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江县供排水 公司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 公示本 )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二 0 一 四 年 三 月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西南交通大学 I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言 西南交通大学 1 前 言 中江县位于 四川盆地西北部 ,德阳市域东南部。县境东邻绵阳市三台县,南连遂宁市大英县 和资阳市乐至县,西接成 都市金堂县、绵阳市、广汉市,北靠德阳市旌阳区、罗江县和绵阳市涪城区。 中江县城以凯江镇为主,包括南华镇和东北镇部分行政区。根据中江县城市总体规划( 2009 2030 年)人口预测,中江县城人口规模近期( 2015 年) 26 万人,中期( 2020 年) 30 万人,远期( 2030 年) 38 万人。至规划期末县城总用地面积约为34 平方公里。 中江县城目前有三座自来水厂,分别为继光水厂、县城自来水公司和南华水厂,三座水厂 水源 均 采 用 地下水 ,总供水规模为 3.5 万 m3/d,其中继光水厂 1.5 万 m3/d,县城自来水公司 1.0 万 m3/d, 南华水厂 1.0 万 m3/d。 目前,中江县城供水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1)供水量不足,不能满足中江县城发展要求。 随着中江县城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及城市发展规模的日益扩大,从生活饮用水水质和水量上考虑,以及从中江县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上考虑,以继光水厂为供水中心的中江县城供水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中江县城用水量快速增长的需求以及城市经济新一轮发展的要求。 ( 2)供水水质不容乐观 县城自来水公司和南华水厂均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其中县城自来水公司经过扩建,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供水规模达到 1.0 万 m3/d;继光水厂于 2001 年建成投产,设计总供水规模 3 万 m3/d,实施了一期工程 1.5 万 m3/d。继光水厂建成投产后,中江县城供水系统主要以继光水厂为中心。由于随着城市发展,目前县城自来水公司和南华水厂两座水厂位置及其水源地位置均处于主城区内,被生活区包围,不利于水源地保护, 水量 和 水质 均得不到保障。 ( 3)供水管网不完善,管网漏损率较高 中江县城供水管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目前中江县城市供水系统主要以继光水厂为主力供水,供水管网未形成环状,管网系统建成年代不等,管材多种,有灰口铸铁管、水泥管、 UPVC 塑料管、 PE 管和球墨 铸铁管。城区配水管网由于敷设年代久远,分布不尽合理,多为 DN50DN250,部分路段干管左右穿插,影响发展及其他管线的布置。有 50%以上的管网使用在 20 年以上,腐蚀严重,爆管频繁,而且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道路路面的改造,致使路面抬高,管线埋深增大,不利于管网检修和检漏。另外,城区主干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言 西南交通大学 2 管敷设长度不够,管径偏小。 以上问题影响了中江县城的建设、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社会稳定。因此,为了保证中江县城用水量需求,确保饮用水水质、水量,促进中江城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工程的实施 是 中 江县城居 民生活及经济建设 所急需的。 拟建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工程 位于 中江县主城区 , 设计供水规模 1.5 万 m3/d, 扩能后总 供水规模 3.0 万 m3/d; 项目总投资 4083.34 万元。主要建设内容 为扩建继光水厂 (包括:取水井、清水池、取送水设施、配电系统、化验室、中控室、加药设备等附属工程); 改扩建城区供水管网 15.85 公里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以及 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的有关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定的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 书 。 为此, 中江县供排水公司 于 2013 年 12 月 委托 西南交通大学 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接受委托后,我 单位 及时成立了项目组,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规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和要求开展工作。在对项目所在地进行详细的实地踏勘和环境调查的基础上,项目组听取了地方环保、规划等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意见,经广泛收集资料和认真分析,于 2014 年 3 月 完成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待审批后作为环保主管部门环境管理及项目开展环保设计工作的依据。 在报告书编 制过程中得到了 当地 环保、规划等相关部门和项目建设业主 中江县供排水公司 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论 西南交通大学 3 1 总 论 1.1 项目 建设的必要性 1.1.1 现在城市供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中江县城供水的实际 情况,对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1)供水量不足,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中江县为我省的人口大县,现城市人口已达 18.5 万人, 随着城市经济、人口及地域的发展,城市需水量必然随之有很大的增加, 根据修编的总体规划 预测到 2020年城市 人口将达到 30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 27km2; 根 据中江县城市规划要求,现状三座水厂,实际供水总规模为 3.5 万 m3/d, 不能满足 中江县城 市经济 新一轮 发展的要求。 城市供水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只有满足了城市用水量的需要,才谈得上城市的发展。 ( 2)现有水厂供水水质不容乐观 现有水厂水源均采用地下水,三座水厂的净水工艺均为:地下水取水井清水池加二氧化氯消毒泵房送水。仅仅对 取水井 出水进行消毒后就送至清水池通过送水泵房进入城区管网,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水源保护区也将被城市包围,难以保证水质。 因此就目前水厂的工艺处理情况来看,要求在 2015 年覆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中 42 项常规检测指标,存在供水水质不达标的隐患,需要进一步改造。 ( 3)城市供水安全可靠性差 继光水厂 作为中江县主力水厂 , 供水能力 占整 个 城市 的 70%以上,其清水输水主管为单管,管材为玻璃钢管,运行时间较长,容易出 现 曝管事故停水, 将对中江县城供水造成十分 严 重的影 响 。 城市供水管网未形成环状,管网系统建成年代不等,管材多种,有灰口铸铁管、水泥管、 UPVC 塑料管、 PE 管和球墨铸铁管。城区配水管网由于敷设年代久远,分布不尽合理,多为 DN50DN250, 部分路段干管左右穿插,影响发展及其他管线的布置。有 50%以上的管网使用在 20 年以上,腐蚀严重,爆管频繁,而且由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论 西南交通大学 4 于城市的不断发展,道路路面的改造,致使路面抬高,管线埋深增大,不利于管网检修和检漏。另外,城区主干管敷设长度不够,管径偏小。 县城自来水公司和南华水厂均始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随着城市发展,目前两座水厂现状位置均处于主城区内,取水水源均分布于主城区,不利于水资源保护,水量 和 水质 均已经得不到保障;继光水厂位于中江县城上游,主城区边缘,且从 2001年建成投产到现在,已经运行 10 多年时间。 因此,为提 高城市供水安全可靠性,实施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工程非常有必要。 1.1.2 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发展提出的要求 根据中江县城市总体规划 ( 2009 2030 年 ) 确定的中江城市发展总体思路为依托区位和资源等优势,主动接受成 -德 -绵都市圈特别是成都大都市辐射,接轨成都,融入成都,通过招商引资、产业基地建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农业固县”之路,全力推进中江融入成都经济圈,努力将中江建设成为三产繁荣、生态环境优美的四川省工业强县。 目前,中江县城区聚居总人口约 18.5 万人,城市用地规模约 18km2。近期 2015年中江县城常住人口将达到 26 万人;中期 2020 年县城常住人口将达到 30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 27km2;远期 2030 年县城将达 38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 34km2。 中江县城供水主要以继光水厂为中心,现状供水条件已经不能满足中江县城市经济新一轮发展的要求。因此,为满足城市持续发展,实施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工程已是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为了缓解中江县城用水量急剧增加的矛盾,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实施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工程是势在必行的大事,该项目实施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上都具有明显的意义和效果。 1.2 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 及相关 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2.1 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国水利的战略定位,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提出 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必须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推进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 显著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基本解决缺水城镇、人口较集中乡村的供水问题 。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论 西南交通大学 5 川府发 2008 1 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 定 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水利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水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成为危及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隐患。加快水利发展,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将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到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二位。明确坚持防洪抗旱并重,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着力构建供水保障体系,努力满足城乡居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 中江县城是全县的政治、商业、金融、文化、科 技中心,城市发展受成 -德 -绵都市圈特别是成都大都市辐射,通过招商引资、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将中江建设成为三产繁荣、生态环境优美的四川省工业强县。现状中江县城区聚居总人口约 18.5 万人,城市用地规模约 18km2。 2020 年县城常住人口将达到 30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7km2。中江县城供水主要以继光水厂为中心,现状供水条件已经不能满足中江县城市经济新一轮发展的要求。因此,为满足城市持续发展,实施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工程已是势在必行。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工程正是贯彻中央及四川省委、省政府民生水利的要求,与国民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相结合,与经济建设重大战略布局相结合的国家鼓励类水利项目,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 同时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本项目属于 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二十二分项“城市基 础设施”中 第九条“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供水水源及净水厂 工程”。 中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了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工程立项(代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江发改审批 2013235 号 )。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 现行 产业政策。 1.2.1 项目与 相关 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 1)项目 建设 与 流域综合规划 符合性分析 根据 四川省涪江流域综合规划在 城乡供水总体布局 中提出中江县城市规划供水水源为地下水和地表水多水源供水,地下水源地位于凯江地下取水区,地表水源为规划的黄鹿水库、通江水库。 本项目取水水源为郑家河坝地下水 ,紧邻凯江 ,符合 四川省涪江流域综合规划相关规划 要求。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论 西南交通大学 6 ( 2)项目与 中江县 城市总体规划 和给水专项规划 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 中江县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30) , 提出 规划期内保留现状三座地下水厂, 扩建继光水厂,至规划期末达到其设计总容量 3 万 m3/d。 同时,新建卢家咀水厂,水源为黄鹿水库水,规划规模为 6.5 万 m3/d。 根据 中江县城市 供水专项规划 ( 2012-2015) ,提出 结合中江县城供水现状,近期由继光水厂、县城自来水公司和南华水厂三座现状水厂联合供水;远期关闭县城自来水公司和南华水厂,新建卢家嘴水厂,由继光水厂和卢家嘴水厂联合供水。要求 “ 近期需要扩建继光水厂二期工程,水源主要为地下水,水厂规模扩大到 3.0万 m3/d,即扩建二期工程规模为 1.5 万 m3/d,建设时间为 2012 年 2014 年 。远期需要新建卢家嘴水厂工程,水源主要为黄鹿水库,新建水厂供水规模 5.0 万 m3/d,建设时间为 2015 年 2017 年。 ” 本项目属于 继光水厂二期建设 项目, 取水口选址于南华镇涌泉村八社(郑家河坝),净水厂 在 继光水厂内预留的位置上进行扩建, 本项目管网布设走向与中江县城市总体规划( 2009 2030 年)中城区给水工程规划管线走向基本相符,管网选型与规划要求一致,并在满足供水完整的前提下在干管服务区域辐射出一定长度的支管。 中江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出具了“关于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项目工程规划的情况说明”,说明本项目建设符合中江县城市总体规划。 ( 3)项目与 中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 十二 五 ” 年规划纲要 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 中江县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 , “十二五”期内,要优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供水保障能力:坚 持水资源开发、节 约和保护相结合,以地下水、都江堰人民渠和凯江引水为主要供水水源 。加快推进城市供水水源工程和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 规划完成继光水厂扩建和城区给水管网建设工程,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 本项目属于 继光水厂扩建和城区给水管网建设工程 ,因此,项目建设符合 中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综上, 本项目建设 符合四川省涪江流域综合规划 相关要求, 符合中江县 城市总体规划 和中江县城市供水专项规划 要求,同时符合 中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论 西南交通大学 7 1.3 评价目的、原则 及方法 1.3.1 评价目的 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结合工程排污特点,对拟建工程评价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监测及分析评价,分析预测工程建成投产后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果,提出不利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从环保角度论证工程 建设 及厂址 选择 的环境可行性,为有关部门决策、工程环保设计及环境管理提 供科学依据。 1.3.2 评价原则 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其基本目的是贯彻 “ 环境保护 ” 这项基本国策,推行“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 治理 ” 的环境管理方针。通过评价查清项目所在 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针对项目的工程特性和当地环境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抓住工程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客观地预测其对当地环境 可能 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以国家及地方有关方针、政策、标准、规范及规划为依据,提出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为项目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3 评价 方法 采用定性评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现状评价采用现场踏 勘、资料引用、类比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环境 和环境风险 的影响评价 采用 定性评述;对水环境、声环境 、环境空气 和生态环境 的影响评价采用相应预测模式或类比分析进行预测评价 ; 环境风险采用模型计算 的 预测方法进行评价 。 表 1-1 评价方法一览表 专题 现状评价 预测评价 声环境影响评价 现状监测 资料收集和模式计算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现场调查、资料收集 类比分析和预测计算 水环境影响评价 现状监测和资料收集 类比分析和模式计算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现状监测 类比分析和模式计算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资料收集、调查分析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 资料收集、模式计算 1.4 编制依据 1.4.1 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12.26) ;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论 西南交通大学 8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3.9.1);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管理法 ( 2004.8);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 2004.12.29) ;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10);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2008.6.1) ;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 ( 1996.10.29) ;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 2012.2.29) ; ( 9) 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1998.11.29) ; ( 10) 国务院令第 344 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2002.1.9) ;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0.12.25); (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2002.8.29)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2004.8.28) (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2007.12.29) (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 乡 规划法; ( 2008.1.1) ( 16)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国发 200539号文; ( 17) 国发 200539 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2005.12.3); ( 18)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2013 第 21 号 令 ); ( 19) 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14 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 ( 21)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国务院批准, 1992.2.12); (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 204 号, 1996.9.30); ( 26) 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 (2004.9.24); ( 27)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 (2011.11.25); ( 28) 四川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 ( 29)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1997 年 1 月,卫生部令第 53 号) 。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论 西南交通大学 9 1.4.2 技术规范 (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1);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 环境( HJ 2.2-2008);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T2.3-93); (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 (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 ( 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69-2004) 。 1.4.3 本项目相关 文件 ( 1)环评委托书; ( 2) 中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工程立项(代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江发 改审批 2013235 号 ; (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4) 中江县 总体规划( 20082030); ( 5) 中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 十二五 ” 年规划纲要 ; ( 6) 四川省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工程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 ( 7)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工程 水资源论证 报告 ; ( 8)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工程 水土保持报告 报告; ( 9)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工程技术资料; ( 10) 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水文、气象资料等。 1.5 环境影响识别 及评价因子 筛选 1.5.1 环境 影响识别 在深入调查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 现状、发展规划 及进行公众参与等项工作的基础上,根据 项目 施工期、营运期具体情况和项目取水 情况 及受纳水体环境保护目标与标准,结合本项目的目标、任务和范围等基本情况,分别识别了本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各环境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如表 1-2 所示。 表 1-2 本 项目 工程 环境影响识别表 项 目 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施 工 期 施工产生废水、粉尘和噪声 对施工区附近环境造成临时、局部的污染 土石方开挖、填筑及弃渣 破坏植被,改变自然地貌,新增水土流失 施工队伍进驻 对当地社会经济有一定影响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论 西南交通大学 10 工程 永久及临时占地 占用或破坏部分林地、耕地,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移民安置 可能占用农用地、破坏植被、影响移民生活水平 营 运 期 自来水供应 城乡统筹,提高民众生活质量 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布局 生产、管理人员生活 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饮食油烟 设备运行及维修 局部噪声影响 污泥沉淀、压缩 产生生产废水、固体废物 加氯间原料 泄漏 污染事故发生时,产生大气污染 外环境对项目的影响 工业企业排污及取水口上游的农业面源污染等对本项目饮用水源保护区 的影响,可能导致原水水质恶化 取水工程 对地下水环境 的影响 水厂运行期持续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及流 场改变,并引起相关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1.5.2 评价因子 筛选 根据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和工程区环境状况,结合区内环境功能和各类环境因子可能受影响程度,采用矩阵法对相关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筛选,详见表 1-3。 表 1-3 项目 环境影响 矩阵 类 别 环境要素 施工期 营运期 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A/Sh/N 土壤 A/Sh/N 气候 地表水文 A/Sh/N A/L/N 生态环境 耕地、 植被 A/Sh/ Si 水土流失 A/Sh/Si 野生动物栖息 环境质量 环境空气 A/Sh/N 声学环境 A/Sh/Si A/L/Si 地表水 A/Sh/Si 地下水 A/Sh/Si A/L/N 水源地 A/Sh/N 社会环境 经济发展 B/Sh/Si B/L/Si 居民生活 A/Sh/N B/L/Si 城市规划 B/L/N 基础设施 A/Sh/N B/L/Si 环境卫生 A/Sh/N 注: A:不利影响 N:一般影响 L:长期影响 B:有利影响 Si:显著影响 Sh:短期影响 空格为表示此环境要素不受影响或与工程关系不大。 通过对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环境影响因素的矩阵筛选可以得出:本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主要是施工期污染因子对水源地 郑家河坝 地 下 水环境的污染影响,施工噪声对声学环境的影响,以及土地占用和施工活动对生态环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论 西南交通大学 11 境的不利影响;营运期主要是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有一定的有利影响,对环境不利影响主要为设备运行时机械噪声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生产和生活废水 对 凯江 的不利影响。由此,确定主要评价内容和评价因子见表 1-4。同时,为做好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还须全面调查分析外环境污染对水源地的影响。 表 1-4 评价内容及评价因子 时段 环境要素 评价内容 现状评价因子 预测评价因子 施 工 期 生态环境 占地、植被的影响,水土 流失情况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植被种类、 水力侵蚀情况 水土流失增加量、植 被覆盖度等 环境空气 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 SO2、 NO2、 TSP 扬尘 声环境 施工机械、交通运输对声 学环境的影响 LAeq LAeq 水环境 地表水: 施工生 活污水、施工生产废水排放及影响 DO、 CODCr、 BOD5、 NH3-N和水温 共计 6 项 / 地下水:居民集中式供水水源 影响 预测以及工程引发地质灾害的分析等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中规定的 各 项指标 评价区 地下水资源量 、 固体废物 工程弃渣及生活垃圾 / 弃土、生活垃圾 营 运 期 生态环境 简要分析 / 绿化树种、草种 环境空气 发电机废气 、 加氯间原料泄漏环境风险影响 / CO、 THC、 NO2、 ClO2 声环境 设备运行对声学环境影响 分析 / LAeq 水环境 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及影 响 / SS、 CODCr、 BOD5、NH3-N 等 外环境对水源地水质的影响分析 / 污染源、污染物种类、数量及浓度等 固体废物 污泥、实验室固废、生活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 污泥、生活垃圾等 社会环境 对城乡居民生活、地区经 济发展的影响 / 民众生产生活、经济、 城市发展等 1.6 项目 环境 保护目标 1.6.1 外环境关系 项目拟建取水口位于 现状继光水厂上游 郑家河坝 ,水源为地下水 ;而净水厂位于现状继光水厂预留空地上。原水经过提升泵加压后通过管道输送至净水厂,净化后的 水再通过管道输送至中江城区 ,并在城西和城西分别设置了一处加压站 。项目 取水口上游无大型排污口,项目的取水站四周、原水输水管线沿途、净水厂四周及清水 配水 管线沿线均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环境敏感区。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论 西南交通大学 12 1、取水工程 拟 建项目 取水工程 包括取水站工程和原水输水工程两部分。 新建 郑家河坝 取水井 ; 新建 郑家河坝 取水 井 至净水厂原水输水管道 3.4km。 ( 1)取水 井 工程外环境关系 项目 1# 、 2# 、 3# 取 水 井 位 于 郑 家 河 坝 吴 家 燕 村 , 地 理 坐 标 东 经1043919.481043930.14,北纬 310530.14310523.94, 高程 422m424m。占地面积约 0.69hm2,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 项目 1#3#取水井外环境较简单,西侧 20m 外有 20 户居民,西 北侧 200m 外有 37 户居民, 南侧和 北侧 均 为农田,东侧为凯江, 周边 无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建筑及名胜古迹。 项目 4# 、 5# 、 6# 取水 井 位 于 郑 家 河 坝 涌泉村八组 , 地 理坐 标 东 经1043935.751043937.65,北纬 310425.18310416.02, 高程 422m429m。占地面积约 0.63hm2,占地类型主要为 耕地 。项目 4#6#取水井外环 境较简单, 西侧 10m外有 17 户居民,西 北侧 200m 外有 20 户居民,北侧为农田,东侧为凯江,南侧为荒地 ,周边 无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建筑及名胜古迹。 项目 1#3#取水井与 4#6#取水井相距约 1.2km。 项目 取水口 外环境关系见附图。 ( 2)原水输水管线外环境关系 项目原水输水管线 从取水管井接出,主要沿现状 凯江河岸 人行道敷设 ,人行道两侧均无居民居住。输水管线 采取倒虹管形式 通过凯江,再沿现状道路接入净水厂,现状道路两侧现也无居民居住。 项目 4#6#取水井所在地 凯江拦河坝 凯江河岸人行道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论 西南交通大学 13 2、 净水厂 工程 项目净水厂位于现状继光水厂厂区内。 目前,继光 水厂厂区北侧为 将搬迁的 工业企业,分别为四达公司和飞天制件厂 ,另还有少量临街商业 ;另北侧 300m 处有一集中居民区,但现已搬迁完毕;厂区东侧 为农灌渠,渠对面为农田;厂区东南侧100m 处有一集中居民区, 约 100 户 ;厂区南侧为空地, 200m 远处为城北发电站;厂区西侧为罗中公路,路对面为凯江。 项目 净水厂 外环境关系见附图。 3、 清水 输水管 线外环境关系 清水输水管道主要用于连接净水厂与中心城区给水主管,输水管铺设 1 根,总长约 15.85km,清水输水管道主要沿现有 二环路布置 ,主要 实施中江县 二环路主供水管网、二环路主供水管网与城区管网的连接段管网 。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沿线主要位于规划的新城区和工业开发区,目前主要为闲置空地,大部分为规划用地,其中二环路凯江以西已修建完成,凯江以东正在建设。项目二环路线路凯江以东管线随公路建设铺设,凯江以西管线在人行道和绿化带内进行铺设。由于管线位于规划新城区和工业开发区,沿线敏感点较少。项目凯江以西主要为规划的工业区用地,项目沿线仅有少量的居民住宅 (张家院子居民 ,约 13 户 40 人 )。 东南侧居民 已拆迁居民区 北侧企业 北侧企业 张家院子居民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论 西南交通大学 14 4、加压站外环境关系 本项目共设置了两处加压站,分别为城西加压站和城北加压站 。其中,城北加压站位于二环 路北二段与北塔东路交汇处西南侧,城西加压站位于二环路西三段与继光大道交汇处东南角,两处加压站周边均为规划的市政用地, 200m 范围内尚无任何建筑。 项目加压 站 外环境关系见附图。 1.6.2 环境保护目标 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确定为: 取水井、净水厂 周边 300m 及 输水管道 部分 作业带。 环境保护 要求 : 不因工程建设影响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影响区域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水土流失以不增加土壤侵蚀为标准。 2) 水 环境保护目标 本评价的 水 环境保护目标确定为: 拟建项目范围内 的地表水 (凯江) 与地下水。 环境保护 要求 : 地表水 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类水 域标准 ;地下水 达到地 下 水质量标准 ( GB/T 14848-93) 类 水质标准 。 3) 环境 空气 保护目标 项目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为 : 取水 井 、净水厂 以及 输水 管线经过的全部区域 。 环境保护 要求 :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1996) 二级标准。 4、声环境 保护目标 声环境保护目标为:取水 井 、净水厂 以及 输水 、 配水 管线沿线经过 的农户 以及居民集中居住区 。 环境保护 要求 :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 放标准( GB12348-2008)的 2 类标准限值 ;沿线声环境之类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要求 。 项目 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51-10。 表 1-5 取 水井 工程 环境保护目标 (延伸至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类别 名称 方位及距离 保护内容 生态环境 自然植被、野生动物 项目周围 300m 范围 自然植被、野生动物的生境,破碎 化与阻隔 声环境 和大气环境 居民点 涌泉村八组 17 户约 53 人 吴家燕村 57 户约 180 人 地表水水环境 凯江 东 侧, 15m 类水体,泄洪、灌 溉 功能 地下水水环境 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 拟建水源地取水含水层 第四系冲洪积砂卵砾石层孔隙水 含水层 中江县城区供水扩能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总论 西南交通大学 15 涌泉村八组 17 户居民备用水源 本项目拟建 4#、 5#和 6#取水井西侧狮子山麓 涌泉村八组 17 户居民仍保留 5 口钢管井作为备用水源 苏坝村约 22 户居民取水井 本项目拟建 1#、 2#和 3#取水井西侧约 80m 苏坝村约 22 户居民仍打井取水作为生产生活用水 表 1-6 净水厂工程 环境保护目标 类别 名称 方位及距离 保护内容 生态环境 自然植被、野生动物 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