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钻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公司钻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XX公司钻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XX公司钻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XX公司钻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XX公司钻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示版 ) 项 目 名 称: 寺 005-X5 井钻井工程 建设单位 (盖章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 编制日期: 2014 年 3 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 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西南交通大学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 项目名称 寺 005-X5 井钻井工程 建设单位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 法人代表 唐建荣 联系人 乔川 通讯地址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百子路蜀南气矿办公楼 联系电话 0830-3921545 传真 0830-3921125 邮政编码 646001建设地点 泸州市合江县焦滩乡 立项审批部门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批准 文号 西南司开 2013 243 号建设性质 新建 5改扩建 技改 行列类别及代码 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 B071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9785 绿化面积(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 192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 107.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5.6% 评价经费 (万元 ) / 预期投产日期 / 一、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蜀南地区庙高寺气田地处四川省合江县境 内,属于川东南构造区川南低陡褶皱带。庙高寺背斜是南北向的隐伏断层带与 纳溪及长垣坝两组东西向的隐伏断层带相互交切形成的隐伏背斜。庙高寺气田茅口 组气藏为碳酸盐岩缝洞型有水气藏,储层基质致密,缝洞系统是主要的储渗空间, 储层非质性极强。气藏内气水关系复杂,无统一气水界面,为庙高寺构造茅口组气 藏,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文件西南司开 2013 243 号文件, 蜀南气矿部署了寺 005-X5井。寺 005-X5 井位于庙高寺构造上二叠统底界寺 26 号断层上盘,为开发井,钻井井深为 3200m。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们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 2 西南交通大学 评价工作。据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 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委托西南交通大学环境评价中心编制该建设项目的环 境影响报告表。我中心接受委托后,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 以及对项目的有关资料进行进一步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编制完成本环境影响报告表。 2 产业政策与规划符合性 2.1 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及开采钻井工程。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 的决定 (国发 2005 40 号) ,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的有关规定:石油开采钻井工程属于第一类 “鼓励类 ”第七条 “石油、天然气 ”第一款 “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 ”,同时本项目经西南司开 2013 243号文批复立项。 故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2 规划相容性 寺 005-X5 井井口位于泸州市合江县焦滩乡 , 工程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根据现场踏勘及平面布置,寺 005-X5 井周围 0-100m 范围内无人居住; 100-300m 范围内有居民 48 户,人口 230 人,房屋面积 13520m2; 300-500m 范围内有居民 33 户,人口 142 人,房屋面积 12030 m2。根据现场踏勘,井口 100m 范围内无农户房屋,井口 75m 范围内无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 200m 范围内无铁路、高速公路等。井口 500m 范围内无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符合钻前工程及井场布置技术要求 SY/T5466-2004中 3.3.2 节相关规定。 依据合江县焦滩乡人民政府出具的项目选址不在城镇规划区的证明 (见附件 4) ,项目选址不在当地的城镇规划范畴。项目 占地属农业生态环境,占用的土地及井场等均为耕地,不占用基本农田。井场周边 没有其它工业污染源、井场未处于生态敏感区。项目影响区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此外,项目拟建地属于中国石油西 南油气田分公司确定的天然气开发区块,项目建设符合石油天然气开发规划。 故本项目与当地规划相容,选址合理。 3 建设性质及位置 寺 005-X5 井钻井工程项目属新建项目。 项目所在地及构造位置见表 1-1。 3 西南交通大学 表 1-1 项目地理位置及构造位置等一览表 井号 地理位置 设计井深 建设性质 寺 005-X5 井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焦滩乡 3200m 新建 4 工程内容及规模 4.1 寺 005-X5 井钻井工程内容及规模 寺 005-X5 井钻井工程为开发井, 设计钻井深度为 3200m, 井场面积为 90m50m,井场将修建 1 个废水池( 1200m3) , 1 个岩屑池( 300m3) , 1 个放喷坑( 100m3) ,另外还有发电房、隔油池等。为满足井场的运输要求,本项目将新建进场公路约 57m,改建公路 50 米。工程周期为 3 个月,采用 ZJ40DBS 复合钻机。 5 项目组成 项目建设包括钻前工程和钻井工程两部分。 5.1 钻前工程 钻前工程包括进场道路建设及维修、井场 平整、设备基础、废水池、岩屑池、放喷坑、活动房搭建、厕所等建设。 主要工程内容及工程量见表 1-2。 表 1-2 寺 005-X5 井钻前工程主要内容和工程量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备注 1 新建公路 m 改建公路 m 2 井场面积 m2钻机基础 套3 废水池沉砂池 m3合计 1200m3隔油池 m3渣液池 m3清水池 m3岩屑池3隔油池 m3油罐、发电房、井场油品处理房、 2 个洗衣台,各设 1 个 4m3 的污水隔油池;厨房、浴室各设 1 个 10m3 的污水隔油池;共 7 个隔油池 放喷点火坑 m 设 100m放喷坑 1 个, 30m集酸坑 1 个,两类放喷坑标准 4 厕所 座 砖墙、木柃、石绵瓦盖顶 活动房基础 座 站外 4 西南交通大学 5 挖方量 m3土方工程包括道路、井场、设备基础、废水池、岩屑池、清污分流等。 填方量 m35.2 钻井工程 钻井工程组成部分包括钻井、油气测试、 完井,以及完井后污染物治理和无害化处理等组成。 项目的主要工程量内容见表 1-3。 表 1-3 钻井及完井测试工程主要内容 项目组成 工程内容及规模 钻井设备安装 钻井成套设备搬运、安装、调试 钻井作业 本项目采用常规钻井工艺,钻井进入目的层后完钻。 油气测试 主要测试目的层油气产能情况。采用超正压射孔与酸化联作工艺,先同用射孔枪对目的层进行射孔,然后向井内泵入 20%的胶束酸 300m3进行酸化。最后通过放喷测试管线进行放喷测试和排液,放喷时间约4-6h。 完井 测试结果若表明该井有工业开采的价值,进行后续的天然气开采,其余设备将拆除搬迁。若该井不产天然气或所产气量无工业开采价值,则封井。 完井后污染治理及无害化处理 完井后,需对剩余钻井废水进行处理 (部分用于岩屑等固化、送回注井处理、岩屑无害化处理 (固化填埋 )、生活垃圾清运至当地城镇垃圾场5.3 项目组成主要环境问题 本工程项目组成包括主体工程 (井场建设、钻井等 )、辅助公用工程 (道路工程、供电、供水工程等 )、环保工程 (废水池、岩屑池、放喷池等 ),办公及生活设施 (全部为活动房 ),以及仓储工程 (泥浆储备罐、油罐等 )等组成。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下表 1-4。 表 1-4 寺 005-X5 井钻井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备注主体 工程 钻前 工程 道路工程 破坏植被,改变自然地形地貌,占用土地,改变土地利用现状,新增水土流失。建设过程中车辆运行噪声、扬尘 井场工程 破坏植被,改变自然地形地貌,占用土地,改变土地利用现状,新增水土流失,建设过程中废水和生活垃圾等 钻井 设备安装,并进行钻井活动。使用 ZJ40DBS 复合钻机,设计井深 3200m。 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柴油机及发电机废气;钻井废水及员工生活污水;岩屑及废泥浆、生活垃圾;钻井设备噪声 5 西南交通大学 测试及完井后的无害化处理 钻井至目的层后,对该井油气产能情况进行测试。测试完后进行设备搬迁以及钻井产生 “三废 “的无害化处理。 测试产生废气,放喷气流噪声,测试排出的残酸等。 辅助公用工程 道路 工程 新建公路约 57m。 产生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 改建道路约 50m。 供电 工程 生活、生产用电由 3 台柴油机、 2 台发电机提供。 设备噪声、燃料燃烧废气 供水 工程 45 天值班车拉水 / 放喷 点火坑 100m放喷坑 1 个, 30m集酸坑 1 个 临时占用土地、测试放喷废气、废水、噪声、热污染等 废水池 建 1200m3废水池 1 座,分沉砂池、隔油池、渣液池、清水池等 贮存钻井废水,若泄漏会污染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 废油收集池 油罐、发电房、食堂等处共设隔油池 7 个( 40m3) 。 废油 岩屑池 1座, 300 m3贮存钻井岩屑 垃圾坑 井场生产区外和生活区各建垃圾收集坑 1 个。 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等 旱厕 井场和生活区各设厕所 1个。 生活污水,临时占用土地 办公及生活 工程建设办公及住宿用房为活动房,共搭建移动房 40 幢 员工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仓贮或其它 设泥浆储备罐 4 个 (40m3/个 )、油罐 4个 (25t/个 )、表土堆放场临时用地 泥浆储罐、油罐临时占用土地、水土流失 6 工程占地及平面布置 6.1 工程占地 钻井工程占地主要包括井场道路占地、井场占 地、废水池、岩屑池、油罐、水罐,放喷池和生活区等占地,属于临时租用占地。 6.1.1 寺 005-X5 井钻井工程占地情况 钻井工程占地主要包括进场道路占地、井场占地、废水池,以及放喷池、油罐、储备罐等占地。工程建设总用地面积 9785 (约 14.67 亩) 。 根据现场调查, 本工程项目临时租用占地为耕地,不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 总用地项目占地情况见表 1-5。 6 西南交通大学 表 1-5 寺 005-X5 井钻井工程占地情况一览表 井号 项目组成 合计 ( ) 占地类型 备注 寺 005-X5 井 道路工程 912 耕地 临时占地井场占地 4500 耕地 临时占地放喷池、油罐 300 耕地 临时占地活动房等生活区 2901 耕地 临时占地其他 1167 耕地 临时占地总计 97856.2 土石方平衡分析 6.2.1 寺 005-X5 井土石方平衡情况 挖方共 10192.81m3,填方共 9184.44m3,剩余的土石方暂时堆放于表土堆放场,将用于复耕。 详细土石方工程量见表 1-6。 表 1-6 寺 005-X5 井土石方工程量表 井号 挖填方 ( m3) 主要工程 合计 井场 基础 设施 废水池、岩屑池 放喷池 清污分流沟 临时房屋维修及修建 公路 寺 005 -X5 井 挖方 2114 4952 298.31 87 212 193 2213 10192.81填方 1028 7870 40.88 10.4 75 43 61 9184.44 6.3 平面布置 工程平面布置按照钻井工程及井场布置技术要求 ( SY/T5466-2004) 、 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 SY5225-1994)中的要求,钻井井场主要包括井控台、柴油发电机组 、泥浆循环辅助系统(包括水基泥浆循环系统和油基泥浆循环系统) 、泥浆泵房、材料房、值班室、办公室、泥浆池、油罐区等。井场外设置有放喷池、活动板房、生 活垃圾桶等,井场用房为活动板房,完钻后随钻井队搬走。 井场平面布置见附图 3。 7 油气质组成 寺 005-X5 井目的层为茅组口,属于产气井。 根据工程的相关设计和同层位的气质组成分析,本项目井深、产气层与寺 9 井 7 西南交通大学 相近。参考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实验室对寺 9 井天然气组成分析报告,本环评气井类比寺 9 井气质组成可知(见表 1-7) ,本项目天然气组成含 H2S。 表 1-7 寺 9 井气质组成表(摩尔百分数 %) 层位 甲烷 乙烷 丙烷 二氧化碳 氦 氮 重烃总量 硫化氢 临界压力 MPa 茅口组 97.677 0.764 0.137 0.750 0.049 0.523 0.013 0.035 4.611 由表 1-7 可见,寺 005-X5 井目的层气质含硫化氢。 根据类比的天然气气质组分可知,本项目 气组分含硫,故本次评价按含硫气井考虑。 8 工程建设所用设施 本工程为天然气开发钻井工程,钻井过程中主要为机械钻机,以及消防设施等。项目钻井中使用的设备及消防设施情况见表 1-8。 表 1-8 寺 005-X5 井钻井工程建设所用设施一览表 序号 设备或部件名称 单位 数量 一 复合钻机 m 1 套 1 井架 kN 1 套 2 底座 kN 1 套 3 绞车 kW 1 套 4 天车 kN 1 套 5 游车 kN 1 套 6 大钩 kN 1 套 7 水龙头 kN 1 套 8 转盘 kN 1 套 9 发电机 kW 2 台 10 发电机 kW 11 SCR 或 VFD 控制系统 12 钻井泵 HP 2 台 13 循环罐 m34个 14 振动筛3/h 2 台 15 除气器 m3/h 1 台 16 除砂器3/h 1 台 17 除泥器 L/s 1 台 18 离心机 m3/h 1 台 19 加重泵、混合漏斗 kW 2 套 20 液气分离器 MPa 1 台 21 电动压风机 MPa 2 台 8 西南交通大学 22 钻井参数仪 1套 二 救生及消防 1 消防房及消防工具 按标准配套 2 二层台逃生装置 按标准配套 3 钻台紧急滑道 按标准配套 4 可燃气体监测仪 台 2台 三 硫化氢防护设备 1 固定式 H2S 监测仪 套 按标准配置 2 便携式 H2S 监测仪 套 按标准配置 3 空气呼吸器 套 按标准配置 4 空气压缩机 台 按标准配置 5 大功率防爆排风扇 台 按标准配置 6 点火装置 套 按标准配置 7 小型汽油发电机 台 按标准配置 9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 钻井过程消耗的原辅料及能源主要有柴油、水、水泥、防塌润滑剂、降失水剂,以及污水处理用的净水剂等,使用的原辅料不含标准规定的一类污染物。 本工程采用常规钻工艺进行钻井。常规钻 井工艺消耗的能源主要是水和柴油;主要的原辅材料是钻井和固井作业用的水泥、基础材料如膨润土、 Na2CO3以及各种外加剂等。 一般 “常规钻井工艺 ”完钻一口井,每米进尺用水量约 0.85m3(包括回用量和新鲜水用量) 。根据调查,目前钻井废水的回用率已达到 85以上。 钻井工程原材料消耗见表 1-9。 表 1-9 寺 005-X5 井钻井工程原材料消耗一览表 类型 材料名称 单位 用量 能源 柴油 t 270 钻井、固井等作业水泥 t 400 基础材料 t 23 抑制包被剂 t 2.6 降失水剂 t 12 增粘剂 t 0.7 FA367 t 2.2 9 西南交通大学 防塌润滑剂 t 34 FK 10 t 23 Na2CO3t 2.3 SMP-1 t 23.5 活性剂 t 2.5 消泡剂 t 1 除硫剂 t 6 储备加重剂 t 210 试油、完井作业 作用液 t 100 缓蚀剂 t 1.62.4 NaOH t 2.5 油气层保护剂 t 5.5 CaO t 7.5 降滤失剂 t 7.5 降粘剂 t 1 SMT t 3.5 降阻剂 t 0.40.6 助排剂 t 1.21.6 10 工程供水 本项目采用 45 天值班车拉水,供应井场用水。故寺 005-X5 井生活用水、钻前施工用水和钻井施工用水均从焦滩乡汽车运水到水罐储存,运距约 4.6km。 11 井场道路工程 11.1 寺 005-X5 井道路情况 寺 005-X5 井钻前工程是利用合江县焦滩乡鲢鱼村 14 组的乡村公路进行改建,进井场的道路为新建公路,位于合江县焦滩乡经盘村 12 组,全部公路由改建公路和新建公路两部分组成,公路总长为 107m。 11.2.1 新建井场公路( 57m) 新建公路属于合江县焦滩乡经盘村 12 组, 总计 57m, 新建道路全部沿旱地敷设,在公路 0+060 处,考虑 50m 的机耕道连接线,连接线卡片石喝铺碎石 3.5m 57m。 10 西南交通大学 11.2.2 改建公路( 50m) 寺 005-X5 井钻前公路工程是利用合江县焦滩乡鲢鱼村 14 组的乡村公路,乡村公路路基宽度为 3.5 米。该公路处纵坡能满足钻前工程的需要外,公路的路基基本宽度不够,所以对该公路进行改建,总计长度为 50m。 12 项目拆迁情况 本项目寺 005-X5 井口 100m 范围内无居民分布,不需要工程拆迁。 13 工程总投资及环保投资 本项目工程总投资为 1720 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为 107.5 万元, 占总投资的 5.6%,主要用于废水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噪声污染防治,以及施工迹地生态恢复等。 14 人员编制及工作制度 钻井队编制 40 50 人。其中,管理人员有队长、副队长、钻井工程师、地质工程师、泥浆工程师、动力机械师、安全环保顾问、环保员;下设 4 个钻井班、一个地质资料组、一个后勤组,外加炊事人员 、医疗人员、勤杂人员等。工程项目钻井井队为 24 小时连续工作。 11 西南交通大学 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表二 本项目均为新建,项目建设地为农村环境 ,建设征用的土地为耕地,不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井场周围无重大的厂矿企 业等,因此,该项目不存在原有的污染源和主要环境问题。 12 西南交通大学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表三 一、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地理位置 泸州市合江县 泸州市为四川省省辖市,位于四川省东南川渝黔滇结合部。地理坐标北纬 2739 29 20,东经 105 08 106 28,东西宽 121.64 千米,南北长 181.84千米,幅员 12, 208 平方千米,共有 40 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 98.47%, 39 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苗族占总人口的 1.26%,其次是彝族、回族、满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等。 2011 年年末全市公安户籍登记总人口为 503.01 万人,按人口管理习惯登记为农业人口的 408.52 万人,登记为非农业人口的 94.48 万人。在常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 422.5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168.66万人, 乡村常住人口 253.84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 39.92%。 合江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渝黔结合部,长江 、赤水河交汇处,是长江出川的第一港。陆路距成都 300 公里,距泸州城区 40 公里,距重庆 80 公里,有高速公路,半小时可到泸州、 1 小时可到达重庆、 3 小时可达成都,泸州至赤水高速公里也在建设中,交通极为方便。本井所在位置通讯 条件良好,有线及无线通讯网络已覆盖该区域。 寺 005-X5 井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焦滩乡。距焦滩乡约 4.6km;距合江县约16.64km。 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 2、地形、地貌、地质 2.1 泸州市合江县 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河谷、低中丘陵,平坝连片,为鱼米之乡。南部 连接云贵高原、属大娄山北麓,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海拔高度 240 520 米。 合江县地处长江上游,属四川盆地边缘地 带,地势南高北低。县内山脉为娄山山脉支系,从黔北延伸至县境南部,海拔在 1000m 左右,最高山峰为福宝镇的轿子山,海拔 1751m。东南部和西南部为中低山地,中部和 西北部为平坝和丘陵地带,为鱼米之乡。 井区周围 500m 范围内无灾害性地理地质现象。 13 西南交通大学 2.2 四川省泸州市 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河谷、低中丘陵,平坝连片,为鱼米之乡。南部 连接云贵高原、属大娄山北麓,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海拔高度 240 520 米。 井区周围 500m 范围内无灾害性地理地质现象。 3、气候、气象 3.1泸州市合江县 泸州全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温、光 、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但受四川盆地地 形影响,泸州市夏季多雷雨,冬季多为连绵阴雨天气,多轻雾天气, 而全年少有大风,多为 0-2 米 /秒的微风。年平气温 17.5 18.0,年际之间的变化为 16.8 18.6,高低年间相差值为 1.8;泸州市无霜期长在 300 天以上, 降雪甚少,个别年份终年无霜雪,适宜作物生长期长。 合江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3.2 四川省泸州市 泸州全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南部山区 立体气候明显。庙高寺构造所在区属中亚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四川 “盆南 ”气候类型, 并有南亚热带气候属性。 气候具有 “春早回温快,夏长无酷暑,秋迟多绵雨,冬暖少霜雪 ”及 “夜雨多、日照少、风力弱 ”等特点。春秋暖和,夏季炎热,冬季无严寒 ,四季分明。但受四川盆地地形影响,泸州市夏季多雷雨,冬季多为连绵阴雨天气,多轻雾天气, 而全年少有大风,多为 0-2米 /秒的微风。年平气温 17 90,最低 1 月份平 7 80,最热 7 月份平 26 80。全年无霜期为 347 天,降雪甚少,个别年份终年无霜雪,适宜作物生长期长。全年总降雨量为 1169 60 毫米,夜间降雨常占 73左右。 4、水文 4.1 泸州市合江县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泸州境内, 沱江 、永宁河、 赤水 河、濑溪河、龙溪河等交织成网。境内长江航道 133 千米,入境水量 2420.8 亿立方米,出境水量 2945.6 亿立方米。经现场踏勘,寺 005-X5 井井场东南侧约 2.06 米处有长江,上游 500m,下游8.5Km,无饮用水取水口;本项目 200m 范围内无河流,井场周围农户饮用水取自水井。 14 西南交通大学 环评要求施工单位在钻井施工时合理设计 废水运输路线,严格管控运输车辆,以避免运输途中对周围水体的污染。 4.2 四川省泸州市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泸州境内, 沱江 、永宁河、 赤水 河、濑溪河、龙溪河等交织成网。境内长江航道 133 千米,入境水量 2420.8 亿立方米,出境水量 2945.6 亿立方米。经现场踏勘,寺 005-X5 井周围 500m 范围内无水库,寺 005-X5 井井口西面,236m 处有一池塘,主要功能为灌溉、养鱼 ,没有饮用水取水口,养殖鱼类无珍稀鱼类;井场周围农户饮用水来自水井。 环评要求施工单位在钻井施工时合理设计 废水运输路线,严格管控运输车辆,以避免运输途中对沟渠水体的污染。 5、 动植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 泸州全境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富,门类齐全。盛产水稻、糯高粱、荔枝、桂圆。猪、牛、山羊、家蚕产量高。林地面积 41.88 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 34.21%,活立木蓄积量 8107.5 万立方米。珍稀植物珙桐、水杉、桫椤、篦子三尖杉、连香树、香果树等共 46 种。中药材天麻、五倍子、佛手、黄柏、杜仲、安息香等 1444 种。飘溢“王者香”的佛兰、四季兰 (三星蝶、荷瓣、梅兰、梅瓣 )、双鼻双舌、多瓣多鼻等兰草为珍稀名品。珍稀动物中华鲟、白鲟、华南虎、黑颈鹳、林麝、猕猴等 18 种。长江之合江至雷波段, 2000 年 4 月被列为国家珍稀鱼类保护区。明代泸州特曲老窖池泥中计有 400 多种微生物,酿制出浓香甘爽的“泸型酒” 。食用菌竹荪、鸡丛、蘑菇、银耳、木耳等 20 多种。 本项目所在区域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频繁,自然植被稀少,林木以四旁植被为主,系人工植被,评价区域内无特殊保护的珍稀动植物。 根据现场踏勘,评价区域内无保护 的珍稀树木和大型野生动物。 二、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 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行政区域和人口 1.1泸州市合江县 全市幅员面积 12246.87 平方公里,东西宽 113 公里,南北长 185 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 93.6 平方公里。 2011 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 503.01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94.48 万人,占总人口的 18.8%。 在常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 422.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168.66 万人,城镇化率为 39.92%。 15 西南交通大学 合江县始建于西汉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 年) ,距今 2127 年,是长江上游置县最早的三个县之一,有少岷、符阳、荔乡之称。幅员面积 2422 平方公里,辖 27 个乡镇, 284 个行政村、 37 个社区,总人口 87.6 万人,耕地面积 56.8 万亩,县城人口超过 12 万,县城区面积 6 平方公里。 1.2 四川省泸州市 全市幅员面积 12246.87 平方公里,东西宽 113 公里,南北长 185 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 93.6 平方公里。 2011 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 503.01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94.48 万人,占总人口的 18.8%。 在常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 422.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168.66 万人,城镇化率为 39.92%。 2、社会经济概况 2.1 泸州市合江县 2011 年泸州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 )900.9 亿元,增长 1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30.8 亿元,增长 3.0%;第二产业增加值 538.2 亿元,增长 22.5%;第三产业增加值 231.9 亿元, 增长 9.7%。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7.5 亿元,增长 1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25.3 亿元,进出口总额为 151920 万美元,增长 14.0%。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65.4 亿元,增长 37.4%。 2012 年 1-9 月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GDP) 729.08 亿元,增速为 14.5,居全省第一。 2007 年,合江县全县生产总值 55.8 亿元,财政总收入 4.26 亿元,农民人纯收入4001 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9264 元,人 GDP7710 元。人口自然增长率 4.24,城镇登记失业率 3.42%,全县城镇化率 33%。 2.2 四川省泸州市 2011 年泸州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 )900.9 亿元,增长 1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30.8 亿元,增长 3.0%;第二产业增加值 538.2 亿元,增长 22.5%;第三产业增加值 231.9 亿元, 增长 9.7%。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7.5 亿元,增长 1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25.3 亿元,进出口总额为 151920 万美元,增长 14.0%。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65.4 亿元,增长 37.4%。 2012 年 1-9 月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GDP) 729.08 亿元,增速为 14.5,居全省第一。 16 西南交通大学 3、教育 3.1 泸州市合江县 合江县自古就是教育之乡,县境内有知名 学者王朝闻母校、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合江中学;“四川省艺术教育示范 学校”、“全国推新人培育基地”马街中学;驰骋泸州市中考,泸州市最大单设初中合江县城关中学等较闻名学校;合江县职业教育较为发达,合江少岷职校 被誉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学校占地 2000 多亩,共有 9 个校区,现有在校生 3.6 万人。 经现场勘察, 寺 005-X5 井井场周边 500 米范围内无学校、 医院等敏感保护目标。3.2 四川省泸州市 高等院校 四川警察学院 全国公安高等教育著名学府四川警察 学院,是我国目前仅有的四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安院校之一。 始建于 1950 年的川西人民行政公署公安厅公安学校,1956 年建立四川省公安学校。 1980 年分校先后建立四川省人民警察学校和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 1999 年两校合并筹建并于次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2006 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四川警察学院。学院地处四川省泸州市,为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四川基地,全国藏 区公安机关综合实战训练基地,省公安厅警官培训中心,省国内保卫民警教育训练 中心,省公安民警心理素质训练基地。学校被誉为“巴蜀警官的摇篮”。学院设有 侦查学,刑事科学与技术学,行政管理学(警察管理方向) ,治安学,交通管理工程,应用心理学,社会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9 个本科专业, 1 个警务硕士点,建有国家级教学实践示范中心 1 个,国家级精品课程 4 门,国家级教学团队 1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1 个,省级教学实践示范中心 3 个,省级教学团队 4 个,省级精品课程 11 门,省级创新人才基地 1 个,省级教改专业 1 个,在公安教育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泸州医学院 泸州医学院坐落在川、渝、滇、黔结合部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泸州市。学院始建于 1951 年,其前身是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 1959 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 1978 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 1982 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1993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 年获准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 2006 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被评为优秀等级。 17 西南交通大学 泸州广播电视大学 泸州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于 1983 年 11 月 21 日,当时的名称为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泸州分校。 1994 年 8 月 9 日, 经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泸州广播电视大学。 1999年 8 月 20 日,原泸州广播电视大学与原泸州市商业技工学校合并,重新组建新的泸州广播电视大学。泸州电大创办以来,为 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 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办学方针,应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层次、 多规格、多功能、多种形式开展办学。 20年来已为泸州及全省、全国输送了万余名毕业生。开展各种岗位培训 5000 多人次。电大毕业生已成为我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 设各条战线上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的生力军。 基础教育 国家级重点中学:泸州高中,泸县二中 。 省级重点中学:实验中学,泸州老窖天府中学,泸化中学,纳溪中学,泸县一中,泸县四中,泸县五中,合江中学,叙永一中,古蔺中学 。 主要初中:泸州七中,天立国际学校初中 部,泸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泸南中学,泸州十五中,纳溪中学初中部,泸县二中实验外国语学校,合江城关初级中学,泸州高中合江分校,叙永二中初中部,泸 州老窖天府中学初中部,泸州市江阳西路学校初中部,泸州市梓潼路学校初中部。 经现场勘察, 寺 005-X5 井井场周边 500 米范围内无学校、 医院等敏感保护目标。4、交通运输和旅游 4.1 泸州市合江县 ( 1)交通 合江县港口岸线资源丰富,长江流经县境 55 公里,赤水河流经县境 60 公里,境内长江航道全年可通航 1000 吨级船舶,中水期可通航 2000 3000 吨级船舶,港区利用岸线 38 段、设计吞吐能力逾 640 万吨;合江临港工业园是四川省省级工业园区,是西部化工城化工园区的重要组团, 是川渝经济合作泸州临港示范区,是重庆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和黔北物资通江达海的重要口岸。 ( 2)旅游 独具特色的合江汉棺 四川汉画像石棺,闻名中外。合江是四川 汉画像石棺的集中地之一。目前已经 18 西南交通大学 发现和出土 21 具之多,在四川居榜首,也是全国之冠。合江汉画像石棺,主要分布于合江镇、实录乡、白米乡、榕右张、密 溪乡等地的崖墓中,用本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