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填 报 说 明 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委托持有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的单位编制。 一、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 二、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管渠等应填写起止地点。 三、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四、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五、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风向和距厂界距离等。 六、环境质量现状 指环境质量现状达到的类别和级别;环境质量标准 指地方规划和功能区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执行排放标准 指与环境质量标准相对应的排放标准;表中填标准号及达到类别或级别。 七、结论和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八、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审查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九、本报告表应附送建设项目立项批文及 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总平面布置图、排水管网总图和监测布点图等有关资料,并装订整齐。 十、本表填写 4 份,报环保局审查,填写时字迹应工整清楚。 十一、此表经审批后,若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建设地址或周围环境等有重大改变的,应修改此表内容,重新报原审批机关审批。 十二、编制单位应对本表中的数据、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及结论负责。 十三、经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和要求,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 施工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十四、项目建设单位,必须认真执行本表最后页摘录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1 基本情况 表 1 项目名称 重庆渝北区龙山 养老院项目 建设单位 重庆匠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汪永 联 系 人 陈 玲 联系电话 13708359298 邮政编码 401147 通讯地址 重庆渝北区龙山街道松石支路 25 号 建设地点 重庆渝北区龙山街道松石支路 25 号 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社会服务 总投资 500 万元 环保投资 46 投资比 例 9.2% 占地面积 3000m2 房屋建筑面积 15040m2 评价经费 年能耗情况 煤 / 万吨, 煤平均含硫量 / 电 7 万度 油 / 吨 天然气 0.9 万 米 3 用 水 情 况 (万吨 ) 分 类 年用水量 年新鲜用水量 年重复用水量 生产 用水 / / / 生活用水 4.88 4.88 0 合 计 4.88 4.88 0 工程内容及规模: 1.1 项目由来 重庆渝北区龙山 养老院是由 重庆匠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建设 的一所社会服务机构,主要为需要帮助的 社会老 人提供一个温暖的家园。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2015 年)规划纲要提出,强化社会保障。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建设 养老院 、儿童福利院,逐步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动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因此,重庆匠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拟在重庆渝北区龙山街道松石支路 25 号 原武术学校改造原建筑物 建设龙山 养老院项目 是必要的。 重庆渝北区龙山街道松石支路 25 号原为重庆市江龙武术学校,为重庆禄福建筑公司所建设 ,学校有 1 栋 7F 教学楼、 1 栋 9F 宿舍楼、 1 栋 8F 综合大楼及 1 栋 1F 办公用房。 因发展需要重庆禄福建筑公司与重庆匠人装饰有限公司合作拟将此学校改装成龙山养老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通知书渝【北】环评通【 2014】 009 号要求, 本项目 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重庆国咨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受 重庆匠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委托,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报 告表的编制工作。 2 1.2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重庆渝北区龙山 养老院 项目 ; 建设单位:重庆 匠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重庆渝北区龙山街道松石支路 25 号; 建设规模: 原用地 面积为 3000m2,建筑面积为 15040m2; 项目投资: 500 万元,环保投 资 46 万元,占总投资的 9.2%; 建设周期:共 12 个月 ; 建设内容: 将原 1 栋 7F 教学楼、 1 栋 9F 宿舍楼、 1 栋 8F 综合大楼及 1 栋 1F 办公用房改造成养老院。拟设客房 207 间,总床位 500 张,可供 500 人入住。 1#与 2#楼 1F 设沿街商业门面。配套配置柴油发电机。 本项目 组 成 一览表 见表 1-1。 表 1-1 项目组成 一览表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备注 主体工程 养老院 1#楼 7F;主要包括客房、医疗门诊室、休闲娱乐室等。 养老院 3 栋总建筑面积为15000m2 2#楼: 9F;主要包括养老院接待大厅、特护间等。 3#楼: 8F;主要包括客房、厨房、餐厅等。 配套工程 办公用房 1 间, 1F,位于项目场地南侧 建筑面积 40m2 商业门面 1#与 2#楼 1F 设有沿街商业门面,共 7 间 总建筑面积为 284.12m2 医疗门诊 位于 1#楼 1F;包括门诊室、输液室、理疗 室、化验室、配药室等 医疗门诊主要从事开药、注射疫苗、输液、外伤敷药等简单卫生服务,不设病床位,不对外服务。 值班管理室 养老院每层均设 1 个值班管理室。只设有护士人员休息室,无职工宿舍。 食堂 位于 3#楼 1F;餐厅共 2 个,包房共 4 间 其中 1#楼 2F 设餐厅 1 个,包房 1 间 发电机房 位于 3#楼 1F,背靠山墙 1 个 储油间 位于 3#楼 1F,发电机房内 柴油库存 200L,桶装 消防水 泵房 位于项目场地西南角落,靠近消防水池 / 消防水池 位于项目场地西南角落 1 座; 540m3 公用工程 空调系统 在各房间设分散式的空调系统,无中央空调。 / 供水 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 / 排水 污水处理达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汇入 唐家沱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 3 供电 电源由市政电网供给。 / 环保工程 废水处理 新建设 扩建 隔油池,处理能力不小于 22m3/d;新建1 座消毒池,处理能力不小于 1m3/d。 医疗门诊废水经单独管网收集后进入消毒池 消毒 后同 1#、 2#楼的 生活污水一起进入 1#生化池 处理。 3#楼的 生活污水(其中餐饮废水需先隔油 ) 进入 2#生化池 处理。 依托设施 江龙武术学校已建 有 两座生化池,容积均为100m3/d,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 1#生化池用于处理 1#与 2#楼的污水, 2#生化池用于处理 3#楼的污水。 由于 1#生化池位于 1#楼东侧临街门面下,设置位置不合理, 本环评要求 原临街的 1#生化池调整位置后新建 ,新建的 1#生化池位于本项目 1#楼的南侧。 废气处理 食堂油烟经 油烟净化器净化后通过专用烟道 引至3#楼 屋 顶 排放 。 / 1#、 2#污水处理产生的恶臭采取设置的通气立管分别就近 引至 1#、 3#楼 屋顶高空排放 / 备用柴油发电机临时工作时排放的废气通过专用排气 烟道引至 3#楼楼 顶 排放 / 固废处理 各层设 1 个生活垃圾收集桶;医疗废物 临时储存设施 设在 1#楼 1F 内 / 注 : 据业主提供资料,养老院沿街门面主要引入为 老人配套的一些店铺,比如:成人尿不湿、保健品、 日常用品 等。 特护房间是专为完全失能的老人使用,里面有康复设施等。 大护理区也是失能老人使用, 只是 价格比标间低 。 表 1-2 养老院 各 楼 层功能布局表 楼层 建设内容 备注 1#楼 (4500m2) 1F 医疗 门 诊 门诊 室、 理疗 室、 化验 室、 输液室、 配药室 、 财务室 医疗门诊主要从事开药、注射疫苗、输液、外伤敷药 等简单卫生服务,不设病床位 ,不对外服务 。 门面 3 间 / 其他 办公室 1 间,值班室 1 间,培训室 1 间,保安室 1 间,清洁间、公共卫生间 / 2F 生活娱乐室 老人阅 览 室 3 间,棋牌室 2 间,露天茶 室 / 餐饮 餐厅 1 间,小包房 1 间,配餐台1 间 / 洗脚房 最多可容纳 12 个人 其他 办公室 1 间 、护士站休息室 1 间、卫生间 3-4F 客房 每层设客房 13 间 共 26 间, 52 床 老 年活动室 各层设 1 间 / 其他 护士站休息室 1 间、卫生间 / 5-7F 客房 每层设客房 13 间 共 39 间, 78 床 4 其他 护士站休息室 1 间、卫生间 / 2# (6000m2) 1F 接待大厅 养老院接待大厅 1 间 (包括展示厅 ) / 销售部 2 间 洗衣房 1 间 / 门面 4 间 2F 特护房 9 间 18 床 其他 护工接待室、值班室、清洁房、 公共卫生间 / 3F 特护房 11 间 22 床 娱乐活动区 1 间 其他 护工接待台、清洁房、公共卫生 间 / 4F 特护房 9 间 18 床 护工休息室 1 间 淋浴室 1 间 / 其他 护工接待台、清洁房、公共卫生 间 / 5F 特护房 9 间 18 床 护工休息室 1 间 大护理区 20 床 / 淋 室 1 间 / 其他 护工接待台、清洁房、公共卫生 间 / 6-9F 特护房 每层 10 间 共 80 床 护工休息室 每层 1 间 大护理区 6-8F 每层各设 20 床 共 60 床 其他 护工接待台、清洁房、公共卫生 间 / 3#楼 (4500m2) 1F 食堂 餐厅 1 个,包房 3 间, / 厨房 厨房 1 间 / 库房 主、副食库各 1 间、熟食区及百菜间 / 2-4F 客房 每层设客房 10 间,其中 3 间套房 共 30 间, 60 床 5 值班室 每层设值班室 1 间 共 3 间 5-8F 客房 每层设 15 间,有 1 床和 2 床的客房 共 60 间, 94 床 值班室 每层设值班室 1 间 共 4 间 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 建设内容经济指标一览表,详见表 1-3。 表 1-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 计量单位 数量 备注 规划净用地 m2 3000 总建筑面积 m2 15040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m2 15040 总房间数 间 207 床位数 张 500 停泊车位 个 0 本项目 不设停车位 容积率 5.01 建筑密度 % 65.43 1.4 总平面图布置 本项目 场地边界 大体 呈 梯形 , 由 1#、 2#、 3#三栋楼及 1 间办公用房组成,充分利用地形, 1#与 2#楼靠松石支路侧,紧连,采用围合的方式, 3#楼靠近西侧,呈长方形,顺着梯形场地倾斜,办公用房位于场地的南侧。 1#、 2#与 3#楼之间为室外活动场地,养老院主要出入口设在拟建场地的东南角落, 1#与 2#楼的 主入口设在 西 面 背离松石支路, 3#楼主出入口设在东侧面向室外活动场地侧。 总体布局符合规划、消防、人防、环保、防灾、减灾等要求 ,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另外,由于 原江龙武术学校的 1#生化池位于 1#楼东侧临街门面下,设置位置不合理,本环评要求 建设单位 调整位置后新建 1#生化池(处理能力不小于 82m3/d)及污水管道。 本项目 的总平面布置见 附图三 。 1.5 交通组织 场地外部实现人车分流可提高 养老院 的舒适与安全。 养老院人行 主入口设置于场地 东侧 , 车流出入口设置于场地 东南侧 ,主要供车辆出入,快捷便利。 养老院 东 面紧邻道路,可满足车辆进出和消防扑 救的要求。 6 1.6 劳动定员 本项目建成后,预计 工作人员 55 人(其中医务人员 4 人) ,实行 8h 工作制, 3 班倒,年工作日 365 天。 1.7 给水设计 1、用水量估算 项目营运期 用水 主要为 养老人员 及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 用水 、食堂用水及少量的医疗门诊废水等 。参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2009 年版 )及 “关于印发重庆市城市经营及生活用水定额(试行)的通知 ”(渝市政委 2006224 号)中规定的重庆市用水标准,并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规定 , 本项目 营运期水量核算见 表 1-4。 表 1-4 项目用水量及排水量估算表 序号 用水项目名 称 最大 使用人数或规模(人 /d) 用水量标准 最高日用水量 ( m3) 最高日排水量 ( m3) 1#生化池 1 1#、 2#楼养老人员 346 150L/人 .d 51.90 46.71 工作人员(包 括医务人员) 30 50L/人 .d 1.50 1.35 3 医疗门诊废 水 50 15L/人 .次 0.75 0.68 4 洗衣房 300kg 干衣服 60L/kg 18.00 16.20 5 商业门面 284.12m2 10L/m2d 2.84 2.56 6 未预见用水 量 按 15 项用水量之和的 10%计 7.50 6.75 7 小计 82.49 74.25 2#生化池 1 3#楼养老 人员 154 150L/人 .d 23.10 20.79 2 工作人员 25 50L/人 .d 1.25 1.12 3 厨房食堂 555 40L/人 .d 22.20 19.98 4 未预见用水 量 按 13 项用水量之和的 10%计 4.66 4.19 5 小计 51.21 46.08 合计 133.70 120.33 注:排水量按用水量的 90%计; 废 水处理设施的日处理能力不小于最高日排水量的 1.1 倍。 2、供水水源 水源由地块 东 侧 道路市政给水管接入 养老院 的给水管网。 7 3、给水系统 本规划预设的常规条件是:地块 东 侧 城市给水干管水压 0.35MPa,即市政给水可满足高度 24m 以下建筑的供水压力。 1.8 排水设计 本项目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分别接入该区的雨、污管网。本项目位于 重庆渝北区龙山街道松石支路 25 号 。 废水经 生化 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96)中三级标准后 经市政管网 排入 唐家沱 污水处理厂处理达一级 A 标准后排入 长 江。 8 产品的主要原辅材料名称及年消耗数量 表 2 2.1 项目原辅材料消耗 本项目 主要原辅材料统计见表 2-1。 表 2-1 主要原辅材料统计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耗量 备注 1 环保地胶 m2 15000 施工期 2 墙面环保乳胶漆 m2 40000 3 顶面石膏板吊 顶乳胶漆 m2 15000 4 水 104m3/a 4.88 营运期 5 电 104kwh/a 7 6 气 104m3/a 0.9 2.2 主要设备 项目 建设方目前尚无较完整的设备采购计划。 医疗门诊室 大致 需新购的设备见表 2-2。 表 2-2 主要设备一览表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计量单位 尿液分析仪 / 1 台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 1 台 全自动血球分析仪 / 1 台 电解质分析仪 / 1 台 离心机 / 1 台 单目显微镜 / 1 台 恒温冰箱 / 1 台 冰箱 / 1 台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 为 改扩建 项目, 本项目 所在地 原 为重庆江龙武术学校 , 于 1995 年建成, 由重庆禄福建筑公司所建 。总占地面积 3000m2, 有 1 栋 7F 教学楼、 1 栋 9F 宿舍楼、 1 栋 8F综合大楼及 1 间办公 用房 。 江龙武术学校有学生约 500 名,教师约 60 人 ,约 350 名学生住校 ,约 350 人 吃食堂 。 重庆江龙武术学校 污染物产生及其治理措施 如下: 废水: 江龙武术学校的废水主要为学校师生的生活污水 及学校食堂的餐饮废水 。据建设单位提供, 1#、 2#楼的废水实际排放量约 80m3/d, 3#楼的 废水 实际 排放量约 50m3/d,学校修建了两座 处理能力均为 100 m3/d 的 生化池处理废水 。 1#生化池位于 1#楼 东侧 临街门面 地下 ,用于处理 1#教学楼与 2#宿舍楼的生活污水; 2#生化 池位于 3#楼前广场地下 ,用于处理 3#综合大楼产生的生活污水。其中学校食堂餐饮废水先经隔油池 ( 1m3/d) 隔油 9 后再同 3#综合大楼产生的 其他生活污水 一起进入 2#生化池。 所有废水经生化池处理达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96)中三级标准后 经市政管网 排入 唐家沱 污水处理厂处理达一级 A 标准后排入 长 江。 本环评要求 : 由于 原江龙武术学校的 1#生化池位于 1#楼东侧临街门面下,设置位置不合理,本环评要求 养老院的建设单 位 将 原临街的 1#生化池调整位置后新建 ,新建的 1#生化池位于 本项目 1#楼的南侧。 废气: 废气主要为 厨房油 烟及 生化池臭气。 厨房油烟 经油烟净化器(处理效率达 85%以上)处理后 外排。 本环评 要求 : 本环评要 求 建设单位 修建专用 烟道, 厨房油烟 经油烟净化器(处理效率达 85%以上)处理后 通过专用烟道引至 3#楼 楼 顶排放 ; 对 1#、 2#生化池 废气 进行有组织收集后,采用专用通气立管 分别 就近引至 1#与 3#楼 楼 顶 排放, 且设置位置应远离附近的居民及办公楼。 固体废物 : 固废主要 为 师生的 生活垃圾 、餐厨垃圾 及 两座 生化池产生的污泥。 学校共有师生 560 人 ,按照每人每天 0.5kg 计算,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280kg/d; 食堂餐厨垃圾按 0.4kg/人 天 计, 每天 约 350 人用餐,则餐厨垃圾产量为 140kg/d;两座生化池的污泥产生量约 1.8t/a。 生活垃圾 由专门人员 每天 收集 后 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餐厨垃圾 每天潲水桶收集 交由当地人民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的、取得城市餐厨垃圾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理 ;生化污泥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掏后统一运往城市垃圾填埋场 。 重庆江龙武术学校产排污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2-3 原 江龙武术学校 污染物产排情况表 类别 污染物名称 产生浓度 产生量 排放浓度 排放量 废气 生化池臭气 少量 / 少量 废水 ( 130m3/d) COD 400mg/L 14.56t/a 300 mg/L 10.92(1.82)t/a BOD5 250 mg/L 9.10t/a 150 mg/L 5.46(0.36) t/a SS 200mg/L 7.28t/a 150 mg/L 5.46(0.36)t/a NH3-N 50mg/L 1.82t/a 25 mg/L 0.91(0.18)t/a 动植物油 50mg/L 1.82t/a 15 mg/L 0.55(0.04)t/a 固废 生活垃圾 / 78.4t/a / / 餐厨 垃圾 / 39.2t/a / / 生化污泥 / 1.8t/a / / 注:处理后的产生量一栏中()内数据表示项目废水中各污染物排入环境的量 10 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表 3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3.1 地理位置 渝北区位于重庆主城东北部,地跨东经 1062730 1065758、北纬 293445300722之间。东邻长寿区、南与江北区毗邻,同巴南、南岸、沙 坪坝区隔江相望,西连北碚、合川区,北接四川省广安地区的华蓥市。幅员 1452 平方公里, 辖 15 街道、 11镇。 本项目 位于 重庆渝北区龙山街道松石支路 25 号 , 详 见 地理位置图 。 3.2 地 形 、地貌 区境内地质构造形态组合分两种类型褶皱束,主要有 3 条背斜,西部以龙王洞背斜为主,属华蓥山帚状褶皱束;东部为铜锣峡背斜和明月峡背斜,属宣汉重庆平行褶皱束。褶皱带呈东北东向展布,狭长不对称,褶皱紧密,向斜宽,背斜窄,断裂较小。区境地层岩性,属沉积岩广泛发育区。出露地层总厚约 34164478m。其中侏罗系分布最广,约占 73%,三叠 系次之,约占 21%,二叠系出露面积仅在区境东北及西北的背斜高点有少量分布,仅占 1%。此外,第四系地层属零星分布。区境地处巴渝平行岭谷地带,地势又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全境由华蓥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的 3 条西北 东南条状山脉与宽谷丘陵交互组成平行岭谷景观,北部山地海拔 1460800m,中部一般 800450m,东南部 450155m。 3.3 地质 特 性 渝北区地质属沉积岩广泛发育区,地质形态为华蓥山帚状褶皱束和宣汉 -重庆平行褶皱束,褶皱带呈北北东向展布,狭长而不对称,褶皱紧密,向斜宽,背斜窄,断裂少。地貌多呈 垄岗状,山体雄厚,长岭岗、馒头山、桌状山错落于岭谷间,地势起伏较大。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谷坡河岸多溶洞。 本 项目区内地质构造简单,区内地层连续、完整,无突变、地层缺失现象。根据初步踏勘,项目选址所在地未见滑坡、冲沟、塌落等不良地质现象。 3.4 气候、气象 渝北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暖春早、秋短夏长、初夏多雨、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阴雨、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湿度大、风速小、云雾多、日照少 11 的气候特点。根据渝北区多年资料统计,其常规气象参数如下:年平均气温 17.3 、极端最高气温 40.2 、极端低气温 -2.9 、年均相对湿度 81%、年均日照时数 1341h、年均无霜期 319d、常年主导风向 N、年均风速 1.6m/s。 3.5 水文 嘉陵江 、长江是渝北区境内的两大河流,区境段长分别为 34km 和 41km。嘉陵江北碚水文站资料显示,其最大流量达 44800m3/s,最小流量 242m3/s,多年平均流量 2160m3/s,主航道平均流速 0.6-2.5m/s。长江寸滩水文站资料显示,其最大流量达 85700m3/s,最小流量 2270m3/s,多年平均流量 11308m3/s,主航道平均流速 2-3m/s。区境内有寸滩河、朝阳河、长堰 溪、御临河注入长江,有黑水滩河、后河注入嘉陵江。后河渝北区境内河段长 55km,水面面积 740.25 亩,河床呈 “V”型,水面最宽 33m,最窄 1.5m,最大水深3.03m,最小水深 0.31m,最大流速 4.12m/s,最小流速 0.018m/s,河口流量 5.82m3/s。 本项目的废水经 唐家沱 污水处理厂处理达一级 A 标准后排入 长 江 ,最终受纳水体为长江。 3.6 自然资源 渝北区自然资源丰富。有野生脊椎动物 87 种,其中有哺乳动物 19 种,鳞介类 21种,禽类 40 种,爬行类 7 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锦鸡、鲟鱼、水獭等。有野生 植物 97 科 219 属 329 种,其中野生中(草)药材 123 种。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天然气、硫铁矿、砂金、含钾凝灰岩、石灰岩、石英砂、陶瓷土、耐火粘土等 19 种,均有不同程度开采。水资源除有长江、嘉陵江过境地表水外,有御临河常年过境地表水约 17 亿立方米。境内年平均降水量为 10 亿立方米,地下水出露总量约 1.1 亿立方米。古遗址有洛碛新石器时期古人类活动遗址、汉代崖墓群、南宋抗元名城多功城、宋代状元冯时行寓所 “缙云故里 ”及 “状元井 ”、明代 “六朝元老 ”少师兼吏部尚书追赠太师蹇义墓、清初白莲教据点辜寨坪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 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3.7 行政区分 渝北属重庆主城区和两江新区产业核心区,长江、嘉陵江两江环抱,全区幅员面积1452 平方公里,渝北区辖 14 街道、 12 镇:双凤桥街道、 双龙湖街道 、两路街道、王家街道、回兴街道、 龙溪街道 、龙山街 道、 龙塔街道 、天宫殿街道、 人和街道 、大竹林街道、 鸳鸯街道 、翠云街道、悦来街道、 礼嘉镇 、龙兴镇、 石船镇 、 古路镇 、木耳镇、玉峰山镇、兴隆镇、 茨竹镇 、大湾镇、大盛镇、 统景镇 、洛碛镇。 2012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12 143.32 万人,比上年增加 4.7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10.29 万人,城镇化率 77.0%。户籍人口 110.58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97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67.17 万人,比上年增长 6.5%;农业人口 43.41 万人,比上年减少 1.12 万人。 重庆市渝 北区龙山街道。位于龙华大道 红石路 红石支路中心线以西地区,管辖原龙溪街道所辖冉家坝、龙山路、花园新村、龙脊新村、余松路等 5 个社区和龙湖社区、金龙路社区的西部区域,幅员面积约 6.4 平方千米。街道办事处驻龙山路 70 号(原龙溪街道办事处驻地)。 3.8 社会经济概况 经济总量较快增长, 2012 年继续居全市各区(县)第一位。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9.3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4.3%。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3.1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552.47亿元,增长 17.3%;第三产业增加值 303.67亿元,增长 10.0%。第二产业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62.8%,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34.6%,比上年上升 0.2 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看:二产业贡献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1%,拉动经济增长 10.7 个百分点;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24.5%,拉动经济增长 3.5 个百分点。 ( 1)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一区三带十基地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全面启动,有机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34.50 亿元,较上年增长 4.7%。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99.21 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61.88 万亩。粮食总产量 20.50 万吨,比上年减少 0.2 万吨,亩产 331 公斤,比上年提高了 3 公斤。蔬菜总产量 38.67 万吨,下降 0.9%。水果总产量 11.30 万吨,增长 12.6%,其中柑橘 5.66 万吨,增长 2.0%。生猪出栏 29.25 万头,比上年下降 2.8%。家禽出栏 759.35 万只,比上年增长 2.7%。牛奶产量 0.71 万吨,下降 27.6%。 ( 2)工业 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 448.5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8.0%,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64.2%,拉动地区生产 总值增长 9.2 个百分点。 汽摩、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等产业升级快速推进,电子信息及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发展,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初见成效。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297 户,总产值继续全市领先,达 1807.18 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 18.7%。其中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247.92 亿 13 元,比上年增长 13.7%;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1559.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6%,轻重工业比例为 1:6.29。 从支柱产业看,汽车制造业总产值 1063.52 亿元,增长 11.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58.8%;电气机械及器械制造业总 产值 83.95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4.6%,同比增长 17.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 237.82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13.2%。 ( 3)固定资产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投资需求继续增加。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610.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4%,投资总额继续稳居全市第一。其中建设与改造投资额达 314.10 亿元,比上年增长 5.6%;房地产开发投资 296.15 亿元,增长 30.7%。在投资总额中,二产业完成投资 144.24 亿元,增长 2.9%,其中工业性投资 141.69 亿元,增 长 2.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23.2%。 ( 4) 人民生活和 社会保障 2013 年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157 元,比上年增长 9.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8310 元,增长 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0575 元,比上年增加 1200 元,增长 12.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 6225 元,增长 21.5%;人均家庭经营收入 3199 元,比上年增长 0.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7196.25 元,增长 10.3%,其中用于衣着、居住类、交通通讯消费、文化娱乐消费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分别增长 6.5%、 35.4%、 12.4%、 11.7和 3.5%。 城镇职工“五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年末全区城镇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0.43 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25.16 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 1.5%、 12.6%。农村社保参保率持续提高,农村居民参保养老保险人数为 28.78 万人,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人数为 44.93 万人。 年末全区社会福利机构 (含未登记农村五保供养机构 )64 个,床位 4591 张,比上年增长 7.1%。进一步规范最低生活保障管理,落实社会救助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上涨“双联动”机制,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773 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4982人。 3.9 交通运输 加快交通建设,交通条件逐步改善。江北机场东航站楼、第三跑道及 319 国道改线、渝邻路机场段迁建加快推进,双凤桥立交二期工程实现开工,李家花园隧道、回兴立交 14 前期工作推进顺利,航空城国航基地建成投用,空港公交站投入使用,绿梦广场等 4 个交通节点堵塞得到缓解。 3.10 科教卫生 科技创新和运用成绩显著,全年认证登记技术合同项目 1396 项;合同成交额 17719.63万元,比上年增长 93.4%;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全年专利申请 3542 件,获得专利权2863 件。 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学校 367 所,其中普通中学 42 所,职业中学 10 所,小学 93 所,幼儿园 221 所、特殊教育学校 1 所;学校基础建设顺利推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中小学基本实现塑胶运动场全面覆盖,体育运动场面积达标学校 113 所,较上年增加 14 所。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明显提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农家书屋实现村级全覆盖,公共图书馆藏书 37.80 万册,较上年增加了 0.64 万册,书刊外借 49.10 万册次;文物藏品 1204 件,藏品参观 16 万人次。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运转良好,农村广播综合覆盖率 100%, 实现广播村村响;全区电视综合覆盖率 99.6%,其中农村电视覆盖率达 99.3%。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拥有各级卫生机构 98 家,其中,医院、卫生院 44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 1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5 个,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7 个。卫生机构床位数 4130 张;执业医师、助理 1845 人,注册护师、护士 1802人。 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2015 年)规划纲要 在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中指出: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能转移、可持续”的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为基础,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市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规划纲要提出 强化社会保障。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建设 养老院 、儿童福利院,逐步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动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以老年学养中心为依托,加强片区中心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推进老年人事业发展。加快发展慈善事业,鼓励和发展各类慈善组织,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慈善机构。 本项目为养老院 建设项目,符合 重庆市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 ”规划纲要要求。 15 环境质量状况 表 4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本项目 位于 重庆渝北区龙山街道松石支路 25 号 ,项目所在区域 环境空气质量 引用 重庆华威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华威汽车城 2#车间扩建工程项目 2012 年 7 月的 环境 空气质量 监测数据 ; 地表水环境质量采用环境监测站提供的 2013 年 2 月的例行监测数据; 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委托渝北区环境监测站于 2014 年 1 月做了实地监 测。 4.1 水环境质量现状 4.1.1 评价依据 本项目 受纳水体为长江,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重庆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调整方案的通知(渝府发 20124 号),长江评价河段属 类水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III类水 域标准。 本评价利用 2013 年 2 月长江寸滩断面例行监测数据对地表水质进行评价,具体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 4-1。 4.1.2 评价方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地表水评价采用单因子指 数法。评价模式如下: ( 1)一般水质因子 Si,j=Ci,j/Cs,i 式中: Si,j标准指数; Ci,j评价因子 i 在 j 点的实测浓度值( mg/L); Cs,i评价因子 i 的评价标准限值( mg/L)。 ( 2)特殊水质因子 pH 标准指数 0.70.7, sujjpH pHpHS , pHj 7.0; sdjjpH pHpHS 0.7 0.7, , pHj7.0; 式中, SpH,j pH 的单项污染指数; pHsu 地表水水质标 准中规定的 pH 值上限; pHsd 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 pH 值下限; pHj在监测点实测值。 4.1.3 监测结果及分析 16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见表 4-1。 表 4-1 长江寸滩断面水质监测及评价结果一览表 指标 pH OD BOD5 NH3-N 石油类 标准值 69 20 4.0 1.0 0.05 监测结果 7.99 13.63 1.05 0.149 0.02 Sij 0.495 0.68 0.26 0.149 0.40 达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