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培训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公司培训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XX公司培训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XX公司培训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XX公司培训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XX公司培训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 号: 1404141-01 环境影响报告表 (国环评证乙字第 1727 号) 项目名称: 新建设计创意中心及培训基地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XXXX 科技有限公司 XX 省 XX 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 四 月 编号: 1404141-01 评价单位: XX 省 XX 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项目名称: 新建设计创意中心及培训基地项目 文件类型: 报告表 项目名称: 新建设计创意中心及培训基地项目 质控制体系各级负责人 审核人:张思宇 审定人:倪长虹 项目负责人: 郝大庆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从事专业 职 称 上岗证书号 职责章节 签 名 张艳梅 环境科学 工程师 B17270008 具体编制 计艺达 环境工程 助理工程师 B17270013 具体编制 目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工程内容及规模 . 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7 环境质量状况 . 11 评价适用标准 . 1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16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23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24 环境影响分析 . 25 结论与建议 . 30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厂区平面布置图 附件: 项目备案书 协议书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7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新建设计创意中心及培训基地项目 建设单位 XXXX 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原伟刚 联系人 汤宝珠 通讯地址 松北科技创新城 20 栋楼 178 号 A111 室 联系电话 86339116 传真 邮政 编码 150000 建设地点 哈南工业新城 XX 印刷出版文化科技产业园区 17-04 地块 立项审批部门 哈经开委 批准 文号 哈经开委发改备 2013013 号 建设 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C2319 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 占地 面积 (m2) 8030 平方米 绿化面积 (m2) 1200 总投资 (万元) 1780 其中 :环保投资 (万元 ) 3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7% 评价 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5 年 8 月 8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纸箱、纸板等纸制品需求量越来越大, 同时配套的产业设计和培训基地也孕育而生, 目前随着哈南工业新城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政府对 XX印刷出版文化科技园 开发的大力支持, XXXX 科技有限公司 决定 新建厂房及印刷设计研发配套基地项目,项目的建设 不但可以为自身创造经济利益,还为 园区的企业提供了设计创意的来源,成行集聚产业链条 ,为 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 1998 年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本项目需要委托有相关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 。受 哈 XXXX 科技有限公司 的委托 XXXX 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 们 在广泛的资料搜集、现场踏勘、听取相关政府部门与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详细分析项目的工程情况,按照 环保法律、法规和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 ,编写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表 。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新建设计创意 中心及培训基地项目 2、建设单位 XXXX 科技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 哈南工业新城 XX 印刷出版文化科技产业园区 17-04 地块 4、建设性质 新建 5、建设规模 本项目占地面积 8030m2, 建设规模 年 产 盒子(纸盒、铁盒)共计 300 万 只 以及纸质印刷品 1000t,同时建设 创业中心和培训基地。 9 6、工程建设内容 本项目新建厂房 及印刷设计研发配套基地 等。总建筑面积为 6500m2。 主要工程建设内容见表 1。 表 1 工程建设内容一览表 名称 内容 建设规模 主体工程 生产车间 建筑面积 4500m2,包含印刷车间、制版 、模切车间、库房等,采用印刷机、压膜机、切纸机、制版机、装订联动机等 辅助工程 办公综合楼 共三层,其中 1F 900m2,用于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和设计培训基地; 2F 900m2,3F 200m2,均用于日常办公、会议等。 食堂 2 个灶头 在综合 楼中 采用天然气 公用工程 供电 本项目主要靠 XX 市电网供电,电源为 哈南工业新城食品园区 6 号 44KV 站变电站, 电力充足,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的供电要求 供水 本项目 用水 主要为生活用水,生活给水水源 由 XX 市政 自来水供水管网统一供 应, 经园区内供水管线引至生活给水泵 房后 由 配水管线供至各用水点 排水 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无生产废水产生、仅排放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后与其它生活污水一同经化粪池集中收集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 采暖 集中供热, 由北大荒龙垦麦芽有限公司供热 环保工程 废水治理措施 建设 隔油池 、 化粪池 固废防治措施 设生活垃圾箱、生产固废分类收集综合利用 减噪措施 建立车间、 安装减振 、消声措施 等 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 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一 占地面积 m2 8030 二 规模 1 纸盒、铁盒 万只 /年 300 2 纸质印刷品 吨 1000 三 能量消耗 1 水 万 m3/a 0.24 2 电 万 KWh/a 20 四 投资 万元 1780 10 五 环保投资 万元 30 六 职工定员 人 100 七 工作制度 / 8h 工作制, 300 天 8、产品方案 本项目 年产 纸 盒、铁盒共计 300 万只 以及纸质印刷品 1000t/a,产品方案见表 3。 表 3 项目产品方案 产品品种 规格 用途 日产量 纸盒 三层 包装重量较轻的产品 200 万只 铁盒 一层 包装重量较重的产品 100 万只 纸质印刷品 / / 1000t 9、主要原材料消耗量 本项目生产原料 为纸板 、 铁板 以及黏合剂(食用淀粉) 、油墨、原料纸、辅助材料等均为外购。项目生产主要原、辅料及用量见表 4。 表 4 原辅材料用量 序号 名称 年消耗量 单位 数量 用途 原材料 油墨年用量 吨 20 纸质印刷品 原料纸年用量 吨 1000 纸板 吨 50000 纸盒、铁盒 铁板 吨 30000 辅助 材料 玉米淀粉 吨 300 制胶 洗车水年用量 吨 0.5 润版液年用量 吨 1.5 纸质印刷品 显影液、定影液 吨 0.5 封口胶 吨 0.5 PS 版 张 25000 橡皮布 张 200 10、主要生产设备 具体生产设备见表 5。 11 表 5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表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扣盒机 5 台 外购 自动糊盒机 6 台 外购 盒成型机 6 台 外购 压痕机 3 台 外购 对开四开印刷机 A 型 1 台 外购 对开四开印刷机 B 型 1 台 外购 包装机 3 台 外购 切纸机 3 台 外购 CTP 制版机 1 台 外购 装订联动线 1 套 外购 压膜机 1 台 外购 11、项目投资、环保投资 项目投资共计 1780 万 元,环保投资为 30 万元,占总投资额的 1.7%(环保投资一览表见表 6)。 表 6 环保投资一览表 项目 措施 费用估算(万元) 施工期 噪声 隔声、减振 1.0 粉尘 降尘措施 1.0 固废 固废处理 0.7 营运期 废气 车间强制排风、 活性炭吸附装置、食堂油 烟净化装置 9.0 噪声 消声、隔声、减振 7.0 废水 化粪池、隔油池 7.5 固废 定时收集和外运 2.5 绿化 绿 化 1.3 合计 30 12、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 本项目投入运行后,劳动定员 100 人,每天工作 8h,年工作日为 300 天。 13、公用工程 12 目前开发区已经完成七通一平工作,并保证在印刷产业园区中各企业开工前完成土地平整、通讯、供电、供水、供热、天然气、工业蒸汽、下水、排污等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具体见附件协议。 ( 1)供电: 本项目主要靠 XX 市电网供电,电源为 哈南工业新城食品园区 6 号 44KV站变电站, 电力充足,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的供电要求。 ( 2)供水: 本项目 用水 主要为生活用水,生活给水 水源 由 XX 市政 自来水供水管网统一供 应, 经园区内供水管线引至生活给水泵房后 由 配水管线供至各用水点。 本项目主要为生活用水,生 活给水经园区内供水管线引至生活给水泵房后经配水管线供至各用水点。本项目主要为生活用水,生活用水以职工人数 100 人、 80L/人 d、年工作 300d 计,年用量为 2400t。 ( 3)排水: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本项目 营运期 无生产废水产生,本项目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其排放量为 1920t/a(排放系数以 0.8 计 )。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纳入污水管网(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要求),最终排入文昌污水处理厂处理。 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处理后排入 园区污水管网。 ( 4)采暖 本项目建成后,不设锅炉房,采暖由北大荒龙垦麦芽有限公司供给 , 所以只占北大荒龙垦麦芽有限公司的燃煤分担量和相应大气污染物的分担量。 ( 5)食堂: 本项目设有食堂,食堂一日两餐,设 2 个灶头。 14、工程平面布置 厂区平面布置按照节约土地的方针和远近结合、生产工艺路线合理的原则, 重污染设施尽可能远离村庄,位于村庄下风向, 功能区划分明确,办公区与生产区分开,以利于生产,便于管理。 生活区位于东侧,远离道路; 生产区位于厂址的 中央 , 与生活区有绿化带空间, 厂区布置工艺物料流向顺畅 。 厂区平面布置图见 附图 2。 13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厂址地区为园区空闲工业用地,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 14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XX 市位于东经 1254213010,北纬 44044640,是 XX 省省会,中国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北北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省辖市中管辖面积最大、管辖总人口居第二位的 特大城市 ,是 中国十大城市 之一。全市土地面积 5.31 万平方公里,辖 8 区 7 县,代管 3 个 县级市 。户籍总人口 1063.5 万人。 香坊区位于 XX 市东南部,区划面积 339.55 平方公里,其中, 建成 区面积 43.8 平方公里,辖 20 个街道办事处, 3 镇 1 乡,总人口约 79 万人 (含流动人口 )。 项目所在地理位置见附图 1。 2、地质、地貌 XX 市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 10 县(市)多山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XX 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 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拔在 132 140 米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拔 145 175 米,由第一级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浸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 XX 市重要农业区;第三级阶地海拔 180 200米,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香坊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为丘陵地区。 3、水文及水文地质 XX 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蚂蜒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 、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 XX 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 6 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70%以上。解放以来,全市最大水利工程 西泉眼水库工程, 1996 年已经合龙蓄水,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1151 平方公里,库面面积 40.86 平方公里。水库建成后,新增灌溉面 15 积 15133.3 公顷。 XX 水资源特点是自产水偏少,过境水较丰,时空分布不均,表征为东富西贫。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 1630 立方米。 4、气候特征及气象条件 XX 市属于半湿润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西北气流控制,而且也受东部鄂霍次克寒流影响,因此冬季漫长、寒冷而干燥。夏季多受太平洋西伸北跃西南气流的影响,炎热多雨。春秋两季短促,多风且干燥。一年中寒暑温差较大。最大冻土深度为 2.05m;结冰期 150 天左右,采暖期 180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 523.3mm 左右;年平均蒸发量 1058.7mm;最大积雪深度 41cm;年日照时数 2512.1h;年平均相对湿度约60。 5、生物资源 XX 地域 广阔,土地肥沃, 雨水 充沛,空气清爽,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发展 食品加工业 和农业经济的理想地点。这片广阔的 黑土地 堪称中国最肥沃的土壤,适合种植各种食用和纺织用农作物。 大豆 、 马铃薯 、 亚麻 、 甜菜 等农产品产量居全国之首; 貂皮 、 猪鬃 、 马尾 、 黑木耳 、 猴头蘑 、 黑加伦 、 蕨菜 、 蜂王浆 、 椴树蜜 等土特产品驰名中外;药用植物 防风 、 甘草 、 刺五加 、 人参 、 黄芪 等名贵药材的质量属全国上乘; XX 的东部和北部生长着 红松 、 白松 、 水曲柳 、 黄柏 等珍贵树种为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全市已发现的矿种为 63 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 25 种,其中, 能源矿产 1种,金属矿产 10 种, 非金属矿产 14 种。 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 12 个,其中省级 自然保护区 4 个,自然保护区面积 11.94 万公顷。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 野生动物 50 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7 种。据调查,本 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 没有 需要特殊保护的珍稀动物物种植,拟建地未发现已探明矿藏。 6、 土壤、植被 由于受地形、气候、植物等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全市土壤类型较多,共有 9 个土类、 21 个亚类、 25 个土种。黑土,是郊区及 12 县(市)的主要土壤,也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土壤类型。黑土在全市分为 2 个亚类(黑土和草甸黑土)、 3 个 16 土属(粘质黑土、砂质黑土、草甸黑土),共 7 个土种。黑土土壤养分含量比较丰富,适于各种农作物生长。黑钙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川地和岗平地上,在全市分为 3 个亚类:黑钙土、淋溶黑钙土、草甸黑钙土,共 8 个土种。黑钙土养分含量仅次于黑土,适于作物栽培。草甸土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多数分布在沿江河低洼淋溶地带和松花江台地漫滩地带。草甸土在全市分为 6 个亚类:草甸土、碱化草甸土、泛滥地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硫酸盐草甸土,共 10 个土种。草甸土大部分宜耕性较差,宜发展草场和栽植薪炭林。砂土及沼泽土,主要分布于江河两岸河滩和低洼地块,适于发展渔业、牧业。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 文化 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17 个,其中市属 5 个,县(市)12 个;文化馆(艺术馆) 21 个,公共图书馆 18 个,图书馆分馆 46 个,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 17 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 33 个;综合档案馆 19 个,专业档案馆 1 个,已开放各类档案 12.5 万卷,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查档接待 2 万人次。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10 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 68 万户。 XX 电视台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 117749小时; XX 广播电台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 58827 小时。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99.13%,广播综合覆盖率 99.62%。 2、 卫生 解放 50 多年来, XX 的医疗卫生事 业蓬勃发展,已跨入全国大城市的先进行列。至 2010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含农村卫生室) 3576 个,其中医院 256 个、卫生院 20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249 个、门诊部(所) 55 所、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33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2 所、妇幼保健机构 20 所。卫生机构床位数 4.54万张,其中医院 3.91 万张,卫生院床位数 0.47 万张。卫生技术人员 5.67 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1.96 万人,注册护士 1.73 万人。乡镇卫生院 195 个,床位 4600张,卫生技术人员 0.53 万人。 3、 教育事业 XX 教育事业基础深厚,发展迅速。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 XX 工业大学、 XX 军 17 事工程学院等高等院校,就蜚声国内外,多年年来,为国防工业和航空航天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公办民办相结合,多渠道、多门类、多层次结构的办学体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 2010 年末,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 20 所,招生 1.7 万人,增长 4.9%;在学研究生 5.0 万人,增长 14.4%;毕业生 1.5万人,增长 14.7%。普通高校 49 所,共招收学生 14.8 万人,下降 9.2%;在校学生 53.1万人,增长 1.4%;毕业生 12.9 万人,增长 1.3%。成人高校 13 所,共招收学生 1.1 万人,与上年持平;在校学生 3.2 万人,增长 14.2%。普通高中 133 所,招生 4.8 万人,在校生 14.1 万人,毕业生 4.7 万人;普通初中 430 所,招生 8.6 万人,在校生 29.9 万人,毕业生 9.4 万人;普通小学 1592 所,招生 8.4 万人,在校生 46.1 万人,毕业生 8.6万人;幼儿园 867 个,在园幼儿 13.2 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26 所,招生 1.1 万人,在校生 3.8 万人,毕业生 7745 人。特 殊教育学校招生 288 人,在校生 2030 人。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比例为 99.9%,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 89.5%。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 99.8%。 4、 社会福利与救助 积极推进福利事业与救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的覆盖范围。至 2010 年末,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119.2 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公司职工 79.9 万人,下降 3.8%。全市享受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 67.6 万人,增长 6.7%。参加失业保险 128.2 万人,增长 1.3%。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356.1 万人,增长 7.3%。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 72.8 万人,增加 3.2 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9.1%。 5、 科学技术 XX 市科技综合实力较强,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2006 年,在全国 50 城市科技竞争力排名中, XX 市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列第 9 位,其中,科技成果数量列全国第 6 位。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大学、大所、大厂科技力量为主,地方科技力量为辅的研究与开发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全市拥有两院院士 28 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27 人。以公司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 18 形成。 2010 年,全市现有科研机构 440 个,拥有 7 个国家级公司技术中心和 53 个省级公司技术中心, 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 3.78 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 2.76 万人。 R&D 经费支出 55.3 亿元,增长 19.4%, R&D 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 1.75%。受理专利申请 6526 件,增长 18.1%;授权专利 3974 件,增长 42.3%。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 1723 项,成交额 50.93 亿元,增长 21.3%。 82 项科技成果被授予 XX 市科学技术奖。 XX 焊接研究所、兽医研究所、第 49 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 703 研究所等技术水平 居全国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研究与开发实力,为我国 “神舟 ”系列飞船等许多重大科技项目,做出了重要贡献。飞机发动机、轴承、量仪、空调机、电机、汽轮机、环保制氧、生物制药等 21 个重点实验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6、 交通运输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社会的不断发展, XX 的交通事业也迅速发展,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成为中国东北北部最大的交通枢纽。 XX 铁路局是全国 15 个铁路局之一,北起古莲,南至兰棱,东达绥芬河,西到满洲里,外与俄罗斯接轨,内与沈阳铁路局相通。 36 条干支线贯穿 XX 省全境和内蒙部分地区, 构成了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通道。 2008 年,铁路完成货运量 1456 万吨,比上年增长 4.9%;完成客运量 3627 万人次,增长 9.4%。 改革开放以来, XX 的公路运输事业发展迅速,陆续建成了松花江公路大桥、北京至 XX 二级汽车专用公路 XX 段、 XX 至阿城汽车专用公路、 XX 至亚布力二级专用公路、机场高速公路、二环快速干道等重点工程。公路运输发展到具有高速公路、专用公路、高等级公路为骨干架的干线公路网络。 2010 年,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 10128.9万吨,比上年增长 8.1%。其中,铁路 2033.0 万吨,增长 6.0%;公路 7682.0 万吨,增长 8.4%;水运 412.0 万吨,增长 13.5%;航空 1.9 万吨,增长 18.8%。完成旅客运输总量 13068.0 万人次,增长 3.0%。其中,铁路 3839.0 万人次,增长 5.2%;公路 8864.0万人次,增长 1.7%;航空 365.0 万人次,增长 10.6%。 7、 旅游观光 XX 地处富庶的松辽平原,松花江沿岸,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同时也是一座风光旖旎、独具特色、充满欧陆风情的国际旅游城市,尤其以冰雪旅游吸引着无数国内外宾 19 客。 2009 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 3772.8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4.9%。其中,国内旅游者 3748.8 万人次,增长 25.4%;入境旅游者 24.0 万人次,下降 19.2%。旅游业务总收入 310.2 亿元,增长 26.2%。其中,国内旅游业务收入 300.3 亿元,增长 28.8%;国际旅游创汇 1.5 亿美元,下降 19.4%。全市拥有星级酒店 100 家,旅行社 250 家。 8、 经济发展 XX 市是 XX 省经济发展中心,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城市。 “ 一五 ” 、 “ 二五 “ 时期, XX 形成了以国有大中型公司为主体、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经济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当时,主要产品达 2000 多个品种,覆盖全国,远销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电站设备、工具量具、飞机和发动机、亚麻纺织、铝镁加工、精密仪表、轴承、电缆、继电保护装置等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010 年,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665.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4.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412.7 亿元,增长 7.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384.6 亿元,增长 1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868.6 亿元,增长 13.5%。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 1904.3 亿元,增长 16.5%,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51.9%。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 12.6: 36.2: 51.2 调整为 11.3: 37.8: 50.9。第一、二、三产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6.3%、 44.2%和 4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6961 元,比上年增长 13.9%。 环境质量状况 20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 XX 省 泰衡职业卫生评价 有限公司在 2013 年 4 月 2 日 4 月 8 日 对区域的大气环境设点进行检测, 检测报告现状评价结果如下: ( 1) SO2 各监测点小时浓 度变化范围在 0.0190.032mg/m3 之间,日均浓度变化范围在0.0260.030mg/m3 之间,各监测点无超标现象。 ( 2) NO2 各监测点小时浓度变化范围在 0.0150.042mg/m3 之间,日均浓度变化范围在0.0260.031mg/Nm3 之间,各监测点无超标现象。 ( 3) PM10 各监测点日均浓度变化范围在 0.1100.126mg/m3之间,各监测点无超标现象。 ( 4) PM2.5 各监测点日均浓度变化范围在 0.0380.047mg/m3之间,各监测点无超标现象。 ( 5)苯、甲苯、二甲 苯、总 VOCs 各监测点均未检出苯、甲苯、二甲苯、总 VOCs等特征污染物,故不存在超标现象。 综上所述,项目区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二)地表水: 为了了解区域周围的水质现状, XX 省 泰衡职业卫生评价 有限公司在 2013 年 4月 6 日 4 月 8 日 对区域的地表水环境设点进行检测,共 设置了 3 个监测断面,监测断面具体情况如下表 7。 表 5 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断面一览表 编号 监测河流 监测点位 1 松花江 马家沟入松花江河口上游 500m 21 2 松花江 东江桥 3 松花江 马家沟入松花江河口下游 2km 表 6 地 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 序号 监测项目 各监测断面监测结果统计 1# 2# 3# 1 pH 0.05 0.1 0.1 2 BOD5 0.60 0.54 0.54 3 COD 0.53 0.54 0.55 4 氨氮 0.85 0.83 0.86 5 石油类 0.66 0.66 0.66 6 总磷 0.24 0.24 0.25 综合评价结果及水质类别 评价区内,建设项目的直接接纳污水体是松花江朱顺屯 -东江桥,其现状监测项目 pH、 BOD5、 COD、氨氮、石油类、总磷现 状水质均符合 类水体功能要求。 (三)声环境: 根据 XX 省 泰衡职业卫生评价 有限公司在 2013 年 4 月 8 日 4 月 9 日 对区域的噪声环境设点进行检测, 噪声监测 评价 结果 如下 : 园区厂界现状监测各监测点 Pi 值均小于 1,满足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 要求。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22 本评价区所在区域内无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及文物保护对象。本项目所在位置 为 哈南工业新城 XX 印刷出版文化科技产业园区 17-04 地块 。 北侧为 XX 博鑫盛隆职业有限公司,南侧为 XX 市天骄印刷包 装有限公司 ,西侧为艺美宏,东侧紧邻规划路。 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环境特征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 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保护厂界周围区域声环境,区域声环境质量满足国家规定的 2 类标准要求; 地表水环境:松花江是本项目的最终受纳水体,其水质和水体功能满足类水体功能要求。 具体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9。 表 9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目标 环境 要素 编号 目标名称 方位及距离 规模 保护级别 大气环境(施工期和营运期) 1 东升村 N, 900m 1500 人 GB3095-2012 二级 2 富民村 S, 1000m 1500 人 3 东沟村 S, 500m 1000 人 4 夏家葳子 ES, 400m 800 人 5 黎明村 ES, 1000m 2000 人 水环境 1 松花江干流(朱顺屯 -东江桥)(营运期) E, 12km GB3838-2002 类标准 评价适用标准 23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类标准 ) 3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 2 类标准)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及 法 规 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三级 标准 。 2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 类 标准 3 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