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道路两侧绿化及配套管网和铺装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道路两侧绿化及配套管网和铺装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XX道路两侧绿化及配套管网和铺装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XX道路两侧绿化及配套管网和铺装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XX道路两侧绿化及配套管网和铺装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XX道路两侧绿化及配套管网和铺装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EHP2013-04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项目名称:蒙西工业园区伊隆路(东外环建设路)道路两侧绿化及配套管网和铺装工程建设单位: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高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2013年12月鄂尔多斯市环境科学研究所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2评价单位:鄂尔多斯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法人代表:玛喜毕力格项目名称:蒙西工业园区伊隆路(东外环建设路)道路两侧绿化及配套管网和铺装工程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负责人:韩杰 工程师评 价人 员情 况姓名 从事专业 职称 环评师登记号或上岗证书号 职 责 签字韩 杰 环保 工程师 B14020081000 报告表编制张海军 环保 工程师 B14020070400 报告表审核王鲜先 环保 高级工程师 B14020060400 报告表审定34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蒙西工业园区伊隆路(东外环建设路)道路两侧绿化及配套管网和铺装工程建设单位 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高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 吕石伟 联系人 苏 婷通讯地址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工业园区联系电话 15149443976 传真 - 邮政编码 016062建设地点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工业园区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市政设施占地面积 16.10hm2 绿化面积 14.82hm2总投资 1980.4万元 环保投资 40万元 占总投资比例 2%评价经费 1.0万元 预期运行日期 已建成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城市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绿化工作受到了各级人民政府的普遍重视,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绿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口将转向城镇生活和工作,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这就对城市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加迫切的要求。随着蒙西产业园区经济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蒙西园区的产业规划日趋成熟,近两年入驻企业的规模及数量的增加,为搭建蒙西招商引资平台和营造优越创业环境,蒙西的基础设施建设仍需不断完善。目前,蒙西园区现有绿地总面积约50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足12m2/人,绿化覆盖率不足20%。与自治区政府和国家相关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道路绿地的建设距国家要求差距颇大。为了尽快改善目前不利的局面,必须快速大力发展园区内绿化建设工程。为了进一步改善园区内的绿地条件,园区政府决定按照先期的园区规划,完善园区内的路网的绿地建设。5二、建设规模及内容1、 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为鄂尔多斯市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内伊隆路(东外环建设路)全长约2280米道路两侧绿化及配套管网和铺装工程,本工程道路两侧绿化带宽30米、道路中的隔离绿带宽5米,绿化面积14.82hm2;在伊隆路北侧铺设DN100的玻璃钢管道与引黄工程的主管相连接保证绿化供水,采用滴灌方式浇灌;硬化路面宽5米,人行道铺装面积约为22800。项目区域平面布置见附图一。2、绿化方案在伊隆路两侧和中间绿化带及行道种树,道路两侧绿化带最外面两排种植新疆杨,中间成片交替种植樟子松、白蜡、国槐,在种植的空地上搭配种植小乔木(山杏、小侧柏等)、灌木(水蜡、金叶榆等)、地被植物(三七景天、石竹),以增加美化效果。道路中间的隔离带搭配种植乔木(垂柳、龙爪槐等)、灌木(珍珠梅、榆叶梅等)、地被植物(八宝景天、石竹等)。人行道上种植两排国槐。德晟街共种植乔木10880株,灌木及地被植物38315,绿化面积14.82公顷。3、配套工程在伊隆路北侧铺设DN100的玻璃钢管道(2.28km)与引黄工程的主管相连接保证绿化供水,采用滴灌方式浇灌;硬化路面宽5米,人行道铺装面积约为22800。4、 土石方平衡配套管网工程挖方约4000立方米,回填约3600立方米,弃土约400立方米。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没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6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概况:1、地理位置鄂托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地处东经1064110854,北纬38184011之间。东邻杭锦旗,西连宁夏陶乐县并隔黄河与石嘴山市和阿拉善盟相望,南接乌审旗和鄂托克前旗,西北接乌海市,是鄂尔多斯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旗南北长209km,东西宽188km,总面积20687km2。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乌兰镇位于旗境中部偏东南,距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东胜区237km。本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内,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托克旗蒙西镇境内,地处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两市一盟的交汇处,南临乌海、西与阿拉善盟隔河相望,东接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产区,地理位置在北纬39514023,东经1064310652之间。包兰铁路和110国道从规划区蒙西镇生活组团和蒙西工业组团两中心通过,丹东到拉萨高速公路从蒙西镇生活组团东侧通过;距乌海机场仅5km,客运、货运十分便利。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规划范围为东至丹拉高速公路,西至包兰铁路,南至千新公路,北至碱柜站,规划区域整体呈矩形,总占地约63.50km2。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一。2、地形地貌地质鄂托克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一般在11001900m之间。西北部为山地和梁地,阿尔巴斯山绵延于此,主峰桌子山海拔为2149m,为鄂尔多斯高原第一峰;中北部为多尔弄温都尔梁地;东南部是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地形简单,地貌单一,从区域上看其形态为山前冲积、洪积平原,总趋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向黄河倾斜,倾斜坡度百分数1%5%,海拔高度10801165m之间,相对高度60m。冲洪积平原组成物质为砂卵砾石层,夹不稳定的粉质粘土层。其上普遍被风积沙覆盖,形成流动或半固定沙丘地貌,沙丘形态呈馒头状,高度15m,沙丘上生长白刺。3、气候气象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地处鄂尔多斯市台地,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其特点是夏热冬寒,干旱雨少,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7,极端最7高气温36.5,极端最低气温-36.5,年降雨量180200mm,蒸发量2500mm。无霜期132天,年日照时数为3050小时,属中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风向以东南风为主。4、水文蒙西工业园区处于山前冲积平原,水文地质条件受气候、地貌、岩性等因素的控制,根据区内含水介质、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动力特征,将评估区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空隙潜水和半承压水的性质。含水层为中更新统冲积、洪积层,岩性为浅黄色卵砾石、沙砾石、粗砂及中细砂。由于不稳定粉质粘土夹层的存在,局部地区具有半承压的性质。含水层厚度较大,区内钻孔揭露均在50m以上,水位埋深4070m,单井涌水量10003000m3/d,水质一般,矿化度0.690.83g/l。该地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山前径流补给,由于冲、洪积平原前缘与黄河冲积平原相接,因而与黄河水有密切联系,开采条件下或黄河高水位期可获得黄河水的侧渗补给。地下水径流方向由东向西,最终排泄于黄河,人工开采也是该区地下水的排泄方式。该区地下水位埋深大于40m,对工程基础影响不大。根据水质分析报告,地下水对混凝土和金属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作为工业用水应做适当处理,因此该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该区域为内蒙古主要地震活动区之一,地震烈度为8度。5、河流水系黄河是本地区内唯一的常年地表河流,镇区距黄河1.53.0km,由南往北流经镇区西侧。据乌海市水文观测站资料,该段黄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018m3/s,最大5820m3/s,最小60.8m3/s,水位标高10631067m,水深2.511.6m。评估区内无常年地表水流,只有几条小型冲沟,洪水期有洪水汇入黄河,其它季节干涸。6、矿产资源鄂托克旗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埋藏浅、品位高、种类多、易开采等特点。现已探明可供工业开采的矿产有48种,其中苏里格大气田天然气储量规模在我旗达2800108m3;石膏33108t,居全国之首;石灰石25.8108t,远景储量达100108t;煤碳储量29.6108t;硅石10108t;天然碱1026.5104t;铁矿石520104t;耐火粘8土6425104t。蒙西工业园区周围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矿种繁多,储量巨大、密集伴生、适合综合开发就地利用。在已探明的20多种矿藏中,非金属矿占多数。蒙西工业园区周边地区是自治区主要的煤焦生产基地,煤炭总储量44.3108t,现具备年开发600104t的能力。同时还出产化工焦、冶金焦以及焦化过程中产生的煤焦油,粗苯等。工业园区西南古拉本地区,盛产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机械强度、高比电阻率、高化学活性、高精煤回收率的黑色宝石“太西煤”,已探明储量在10108t以上,该无烟煤发热量可达33600kJ/kg以上,现已具备100104t/a生产规模。另外在蒙西工业园区周围地区石灰石、石膏、煤系硬质高岭土和耐火粘土的储量都十分可观,而且,均具有矿石品味高,易开采的特点。已探明石灰石储量近10108t,石膏储量1.49108t,煤系硬质高岭土储量约6108t,耐火粘土储量6245104t,其次,还有石英砂、花岗岩、大理石、白云岩、天然碱、芒硝、盐、沸石和铁、铜、锌、锰等矿产。7、土壤植被项目区处于亚非荒漠区与欧亚草原的交接处,为草原和荒漠的过渡带,野生植被具有明显的旱生特征,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片肉质化,植被覆盖率在10%左右,属草原化亚荒漠带;地带性植被为草原与荒漠植被,草原属最耐干旱的荒漠草原,荒漠属草原化荒漠。但由于人类长期的干扰和破坏(放牧、垦殖、经济建设等),目前,项目区植被类型单一,主要有沙地及半固定沙丘的草原化荒漠植被和砾石戈壁荒漠化草原植被,其代表群系有沙蒿群落等。此外,在黄河一、二级阶地上,分布有农田植被。由于受地形、地貌、岩性、气候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影响,区内土壤类型分布主要有灰漠土、风沙土、棕钙土和草甸土。分布最广的风沙土和棕钙土、占分布总面积的80%以上。9社会环境简况:1、行政概况、人口、经济概况鄂托克旗全旗南北长209km,东西宽188km,总面积约20678km2,户籍人口9.4万人,流动人口6万人,总人口12.4万人,其中蒙古族2.4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下辖6个苏木镇,其中2个苏木(阿尔巴斯苏木、苏米图苏木)、4个镇(乌兰镇、棋盘井镇、蒙西镇、木凯淖尔镇),76个嘎查村,17个社区居委会,367个村民小组。旗人民政府所在地设在乌兰镇,是全旗政治、文化中心,位于旗境中部偏东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140km2,由生活服务区、主体产业区、现代物流区、终端产品区四部分组成。蒙西工业园区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发展势头强劲,驻园企业迅速成长壮大,产业层次和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日益增强。截止2010年,累计投入资金近20亿元,实施了道路、管网、供水、供电、通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重点产业区已实现了“九通一平一厂一站”的一类园区建设要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000元和9200元。2、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概况1、地理区位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两市一盟的交汇处,南临乌海、西与阿拉善盟隔河相望,东接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产区,地理位置在北纬39514023,东经1064310652之间。2、交通运输条件包兰铁路和110国道从规划区蒙西镇生活组团和蒙西工业组团两中心通过,丹东到拉萨高速公路从蒙西镇生活组团东侧通过;距乌海机场仅5km,客运、货运十分便利。3、园区社会状况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是2001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高新10技术工业园区,是鄂尔多斯市唯一一家省级高新技术工业园区;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基地;2004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列为全区20家重点扶持园区;2005年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列为全国第一批(全国13家之一)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2010年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也是自治区“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沿黄沿线19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4、经济状况园区规划控制面积140km2,由生活服务区、主体产业区、现代物流区、终端产品区四部分组成。截止2010年,累计投入资金近20亿元,实施了道路、管网、供水、供电、通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重点产业区已实现了“九通一平一厂一站”的一类园区建设要求。园内工商、税务、电信、学校、医院、酒店等服务部门齐全,为企业的投资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园区落户企业有30多家,先后引进了蒙西、神华、北方电力、星光煤炭、双欣资源、君正化工等知名的龙头企业,形成了高新材料、建材、冶金、化工、电力、物流六大产业平台和煤矸石综合利用、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煤化工、氯碱化工、冶金制造、现代物流六大循环产业体系,构筑了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发展模式。截止2010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亿元,同比增长21%;税金7.5亿元,同比增长2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000元和9200元。5、园区性质与发展(1)园区性质根据对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经济、职能的分析,依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园区及周边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将园区的性质定位为:以资源转换为依托,以高新材料产业、煤化工、电力工业为主的多元化产业基地,是内蒙古西部最具现代化、产业化,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规律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2)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园区将按照“以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以生态牧业建设新牧区、以高端产业建设新园区、以城乡统筹建设新蒙西”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工业高端化为方向,以PVA/PVC延伸新型化工、硅铝深加工及其他新型加工为主导,11以现代物流服务业为配套,建设自治区“小三角”科技环保型中小企业集群和新技术应用研发集中的西部一流特色园区,打造国家级终端工业品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9%,超40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7%,超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6%,超7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加2.7万元和1.1万元,超5万元和2万元。(3)园区用地的发展方向根据蒙西工业园区地形条件及现状基础设施情况,近期园区建设用地选择在蒙一路两侧发展,充分依托外环快速路和“日”字型的园区干道,生活区和工业区同时启动;远期向北发展。(4)园区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空间布局为“三组团”结构,由“日”字形干道将规划区分为北部的蒙西工业组团、南部的工业园区生活及工业组团和西部的生活组团三大部分。蒙西工业组团由仓储物流、匹配产业和二类工业组成,分别布置为煤矸石综合利用区、多晶硅产业区、天然气化工产业、匹配产业和仓储物流等产业。而蒙西镇生活组团和蒙西工业园生活及工业组团主要安排居住用、综合服务用地和一类工业用地等,明确的组团分工,有利于城市的分期建设,持续发展。6、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启用概况蒙西生活污水处理厂已经于2009年投入运行,现稳定运行,实际污水处理能力达3800t/a;蒙西引黄供水工程2010年下半年投入运行;蒙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规模为65t/d,于2010年7月投入使用;工业渣场规划处理能力为107万t/a,2011年投入使用;蒙西工业园集中供热工程尚未开始建设。园区规划图见附图二。3、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规划1、供水工程规划(1)水源规划充分考虑内部节水措施后,基地近期项目需新鲜水6941.94m3/h,约折5553.55万m3/a。基地远期项目用水达到8150.14万m3/a。(2)黄河取水口供水工程规划区生活用水取自地下水,工业水来自黄河水,区内自建水厂,厂区内布12置有稳压井、调节水厂、调节泵房、机械加速澄清池、排泥井、加压泵站、投药间、自备水厂及其它附属建筑物。净水厂输出水经过加压泵站加压后送往规划区。水厂分质供水,工业水出水悬浮物20mg/l,生活用水需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3)净水厂黄河取水口位于双欣路与110国道交叉口西北角,供水仍然采用黄河二级取水口。旧镇区现有水源井布局分散,处理成本高,供水安全性差,规划将现有各水源井的水汇集在水源井中心的水厂,统一处理、统一供给。取水口附近规划建设2万吨水源厂供应镇区生活用水,另外将大部分取水输送至工业区南部的景观水库,并在水库东北侧建设8万吨净水厂供应南部工业区及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可为区内企业提供水质为悬浮物20mg/l工业用水及生活用水。(4)给水管网区内采用分质供水。分别设置生活水供水管网、工业及低压消防水供水管网、中水回用管网。2、排水工程规划(1)雨水排除规划雨水干管绝大部分采用重力流管道,结合地面坡度沿道路敷设,局部采用压力流,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超过2000的管道采用矩形暗沟。在干管每隔200-300m处设一支管甩头,以便日后入区企业雨水管线接入。雨水就近排入河道。(2)污水排除规划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未受污染的雨水经过区内雨水管(渠)系统,直接排放。经过企业预处理后的生产、生活污水同初期雨水,经过区内污水管道系统,排入区内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后,经过中水处理装置深度处理回用;清洁下水经过反渗透除盐处理后回用,中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浓盐水及一些冲洗水经排污口排至污水库或作为区内湿煤湿渣用水。(3)污水处理厂规划按照2030年用水量为12347.6万吨,规划的项目排水量按实际排水量计算,13工业用地采用0.2的排污率,生活污水量采用0.80排污率,污水量为2962.27万m3/a。园区现有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位于园区西南部新城镇区,工程总体分两期进行,一期建设1.0万m3/d、二期规模达到4.0万m3/d;规划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2座,一座位于旧城镇以东,双欣路和西外环交叉口的东北侧,总污水处理规模4.0万m3/d,近期2.0万m3/d,远期2.0万m3/d;一座位于园区的北部,规划处理能力为4.0万m3/d。(4)污水回用工程规划中水处理装置建设规模按产水量9.2万m3/d考虑,其中近期5.1m3/d,远期4.1m3/d,中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浓盐水及一些冲洗水,经过污水泵站提升后,排入污水库或作为区内湿煤湿渣用水。规划区各界区清净下水收集后,经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处理装置深度处理后,用于循环水系统做补充水使用,因此要满足循环水补充水水质要求。(5)应急废水收集系统进入规划区企业需建设适应应急需要的事故池或缓冲池(如消防废水收集处理池),并与工程主体设施一并建设和验收。防止应急废水(如消防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公共水体、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危害。(6)排水管网规划排水管网:规划区区内的排水系统采用清污分流制。各工业装置区、辅助生产装置区、公用设施等区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污染区域的初期雨水与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清净下水分别收集后,分别排入规划区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净下水排水系统。雨水及净下水排水系统:入区项目各装置区和设施排出的净下水与其它污水分流后就近排入各地块的雨水排水管网。区内降水由沿道路设置的雨水净下水排水管网自流汇集到主干管网就近排入规划的排水系统。规划区内的生产和生活污水及污染区域初期雨水,由各工业企业的污水管网收集后,进行予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后排至规划区综合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后,进一步深度处理14后进入规划区中水回用系统。(7)污水晾晒池规划晾晒池选址位于污水处理厂东侧11km。建设规模按远期规模进行设计,进入晾晒池的浓水量约为4000m3/d,由此确定晾晒池平面尺寸为800m600m,总深度为2m,在京藏高速公路与双欣路交叉口处设置中途提升泵站,防渗系统采用单层复合防渗结构。3、供电工程规划根据用电指标及综合考虑蒙西工业园区实际项目规划用电需求,由于电石、烧碱等项目实际用电负荷较大,在综合考虑辅助设施(包括公用工程)用电后,蒙西工业园区远期总用电负荷预测值约为:319.7万KW,其中近期电负荷预测值为197.7万KW。规划园区电源拟选定附近的35KV蒙西变电站、巴音110KV变电站、蒙西公司自备电厂和北方联合电厂,本规划考虑新建一座220kV变电站,与地区220kV网架并网运行。根据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近远期项目的需要,规划在工业区内分期建设两座220KV总降压变电站,电压等级为220/110KV,两座变电站内需分期建设三台24万KVA主变压器。同时在园区负荷中心处新建11座110KV降压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10KV、35KV、10kV,变电站110KV侧母线引自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的220KV变电站,在每座110KV变电站内分期建设两至三台10万KVA主变压器,作为整个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的主供电源点,向园区内近远期建设项目提供35KV、10KV等级供电线路。园区2400MW自备热电站所发电能经升压变压器升压为110kV后,与规划220KV总降压变电站110KV侧母线并联运行,为园区提供所需电能。4、供热工程规划规划区目前由蒙西公司自备电厂(发电容量36MW+212MW)供热,无富裕容量。由于规划区新建装置用汽量较大,同时考虑规划区供电负荷较大的实际需要,在规划区拟新建一座热电站,实行热电联产。规划新建集中供热站,规划建设一座15吨供热锅炉房。铁路以西的生活组团以现有区域锅炉房为热源,并将其扩建;铁路以东以热电厂为热源。根据所需热负荷的需要,考虑所需热负荷大部分为中低压蒸汽负荷,按照“以热定电”的原15则,为提高整个园区的供热效率及经济效益出发,在园区内规划建设自备热电站,热电站建设分期进行,并留有扩建余地。5、燃气工程规划规划依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进行区内供气规模测算和供气系统的规划布置,以天然气为主、液化气为辅,按天然气源配置所需燃气设施,采用城市燃气管道供给。规划燃气工程以满足区内生活用气为主,工业用气为辅。目前,规划园区还设有燃气接入口,规划在沿110国道西侧建设燃气门站两座,接入长庆蒙西的区域燃气管线。在南部新区设置天然气调压站。规划园区内燃气管网采用中低压二级制,燃气中压管道呈环状布置,调压采用区域调压与用户调压相结合方式,居住及公建用户采用区域调压,工业用户根据生产情况采用用户调压。本次规划只布置中压管线,调压站及低压管线可在下一步实施中具体规划。燃气管线一般布置在道路的西侧或北侧的绿化带下。6、工业气体规划园区内绝大部分生产装置均需要工艺压缩空气和仪表压缩空气,此外,园区内的规划项目如烧碱、PVC等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氮气,所需要量为:压缩空气59536Nm3/h,氮气22847Nm3/h。园区用户所需的工业气体规划以自建供应为主。16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分别收集了君正能源化工2300MW级空冷热电联产机组工程环评现状监测报告中的环境空气现状监测资料,现状监测是由鄂尔多斯监测站分别于2012年2月进行的。以单因子指数法进行环境空气现状评价,以了解评价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布设及监测项目共设置3个监测点位,分别为1#巴音村、2#园区管委会、3#蒙西医院。监测项目:SO2、NO2、TSP、PM10。监测期间同步观测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时间:2012年2月23日2月29日;分别连续采样监测7天。SO2、NO2监测:分别进行1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均值浓度的采样监测:1小时平均浓度采样监测时间为60分钟,每天定时采样监测4次,采样监测时间为02:00、08:00、14:00、20:00;日均值浓度采样监测时间为18h。TSP、PM10监测:进行日均值浓度采样监测,监测时间为12h;取得有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监测频率与采样方法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执行。采样和分析方法大气环境现状监测过程中的采样点、采样高度、采样环境及采样频率均按照大气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进行,监测方法和采样仪器见下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分析方法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 采样方法 最低检出限mg/m3二氧化硫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法 溶液吸收 小时均值:0.007日均值:0.003二氧化氮 Saltzman法 滤膜吸附 小时均值:0.005;日均值:0.002TSP 重量法 滤膜吸附 日均值:0.001PM10 重量法 滤膜吸附 日均值:0.001评价标准本次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见下表。1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类别 名称 执行标准(mg/m3)日均 一次常规污染物 SO2 0.15 0.50NO2 0.12 0.24TSP 0.3 PM10 0.15 监测结果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下表。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日均值)项目 测点 浓度范围(mg/m3) 占二级标准的%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TSP 1# 0.2250.289 75.0096.33 0 02# 0.2730.334 91.00111.33 0.11 42.93# 0.2100.291 70.0097.00 0 0PM10 1# 0.1110.148 74.0098.67 0 02# 0.1280.175 85.33116.67 0.17 42.93# 0.1100.148 73.3398.67 0 0SO2 1# 0.0480.075 32.0050.00 0 02# 0.0120.015 8.0010.00 0 03# 0.0490.065 32.6743.33 0 0NO2 1# 0.0110.014 9.1711.67 0 02# 0.0090.014 7.5011.67 0 03# 0.0070.014 5.8311.67 0 0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小时均值)项目 测点 浓度范围(mg/m3) 占二级标准的%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SO2 1# 0.0310.114 20.6776.00 0 02# 0.0140.065 9.3343.33 0 03# 0.0380.091 25.3360.67 0 0NO2 1# 0.0050.021 4.1717.50 0 02# 0.0110.049 9.1740.83 0 03# 0.0050.021 4.1717.50 0 0评价结果分析TSP:各监测点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2100.334mg/m3,占二级标准的70.0%111.3%,最大超标倍数为0.11倍,出现在园区管委会。其它监测点均未出现超标现象。SO2:各监测点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120.075mg/m3,占二级标准的188.00%50.00%。各监测点SO2小时浓度范围为0.0140.114mg/m3,占二级标准的9.33%76.00%。可见各监测点SO2日均、小时浓度监测值均不超标。NO2:各监测点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090.014mg/m3,占二级标准的7.50%11.67%。各监测点小时浓度范围为0.0050.049mg/m3,占二级标准的4.17%40.83%。可见各监测点NO2日均、小时浓度监测值均不超标。PM10:各监测点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1100.175mg/m3,占二级标准的73.33%116.67%,最大超标倍数为0.17倍,出现在园区管委会。其它监测点均未出现超标现象。由以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评价区域SO2、NO2日均、小时浓度监测值均不超标,TSP、PM10日均浓度监测值只在园区管委会出现超标现象。环境质量现状超标成因分析造成TSP、PM10超标主要原因是,监测时间处于冬季,气候干燥,当地风沙比较严重,主要由气候原因造成的。2、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监测点位、监测时间与频次为了解建设项目区域地下水的水质情况,收集神华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扩建96万吨/年捣固焦、联产甲醇10万吨/年工程(焦化二厂)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报告中的地下水监测数据。鄂尔多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北方电力3#井和蒙西水源井2个监测点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监测。以单因子指数法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以了解评价区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北方电力3#井和蒙西水源井各布设一个地下水监测点。监测时间为2012年5月1112日,监测2天,监测频率为1次/天。监测项目本次监测项目为PH、总硬度、氨氮、硝酸盐氮、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氰化物、挥发酚、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共11项。分析方法按照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及GB/T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执行。监测结果19监测结果见下表。地下水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L(pH除外)地点项目 北方电力3#井 蒙西水源井 标准值5月11日 5月12日 5月11日 5月12日1 PH(无量纲) 7.6 7.7 7.7 7.7 6.58.52 总硬度 347 346 288 290 4503 硫酸盐 181 183 182 182 2504 氟化物 0.586 0.531 0.594 0.543 1.05 氯化物 228 232 207 215 2506 氨氮 0.068 0.115 0.037 0.025 0.27 高锰酸盐指数 1.1 1.1 1.0 1.0 3.08硝酸盐氮 5.09 5.05 4.75 4.82 209 挥发酚 0.002L 0.002L 0.002L 0.002L 0.00210 氰化物 0.001L 0.001L 0.001L 0.001L 0.0511 溶解性总固体 740 754 1072 1085 1000井深/水深 165m/115m地下水监测结果表明,蒙西水源井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不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类标准1000mg/L的限值要求。北方电力3#井监测项目和蒙西水源井的其余10项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限值要求。3、声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评价区域噪声均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区标准值,说明目前评价区内的声环境质量较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现场踏勘调查,建设项目周围0.2km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保护单位等特殊敏感保护目标。周围环境概貌见附图三。20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二级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3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二级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3类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环境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标准限值。21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管网施工工艺及产污流程见下图管沟开挖 管道组焊 下管入沟 回填土方粉尘 噪声 粉尘噪声 弃土22主要污染工序:1、废气:项目运营过程中不产生大气污染物。2、废水:项目运营过程中不排水及污染物。3、噪声:噪声源主要是泵类噪声等,声强一般在8090dB(A)之间。4、固废:项目运营过程中不产生固体废物。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 水污染物 固体废物 噪声 01泵类 A声级 80dB(A) 昼间:65dB(A)夜间:55dB(A)其他23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不良影响主要是在施工阶段,即对自然环境造成的非污染性破坏。本项目建设期生态的直接影响主要是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对土壤资源的占用和污染、对自然景观的分割破坏、水土流失等等。该项目工程量小,临时占地面积相对很小,没有永久占地,且项目周围无生态敏感区,故本项目对生态影响很小。环境影响分析24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工程施工期间,土石方的挖掘与堆放、搅拌机的运转以及车辆运输过程中,将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使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空气中TSP的含量有所增加。固废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统一处理。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运输、车辆马达的轰鸣及喇叭的喧闹声,对周围的声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项目周围0.2km范围内没有居民等噪声敏感目标;不会造成噪声污染。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可用于施工场地洒水,不会对施工范围的地下水造成影响。在施工中尽量采用遮盖措施避免扬尘,严重时可采用湿式作业。在项目施工中应加强项目环境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注意文明施工,将各种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另外,随着工程结束这些影响会随之消失。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该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大气污染物,故对项目周围环境空气没有影响。2、水环境影响分析该项目运营期不排水及污染物,对项目及周围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很小。3、声环境影响分析该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泵类噪声等,声强一般在8090dB(A)之间,通过加强管理,边界预测噪声可以达标排放,且项目周围0.2km范围内没有居民等声环境敏感目标,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很小。4、固废影响分析该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固体废物,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很小。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25内容类型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 水污染物 固体废物 噪 声 01泵类 A声级 减震降噪 昼间:65dB,夜间:55dB其 它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项目建成后,加大项目及周围的绿化、美化工作,使项目绿化率达到50以上,尽量减少因占地造成的植被损失。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一览表环境要素 污染源 环保措施 验收要求大气 噪声 01泵类 减震降噪 三同时废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