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检索号: 5961-H/HK2014150K-A02 密 级:无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示版) 项目名称: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编制日期: 2014 年 4 月 环境保护部制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址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 、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和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评价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法人代表: 项目名称: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 文件类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 项目委托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编 制 单 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证 书 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1905 号 审 核 人: 项 目 经 理: 报告表编制人员: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职 称 上岗证书号 职 责 签 名 濮文青 工程师 岗 A19050013 报告表编写 王元鹏 工程师 岗 A19050033 报告表编写王 俊 工程师 岗 A19050063 报告表编写、现场测试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1 025-58630870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 建设单位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法人代表 企业非法人 联 系 人 朱海涛 通讯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建工西街 3 号金雨大厦 9 层 联系电话 0931-2958685 传真 0931-2958685 邮政编码 730000 建设地点 变电站:武威市民勤县红沙岗能源化工建材工业园区内 线路:武威市民勤县境内 立项审批部门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力 4420 永久占地面积 新建塔基永久占地约1.12hm2绿化面积 - 总投资 4108 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 234.5 万元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5.7% 评价经费 (万元 ) / 预期投产日期 2015 年 1 工程内容及规模 1.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1.1 满足民勤红沙岗百万级风电基地送出的需要 民勤县红沙岗镇风能资源及太阳能资源丰富。根据红沙岗百万级风电基地规划方案,基地总装机容量为 1000MW,其中第一风场装机容量为 400MW,第二风场装机容量为300MW,第三风场装机容量为 300MW。 2012 年,风电基地已获得国家能源局(国能新能【 2012】 155 号) 关于甘肃省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工程前期工程及开发方案的复函 , 目前相关基建工程已陆续展开, 为了满足风电基地主体投产后电能迅速上网,建设民勤红沙岗百万级风电基地送出工程十分必要。 1.1.2 优化民勤地区电网网络结构 根据甘肃省 330kV 及以上电网规划, 2015 年,红沙岗 330kV 变电站将建成投运。变电站一期由 750kV 河西变电站出 2 回 330kV 线路主供并接入区域电网。本期风电基地送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2 025-58630870 出线路接入红沙岗 330kV 线路, 即实现了风电就近上网, 又为变电站提供了备用电源线,增强了区域的电网架构和供电可靠性。 综上,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1.2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项目概况 本工程地理位置图见图 1.1。项目概况见表 1-1。 表 1.1 本工程建设规模一览表 线路部分 工程名称 项目 本期规模 330kV 红沙岗风电 1#升压站至 2#升压站送电线路工程(以下简称“ 330kV 一二升压站联络线工程” ) 工程性质 新建 路径描述 本期线路起自风电基地第一升压站, 终止于风电基地第二升压站。 电压等级 330kV路径长度 17.9km 架设方式 单回路方式架设,导线三角排列 导线、地线型号 导线: 2 JL/G1A-300/40-24/7 型钢芯铝绞线 地线:双 OPGW 光缆 塔杆形式和数量 共使用杆塔 53 基,其中单回直线塔 42 基,单回转角塔 9 基,终端塔 1 基,调相塔 1 基 占地面积 总占地面积约 5.57hm2,其中塔基永久占地 0.68hm2,临时占地约 4.89hm2工程名称 项目 本期规模 330kV 红沙岗风电 2#升压站至 330kV 红沙岗变送电线路工程(以下简称“ 330kV 二红线路工程” ) 工程性质 新建 路径描述 本期线路起自风电基地第二升压站,终止于红沙岗330kV 变电站本期拟建 330kV 出线间隔。 电压等级 330kV 路径长度 12.2km架设方式 单回路方式架设,导线三角排列 导线、地线型号 导线: 2 JL/G1A-500/45-48/7 型钢芯铝绞线 地线:双 OPGW 光缆 塔杆形式和数量 共使用杆塔 34 基,其中单回直线塔 29 基,单回转角塔 3 基,单回终端塔 1 基,调相塔 1 基 占地面积 总占地面积约 3.78hm2,其中塔基永久占地 0.44hm2,临时占地约 3.34hm2变电部分 工程名称 项目 现有规模 本期规模 红沙岗 33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工程性质 新建 330kV 进线间隔 2回 本期新建 1 回 330kV 出线间隔至风电基地第二升压站 原有站区内占地 - 0.18hm2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3 025-58630870 化粪池 容积为 12.5m3,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 一期建设,本期沿用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处理能力 3t/h 一期建设,本期沿用 事故油池 容积为 75m3, 油水分离功能 一期建设,本期沿用 1.3 项目总投资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总投资为 4108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 234.5 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约为 5.7%。 1.4 评价指导思想与评价内容及重点 1.4.1 评价指导思想 330kV 高压输变电项目运行期无环境空气污染物、工业 废水和固体废物产生。施工期和运行期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有: ( 1) 330kV 送电线路及变电站运行时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 2) 330kV 变电站及送电线路运行时连续可听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3) 330kV 送电线路及变电站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的影响。 1.4.2 评价内容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 330kV 输电线路按新建 330kV 一二升压站联络线路工程和新建330kV 二红线路工程进行评价,变电站按红沙岗 330kV 变电站新建 1 回 330kV 出线间隔进行评价。 1.4.3 评价重点 对于本工程, 上述环境影响中最主要的是 330kV 送电线路及变电站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及噪声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因此,本次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 ( 1)施工期的施工噪声、土地利用、生态环境问题。 ( 2)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及无线电干扰对环境的影响。 ( 3)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对拟选方案进行分析,提出最佳的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减缓本工程建设可能产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4 025-58630870 2 编制依据 2.1 评价依据 2.1.1 采用的国家法规、规定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 年 12 月 26 日施行) 。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1999 年 1 月 1 日施行) 。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1997 年 3 月 1 日施行) 。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2011 年 3 月 1 日施行) 。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3 年 9 月 1 日施行) 。 ( 6)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1998 年 11 月 18 日施行)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第 2 号令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 2008年 10 月 1 日施行) 。 ( 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 18 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1999 年 2 月 1日施行) 。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 ( 10)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安部第 8 号令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 1999年 3 月 18 日施行) 。 ( 11)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628 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 ( 12)环境保护部,环办【 2012】 131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 。 2.1.2 采用的甘肃省法规及规定 ( 1) 甘肃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 2002 年 12 月 2 日) 。 ( 2) 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 ( 1997 年修正) 。 2.1.3 采用的技术规范、标准及编号 (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HJ2.1-2011) 。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 HJ2.2-2008) 。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HJ2.4-2009) 。 ( 4)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HJ/T24-1998) 。( 5)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 HJ/T10.2-1996) 。 ( 6)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 。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5 025-58630870 ( 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 HJ19-2011) 。 ( 8)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 ( 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 ( 10)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 GB15707-1995) 。 ( 11) 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 GB/T7349-2002) 。 ( 12)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 ( DL/T988-2005) 。( 13) 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 GB50545-2010) 。 ( 14) 高压架空送电线路无线电干扰计算方法 ( DL/T691-1999) 。 ( 16) 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 HJ681-2013) 。 2.1.4 工程设计资料 ( 1)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甘肃省电力设计院( 2013.08) 。 2.1.5 项目的有关批复、环评委托书 ( 1)本工程项目委托书(附件一) ; ( 2)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经研设咨【 2014】 160 号” 关于印发甘肃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的通知 (附件二) ; ( 3)武威市规划局“武市规函【 2013】 103 号关于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路径的规划意见 ” (附件三) ; ( 4)民勤县林业局盖章同意本期线路工程的路径走向(附件四) ; ( 5)民勤县国土资源局盖章同意本期线路工程的路径走向(附件五) ; ( 6)民勤县草原监理站盖章同意本期线路工程的路径走向(附件六) ; ( 7)民勤红沙岗工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盖章同 意本期线路工程的路径走向(附件七) ; ( 8)甘肃省环境保护厅“甘环核发【 2013】 14 号” 关于民勤红沙岗 330kV 送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附件八) 。 ( 9)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发改能源函【 2014】 8 号” 关于同意酒泉金塔等6 个 330 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的函 (附件九) 。 ( 10)本工程现状监测报告(附件十) 。 2.2 拟建项目周围主要敏感目标 经现场调查,本工程变电站四周及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6 025-58630870 生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亦无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重要湿地等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在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内无导航台、卫星地面站与广播电视发射塔等设施。因此确定本次环评的关注的环境要素为所涉变电站四周及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和居民民房。本工程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2.1 所示。表 2.1 本工程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工程名称 敏感目标 方位 最近距离 基本情况 环境要素 330kV 红沙岗风电 1#升压站至 2#升压站送电线路工程 经现场勘查,站址四周评价内无环境保护目标 生态环境 330kV 红沙岗风电 2#升压站至 330kV 红沙岗变送电线路工程 经现场勘查,线路沿线评价内无环境保护目标 生态环境 红沙岗 330kV 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周家井村民房 SE 距站址最近约 270m 一层平顶民房 RI、 E、 B、 N 注: RI-无线电干扰; N-噪声; E-工频电场; B-工频磁场 2.3 评价方法 本期工程在红沙岗 330kV 变电站站内扩建 1 回 33kV 出线间隔,不增加主变等设备, 且目前红沙岗 330kV 变电站正在建设中, 因此本次结合现状监测结果和红沙岗 330kV变电站一期环评预测结论评价本次间隔扩建工程后变电站电磁环境、声环境影响。 对 330kV 送电线路采用类比监测和理论计算等方法进行预测评价, 类比的项目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及噪声。本工程线路采用单回方式架设,故本次环评选取了 330kV 张园线单回线路做类比测量。 本段新建送电线路共拟设 87 基铁塔,均位于戈壁荒漠。根据线路塔基占地面积分析线路塔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在工程建设时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 2.4 评价因子 ( 1)施工期 1)施工期的土地占用; 2)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施工的水土流失; 3)临时征用土地对生态的影响; 4)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施工噪声、扬尘、施工排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2)运行期 1)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 2)声环境:等效连续 A 声级。 3)其它:生态、景观、生活污水等。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7 025-58630870 2.5 评价范围 参照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HJ/T24-199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 HJ2.4 2009)中有关内容及规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如下: ( 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评价范围 为送电线路走廊两侧 30m 带状区域、以变电站站址为中心的半径 500m 范围内区域,重点评价变电站围墙外 100m 以内区域。 ( 2)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 为送电线路走廊两侧 2000m 带状区域、重点评价送电线路走廊两侧 100m 区域;变电站围墙外 2000m 或距最近带电构架投影 2000m 内区域,重点评价变电站围墙外 100m以内区域。 ( 3)噪声评价范围 为送电线路走廊两侧 30m 带状区域、变电站围墙外 100m 区域。 ( 4)生态评价范围 为输电线路走廊两侧 300m 带状区域;变电站围墙外 300m 内区域。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8 025-58630870 3 项目概况 3.1 线路部分 3.1.1 线路路径方案及规模 ( 1) 330kV 一二升压站联络线工程 根据武威市发改委和红沙岗工业园区管委会建议,本次新建 330kV 线路利用风机之间的行道从第一风电场和第二风电场中间穿过,因此线路路径唯一。具体描述如下: 线路从红沙岗风电 1#升压站向东采用一基终端塔出线,出线后平行第一风场园区规划道路走线至 188#风机附近右转,线路进入第二风电场中间走线,在线路到达 139#和140#风机中间时左转,接入 330kV2#升压站。新建线路全长约 17.9km,曲折系数 1.06,线路沿线海拔高度在 1400 1450m 之间。 ( 2) 330kV 二红线路工程路 本期线路在穿越第三风电场时,由于设计勘测尚未进行,预先架设线路,风机地勘时考虑对线路的有效避让。 本期线路从红沙岗风电 2#升压站向南采用一基终端塔出线后左转,线路向东南方向走线至河雅公路附近,线路跨过 3 条 35kV 线路, 110kV 红新线、 110kV 红双线及河雅公路后,接入红沙岗 330kV 变电站。新建线路全长约 12.2km,曲折系数 1.04,线路沿线海拔高度在 1370 1420m 之间。 本工程线路路径图见图 3.1。 3.1.2 线路路径合理性分析 武威民勤红沙岗能源化工建材工业园区位于民勤县西部,东距县城 73km,南邻镍都金昌 50km,西距阿右旗 81km,北至雅布赖盐场 60km,省道河雅公路、额周公路和民西公路在此交汇,金阿铁路专用线从兰新铁路金昌火车站接入园区,交通便利。园区始建于 2005 年, 2008 年被批准为市级工业园区, 2010 年 4 月被批准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2011 年被列入甘肃省开发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在政策、资金、基础建设等方面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 27 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 户,从业人员 1600 多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54 亿元,以能源发电产业、煤电化工产业和建材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一区多园”产业体系逐步形成。近年来,园区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4 亿多元,完成红沙岗镇区“五纵六横”主干道路、部分路灯架设和通道绿化工程,实行集中供热、供水、排水。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9 025-58630870 税务、金融、司法、教育、医疗、电力、水务、货运、客运等职能服务机构入驻园区。 随着清洁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园区布局结构的调整,现有的规划已不能适应园区发展需要。 2012 年 12 月,园区管委会委托中咨城建设计有限公司编制武威民勤红沙岗能源化工建材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2013 2030) ,并于 2013 年 3 月18 日通过专家组评审。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包括东、西、南三个分区,总面积 5414km2,规划核心区面积 234km2。其中,红沙岗镇区 6km2,清洁能源产业园 3565km2,煤电化产业园 18km2,优势资源转化产业园 10km2,装备制造产业园 6km2,现代物流产业园 6km2,建材化工产业园 5km2,矿区 70km2,其它非建设用地 1728km2。 总体规划形成“一核两轴四区一点”的功能结构和“ 3 2 1”的产业结构体系。经过全方位开发建设和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规划实施,将红沙岗工业园建设成为以清洁能源产业、煤电化工产业和建材化工产业为主导,现代物流、装备制造、技术研发中试、区域贸易等配套产业为辅具备现代产业体系的工业园区,发展成为区域重要的能源产业及示范应用基地、金武经济区核心经济增长极、甘肃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和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 1)本期线路于风电基地内走线,线路沿线土地类型皆为“清洁能源用地” (现状为戈壁荒漠) ,线路路径为规划的电力通道,线路的架设对工业园区的其他规划和产业布局无影响,线路的走向亦已取得武威市规划局复函同意,符合区域规划; ( 2)本期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无可开发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敏感区等敏感区域; ( 3)经本次现场勘查,本期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无居民居住,线路运行都沿线的区域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小。 本期线路与武威民勤红沙岗能源化工建材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的相对位置关系见图3.2。 3.1.2 导、地线选择 根据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期线路工程中 330kV 一二升压站联络线工程导线采用 JL/G1A-300/40-24/7 型钢芯铝绞线, 330kV 二红线路工程采用 JL/G1A-500/45-48/7 型钢芯铝绞线。线路地线均采用采用 2 根 OPGW 光缆。 表 3.1 本工程线路导线主要机械特性表 型号与规格特性 JL/G1A-300/40-24/7 JL/G1A-500/45-48/7 结构 (mm) 铝 24/3.99 48/3.6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10 025-58630870 钢 7/2.66 7/2.80 计算截面( mm) 铝 300.09 488.58 钢 38.9 43.10总计 338.99 531.68 直径( mm) 23.94 30.00弹性模量( Mpa) 73000 65000 热膨胀系数 1/ 19.6 20.5计算重量 kg/km 1133 1685.8 计算拉断力 N 92220 127310 安全系数 2.5 2.5平均运行张力 kN 25% 25% 3.1.3 杆塔与基础 ( 1)杆塔 本期 330kV 一二升压站联络线工程共使用杆塔 53 基,其中单回直线塔 42 基,单回转角塔 9 基,终端塔 1 基,调相塔 1 基; 330kV 二红线路工程共使用杆塔 34 基,其中单回直线塔 29 基,单回转角塔 3 基,单回终端塔 1 基,调相塔 1 基。本工程杆塔使用情况见表 3.2,本工程新建杆塔一览图见图 3.3。 表 3.2 本工程杆塔特性一览表 铁塔型号 呼高( m) 水平档距 垂直档距 基数 330kV 一二升压站联络线工程 3A1-ZMC1 24 380( 400) 600 5 27 380( 400) 600 10 30 380( 400) 600 10 3A1-ZMC2 27 530( 550) 800 8 30 530( 550) 800 5 39 480( 500) 800 4 3A1-JC1 21 600 900 2 3A1-JC2 21 600 900 4 3A1-JC3 21 600 900 3 3A1-DJC 21 350 500 1 调相塔 21 350 500 1 合计: 53 基 330kV 二红线路工程 3B2-ZM1 24 400( 380) 500 5 27 400( 380) 500 8 30 400( 380) 500 3 3B2-ZM2 27 480( 450) 600 6 30 480( 450) 600 5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11 025-58630870 39 430( 400) 600 2 3B2-J1 21 400 600 1 3B2-J2 21 400 600 1 3B2-J3 21 400 600 1 3B2-DJ 21 350 500 1 调相塔 21 350 500 1 合计: 34 基 ( 2)基础 本工程主要推荐采用直板式基础,同时在易于成孔的地段采用碎石掏挖基础,以保护环境。 板式基础、掏挖基础: C30 基础保护帽: C15 基础配筋: HPB300 和 HRB335(有良好的加工条件下可全部采用 HRB335) 地脚螺栓: 主要采用 Q235钢、 35号钢, 其质量标准应符合 优质碳素结构钢 ( GB-699)的要求。 3.1.4 线路路径交叉跨越情况 本工程线路主要交叉跨越情况详见表 3.3 所示。 表 3.3 本工程线路主要交叉跨越情况一览表 序 号 交叉物名称 等级 跨越次数 备注 330kV 一二升压站联络线工程 1 电力线 35kV 16 跨 2 大车路 - 3 跨 330kV 二红线路工程 1 电力线 110kV 3 跨 2 电力线 35kV 2 跨 3 电力线 10kV 2 跨 4 电力线 三级 2 跨 5 通讯线 - 2 跨 6 公路 - 1 跨 7 大车路 - 3 跨 3.1.5 塔基占地 本期 330kV 一二升压站联络线工程塔基永久占地约 0.68hm2; 330kV 二红线路工程塔基永久占地约 0.44hm2。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12 025-58630870 3.2 变电站部分 3.2.1 变电站地理位置 红沙岗 330kV 变电站位于武威市民勤县红沙岗能源化工建材工业园区内,紧邻 212省道;站址东南侧约 270m 为周家井村村落,站址其余三侧为戈壁荒漠。 站址周边无矿产资源开采、文化遗址、地下文物、古墓设施、军事设施、通信电台、飞机场、导航台、风景旅游区和各类保护区等。 3.2.2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 红沙岗 330kV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见图 3.4,站址周围概况图见图 3.5。 由平面布置图可以看出, 330kV配电装置选用常规敞开式设备,采用户外中型断路器三列布置,位于变电站的南侧,向东西两个方向出线。主变压器布置在变电站的中部,主变 330kV采用高架横穿向下引线入串,预留 3#主变从 I段母线上方横穿进串。变压器为户外落地式布置,紧邻站区主干道,运输方便。 35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中部的主变区内。 110kV配电装置布置在整个变电站的北部, 110kV向北出线。主控楼等变电站生产、生活附属设施布置在站内生活区侧即进站大门侧。站变电站设备布置集中,工艺系统合理,布置清晰、美观,站区占地面积小。变电站围墙南北方向最长 237.65m,东西方向最宽 165.5m,站区围墙内占地面积为 3.5322hm2(合 52.98亩)。 3.2.3 变电站一期工程建设规模 红沙岗 330kV 变电站一期工程建设规模如表 3.4 所示。 表 3.4 红沙岗 330kV 变电站一期工程建设规模 项目 一期规模 主变压器 2 360MVA 330kV 进线间隔 回,至 750kV 河西变电站 110kV 出线间隔 4回 35kV 低压电抗器 2 30MVar 35kV 低压电容器 20MVar 占地面积 3.98821hm2站内建筑面积(主控楼等) 1029.2m2站区围墙长度 806.3m环保工程 * 化粪池 1 座,容积为 12.5m3;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1套,处理量 3t/h;事故油池 1 座,容积为 75m3,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油水分离功能 辅助工程 * 1 座 50m3钢筋混凝土污水集水池, 1 座 100m3雨水收集池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13 025-58630870 *注:前期所设环保工程和辅助工程本期沿用 经本次现场勘查, 红沙岗 330kV 变电站尚在建设中, 站区围墙、 部分 330kV 及 110kV出线架构已经建成。 3.2.3 本期建设规模 本次工程需在红沙岗 330kV 变电站站内扩建 1 回进线间隔至风电场 2#升压站,利用一期预留位置,不新征地。本期建设不改变本站布置形式,也不改变现有的主接线形式。本期建设本着与一期工程设备选型一致的 原则进行设备选择,具体设备选型如表 3.5 所示。 表 3.5 本期扩建工程主要设备选型 项目 主要技术参数 SF6 气柱式断路器 额定电压 363kV额定电流 4000A 额定开断电流 50kA额定短路持续时间 3S 330kV 隔离开关 额定电压 363kV 额定电流 4000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有效值) 125kA 额定短路持续时间 3S 330kV 电流互感器 额定电压 363A 额定一次电流 保护级, 2 1000A 额定二次电流 1A次级排列 0.2S/0.5/5P30/0.5/0.2S 额定短时热电流(有效值) 50kA额定动稳定电流(峰值) 125kA额定短路持续时间 3S 330kV 电压互感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额定电压比 准确级 0.2/0.5/3P/3P330kV 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 额定电压 300kV持续运行电压 228kV8/20us、 10kA 下雷电残压(峰值) 727kV 8/60us、 2kA 下雷电残压(峰值) 618kV 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33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5961-H/HK2014150K-A0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14 025-58630870 3.2.4 变电站间隔扩建的合理性分析 由武威民勤红沙岗能源化工 建材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 (图 3.1)可知,本期拟扩建间隔的民勤红沙岗 330kV 变电站位于规划武威民勤红沙岗能源化工建材工业园区的核心区内,是工业园区规划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在选址过程中即充分考虑了与园区规划发展的符合性,变电站选址与红沙岗镇居民密集规划区域距离为 0.62km,变电站 330kV 进出线、 110kV 进出线均在园区规划中预留了走廊,并与园区内规划建设项目保持了防护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