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天然气供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天然气供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XX天然气供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XX天然气供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XX天然气供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XX天然气供气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报 批 稿) 项目名称: XX 镇民用天然气供气工程 建设单位: XX 燃气有限公司 编 制 日 期: 2012 年 9 月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部 制 四 川 省 环 境 保 护 厅 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 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场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 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 项目名称 XX 镇民用天然气供气工程 建设单位 XX 燃气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李峰 联系人 李林 通讯地址 XX 县陵江镇红军路一段 97 号 联系电话 13908126172 传真 / 邮政编码 628400 建设地点 XX 县 桥溪镇、 XX 镇 立项审批部门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XX 市能源局 批准文号 广发改能源【 2012】 22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D450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占地面积 2.56 亩 绿地率( m2) 917 总投资 (万元 ) 1800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 23.9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3% 评价经费 / 投产日期 2012 年 12 月 项目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项目的由来 随着国家城乡一体化经济的进一步实施, XX 县 XX 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而燃气市场仍为空白,制约该镇经济的发展 , 而 XX 镇 居民目前所用燃料大多数为液化石油气,近年来液化石油气大幅涨价,灌装价格达 到了 120 元 /15Kg,把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换算成相同的热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液化石油气价格是同样热量的天然气价格的 3.6 倍。由此可见,用天然气替代液化石油气具有很好的价格优势。通过长时间的市场调查和最终反馈,天然气以它的清洁、方便和经济适用性,受到 XX 镇居民的广泛欢迎,用气热情很高。另外, XX 镇目前工业燃料主要是煤,虽然煤相对天然气在价格上占有一定优势,但随着社会对环境要求的提高,政府对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工业用户天然气的需求会显著增加,因此, XX 镇天然气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XX 县现有主气源为中石油西 南石油分公司川西北矿区采气二队,气井分布在 XX 境内的九龙山,日产量可达到9 万立方米,除了满足 XX 用气需求外,现在还在将天然气输配到阆中,满足阆中的调峰需求,龙 16 井钻探基本已完成,探明日产量可达到 20 万立方米,并即将铺设管道至XX 市,投产使用,另外,位于 XX 省 XX 县的元坝 1侧 1 井属高压气源日产天然气为49 万立方米,成为 XX 县城区未来发展的补充气源和扩展周边乡镇市场的有利保证。 因此,为了满足 XX 县城区及 XX 镇经济快速发展用气的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质量,同时满足 XX 燃气有限公司燃气市场发展的需求,决定投 资 1800 万元实施 XX镇民用天然气供气工程 ,该工程主要包括建设输气管道 108 6 无缝钢管,全长 15 公里, XX 天然气门站 1 座,发展用户 3000 户,日供气能力 30000m3。 2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XX 市能源局于 2012 年 9 月 14 日以广发改能源【 2012】22 号以关于同意 XX 县 XX 镇民用天然气供气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的形式对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予以确认(详见附件)。 本项目在施工期、营运期将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须履行环境影 响评价制度。为此, XX 燃气有限公司特委托 XX 市新希望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工程场址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了详尽的实地勘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核实与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规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编制了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供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在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 XX 县环境保护局 、 项目 业主单位 、XX 县环境监测站 等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致以感谢。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目前正处于 管网和门站主体建筑的施工阶段, 因此, 本环评属于补办环评 。 二、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输送工程。根据国务院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的有关规定,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第七条“石油、天然气”第三款“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且本项目已得到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XX 市能源局于 2012 年9 月 14 日以广发改能源【 2012】 22 号以关于同意 XX 县 XX 镇民用天然气供气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的形式对项目产业政策 符合性予以确认(详见附件)。 因此,评价认为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三、项目选 线 合理性分析 本次评价项目包括管线部分和分输阀室及门站工程两部分,其选址选线合理性分别如下: 1、线路工程 线路选址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1-2003)中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管道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貌、交通、人文、经济的发展状况等条件,在线路走向方案选择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线路走向根据沿线地形、交通、工程地质、动力等条件,结合分输站、门站的位 3 置,经 多方案对比后,确定最优线路。 根据其建设需要和特点,选择满足施工需要、对环境破坏小的走向,并在特殊地段采用特殊施工处理措施。 线路力求顺直,缩短线路长度,节省钢材和投资。 河流穿越的位置选择服从线路的总走向。在符合线路总走向的前提下,线路局部走向服从穿越的需要。 选择有利地形,尽量避开施工难段和不良工程地质地段。 线路尽量避开城镇规划区,对工矿区、自然保护区和林区,必须通过时,应服从所经城镇和工矿企业的规划和发展; 本项目线路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工程线路 呈北南走向 ,管道北起已建的张华镇分输站, 经过 桥溪分输阀室 最终到达 XX 镇,全长约 15km,其 管线所处区域 均为一级地区。管线所处地区以山地为主,局部有农田、苗圃,且路线走向尽量取直,节省管线长度;在线路走向确定时,综合考虑用户的分布、河流穿跨越位置,线路走向尽量避免通过人口稠密、人员活动频繁地区,在确保管道安全的同时,确保管道周边地区的安全。 本工程属高压、小管径管线,根据其建设需要和特点,选择满足施工需要、对环境破坏小的走向,并在特殊地段采用特殊施工处理措施。 本工程路由方案充分利用现有公路、机耕道等为施工创造条件 ,方便管道的运输、施工和生产维护管理,并减少新修道路、节约投资。 本项目管线所经过区域以农田(包括水田、旱地、菜地等)、林地和荒地等组成,其在确定线路走线时 应 尽量穿越农田,尽可能减少穿越林地,根据统计,项目管线共穿越农田 11649.2m,经济林地(猕猴桃 、核桃苗 等) 315.2 m,林地(柏树等) 1878.3m,荒草地(杂草、灌木丛等) 1156.2 m, 其穿越林地区域仅占总管线长度的 12.5%,做到了尽量少占林地的原则。除此之外, 沿线不涉及 自然保护区 ,基本农田, 无珍稀濒危野生动 、 植物 分布,且本项目管线位于当 地乡镇规划区外。 因此,本评价认为项目选线较合理。 2、 XX 门站工程 门站选址原则 站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门站应远离人口稠密区、大型公共建筑等重要设施,并结合长输管线位置,尽可能靠近城市负荷中心; 4 具备较好的道路交通、给排水、供电、通讯等外部条件; 具备适宜的地形地貌,有较好的水文工程地质; 门站应少占农田,节约用地,可一次设计,分期实施,远近结合,为发展留有余地,并注意与城市景观协调; 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规范; 本项目线路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次门站站址确定在 XX 镇,位于 XX 乡镇公路旁,占地 2.5 亩,根据 2011 年 9月 1 日 XX 县规划建设局、公安消防大队、 XX 镇人民政府以及 XX 县生态文化建设服务中心对该门站站址进行现场勘察,认为该站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符合消防安全设计规范。 该门站位于 XX 乡镇公路旁,交通便利,给排水、供电、通讯较方便,可以直接接 XX 场镇已建辅助设施,另外,门站所处区域最近农户为项目东侧约 43.6m 处 1 户农户,其余居民均在 50m 以上,因此,该门站选址符合石油天然气工程 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 中 100 人以下的散居房屋与其场镇的距离大于 30m 的规定; 该门站选址处地质条件较好,其在设计时尽可能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设计紧凑,将土地占用减至最小,并且其占地属于荒地,不占用农田。 环境相容性分析:该门站选址处于农村区域,其北侧为 8 户零散农户,距本项目红线最近距离约为 100m;西侧为 10 户零散农户,距本项目红线最近距离约为 50m;南侧为少量的蔬菜地以及 3 户零散居民,距本项目红线的最近距离约为 250m;东侧约 13m处为通往 XX 镇的道路,该道路东侧为 12 户 XX 镇守水 社区 4 组居民,距本项目红线最近距离约为 43.6m。 综上所述,评价认为该门站于此建设与周边环境相容,其选址较合理。 3、分输阀室 分输阀室 选址原则 根据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1-2003),截断阀室及阀井的位置应选在交通方便、地形开阔、地势较高的地方,且阀室在线路上的设置应结合线路、工艺、自控、通信、阴保各专业的不同条件及要求,对沿线阀室带数据远传功能( RTU)功能的确定基于如下原则:河流穿越地段;沿线自然保护区;人口密集地区、规划区; 通信中继站、 阴保站; 沿线带预留功能的阀室。 本项目阀室选址合理性分析 根据上述规定及原因,本管线工程通过地段基本为一级地区,此次设计阀室及阀井 5 的布置按一级地区考虑,其余张华镇分输气站之间的距离为 8.08km, 满足一级地区为主的管段最大间距不大于 32km的要求, 干线切断阀均为直埋钢球阀。此外,该分输阀室不穿越河流、沿线无自然保护区,其所在区域也不是人口密集区,也不是设计中的阴保站等。 综上所述,评价认为项目选址选线较合理。 四、工程建设内容 1、 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 项目名称: XX 镇民用天然气供气工程 建设单位: XX 燃气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总投资: 1800 万元,资金 由业主自筹 建设地点: 旺苍县张华镇、 XX 县 桥溪镇、 XX 镇 。具体见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 2、项目 建设内容及规模 根据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本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函的批复,本次拟建的 XX镇民用天然气供气工程包括输气管道工程 108 6 无缝钢管,长 18 公里,经后期地勘等详细确认,其输气管线的实际长度为 15km,因此,评价范围包括 输气管道工程 108 6 无缝钢管长 15 公里,新建分输阀室和 XX 天然气门站 1 座,发展用户 3000 户,日供气能力 30000m3。 其建设内容和规模分别如下: 输气管线工程 管线走向及建设规模 本工程线路 呈北南走向,管道北起已建的张华镇分输站, 经过 桥溪分输阀室 最终到达 XX镇,全长约 15km, 共穿越道路 46处,穿越小型河流 12处, 其 管线所处区域 均为一级地区。 管线压力为 2.5Mpa,接口管径为 D108,管材采用 L245NB无缝钢管,输气能力3.0104m3/d。 管线参数 管道敷设: 管道以沟埋敷设为 主,根据地形条件,采用弹性敷设( R 1000D)、现场冷弯管( R=30D)和预制热煨弯头( R=6D),以适应管道在平面和竖向上的变化。 管 道防腐:本工程站外埋地钢质管道防腐应采取三层 PE防腐层加阴极保护的联合保护方案。冷弯管采用预制好的防腐管现场弯制;热煨弯头采用带环氧底漆的热收缩套虾米状搭接包覆防腐; 阴极保护:阴极保护作为防腐层保护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补充手段,对长输管道安 6 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本工程管线距离较短,其管线沿线土壤电阻率为 21.36-80.11 m,而管线经过覆土深度小于 1.0米。设 计推荐采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保护电位要求: -850mV。 阀室和门站工程 分输阀室:为了便于管道维修和截断管路,并保证输气安全,本次输配气工程在桥溪乡(输气管线 K8+080 处)设置一处分输阀室,按一级地区考虑,干线切断阀均为直埋钢球阀。 XX门站:根据项目设计,门站设计规模确定为 5000Nm3/h,进站设计压力 2.5MPa,出站中压设计压力 0.4MPa,高压 B预留口 2.5MPa,站场 设计压力 2.5MPa,占地面积约 2.5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站房、装置区、大门、检修通道以及站内绿化等,总建筑面积 287m2。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详见表 1-1所示: 表 1-1 本工程组成表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 目 组 成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施工期 营运期 主体 工程 输 气 管线 工程 输气管线 全长约 15km, 共穿越道路 46处,穿越小型河流 12 处, 其 管线所处区域 均为一级地区。 管线压力为 2.5Mpa,接口管径为 D108,管材采用 L245NB无缝钢管,输气能力 3.0104m3/d。 土壤及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生生物生境影响、扬尘、噪声、固废、废水 环境风险 分输阀室 占地 100 m2,干线 RTU 截断阀采用球阀 ,其它截断阀门选用球阀,放空阀选用国产节流截止放空阀 , 干线进出站的阀门为直埋型钢球阀 环境风险,放空天然气 XX 门站 占地 1666.68m2 , 设计规模确定为5000Nm3/h,进站设计压力 2.5MPa,出站中压设计压力 0.4MPa,高压 B 预留口 2.5MPa,站场设计压力 2.5MPa,占地面积约 2.5 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站房、装置区、大门、检修通道以及站内绿化等,总建 筑面积 287m2。 环境风险 、定期放空天然气 辅助 工程 门站检修 道路 检修道路共 20m,宽 4m,混凝土路面 / 三桩设置 输气管道 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交叉和警示牌等永久性标志 / 门站站房 位于门站南侧, 2F,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 287m2,不设置值班人员 / 绿化 整个门站共设置绿化面积 219.5 m2 / 公用工程 门站供电 就 近 从 附 近 变 压 器 引 入 , 电 源 为220V/50HZ / 门站供水 就近自来水管网引入 / 7 消防设施 站内设置一定数量不同规格便携式( 12具)和推车式灭火器( 2 具),灭火器材存放在消防站台内, / 五、主要 设备及 原辅材料 1、主要设备 本 项目主要 设备 见表 1-2。 表 1-2 项目 设备一览 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一、输气管线工程 1 牺牲阳极(镁阳极)保护装置 套 32 2 阴极保护装置 km 15 3 防爆接线箱及避雷器 套 1 4 电位远传设施 套 1 5 四合一检漏仪 套 2 二、分输阀室及门站工程 1 智能清管器发送装置 台 1 2 旋风过滤器 台 2 3 调压器 台 6 4 中压流量计 台 2 5 加臭装置 套 1 6 智能清管器接收装置 台 1 7 汇气管( DN200) 台 1 8 温度变送器 台 4 9 压力送变器 台 4 10 硫化氢在线分析仪 台 1 11 便携式可燃 /有毒检测仪 台 1 12 站控系统 套 1 13 球阀 套 4 14 节流截止放空阀 套 1 2、 原辅材料及其来源 表 1-3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表 分类 名 称 单位 数 量 来源 备注 原辅 材料 L245NB 钢管 km 15 外 购 施工期 水 泥 t 410 外 购 碎石、 砂 t 350 外 购 聚乙烯 PE m3 5.5 外 购 环氧底漆 m3 2.0 外 购 电焊条 Kg 800 外 购 四氢噻吩( THT) kg 68 外 购 营运期 8 动力 供给 水 m3/a 266.5 已有水源及供水设施 电 kW.h/a 1825 电力公司供给 天然气 m3/d 1.1107 / 七、 公用及配套工程 1、供配电 本工程电气部分设计内容为门站及 RTU阀室供电,其用电门站为二级负荷、 RTU阀室为三级负荷。门站从就近的变压站引入; RTU阀室距新 建涌泉村门站较远,只能利用当地农村电网,电源从阀室附近的 220V/50HZ农用线引入。 2、给排水 本工程为门站及管线工程,门站从就近的自来水管网引入。门站定员为 12人,站内排水经设置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周边农田等农肥;而管线中设置的阀室无人值守,故不涉及给排水。 3、消防 根据规范在可能发生火灾的各类场所,如工艺装置区、主要建筑物、仪表及电器设备间等,根据其火灾危险性、区域大小等实际情况,分别配置一定数量、不同规格的便携式和推车式灭火设备。灭火器材存放在消防台内, 站内 设置 2座消防台 ,共配置 手提式灭火器 12具, 推车式灭火器 2具,阀室设置 手提式灭火器 2具,并 在各站值班控制室等处设有对外联系的通信设施及火警优先选择电话,火灾发生时可直接对当地的消防协作单位进行联系。 4、自动控制系统 XX门站 在进、出站管线设置压力和温度变送器,对重要工艺参数进行远传集中显示 , 正常工况下去下游的天然气 用户 采用 2路( 1用 1备) DN80的 涡轮流量计 进行计量,并带温度、压力补偿。站内重要的开关阀门除进出站采用气液联动方式外,其余均采用电动方式 , 在站场内主要设备附近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当发生天然气泄漏时进行报警。 线路阀室为无人值守 RTU阀室, 本管线工程采用气液联动阀带远控功能,并带阀位反馈,可对阀室进行远程截断。在阀室内设置可燃气体变送器,当阀室内天然气泄漏时超高报警,除气液联动阀上下游天然气压力为远传外,其余仪表均采用就地指示方式。 5、通信工程 由于拟建门站距市区较远,并考虑甲方投资等因素,推荐等工程采用租用电信公网电路通信方式。 6、阴极保护设施 为防止阴极保护电流流失到非保护设备上,在所有进出工艺站场前,分别安装相应 9 规格的绝缘接头,并在站场安装避雷器。为定期检测管道阴极保护参数,应根据需要,沿管道设置各类测试桩: 电位测试桩在相邻两组牺牲阳极管段的中间部位设置一支,桩间间距以不大于500mm为宜;为满足运行管理单位安全巡检的要求,并测得同一时刻通 /断电位,正确评价阴极保护效果; 电流测试桩与电位测试桩相互配合设置; 河流穿越两端各设置电流测试桩一支; 八、 线路穿越概况 1、沿线行政区域划分 本管道沿线行政区划统计详见表 1-4。 表 1-4 管道沿线行政区域划分表 省市 区(县) 行政区划 两阀之间的距离 ( km) 地区等级 XX 省 XX 市 XX 县、 旺苍县 张华镇 8.08 一级 桥西镇 一级 6.92 XX 镇 一级 合计 15.0 2、 地形地貌划分 管道沿线所经地形、地貌划分见表 1-5。 表 1-5 地形地貌划分表 序号 地貌区划 实长 ( km) 起止区间 1 低山 13.4km 剩余管线工程 2 阶地及漫滩 1.6km K0+000K0+116.9, K3+150K3+280,K4+000K4+100, K5+200K5+275,K 7+100K7+200, K8+400K8+700,K8+720K9+100, K13+280K13+320,K13+700K13+900, K14+300K14+400 合计 15.0 / 3、输气管线所经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统计 输气管线所经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详 见表 1-6。 表 1-6 输气管线所经过区域土里利用现状 统计表 10地表类型 长度( km) 工程建设影响面积( m2) 备注 农田 11.65 58250 水稻、 小麦、玉米、红苕、花生、 油菜籽 经济林地 0.32 960 猕猴桃、 核桃苗 等 荒 地 1.16 3480 杂草丛、灌木丛等 林地 1.88 18800 柏树、青冈等 合计 15.0 81490 4、 沿线河流穿越统计 本 项目管线沿线穿越的河流常年水面宽度约为 3 13m,枯水季节约为 2 5m,根据线路的总体走向及现场踏勘实际情况,本工程共穿越水沟 35 次,小型河流 9 次,无中大型河流,具体如下: 表 1-7 水沟或 河流穿越统计表 序号 穿越位置 穿越方式 水面宽度( m) 河流类型 穿越长度( m) 1 K0+522.3 大开挖 3.0 水沟 3.0 2 K0+649.3 大开挖 3.0 水沟 3.0 3 K0+753.4 大开挖 3.0 水沟 3.0 4 K0+845.1 大开挖 3.5 水沟 3.5 5 K1+642.1 大开挖 3.0 水沟 3.0 6 K1+809.4 大开挖 4.0 水沟 4.0 7 K2+109.4 大开挖 4.0 水沟 4.0 8 K2+216.4 大开挖 4.0 水沟 4.0 9 K2+444.3 大开挖 3.0 水沟 3.0 10 K2+615.1 大开挖 7.0 小河 7.0 11 K2+914.4 大开挖 5.0 小河 6.0 12 K3+540.2 大开挖 3.0 水沟 4.0 13 K3+746.5 大开挖 3.0 水沟 4.0 14 K3+960.2 大开挖 3.0 水沟 3.0 15 K4+115.8 大开挖 6.9 小河 7.3 16 K4+363.0 大开挖 3.0 水沟 3.0 17 K4+451.8 大开挖 11.0 小河 13 18 K4+717.8 大开挖 9.0 小河 9.0 19 K5+144.4 大开挖 4.5 水沟 6.4 20 K5+580.4 大开挖 3.0 水沟 4.5 21 K5+889.4 大开挖 13.0 小河 13.0 22 K6+255.1 大开挖 6.3 小河 7.0 23 K6+468.2 大开挖 4.9 小河 4.9 24 K6+695.3 大开挖 3.0 水沟 3.0 25 K6+855.5 大开挖 4.5 水沟 4.5 26 K7+034.3 大开挖 4.5 水沟 4.5 1127 K7+100.0 大开挖 5.0 小河 5.0 28 K7+390.0 大开挖 3.0 水沟 3.0 29 K7+572.3 大开挖 5.0 小河 5.0 30 K8+888.6 大开挖 3.0 水沟 3.0 31 K9+277.8 大开挖 3.0 水沟 4.0 32 K9+513.9 大开挖 3.0 水沟 4.0 33 K10+278.3 大开挖 5.0 小河 5.0 34 K10+541.5 大开挖 3.0 水沟 4.0 35 K10+846.3 大开挖 5.0 小河 5.0 36 K11+178.7 大开挖 6.0 小河 6.0 37 K11+462.0 大开挖 3.0 水沟 3.0 38 K11+713.0 大开挖 3.0 水沟 3.0 39 K12+153.2 大开挖 13.0 小河 16.0 40 K12+539.0 大开挖 3.0 水沟 3.0 41 K12+772.7 大开挖 4.0 水沟 4.0 42 K13+018.8 大开挖 5.5 小河 5.5 43 K14+148.8 大开挖 3.0 水沟 4.0 44 K14+210.8 大开挖 5.0 水沟 5.0 5、 沿线 道路 穿越统计 本 项目管线沿线穿越的道路均为乡镇道路和村道,其宽度约为 4 8m,根据线路的总体走向及现场踏勘实际情况,本工程共乡村道路 15 次,具体如下: 表 1-8 管网沿线道路 穿越统计表 序号 起止桩号 公路等级 路面 情况 穿 越 长度 (m) 穿越方式 备注 1 K0+900 乡村路 水泥 7 大开挖 , 无套管直埋 张华 XX 2 K4+009.1 乡村路 水泥 7 大开挖 , 无套管直埋 张华 XX 3 K4+411.4 乡村路 水泥 7 大开挖 , 无套管直埋 张华 XX 4 K9+700 乡村路 水泥 4 大开挖 , 无套管直埋 李家碑湾 XX 5 K10+049.9 乡村路 水泥 4 大开挖 , 无套管直埋 陈家扁 XX 6 K10+744.1 乡村路 水泥 4 大开挖 , 无套管直埋 云峰村 XX 7 K10+845.1 乡村路 水泥 4 大开挖 , 无套管直埋 蒲家梁 XX 8 K10+865.2 乡村路 水泥 4 大开挖 , 无套管直埋 蒲家梁 XX 9 K11+560.4 乡村路 水泥 4 大开挖 , 无套管直埋 云峰村一队 XX 10 K12+111.1 乡村路 水泥 4 大开挖 , 无套管直埋 盘龙村 XX 11 K12+556.1 乡村路 水泥 4 大开挖 , 无套管直埋 盘龙村 XX 12 K13+283 乡村路 水泥 4 大开挖 , 无套管直埋 盘龙村 XX 13 K13+864.4 乡村路 水泥 4 大开挖 , 无套管直埋 二黄 坡 XX 14 K14+207.4 乡村路 水泥 4 大开挖 , 无套管直埋 友爱村 XX 15 K14+443.4 乡村路 水泥 8 大开挖 , 无套管直埋 XX 乡镇公路 九 、 项目气源及设计规模合理性分析 1、 气源及其参数 12 天然气主要参数 表 1-9 天然气主要成分统计表 项目 组分 高热值 ( MJ/m3) 低热值 ( MJ/m3) 密度 ( kg/m3) 爆炸极限 天然气 CH4 C24 CO2 N2 38.740 34.959 0.7152 5%-15% 93.98 4.97 0.25 0.60 气源及供气规模 本项目气源接 XX 张华镇分输站气源来自龙井 10、 11、 103,输送压力较为稳定,本次工程在张华镇分输站接口,且为 XX 燃气有限公司提供的日供气规模为 3.0104Nm3、压力为 2.5MPa, 供气规模合理性分析 按照项目设计,其 项目设计供气范围 XX 镇、龙山镇以及文昌镇三个乡镇的 用气量如 1-10 表所示: 表 1-10 各类用户年平均用气量 预测 用户 年平均用气量 ( 104m3/a) 2015 年 2020 年 2030 年 镇区 XX 镇 文昌镇 龙山镇 XX 镇 文昌镇 龙山镇 XX 镇 文昌镇 龙山镇 气化人数 5460 1650 2310 8250 3440 5200 18000 16800 30400 居民生活用气 62.47 18.87 26.43 94.39 39.36 59.49 217.36 216.22 391.3 公共建筑用气 6.25 1.89 3.31 9.44 3.94 7.44 21.74 21.62 39.13 未预见量(占总供气量 5%) 3.43 1.03 1.45 5.19 2.16 3.27 11.95 11.89 21.51 小 计 72.15 21.79 30.52 109.0 45.5 68.7 251.1 249.7 451.9 合计 124.46 223.19 952.67 由上可以看出,拟建项目 设计日供气规模 3.0 104Nm3,合计为 1095 104Nm3/a,可以很好的满足 XX 镇、龙山镇以及文昌镇三个乡镇 居民日益增长的用气需求。 十、 项目建设计划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1、项目建设计划:经调查, 本项目 管沟已经开 挖完备,其余工程正在施工过程中,计划与 2012 年 12 月投入运行; 2、劳动定员: 结合本 门站功能的 特点, 门 站 定员 为 12 人 ;另外,根据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设计定员标准,确定线路管理人员为 2 人( 1 人 /1015km 考虑)。 九、 门站 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门站内根据功能进行分区,对建(构)筑物进行合理分区布置,划分为生产区和辅助区。生产区包括除尘、过滤、计量、调压及加臭,预留储气区;辅助区为辅助用房(门卫和抢修中心)。项目在设计时将生产区设置与站区东侧,将绽放等辅助用房设置于站 13区西侧,二者均靠近其北侧的乡镇道路,极 大的方便了运行期间对门站的管理。除此之外,该门站生产区和辅助区利用绿化带和站区道路进行有机分隔,以利于安全操作和运行管理。 因此,评价认为本项目平面布置较合理。 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 , 因此,本项目无原有污染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表二) 14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一、地理位置 XX 县位于 XX 盆地北部,地势以中、低山地貌 为主,山岭密布,沟壑交错,地形切割剧烈,相对高差甚大,海拔标高在 352 1369m 左右,变化极为频繁 , 最高海拔为九龙山主峰 1369.2m。 本工程管道位于 XXXX 县及旺苍县境内,呈北南走向,管道北起自新建的旺苍县张华镇分输站 ,止于 XX 县新建 XX 镇门站。 项目具体 位置见附图 1。 二、地形地貌 XX 县属低山区,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以九龙山主峰为最高,海拔 1377 米 ,嘉陵江出境处涧溪口海拔 352 米最低。整个地貌由低山和深丘及河谷平坝构成,土壤酸碱度为 5.8-8.2。 拟建管道沿线为低山区,低山区地形高差相对较小 ,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少。管线沿线大部分为山林、少部分为农田、旱地、山地;深沟壑谷较少,有乡镇公路或机耕路可依托;不良地质现象相对较少;管线沿线总体情况较好。 三、 地质 XX 县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中生界侏罗系中、上统、白垩系下统及新生界第四系的更新统和全新统,红层出露面积 2209.19 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 98.70,第四系零星分布于河谷,面积 5.61 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 0.25。县域红层丘陵、低山区主要受大巴山弧形构造、川东新华夏系构造及仪陇巴中 XX 莲花状构造的控制,形成一系列的褶皱; 还有县域以构造裂隙为主,其发育方向与构造线展布方向相关,境内主要有走向 300-200和 30-60两组裂缝与近南北向、近东西向两组裂缝发育,呈两组“ X”形态,一般组合成对出现。工作区内新生界地层未见有褶皱和断裂现象,主要表现是以缓慢的抬升为主的差异运动。 四、 水系及河流分布 XX 县 境内 嘉陵江、东河(宋江)从北向南纵贯全境,大小支流溪沟密布全县,水能蕴藏量 29.86 万千瓦。拟建的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初设装机 80 万千瓦,具有防洪、发电、灌溉、旅游等综合功能,效益十分显著。 四、气候特征及气象条件 XX 县属亚热带 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 “ 高山寒未尽,谷底春意浓 ” 的气候特征。多年 平均气温 16.9 ,一月 平均 15气温 6 ,七月平均气温 27 ,极端最低气温 -4.6 ,最高气温 39.3 ,昼夜温差 3-7 ,全年无霜期 288 天,多年平均降雨量 1100 毫米 以上,主要有旱、涝、雹等灾害性气候,以旱灾为主。 五、植被、生物多样性 XX 县 全县林地面积 82100 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35.23%,森林植被种类繁多,有乔木122 种,灌木 78 种,藤木 9 种,草本植物 47 种。有针叶林、阔叶林、灌木 林、竹林四种类型。木主要有柏木、青枫、枫杨、桉树、梨、苹、柑桔、柚、桑、桐、竹等;灌木主要有黄荆、马桑、紫穗槐、水渣、蓼叶竹等;藤木主要有猕猴桃、葛藤、金银花、葡萄等;草木主要有白茅、巴茅、清蒿等。中药材有天麻、党参、夏枯草、金钱草、黄白菊等野生中药材 250 多种。生物资源繁多,土特产品各具特色,各种生物上千种,其中动物约 500多种,植物约 8000 多种。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苕、花生、油菜籽为主;豆类、杂粮、烟、麻、蔬菜等作物次之;农副土特产品尤以蚕桑、油桐、虫蜡、雪梨、柑桔、猕猴桃、脆香甜柚、黄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