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宁夏伊兴源牧业有限公司可研报告 (初稿 )方案 宁夏伊兴源牧业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 :宁夏伊兴源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实施地点 :红寺堡区红寺堡镇鲁家窑村 可研报告编制时间 :二一一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总 论 . 4 1.1 项目概要 . 4 1.2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6 1.3 综合评价 . 6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 7 2.1 项目建设背景 . 7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8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 14 3.1 市场分析 . 14 3.6 市场风险分析 . 19 第四章建设方案 . 21 4.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 21 4.2 建设规划与布局 . 21 4.3 建设标准 . 22 4.4 生产技术方案 . 22 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 . 26 5.1 环境影响 . 26 5.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 26 5.3 环评审批情况 . 26 第六章组织与管理 . 27 6.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 27 6.2 经营管理模式 . 28 6.3 经营管理措施 . 28 6.4 技术培训 . 29 6.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29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 31 7.1 投资估算依据 . 31 7.2 投资估算 . 31 7.3 资金来源 . 31 7.4 资金使用及管理 . 31 第八章财务评价 . 33 8.1 财务评价依据 . 33 8.2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 . 33 8.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 33 8.4 财务效益分析 . 33 8.5 不确定性分析 . 34 8.6 财务评价结论 . 34 第九章 社会效益分析 . 35 9.1 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 35 9.2 农业产业化经营 . 35 附 录 . 38 一、附表 . 38 二、附图 . 38 三、附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 论 1.1 项目概要 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1 概况 单位名称 :宁夏伊兴源牧业有限公司 所有制形式 :私营 公司简介 : 宁夏红寺堡伊兴源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1 年 8月 15 日注册资金万元位于红寺堡区红寺堡镇鲁家窑村周边 地势空旷灌溉条件优越交通便利。 公司总占地面积 3000 亩其中建筑面积为 300 亩其余 2700 亩为饲草基地总投资 9000 万元下辖红寺堡清真牛羊肉加工厂饲料配送中心母牛舍饲基地公司基地分三期建成计划年出栏优质肉牛 10000 头年销售收入 7548 万元利税 862 万元。 1.1.2 建设方案 1.1.2.1 项目名称 :宁夏红寺堡伊兴源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新建 项目 1.1.2.2 建设性质 :新建 1.1.2.3 建设年限 :三年 1.1.2.4 建设地点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鲁家窑村 1.1.2.5 建设规模 :新建标准化牛舍 56000?其中成母牛舍 36000?、育成母牛舍 16000?、犊牛哺育舍 3000?、产房 1000?, 新建农作物秸秆 “ 三贮一化 ” 池 32000 立方米 ,引进基础母牛 1500 头 ,引进饲料酶 130 吨 ,购臵肉牛冷配改良设备 8套包括 :35 立升液氮贮存罐 8 个 15 立升液氮运输罐 8个输精枪 16 把细管剪 32 把实体显微镜 8 台四柱栏 16 个 ,购臵每小时加工饲草量为 9吨铡草机 8台 ,购臵每小时加工饲料量为 1500?的配合饲料加工机组和秸秆颗粒加工机组各 3套 ,建设年加工 15 万吨的大型秸秆颗粒饲料 加工厂 2座。 1.1.2.6 技术来源的可靠性与可得性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宁夏畜牧工作站和和红寺堡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多年来在良种牛羊繁育、规范化饲养、饲草料加工调制、疾病综合防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示范推广工作已取得良好的效益可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1.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计划总投资 4173.6 万元其中申请银行贷款 1500 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 1673.6 万元政府补助资金 1000 万元。 1.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达产年可出栏优质肉牛 10000头。年销售收入 7458 万元 ,总成本 6686 万元 ,利润总额 862 万元 ,内部收益率 23.29%。 1.2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1.2.2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规划 ,2008-2012, 1.2.3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2, 1.2.4宁夏畜牧业发展 “ 十二五 ” 规划 1.3 综合评价 项目各方面建设条件较为理想选定场址的交通、供水、供电等社会协作条件可完全满足项目建设要求。产品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架 子牛、饲草料在红寺堡及周边县市都有生产可满足供应需求。企业生产会产生牛羊粪便经无害化处理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本项目以 “ 公司 +基地 +农户 ” 农业产业化方式生产技术及工艺成熟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适度。项目的实施可直接带动红寺堡大河乡、红寺堡镇、太阳山镇、南川乡肉牛养殖户 1000 多户并辐射周边市县 2500 个养殖户发展肉牛养殖。良种肉牛繁育场保持长年肉牛存栏 2500 头规模每年耗用秸秆56000 吨耗用玉米、麸皮、油饼等原料 6500 吨以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2200余人项目建设存在农民组织化程度、技术 水平低 ,观念落后等突出问题需要在实施中加大技术培训发挥龙头示范带动作用。 本项目产品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牛羊肉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项目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将企业与区域农民的利益紧密相连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项目投资结构合理资金筹措渠道可靠各项财务指标符合现行的行业投资评价标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本可研认为该项目完全可行。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8 2015 年 ,已将宁夏列入 “ 西北肉牛优势区 ” 和 “ 西北肉羊优势区 ” 这是国家为了 应对入世后 ,全面提高我国牛羊产业国际竟争力所采取的战略举措 ,也充分显示了宁夏牛羊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所具有的优势地位及其在宁夏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003 年自治区政府将清真牛羊肉产业确定为农业产业化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以清真牛羊肉产业为突破口采取得力措施创新发展机制力促清真牛羊肉产业发展。通过组织实施宁南山区草畜产业建设工程等一批项目使我区肉牛产业连续多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 的经济增长点。 2008 年以来又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要求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供给条件变化制定发布了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2,把肉牛、肉羊作为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制定了 “ 生态优先、草畜为主、特色种养、产业开发 ” 的方针。 从目前我区牛羊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产业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低尤其是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优质牛羊出栏比例相对较低牛羊肉产量规模相对较小、质量无保障、商品率低、效益差、产业化发展缓慢 ,缺少大型、专业化的优质高效集约化牛羊养殖场。尤其是我 区实行封山禁牧后尽管牛羊养殖业在饲养形式上由传统的放牧转变为舍饲 但饲养管理模式仍然未发生大的转变综合配套措施开发利用与示范推广跟不上严重制约了牛羊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建设专业生产企业通过示范带动积极开发适合我区自然环境和饲草料资源特点、符合养殖户经济承受能力、能够促进牛羊产业发展壮大的生产模式集成已有研究成果综合推广应用配套技术通过综合措施提高牛羊养殖效益使我区牛羊产业发展有所突破。对我区牛羊产业发展战略、甚至全国牛羊产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有着重大意义。本公司根据国家和宁夏回族自 治区畜牧业发展规划和本地草畜产业发展 现状结合本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和项目区的建设条件在总结经验、探索路子的实践基础上经过多方论证确定建设本项目。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在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 ,“ 优质、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及养殖 ” 被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同时这也是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有力措施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将成为地方经济可靠的增长点。 2.2.2 是增加牛羊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需 要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本项目采用当地丰富的牛羊资源提高产品商品率和附加值农业生产综合效益随之提高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养殖、饲草料种植的积极性对促进红寺堡区农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3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 实行畜牧产业化经营是红寺堡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 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对于农民来说畜产品卖难是其经营过程中最大的困扰之一。而通过与龙头企业协作经营的模式其产品有了稳定可靠的销路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可专心发展生产其收益有了保障。 2.2.4 是满足市场需 求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手段 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仅有 8 千克左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2。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巨大的人口基数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国内市场对牛肉的需求持续增长每年需从国外大量进口优质高档牛肉。因此牛肉的销路有保障。本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可满足消费需求同时新建的集约化养殖场也可使企业获得更好的规模效应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有效手段。 2.2.5 是巩固封育禁牧成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过去红寺堡区传统牛羊养殖方式主要是放牧。只重视数量增加忽视质量提高牛羊养殖效 益较低并且造成草场超载草原植被破坏使草原沙化、碱化、退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封育禁牧后由于养殖技术跟不上适应不了舍饲养殖的客观需要。本项目的实施既能引导农民改变传统饲养习惯又有利于草场植被恢复和草原休养生息适应舍饲养殖的需要对提高羊产业整体效益巩固封育禁牧成果意义重大。同时通过牛育肥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饲草料资源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量促使农业向生态型农业的方向发展对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2.3 项目建设面临的问题 宁夏 2009 年牛羊肉产量 7.28万吨比封育禁牧前的 2003 年增 长 32.1%农民养牛养羊的效益明显提高。牛羊肉人均占有量分别为 11.8 公斤、 17.5 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可喜的是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 9县 ,区 ,已呈现恢复性增长黄牛存栏 46.9 万头羊只存栏 266.69 万只分别比封山禁牧前的 2003 年增长了 26.3%和 36.4%初步实现了生态恢复与牧业发展 “ 双赢 ” 。 虽然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发展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不久前自治区政府几位参事深入泾源、彭阳、同心、平罗、盐池、灵武和 5 个加工企业进行深入 调查发现受限于有限的资源和较小的地域也受限于加工企业转化能力弱等问题我区清真牛羊肉产业步履沉重。 2.3.1 问题一 无利可图羊产业发展缓慢 自治区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 :2009 年底全区黄牛存栏 64.75 万头比封育禁牧前的 2003 年净增 7.21 万头 ,羊只存栏 470.24 万只比 2003 年的 474.4 万只减少了 3.36 万只。 以上数字表明我区清真牛羊肉产业经历了 7年之久的封育禁牧考验后出现了新的格局和变化 :羊产业发展缓慢群众养牛的积极性和效益好于养羊。农民通过实践得出这样的结论 :舍饲养羊 不赚钱甚至赔钱。据专家测算在舍饲喂养条件下每只基础母羊平均日消耗草料折合人民币约 1.3 元全年为 475 元。以宁夏滩羊为例每只基础母羊两年平均产 3羔羊羔断奶即出栏每只按 270 元计算年收入为 405 元。因此在舍饲喂养条件下农民根本无效益可谈。加之受养殖空间限制相当一部分农户退出养殖业而规模养殖又未能跟上导致牛羊总量下降。 据自治区商务厅测算近年来每年由邻近地区流入我区的羊只 150 万只 -200 万只羊肉总量约 3万吨左右。而区内产品 ,主要是优质羊肉 ,年外销量 4万吨以上这充分说明我区牛羊肉 总量供需基本属于自给自足型。 2.3.2 问题二 重视育肥忽视自繁自育 2009 年全区能繁母牛 ,不含奶牛 ,28.6 万头比 2003 年的 30.1 万头减少1.5 万头 ,能繁母羊 294.9 万只比 2003 年的 339.5 万只减少 44.6 万只。主要原因是母畜产仔培育周期长、饲养成本高。 1 头母牛 1年繁殖 1 头犊牛饲养到 6月龄后销售从怀孕到仔畜销售需要 18个月到 20 个月净盈余只有 400 元 ,母羊怀孕、产仔到销售日需成本近 2元产仔出售后基本不盈余。而架子牛育肥出售每月净收入 200 元到 500 元不等 ,因饲喂水平不同 ,羔羊育肥 70 天 -80天后每天净余1元以上。目前农民的积极性在育肥而忽视自繁自育。 灵武市白土岗子乡新禾村农民王占生在甘肃设点 3 处每年贩回羊只 7万只以上。据他反映目前本市养羊大户外采羔羊占 90%自繁自育只占 10%其原因是外地羊只成本低。由于近年来各地都开始重视畜牧业发展采购架子牛、羊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全国牛羊产区出现了区域性的 “ 牛荒 ”“ 羊荒 ” 现象。加之良繁体系还不健全适应本地的良种品牌尚未形成这些都直接影响着群众自繁自育的积极性。 2.3.3 问题三 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 目前全 区牛羊肉加工企业 70 多家规模以上企业 21家众多的 小企业各自为政相互拆台相互压价。比如今年政府有关部门从广州亚运会争取的供货合同就因企业间相互压价而未能执行。 现在推行的 “ 企业,协会,基地,农户 ” 的经营模式也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产、学、研和养、加、销一体化没有真正形成并且由于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农户和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操作层面上仍停留在活畜一次性买断这种简单的关系上生产、价格、质量、服务等变化直接影响着双方的行为和利益。目前阶段农户与龙头企业联接的实践表明农民把 初级产品出售给龙头企业也就把市场的风险转给了龙头企业企业有多大的市场风险都很难再让农民去 “ 共担 ” 。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加工销售获利再多农民也无法分享。因此只有农户与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才能建立起 “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 的利益机制。 此外我区加工企业精深加工程度低生产加工的牛羊肉产品以低端产品为主只做牛羊肉的屠宰和分割皮、下水等副产品深加工都未进行。规模以上企业受资金制约没有能力进行更大的技术改造和更新新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能力弱无力参与市场竞争市场占有率低。农垦所属的贺兰山清真牛 羊肉产业 ,集团 ,公司始建于 2003 年经营 6年因生产加工产量过低单位生产成本过高 2003 年至今年 6 月共亏损 3054 万元平均每年亏损近 600 万元每年加工牛羊肉不到700 吨仅占设计能力的 5%。该公司是我区唯一向马来西亚提供出口产品的企业两年供货 150 吨 ,2006 年供货 100 吨 2007 年供货 50 吨 , 2008 年至今再未出口。 2.3.4 出路要在抓品牌上下功夫 鉴于目前我区清真牛羊肉产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自治区政府参事高万里等建议一定要在抓品牌上下功夫。在肉牛生产上通过品种选育巩固和提高 改良效果为打造宁夏肉牛品牌奠定品种基础。肉羊生产上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射频技术开展新品种培育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大良种母畜投入力度适时增加母畜饲养量。 抓优质牧草建设夯实饲草料基础。全区 2002 年底保留的 176.4 万亩、 2003年新增的 195.6 万亩苜蓿已到更新期其他多年生牧草由于干旱等原因提前退化产量、质量明显下降。为此要加强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对多年生牧草要进行补种、复壮、及时收割加大一年生优质牧草的种植。同时要加大秸秆开发利用构建多元化饲草料生产体系。 推行标准化、区域化、规 模化建设。围绕清真牛羊肉产业 “ 走出去 ” “ 走高端 ” 的需要培育和引进经管型、多能型、法制型、谈判型人才。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3.1 市场分析 3.1 2010 年肉牛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