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可研报告(修改3稿).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茶叶可研报告(修改3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茶叶可研报告(修改3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茶叶可研报告(修改3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茶叶可研报告(修改3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茶叶可研报告(修改3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雾翠茗香循环经济园 有机茶种植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情况 1、封面:请按现在的名称并加上报告编制单位,文中名称也应作相应的改动 2、第 1 页中根据我们申报道发改委备案的年产茶量数据总产每年 120 吨,请根据这个产量核算文中相关的财务数据 3、第 2 页中资金筹措改动为申请银行贷款 1500 万元,社会融资 200 万元,争取国家项目资金 800 万元,自筹两千万元。 4、文中其它地方已作了个别修改,请仔细作好最后的修改定稿,不要出现文中前后数据不符和互相矛盾 。 5、请将报告编制人员的职称复印件作为可研报告的附件附于报告之后。 贵州雾翠茗香循环经济园 有机茶种植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 目 单 位: 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地点: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 报告编制单位: 二一二年十月 I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 项目概况 . 1 1.2 项目投入资金及效益情况 . 2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原则 . 3 1.4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 . 4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6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 8 2.1 项目背景 . 8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9 第三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 12 第四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销售方案 . 14 4.1 茶叶市场供需分析 .14 4.2 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18 4.3 市场风险分析 .19 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 21 5.1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21 5.2 产品方案 .21 第六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 23 6.1 项目选址 .23 6.2 工程建设条件 .23 第七章 项目农艺技术方案 . 29 7.1 茶叶生产技术方案 .29 7.2 茶叶加工技术方案 .33 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 . 35 8.1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 .35 II 8.2 项目建设目标 .35 8.3 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布局 .35 8.4 工艺技术方 案 .35 8.5 设备方案 .39 8.6 土建方案 .40 8.7 节能 .44 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与消防 . 46 9.1 项目区环境现状与条件 .46 9.2 项目对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7 9.3 环境保护措施 .48 9.4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9 第十章 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进度 . 50 10.1 组织 机构与职能划分 .50 10.2 企业组织机构及职能 .50 10.3 人力资源配置及职工培训 .51 10.4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2 第十一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 53 11.1 投资概算依据及范围 .53 11.2 投资概算 .53 11.3 资金筹措 .56 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 . 58 12.1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58 12.2 销售收入估算 .58 12.3 成本费用估算 .59 12.4 财务评价效益分析 .59 12.5 财务分析结论 .63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 65 III 13.1 经济效益 .65 13.2 社会效益 .65 13.3 生态效益 .65 13.4 结论 .66 13.5 建议 .66 附表: 基本报表 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基本报表 2:项目资本金现 金流量表 基本报表 3: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基本报表 4: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基本报表 5:资产负债表 基本报表 6:财务指标汇总表 辅助报表 1:建设投资估算表 辅助报表 2:流动资金估算表 辅助报表 3: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辅助报表 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辅助报表 5: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辅助报表 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辅助报表 7: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辅助报表 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1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性质及建设地点 ( 1)项目名称: 贵 州雾翠茗香循环经济园有机茶种植加工项目 。 ( 2)项目 建设 性质: 新建。 ( 3)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 拟建 于纳雍县鬃岭镇 。 1.1.2 项目 承办 单位 ( 1)单位名称: 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2)法人代表: 谭正义。 ( 3)单位地址: 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坪箐村。 ( 4)联系人及电话: 胡德云 13885770999 1.1.3项目建设期限、建设规模及内容 1、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为贵州雾翠茗香 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循环经济园建设总规划的具体项目之一, 预计建设期为 4年,即 2011年 12月 2015年 12月。 2、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总投资为 4500万元,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 1)新建有机茶园 10000亩; ( 2)配套建设 3条 茶叶加工生产线。 a、年产 20吨名优绿茶生产线一条; b、年产 40吨大宗有机绿茶生产线一条; c、年产 60吨有机红茶生产线一条。 在达产后稳定生产期 年产各种干茶共计约 120吨。 ( 3)新建 3座茶叶加工生产厂房,建筑面积共计约 3000m2。 加工生产厂房主要包含: 摊青间、 萎凋 间、 发酵间、 仓库、包装车间、质检室等 。 2 1.2 项目投入资金及效益情况 1、项目投入总资金及 资金筹措 ( 1) 项目投入总资金 本项目总投资 4500 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建设 投资 3878.09 万元 (含建设期利息) 、 流动资金 621.91 万元。 ( 2) 资金筹措 项目业主自筹资金 2000 万元,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 ,资金来源为 公司 自有资金;拟申请 银行贷款 资金 1500 万元, 社会融资 200万元,争取国家项目投资 800 万元 。 2、 效益情况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 茶园采摘的茶青不直接向市场销售,产出产品为经过加工厂加工后的干茶产品, 经营期 产出的干茶产品 年均营业收入1857.6 万元(含税 ,正常运 营年时的销售收入为 2160 万元 ) 。 年均总成本费用: 595.69 万元 年均利润总额: 1159.74 万元 年均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 102.17 万元 年均缴纳所得税: 289.94 万元 年均净利润: 869.81 万元(所得税后) 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 前 ): 21% 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 后 ): 17.02% 财务净现值(所得税 前 ,折现率为 10): 3231.98 万元 财务净现值(所得税 后 ,折现率为 10): 1929.58 万元 投资回收期(所得税 前 ): 7.11 年 (含建设期 3 年) 投资回收期(所得税 后 ): 7.9 年 (含建设期 3 年) 借款偿还期: 7.06 年 (含建设期 3 年) 总投资收益率: 27.03 资本金净利润率: 51.06 ; 3 盈亏平衡点 : 26.34 ; 利息备付率(偿还期内平均) 大于 1,偿债备付率(偿还期内平均)大于 2。 财务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得税前和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大于项目基准收益率 10%的指标,其财务净现值大于零,投资收益率与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高于国内同行业评价指标。由此可见,本项目投资效益指标可以满足项目投资的要求。 1.3 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 依据 及原则 1.3.1 编制依据 1、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5 年) 2、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6-2015 年) 3、农业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 4、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 20081 号);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22 号); 6、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 20076 号); 7、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NY/T5019 2001) 9、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10、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11、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12、绿茶 ( GB T1 445693) 13、有机茶 ( NY51962002) 14、贵州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15、毕节地区行署关于加快发展优势农业的相关文件; 4 16、纳雍县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 17、纳雍县关于加快茶叶发展的意见 ; 18、纳党发【 2009】 30 号 中共纳雍县委 纳雍县人民政府 2009 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安排意见; 19、与本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 。 1.3.2 编制原则 1、坚持退耕还林与推进绿色有机茶叶基地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坚持绿色有机茶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连片种植为主,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原则 ; 5、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 ; 6、坚持以土地的合理利用为目标,统筹规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走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经营路子 ; 7、建设规模的确定与项目业主的资金筹措能力相一致,设计中充分考虑节省投资。 1.4 项目提出的理由 及过程 贵州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东部,地处东 经 10336 10935,北纬 2437 2913之间,海拔最高处在西部有 2900m,最低处在南部为137m,平均海拔 1000m 左右。面积约 17 万 km,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 15 左右,最冷月 (1 月 )平均气温一般在 3 6 ,最热月 (7 月 )平均气温一般在 22 25 。阴雨天多,雨季长,年降水量 1100 1300mm,日照少,全年日照时数约 1300h,降水常集中于夏季,无霜期为 270d 左右,阴天日数一般 超过 150d,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兼具的原生态茶区,也是全国最适宜种茶的区域之一。 5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 2020 年)指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扶贫的目标任务之一。到 2015 年 ,力争实现 1 户 1 项增收项目。到2020 年 ,初步构建特色支柱产业体系。林业和生态。到 2015 年 ,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比 2010 年底增加 1.5个百分点。到 2020 年 ,森林覆盖率比 2010年底增加 3.5 个百分点。 国发 2012 2 号文件将贵州的发展战略定位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 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其中,贵州特色的绿茶种植基地的建设就是“特色轻工业基地”具体建设内容之一。 贵州茶叶有得天独厚的生产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品质特征:内质丰富、高香馥郁、鲜爽醇厚、经久耐泡,无论从口感上还是品质上,都是全国绿茶中的精品。 贵州近年来大力发展茶产业,目前,全省茶园总面积达到 466.3 万亩,五年新增茶园 350 万亩,从全国第 10 位跃升到第 2 位,茶产业成为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的一张亮丽名片。全省新建茶园以年均 70 万亩的速度增加。茶园集中度和专业化、 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建成集中连片 20 万亩以上的县 4个, 10 万亩至 20 万亩的县 14 个。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省茶园面积将发展到 700 万亩,为贵州茶叶在年内实现千亿产值打下坚实基础。目前,贵州省有茶农 400 万人,注册茶叶加工企业发展到 829 家,资产总额超过 31 亿元,家茶企跻身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发展到 363 个,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贵州茶产业逐步实现了从以绿茶产业为主向以绿茶为主,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再加工茶及茶多酚、茶籽油、茶饮料、超微茶粉等茶叶深加工产品同步开发 的转变,茶叶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茶产业从简单的“种茶”、“卖茶”、“喝茶”向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休闲、娱乐一体化发展转变,茶产业与加工业、文化业、旅游业、服务业相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省茶产业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