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3 万吨级沥青码头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 (盖章 ): 宁波大榭中海石油码头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01 月 评价单位: 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公章 ) 项目名称: 3 万吨级沥青码头改造工程 项目编号: HPB20140065 项目负责人: 胡自伟 评价人员情况 姓名 从事专业 职称 环评师号或上岗证号 职责 签名 胡自伟 环境 保护 高工 A20040170700 负责 张林辉 环境保护 工程师 C20970002 编制 毕煜龙 环境保护 高工 A20040070400 审核 赵永才 环境保护 教高 A20040018 审定 2 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3 万吨级沥青码头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 宁波大榭中海石油码头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李忠才 联系人 王孙武 通讯地址 宁波大榭开发区环岛北路 联系电话 0574-86760670 建设地点 宁波大榭开发区环岛北路 立项审批部门 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 批准文号 甬发改 咨 2013 49 号 建设性质 改造 行业类别 及代码 G5532 货运港口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 总投资 (万元 ) 2300 其中 :环保投资 (万元 ) 9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3.9% 评价经费 (万元 ) / 预期投产日期 2015 年 3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宁波大榭中海石油码头有限公司是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管理企业,经营范围为:为船舶提供码头设施、在港区内提供货物装卸;港口危险货物作业范围为:从事沥青、燃料油、工业燃料油、润滑油基础油原料的管道装卸作业。 企业地处大榭岛石化工业区中央部位,建有 3万吨级沥青码头 1座, 位于大榭岛的东北面扫箕山南侧,在其周围设有 5万吨级 LPG码头、大榭石化一期 5万吨油品码头和宁波实华 25万吨级原油码头,扫箕山北侧有三菱化学 PTA码头。 2007年 8月 21日 ,宁波市环境保护局以“甬环建 200722号”对该 3万吨级沥青码头码头 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作了批复; 2013年 2月 17日,宁波大榭开发区环境保护局以“甬榭环函 20133号”对该项目试生产申请作了复函。 于 2013年 12月顺利 通过 宁波市环境保护局 验收 ( 甬环验 2013 61号 ) ,码头年吞吐量为 150万吨,设计吞吐能力 153万吨 /年。 3万吨沥青码头工程主体为 3万吨级沥青码头一座,泊位长度约 330m。码头可靠泊 1艘 1 3万吨级油轮或可同时靠泊 2艘 1 5千吨级油轮。输送沥青、工业燃料油、润滑油原料、燃料油 等油品,码头年吞吐量为 153万吨。 由于大榭石化三期项目建成投用后进出原料产品总量约 1716.5万吨,其中 800万吨原油依托实华、小田湾码头接卸进厂,剩余 916.5万原料产品计划为: 62万吨通过装车出厂, 84.93万吨产品借助外协码头出厂, 596.96万吨的油品通过自备的 5万吨级、 2个3000吨级码头出厂,尚且有 172.61万吨液体化工品 (苯、甲苯、 液化石油气 、丙烯、碳 3 五、己烷、邻二甲苯、混二甲苯、苯乙烯、重芳烃 /C9重芳烃 /化工轻油 、异丁烯 、甲醇、 MTBE)需通过其他码头装卸进出厂。 受地理位置、终端客户 及危化品运输规定等因素的限制,陆路运输不可能大规模开展,不仅运输成本昂贵,且安全运输风险很大;而临近码头物流量均几近饱和,由于物流品种、地理位置等因素,急需配套具备装卸工艺条件的码头为其承担该部分产品的出运任务。 因此,宁波大榭中海石油码头有限公司拟对现有 3万吨沥青码头 进行改造,以配合大榭石化三期的建设。 为切实做好环保工作, 宁波大榭中海石油码头有限公司 委托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对该公司 3万吨级沥青码头改造工程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建设规模 本工程码头原为 3万吨级沥青码头(结构按 5万吨级设计),因 大榭石化馏分油项目的实施,不需要再外运沥青(油渣),因此,拟将现有沥青码头 改为化工品出运码头,涉及到的出运产品主要包括重整碳五、邻二甲苯、丙烯、苯乙烯、液化石油气等化工产品,码头吞吐量 172.61万吨 /年。 改造前后码头周转货种及数量见表 1-1, 具体 3万吨级沥青码头改造工程装卸 物料、流量、船型情况见表 1-2。 表 1-1 改造前后码头 主要货种及周转数量 改造前 改造后 序号 物料 年运输量(万 吨 /年) 序号 物料 年运输量(万吨 /年) 1 沥青 65 1 重整碳五 7.6 2 工业燃料油 25 2 MTBE 2.5 3 润滑油原料 15 3 发泡碳五 6.2 4 燃料油 48 4 甲醇 * 2.5 5 5 工业己烷 7.89 6 6 邻二甲苯 1.2 7 7 混二甲苯 13 8 8 液化石油气 14.6 9 9 丙烯 32.4 10 10 丙烷 2.4 11 11 甲苯 24 12 12 苯乙烯 24 13 13 异丁烯 7 14 14 重芳烃 /C9 重芳烃 /化工轻油 20.35 15 15 苯 * 6.97 合计 153 合计 172.61 *为卸船品种,其他为装船品种 4 表 1-2 3 万吨级沥青码头改造工程装卸物料表 序号 泊位编号 输送介 船型 DWT 装卸船流量 t/h 总装卸量 104t/a 备注 1 5#泊位 重整碳五 1800 250 7.6 运出 MTBE 1800 250 2.5 运出 2 发泡碳五 1800 250 6.2 运出 甲醇 1800 250 2.5 运入 3 工业己烷 1800 280 7.89 运出 4 邻二甲苯 1000 250 1.2 运出 5 混二甲苯 3000 400 6.5 运出 6 液化石油气 1800 280 3 运出 7 丙烯 1800 280 16.2 运出 8 甲苯 1500 400 12 运出 9 苯乙烯 2000 400 12 运出 10 异丁烯 1500 400 3.5 运出 11 6#泊位 重芳烃 /C9 重芳烃 /化工轻油 10000-30000 1000 6.35 运出 12 7#泊位 苯 1500 400 6.97 运入 13 混二甲苯 3000 400 6.5 运出 14 丙烯 1800 280 16.2 运出 15 丙烷 1800 280 2.4 运出 16 液化石油气 1800 280 11.6 运出 17 苯乙烯 2000 400 12 运出 18 重芳烃 /C9 重芳烃 /化工轻油 3000 600 14 运出 19 甲苯 1500 400 12 运出 20 异丁烯 1500 400 3.5 运出 合计 172.61 3.码头 主要储运管线、设备规格 (1)码头管线 结合码头原有管线,本工程引桥部分利旧、新增的管线汇总见表 1-3。 表 1-3 码头 主要储运管线一览表 序号 管道编号 介质名称 管径 伴热 /绝热 备注 1 RC5-001 重整碳五 ( MTBE) DN250 新增 ( 重整碳五 和MTBE 共用管线 ) 2 FC5-001 发泡碳五 (甲醇) DN250 新增 ( 发泡碳五 和 甲醇共用管线 ) 3 C3-001 丙烷 DN250 新增 4 LPG-001 液化石油气 DN250 新增 5 C3-001 丙烯 DN250 新增 6 IH-001 工业已烷 DN250 新增 7 OX-001 邻二甲苯 DN200 利旧原 减 三线 8 XYL-001 混二甲苯 DN300 利旧原减三线 5 9 TOE-001 甲苯 DN300 利旧原工业燃料油线 10 BYX-001 苯乙烯 DN350 保冷 利旧润滑油原料 线 ,管线设置保冷管托 11 BEN-001 苯 DN250 伴热隔热 GC1 类管道、新增 12 HA-001 重芳烃 +C9/化工轻油 DN400 利旧原燃料油管线 13 YDX-001 异丁烯 DN300 新增 14 RC5G-001 重整碳五气相平衡线 DN150 新增 15 FC5G-001 发泡碳气相平衡线 DN150 新增 16 LPGG-001 液化石油气气相平衡线 DN150 新增 17 C3=G-001 丙烯气相平衡线 DN150 新增 18 C3G-001 丙烷气相平衡线 DN150 新增 19 YDXG-001 异丁烯气相平衡线 DN150 新增 20 FG-001 低压瓦斯线 DN200 利旧预留管线 21 OR-001 油气收集线 DN300 / 新增 22 N2-001 氮气线 DN50 / 原有 23 LS-001 蒸汽 DN100 H50 原有 (2)码头装卸设施 工艺装卸设施采用输油臂和复合软管相结合。码头设有 3个泊位, 30000DWT泊位1个、 5000DWT泊位 2个。各泊位上装卸设施见表 1-4。 输油臂: 5#泊位甲苯装船输油臂利旧原燃料油输油臂,混二甲苯、邻二甲苯装船输油臂利旧原减三线输油臂, 新增 1台液态烃气、液双管输油臂 用于 液化石油气、丙烯、丙烷 ; 6#泊位 重芳烃 /C9重芳烃 /化工轻油 利旧原管线和输油臂 ; 7#泊位混二甲苯装船输油臂利旧原减三线输油臂,化工轻油、含重芳烃和 C9重芳烃卸装输油臂利旧原化工轻油输油臂 , 新增 1台液态烃气、液双管输油臂( PN5.0 DN200) 用于 液化石油气、丙烯、丙烷 。 复合软管: 5#泊位 和 7#泊位 分别 设置复合软管 3根 和 4根 。 具体码头平台装卸设施见表 1-4。 表 1-4 码头平台装卸设施一览表 装卸设施类型 设备 位置 型号或规格 数量(台) 装卸物料 输油臂 5#泊位5000DWT PN1.2DN300 1 甲苯 PN1.2DN200( PN1.2DN300) 1 邻二甲苯 ( 混二甲苯 ) 6 PN2.5DN250 ( PN2.5DN250) 1 丙烯 ( 液化石油气 ) 6#泊位30000DWT PN1.6DN300 1 重芳烃 +C9/化工轻油 PN1.6DN300 1 重芳烃 +C9/化工轻油 7#泊位 5000DWT PN1.6DN200 1 重芳烃 +C9/化工轻油 PN1.2DN300 1 混二甲苯 PN2.5DN250 ( PN2.5DN250) (PN2.5DN250) 1 液化石油气 (丙烷 ) (丙烯 ) 小计 8 输油软管 5#泊位5000DWT PN1.0DN250 1 重整碳五、 MTBE、甲醇、发泡碳五、工业己烷共用 PN1.2DN300 1 异丁烯 PN1.2DN350 1 苯乙烯 7#泊位 5000DWT PN1.2DN250 1 苯 PN1.2DN300 1 甲苯 PN2.0DN300 1 异丁烯 PN1.2DN350 1 苯乙烯 小计 7 (3)阀 门 紧急切断阀 码头靠岸侧引桥处设置的紧急切断阀采用电动球阀。 其它操作阀 码头其它操作阀采用手动阀,液化烃类阀门采用球阀,其它阀门采用闸阀。 4、给排水 本工程码头改造前后给排水部分可完全依托原有设施,本次设计无变动。 (1)原有给排水系统 泊位原有给排水系统包括新鲜水系统及含油污水系统。 (2)新鲜水系统 主要供船舶生活用水、码头泊位洗手池用水、洗眼器 (码头前沿设 1套 ) 用水、综合办公楼生活用水等,均为间断使用。最大用水量约为 25m3/h;水源由原建 5万吨级泊位DN100新鲜水管道引入供至各用水点,水压: 0.25MPa(边界)。 (3)含油污水系统 泊位含油污水主要来自泊位前沿工作平台围堰内初期雨水。初期雨水进入抽底油泵水泵吸水坑内,由抽底油泵统一提升排出至后方含油污水罐,统一去污水处理场处理,合格后排放。 (4)生活污水系统 主要来自泊位洗手池日常生活污水 , 日常生活用水直接散排泊位。 5、 消防 7 本项目对原有 3万吨级沥青码头( 5#、 6#、 7#泊位)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码头输送介质为液化石油气、丙烷、丙烯、碳五、苯类、重芳烃、化工轻油等,为一级码头。 本次改造 在 5#、 7#泊位工作平台分别新增 2套干粉炮。干粉炮射喷射率 :30kg/s,射程 : 35m;干粉枪喷 射率: 5kg/s,射程: 12m;干粉罐容积: 2000kg,采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 6、 其他 辅助工程 (1)自动控制 本项目利用原有的 DCS 系统,对泊位上新增的仪表进行监控。 (2)供热 本工程苯管线需蒸汽伴热,利用原有码头蒸汽管道。 (3)油气处理 本工程装船输送介质中芳烃、苯乙烯采用密闭装船工艺,在 5#、 6#、 7#泊位工作平台设置收集气相专用输气软管,上述介质装船作业时,船舱内气相经输气臂后通过 1根 DN300油气集合管线至码头引桥根部,油气处理设施由陆域库区完成。 (4)紧急切断阀 引桥根部新增油管道设置紧急切断阀,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快速切断管道,防止事故扩大,利旧管道紧急切断阀利用原有阀门。 (5)抽底油 本工程物料输送完,可由抽底油泵将集合管内残余油抽回至相应管道内,减少物料操失和保护环境,本工程抽底油泵不新增。 (6)吹扫 本工程正常生产时不需对管道进行吹扫作业,当管道在检维修时可以采用氮气扫线,扫线由泊位吹向后方陆域库区。 (7)计量 卸船介质中苯采用岸罐检尺或船检方式计量;装船介质均采用质量流量计计量方式,质量流量计按输送物料专线单独设置。 液态烃介质输送时气相平衡线均设置 质量计。 7、定员 本次改造,不新增劳动定员。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宁波大榭中海石油码头有限公司 3万吨沥青码头工程 于 2011年 2月开工建设, 2012年 7月投入试运行。项目总投资 696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95万元,占总投资的 2.8%。于 2013年 12月顺利通过宁波市环境保护局验收(甬环验 2013号),设计吞吐能力 153 8 万吨 /年。 1.码头建设内容及总平布置 宁波大榭中海石油码头有限公司利用大榭岛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区域优势,已建有 3万吨级沥青码头一座,设计吞吐能力 153万吨 /年。 3万吨级码头位于大榭岛的东北面扫箕山南侧,在其周围设有 5万吨级 LPG码头、大榭石化一期 5万吨油品码头和宁波实华 25万吨级原油码头,扫箕山北侧有三菱化学PTA码头。 码头泊位长度约 330m,码头设有 3个泊位,分别为 5#泊位、 6#泊位和 7#泊位,其中 6#泊位可靠泊 1艘 1万至 3万吨级油轮,当 6#泊位不作业时, 5#泊位和 6#泊位可分别靠泊 2艘 1千至 5千吨级油轮。 6#泊位工作台上设有 2台 DN300液压输油臂, 5#、 7#工作平台上各设有 2台 DN200手动输油臂。 码头引桥上设有装卸船工艺管线 6根,辅助管线 2根,共 8根, 其规格型号见 下 表 1-5。 表 1-5 现有 3 万吨级沥青码头 管线 一览表 序号 物料 名称 设计温度 设计压力 MPa(G) 公称直径 mm 蒸汽 伴管 隔热 mm 1 预留管线 60 1.0 DN200 / / 2 润滑油原料 170 1.2 DN35 2DN25 70 3 减三线 170 1.6 DN300 1DN25 50 4 减三线 170 1.6 DN200 1DN25 50 5 工业燃料油 80 1.6 DN30 1DN25 40 6 燃料油 170 1.8 DN400 2DN25 70 7 压舱水 55 1.6 DN200 / 8 氮 50 0.8 DN50 / / 8 蒸汽 200 1.2 DN100 / 50 工艺管道全部采用管架敷设,管架设置在引桥(堤)一侧,引桥上管架位置与桥墩一致,管架为双层结构,总宽 4m。 6#泊位工作平台上管道敷设在平台夹层内, 5#、7泊位工作平台上的管道敷设在面层上。 5#泊位工业燃料油装船管道设有质量流量 1台, 7#泊位减三线装船管道设有质量流量计 1台,流量计测量范围最大为 600t/h。 码头采用“蝶”形布置,泊位长度 330m,码头前沿水深 -18米。码头由中间主工作平台、 2个千吨级工作平台、 4个靠船墩、 4个系缆墩、联系桥组成。主工作平台为双层结构。下层布设工艺管线,上层安装输油臂、消防塔等,这样码头平面显得整洁宽敞,便于车辆行驶。在两侧靠船墩之间上搁空心大板组成副工作平台,供小船靠泊时装船使用。墩与墩之间由人行桥相连,南侧 2系缆墩之间因跨度较大,再增设一人行桥墩, 9 北侧 2系缆墩位于扫箕山上,通过路上道路相连。南侧系缆墩与已建的利万 3千吨级码头系缆墩之间采用人行桥相连。码头引桥宽 7.5m,长约 104m,考虑一侧布设工艺管线,另侧通行车辆。引起北侧 布置综合楼平台 1座。 总图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1-6。 表 1-6 总图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码头长度 330 2 码头设计吞吐量 万吨 153 3 3 万吨级液体泊位 个 1 4 3 万吨级工作平台尺 mm 3225 5 1-5 千吨级工作平台尺度 mm 2422 6 综合楼平台尺度 mm 16.512 7 靠桥墩 座 4 8 系缆墩 座 4 9 引桥尺度 mm 1047.5 10 建筑面积 m2 434 包括变电所、消防及管理 用房、操作间等 11 码头生产人员 人 8 管理人 厂区统 考虑 2.已审批项目涉及的货种、运量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 3万吨级沥青码头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于 2007年 8月 21日 由宁波市环保局批复,该码头主要为 大榭石化沥青装置配套 , 设计年吞吐量153万吨 , 装卸货种为 输送沥青、工业燃料油、润滑油原料、燃料油 4种 。 周转数量如下表 1-7。 表 1-7 主要货种及周转数量 序号 物料 年运输量(万吨 /年) 1 沥青 65 2 工业燃料油 25 3 润滑油原料 15 4 燃料油 48 合计 153 3.吞吐量及船型 本码头总的通过能力为 153万吨 /年, 码头可靠泊 1艘 13万吨级油轮或可同时靠泊 2艘 15千吨级油轮。设计船型为 1000-30000吨级的油轮 。 4.污染物排放情况 码头工程三废污染源分布如下表 1-8。 表 1-8 码头三废污染源分布 废气污染源分布 废水污染源分布 固废源分布 10 装船损耗 船舶停港期间燃油烟气 到港船舶污水 码头面初期雨水 非正常情况下装卸区冲洗水 生活污水 到港船舶生活垃圾 输油管道维修及清扫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油污及污水处理场污泥 生活垃圾 码头范围内的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如下表 1-9。 表 1-9 码头范围内的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 类别 污染物名称 外排量 备注 废气 非甲烷总烃 ( t/a) 6.779 无组织排放 废水 废 水量( m3/a) 2834.94 污水接至大榭石化现有污水处理场 处理 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二级标准后排海 CODCr( t/a) 0.275 石油类 ( t/a) 0.023 固废 固废( t/a) 0 船舶生活垃圾、陆域生活垃圾等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船舶维修保养产生 油渣、沾油绵纱、抹布 等固废 ,由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集中收集,最终委托宁波市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 5.工程实施的“三同时”环保措施 码头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毕,对照环评及其批复要求,项目实际落实的环保措施与环评要求措施对照见表 1-10。 表 1-10 运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对照表 序号 名称 环评及其批复要求 实际落实情况 1 装卸品种及规模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于大榭岛东侧扫箕山与公司原有 3000吨码头之间建设 3万吨沥青码头工程,码头泊位长度 300米,装卸货种主要为沥青、燃料油、工业燃料油、润滑油 4种,年吞吐量 153万吨 /年。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于大榭岛东侧扫箕山与公司原有 3000吨码头之间建设 3万吨沥青码头工程,码头泊位长度约 330米,装卸货种主要为沥青、燃料油、工业燃料油、润滑油 4种,年吞吐量 153万吨 /年。由于企业内部调整的原因,其中 1个工作平台用于三期项目使用,目前暂不使用,只使用两座 5千吨级工作平台。实际年吞吐量约 115万吨。 2 废气治理 项目须采用和落实先进的油品接卸工艺、技术和治污措施,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切实减少和控制非甲烷总烃的产生和排放;油品装卸完成后用排空泵或氮气对输油臂扫线排空,加强对各类生产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减少 “ 跑、冒、滴、漏 ” 而产生的有机废气污染。 项目须采用和落实先进的油品接卸工艺、技术和治污措施,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切实减少和控制非甲烷总烃的产生和排放;油品装卸完成后用排空泵对输油臂扫线排空,减少非甲烷总烃的产生和排放。 3 废水处理 你公司高等级道路沥青二期项目将为本项目提供污水接收、处理、中水回用等基础性设施的支持,有关环保设施的建设该项目废水由高等级道路沥青二期项目污水处理场接收处理。 装卸作业时,在船与码头周围布设足够围油栏。 11 须满足本项目的需要。装卸作业时须在船与码头周围布设足够围油栏。码头平台设置截油沟,收集油污水送至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含油污水深度处理后 100%全部回用。 码头作业平台设置围堰和集水池,收集作业区的初期雨水和冲洗废水,三个作业平台分别设置集水池,收集后由提升泵送至沥青二期项目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部分废水经膜 处理后回用于沥青项目,部分废水排放。由于目前污水量有限,污水处理场只运行处理能力为 100t/h的污水处理系统,另一处理能力为 50t/h的水处理系统暂不使用。 污水处理场总排口废水排放浓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二级标准。 4 固体废物处置 生活垃圾和一般工业固废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输油管道维修及清扫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油污及污水处理场污泥由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集中收集,最终委托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船舶生活垃圾、陆域生活垃圾等,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置。输油管道维修及清扫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油污及污水处理场污泥由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集中收集,最终委托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处置。 5 噪声防治 项目建设必须加强噪声防 工作,厂界噪声必须达到工业企 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中的 3类标准。 噪声排放符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3类标准。 6 应急措施 制订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报市环境监查支队和大榭环保局备案。加强油品装卸、储存和运输过程的管理,防止火灾、泄漏、溢油等各类风险事故发生。 企业已编制有安全及环境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等,已在宁波大榭开发区环境保护局备案, 详见本项目应急预案。 7 排放总 量控制 按照 “ 增产不增污 ” 原则,本项目新增 0.275吨 /年的 COD排放量通过你公司已有项目提高污水回用率,削减 COD的排放在企业内部予以解决。 经核算,该码头 COD排放总量为0.15t/a,符合 “ 甬环建 200722号 ” 环评 批复的 COD排放量 0.275t/a,削减 COD的排放在企业内部予以解决。 8 卫生防护距离 项目设置 350米卫生防护距离,该范围内禁止新建学校、医院、居住区等敏感目标。请建设单位配合当地规划部门做好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的规划控制工作。 已落实。项目 350m内无敏感点。 9 其他 你公司高等级道路沥青二期项目的相关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前,本项目不得投产。 已落实。由于目前污水量有限,只运行处理能力为 100t/h的污水处理系统,另一处理能力为 50t/h的水处理系统暂不使用。 6.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本项目 营运期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为 CODcr: 0.275t/a、 氨氮为 工业固体废物: 0。 12 13 二、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地理位置 宁波大榭中海石油码头有限公司 3万吨级沥青码头改造工程 位于 宁波大榭岛东侧扫箕山与 公司原有 3千吨级码头之间 。其具体位置见附图 2。 大榭岛位于杭州湾畔宁波的东北面,西距宁波市区约 40km,与北仑港隔海相望,北距上海约 100km,南隔穿山港与大陆相邻,最近处不到 500m。 2.自然环境简况 1)地形地貌 大榭岛四面环海,东西长 7.5km,南北宽 6km,呈马蹄形,全岛面积为 30.84km2,其中滩涂面积 2.47km2,陆域 28.37km2。 地形由丘陵和海相淤积平原组成,以西山岭为界,东部山体较高,最高峰七顶山334.5m,山坡陡峻,基岩裸露,西部山体低矮、平缓、风化剧烈。全岛丘陵面积为14.28km2,占 46.3,平原面积 14.09km2,占 53.7,主要分布在岛的东南部和西北部。本项目地处大榭岛狗头颈与扫箕山之间,处在丘陵,海积平原,沟谷过渡区。海积平原区,沟谷过渡区海岸基本已由石堤围护。 2)气象、气候特征 大榭岛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由于地处沿海,受海陆风影响比较明显,台风期间伴有大风和暴雨。每年 7月至 9月为台风盛行季节。 按北仑气象站历年观测记录,本区域的常规地面气象要素见表 2-1。 表 2-1 区域地面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 单位 数值 平均气温 1 平均气压 hPa 10 4 平均相对湿度 % 81 降水量 mm/a 12 蒸发量 mm/a 1394 3 降水日数 d/a 151.8 大风日数 d/a 48.9 雷暴日数 d/a 30 3 北仑地区常风向为 NW N向,频率为 31,其次为 SE向 SSE向,频率分别为7-10。强风向为 NNE向,最大风速达 38m/s,其次为 N向,最大风速为 37m/s。多年平均大于六级风的天数为 13天。全年平均风速 4.8m/s。 3)水文 14 潮流 大榭岛周围海域的潮流主要受东海潮波控制。涨潮时,来自东海的潮波通过螺头水道进入岛域东侧,其中一小部分在大榭岛东南通过穿山港北口进入穿山水道,并向西穿过穿山港由西口进入金塘水道。潮波的大部分沿大榭岛东侧深槽挺进,至金塘东南分流后向西南折向金塘水道挺进杭州湾。落潮路线则几乎相反。由于大榭岛周围海域港叉交错,岛屿众多,在地形等因素的作用下,潮波已发生明显变形,其主要特征是浅海分潮流急剧增大,且涨、落潮流明显不对称,落潮流历时长于涨潮流历时。因此,海区的潮流属于不正规半日浅海潮流。 从整体来看,大榭岛近岸 50m以内 浅海域的潮流流速不大,潮流流速均在 1m/s以下。潮流以往复运动为主,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形成了以落潮流方向为主的余流。 泥砂 大榭岛周围海域水体含沙量在同一季节中差别不大,但季节差别明显,冬季远大于夏季,且冬季小潮大于大潮,夏季则相反。含沙量涨、落潮差异不大,底层大于表层。冬季平均含砂量为 0.38kg/m3,最大值为 3.049kg/m3,最低值为 0.25kg/m3;夏季相应为 0.113kg/m3, 1.044kg/m3和 0.029kg/m3。 波浪 大榭岛本身处于一个多岛屿环抱的海域,外海的大浪对大榭岛海域的影响较小。拟建码头工程位于大榭岛东北侧水域,影响拟建港区的波浪主要是风成浪。 根据大榭岛波浪观测资料分析,风浪的频率为 94%,涌浪频率为 10%,常浪向为NW N向,三向所占频率为 44%,其次为 ESE SSE向,三向频率为 32。强浪向为NE向,实测最大波高 1.8m,其次为 N和 NNE向,其最大波高分别为 1.7m和 1.5m。本区波浪的基本特点为波浪高小,平均为 0.2m,最大波高为 1.8m,对应周期为 3.1s,波向NE。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 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1)大榭岛基本情况 大榭岛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线的 “T”型交汇点,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杭州和上海,以包括浙江、上海在内的整个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为腹地,区位优势明显,是中国东部沿海建立大型中转港口和临港工业基地的最佳选择之一。 大榭岛地处宁波市东部,与宁波开发区隔海相望,距市中心约 40km。全岛面积为30.84km2,现有人口 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 40%。 经过十年的开发建设,大榭岛开发区已经如期完成了规划的第一、第二阶段, 固定资产投资 145亿人民币,其中基础设施投入约 30亿元,引进港口和工业项目 100多 15 个,总投资 12亿美元,合同外资 4.6亿美元。大榭岛现已初步形成港口运输、临港石化、能源中转等三大主导产业,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项目有 25万吨原油码头、奥里油电厂码头及油库、华东 BP液化石油气基地、中海油石化、三菱化学 PTA、宁波万华 16万吨 MDI项目等,已初步形成了以港口、出口加工和仓储为龙头的综合性外向型经济区,且成为国内最大的 MDI生产、原油和 LPG仓储中转基地。在未来 5年中,力争形成港口运输、临港石化、能源中转、现代物 流等四大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质量提升。到 2010年,基本实现 “把大榭岛建成世界一流港口的经济贸易区 ”的目标。 2)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条件 公路:大榭岛与宁波北仑连接的公路 (铁路桥墩 )两用桥已建成通车,与甬沪、沪杭甬公路相接。由宁波到上海的跨海大桥已建 成通车 ,通车后距上海仅 140km,由大榭岛至南京、上海、杭州均很方便。 港口:大榭岛是著名的深水中转港,规划了四个港区,包括油码头、集装箱码头、液化石油气码头、多用途码头等。距 5km外的北仑港是中国第二大港,与 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为项目原料和产品的进出口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公用工程设施 大榭开发区用水由宁波北仑水厂供给,北仑水厂位于宁波北仑区大碶镇,水源取自横山水库,水厂建设规模为 45万 m3/d。该水厂距拟建厂址 15km,在大榭跨海大桥大陆侧已敷设两根 1200m进水管。大榭目前供水能力为 5万 m3/d,进水管径 600mm,发展规划供水能力 20万 m3/d。 3)开发区发展规划 规划建设阶段 规划利用 15年的时间将大榭岛建成世界一流的港口经济贸易区,规划建设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 (1996 2000年 )建设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在桥头附近形成开发起步区。即综合区,发展商贸经济和开发工业小区,同时视招商情况建设通用码头、仓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度开发房地产,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此阶段规划人口规模为 3万人,其中暂住人口 l万人,通勤人员 l万人。 第二阶段 (2001 2005年 )建设集装箱和大宗物资如原油、液体化工、危险品的中转码头,加快出口加工工业区的建设和南部生活居住区的建设。 第三阶段 (2006 2010年 )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完善港口建设和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把大榭岛建成世界一流的港口 经济贸易区。远期规划大榭岛人口规模为 15.5 16 万人,其中常住人口 8.5万人,暂住人口 2万人,通勤人口 3万人,流动人口 2万人。 规划功能布局 大榭岛内规划布局采用以环岛干道为主干连结几个功能组团的环状组团结构,岛内按功能布局分成五个组团: 西南部商贸综合区,即公铁两用大桥桥头部分两侧计 2.8km2,规划为商贸综合区,设置中小工业、管理、服务设施、金融、商贸及商住楼和部分住宅。 南部居住生活区,利用现状东西岙一带的居民点和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计1.7km2,开发生活居住区,是开发区生活配套设施齐全的主要居住点 。 西北部的港口工业区,重点发展集装箱港区、仓储、保税区以及与港口密切相关的加工工业,计面积 8.34km2,规划以环岛干道及铁路作为该区的集疏运通道,并在港区后方设置疏港专用道。其布局依据现状呈扇形的用地形态,采用与地形相适应的道路及用地布局结构,形成外围港区、中部仓储保税区、后方工业及服务区并布置部分住宅。 东部的散货及油品港区,南至炮台岗、孚竹一带,北至涂泥山,面积 2.9km2,周围有自然山体作天然屏障,用地独立,不至于对周围各区产生污染及影响;其岸线坡陡水深,规划为大吨位的散货及油品码头。港区后方规划 加工工业小区,该区交通以环岛干道和铁路为主。 东南部港口工业区,该区地处岛的东南部,地势平坦,陆域广阔,面积 2km2,并有深水岸线,规划为港口工业区。 17 三、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生态环境等 ) 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我院委托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于 2011年 2月和 2013年 2月对大榭区域的环境空气现状进行了监测,由于此次监测的点位和指标较多,结合本项目需要,本报告仅选取 2013年 2月 监测的 SO2、 NO2、 PM10常规因子 ,并从 2011年 2月监测报告中选取部分资料补齐2013年 2月 监测中未监测的特征因子 。 1)监测时间: 2013年 2月 22日 2013年 3月 1日 ( SO2、 NO2、 PM10); 2011年 2月 22日 3月 1日 (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非甲烷总烃)。 2)监测频次:连续 监测 7天 ,每天 4次 (2:00、 8:00、 14:00、 20:00), 其中,苯乙烯监测 3天,每天监测 4次 (2:00、 8:00、 14:00、 20:00)。 3)监测点位: SO2、 NO2、 PM10监测点位选取 1#龙山村、 2#大榭环境监测站、 3#大榭管 委会、 4#大榭中学、 5#大榭消防 大队 、 6#下厂村共 6个点位 ; 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非甲烷总烃监测点位选取 1#大榭石化办公区、 2#大榭中学、 3#太平村、 4#大榭管委会、 5#大榭环境监测站、 6#白峰镇共 6个点位 。 4)监测项目: SO2、 NO2、 PM10、 苯、 甲苯、 二甲苯、苯乙烯、非甲烷总烃 。 5)监测结果:见表 3-1、 3-2。 表 3-1 常规因子日均值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 mg/m3 采样地点 采样时间 监测结果 (单位: mg/m3) PM10 NO2 SO2 1#龙山村 2 月 22 日 0.057 0.039 0.021 2 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