃土、弃料、垃圾及时清 - 22 - 运,未及时清运的进行绿网覆盖; ( 5) 出现四级以上大风天气时,禁止进行土方开挖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 ( 6) 物料、弃土和废弃物运输采用密闭方式,不得凌空抛撒; ( 7) 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废弃物进行燃烧处理,工程结束后做好场 地清理、恢复和绿化工作。 2、施工废水的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污水管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使用自来水进行管道闭水试验,排出的清净下水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产生量约 1.2t/d。鉴于管网工程施工现场不固定且污水排放无合理去向,本次环评要求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设置移动式环保厕所,将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后定期运往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 此外, 本项目建设范围 敷设管网道路两侧 50m涉及 1处自备水源井一级保护区(详细情况见表 6)。保护区内施工时,施工废 水(特别是设备检修废水)若处置不当,会随着地表径流渗入地下,从而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本次环评要求施工时对水源井采取以下防护措施:管线选线设计及施工营地、作业面的选取时对一级饮用水水源井保护区进行避让;若客观条件无法避让,须对污水管道采取合理的防渗措施,同时加强施工管理,并对水源井采取围挡等防护措施;严禁在水源井保护区范围内 进行施工机械设备检修、清洗工作,并增设临时应急设施,将施工时产生的污染物进行统一收集,及时送至指定污水处理厂进行专业处理。 3、施工期间噪声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污水管网施工常使用的施 工机械有挖掘机、装载机、移动式吊车、切割机、电夯和运输车辆,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设备产生的声压级在 80 85dB(A) - 23 - 之间,且施工期间这些源都处于露天状态。 本项目施工噪声源可近似作为点声源处理,根据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可估算其施工期间距离噪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以不利状态 85dB(A)施工噪声计算,施工期间噪声影响范围见表 9。预测值如下: 表 9 施工噪声影响范围表 单位: dB(A) 预测点 5m 10m 15m 20m 25m 30m 35m 40m 56m 100m 120m 预测值 71.0 65.0 61.5 59.0 57.0 55.5 54.1 53.0 50.0 45.0 43.5 以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类标准评价为例,在距源 20m以外即低于昼间 60dB(A)标准限值,距源 56m以外可低于夜间 50dB(A)标准限值。 虽然施工作业噪声不可避免,但为减少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规定施工,并采取以下措施来减轻其噪声的影响。 ( 1)由于管线所经的路段附近有一些声环境敏感点,所 以应严禁在夜间( 22:00 06: 00)以及中午休息的时间进行管线的土方开挖或夯实工作。 ( 2)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进行施工作业。 ( 3)在施工边界,特别是距离很近的住宅楼、学校、医院、党政机关(表 5中沿线两侧 200m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目标)一侧设置临时隔声屏障等噪声防护措施。 ( 4)施工运输车辆进出应合理安排,尽量减少鸣笛。 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期间产生的剩余土方、废旧管道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本次环评要求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弃土处置计划,保证施工弃土 得到及时的处置;对施工期的生活垃圾和废旧管道设立临时堆放地点,并设有专人定期将其清理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 为减少弃土在堆放和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 - 24 - ( 1)施工单位必须向有关的淤泥渣土排放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按规定办理好淤泥渣土排放的手续,获得批准后方可在指定的受纳地点弃土。 ( 2)管沟回填后及时对弃土方按指定的路线进行清运,弃土的处置要在指定的地点,防止施工垃圾乱堆放。 ( 3)车辆运输散体物料和废弃物时,必须采取密闭、包扎、覆盖等措施,保持车辆清洁,不得沿途漏撒。 此外,原有道路开挖时会将路 面的沥青翻出,及时清运至指定沥青生产厂进行再次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5、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 由 污水 管网敷设 时管沟开挖 所引起 ,无永久占地。由于本项目施工营地及作业面设在市政规划道路用地范围内,几乎不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主要生态影响为沟槽开挖、弃土堆放、破坏城市 景观 和加剧 水土流失等生态 问题 。 为了将本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 低,本次环评要求建设单位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 1)管道施工时严格控制施工营地及作业面占地,不得超出道路工程红线范围。管沟开挖时,表土与底 土分离,堆放与管沟两侧并覆盖绿网;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覆土、恢复。 ( 2)道路改造进行污水管网工程时, 应注意规范化操作,挖出的土方顺沟堆放,尽量不占压绿化带;如必须占用绿化带时,应在树间堆放,并在绿化带植被上面覆盖维尼纶编织布,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管沟距离树木较近时,开挖应人工进行,以避免机械开挖时可能挖断树木根部;随着施工结束,及时回填;对难以避免造成的绿化带或树木损坏,必须补植,进行植被恢复。 6、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管网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线路清理及管沟开挖、物料堆放、土石 - 25 - 方填 埋和平整等工序,容易造成表层土石方料裸露、边坡裸露而发生片蚀、浅沟蚀等形式的水土流失。 施工期对水土流失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施工扰动主体结构,使地表失去保护层,增加降雨侵蚀程度; 在填方段,填方路段堆放成一定坡度和坡面,雨季易形成雨水冲蚀; 废方难弃或处理不当,地表结构破坏以及运输遗撒工料,雨季来临时,形成水土流失。 本项目在施工期为埋设管线将要挖 26m宽、 2.56.3m深的管道沟槽,挖出的土方主要堆在沟的两边,根据对以前管道施工的观测,其挖出的土方可在沟两侧堆积 8m宽、 2m高,土层较松散,在雨 季时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类比相关资料,坡度为 3的疏松泥土,土量的损失量为 51.8t/(ha a),坡度为 9的疏松泥土,土量的损失量为 69.9t/(ha a)。本项目施工期开挖土方堆积坡度约 14,因此在雨季时土壤流失量将会是很大的。 为了使项目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建设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 ( 1)建设单位应实行水土流失监理制度,设专人负责管理、监督施工挖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