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 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天然气分输站 建设 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 : 北京华油联合燃气开发有限公司 (公章) 2014 年 2 月 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天然气分输站建设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 北京华油联合燃气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林群冠 联系人 李龙 通讯地址 北京经济开发区宏达南路 7 号 联系电话 13911971785 传真 邮政编码 100176 建设地点 潭柘寺镇西南侧,陕京三线 45#分输阀室附近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4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5542.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1282 总投资 (万元 ) 1583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 91.4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5.78% 评价经费 (万元 ) 1.0 预期投产日期 2014年 7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工程内容 1、项目背景 潭柘寺镇处于北京西部,区内山地众多,旅游资源丰富,近些年农家旅游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潭柘寺镇无天然气气源,在建的陕京三线通过潭柘寺镇,并且在潭柘寺镇设置 1 座阀室,门头沟区政府考虑到日后发展以及区内环境保护,在积极配合陕京三线建设的同时希望陕京三线主管道可为潭柘寺镇直接提供天然气,北京华油联合燃气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发挥其资源优势,规划在陕京三线 45#阀室开口,为潭柘寺镇提供稳定充足的气源。北京华油联合燃气开发有限公司拟实施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天然气分输站建设工程项目。 潭柘寺镇天然气分输站建设工程项目为新建项目,本项目属于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7 年本 )鼓励类中十九大项中第 7 小项“城镇燃气工程”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3 修改) 鼓励类中二十二大项中第 10 小项“城市燃气工程”,则本3项目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的产业政策。 项目的建设将对局部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北京市有关规定,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建设单位委托,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对该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并报请北京市门头沟区环境保护局审批。 2、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 建设项目位于潭柘寺镇西南侧,陕京三线 45#分输阀室附近,地块与正北向呈 45的直角梯形,地理坐标范围东经 116 01 33.5 116 01 39,北纬 39 52 1139 52 10,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 116 01 37,北纬 39 52 11.5。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 本工程建设潭柘寺镇天然气分输站一座。拟建项目红线范围内为荒地,项目用地东侧、南侧、西侧均为荒地;项目用地北侧为荒地,距离项目北侧约 60m 为潭柘寺沟,潭柘寺沟北侧为鲁家滩村现状居民区距离本项目最近距离约为 100m。周边环境概况见附图 2。 二、建设内容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 1583 万元,建设分输站一座,输气能力为 4117.4 万立方米 /年。分输站占地面积 5542.6 平方米,建筑面积 1052.64 平方米。工程分为办公区、生产区及上游 45#阀室至分输站的管线(约 130m) ,其中办公区包含综合楼、锅炉房、发电机房等建构筑物。工艺区包括放散区、工艺装置区等构筑物,主要建设过滤、计量、加热、调压、进出站安全截断和 放空等功能设施。潭柘寺天 然气分输站进站设计规模为18000 标准立方米 /小时,进站压力 4.58.0 兆帕,设计压力 10.0 兆帕;分输站中压出站设计压力 0.4 兆帕,中压出站设计规模为 15500 标准立方米 /小时。主要生产设备如下表所示。 表 1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型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工艺设备 1.1 过滤器 PN100 21500m/小时 台 2 配快开盲板 (预留安装位置) 1.2 汇气管 PN100 DN400 台 4 PN100 DN500 台 1 1.3 超声波流量计 ANSI600 DN100 套 2 4涡轮流量计 ANSI600 DN150 套 1 1.4 电动球阀 PN100 DN150 套 1 电动球阀 PN16 DN300 套 1 1.5 手动球阀 PN100 DN150 个 7 手动球阀 PN40 DN150 个 2 手动球阀 PN100 DN100 个 2 手动球阀 PN64 DN100 个 4 手动球阀 PN16 DN200 个 2 手动球阀 PN16 DN300 个 3 1.6 绝缘接头 PN100 DN150 套 1 绝缘接头 PN16 DN300 套 1 1.7 截止阀 DN50 个 3 截止阀 PN100 DN100 个 1 1.8 安全阀 PN100 DN25 个 3 1.9 排污罐 PN16 V=1.0 立方米 台 1 1.10 放散立管 DN200 L=15 米 根 1 1.11 加臭装置 套 1 1.12 调压装置 2 ANSI600 套 2 调压装置 3 ANSI300 套 2 1.13 换热器 套 2 1.14 热水锅炉 0.5T 台 1 本项目锅炉房为燃气热水锅炉,热水锅炉功率 0.35MW,仅为项目天然气调压工段提供热源,不用于冬季采暖,天然气年用量约 8 万 m3/a,锅炉房烟囱高度为 8m。 为防止供电突然断电影响天然气分输站供气稳定,本项目拟建发电机房一座,使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拟使用发电机功率为 30KW,燃油 225g/KW。发电机使用次数按停电情况而定,设计保证 8 小时发电量。为保证柴油发电机的正常使用,项目柴油发电机每月试车 2 次,每次试车 1 小时,则全年总工作时数为 24 小时。 本项目用地范围内有一条军缆穿过,埋深 0.9 米,为不影响军缆的正常使用,场站的建筑物与设备基础均避开军用光缆 1.5m 以上,军用光缆穿越场站的地方设计为绿地或者硬化地面。 三、公用工程 1、给水 施工期和运营期用水从潭柘寺镇现状供水管网接入,可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运营期用水包括职工生活用水、过滤器清洗用水、清管用水、锅炉房用水。 生活用水: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GB50015-2003-2009) ,本项目管理人5员 1 人,生活用水量按每人每日 30 L 计算,年工作 260 天,日工作 8 小时,生活用水量为 7.8t/a;其他人员共 9 人,年工作 365 天,每班 3 人,每人日工作 8 小时,三班倒,则生活用水量按每人每日 30L 计算,生活用水量为 98.55t/a。生活用水总量为 106.35t/a。过滤器清洗用水、清管用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过滤器清洗用水、清管用水总量为 30 t/a。 项目建成后,锅炉房年耗水量约 20t/a。 2、排水 本工程运行期间产生的污水包括职工生活污水、少量过滤器清洗废水、清管废水、锅炉房排出的废水,过滤器清洗废水和清管废水经防渗隔油池处理后由环卫部门掏运至鲁家滩村东现状污水处理厂 职工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85.08t/a(按用水量的 80估算) ,生活污水经防渗化粪池处理后由环卫部门掏运至鲁家滩村东现状污水处理厂。 过滤器清洗废水、清管废水 24 t/a(按用水量的 80估算) 。 锅炉排污水按耗水量的 90%计算,本项目锅炉全年排污水为 18m3,锅炉排污水排入冷却降温池,冷却至 40以下后排入防渗化粪池处理,再由环卫部门掏运至鲁家滩村东现状污水处理厂。 3、供电 项目供电由市政电力供给,项目年消耗电能约为 10 万千瓦时。 4、供暖与制冷 该项目综合楼夏季制冷使用空调,冬季采暖采用市政供暖。 四、劳动定员和工作时间 本项目需配置工作人员共 10 人,人员构成见下表。 表 2 潭柘寺镇天然气分输站劳动定员 站场 岗位 人员 备注 潭柘寺镇天然气分输站综合管理部门 1 年工作 260 天,日工作 8 小时 生产运行管理部门 9 年工作 365 天,日工作 24 小时, 3 班倒 五、其他 6本项目不设有员工食堂和宿舍。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没有原有污染。 7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市城区正西偏南,东经 115 2500 116 1007,北纬39 4834 40 1037之间。东西长约 62km,南北宽约 34km,总面积 1455km2。其东部与海淀区、石景山区为邻,南部与房山区、丰台区相连,西部与河北省琢鹿县、涞水县交界,北部与昌平区、河北省怀来县接壤。 2、地形地貌 门头沟区地处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骨架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境内总面积的 98.5为山地,平原面积仅占 1.5。西部山地是北京西山的核心部分,山体高大,层峦叠嶂,海拔 1500m 左右的山峰 160 余座。永定镇的上岸南边海拔只有 73 米,而成为全区最低处。区内地形起伏,高差很大(相对高差2230 米 )。 3、气候气象 本项目区域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 710,年内四季温度差异较大,年温差 30.1。门头沟区春季 60 天,夏季 76 天,秋季 60 天,冬季 169 天,冬季漫长是境内气候的一大特征。春秋季节,境内风、霜频繁,年平均风速为 2.7m/s, 8 级以上大风 21 次,年平均无霜期 200 天左右,江水河村一带无霜期仅 100 天。日照时数较多,年平均日照 2470 小时。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受中纬度大气环流的不稳定和季风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最多为 970.1mm(1977 年 ),最少为 377.4mm(1997 年 ),年平均降水量约 600mm。常年主导风向为西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4、地表水 门头沟区境内河流主要是永定河及其支流清水河。永定河源于山西省宁武县,官厅以上称恢河、桑干河,以下称永定河,自本区西北部入境,至东南部卧龙岗、永兴庄出境,境内干流达 100 km。全区永定河水系流域面积为 1397.5km2。 永定河是海河水系最大的一条支流,是北京的母亲河,流域面积 4.7 万 km2,北京8境内流域面积 3200km2,占总流域面积的 6.7。 5、地下水 门头沟区境内地下水可分为 4 个区:一是田庄雁翅青白口石河村一线以北地区,以灰岩岩溶裂隙水溶洞水为主,总出水量 3.63 万吨日;二是髻山妙峰山地区,均为火山岩、砂岩裂隙水,总出水量 2.908 万吨日;三是千军台清水涧黄岭村一线以东地区,水文地质情况复杂;四是清水河流域,水资源较丰富,因流域内水文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的补给、埋藏和流动规律也多种多样,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 6、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门头沟区的土壤属地带性褐土,分为山地草甸、山地宗壤、褐土等 3 大类, 8 个亚类, 93 个土种。其中分布面积较广的有山地棕壤、山也淋溶褐土、碳酸盐褐土。境内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类型,仅在深山区有残存的次生桦、杨林,一般林地均为灌木林或杂木混交林,森林覆盖率在 40-60之间。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1、行政区划 2012 年,门头沟区辖 4 个街道(大峪街道、城子街道、东辛房街道、大台街道) 、 3个地区(龙泉地区、永定地区、王平地区) 、 9 个镇(龙泉镇、永定镇、潭柘寺镇、王平镇、军庄镇、妙峰山镇、雁翅镇、斋堂镇、清水镇) 。 2、经济 2012 年, 门头沟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2369 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11.0%,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民人均纯收入 15715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2.0%。 3、文物保护 门头沟区是北京市文物大区,目前共有 3 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处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 78 处门头沟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另有在册文物 30 多项。项目周围500m 范围内无文物保护单位。 4、潭柘寺社会经济状况 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毗邻本市丰台区与房山区。潭柘寺镇辖北村、东村、南村、9鲁家滩村、南辛房村、桑峪村、平原村、王坡村、贾沟村、草甸水村、赵家台村、阳坡元村,共计 6423 户、 11744 人、其中农业人口 6540 人,非农业人口 5204 人。距市中心 34km,国道 108 线路贯穿整个辖区,距门头沟区政府 21km,距六环 11km。辖区气候适中,年平均气温 11.8,林木覆盖率达到 79.5%,主要植被为黄栌,侧柏等。 10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 )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区北侧的潭柘寺沟和东侧的石英山沟最终进入位于丰台区和房山区交接处的崇青水库。项目区附近的潭柘寺沟、石英山沟和封门沟属于季节性河流,目前无水。崇青水库为一般鱼类保护区,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根据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 2013 年 12 月大中型水库水质状况,崇青水库现状水质为 II 类。 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 2012 年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 2012 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水质总体以良好区为主,第一含水层组水质最差,第二含水层组水质次之,第三和第四含水层组水质较好,反映了地下水在垂向上的变化特征。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14848-1993)中的类标准评价,北京市 822 眼测试井中,达标井 386 眼,占监测井的 47.0%;超标井 436 眼,占监测井的 53.0%,超标井主要分布在第一含水层组,主要污染物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氮、氨氮和锰等一般化学指标。 1、第一含水层组(潜水) 第一含水层组地下水总体上北部山前地区水质较好。水质优良和良好区主要分布在怀柔、密云、平谷和延庆,面积约 2739 平方公里,超标区主要分布在城近郊区中南部、通州、顺义西部、昌平东部、房山和大兴的部分地区,面积约 3789 平方公里。 城近郊区、房山、大兴等地区的超标指标主要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硝酸盐氮;密云地区超标指标主要为硝酸盐氮;通州地区超标指标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和锰;顺义和昌平地区,主要超标指标为锰和氨氮。 2、第二含水层组(承压水) 第二含水层组地下水总体上北部山前地区水质较好。水质优良和良好区主要分布在怀柔、密云、平谷和延庆,面积约为 3430 平方公里,超标区主要分布在城近郊区中南11部、通州北部、顺义西南部及昌平、大兴和延庆的小部分地区,面积约 1340 平方公里。城近郊区的中南部、大型北部超标指标主要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硝酸盐氮;在通州、顺义西南部、昌平和延庆部分地区的超标主要为锰和氨氮。 3、第三含水层组(承压水) 第三含水层组地下水总体水质较好。水质优良地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大部分地区,面积为 3750 平方公里,而水质较差区主要分布在顺义、通州、大兴、延庆及朝阳的部分地区,面积为 245 平方公里,超标指标主要为锰和氨氮。 4、第四含水层组(承压水) 第四含水层组地下水水质优良,未出现超标区。 第一层、 第二层和第三层地下水水质均出现了一定范围的超标区。 因地质背景原因,部分地区水质中锰和氟化物超标,非人为影响造成。第一至第三含水层组人为影响超标区分布面积分别为 2876 平方公里、 815 平方公里、 44 平方公里。 由人为影响造成的超标区主要分布城近郊区的南部、通州、大兴、房山、顺义、昌平、密云和延庆的一部分。城近郊区的超标指标主要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硝酸盐;大兴、房山主要为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顺义、昌平、延庆主要为氨氮;密云主要为硝酸盐和总硬度;通州主要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氨氮。 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门头沟区龙泉镇大气环境监测站 2013 年 12 月 27 日 2014 年 1 月 25 日监测数据,主要大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空气质量状况在 2 级以上的天数为 14 天,其中 4 天空气质量状况为 1 级。 四、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门头沟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分调整结果 ,项目所在区域为 1 类噪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标准,即昼间 55dB(A),夜间 45dB(A)。 根据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 1)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精度为 2 型以上的积分平均声级计,其性能符合 GB3785 和 GB/T1718112的规定,测量前后使用声校准器校准 测量仪器的示值差不大于 0.5dB,声校准器满足GB/T15173 对 1 级或 2 级声校准器的要求。测量时传声器加防风罩。 ( 2)测点选择和气象条件 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选择一般户外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 3.5m 外测量,距地面高度 1.2m 以上。 气象条件: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 5m/s 以下。 ( 3)监测类型与方法 监测类型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采用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附录 B 的监测方法。 ( 4)监测点布设和测量时间 监测点布设 为了全面地了解建设项目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现状,经过现场踏勘,结合项目周边环境状况,本次评价在项目所在区域的厂界外 1m 处共设置了 4 个噪声现状监测点,监测点位置见附图 2。 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为 2013 年 12 月 25 日 12 月 26 日。 ( 5)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具体监测数据如表 3 所示。 表 3 现状噪声监测数据 监测点编号 监测点位置 昼间噪声值 夜间噪声值 执行标准 1 东厂界外 1m 49.4 40.71 类 2 南厂界外 1m 50.9 41.6 3 西厂界外 1m 50.5 41.24 北厂界外 1m 49.7 40.1 根据上表数据,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较好,各监测点噪声监测数据均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相应环境噪声限值要求。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13根据现场踏勘,项目 ,所在地及四周均为荒地。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对象见下表。 表 4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编号 环境保护对象 保护级别 1 大气环境 二类区 2 地下水环境 III 类区 3 地表水环境 类区 4 区域声环境 1类区 14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区北侧的潭柘寺沟和东侧的石英山沟汇和 后成为风门沟最终汇入崇青水库,崇青水库为一般鱼类保护区,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标准见表 5。 表 5 水环境质量标准 (mg/L,pH 值除外) 项目 pH DO COD BOD5氨氮 标准值 类 6 9 5 20 4 1.0 二、地下水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执行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见下表。 表 6 地下水质量标准 单位:mg/L(pH 除外)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类标准 pH 6.5 8.5 色度 15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总硬度 450 硫酸盐 250 氨氮 0.2 高锰酸盐指数 3.0 氯化物 250 硝酸盐 20 三、声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门头沟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分调整结果 ,项目所在区域为 1 类噪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 7。 15表 7 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类 别 昼 间 夜 间 1 类标准 55dB(A) 45dB(A) 四、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 8。 表 8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 mg/Nm3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 取值时间 二级标准 二氧化氮 ( g/Nm3) 年平均 24 小时平均 小时平均 40 80 200 二氧化硫 ( g/Nm3) 年平均 24 小时平均 小时平均 60 150 500 CO ( mg/Nm3) 日平均 小时平均 4 10 O3( mg/Nm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小时平均 160 200 PM10( g/Nm3) 年平均 24 小时平均 70 150 PM2.5( g/Nm3) 年平均 24 小时平均 35 75 TSP ( g/Nm3) 年平均 24 小时平均 200 300 16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施工期污水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 废水,施工废水经防渗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过程,不排放;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防渗移动厕所处理后由环卫部门掏运至鲁家滩村东现状污水处理厂。 过滤器清洗废水和清管废水经防渗隔油池处理 后由环卫部门掏运至鲁家滩村东现状污水处理厂,职工生活污水经防渗化粪池处理后由环卫部门掏运至鲁家滩村东现状污水处理厂,锅炉排污水排入冷却降温池冷却至 40以下,排入防渗化粪池后由环卫部门掏运至鲁家滩村东现状污水处理厂。本项目排水执行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DB11/307-2013)中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具体标准限值见表 9。 表 9 污水排放限值 (mg/L)水质指标 pH SS BOD5COD 氨氮 石油类 标准 6.5 9 400 300 500 45 10 二、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期噪声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中的有关规定,具体限值见表 10。 表 1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dB(A)项目 昼间 夜间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 70 55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中的 1 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 11。 表 1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等效声级:dB(A) 时段 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1 类 55 45 17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1 施工期 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扬尘。 3.2 运营期 天然气分输站正常情况是处在全封闭状态下进行,正常工况下无废气排放。非正常情况下天然气分输站超压放空排放天然气,天然气分输站过滤器更换滤芯排放天然气,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超压放空、过滤器更换滤芯天然气通过放空区 15m 高放空管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DB11/501-2007)表 1 中一般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 II 时段的相关规定。具体标准值见表 12。 表 12 II 时段一般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项目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排放速率 排气筒高度 15m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备注 其他颗粒物 30mg/m31.0mg/m3施工期 非甲烷总烃 80mg/m36.3kg/h 运营期 本项目设有锅炉房和发电机房,锅炉为燃气锅 炉,使用过程中排放废气执行北京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DB11/139-2007)中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见表 13。发电机设备为备用柴油发电机,拟使用发电机净功率为 30KW,根据项目申请报告,项目计划 2014 年 6 月底投产,则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废气排放限值根据北京市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量方法( DB11/185-2013) 中相应实施时间分别执行第三阶段 ( 2013 年 7 月 1 日至 2014年 12 月 31 日)、第四阶段( 2015 年 1 月 1 日)相应限值,具体见表 14。 表 13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 污染物名称 烟尘 SO2NOx 林格曼黑度 烟囱高度 标准值( mg/m3) 10 20 150 1 级 15m 表 14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限值 柴油机净功率 控制项目 备注 PM NOX+THC CO 37kW 0.6 7.5 5.5 第三阶段 180.6 7.5 5.5 第四阶段 四、固体废物排放标准 运营期固体废物包括职工生活垃圾和分输站过 滤器检修产生的氧化铁粉尘(以固体废物收集)及设备检修维护产生的废润滑油、废机油等废矿物油,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修订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 2001 中的规定。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 拟建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贯彻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 (96)31 号文件精神,对企业污染物的排放要实行总量控制的原则,要求企业技术起点高,物耗小,实施清洁生产,即对污染物排放要实施生产全过程控制,使污染物尽量消除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减少污染物最终排放量。作到既要达标排放,又要实现总量控制。 二、污染物控制指标筛选 “十二五 ”期间,国家环保部确定污染物总 量控制的计划共有四项指标,其中: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 NOX、 SO2;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中有 CODcr和氨氮。 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 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京环发 2012143 号)第三条的规定,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由环境保护部及市环保局负责审批的涉及以下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报告表类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有关规定如下: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凡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 化物的建设项目。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的房地产和社会事业及服务业项目除外。 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生产废水的工业项目 ;不能接入城镇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项目。 19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根据本项目特点及污染排放情况,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 COD 0.0324 t/a,氨氮 0.0040 t/a; SO20.01634t/a, NOx0.1052t/a。 20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图示 ): 项目运营期生产工艺为天然气分输站输气工艺。 一、工程设计参数 1)设计压力 陕京三线输气管道工程干线设计压力为 10.0MPa,潭柘寺镇天然气分输站的设计压力按 10.0MPa 考虑。 2)分输量及分输压力 根据下游用户需要,联合站的分输量及分输压力见下表。 表 15 各用户分输压力及分输量表 站场名称 分输用户 分输规模 (万 m3/a) 分输设计压力 ( MPa) 潭柘寺镇天然气分输站 潭柘寺镇中压配气网络 4117.4 0.4 二、输气工艺流程说明 潭柘寺镇天然气分输站设计分输量 4117.4 万 m3/a,主要为满足向下游天然气输配系统供气的需要, 分输设计压力为 0.4MPa。从陕京三线 45#阀室预留阀接气后,天然气经过过滤、计量、加热、调压后输往下游供气。天然气分输站主要工艺过程包括: 1)接收干线来气; 2)对分输天然气进行过滤分离; 3)为下游次高压管线供气,进行天然气计量、加热、调压; 4)站场紧急截断和放空; 5)站场排污。 项目输气过程产生的污染物为: 过滤器清洗废水和清管废水, 非正常情况下分输站超压放空和分输站过滤器更换滤芯排放的天然气(主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分输站内调压设备噪声和系统超压(放空管)噪声。 三、工艺流程图 21天然气分输站输气工艺流程见图 1。 干线来气 过滤 计量 调压 中压管网 废气、噪声、废水、固体废物图 1 天然气分输站输气工艺流程 0.4MPa10MPa加热 22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 1、水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管道试压采用空气,不产生试压废水。 施工过程的废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和施工生产废水。施工生产废水包括开挖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洗涤水。 项目施工期不设工地食堂,施工人员多为本地村民,用餐回本地住所兼外购盒饭。施工生活污水产生量按 0.05t/人 .天计算,本项目施工高峰期人数约 50 人,产生量为2.5t/d。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的成分及其浓度为: COD 300 mg/L, BOD5110 mg/L, SS 150 mg/L,氨氮 40 mg/L。本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经移动厕所处理后由环卫部门运至鲁家滩村东现状污水处理厂。 根据类比分析,预计施工期的施工生产废水日排放量约为 5t/d。施工场地应根据现场条件和废水产生情况修建若干隔 油沉淀池(作防渗处理) ,集中收集各类施工废水,作预处理后可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降尘,剩余部分由环卫部门运至鲁家滩村东现状污水处理厂。 2、大气污染源分析 施工过程中主要大气污染源是施工扬尘。本工程施工扬尘主要产生于土方挖掘,物料堆存,建筑材料的装卸、搬运以及运料车辆的出入等一系列施工过程。 3、噪声污染源分析 施工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施工期间,施工机械的噪声将对工程周围的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类比分析, 主要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噪声值详见表 16。表 16 主要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噪声值 单位:dB(A)序号 机械类型 声源特点 距离设备 5m 处噪声值 1 路面破碎机 流动不稳态源 90 2 装载机 不稳态源 903 压路机 流动不稳态源 85 4 推土机 流动不稳态源 825 挖掘机 不稳态源 84 236 移动式吊车 流动不稳态源 92 7 运输车辆 流动不稳态源 888 振动碾 不稳态源 92 4、固体废物污染源分析 工程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主要是开挖土石方、废弃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项目建构筑物工程区挖方量较大,除基坑回填外,余土 0.29 万 m3。余土为土质较好的砂土,可作为项目台地边坡绿化植被覆土、项目西北角挡墙填筑材料使用。余土中有不能用作建筑材料的石块、植物根、垃圾等,按总量的 10%考虑,约为 0.03 万 m3,经粗筛、碾压、粉碎后从土方中筛选出来,运往潭柘寺镇周边、经镇政府批准允许填埋的砂石坑废弃。 施工场地施工高峰期的人员为 50 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 0.5kg/人天计,产生量约为0.025t/d,设垃圾收集装置定点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二、运营期 1、大气污染源分析 本工程天然气分输站正常情况是处在全封闭状 态下进行,正常工况下无废气排放。非正常情况下天然气分输站超压放空排放天然气,天然气分输站过滤器更换滤芯排放天然气。由于天然气是一种基本无毒、无色、无味的气体,正常情况比空气轻;且管输的为净化天然气,其硫化氢含量极低。则大气污染物为天然气中含有的少量非甲烷总烃。本项目设有锅炉房和发电机房,天然气锅炉使用过程中主要产生烟尘、 SO2、 NOx等大气污染物,柴油发电机在使用过程中主要产生 PM、 NOx、 CO、 THC 等大气污染物。( 1)分输站过滤器更换滤芯排放废气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分输站排放的废气来源为分输站过滤器更换滤芯,一般一个月更换滤芯一次,一次 10 分钟,排放的天然气体积约 10m3,按密度 0.802 kg/Nm3计算,排放量为 8.02 kg/次。分输站设两个过滤器,更换滤芯天然气排放总量为 192.5kg/a。 按天然气城市管道工程设计手册的要求,当排放量大于 12000m3/h,宜对排放的天然气燃烧处理。本项目过滤器更换滤芯天然气排放量小于 12000 m3/h,不进行燃烧24处理。分输站过滤器更换滤芯天然气通过分输站 15m 高放空管(放空管)排放。 ( 2)分输站事故放空及超压放空排放的天然气 本项目分输站设置有较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采用 “安全切断阀( SSV) +工作调节阀( PV) ”的方式,正常情况下工作调节阀控制下游压力,当工作调节阀出现故障,下游压力逐渐升高到安全切断阀设定值时,安全切断阀立即切断气源,防止下游用户压力超高,发生超压排放的频率较低、排放量也较小。从安全角度考虑,按放空管最大设计参数 100m3/h、每年 2 次、每次历时 5min、密度 0.802 kg/Nm3计算,分输站天然气排空量均为 13.4kg/a( 22.27g/s) 。分输站放空天然气通过分输站放散区 15m 高放空管排放。 ( 3)阀门泄漏的影响分析 由于国内城市天然气输配工程均在建设中,缺乏同类工程的类比资料,与高压长输管道工程进行类比。长庆气田 呼和浩特输气管道工程工艺分输站的场界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 长庆气田 呼和浩特输气管道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 ,呼和浩特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004,引自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2005 版下册)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 2005 年第一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显示,在生产负荷 75.6%时,气象条件较为有利的条件下,该工程分输站阀门泄漏的非甲烷总烃在下风向厂界最高浓度( 0.5692mg/m3)远低于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 4mg/m3) ,监测时该工程的平均压力为 2.79MPa, 本工程输气管道和分输站各类阀门的设计工作压力为 10MPa,类比计算得本项目阀门泄漏的非甲 烷总烃在下风向厂界最高浓度( 2.04mg/m3)低于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 4mg/m3) 。 天然气属危险性高的物质,在本工程设计中均按相关规范进行;分输站内球阀能双向截断与体腔泄压( DBB) ,双向全差压密封,达到零泄漏;本项目采用先导式安全阀,先导式安全阀为压力传感器(先导器)感测压力,克服了传统弹簧式安全阀动作精度差,动作后阀芯不易复位,关闭不严的问题;节流截止放空阀同时具有节流与截止作用,节流部位与密封面分开,减小了气流对密封面的冲刷,密封面易于更换,可保持泄漏量为零。因此,本项目阀门泄漏量极少,本工程各类阀门泄漏的天然气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 17。 25表 17 运营期大气污染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