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热源厂“煤改气”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热源厂“煤改气”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XX热源厂“煤改气”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XX热源厂“煤改气”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XX热源厂“煤改气”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XX热源厂“煤改气”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建 设 项 目 基 本 情 况  项目名称  枣庄热源厂“煤改气”工程 项目  建设单位  郑州市热力总公司  法人代表  张舒  联系人  马腾云  通讯地址  郑州市嵩山南路一号  联系电话  18638017763 传真   邮政编码  450000 建设地点  郑州市 金水区林科路北、东明路西  立项审批部门  郑州市 金水 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  批准文号  豫 郑 金水能 201300143 建设性质  新建  改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热力生产和供应( D4430)  占地面积  ( 平方米 )  工程 厂区 面积: 30997.8 改扩建 占地 面积: 2921.80 绿化面积  (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14116.02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24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  0.2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背景  郑州市热力总公司枣庄热源厂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林科路北、东明路西,占地 30997.8m2, 现有 2 台 SHL20-1.25-AII、 4 台 SHL35-1.6AII 蒸汽锅炉,总容量 180t/h。其中 2 台 20t/h 锅炉于 1998年投运, 4 台 35t/h 锅炉分别于 1999 年、 2000 年投运。项目 用地性质属市政公用设 施用地(土地证见附件 3),符合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详见附图 4),具体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根据郑州市市政府发布的“蓝天”工程白皮书( 2013-2015),枣庄热源厂将于 2015 年停止使用燃煤并进行“煤改气”。为确保城市供 热安全运行,提升“煤改气”后枣庄热源厂的供热保障能力, 郑州市热力总公司 在厂区东侧临东明路原有建筑 (临街商铺) 拆除后的地块新建燃气锅炉房及相关附属厂房 , 待燃气锅炉房 建成后 拆除现 有 燃煤锅炉房及相关附属 设施 。  经查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本次工程属于城 市基础设施中城镇集中供热建设和改造工程项目,为国家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该项目已 经郑州 市 金水区发 2 展改革和统计局备案,备案编号:豫郑金水能 201300143(见附件 1)。 本工程装机容量为 5 台58MW 燃气热水锅炉,总供热能力 290MW,工程实施后 可 供热面积 520.5 万 m2,项目总投资14116.02 万元。  根据 郑州市人民政 府 关于印发郑州市燃煤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郑政文【 2013】 80号文) (详见附件 4) ,郑州市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图( 2009-2020)(详见附图 5),本项目符合郑州市区热力 规划。  根据现场勘察,本次改建项目位于厂区内东侧,项目东侧隔东明路 40m 处为德亿时代城,东南侧隔林科路 60m处为中信小区,南侧隔林科路 25m处为正弘旗,西南侧隔林科路 85m处为乾坤花园,西侧隔厂区现有厂房 85m 处为金成豪庭, 90m 处为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家属院,西北侧隔空地 100m 处为枣庄,北侧隔空地 (规划为居住用地) 70m处为郑州市金水区天裕幼儿园。项目周围环境概况详见附图 2,项目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3。  受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委托,郑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附件 2。根据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 10 月 1 起施行)要求,本 次工程为热力生产和供应类,属于其他, 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2、 现有工程概况  2.1 现 有工程主要构筑物  现有工程厂区占地面积 30997.8m2,主要建筑物包括: 锅炉房及附属工程车间、 水处理间 、办公室 等,工程主要建筑物名称及面积详见表 1。  表 1    现 有 工程主要建筑物名称及面积一览表  序号  建筑物名称  占地面积( m2)  备注  1 煤库  2048 一层  2 渣库  916 一层  3 风机房  423 二层  4 锅炉房  5322 五层  5 电工房  264 一层  6 首站  305 四层  7 水处理间  343 四层  8 除氧间  343 四层   3 9 办公室  178 二层  10 微机室  178 二层  2.2 现有工程主要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消耗  现有工程 厂区内主要的生产设施见表 2,各类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 3。  表 2    现有工程主要生产设备情况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除氧泵  SBL150-400 台  2 2 除氧泵  DL70-15*3 台  1 3 消防泵  SBL150-400 台  1 4 给水泵  DG85-67*3 台  3 5 给水泵  DG25-30*6 台  4 6 磁力驱动泵  65CQ-25 台  2 7 屏蔽电泵  G12.5-32-4NY 台  2 8 屏蔽电泵  G200-32-30NY 台  2 9 污水泵  2PNJA 台  4 10 鼓风机  GG20-15 台  2 11 鼓风机  GG35-15 台  4 12 引风机  GY20-15 台  2 13 引风机  GY35-15 台  4 14 钠 离子交换器   2000*5760mm 台  3 15 板式换热器  BR1.1cw-1.6-100.1-E1 台  6 16 板式换热器  BR1.1ew-1.6-200.2-E1 台  3 17 板式换热器  BR1.1ew-1.6-200-E1 台  1 18 炉排减速机  额定输入转速 1440 转 /分钟 ,减速比 2537 台  6 19 刮板出渣机减速机  XWE128-473 台  6 20 马丁出渣机  D008-MX 台  2 21 马丁出渣机  STC.D008-MX 台  4 22 上煤皮带减速机  ZQ50 台  3 23 振动电机  ZDS21-6 台  2 24 补水泵  80DL50-20X2 台  1 25 蒸汽锅炉  SHL35-1.6-A  台  4 26 蒸汽锅炉  SHL20-1.25- A  台  2 27 麻石塔文丘里脱硫除尘  / 台  6 28 破碎机  PC-64 台  1 29 循环泵  APP53-250 台  4 30 二次风机  9-26-4.5a 台  2 31 消声器  F11-b 、 q=50000 立方米 /h 台  10 32 定期排污膨胀器  DP-3.5 V=3.5 台  1 33 取样冷却器   254 t=220  台  10  4 34 分汽缸  DN1000  个  2 35 手动单轨吊车  Q=1T 个  2 36 高效热力除氧器  出力 40t/h 台  3 37 连续排污膨胀器  LP-3   1200 台  1 38 软水泵  Pl70-15 3 台  3 39 凝结水箱  V=50 立方米  个  1 40 软水箱  V=50 立方米  个  1 表 3    现有工程全厂主要原辅材料、能源消耗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用量  备注  1 煤(二类烟煤)  30000t/a 定期外购  2 水  120000m3/a 自来水  3 电  1200000 度 /a 林科路 变电站  2.4 给排水  现有工程给水水源为 市政 自来水,全 厂供水用于 生产、 生活和消防,年新鲜水消耗量为120000m3。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 与生产废水一起经厂区总排污口 排入区域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 马头岗 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后排入贾鲁河 。  2.5 工作制度  现有工程年有效工作日 300 天 ,其中, 采暖期 120 天, 非采暖期 180 天。 采暖期劳动定员190 人, 其中办公人员 33 人,生产人员 157 人 ,办公人员 实行单班工作制,生产部门实行白班、中班和夜班工作制,每班工作 8 小时;非采暖期劳动定员 112 人, 其中办公人员 23 人,生产人员 89 人 ,办公人员 实行单班工作制,生产部门实行白 班、夜班工作制,每班工作 12 小时。  3.改扩建工程概况  3.1 改扩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本次改扩建工程 拆除 部分现有建、构筑物后,在厂区东 部建设燃气锅炉房。 锅炉房南端横向设置客服中心及调度中心,再向南布置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锅炉房北侧布置调压站 。 改扩建工程主要建筑物名称及面积详见表 4。  表 4    改扩建工程主要建筑物及面积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m2)  高度( m)  1 燃气锅炉房  2519.64 6228.44 19 2 燃气调压站  200 / 3 3 消防水泵房  61.2 61.2 6 4 消防水池  129.96 / -3.5 5 门卫  11 11 3.6  5 3.3 改扩建工程主要生产设备  改扩建工程新 增设备主要为燃气锅炉、鼓风机、循环水泵、全自动离子交换器、真空电化学除氧器等, 详见表 5。  表 5    改扩建工程新增生产设备情况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热力锅炉  SZS58-1.6/130/70-Q 5 台  2 鼓风机  Q=75000m3/h, H=8000Pa, N=250kW 5 台  3 钠离子软水器  Q=50m3/h 2 套  4 除氧器  Q=50m3/h 2 台  5 除氧水箱  V=40m3 1 件  6 软化水箱  V=40m3 1 件  7 循环水泵  Q=1050m3/h, H=105m, N=400k 1 台  8 循环水泵  Q=2250m3/h, H=105m, N=710k 2 台  9 补水泵  Q=100m3/h, H=50m, N=22kW 1 套  10 除氧水泵  Q=100m3/h, H=45m, N=18.5kW 1 套  11 一次水快速除污器  KC-900 1 件  12 定期排污扩容器  DP-7.5, 2000 1 台  13 板式换热机组  1MW 1 套  14 一次水快速除污器  KC-150 1 件  15 空压机  1.0m3/min, 0.8MPa, 7.9KW 2 台  16 电动葫芦  2t,起吊高度 25m 1 台  17 电动葫芦  2t,起吊高度 6m 1 台  18 轴流风机  T40-11NO.2.5 2 台  3.3 改扩建工程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改扩建工程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详见表 6。  表 6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用量  备注  1 天然气  69180000Nm3/a 城市天然气管网供应  2 水  8224m3/a 城市自来 水公司供应  3 电  5839000 度 /a 城市电网供应  3.4 给排水  本次项目 生产废水主要为 锅炉软化废水、锅炉排污水、 生产设备冷却循环废水 , 生活废水 主要为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 与生产废水一起 经厂区总排口排入市政管网,最终经 马头岗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放。   6 3.5 供电  根据项目可研,改扩建工程 建成后 ,全长计算负荷为 2847KW, 用电由 市政电网 供给,可满足全厂生产生活的需要。  3.6 供气  项目所需天然气由东明路中压市政天然气管道接出专线,沿林科路铺设至枣庄热源厂区内调压箱,降压后由管 道送至炉前燃烧器,与锅炉送风混合后入炉燃烧。  3.6 工作制度  本次 工程年有效工作日 300 天 ,其中, 采暖期 120 天, 非采暖期 180 天。采暖期劳动定员110 人, 其中办公人员 33 人,生产人员 77 人 ,办公人员 实行单班工作制,生产部门实行白班、中班和夜班工作制,每班工作 8 小时;非采暖期劳动定员 95 人, 其中办公人员 23 人,生产人员72 人 ,办公人员 实行单班工作制,生产部门实行白班、夜班工作制,每班工作 12 小时。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现有工程监测报告,现有工程主要污染物包括废气、废水、噪声、 固废等,各类污染物产排情况分析如下:  1.废气  1.1 锅炉废气  现有工程建设有 SHL20-1.25-AII 型燃煤蒸汽锅炉 2 台 、 SHL35-1.6AII 型燃煤蒸汽锅炉 4 台 ,并配套建设 麻石塔文丘里脱硫除尘装置 6 台,经处理后的烟气经 一根 60m 高 排气筒 排放。根据十二五环境统计业务系统中 2012 年统计数据 ,现有工程废气排放总量 86806m3/h,烟尘排放浓度 71mg/m,烟尘排放速率为 6kg/h, SO2 排放浓度 645mg/m3, SO2 排放速率为 56kg/h, NOX 排放浓度 291mg/m, NOX 排放速率为 25kg/h。均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二类区、 II 时段标准限值要求。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 SO2161.24t/a, NOX72.7t/a,烟尘 17.82t/a。  1.2 原 煤贮运过程产生的扬尘  现有工程所需煤炭在装卸和原煤堆放时产生扬尘, 无组织排放量为 20kg/d,约 2.4t/a。  2.噪声  根据现场监测数据,现有工程东、南、西、北厂界昼间噪声最大监测值分别为 59.6dB( A)、59.3dB( A)、 52.9dB( A)、 52.8dB( A),夜间噪声最大监测值分别为 49.7dB( A)、 49.5dB( A)、 7 43.3dB( A)、 43.1dB( A),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1 类标准限值要求。  3.固废  现有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锅炉废渣和员工日常生活垃圾。  ( 1)锅炉废渣产生量 3880.52t/a,外售给 水泥厂 。  ( 2)锅炉脱硫除尘渣 1941t/a,外售给水泥厂。  ( 2)员工日常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21.48t/a,由金水区配套的市政环卫部门拉走统一处理。   8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 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郑州 市为 河南省省会,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地区,属黄河中下游,伏牛山脉东北冀向黄淮平原过渡地带。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隔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与许昌、平顶山接壤。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 11242 11414、北纬 3416 3458,总面积 7446.2km2,其中市区面积 1105.3km2。该区域市政及交通条件优越,京广、京九、焦柳线与陇海、汤濮、新菏、漯剝、漯阜线在境内交汇,形成三纵四横的铁路网。连霍、京港澳等 9 条国家级高速公路, 107、 310 等 9 条国道经过这里。同时,郑州国际航空港、现代物流中心、黄河公铁两用大桥等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  项目 位于 郑州市金水区林科路北、东明路西 , 地理位置见附图 1。  2、地质  区域位于黄河冲洪积泛滥平原,地貌类型简单,地基主要为全新统( Q4)黄泛沉积物。由于黄河多次决堤,致使本区上部土壤较复杂,岩相、岩性多变,频繁互层,层理发育,透镜体犬牙交错,错综复杂,是二元或多元结构特征。郑州市属于季节性冻土地区,距区域地质资料,标准冻结深度不超过 0.5m。  郑州地区的断层大都是前新生代的非活动 断层,新生代以来活动断层老鸭陈断层,距离本场较远,可不考虑其影响。抗震强度:抗震设防强度为 7 度,该场地地形平坦,无塌陷、地裂、泥石流等灾害隐患。  3、地形、地貌  郑州市地跨我国第二级和第三级地貌台阶,地势总体上西部高、东部低;中部高、东北低或东南低。全市地势由西向东北倾斜或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郑州市位居河南省中部偏北,根据河南省地貌条件区分,郑州市地貌大体以京广铁路西侧为界,西侧属豫西复杂结构地区的嵩山 箕山低山丘陵区,东部属堆积平原区的黄河冲积扇平原区。根据全市地貌特征和成因,进一步划分为 5 个地貌小区, 即东北 9 平原洼区、东南砂丘垄岗区、洪积倾泻平原区、低山丘陵区、西南群山区。  4、土壤  郑州市土壤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干旱森林草原棕壤褐土地带 豫西北丘陵立黄土区。郑州市土壤面积 1043.37 万亩,土壤类型有褐土、潮土、风沙土、石质土、新积土、粗骨土、红粘土、紫色土、棕壤土、水稻土等 10 个大类, 30 个亚类, 53 个土属,110 多个土种。  5、生物资源  ( 1)植物资源  郑州地区的植被,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过渡性和高山到平原不同环境的复杂性,因而郑州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约有 184 科, 900 属, 1900 多种。乔木、灌木、草本皆有,遍布于山区、丘陵、平原及河谷地带。郑州市在植物区系划分上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型,跨 2 个植被区。市区绿化覆盖率为 31.4%。  京广铁路以东,包括中牟县全部、新郑县一部分及市区一部分属豫东平原栽培作物植被区,常见植物有毛白杨、大官杨、旱柳、臭椿、泡桐、侧柏、荆条、益母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等。自然植被以盐生植被和沙声植被为主,草甸植被次之。人工植被以小麦、杂粮两年三熟植被为主,一年两熟小麦杂粮植被次之,一年一熟较少。组成人工植被的一小麦、玉米为主,大豆、甘署、谷子、高粱、芝麻、 烟草次之。  京广铁路以西属豫西山地、丘陵、台地落叶阔叶林植被区。常见植物有油松、白皮松、栾树、白刺花、侧柏、辽东栎、白桦、毛白杨、榆等。人工植被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谷子、甘署、和棉花等次之,落叶果树有苹果、石榴、柿、梨、桃、李、杏、葡萄等。  ( 2)动物资源  郑州地区动物资源按生存条件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两栖动物 3 大类。陆生动物分为饲养动物和野生动物。  饲养动物中家畜有:牛、马、驴、骡、猪、羊、兔、狗等。家禽有:鸡、鸭、鹅、鸽等。  野生动物分兽类、鸟类和昆虫类。兽类有:野兔、鼠、田鼠、刺猬等;鸟类有:麻 10 气象统计2 风频玫瑰图全年,静 风9 .41 %NNEESESSWWNW图例(%)NESW5. 010. 0雀、乌鸦、喜鹊、燕子、白鹭、杜鹃、啄木鸟等;昆虫类有:蚕、蚊、蝇、蜂、蚂蚁、蝉、蜘蛛、蜗牛、蟑螂、蝴蝶、蚯蚓、蟋蟀、壁虎等。  水生动物鱼类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青鱼、红鱼等;贝类有:虾、鳖、龟、螃蟹、蛤蜊等;两栖类有:蛙、蛇、鳖、龟、螃蟹、蚌等。  6、气象、气候特征  本工程所在地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属黄河中下游,伏牛山脉东北冀向黄淮平原过渡地带。地形由西南向西北倾斜,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降低。从气候类型划分,该地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干燥、寒冷、降水稀少,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阵性降雨,秋 季干旱。  据郑州市气象观测站近 30 年气象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年平均气压 1003.6hPa, 12 月份最高,为 1014.1hPa; 7 月份最低,为 990.4hPa。年平均气温 14.3 , 1 月份最低,平均为 0.1 ; 7 月份最高,平均为 27.0 ;气温年较差 26.9 ;全年中, 2 6 月升温最快,月升温 4.7 7.6 ; 9 12 月降温迅速,月降温 4.7 7.1 ;极端最高气温 42.3 ,极端最低气温 -17.9 。全年降水量 632.4mm。年际间内变化最大,月际间也相差很多。全年中,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6 9 月份,其降水占全年 的 64.5%。冬季( 12 2 月)的降水量只占全年的 3.3%。最大日降水量 189.4mm。年均蒸发力 1817.2mm。最大积雪深度 23cm,最大冻土深度 27cm。评价区域的主要风向为 NEENEE,风玫瑰见图 1。  图 1    评价区域风玫瑰图  7、 水文特征  ( 1)地表水  郑州市地表水分属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流入黄河水系的有伊洛河、汜水、枯河; 11 流入淮河水系的有颖河、双洎河、贾鲁河、索须河、七里河、潮河、金水河、熊耳河及东风渠等大小河流 124 条,其中主要河流 34 条。  七里河:七里河源于新郑小桥乡楚 家脑村东。流域面积 741km2,全长 47.23km。沿途流经龙湖镇罗垌、林锦店,至郑州市城关区十八里河镇苏庄、大姚庄,在位于郑州国际物流园区西北角边缘的岔河村处于十八里河回流后形成七里河,经金水区贾岗村折回向东流入中牟县境,在白沙镇后潘庄西入贾鲁河。郑州市王新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排入七里河。  潮河:是七里河主要支流之一,自小魏庄水库以下进入市区,在圃田入七里河,市区段长 18.4 km。西南向北流经区内。雨季为区内地表水的主要排泄途径,曾经也是沿河农田灌溉取水的重要来源。  贾鲁河:贾鲁河发源于新密市山区圣 水峪一带,由南向北流经市郊西南部后,汇入尖岗水库。尖岗水库距市区 4km,库容 6780 万 m3,为郑州市备用水源。 1972 年在水库下游河道上修建一座人工坝,引入黄河水,形成郑州市西郊水源地 西流湖,库容量 125万 m3。贾鲁河全长 230km(市区段 40km)。受气候及人为因素影响,贾鲁河上游自然水量己很小,成为季节性河流。贾鲁河进入郑州市区后,主要的任务是负担农田退水和接纳市区各河道汇入的生活、生产废水及雨水排泄,五龙口排水系统的污水排入贾鲁河。  ( 2)地下水  郑州市区是一个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供水的城市。市区浅层 地下水在京广铁路以西、省文化宫至张魏寨以南,含水层厚度一般小于 20m,主要是黄土状粘土、亚砂土孔洞,京广铁路以东、省文化宫至张魏寨一线以北含水层厚度为 15 35m,主要是亚粘土、细砂和中细砂。浅层地下水主要接受降水入渗补给,但在西南部受地下水上游的山前径补给,在东北部为黄河侧渗补给。区内浅层地下水的天然径流向是由西南向东北。中层地下水接受浅层地下水的越流补给及层面径流补给,具有承压性,是郑州市区工业及生活用水的主要开采水源。深层地下水中锶和偏硅酸含量较高,是天然矿泉水的主要开采层。  8、郑州市集中供热工程规 划( 2011 2020 年)  8.1 郑州市集中供热现状  郑州市市区现有集中供热热源 9 座,敷设集中供热管网约 700km(不含小区管网), 12 热力站 900 多座。全部热源设计民用采暖总供热能力 1700MW,可供采暖面积 3400104m2。郑州市供热企业主要有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和中原环保有限公司两家,目前入网面积近 7000 104m2,实际供热总面积约  3200 104m2。另外,据了解,郑州市其它供热企业实际供热面积情况为:高新区热力公司实供 100 104m2,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和热力公司实供 40 104m2;新力热电厂 直供 280 104m2;省委、黄委会和郑州大学等单位自备锅炉房供热面积约 200 104m2,合计供热面积是 620 104m2;郑东新区热电厂一期工程 2 200MW 供热机组于 2008 年投产供热,额定抽汽量 712t/h,对外供热能力 480MW,可供采暖面积 960 104m2,规划二期工程供热能力为 1500MW,机组总容量为 1200MW,可供采暖面积 3333 104m2,但是目前该热电厂二期项目尚未开展实质性工作,建设周期难以确定。因此,目前郑州市集中供热实际供热总面积约为 4580 104m2。依据郑州市城市集 中供热规划( 2011-2020),郑州市近期( 2015 年)、远期( 2020 年)热负荷情况为:预测到 2015年城区建筑总面积达 16000 104m2, 2020年城区建筑总面积达 24000 104m2。结合供热现状,近期按 80%的需求率估算,到 2015 年需采暖建筑面积将达到12800 104m2;远期按  90%的需求率估算,到 2020 年将达到 21600 104m2。规划近期、远期集中供热目标普及率分别取 45%和  60%,预测近期、远期集中供热面积分别为 5760 104m2、 12960 104m2。  8.2 供 热规划范围  郑州市集中供热规划范围依据已获得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确定的城市规模,结合周边乡镇总体规划,确定本次集中供热规划范围:东起京珠高速公路,西起绕城高速公路(西五环路),北至大河路,南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的中心城区,规划区市建设用地约为 450 平方千米,城市人口 500 万人 。  依据郑开大道沿线地区总体规划( 2006 2020),郑开大道沿线地区(郑汴产业带)的白沙组团将由郑东新区热电厂供热,主要解决区内冬季采暖负荷。该组团位于京珠高速以东、万三公路(规划 107 国 道)以西,郑开大道两侧区域(北起豫兴大道,南到中央大道), 2020 年建成区面积 29.41km2,人口规模达 33 万人。因其紧邻郑州市规划区,宜统筹安排集中供热,本次规划在热源布局、干线热网走向等方面兼顾白沙组团供热。   13 8.3 供热规划年限  本次集中供热规划年限为: 20112020 年。其中近期为 20112015 年;远期为20162020 年。  8.4 供热规划内容  规划内容为划分供热分区,预测各区热负荷(重点为采暖热负荷),确定各供热分区的主次热源项目的规模,用地、供热范围及主干管网走向、管径,提出供热系统设置 方案,估算集中供热普及率。  8.5 规划热源  本次规划期内,郑州市仍将以煤为主要供热能源。对煤炭来说,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利用自动化管理,方便煤和灰渣的运输,更有利于污染物排放的集中治理,集中供热的优点在于可利用大型、高效、清洁的集中热源,本次规划的集中供热热源将以大型燃煤热电厂、热源厂为主要热源形式,其他清洁能源为补充。  8.6 热源系统规划  根据郑州市市区现状、近期、远期规划热负荷的大小及分布,结合全市电负荷及该地区的电力平衡,本着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考虑现行的国家政策, 规划热源的总体分布。  近期,本次规划泰祥热电厂一期 2 135MW 供热机组;新建郑东新区热电二厂二期2 300MW 供热机组;新建北郊热源厂 2 116MW 热水锅炉;在南郊热源厂一期 2116MW 热水锅炉投产的基础上,扩建南郊热源厂二期 2 116MW 热水锅炉。  远期,对于郑州新力热电厂一、二期暂定对换热首站经行扩建,可结合郑州新力热电厂(一、二期)扩容外迁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调整;续建郑东新区热电厂二期 2 300MW 供热机组、新建泰祥热电厂二期 2 300MW 供热机组、扩建南郊热电厂 2300MW 供热机组;扩建北 郊热源厂 2 116MW 热水锅炉,扩建经开区热源厂 2 75t/h蒸汽锅炉;新建龙湖热源厂 4 116MW 热水锅炉;改造二马路热源厂 2 35t/h 燃气锅炉、郑东新区热源厂 2 58MW 燃气热水炉、高新区热源厂 2 75t/h 蒸汽锅炉。  8.7 枣庄 热源厂  枣庄热源厂位于林科路北与东明路西,厂区占地 31439.5m2 ,现有 2 台 14 SHL20-1.25-AII、 4 台 SHL35-1.6AII 蒸汽锅炉,总容量 180t/h。其中 2 台 20t/h 锅炉于 1998年投运, 4 台 35t/h 锅炉分别于 1999 年、 2000 年投运。  根据郑州市人民 政 府 关于印发郑州市燃煤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郑政文【 2013】 80 号文),全市将加快市热力总公司 6 家热源厂 (东明路、政七街、枣庄、二马路、郑东新区和兴隆热源厂 )“煤改气”工程建设, 2013 年完成东明路和政七街 2 家热源厂改造工程并投入运行, 2015 年完成其余 4 家热源厂改造工程。  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蓝天”工程白皮书( 2013-2015),郑州市将加快市热力总公司 6 家热源厂 (东明路、政七街、枣庄、二马路、郑东新区和兴隆热源厂 )“煤改气”工程建设, 2015 年底停止使用燃煤。  因此,枣庄热源厂“煤改气 ”工程项目 的 建设符合郑州市热力公司郑州市集中供热工程规划( 2011 2020 年)。  9、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和现代物流、商贸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规模:至 2020 年,市域总人口 1100 万人,城镇人口 880 万人,城市化水平 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 500 万人;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 836km2 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 450km2 以内。  规划范围: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 、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规划总面积为 7446.2km2。  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主要向东、东南两个方向展开。举全省之力,重点发展大郑东新区,构建中原城市群发展核心区,提升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向西依托巩义、上街、荥阳等城市,加强与偃师、洛阳的衔接,形成郑洛城市工业走廊。向西南依托登封、新密等城市和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市域南部特色发展带。  布局结构:形成“一带两轴、一区四城”的布局结构和“南山北水、绿廊环绕”的生态格局。各功能区突出自身优势和特点 ,发挥汇集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做大做强。  产业布局:依托城镇和快速交通线,建设 25 个产业聚集区;东部方向重点发展现代 15 服务业及先进制造业;东南方向重点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等现代物流业;西部方向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建材、煤炭、铝加工、医药、电缆、机械、化工等产业;西南方向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煤炭、电力、服装等产业;北部依托黄河,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  本次项目位于中心城区内,根据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符合郑州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 社会、文物保护等):  1、区划与人口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郑州市辖 12 个县(市)、区,其中县级市 5 个、县一个:即巩义市、新密市、荥阳市、新郑市、登封市和中牟县,区 6 个:金水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上街区。一个国家级新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据 2011 年统计年鉴, 2011 年底全市总人口数 863 万人,城镇人口 425 万人,乡村人口438 万人,城镇化水平 49%。  2、交通状况  郑州市是全国铁路交通枢纽之一,有亚洲最 大的货运编组站,是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处,境内还有 107 国道、 310 国道、京深高速公路、郑汴洛高速公路通过,交通十分便利。项目北临规划中的物流大道,距离航海大道 2.6km,距离 310 国道约 4km。交通便利。  3、经济状况  经多年发展,目前郑州已拥有纺织、机械、电子、煤炭、冶金、化工、食品、建材、医药等十几个行业门类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2011 年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4000 亿元,增长 13%。财政总收入完成 643 亿元,增长 23.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386.8 亿元,增长 28.1%。规模以上工业完成 增加值 1600 亿元,增长 18%;实现利税 1009 亿元,增长 2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757 亿元,增长 20.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8 亿元,增长 19%。市属及以下企业出口总额达到 33.1 亿美元,增长 6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8897 元,增长 1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9225 元,增长 13.6%。   16 4、教育文化  郑州市 现 有各级各类学校 4729 所,在校学生 182.71 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 20所,在校学生 7.06 万人;普通中专 52 所,普通高中 71 所,在校学生 4.60 万人;普通 初中 362 所,在校学生 28.01 人;职业中学 70 所,在校学生 6.18 万人;小学 1975 所,在校学生 83.85 万人;各类成人教育学校 2167 所,在校学生 43.08 万人;特殊教育学校 11所,在校学生 1132 人。  5、文物古迹  郑州市的金水区、惠济区、管城区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大河村遗址、商城遗址、西山仰韶文化遗址、花园口黄河堵口纪念亭等。  根据现场勘察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工程所在区域地表无文物保护单位。   17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 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 空气质量  项目所在地位于 郑州市 金水 区。据郑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2013 年环境空气常规监测统计资料,该区域环境空气中 SO2 日均值范围为 0.058 0.179mg/m3, NO2 日均值范围为0.023 0.086mg/m3,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PM10日均值范围为 0.053 0.248mg/m3,超标率为 19.1%,超标原因主要是北方气候干燥及植被覆盖率较低等所致。  2、 地表水  项目所在区域纳污水体为贾鲁河。根据 2013 年第 50 周河南省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监测结果,贾鲁河中牟陈桥断面 COD、氨氮的监测结果分别为 41.3mg/L、 7.97mg/L,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超标原因为沿线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所致。  3、地下水  根据郑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2013 年度郑州市地下水监测资料,评价区域内地下水各项监测因子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 类水质要求。  4、 声环境  根据现场监测, 项目所在 区域 昼间噪声值在 52.8dB(A) 59.6dB(A), 夜间噪声值为43.1dB(A) 49.7dB(A), 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1 类标准。   18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项目  保护目标  保护级别  环境空气  德亿时代城 (东, 40m)  中信小区 (东南, 60m)  正弘旗 (南, 25m)  乾坤花园(西南, 85m)  金成豪庭(西, 85m)  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家属院(西, 90m)  枣庄(西北, 100m)  郑州市金水区天裕幼儿园(北, 70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  声环境  德亿时代城 ( 东, 40m)  中信小区 (东南, 60m)  正弘旗 (南, 25m)  乾坤花园(西南, 85m)  金成豪庭(西, 95m)  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家属院(西, 95m)  枣庄(西北, 100m)  郑州市金水区天裕幼儿园(北, 70m)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  地表水  贾鲁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   19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 ( 1 小时平均)  SO2 500g/m3, NOX 250g/m3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  3、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 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