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1051 号 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建设单位:贵州省公路局 评价单位: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十一月 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言 I 前 言 贵州省位于祖国西南腹地,是我国西部多 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贫困和落后是贵 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 贵州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 著成就,进入了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但由于自然地理、 交通条件的制约等因素,贵 州发展仍存在特殊困难,与全国的差距仍在拉大。 贵阳市、安顺市在地形条件上处于同一高 程面上,两市之间无山脉、河流和深谷相隔,具备同城化发展的先天优 势。随着黔中经济区的逐步 构建,两地间的人流、物流需求不断提升,也迫切需要在贵 阳、安顺间形成一个能在较 长时期内支撑两地不断融合、扩展的物流通道来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主骨架。 现有的沪昆高速贵阳至安顺段主要由贵阳 至清镇高速公路和清镇至安顺高速公路组成,其中:贵阳市金阳至清镇段于 2011 年建成通车,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清镇至镇宁段高速公路于 2004 年建成通车,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2011 年路段交通量 19747辆 /日 (折合小客车 ),现有高速公路处于服务水平快速下降期,规模偏小,未能形成畅通、发达的高速公路通道,制约了 贵阳和安顺两地的开放合作 ,不能满足黔中区域乃至贵州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未利用现有贵安高速进行扩建,而重新选择走廊带进行新建主要考虑以下原因: 1、现有贵安高速沿线城镇化已十分严重,不满足扩建要求。如果沿现有高速进行扩建,势必将拆迁大量建筑。 2、现有贵安高速涉及红枫湖水库。红枫湖为贵阳市饮用水源,同时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 AAAA 级旅游区。如在原有贵安高速上扩建将对其有一定影响。 3、贵安第二高速的定位是带动贵安新区,形成新的经济走廊带。 本项目原拟作为国家高速公路扩容工程争 取国家支持,名称为“沪昆国家高速公路贵阳至安顺第二高速”。但由 于国家宏观调控原因,交通 运输部“十二五”期高速公路建设增量资金有限,加之本项 目未完全满足国家高速公路 扩容工程有关条件。为加快项目推进,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 的开工要求,经贵州省交通 运输厅会商省发改委,并经省政府同意,拟按照地方高速公 路建设模式推动项目建设。 由于前期工作均按国高项目推进,前期大量文件、签章均按 照“沪昆国家高速公路贵阳 至安顺第二高速”进行编制并取得批复。若全部更换则浪费 巨大物力财力,并严重影响 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鉴于此,经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跟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协商,本项目报告文本编制采用“贵阳(花溪)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言 II 至安顺高速公路”名称,但部 分附件名称仍带有“沪昆国 家高速公路贵阳至安顺第二高速”字样。 项目起于贵阳市花溪区绕城高速南环线的 桐木岭,止于沪昆国家高速公路清镇至镇宁段小屯枢纽处,将贵阳、安 顺、以及贵安新区串接起来 ,形成新的高速公路通道。不仅增强了贵阳至安顺通道通行 能力,也扩展了贵阳与安顺 间的产业带布局,对促进黔中经济区建设、贵安新区交通基 础设施建设、推进贵阳与安 顺间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是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 6 横 7 纵 8 联”以及 4 个城市环线 (简称“ 678”网 )在执行过程中新增的路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本项目是“黔中经济区核心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的“规划新增高速公路”项目。 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省人民政府关 于印发贵州省高速公路三年建设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 201241 号)文件精神,本项目被列为 2013 年至 2015 年新开工高速公路 1063 公里中的“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 60 公里”(原贵阳至安顺第二高速公路的止点为桩号 K61 处以中红土互通立交形式连接安顺至紫云高速公路,安紫高速于郑家屯互通立交与沪昆高速、 清黄高速、普定至安顺高速 交叉,专家认为郑家屯成为四个高速的交叉口,不利于交通量的转化。经讨论将贵安第二高速的止点 K90+659 调整至小屯,与清黄高速交叉)。 2013 年 6 月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完成沪昆国家高速公路贵阳至安顺第二高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3 年 7 月贵州省公路局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委托北京 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了工程及有关资料,对公路沿线进行了现场踏勘,重点走访了项目沿线林业、环保、城建、水利、文物、国土等部门,收集了公路沿线林业分布情况,河流、水体分布情况、相应的功能区划、城镇规划、文物分布情况等资料,并委托贵州中佳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完成了本次环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的要求,完成了报告书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环评单位得到了贵阳市、安顺市、贵安新区政府及所在地的环保局、交通局、国土局、建设局、规划局、水利局、林业局、旅游局等单位及沿线乡镇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I 目 录 前 言 . I 1 总则 . 1 1.1 编制依据 . 1 1.2 评价指导思想与原则 . 4 1.3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 4 1.4 评价等级与范围 . 6 1.5 评价标准 . 9 1.6 环境保护目标 . 12 1.7 评价时段 . 26 1.8 评价专题设置与评价重点 . 26 1.9 评价方法与评价工作程序 . 27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 29 2.1 项目地理位置 . 29 2.2 建设项目的意义与产业政策符合性 . 29 2.3 工程基本情况 . 31 2.4 推荐方案路线走向与主要控制点 . 32 2.5 交通量预测 . 33 2.6 主要技术指标与建设规模 . 34 2.7 工程概况 . 36 2.8 征地拆迁与土石方数量 . 42 2.9 施工工艺 . 56 2.10 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 . 59 2.11 投资估算与实施计划 . 60 2.12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 61 2.13 污染源强计算 . 63 3 方案比选 . 71 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79 4.1 自然环境概况 . 79 4.2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92 4.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109 4.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151 4.5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160 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II 4.6 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 . 166 4.7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170 5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 177 5.1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 177 5.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203 5.3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 222 5.4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 226 5.5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232 5.6 声环境影响评价 . 245 5.7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 263 5.8 景观影响评价 . 264 6 环境风险评价 . 268 6.1 环境风险影响识别 . 268 6.2 环境风险事故预测分析 . 268 6.3 环境风险事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 . 270 6.4 建设项目穿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路段应急预案 . 273 6.5 小结 . 278 7 水土保持方案 . 279 7.1 水土流失现状及影响因素 . 279 7.2 水土流失预测 . 280 7.3 预测结果 . 288 7.4 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 292 7.5 预测结论及综合分析 . 292 7.6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 294 8 公众参与 . 295 8.1 公众参与的目的 . 295 8.2 公众参与实施过程 . 295 8.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 300 8.4 公众参与采纳说明 . 307 8.5 公众参与调查总结 . 309 8.6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可信性分析 . 310 9 环境保护措施与技术经济论证 . 311 9.1 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311 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III9.2 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313 9.3 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 325 9.4 地表水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 326 9.5 地下水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 332 9.6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333 9.7 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 343 9.8 景观环境保护措施 . 344 10 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控计划 . 345 10.1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 345 10.2 环境监测计划 . 348 10.3 工程环境监理计划 . 350 10.4 人员培训计划 . 353 10.5 环保竣工验收的建议 . 353 11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356 11.1 环保投资费用估算 . 356 11.2 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 357 11.3 环境影响损失分析 . 357 11.4 环境影响损益分析 . 358 12 结论 . 360 12.1 项目概况 . 360 12.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 361 12.3 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 362 12.4 环保措施 . 363 12.5 公众参与 . 364 12.6 环境管理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365 12.7 总结论 . 365 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IV附 件 附件 1: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高速公路三年建设会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附件 2 :本项目委托书; 附件 3 :本项目执行标准函; 附件 4: 关于本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文物保护的函; 附件 5: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样方调查; 附件 6:拟建道路评价范围内植物名录; 附件 7:国家林业局关于本项目占用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林地的函; 附件 8:省环保厅、贵安新区管委会、环保局关于同意本项目穿越松柏山水库水源保护区的文件; 附件 9 :本项目压覆矿产意见及压覆协议; 附件 10: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备案登记表; 附件 11:监测报告; 附件 12:公参调查表; 附件 13: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同意本项目选址的意见; 附件 14:贵州省水利厅“关于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复函; 附件 15:审批登记表。 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V附 图 附图 1:监测点位图; 附图 2:生态功能区划图; 附图 3:本项目水系图; 附图 4:生态调查路线及样方布置图 ; 附图 5:土地利用现状图; 附图 6:植被类型图; 附图 7:珍稀物种分布图; 附图 8:土壤侵蚀图; 附图 9:生态敏感区生态分布图; 附图 10:景观图; 附图 11:生态公益林分布图; 附图 12:省住建厅、州、市、县住建局对路线选线意见; 附图 13: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 附图 14: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工程路线平纵面图。 贵阳(花溪)至安顺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则 11 总则 1.1 编制依据 1.1.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9);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2004.8);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8); (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004.8);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7.1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10);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8.6);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997.8);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