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 XX 洋影视大厦 建设单位 (盖章 ): XXXX 实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3 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批复。 项目名称: XX 洋影视大厦 评价单位: XX 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评价人员情况 姓名 从事专业 职称 上岗证书号 职责 签名 梁学坚 环境工程 工程师 B30060011 编制 陈 密 环境工程 工程师 B30060050700 编制 鲍海琴 环境工程 工程师 B30060061000 审核 1 建 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洋影视大厦 建设单位 XXXX 实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吴畏 联系人 龚敏志 通讯地址 XX 市金茂区文华路环海国际商务大厦 联系电话 13034926781 传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XX 市 江东组团 XX 洋开发区 XX 洋大道南侧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K7010 房地产开发经营 占地面积 (平方米) 7792.24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223.65 总投资 (万元 ) 3000 环保投资(万元) 111.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3.7% 评价经费 (万元 ) 投产日期 2016 年 3 月 1 工程内容及规模 1.1 项目由来 XX洋影视大厦属于原琼山县(市)批建 29个项目之一,项目于 1993年批建 ( 1993年 9月30日经原琼山县建设委员会审批核发建筑许可证,为 1栋 18层商住楼,建筑面积 34228.7m3) ,其中 地下人防工程已施工完成, 于 1993年 停缓建 。根据 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原琼山县(市)批建 29个项目重新处置工作方案的通知(海府 201310号)要求 以及 XX市人民政府专题会 议纪要关于研究原琼山县(市)批建 29个项目处置工作有关问题( 201411号),本项目属于 29个项目处置分类中的“经完善手续或整改后可予以批准的项目”,当前项目正完善报建手续。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有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受 XXXX 实业有限公司 委托, XX 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院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工作,在对本项目的环境现状和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 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1.2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XX洋影视大厦 ; 2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 XX市 江东组团 XX洋开发区 XX洋大道南侧 ,地理坐标为 E11027'52,N1959'2,项目地理位置见 附图 1。 1.3 工程内容 XX洋影视大厦 总占地面积 7792.24m2(土地证面积 5048m2,新租用绿化用地 2744.24m2) ,总建筑面积 36392.43m2,建设总容积率为 6.99。本项目由 1栋 地上 16层 (局部 10层)、地下 1层商住 综合 楼 ( 1至 3层部分为商业) 所组成, 总户数为 237户。 项目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1。 表 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 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7792.24 ( 1) 土地证 面积 5048 ( 2) 新租用绿化 面积 2744.24 不纳入容积率中 2 总建筑面积 36392.43 ( 1)住宅面积 29081.53 ( 2) 商铺面积 4502.60 ( 3) 地下室面积 2808.30 3 容积率 6.99 4 建筑 占地面积 3173.85 5 建筑密度 % 62.8 6 总绿地面积 1223.65 7 配建总停车位 个 106 其中地下: 49 8 户数 户 237 1.4 总体布局 ( 1) 功能 布局 本项目用地呈 矩形 ,地势 平坦 。 项目 裙楼设 2层商铺 ,结合周围城市规划道路临街而建 ,3层至 16层为住宅小区 。营造了商业、住宅一体化的市场刚性需求,同时也延续了周边商业气氛、建筑风格。 组团出入口设置 车行出入口设置在 XX洋大道,采用环形车道 。在基地内部设置了 地下 车库入口,使组团内部做到人车分流,尽量减少车行流线对人流的干扰。 3 ( 2)配套布局 组团 配套商业结合城市道路沿路建筑界面 , 考虑沿 XX洋大道南侧 布置。 组团物业及辅助用房相对集中于 裙楼 一二层。水泵、变配电、备用发电机分布在项目地下室设备房中。 项目平面布置图见 附图 2,鸟瞰图见 附图 3。 1.5 配套基础设施 本项目为非生产性项目,主要的污染来自公用工程,因此本次环评着重分析公用工程的给排水和暖通。 1 给水系统 ( 1)生活给水系统 本项目生活给水水源由市政自来水管网引一 DN150 给水管,与区内环状管网连接,由环状管网供消防,生活用水。最高日用水量约 306.8m3/d,用水量标准及水量分配情况见表 1-3。 表 1-3 用水标准及用水情况 项目 用水计算参数 用水量 规模 时间 指标 m3/d 万 m3/a 住宅 948 人 365d 250L/d.人 237.0 8.65 商业网点 4502.60m2 365d 8L/d. m2 36.0 1.31 工作人员 50 人 365d 20L/d 1.0 0.03 小计 274 9.99 绿化 1223.65m2 210d 4L/次 . m2 4.9 0.10 小计 4.9 0.10 未预见水量 10% 27.9 1.0 合计 306.8 11.09 注:居民住宅用水定额参照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T 50331-2002 中 XX 地区居民用水量。 在屋顶设置高位水箱,小区泵房向高位水箱供水。高区由屋顶水箱直接供给;低区由屋顶水箱经设于地下室内的减压阀减压后供给。 ( 2)消防给水系统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外采用低压消防,由小区给水管网供给。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消防历时 2 小时,取自室外消火栓。 4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 10L/S,消防历时 2小时,室内每层每个防 火分区内均设置消火栓,同时保证有两股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每支水枪最小流量为 5L/S,最不利点水压不小于 10m 水柱,室内消防管道连成环状,水泵房内设立式消防泵两台,一用一备,互为备用,每台水泵单设出水管与室内消防管道连接 ,屋顶设试验消火栓一套。 2排水系统 最大污水排放量以用水量的 85%计,本项目最高日污水排放量约 232.9m3(不含道路、绿化用水),全年约 8.49 万 m3。 小区内各单体室内排水清污分流,室外排水雨、污分流。各单体室分别设伸顶通气立管排水。生活粪便污水经化粪池进行处理后,与其他生活废水合并 排入小区废水管道, 进入项目西侧琼山大道 市政污水管网,送至 XX 市 XX 洋污水处理厂 集中处理。 屋面、阳台和走廊雨水以及建筑物周围的场地雨水分别用雨水斗、地漏和雨水口有组织收集后排入雨水管网。空调凝结水通过凝结水管道,统一接入小区雨水管道。 3暖通 ( 1)空调形式:住宅空调采用分体式空调,项目不设冷却塔。 ( 2)通风系统: 地下汽车库通风 地下汽车库按照防火分区设置通风系统,机械排风、机械进风,换气频率 6 次 /h,车库汽车尾气收集后由井道排放。 厨房油烟、卫生间废气设变压式风道直排出屋面。 4供电 本工程由 供电部门提供一路独立的 10KV 电源,以电缆埋地形式进户。在区域内设一个10KV 总变电所。第二电源为柴油发电机,作为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发电机设计为自动启动。第二电源设变电所内。当市电中断时,机组应立即起动,并在 15S 内投入正常带负荷运行;火灾时,切除普通负荷,以确保应急照明和消防设备正常运行。 1.6 环保投资 该工程总投资 3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11.5万元,占总投资的 3.7%。该项目绿地面积为1223.65m2。 1.7 建设周期 本项目 已经完成主体工程, 预计 2014年 下半年 竣工 运营 。 5 1.8 项目 实施后基本情况 本项目投产后,项目的基本情况汇总见表 1-4。 表 1-4 项目实施后基本情况 住房种类 XX 洋影视大厦 面积 项目占地 7792.24m2,总建筑面积 36392.43m2 人数 居住 948 人 供水情况 总用水量 306.8t/d 污水量 生活污水 232.9t/d 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 后,可就近 项目 排入 西侧琼州大道 市政污水管网, 送至 XX市 XX 洋污水处理厂 集中处理。 供电 配电室,设一台备用 400kw 柴油发电机 通讯 电话、网线 绿地 绿地覆盖率 15.7% 1.10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位于 XX 市 江东组团 XX 洋开发区 XX 洋大道南侧 。项目 东西两侧为民宅 ,北侧为XX 洋大道 ,南侧为 陈村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因此,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 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建设完成,目前正在装修阶段,主要的环境问题为: 1、项目施工现场整体较为整洁,但局部建筑垃圾存在随意堆砌,施工材料堆放杂乱; 2、项目施工场地施工机械噪声较大,主要施工机械未进行减震、消声处理; 3、项目施工场地未设置车辆冲洗台,在运输沙土时,易引起扬尘,施工废水未经沉淀池预处理直 接排入项目北侧市政污水管网。 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2.1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2.1.1 地理位置: 项目用地位于 XX 市 江东组团 XX 洋开发区 XX 洋大道南侧 , 行政区划属于美兰区 , 地理坐标为 E11027'52, N1959'2。 2.1.2 地形、地貌、地质: 本区地处琼北断陷盆地的东北部,王五 -文教深大断裂的北侧,盆地中发育有次一级北西向的 XX-云龙断裂和长流 -仙沟断裂,这些断裂形成时间较早、活动时间长,且具明显 地间隔活动特征。 项目场地处于台地地貌单元,地形平坦。场地内的岩土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土,全风化玄武岩和全风化凝灰岩共三个工程地质层。地基土层分布稳定,场地内为中硬土。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306-2001)确定,地震烈度为八度。 2.1.3 气象、气候: 规划区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季风性热带气候区,夏季长冬季短,季节特征不明显,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湿度高。年平均气温 23.8C,绝对最低气温 2.8C,最高温度 38.8C,太阳辐射强,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 120千卡 /平 方厘米,年平均日照 2210 小时。每年秋、冬季节盛吹偏北季风,频率为 18%,春、夏季节盛吹偏南风,频率为 21%。年平均风速为 3-4m/s。瞬间最大风速为 41.0m/s。 XX 市年平均降水量为 1639cm, 5 10 月为雨季, 6 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 78.1%, 9月为降雨高峰期,平均雨量为 300.7cm,占全年的 17.8%; 1 月只有 23.9cm,尤其 12 月至次年 2 月,平均月降雨量小于 50cm; 11 月至次年 4 月为旱季,降雨量仅占全年的 21.9%。年平均雨量及平均降雨变差系数 CVX值在 XX地区分布上变化差异不大,一般在 0.22 0.23之间。 表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 编号 项 目 内 容 1 环境空气功能区 属一类功能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一级标准 2 环境噪声功能区 属 2类功能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类标准 3 基本农田保护区 否 4 风景名胜保护区 否 5 水库库区 否 6 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 属于 XX市 XX洋 污水处理厂 收集范围 7 2.2 社会环境简况: 2.2.1 行政区划与隶 属 本项目位于江东组团 XX 洋开发区 XX 洋大道南 侧。行政区划属于美兰区。美兰区位于 XX 市东北部,东接文昌市,南靠琼山区,西与龙华区接壤,北临琼州海峡。面积 581平方公里。下辖白龙、白沙、博爱、海甸、蓝天、海府路、人民路、新埠、和平南 9 个街道办事处和灵山、演丰、三江、大致坡 4 个镇,共 52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53 个村民委员会。常驻人口 577539 人,其中户籍人口 487895 人。是全市经济、科技、文化中心, XX 省机关所在地。辖区有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省体育馆,海秀东路是 XX 市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购物中 心商业区。海岸线长 118 公里,有一江、一河、一溪(南渡江、美舍河、海甸溪)穿过城区入海,有东寨港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美兰机场。 2.2.2 经济条件 2012 年,全区生产总值 192.4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29374 元,分别是 2010 年 1.22 倍和1.10 倍;财政收入 33.6 亿元,是 2010 年的 1.44 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150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8059 元,分别比 2010 年增长 49.94%和 30.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2 亿元,比 2011 年增长 4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8.5 亿 元,年均增长 13.7%。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 全区紧紧围绕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找准定位,因势利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以现代服务业、热带现代农业及其延伸产业、新型工业为主体的区域产业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各产业健康发展。一是现代热带高效农业蓬勃发展。 2012 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4.8%;畜牧业稳定增长,产值 8.5 亿元,同比增长 5.2%;渔业总产值 4.3 亿元,同比增长 9%,占全市 51%。二是新型工业发展见成效。截止 2012 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1 家、规模以下工业 318 家,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30.2 亿元,同比增长 3.0%。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截止 2012 年,全区招商引资 197 亿元,引进的商贸、旅游等产业项目大部分已动工建设或投产运营,其中引进的 XX 国际汽车产业园项目年末纳税约 6000 万元;商贸业稳健发展,城区商业网点达 30754 家,望海国际广场、亿圣和、华润万家名门店及 4 家汽车 4S 店的开业,进一步增强了商贸中心城区聚集和辐射能力。 2.3 XX 市江东组团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江东组团由东营片区、红树林片区、沿江生活片区、 XX 洋片区、灵山片区和机场片区组成,本次规划包括东营、 红树林、沿江生活和 XX 洋 4 大片区,范围东至东寨港、南至海文高速路、西至南渡江、北至琼州海峡,规划面积 129.3 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8 42.3 平方公里。 2.3.1 规划结构及用地布局 江东组团片区依据功能定位,按照“两带一区五片”结构进行功能布局。“两带”指依托北面 20 公里海岸带,规划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利用 14 公里滨江带开发沿江居住区。“一区”指 XX 洋科教及产业园区。“五片”指规划范围内的五个建设片区,即以发展星级度假酒店和居住为主的东营片区;以发展旅游度假为主的红树林片区;以发展居住和办公为主的沿江生 活片区;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风情小镇为主的 XX 洋工业片区;以发展高等教育产业为主的高教片区。 项目所在控规位置图见 附图 4。 9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3.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次环境评价空气质量现状引用 XX 市环境保护局二一三年十二月公布的 2013 年11 月 XX 市环境质量状况中的数据,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一级标准 10 天,二级标准 20 天。全市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氮( NO2)、可吸入颗粒物( PM10)、细颗粒物( PM2.5)月平均浓度分别为 8g/m3、15g/m3、 57g/m3、 31g/m3。一氧化碳( CO) 24 小时平均浓度一级标准达标率 100%;臭氧( O3)日最大 8 小时平均浓度达标率 100%。 具体见下图所示。 3.1.2 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除 北侧 XX 洋大道 两侧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4a 类标准,其余地段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 3.1.3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该区域位于主城区,周边以二、三产业为主,已完全城市化,无天然植被, 地面已完全硬化 ,生态系统单一。 10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对象。环境保护目标是不降低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功能级别。 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及标准和外环境特征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要求; 声学环境:项目 北 侧 建筑后退 距离 XX 洋大道 约 7m,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15190-94) 的有关规定,项目区域执行 2 类标准,第一排建筑物(临街商铺 2 层建筑 3 层建筑)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 35m 划为 4a 类标准适用区域。保护目标主要是项目区域声学环境质量应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规定的 2 类、 4a 类标准要求; 固体废物: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得到妥善处置,不造成二次污染。 与项目相邻的建筑物、周围居民点及单位等敏感点。主要环境敏感点详见表 3-1。项目周边 200m 范围内 环境敏感点示意图见附图 4。 表 3-1 评价区域主要环境敏感目标情况 序号 环境敏感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 特征 标准等级 1 民宅 东西 3m 现状居住 12 户 声环境质量 2 类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 2 陈村 南侧 30m 现状居住 80 户 声环境质量 2 类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 3 XX 洋中学 西侧 80m 全校 12 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726 人 声环境质量 1 类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 11 附图 4 项目区域周边环境敏感点示意图 12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4.1 本项目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 4.1.1 大气环境质量执行标准 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一级标准; 4.1.2 声环境质量执行标准 项目地处 2 类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执行 2 类区 标准。 根据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项目用地红线西侧距离海榆东线 15m,首排建筑为 12 层的商业建筑,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15190-1994)第 8.3 条规定,若临街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建筑 (含开阔地 )为主,将道路红线 外 35m 内的区域划为 4a 类标准适用区域。 表 4-1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摘录) 单位: dB(A) 类别 昼夜 夜间 2 类 60 50 4a 类 70 55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4.2 本项目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如下: 4.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 1996 修订版)中的二级标准; 4.2.2 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期噪声 项目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具体噪声限值详见表 4-2。 表 4-2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 dB(A) 昼间 夜间 70 55 营运期噪声 对营业性场所、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与控制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 2 类标准; 4.2.3 污水排放标准 本项目排放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可就近排入 项目北侧 XX 洋大道 市政污水管网 ,送至 XX 市 XX 洋污水处理厂 集中处理,污水排放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入网标准。 详见表 4-3。 13 表 4-4 XX 市 XX 洋污水处理厂 入网标准 ( mg/L)(摘录) 序号 污染物名称 XX 洋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标准 1 BOD5 150 2 COD 300 3 SS 220 4 TN 40 5 TP 4.0 6 氨氮 30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生活污水年产生量为 8.49 万 t/a,可就近排入 项目北侧 XX洋大道 市政污水管网,送至 XX 市 XX 洋污水处理厂 集中处理 ,因此不申请总量控制。 本项目特征污染物为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 0.06 万 t/a,经分类收集后,统一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置。 14 建设项目工程分 析 5.1 工艺流程简述 (图示 ): 施工期: 施工期主要包括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的装卸、运输,建筑施工等环节,现场会有大量作业机械进入场内,建筑施工的主要工艺流程框图如下: 5.2 主要污染工序: 施工期: 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建设完成,当前正在外立面阶段。 5.2.1 废气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现场、堆料场等场所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施工运输车辆排放的燃油废气以及道路扬尘,装修阶段将有油漆废气等有机废气挥发。 5.2.2 施工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现场的各类作业机械, 主要为装修 阶段 等产生的机械噪声,噪声值在 75-90dB(A)之间。 5.2.3 施工废水 主要是建筑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浇注砼后的冲洗水等施工废水,施工人员按照最高峰 50 人计,每人每天用水 150 升,排放的污水按照用水的 80%计,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为 6.0m3/d,主要污染因子浓度分别为 COD 250mg/L、 BOD5 140mg/L、 SS 300mg/L;施工废水约为 2m3/d。施工期废水量一共为 8.0m3/d。施工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 SS,经沉砂池处理后,取其上清液,用于回用,不外排。施工期生活污水,应集中 收集,经化粪池预处理后 排放 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 XX 市 XX 洋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 5.2.4 施工垃圾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废弃的建筑装修材料等建图 5-1 项目施工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 污水 油烟 垃圾 交付使用 扫尾工程 外部罩面 内部设施安装 废水 噪声 噪声 扬尘 建筑垃圾 噪声 15 筑垃圾。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将产生施工渣土及废弃的建筑装修材料,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36392.43 ,产生系数约 40kg/m2计则为 1455t。建筑垃圾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运送至规定地点处置。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还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按 1.0kg/人 d 计,施工人数为 50 人,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50kg/d。对此,应及时收集,并由当地环 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项目 位于城市主城区内,且项目于 1993 年已完善项目地下室工程,项目已基本无土石方量。 营运期 5.2.1 水污染源分析: ( 1)废水 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拟建项目的新鲜用水量 306.8m3/d,产生的废水232.9m3/d,粪便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与其它生活污水合并后,其排放水质为 COD 250mg/L, SS 160mg/L, NH3-N 20mg/L, BOD5 140mg/L, 生活污水水质满足 XX 市 XX 洋污水处理厂 的入网标准,可直接纳入 项目北侧 XX 洋大道 市政污水管网,送至 XX 市 XX洋污水处理厂 集中处理。 由上述分析可知,该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废水排放量为 232.9m3/d( 8.49 万 m3/a),其中 COD 排放量为 58.2kg/d( 21.1t/a), NH3-N 排放量为 4.7kg/d( 1.7t/a), SS 排放量为37.3kg/d( 13.5t/a), BOD5排放量为 32.6kg/d( 11.8t/a)。 水量平衡见图 5-3(单位: m3/d) 。项目水平衡见下表 5-2: 表 5-2 项目用水排水平衡表(单位: t/d) 项目 用水计算参数 用水量 排水系数 排水量 规模 时间 指标 m3/d 万 m3/a m3/d 万 m3/a 住宅 948 人 365d 250L/d.人 237.0 8.65 0.85 201.45 7.35 商业网点 4502.60m2 365d 8L/d. m2 36.0 1.31 0.85 30.6 1.11 工作人员 50 人 365d 20L/d 1.0 0.03 0.85 0.85 0.02 绿化 1223.65m2 210d 4L/次 . m2 4.9 0.10 未预见水 10% 27.9 1.0 合计 306.8 11.09 232.9 8.49 16 5.2.2 大气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在营运期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出入的机动车产生汽车尾气;油烟废气;备用发电机尾气。 机动车尾气 本项目设 106 个停车车位,其中 49 个为地下停车位。地下车库采用机械通风排烟, 6次 /小时换气,汽车尾气通过附壁井道送至屋顶进行有组织排放。汽车尾气中所含主要污染物为 CO、 NO2、 THC。 汽车进出停车场时,均为低速行驶,因此 THC 和 CO 的排放量较大。本项目停车场的泊车位以最大泊车位 49 辆计,每个泊车位每天周转以 4 次计,每次周转以 10min 计。类比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2005),单车排放因子为 NO2: 0.014g/min; CO: 0.480g/min; THC: 0.207g/min。则可估算出本项目停车场汽车尾气污染物最大排放量为: NO2: 0.024kg/d; CO: 0.960kg/d; THC: 0.414kg/d。 油烟废气 本项目规划服务 237 户,按每户一灶,本项目将有 237 台双眼燃气灶,每台燃气灶以每天使用 2h 计,含油烟废气量 2000m3/h 灶,则废气产生量为 4000m3/d 灶,其中油烟浓度为 5mg/m3,油烟产生量为 0.02kg/d 灶( 7.3kg/a 灶)。则本项目产生的含油烟废气为3.5*108m3/a,油烟产生量为 1.7t/a。居民生活产生的油烟废气经油烟机处理后通过专用烟图 5-3 建设项目日最大水量平衡图( m3/d) 自来水 278.9 住宅 化粪池 237 201.45 损耗 35.55 201.45 232.9 损耗 0.15 工作人员 化粪池 1.0 0.85 0.85 商场 损耗 5.4 化粪池 36.0 30.6 30.6 进入 XX市 XX洋污水处理厂 集中处理 232.9 绿化 蒸发及进入土壤 未预见水 蒸发 、损耗 27.9 4.9 17 道引出至屋顶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造成明显影响。 备用发电机尾气 本项目拟装一台 400kw 的柴油发电机作应急昼间备用电源,位于项目地下层设备 房。柴油发电机采用含硫量 0.1%的柴油作为燃料,按单位耗油量 220g/kwh 计,该发电机耗油量为 88kg/h,烟气量为 3300m3/h。 XX 地区的供电比较正常,因此备用发电机的启用次数不多,仅作昼间备用,每个月使用时间小于 8 小时。现按每月发电一次,每次运行 8h 计,年总耗油量为 8.45t。由于使用含硫量低的轻质柴油,在加强运行操作管理的情况下,燃烧较为完全,根据环境统计手册计算,见表 5-3。 表 5-3 发电机尾气污染物排放一览表 污染物项目 SO2 NOX CO 废气 系数( kg/吨油) 9.5 11 10.25 3300 年污染物排放量( t/a) 0.08 0.01 0.09 5.2.3 噪声污染源分析 项目噪声主要是主要为通风系统、水泵等配套设施产生的固定源噪声和项目车库产生的交通噪声。项目各类配套设备噪声强度见表 5-4。 表 5-4 建设项目设备噪声源强表 单位:( dB) A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值 dB 位置 备注 1 水泵 75 82 地下层 2 变电房 65-75 地下层 3 机动车交通噪声 6070 地下层 4 地下室机械排风风机 85 地下室 5.2.4 固 体废弃物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按 1.0kg/人 d计,居住总人数为 948 人及管理人员 50 人,产生量约为 998kg/d,由于项目商铺未明确用途及人数,因此根据同类型项目,商铺垃圾按 0.15kg/m2d,商铺垃圾产生量为 675kg/d。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共计 1673kg/d( 0.06 万 t/a),生活垃圾均可做到分类收集,可回收部分送物资回收部门再生利用,垃圾送市政垃圾处理站处置。 18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单位 )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 大 气 污 染 物 施工期 施工机械 粉尘、 CO、NO2 无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 料场 粉尘 无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 营运期 汽车尾气 总烃、 CO、NOX 无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 油烟废气 油烟 5mg/m3、 1.7t/a 2mg/m3、 0.68t/a 备用发电机 SO2、 NO 少量 少量 水 污 染 物 施工期 生活、生产污水 8.0t/d COD BOD5 SS 250mg/L, 20.0kg/d 140mg/L, 11.2kg/d 300mg/L, 24.0kg/d 生产废水 经沉淀后,基本上是清水排出 ;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营运期 生活污水 8.49 万 t/a COD BOD5 NH3-N 300mg/L, 25.5t/a 160mg/L, 13.6t/a 30mg/L, 2.5t/a 250mg/L, 21.2t/a 140mg/L, 11.9t/a 20mg/L, 1.7t/a 固 体 废 物 施工期 工地 建筑垃圾 1455t/建设周期 送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 营地 生活垃圾 50kg/d 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 营运期 小区 生活垃圾 0.06 万 t/a 统一收集,由环卫部门处置 噪 声 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的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较大,其主要施工机械 1m 处的噪声值在 75-90dB 之间。 营运期 营运期噪声主要是项目内的汽车等机动车噪声以及水泵等设备噪声,噪声值在60-82dB( A)之间,经过有效消声、隔音、吸声等治理措施,噪声可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 2 类标准。 其他 无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位于主城区,并且已建设完成,地面已完全硬化,建议建设方通过合理设计,采用科学方法改善绿化项目区域环境。 19 环境影响分析 6.1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本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当前正在进行项目的外墙及装修阶段, 建设施工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有: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 粉尘扬尘 等污染因素,如不妥善处理,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一、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阶段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运输建筑材料的扬尘,运输车辆的汽车尾气,以及内外装修时产生的油漆废气等。 ( 1)施工扬尘 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行驶产生,与道路路面及车辆行驶速度有关,约占扬 尘总量的 60%。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经验公式计算: 一辆载重 5t的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 500m的路面时,不同表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产生的扬尘量如表 6-1所示。 表 6-1 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时的汽车扬尘 单位: kg/km辆 p( kg/m2) 车速( km/h) 0.1 0.2 0.3 0.4 0.5 1.0 5 0.0283 0.0476 0.0646 0.0801 0.0947 0.1593 10 0.0566 0.0953 0.1291 0.1602 0.1894 0.3186 15 0.0850 0.1429 0.1937 0.2403 0.2841 0.4778 20 0.1133 0.1905 0.2583 0.9484 0.3788 0.6371 由表 6-1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情况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清洁度越差,则扬尘量越大。根据类比调查,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在自然 20 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 100m以内。 抑制扬尘的一个简洁有效的措施是洒水。如果在施工期内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 4 5次,可使扬尘减少 70%左右。表 6-2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由该表数据可看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