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0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 : XX商住小区建设项目 建设 XX位 : XX县 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盖章 ) 编制日期: 2014 年 2 月 国家环境保护 部 制 - 1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编 制 说 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 XX 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为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域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 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 2 - 评价 XX 位 : XX 市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公章) XX 位 法 人 : 谷 惠 民 文 件 类 型 :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报 告 表 项 目 名 称 : XX 商住小区建设项目 项目负责人: 秦 明 坤 评 价 人 员 情 况 姓 名 从事专业 职 称 上岗证书号 职 责 签 字 谷 惠民 环境评价 高 工 环评师 第 0005978 号 审 核 秦明坤 环境评价 助 工 岗位 B24270013 号 填 报 霍 岩 环境评价 助 工 岗位 B24270018 号 填 报 - 3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商住小区建设项目 建设 XX 位 XX 县 XX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余公良 联系人 余公良 通讯地址 XX 县 XX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3455450783 传真 邮政编码 274300 建设地点 XX 县滨河路与胜利北路交叉口西北角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房地产 K7274 占地面积( m2) 22336 绿化面积 (m2) 129546 总投资(万元) 10000 环保投资(万元) 200 占总投资比例( %) 2 %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 内容与 规模 1、项目由来 2012 年全国房地产市场上半年回落,下半年筑底企稳,年末有所回升。房地产企业购置土地面积负增长,地价小幅上涨;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幅较快回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负增长,商品房竣工面积增幅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 年末小幅增加;住宅价格由降转升,价格下降城市数量逐步减少。 XX 县 XX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小城镇房地产业的发展,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决定开发建设 XX 商住小区工程,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现代住宅新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该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所接受委托方委托后对该项目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提供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2、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国家发改委第 9 号令),本项目 不 属于 限制类、淘汰类 的范畴 , 为允许类的开发项目。 3、 工程内容: 本项目位于 XX 县滨河路与胜利北路交叉口西北角 , 工程占地面积 34091 m2,总建筑面积74583 m2, 全部为 地上建筑,由住宅和公建组成,住宅建筑面积 70582.3 m2,公建建筑面积 4000.7 m2。本项目可入住总户数 550 户,建筑密度 25%,容积率 2.18,绿化面积 129546 m2,绿化率38%,停车位: 600 个 。 住宅:小高层( 11+1 层 9 栋, 10+1 层 2 栋, 5+1 层 2 栋, 17+1 层 2 栋。) - 4 - 表 1 主要综合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 XX 位 数量 备 注 总用地面积 34091 总建筑面积 74583 全部为地上建筑 停车位 600 全部为地上停车位 容积率 2.14 绿化 面积 129546 建筑密度 % 25.0 绿地率 % 38 总户数 户 550 4、 公用工程: ( 1) 供 电 : 该工程按二级负荷供电, 设置高低压配电房 2 处(均为公变), 供 住宅用房等用电。 ( 2) 供 水 : 本工程从不同的两路市政给水管分别引入一根 DN200 给水管,并沿各建筑周围形成环状给水管,供各楼的室外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 本工程室内给水分 两区, 1 区为六层 以下, 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 2 区为六层以上由设在地下的水池,水泵房的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供给,每户各设水表计量,商业和住宅用水分开计量各水泵通过水力压力开关和变频调速控制柜控制水泵运行状态。 ( 3) 排 水 : 室内雨、污、废分流排放 ,排水分布同给水 ,按给水的 85%折算。建筑雨水按5min 雨水降雨强度计算,室内排水污水废水分流,底层排水 XX 独排出。室内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 ,后与废水合流排入附近市政污水管道。 雨水其重现期 :屋面 P=5,室外场地 P=1,径流系数 =0.65,雨水经汇集分两路排入附近市政管道 或河道。 ( 4) 消 防: 本工程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普通多层住宅来进行消防设计。室内消火栓 10 L/S,火灾延续时间为 2 小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0 L/S,火灾延续时间为 1 小时;室 - 5 - 外消火栓 15 L/S,火灾延续时间为 2 小时。 ( 5) 供 热: 热源由小区已建供热机房的热力管网接过来,采暖供水温度为 55 ,回水温度为 45 。采暖系统采用机械循环双管制,分户计量,户内均采用低温水地板辐射采暖。 ( 6) 供 气 : 该小区正处于天然气有限公司市政管线覆盖区,开户既可开通 。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该项目 建设选址于 XX 县滨河路与胜利北路交叉口西北角 。 根据 XX 县 城区发展规划 确定 项目建设 用地 性质 为 城市规划居住用地。 该区域内整体环境质量较好,环境容量较大。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源。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汶、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交通及地理位置 拟建项目选址于 XX 县滨河路与胜利北路交叉口西北角 。项目所处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2、地形、地貌 XX 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在高韦庄镇二郎 庙,海拔 59.4m,最低点在黄堆乡田老家,海拔约为 38.7m,高差 20.7m。 除临黄河故道堤沿线的高滩区与滩下区有 78m 的落差处,坡降平缓,地势平坦,地面比降在 1/80001/10000 之间,县境南临黄河故道,历史上因受黄河决口泛滥冲积的影响,形成了河槽地、河滩高地、背河槽状洼地决口扇形地、缓平城地、浅平洼地相间的六种微地貌类型。 3、地质 XX 县大地构造属华北台坳的一部分 XX 县凸起。上部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其厚度一般在 500m 以上,基岩没有出露。境内各地层,自第三系以下,为横向和纵向的断层所断裂 ,在内力和外力的作用下,一些地区的地层中,有非金属和金属矿富集。 该项目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上部为第四纪地层覆盖,下伏第三纪地层,属河湖沉积相。自上而下土层分布情况大致为: 06m 多为粉土或粉粘土;610m 多为粉土、粘土; 10m 以下多为粉土,土层厚而稳定、均匀。 厂区地震裂度为 级。 4、 水文 XX 县包汽带及潜水变幅带,是以亚砂土、亚粘土、疆石等为主的强透水层组成,以水质划分,含水层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浅层淡水,埋深 56m;中间为咸水层,埋深 10m;下部又为淡水层。埋深 400m 以下XX 井出 水量约 6080m3/h。 5、地表水系 XX 县河流属淮河水系,河道源近流短,为排水性的间歇河,流域面积 30km2 以上的河道有 21 条。与本项目排水有关的河流为东沟河,属东渔河支流。 与本项目有关的东沟河为黄河决口冲刷而成,发源于聂傅庄乡王楼东,西南东北走向,流经 XX 县境内 10 个乡镇,在徐寨镇商楼附近汇入东渔河,最终注入南四湖,全长 35.5km,流域面积 217km2,为季节性河流,非雨季则断流,河床宽约 50m。 东渔河于 1970 年开挖,源于东明县刘楼村,于鱼台县入南四湖为 XX 市南部主要的排水河流, XX 县境内长约 9km,流域面积约 64.1 km2。 6、气候、气象 XX 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气爽,温差大,四季分明。 历年平均气温 13.9 ,历年平均最高气温 31.8 (7 月 ),历年平均最低气温 -5 (1 月 ),极端最高气温 41.8 (1966 年 7 月 ),极端最低气温 -16.4 (1964年 2 月 )。历年平均降雨量 700.1 毫米,历年最大降水量 1089.1 毫米,历年平均蒸发量 1791.83 毫米。历年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为 6 月 65%、 7 月 81%、 8月 81%。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风频为 9%,历年平均风速为 2.5m/s,历年最大风速为 3.2m/s。 历年平均气压为 1011.8hPa。 7、植被、生物多样性 由于历史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境内原始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现存植被均为次生植被,且为人工植被为主。人工植被主要包括农田栽培植被和人工森林植被。天然次生植被多见于滩涂、沟渠、田间隙地等处,主要有车前、苦荬菜、蒺藜、薄公英、狗尾草、茅草、芦苇、薄草等。农田栽培植被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三大类,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 其次是花生、芝麻等,蔬菜品种较多,有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茄子、黄瓜等。 评价区域内无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 社会环境概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XX 县位于 鲁豫 皖苏四省结合部,介于东经 115 度 48 分 116 度 24 分和北纬 34 度 34分 34 度 56 分之间,总面积 1650 平方公里。地属北温带黄河冲积平原,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平均气温 13.9 摄氏度 ,境内旷野坦荡,地阜物华。 XX 县地处四省交汇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原和 华东 的要道。济商公路、定砀公路、菏徐公路、 XX 虞公路横跨XX 县境内。 XX 县处于陇海、京九、津浦、新石四大铁路干线的 “井 ”字型结构腹地。 XX 县地处黄河中下游鲁西南平原,南与河南商丘市、虞城市隔河相望,东与安徽省砀山县和江苏省丰县相邻。全县总面积 1680 平方公里,耕地 147 万亩,辖 14 镇 23 个乡883 个行 政村,总人口 115.6 万。 2002 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 42.67 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23.62 亿元,农业总产值 20.87 亿元,完成财政收入 2.66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92元。 XX 城镇是 XX 县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全镇耕地面积 4.2 万亩,其中蔬菜面积3.5 万亩,粮经作物比例达到 2 : 8。近几年, XX 城镇以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为目标,已形成的蔬菜、花卉、香芋、冬枣、双孢等民营经济历来是全镇经济发展的支柱,现已占全镇经济总量的 80%以上,目前已形成窗纱、渔网、服装加工、糖果、塑料、轴承、建筑、服务等八大支 柱产业,全镇个体工商户 5000 多家,建成蔬菜、塑料、建材、农贸四大专业市场,规划出北城、西城两大经济园区,园区内已入住项目 30 多个、总投资额近亿元,已逐步形成了开放发展的外向型格局,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城市化步伐加快。 该评价区内无大的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等。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评价区内 SO2 小时浓度范围在 0.012mg/m3-0.082mg/m3 之间,日 均浓度范围在0.022mg/m3-0.052mg/m3 之间, NO2 小时浓度范围 0.020mg/m3-0.112mg/m3 之间,日均浓度范围在 0.037mg/m3-0.068mg/m3 之间, PM10 日均浓度范围在 0.1mg/m3-0.206mg/m3 之间, TSP 日均浓度范围在 0.128mg/m3-0.335mg/m3 之间。 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SO2、 NO2 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均浓度均不超标,污染指数较小。 PM10 和 TSP 日均浓度均有超标现象, 主要原因是本区域地处北方地区,干旱少雨,风沙较大;其次地面扬尘及冬季 取暖锅炉排放烟尘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由此可知,该评价区域内 环境空气污染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 SO2 及 NO2 污染较轻。该评价区域内 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区内的主要河流是 东沟河 , 该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差 。 根据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分析 ,该河段水质 COD 最大超标倍数为 5.4,BOD5 最大超标倍数为 11.25,氨氮最大超标倍数 1.86,石油类最大超标倍数 5.3。数据表明: 东沟河 水质较差,主要原因是生活污水以及部分工业废水排入该河,水质已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III类水体标准要求。 三、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XX 县 生活饮用水以地下水为主 。 根据 XX 县 监测站例行监测结果表明,除氟化物一项超标严重外,其它监测指标基本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 III类标准要求。氟化物超标为受该地区的地质因素影响所致。 四、声环境质量现状 由现场勘察可知,声环境主要受 交通 影响偶有超标,但评价区域总体上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要求即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五、生 态环境质量 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良好,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区域内无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 XX 及保护级别): 根据 XX 县 城区规划,该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被定为二类功能区,地表水被定为 类功能区,地下水被定为 类功能区,声环境被定为 2 类功能区。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 环境空气:周围村庄、厂办公区; 水 环 境: 东沟河 、地下水; 声 环 境:生活区、办公区。 评价区域内无重要自然保护区、人文遗迹和风景名胜区。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 地 表 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类标准; 地 下 水: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 93) 类标准; 声 环 境: 声 环境 质量 标准 (GB3096 2008)2 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 气: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的 2 级标准 ; 恶臭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 93)二级标准; 废 水: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 2010)标准 ; 噪 声: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 噪声 排放 标准 (GB12348 2008) 2 类标准,即: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施工期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中相关规定 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图示 ): 本工程属非污染型 生态建设 项目,其环境影响期包括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工程施工期间的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安装、工程验收等建设工序将产生噪声、扬尘、固体废弃物、少量污水和废气等污染物;营运期间产生的污染物包括噪声、生活污水、生 活垃圾、机动车尾气等。 从污染角度分析, 该项目 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工艺流程及产污情况图示如下: 一、施工期: 框图 1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情况框图 回 水景、消防用水 用 装饰工程 工程验收 设备安装 扬尘、废气 建筑废水 少量建筑垃圾 工程回填 简易沉淀池 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 大气环境 工程营运 噪声 声学环境 工地生活污 水景、消防用水 水 建筑弃土 水环境 粪池预处理后进入污水管网 外购土方 工程回填 二、营运期: 消音 降噪 城市 垃圾清运系统 市政设施完善后 治 理 尾气 装置 工程营运 物 管 住 户 雨水 管网 绿化、浇洒道路 水景、消防用水 管 理 机动车及人群噪声 机 动 车 尾 气 大气环境 声学环境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水 泵 噪 声 化粪池 二级生化处理 垃圾袋装 城市污水管网 城市污水处理厂 框图 2 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 情况框图 水 环 境 城 市 污水管网 城市污水处理厂 化粪池 主要污染工序说明 : (一)施 工 期 1、基础工程 废 气: a)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场地开挖、场地平整、物料运输等施工作业时,会排出各类燃油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 物为 CO、 NOX、 SO2、烟尘。 b)土石方装卸、散装水泥作业、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 TSP。 废 水: a)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BOD5、 COD、 SS。 b)运输车辆冲洗水、混凝土工程的灰浆,主要污染物为 SS。 噪 声: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打桩机、运输车等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 固 废: 主要是基础工程施工时挖掘的土方和建筑垃圾。 2、主体工程 废 气: a)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建筑施工、物料运输等作业时,会排出各类燃油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 CO、 NOX、 SO2、烟尘。 b)土石方装卸、散装水泥作业、运输时产生的扬尘,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 TSP。 废 水: a)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BOD5、 COD、 SS。 b)运输车辆冲洗、混凝土工程的灰浆、建(构)筑物的冲洗、打磨等作业产生的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SS。 噪 声: 起重机、卷扬机、升降机、水泥车、运输车等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 固 废: 主要是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 及建筑工人生活垃圾 。 3、装饰工程 废 气:喷涂油漆、涂料等装饰材料时产生含苯系物的废气。 废 水:少 量含 SS 的冲洗水。 噪 声:刨平机、灰浆泵、电锤、喷射机等装饰工程机械造成 噪声污染 。 固 废:主要是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 (二)营 运 期 1、 废 气: 、住户家用天然气燃烧废气,主要污染物为 SO2、 CO、 TSP; 、小区内进出车辆产生的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 CO、 NOX、 HC; 、住户烹饪油烟,主要污染物为挥发性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 ; 、小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产生 的 恶臭。 2、 废 水: 住户、物管人员和外来流动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 BOD5、 COD、 SS、氨氮 、动植物油等 。 3、 噪 声: 噪声主要来源于水泵等设备噪声以及进出的机动车和人群活动产生的噪声。 4、 固 废: 工程营运期的固废主要来自于各类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 处理后排放浓度 及排放量 大 气 污 染 物 居民厨房炉灶 油 烟 停车场 CO 4.67 t/a HC 0.54 t/a NOx 0.61 t/a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COD 350 mg/L 18.00 t/a BOD5 220 mg/L 11.30 t/a SS 200 mg/L 10.28 t/a 氨 氮 35 mg/L 1.80 t/a 固 体 废 弃 物 生活区 生活垃圾 514 t/a 0 施工建设 建筑垃圾 主要生态影响: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周围环境影响的防治,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会太大。 为了保证项目建成后,减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应充分利用建筑空地和道路两旁的空地,加强绿化; 同时应扩大物种的多样性,尽可能使绿化面积加大。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的施工过程,施工噪声、建筑扬尘及载物泄漏、污水排放等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期污染以扬尘和噪声为主。 一、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 拟建工程施工期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为扬尘 (TSP) ,包括土方挖掘、现场堆放、土方回填期间造成的扬尘,人来车往造成的道路扬尘;运土方车辆及施工垃圾堆放和清运过程造成的扬尘及施工车辆等排放的废气;由于在挖掘、埋管过程中破坏了地表结构,会造成地面扬尘污染环境,其扬尘的大 小因施工现场工作条件、施工季节、施工阶段、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土质、天气条件的不同而差异较大。 减缓环境影响措施:本项目在地下挖掘过程以及施工建设期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地面扬尘,这些扬尘尽管是短期行为,但会对附近区域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期间,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尽量减少扬尘的产生,如喷水,保持湿润,及时外运等。在建设场地的四周应设有围护装备,房屋建筑要实行封闭式施工以防止扬尘的扩散。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1)、施工作业区应配备专人负责,作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在基础施工期间,应尽可能采取措 施提高工程进度,并将土石方及时外运到指定地点,缩短堆放的危害周期。 ( 2)、对作业面和临时土堆应适当地洒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减小起尘量,施工便道应进行夯实硬化处理,减少起尘量。 ( 3)、场地内土堆、料堆要加遮盖或喷洒覆盖剂 ,防止扬尘的扩散。建议多用商品(湿)水泥和水泥预制品,尽量少用干水泥。 ( 4)、运土方和水泥、砂石等时不宜装载过满,同时要采取相应的遮盖、封闭措施(如用苫布)。对不慎洒落的沙土和建筑材料,应对地面进行清理。 ( 5)、合理安排施工运输工作,对于施工作业中的大型构件和大量 物资及弃土的运输,应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期,以缓解交通压力。同时,施工 XX 位应与交通管理部门应协调一致,采取响应的措施,做好施工现场的交通疏导,避免压车和交通阻塞,最大限度的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 二、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 建筑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运转,设备动力噪声。此外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的运输也可引起交通噪声的增加。本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机械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混凝土搅拌机等。 ( 1) 各类建筑施工机械噪声源强: 根据类比调查和资料分析,各类建筑工机械产生噪声值及噪声测点与设备距离见下表 。 表 2 施工机械产生噪声值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声级 /距离 (dB( A) /m) 1 装载机 91.4/1 2 挖掘机 90.1/1 3 推土机 92.3/1 4 混凝振捣机 98/1 5 电锯、电刨 102/1 6 运输车辆 88.4/1 ( 2)影响分析: 1、 建筑施工工地达标分析 对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有关规定和标准,由上表可以看出:土石方施工阶段;昼间 10m 处即可达噪声限值要求,夜间 100m 处方可达标。根据施工机械噪声源强,经不同距离衰减,预测结果可知 : 打桩阶段昼间 10m 处即可达到噪声限值要求,夜间100m200m 处方可达标。结构阶段昼间 30m 处可达标,夜间 200m 方可达标,装修阶段昼间 10m,夜间 20m 可达标。 2、 周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 附近主要敏感点为 附近村庄 ,各种建筑施工机械噪声 影响 不 大,为防止施工期噪声 的影响,在施工期各阶段要采取以下措施: ( a)拆除原有建筑物时要求 尽量在 白天拆除,减少推土机、装载机等噪声对 学校教学 的影响。 ( b)在施工阶段采用商品砼,不仅可减少扬尘,而且还避免搅拌机噪声污染。 另外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运输,通向该工地公路的运 输车辆增加,产生交通噪声将给运输路线的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为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施工和交通噪声对施工场地的影响,本评价对施工噪声控制提出以下要求和建议: 建设 XX 位应要求施工 XX 位所使用的主要施工机械应为低噪声机械设备,如选择液压机械取代燃油机械等,并及时维修保养,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各类机械。 尽可能利用噪声距离衰减措施,在不影响施工的条件下, 将强噪声设备尽量移至距场界较远的地方,保证施工场界达标,尽量不要将高噪声设备靠近 学校 施工 ,以避免施工噪声对 其 影响。尽量将强噪声设备分散安排,同时相对固定的机械 设备尽量入棚操作,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 叠加 对 学校 的影响。 在结构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外部采用围挡,减轻施工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要求施工 XX 位严格遵守环保部门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除工程必须外,严禁在 12: 0014: 00 和 22: 006: 00 期间施工。对主体工程浇灌需要连续施工时,建设 XX 位在施工前做准备,征得环保部门同 意批准后,张贴告示、作好宣传,告知学校 。 三、对水环境的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采用多点同时施工方式,施工人员最多时 按 200 人 计算 ,其中约 100 人吃住在工地工棚,最高 日排水量约 20 吨,年排放量 0.58 万吨,主要污染物为 COD,其浓度达 350mg/l,将会影响排水系统及水体水质 。 施工期生活废水采用建议 设置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后进入污水管网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施工期间开挖大量的土方,破坏地表植被,打井泥沙水,在雨季可造成部分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产生一些影响,管理不当可能使泥沙流入下水道,会使雨水管道淤积泥沙、增加河道的悬浮物,因此在施工场地应加强管理,注意土方的合理堆放,距下水道保持一定距离,尽量避免流入下水道,工地施工污水需先经沉淀后排入雨水管道。减少水土流失对雨 水管网的影响。 四、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分析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和弃土,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5085.11996,确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为一般固体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 主要为 平整土地等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由施工 XX 位负责运出填埋附近塌陷坑或沟坑。施工产生的弃土大部用于回填土,剩余部分用于绿化,不外运,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为防止建筑垃圾外运过程中沿道遗洒及扬尘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建筑垃圾外运要用苫布覆盖,避免沿途遗洒。 五、施工 期交通影响分析 施工期车辆在物料输送过程会产生噪声、废气并增加交通负荷。 噪声:运输车辆主要为载重卡车,其行驶过程噪声值一般在 80dB(A)左右,虽然满功率瞬时噪声可能在 90dB(A)左右或以上,但是其持续时间很短,且主要在道路或场区内,对周围声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 运输扬尘: 运输产生的扬尘是施工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污染源,物料运输车辆在行驶时滚动的车轮产生扬尘,尤其是重型车辆,产生的扬尘更大,车辆行驶速度越快,产生的扬尘越大,产生的扬尘量与道路的 路面情况以及清洁程度有关,具体情况见表 3。 表 3 泥土运输车辆产生扬尘对道路下风向的贡献浓度 (mg/m3) 预测时段 与道路中心线的下风向距离 20m 40m 60m 80m 100m 日均浓度 0.294 0.148 0.110 0.063 0.048 若路面为砂土,扬尘量将比较大,运输道路下风向 20m 以内的 TSP 均贡献浓度将超过二级环境质量标准,由于道路扬尘颗粒粒径比较大而且源的高度低,空气中尘浓度的降低比较快,在距离道路下风向 100m 处的 TSP 日均浓度贡献值为 0.048mg/m3,占二级标准的 16%;距离道路 100m 外,车辆运输扬尘的影响很小。水泥路面在没有洒落尘土的情况下,产生的扬尘很小。根据管理部门的规定,运输车辆一定要加盖封闭运输,那么在运输过程中只要做到不洒落尘土,运输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工程场址外的道路均为水泥硬化道路,因此运输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和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为最大限度降低扬尘对周围的影响,提出以下控制措施和建议: 第一, 配置洒水车,对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实施洒水清扫抑尘作业,每天 4-5 次; 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定时对运输路线进行清扫; 第 二,运输车辆出场时必须使用毡布、防尘网或草帘覆盖,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的抛洒现象、防止扬尘;在施工场地出口放置防尘垫,对运输车辆现场需设置洗车场,用水清洗车体和轮胎;所有临时道路均需清洁、湿润,并加强管理,使运输车辆尽可能减缓行驶速度; 第三, 注意工程车辆保养,保证车辆尾气达标排放;外购商品混凝土,严禁在场地内进行现场混凝土搅拌; 车辆尾气:主要为运输车辆在怠速和行驶过程产生的汽车尾气,其中的主要污染物为 NOx、烟尘和 CO 等;由于工程车辆主要为大功率的载重卡车,且多为满负荷运行, 因此阶段时间内产生的废气量较大,车辆附近的污染物浓度较高,但是经周围大气稀释扩散后,对 10m 外大气环境的贡献值和影响很小,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影响很小。 交通负荷:施工材料、设备的运输会使运量急剧增加,场址所在区域有较好交通体系,能解决好施工期带来的交通负荷。项目所在位置靠近交通干道,车流量恨小,增加的交通运量对交通负荷影响不大,对周围交通环境的影响较小。 其他:运输物料的跑冒滴漏会影响道路状况,间接增加扬尘产生和固废数量,引发交通事故,恶化道路 景观,要求严格落实车辆物料输送要求,避免以上情况发生。 严格执行市区货车通行规定,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路线和时间、施工车辆的进出。 六、施工期水土保持分析 1、水土流失 项目建设过程中场地平整、建筑物基础开挖、施工机械碾压地面等施工活动,将大量破坏项目区内的植被和土壤的肥沃表层,破坏了原有土地的有序结构,原有排水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区内排水的无序流动,将大大加剧项目区的土壤侵蚀,从而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土石方开挖面、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临时堆土、表土集中堆置等松散土体,在重力和雨水的综合作用下将产生水土流失 。 2、水土保持措施 修建临时性围墙封闭施工,将水土流失尽量控制在项目区内进行防治。既有利于阻挡水、土外流,防止对四周造成危害,又有利于施工管理。 增加临时排水措施和沉沙池工程。本工程全面扰动地表,施工建设期土体裸露面积大、裸露时间长,且在雨季施工,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因此在采取永久性防治措施之前,应采取临时性措施,控制施工期水土流失。为减少成本可与永久排水系统设置综合考虑。 增加土石方移动过程中临时处理措施。 补充完善边坡挡土工程、护坡工程。 划定表土临时堆置区。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不可再生的表土资源,提高工程绿化时的造林成活率,减少工程绿化的造林成本,须设置表土临时堆置区,并对其采取临时性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在项目场地平整前,剥离场内部分表层腐殖土并集中堆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护,待工程基本建成后将腐殖土覆盖在绿化区域。 优化施工工艺:本工程建设的进度安排中,只对土建工程的施工时间做了安排,没有考虑施工工艺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此,施工工艺必须进一步优化,在既保证主体工程顺利施工的条件下,同时兼顾水土保持的要求。 七 、装修期环境影响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的现代化,室内建筑装饰材料种类及日用化学品的使用不断增加,这些材料或产品均含有向室内释放有害化学物质的成分,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主要污染物质及其来源 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害物质主要是:甲醛、氨、氡、苯和石材的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很大。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可经呼吸道吸收 ,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吸入高浓度的甲醛可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等,长期的低浓度吸入甲醛可以导致胃癌、鼻涕咽癌等。当室内甲醛的浓度高于 0.6mg/m3 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达到 30 mg/m3 时可以当即导致死亡。室内的甲醛主要来自于:用做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贴墙纸、贴墙布、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各类含有甲醛并可能向外界散发的装饰材料。 氨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也是一种碱性物质,对接触的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它的溶解度极 高,所以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以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室内的氨主要来自建筑本身,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防冻剂。此外,氨还来自于装饰 材料,如家具涂饰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使用氨水。 氡是由镭衰变产生的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它没有颜色,也没有任何气味,常温下氡及子体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氡容易被呼吸系统截留,并在局部区域不断积累而诱发肺癌。暴露在高浓度氡的环境下,机体出现血细胞的变化。氡对人体脂肪的亲和力很高,特别是氡与神经系统结合后危害更大。室内的氡主要来源有:从房基土壤中析出,从建筑材料中析出等。 苯为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是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一种。苯除了易燃易爆外,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醉。在不良的 环境中工作,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苯蒸汽可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