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2018年中国数字音乐消费大数据研究报告,2018年,2,摘要在全球音乐产业持续增长,中国文娱产业进入黄金期的大背景下,中国音乐产业不断发展,并且有很大空间,其中数字音乐成为引领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的主要引擎。,中国数字音乐付费习惯已经形成,数字音乐消费者更常使用购买会员和数字专辑的方式进行消费,更加注重音乐内容品质,更能接受个性化的独立音乐和国际化音乐,并且热衷音乐社交。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群体年轻化、高端化,以90后居多,消费能力强,注重个人兴趣培养,热衷社交和旅行,追求时尚和创新,同时消费观念超前,注重精神和情感价值。未来音乐人地位不断提升,精准分发日趋重要;数字音乐的应用将贯穿各种娱乐消费场景;音乐也将成为IP孵化的一种主要内容源。来源:XX,借内容付费东风,中国数字音乐商业化能力提升,目前付费产品主要包括音乐流量包、音乐平台会员、数字专辑或单曲、线上线下演唱会/live house票务售卖、直播打赏与虚拟礼物购买、音乐周边等。其中数字专辑成为主要增长点。,SMS,3,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行为偏好分析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特征分析中国数字音乐发展未来趋势与展望,1234,4,3.5%1.82012,3.6%2.12013,3.8%2.42014,4.0%2.72015,4.1%3.12016,中国音乐产业发展背景文娱产业进入黄金期,带动整体音乐产业发展从中国文娱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2013年开始,中国文娱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显示, 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2013年达到2.1万亿元,增速达到18%以上,在2015年达到2.72万亿元,2016年突破3万亿元。根据国家相关规划,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如此推算,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将超过5万亿。作为在多种文娱内容和产品中都有所体现的音乐产业,随着文娱产业的黄金时代的到来,也将进入新的成长阶段。2012-2016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万亿)来源:国家统计局,XX,占GDP比重(%),5,200150100500,14.043.089.02010,14.049.082.02011,16.054.076.02012,17.057.068.02013,19.060.061.02014,20.066.058.02015,22.078.054.02016,28.0133.041.02020e,同步收入(亿美元)数字音乐收入(亿美元),表演权收入(亿美元)实体音乐收入(亿美元),中国音乐产业发展背景全球音乐产业持续增长,中国音乐产业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国际唱片协会数据显示,全球音乐产业经历了2013-2015的低谷期后,正逐渐突破瓶颈期。实体唱片规模的下降被数字音乐收入的快速增长所弥补,并体现出了更广阔的潜力空间。从全球音乐地域来看,国际唱片协会报告中也表明,中国被认为是下一个机遇市场,有可能与世界上最大的音乐市场比肩。2016年录制音乐在中国收入增长20.3%,流媒体上升了30.6%。2010-2016&2020年全球数字音乐行业收入规模及预测250,来源:2010-2016年数据来自XX,2020年数据根据XX咨询估算模型推算。,中国音乐行业收入增速达到20.3%远高于全球音乐产业增速5.9%中国音乐行业规模在2016年排名全球第12位,高于2015年的第14位。,6,来源:2013-2016年数据来自自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2017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11.5%,1.4%,6.2%,9.7%,440.72013,491.22014,498.22015,529.32016,580.62017e,中国音乐产业发展背景数字音乐成为引领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的主要引擎从全球市场来看,数字音乐占到了录制音乐总收入的50%,流媒体收入成为主要增长点。聚焦中国市场,中国数字音乐产值在2016年达到529亿元,同比增速6.2%,占中国音乐产业核心层产值的75%以上,预计在2017年将获得近10%的同比增速。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经历了免费时代、盗版横行时代,终于迎来了相对规范的版权时代,数字音乐在2016年的增速也开始回归至快速增长水平。在市场商业模式多元化的作用下,用户付费、广告、直播、音乐周边产品销售等收入模式将共同促进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2-2017年中国数字音乐产值及预测,中国数字音乐产值(亿元),增长率(%),词曲作者,工作室,音乐,作品,独立音乐人,直接授权,7,内容生产(CP),版权服务,宣传发行,唱片公司第三方版权服务商,用户使用,流媒体收听视频/直播收看实体唱片收听现场体验互动与翻唱,唱片公司售卖服务提供商(SP)演艺直播在线音乐平台节目制作播出其他平台(如社交、短视频等),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现状中国音乐产业链:互联网模式下,各环节间竞合关系加剧在互联网扁平化的影响下,中国音乐产业链也呈现出了相互交叉的网状态势。这一趋势对于内容生产环节的改造最为明显。1)音乐人及音乐作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创作和制作,内容方形态更加分散,各角色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和竞争关系;2)版权方与各环节的关系更加明晰,地位凸显;3)服务提供商之间的联动也不断加强,多方效应提升音乐内容的传播效果和力度;4)纵向来看,唱片公司、音乐平台等环节均在向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布局和延伸。2017年中国互联网模式下的音乐产业链,版权监管、内容监管、行业协会来源:XX,翻唱/演艺合作等,歌手、艺人音乐 唱片公司作品战独立 略合作在线音乐平台平台扶持支持:制作与剪辑工具、独立制作人及团队,授权授权授权,8,直播:虚拟物品付费、增值服务(会员)付费实体衍生品:衍生商品销售(如耳机、音响、周边等)来源:XX,To C内容付费:基于用户使用的付费下载、流量包、会员、数字专辑购买等演唱会/音乐节/live house:门票,中国音乐产业商业模式分析借内容付费东风,中国数字音乐商业化能力提升近两年,网民对于内容获取效率和内容质量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催生了内容付费模式的不断成熟,在此大趋势的推动下,娱乐相关内容的付费习惯逐渐养成。从文学到影视剧再到音乐音频,用户对于内容本身的价值认可度不断提高,版权意识提升,为了自己喜爱的内容服务或基于粉丝效应下的支持或打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基于此,中国音乐产业商业模式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内容变现能力提升,也推动了音乐产业的突破与创新,进入新的发展期。2017年中国音乐产业商业模式分析,IP孵化,实体衍生品,直播,演唱会/live house,内容付费,广告,商业模式,IP孵化:基于音乐作品的IP开发赞助及分成演唱会/live house:活动赞助与宣发分成,To B广告:线上线下广告主投放费用,9,注释:1.中国数字音乐用户付费市场规模指用户为下载或收听数字音乐内容(含下载或收听单曲、专辑、音乐包等 )向在线音乐平台付费所产生的收入,不含电信音乐增值业务(包括运营商的彩铃、铃声、歌曲下载等)收入。来源:数字音乐用户付费收入由XX咨询综合企业财报及专家访谈,根据XX统计模型核算。音乐类演出市场规模来自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2017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1.6,2.8,5.0,11.1,20.0,31.8,46.6,64.1,83.5,75.5%,78.5%,80.0%,121.7%,79.9%,59.0%,46.5%,37.4%,30.3%,2012,2013,2020e,中国音乐消费发展音乐消费推动音乐产业突破瓶颈期,协同效应凸显中国音乐消费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催生出了丰富的创新玩法和模式,同时多种模式均是基于音乐内容和版权本身,因此也促进了产业各环节间的协同与合作。整体来看,中国音乐消费目前包括实体音像制品售卖、单次付费下载、音乐流量包、音乐平台会员、数字专辑或单曲、线上线下演唱会/live house票务售卖、直播打赏与虚拟礼物购买、音乐衍生商品购买(如周边、音响、耳机)等。与全球音乐相比,中国音乐付费模式的多样性走在前列,音乐消费市场不断崛起,在未来将具有巨大潜力空间。具体来看,实体唱片将被赋予更多的收藏意义,销量将持续下降,单次付费下载在未来或将逐渐被会员和流量包等功能所替代,但用户对数字专辑/单曲,线上线下场景融合的演唱会/音乐节/live house等现场演出体验、音乐直播、粉丝周边和高质量音乐硬件的娱乐消费需求和要求都在不断提升,这些模式对于音乐产业的贡献都具有强劲增长的趋势。2012-2020年中国数字音乐用户付费收入规模及预测,2014 2015 2016 2017e数字音乐用户付费收入(亿元),2018e 2019e增长率(%),2016年中国音乐类演出市场总体规模达到160亿元同比增长6.7%,10,中国数字音乐消费发展数字专辑模式逐渐规模化,丰富度提升,成为主要增长点2016年,中国数字音乐专辑在粉丝经济的带动下快速发展。2017年,数字专辑继续全面开花,进一步侵占传统实体唱片的份额。根据各平台公开数据显示,在2017年全网上线的数字专辑中,欧美音乐占比提升,数字音乐版权的国际化也为国内音乐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同时,李志、谢春花、好妹妹乐队等独立音乐人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此外,用户对于音乐人和音乐类型的选择都更加具有自主性。2017年中国全网上线主要数字专辑销量(不含独家发行数字专辑)注释:本表格所指“全网上线数字专辑”,不包括某一厂商旗下音乐平台独家发行的数字专辑。来源:各在线音乐平台数字专辑公开销售数据,时间截止至2017年11月21日,“-”代表平台未公开销量信息。,体,粉,应,援,11,中国数字音乐消费发展深耕粉丝经济,营造粉丝体验2017年各音乐平台纷纷结合平台特色,在数字专辑方面大力布局。由前文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前全网上线的20张数字专辑中,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酷狗音乐、酷我音乐、QQ音乐)在华语流行音乐类型上更受用户青睐。在具体的玩法上,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也通过深度挖掘粉丝效应,不断探索和丰富互动玩法,增加用户的参与感和粉丝体验感。例如在陈奕迅、张艺兴专辑发布期间用解锁新宣传展位、得到偶像专属语音和铭牌等福利吸引粉丝,林俊杰伟大的渺小发行期间, 组建粉丝工会、开展粉丝活动赠送林俊杰实体专辑和周边礼品、以及设置专辑购买数量排名榜单,不断营造“粉丝,化”体验,鼓励粉丝参与、互动和消费。,数字专辑案例分析,粉丝工会粉丝活动,互动社区开设粉丝工会功能,搭建互动社区。榜单与活动通过限时夺宝活动,赠送明星周边等实体礼品,并开设“今日铁粉榜”功能。,粉丝福利 专属福利粉 制作偶像专属语音问候、专丝 属铭牌展示等,提升粉丝购买专辑的幸福感。验丝应援宣传运用帮助偶像解锁新的宣传展位、曝光机会的方式,激励粉丝进行消费。来源:XX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案例排名不分先后。,12,来源:XX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案例排名不分先后。,UGC内容打造评论、歌单、短视频、电台、动态等UGC内容,提升购买前后参与度,中国数字音乐消费发展“音乐+社交”,提升用户参与度在2017年12月前全网上线的数字专辑中,网易云音乐在欧美音乐与独立音乐数字专辑方面表现更突出。基于内容和平台特色,网易云音乐不仅通过粉丝效应来提升销量,更通过“音乐+社交”,打造良好的社区氛围,提升用户在数字专辑市场的参与度。例如在好妹妹乐队实名制发行期间,吸引大量网易音乐人、用户等各方参与评论;Maroon 5Red PillBlues中部分歌曲,被收录入多个播放量达数千万的歌单,进一步提升了用户消费意愿。数字专辑案例分析,多方互动音乐人、用户、自媒体等多方互动,拉近用户与购买作品间距离热门歌单魔力红乐队于2017年11月3日上线数字专辑Red PillBlues,其中热门单曲DontWanna Know被各类精品歌单收录和推荐,丰富玩法通过线上互动、人气排名,线下抽奖等联动体验,升级体验刺激消费音乐人互动2017年4月7日好妹妹乐队上线数字专辑实名制,几位音乐人在热门单曲便利时光的评论区进行精彩互动,13,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行为偏好分析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特征分析中国数字音乐发展未来趋势与展望,1234,14,中国数字音乐消费关键词,来源:XX,音乐社交喜欢通过转发、评论音乐等方式进行社交互动,独立音乐偏好嘻哈、爵士、电音、R&B等独立音乐,国际化喜欢的国际化的音乐,包括欧美、日韩等,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十分注重音乐内容的品质注重品质,喜欢通过购买会员,的方式进行数字音乐消费购买会员,在数字音乐上的消费额度通常不大中小额度消费,15,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付费原因内容资源和内容体验的优势成为用户付费的主要驱动力消费者为音乐付费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享受更多音乐作品”和“享受高品质内容”,占比分别为59.8%和59.2%,说明消费者从根本上还是为音乐内容付费。紧随其后的两个原因是“想优先听到更多的内容”和“现场感受音乐魅力”,其占比也都超过了50%,进一步证明付费消费者对优质内容和音乐魅力本身的追求。另外,“获得更多会员权益”的会员心理和“为了支持喜爱的明星”的粉丝心理也成为消费者付费原因之一,占比分别为,48.8%和46.6%。,来源:样本N=500,来自XX咨询收集音乐消费者研究调研问卷。,59.8%享受更多音乐作品48.8%获得更多会员权益,59.2%享受高品质内容46.6%为了支持喜爱的明星,53.8%想优先听到更多的内容44.8%价格较为优惠,52.8%现场感受音乐魅力38.2%网站促销活动,2017年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付费原因,16,来源:样本N=500,来自XX咨询收集音乐消费者研究调研问卷。,74.3%,70.7%,67.1%,69.0%,35.1%,65.7%,72.6%,53.7%,52.1%,64.9%,65.7%,68.3%,62.4%,53.5%,48.6%,19-24岁 25-30岁 31-35岁 36-40岁 40岁以上,购买会员,购买音乐流量包,购买数字专辑或单曲,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行为偏好数字音乐消费习惯已经养成,90后数字音乐消费力强劲据调研结果来看,数字音乐付费行为已经成为消费者主流的音乐消费习惯。消费者最常使用的付费类型前三位分别是“购买会员”、“购买数字专辑或单曲”和“购买音乐流量包”,占比分别是27.2%、14.2%和14%。可见当前中国消费者的数字音乐付费习惯已经逐渐养成。另外,19-30岁年龄段消费者在数字音乐消费力上比30岁以上的消费者表现更加强劲。2017年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付费类型偏好,48.4%,47.6%53.2%,58.2%,57.2%,63.0%63.2%,62.8%,67.0%,4.0%,5.8%5.4%,7.4%,8.4%,14.0%13.6%,14.2%,27.2%,参加音乐节,为音乐人直接打赏(通过直播等形式)购买相关音乐周边,购买实体唱片,观看演唱会/live house,购买音乐流量包购买专业音响/耳机/麦克风等,购买数字专辑或单曲,购买会员,经常使用(%),最常使用(%),17,12.37%14.43%19.9%25.1%14.1%7.6%,5.24%6.64%8.7%16.8%28.0%31.5%,4.96%8.26%17.8%22.7%18.6%21.9%,11.65%14.29%18.1%20.7%17.7%10.5%,7.28%9.18%11.7%27.2%21.5%20.3%,17.01%17.01%19.10%17.3%14.9%6.6%5.4%,11.75%20.95%14.29%14.9%20.3%7.6%5.7%,8.60%12.74%18.79%18.2%20.1%10.2%7.6%,10.92%15.55%13.87%11.3%23.1%10.1%8.0%,购买实体唱片,观看演唱会,/live house,参加音乐节,购买会员,包,或单曲,打赏,周边,购买音乐流量 购买数字专辑 为音乐人直接 购买相关音乐 购买专业音响/,耳机/麦克风等,1000元以上,501-1000元,201元-500元,151-200元,101-150元,51-100元,11-50元,10元以下,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行为偏好数字音乐付费以中小额花费为主,10-100元区间花费凸显中国音乐消费者在线下付费类型花费金额相对更大,尤其是“观看演唱会/live house”、“参加音乐节”和“购买专业音响/耳机/麦克风等”三项花费在500元以上的消费者在分别占到各自总量的59.4%、40.5%和41.8%,远远高出其他付费类型。而以“购买会员”、“购买音乐流量包”、“为音乐人直接打赏”和“购买数字专辑或单曲”为主的线上付费类型则更加倾向中小额度花费,集中在10-500元花费区间,特别在10-100元的小额花费区间的占比远远高于其他付费类型。艾瑞分析认为,目前数字音乐付费以中小额度为主,主要原因是由于付费产品定价和特性造成,未来随着数字音乐付费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探索,其付费价格也有更多的可能性。2017年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付费类型花费占比情况,来源:样本N=500,来自XX咨询收集音乐消费者研究调研问卷。,18,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行为偏好消费者购买数字专辑主动性强,更关注内容和商品本身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在音乐付费行为上有较强的主动性,粉丝效应强,其购买决策更多依据个人偏好和判断。据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购买数字专辑更加关注音乐内容本身,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喜爱的明星发了新专辑就会购买”和“上新就会主动看,看到好的就会购买”,占比分别为69.4%和61.2%。消费者购买专业耳机、音响、麦克风等更加关注商品本身,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商品质量/配置高”和“商品的性价比高”,占比分别为80.4%和66.8%。消费者购买数字专辑主动性强,更关注内容和商品本身,来源:样本N=500,来自XX咨询收集音乐消费者研究调研问卷。,来源:样本N=500,来自XX咨询收集音乐消费者研究调研问卷。,69.4%61.2%56.7%48.1%47.8%,喜爱的明星发了新专辑 就 会 购 买上新就会主动去看,看到好的就会购买数字专辑价格优惠不会特别留意,看到喜欢的歌曲就会购买朋友推荐我购买,2017年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购买数字专辑的决策影响因素,80.4%66.8%61.7%59.2%44.0%40.8%,商品质量/配置高商品的性价比高对品牌有好感朋友推荐/口碑好商品由喜欢的偶像代言商品价格低,2017年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购买专业耳机、音响、麦克风等的决策影响因素,TGI=140.4,爵士,26.5%,重金属,21.7%,TGI=142.5,电音,26.1%,中国风,56.2%,43.4%,33.7%,TGI=136.5 嘻哈/说唱,27.4%,轻音乐,59.4%,流行,70.6%,电影原声,47.6%,TGI=140.1,R&B,22.7%,56.0%,49.6%,民谣,48.4%,19,2017年中国数字音乐用户音乐风格偏好37.2%29.0%37.2%62.2%摇滚37.4%66.4%78.8%56.6%31.8%古典55.2%数字音乐消费者(%) 数字音乐整体用户(%),2017年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音乐来源地偏好TGI130.3 韩国 127.2118.0 日本 122.5122.6 欧美 116.9106.2 港台 112.6101.4 内地 103.1喜爱 经常收听,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行为偏好数字音乐消费者音乐偏好广泛,更易接受独立音乐和世界音乐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在音乐风格和地域上有更加广泛的偏好。从音乐风格偏好来看,数字音乐消费者尤其喜爱电音、爵士、R&B和嘻哈/说唱等独立音乐风格。从音乐来源地上看,数字音乐消费者偏好国际化,尤其是日韩系音乐受到青睐。XX分析认为,平台刺激消费者进行音乐付费需在消费者的偏爱风格上重点布局,当前流行音乐仍为消费者喜爱基础最高的类型,是版权布局的基础,但在独立音乐风格、地域特色音乐的垂直化布局也将成为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举措。,注释:TGI指数= 目标群体中具有某一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总体中具有相同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标准数100。可反映目标群体在特定研究范围内的强势或弱势。来源:数字音乐整体用户样本N=1000,数字音乐消费者样本N=500。数字音乐消费者指2017年有过付费行为的数字音乐用户,数字音乐整体用户指包括付费用户和非付费用户在内的所有数字音乐用户。,注释:TGI指数= 目标群体中具有某一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总体中具有相同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标准数100。可反映目标群体在特定研究范围内的强势或弱势。来源:数字音乐整体用户样本N=1000,数字音乐消费者样本N=500。数字音乐消费者指2017年有过付费行为的数字音乐用户,数字音乐整体用户指包括付费用户和非付费用户在内的所有数字音乐用户。,20,75.4%,73.2%,37.8%,56.2%,56.0%,40.6%,47.4%,53.2%,68.0%,60.9%,25.3%,41.0%,40.4%,29.0%,33.3%,33.2%,111,120,149,137,139,140,142,160,分享及转发音乐,评论与点赞,撰写乐评,参与热门话题讨论,单曲打榜,自制歌单,发布动态,购买周边,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行为偏好数字音乐消费者拥有更高的互动热情中国数字音乐用户在音乐平台的互动行为趋于多样化,其中“分享及转发音乐”和“评论与点赞”是最主要的互动形式,在数字音乐整体用户群体中占比分别是68%和60.9%,在数字音乐消费者群体中占比分别是75.4%和73.2%。相比之下,数字音乐消费者群体更加偏爱在音乐网站上进行互动,并且互动程度更深。 “购买周边”的TGI指数最高,达到160,“撰写乐评”和“发布动态”TGI指数紧随其后,分别为149和142。2017年中国数字音乐用户互动行为偏好,数字音乐消费者(%),数字音乐整体用户(%),TGI,注释:TGI:即Target Group Index(目标群体指数),可反映目标群体在特定研究范围(如地理区域、人口统计领域、媒体受众、产品消费者)内的强势或弱势。TGI指数= 目标群体中具有某一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总体中具有相同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标准数100。来源:数字音乐整体用户样本N=1000,数字音乐消费者样本N=500,来自XX咨询收集音乐消费者研究调研问卷。数字音乐消费者指2017年有过付费行为的数字音乐用户,数字音乐整体用户指包括付费用户和非付费用户在内的所有数字音乐用户。,21,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行为偏好分析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特征分析中国数字音乐发展未来趋势与展望,1234,专业技术人员(律师/医生等),79.2,72.5,自由职业者,22,122.5,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画像数字音乐消费者群体更加年轻化、高端化在所有数字音乐平台用户群体中,有过音乐付费行为的用户群体更加年轻化、高端化。从年龄上看,数字音乐消费者在25-30岁的TGI指数在所有年龄段中最高,达111.8;从居住城市上看,一线城市TGI指数最高,达123.5;从学历来看,硕士/MBA/双学位和本科的TGI指数较高,分别达122.5和110.4;从收入来看,数字音乐消费者收入普遍较高,其中月平均收入20000元以上的TGI指数达166.7;另外数字音乐消费者群体普遍身居要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TGI指数分别达到了139.8和133。,58.7,94.0,104.5111.8106.0,36-40岁40岁以上,24岁及以下25-30岁31-35岁,59.544.4,103.281.7,123.5,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及以下城市博士硕士/MBA/双学位,一线城市,100.092.992.3,139.8133.0,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国家公务员企业基层员工学生,2017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画像,年轻化,高收入,高学历,管理层,一二线城市,本科 110.4 企业业主/个体户 92.3大专 77.5高中及以下 40.0注释:TGI:即Target Group Index(目标群体指数),可反映目标群体在特定研究范围(如地理区域、人口统计领域、媒体受众、产品消费者)内的强势或弱势。TGI指数= 目标群体中具有某一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总体中具有相同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标准数100。来源:数字音乐整体用户样本N=1000,数字音乐消费者样本N=500,来自XX咨询收集音乐消费者研究调研问卷。数字音乐消费者指2017年有过付费行为的数字音乐用户,数字音乐整体用户指包括付费用户和非付费用户在内的所有数字音乐用户。,55.2,106.496.279.7,125.6133.8,166.7,3000元以下,8001元10000元5001元8000元3000元5000元,20000元以上15001元20000元10001元15000元,23,87.0%80.1%,85.6%74.8%,90.4%83.9%,78.0%68.4%,86.6%79.9%,92.4%85.6%,81.4%73.2%,89.0%83.6%,86.0%78.0%,84.0%73.5%,59.1%,83.2%73.6%,85.8%80.4%,56.1%,付,软件,搜索引擎 社交网络 即时通讯 手机阅读 视频服务 手机购物 电子邮件 第三方支 网上银行 生活服务 旅行预订 下载应用 浏览新闻,资讯,游戏,摄影服务,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特征数字音乐消费者热衷购物与社交,更偏好旅游、游戏及摄影中国数字音乐用户热衷购物、娱乐、社交等服务,手机购物、即时通讯和第三方支付占比分别为85.6%、83.9%和83.6%,位居前三,而在数字音乐消费者中该三项占比更是达到了92.4%、90.4%和89%。对比来看,数字音乐消费者在旅行预订、摄影服务和游戏三项互联网服务的使用程度更高,TGI指数分别达到了129.3、129.1和122.7,可见愿意在数字音乐上付费的人,同时也倾向于旅游、游戏、摄影等其他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与消费。2017年中国数字音乐用户互联网服务使用情况,数字音乐消费者(%),数字音乐整体用户(%),TGI=129.376.4%,TGI=122.7TGI=129.179.6%72.4%64.9%,注释:TGI:即Target Group Index(目标群体指数),可反映目标群体在特定研究范围(如地理区域、人口统计领域、媒体受众、产品消费者)内的强势或弱势。TGI指数= 目标群体中具有某一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总体中具有相同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标准数100。来源:数字音乐整体用户样本N=1000,数字音乐消费者样本N=500,来自XX咨询收集音乐消费者研究调研问卷。数字音乐消费者指2017年有过付费行为的数字音乐用户,数字音乐整体用户指包括付费用户和非付费用户在内的所有数字音乐用户。,24,12.23%33.23%40.1%,10.32%28.97%46.8%,6.3%数字音乐消费者,7.5%数字音乐整体用户,2017年中国数字音乐用户旅行次数对比8.15% 6.35%,1次,2-3次,4-5次,6-10次,10次以上,102.5,112.3112.0104.1,112.6,142.2139.0138.6126.6121.4114.5113.4,看电视,带孩子/陪孩子逛街/购物上网,和朋友聚会,美容购买和阅读时尚杂志养宠物旅行烹饪看电影健身/运动,2017年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日常休闲活动TGI指数,中国数字音乐消费者特征数字音乐消费者更爱享受生活,全年旅行次数高跟中国数字音乐整体用户相比,数字音乐消费者日常更加喜欢美容、购买和阅读时尚杂志、养宠物、旅行等休闲活动,其中旅行在用户总量中占比最高,达63.8%,由此可见旅行是绝大部分数字音乐消费者更加偏爱的休闲活动。另外,数字音乐消费者全年旅游次数在“4-5次”、“6-10次”和“10次以上”三个区间均高于整体数字音乐用户。,注释:TGI:即Target Group Index(目标群体指数),可反映目标群体在特定研究范围(如地理区域、人口统计领域、媒体受众、产品消费者)内的强势或弱势。TGI指数= 目标群体中具有某一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总体中具有相同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标准数100。来源:数字音乐整体用户样本N=1000,数字音乐消费者样本N=500,来自XX咨询收集音乐消费者研究调研问卷。数字音乐消费者指2017年有过付费行为的数字音乐用户,数字音乐整体用户指包括付费用户和非付费用户在内的所有数字音乐用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