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化工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化工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XX化工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XX化工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XX化工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XX化工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目 录 前 言 . 1 1 总 论 . 3 1.1 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 . 3 1.2 编制依据 . 4 1.3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 6 1.4 评价标准 . 8 1.5 评价重点 . 11 1.6 评价时段 . 11 1.7 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 . 11 2 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 13 2.1 企业基本情况 . 13 2.2 拟建项目概况 . 14 2.3 工艺过程分析 . 25 2.4 污染源产生与排放情况分析 . 33 2.5 污染物排放“三本帐”分析 . 44 3 区域环境概况 . 46 3.1 自然环境 . 46 3.2 社会环境 . 50 3.3 安徽省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概况 . 51 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52 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 52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54 4.3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 56 4.4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 66 4.4 小 结 . 66 5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68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 68 5.2 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 69 5.3 小 结 . 98 6 环境风险评价 . 99 6.1 环境风险识别 . 99 6.2 源项分析 . 103 6.3 后果分析 . 104 6.4 风险评价 . 104 6.4 风险管理 . 105 2 6.5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 115 7 清洁生产分析及建议 . 118 7.1 产业政策分析 . 118 7.2 清洁生产分析 . 118 7.3 生产设备先进性分析 . 119 7.4 循环经济分析 . 119 7.5 节能降耗措施 . 120 7.6 原料路线清洁性分析 . 120 7.7 污染物产生水平分析 . 120 7.8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 121 7.9 实施清洁生产的建议 . 121 8 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 123 8.1 施工期污染防治对策 . 123 8.2 拟建项目营运期污染防治对策 . 124 8.3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 128 8.4 地下水防治措施 . 130 8.5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 132 8.6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133 8. 7 厂区绿化 . 133 9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 134 9.1 大气污染物 SO2、 NOX总量控制分析 . 134 9.2 水污染物 COD 和 NH3-N 总量控制分析 . 134 10 环保管理及环境监测计划 . 135 10.1 目 的 . 135 10.2 监测机构及职能 . 135 10.3 环境监测纲要建议 . 135 10.4 监控制度 . 137 10.5 监测系统的设备和监测费用 . 137 10.6 排污口规范化要求 . 137 10.7 项目“三同时”环保设施一览表 . 138 1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40 11.1 拟建项目追加环保费用估算 . 140 11.2 主要环境经济损益指标分析 . 141 11.3 评价小结 . 142 12 公众参与 . 143 12.1 公众参与的目的 . 143 12.2 公众参与的方式及范围 . 143 12.3 公众调查结果 . 143 3 13 厂址论证 . 146 13.1 选址方案 . 146 13.2 环境可行性 . 146 13.3 选址规划的可行性 . 146 13.4 建设条件的可行性 . 147 13.5 环境承载力分析 . 148 13.6 公众认可性 . 148 13.7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 . 148 13.8 厂址分析结论 . 149 14 评 价 结 论 . 150 14.1 产业政策相符性 . 150 14.2 厂址分析 . 150 14.3 工程分析 . 150 14.4 环境影响评价 . 152 14.5 污染物防治对策及建议 . 153 14.6 评价结论 . 155 附图、附件及附表 附图 附图 1 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及水环境监测布点图 附图 2 公司厂区总平面布置及厂界噪声监测布点图 、分区防渗示意图 附图 3 安徽省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总体规划图 附图 4 环境敏感目标 、 空气境监测布点 及 空气环境评价范围示意图 附图 5 园区污水排放途径示意图 附图 6 环境防护区域 包络线图 附图 7 威驰化工厂区水文地质剖面图 附件 附件 1 马鞍山市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马 发改 秘 201341 号文 “关于 年产 1000 吨 2-叔丁基 -4 甲基苯酚、 300 吨抗氧化剂 2246 建设 项目 备案的通知 ”; 附件 2 环评委托书 附件 3 和县环保局 关于 “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 1000 吨 2-叔丁基 -4 甲基苯酚、 300 吨抗氧化剂 2246 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执行 标准的确认 函 ”; 附件 4 马鞍市环保局马环检 201219 号 “关于 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3000 吨 (一期) 新型防老剂 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意见的函” ; 4 附件 5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设施验收监测报告书 马环 监 咨 字第 111180 号 “ 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 3000 吨 (一期) 新型防老剂 项目 ” 验收 监测数据; 附件 6 监测报告 附件 7 污水排放处理协议 附件 8 供汽合同 附件 9 公众参与调查表及公示材料 附件 10 危废处置协议 附件 11 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 1000 吨 2-叔丁基 -4 甲基苯酚、 300 吨抗氧化剂 2246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上报声明 附表 审批登记表 1 前 言 一、项目由来 2-叔丁基 -4 甲基苯酚 主要用于生产抗氧化剂 2246、 2246-S( 2.2-流代双 -6-叔丁基对甲酚)、 2246-2S 及紫外线吸收剂 , UV326 等,市场潜力巨大。 抗氧化剂 2246 为应用极广泛的酚类抗氧剂 , 广泛应用于天然橡胶、各种合成橡胶、聚乙烯、聚丙烯、聚甲醛、 ABS 树脂、氯化聚醚、聚氨酯等多种合成材料。抗氧剂 2246 具有抗热稳定性高、抗氧效果好、不污染、不着色、不喷霜、油溶性好、不易挥发损失、对橡胶的硫化和可塑性无影响、对胶乳无不稳定的作用以及用量少等特点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威驰 公司 ) 由 南京威驰化工有限公司 投资兴建,位于 安徽省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占地 30 亩 。公司现有一套1000t/a44PD(一期) 经巢湖市环保局审批同意建设,目前已建成并通过环保措施“三同时” 竣工验收 ; 2000t/a4050( 二期 ) 项目通过 巢湖市环保局审批,由于市场因素, 威驰 公司 取消该项目的建设。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威驰 公司拟依托现有厂区的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和环保工程, 投资 1034 万元 建设 年产 1000 吨2-叔丁基 -4 甲基苯酚和 300 吨抗氧化剂 2246 项目 。 拟建 项目经 马鞍山市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马 发改 秘 201341 号文备案 。 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均销售收入 3695万元,年均利税总额 650 万元。 二、项目特点及关注的环境问题 该项目为精细化工项目, 具有产品质量要求高 、 技术 含量高、产品 附加价值高 等特点。产品 以间歇方式 小批量 生产 ,生产周期 3-7 天,工艺路线长,产污环节 较多,但污染物产生量相对较小。涉及原料种类多,且多为危险化学品,因使用量小,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本项目需关注的环境问题有: ( 1)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的污染问题 ( 2)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及污染物达标排放 ( 3)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平衡问题 2 ( 4)公司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 三、环评委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 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于 2013 年 4 月委托我院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我院 环评技术人员在现场踏勘和完成资料收集的基础上, 编制完成 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 1000 吨 2-叔丁基 -4 甲基苯酚、 300 吨抗氧化剂 2246 项目 环境影响 报告书 , 现呈 报环保主管部门 审批。 四、环评开展与分工 本项目环评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安徽省化工研究院主要从事现场勘察,资料收集,现状监测方案、公众参与调查表及环评公示内容的起草、报告书编制工作; 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负责提供工程相关技术资料 , 配合现状监测,并提供区域环境资料、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发放和收集及媒体发布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工作 ; 上海沪新专业检测管理有限公司 负责提供环境现状监测数据, 合肥源和地下水科技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 拟建项目 符合 国家 产业政策; 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厂址选择 符合规划要求 ;建设项目在落实本报告所述的各项环保处理措施并严格执行 “ 三同时 ” 制度,各类污染物可稳定达标排放;危废处理 处置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各类污染物排放满足总量控制指标; 本 项目实施后不会降低 区域 环境功能级别; 公司严格执行 化工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制订风险 事故应急预案 , 配套相应的安全防范设施,环境风险可控制在接受水平。 从环境角度分析,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3 1 总 论 1.1 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 1.1.1 评价目的 ( 1)通过收集资料和现状调查,查清建设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 ( 2)通过工程分析,查清建设项目污染源类型、排污节点,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种类,分析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可行,评述是否 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 3)根据排污状况预测分析主要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 和范围 。 ( 4)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为本项目的建设、运营、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最大程度地降低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 5)从地方规划、厂址选择、环保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环境特点、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等方面综合分析,对本项目选址是否可行作出结论。 1.1.2 指导思想 ( 1)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能源政策、环境保护法律与法规,全面贯彻 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清洁生产的原则,坚持环评为环境管理服务。 ( 2)提高环境评价的实用性、科学性,保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质量,为工程设计、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3)采用类比调查、资料收集和分析等手段,预测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 4)公众参与采用网上公示、 张贴公告、登报、 分发和收集公众参与意见调查表等方式进行。 ( 5)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作出论证,并力求使环评结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项目审批、设计、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 1.2 编制依据 1.2.1 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 年 1 月 ;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9 月 ;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6 月 ;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 年 4 月 ;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 ( 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2008 年 9 月 ;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91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11年 3 月 ; ( 10) 原 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5152 号文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令第 1 号危险废物名录, 2008 年; ( 12)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2001199 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 2001 年 12 月 ; ( 13)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27 号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2005 年 10 月 ; (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令第 1 号危险废物名录, 2008 年 ; ( 15)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办 20125 号文“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 ( 16)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6 28 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 17)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 2010.11; ( 18)原安徽省环保局环监 200246 号文关于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若干意见 ; ( 19)原安徽省环保局环评 2006113 号文 “印发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的规定(试行)的通知 ”; 5 ( 20)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社会稳定环境风险评估暂行办法, 2011.12; ( 21) 国家环保部环发 201277 号文 “ 关于进一步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 的通知 ” ; ( 22) 国家环保部环发 201298 号文 “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的通知 ” ; ( 23) 安徽省环保厅皖环发 201391 号文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竣工验收公众参与工作的通知; 1.2.2 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 HJ2.1-2011) ;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1993) ; (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 (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 环境( HJ610-2011); (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 7)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 GB18218-2009) ; ( 8)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国家安监局 2004 年 4 月 ) ; ( 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85) ; ( 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1.2.3 项目依据 ( 1) 马鞍山市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马 发改 秘 201341 号文 “关于 年产 1000吨 2-叔丁基 -4 甲基苯酚、 300 吨抗氧化剂 2246 建设 项目 备案的通知 ”; (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3 年 修正 ) ; ( 3)安徽省精细化工产业有机合成基地总体规划及安徽省精细化工产业有机合成基地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 4)安徽省环保 厅 环评函 2008698 号 “关于安徽省精细化工产业有机合成基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 ( 5) 和县环保局 关于 “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 1000 吨 2-叔丁基 -4甲基苯酚、 300 吨抗氧化剂 2246 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执行 标准的确认 函 ”; ( 6) “ 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000t/a44PD(一期) 、 2000t/a4050( 二期 ) 项目 ” 环境影响 报告书及马鞍山市环保局环评批复 ; 6 ( 7) 马鞍山市环境保护局马环验 201219 号文“关于 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3000t/a(一期 1000t/a) 新型防老剂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意见的函”; ( 8)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设施验收监测报告书 马环 监 咨 字第 111180 号 “ 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 3000 吨 (一期) 新型防老剂 项目 ”; ( 9) 环评委托书 ; ( 10) 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提供相关工程技术资料 。 ( 11) 合肥源和地下水科技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 1.3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1.3.1 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评价等级划分的规定,环境评价等级划分如下: 空气环境: 根据 拟建项目工程分析结果,选择 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i(第 i 个污染物)及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10%,其中 Pi 定义为: %1000 iii CCP 式中: 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0i-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mg/m3; 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导则表 1-1 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 Pi 按公式计算后,取 P 值中最大者( Pmax)和其对应的 D10%。 表 1-1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本项目 一级 Pi 80%,且 D10% 5km / 二级 其他 / 三级 Pi 10%或 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Pi 10% 7 表 1-2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计算 污染源 污染物 最大落地浓度 ( g/m3) 最大占标率 ( %) 评价等级 判定值 2-叔丁基 -4 甲基苯酚生产装置工艺尾气 非甲烷总烃 11.7500 0.59 三级 抗氧化剂 2246 生产装置工艺尾气 甲醛 0.3803 0.76 三级 根据计算结果,本项目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地表水环境: 拟建项目实施后 污水 主要为工艺废水、设备地坪冲洗水及生活污水 、循环冷却水系统置换排水等 。 厂区各生产装置的工艺废水、设备地坪冲洗水 、 生活污水 通过 厂区废水处理站 预处理 后与 排入厂区污水监控池, 经检测满足 接管标准后 再 计量泵入园区污水系统 送华星公司污水处理站进一步 深度 处理,达 GB8978-1996 表 4 一级标准 后排入长江;循环水系统 置换排水 泵 入园区雨水管网。 厂区现有项目废水排放量为 6.86m3/d( 原环评报告书中 厂区现有项目废水排放量为 12.96m3/d, 由于取消 2000t/a 4050 项目的建设, 减少 废水排放量 6.1m3/d) ;拟建项目实施后,全厂 废水 排放量 11.234m3/d,新增 废水排放量 4.374m3/d, 接纳水体 长江,属于大型河流。根据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范要求,本项目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低于三级, 本评价主要 说明废水排放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排水方式及排放途径,作环境影响分析。 地下水环境: 本项目用水不涉及开采地下水,正常工况条件下,无污水下渗。仅在工程场地防渗层破坏等非正常工况下,可能会因为污水下渗而影响 地下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 610-2011) 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从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方面,确定该项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类建设项目的二级评价。 声环境: 拟建 项目高噪声设备较少,采取消音、隔声等措施,厂界噪声 增加值小于 3dB(A),区域 声 环境 为 3 类功能区,根据评价导则中的工作等级划分原则和方法,确定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拟建项目 涉及的主要 危险 化学品 为 异丁烯、 甲醛 ,现有工程 涉及的主要危险化学品 有 氢气、丁酮 等 , 在厂区的最大贮量未 构成重大危险源,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工作等级划分 8 方法,确定本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为 二 级。根据规范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 定性分析 , 并 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1.3.2 评价范围 空气环境: 以 装置区 为 中心, 半径为 2.5km 的 圆形 区域为评价范围。 地表水环境: 华星公司污水处理站 排水入长江上游 500m 至下游4000m 河段为评价河段 。 地 下 水环境: 调查评价范围,以 拟建 项目为中心,东西长 6 公里左右,南北长 9 公里左右,调查评价区面积在 54km2 左右。地下水保护目标,拟建项目周边 1.5 公里,沿地下水流向下游 1.5 公里范围。 声环境:厂界 外 1m。 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3km。 1.4 评价标准 根据 和县 环保局“ 关于 安徽威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 1000 吨 2-叔丁基-4 甲基苯酚、 300 吨抗氧化剂 2246 项目 环境 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确认 函 ”,本评价执行的标准具体如下 : 1.4.1 环境质量标准 (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区域 环境空气中 SO2、 NO2、 PM10 执行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甲醛 参照 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居住区最高容许浓度 ;非甲烷总烃参照国外标准。 (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长江(和县段) 执行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 III类标准。 ( 3) 地下水 质量标准 区域地下水水质执行 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 III 类标准 。 ( 4)声环境质量标准 区域声环境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 3 类区标 准。 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 ( 1) 工艺尾气排放执行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 2 二级标准 。 9 ( 2) 废水排放执行 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允许接入浓度限值,华星化工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排水执行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 4 一 级标准 。 ( 3)厂界噪声执行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 类 区 标准。 ( 4) 危险废物 临时贮存 执行 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1.4.3 评价执行标准值 表 1-3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SO2 小时平均值: 500g/m3;日均值: 150g/m3 NO2 小时平均值: 200g/m3;日均值: 80g/m3 PM10 小时平均值: / ;日均值: 150g/m3 TJ36-79 甲醛 一次值: 50g/m3 以色列标准 非甲烷总烃 一次值: 2000g/m3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III 类 pH COD BOD5 氨氮 甲醛 6 9 20mg/l 4mg/l 1.0 mg/l 0.9mg/l 3、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 类区 昼 间: 65 dB( A) ; 夜 间: 55dB( A) 10 表 1-4 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标准 单位 mg/l(pH 除外 ) 标 准 类 别 项 目 单位 类 GB/T14848-93 pH - 6.5 8.5 总硬度(以碳酸钙计) mg/l 450 高锰酸盐指数 mg/l 3.0 氨氮(以 N 计) mg/l 0.20 硝酸盐 mg/l 20 亚硝酸盐 mg/l 0.02 硫酸盐 mg/l 250 氟化物 mg/l 1.0 汞 mg/l 0.001 铅 mg/l 0.05 镉( Cd) mg/l 0.01 砷 mg/l 0.05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mg/l 0.002 溶解性总固体 mg/l 1000 铬( Cr6+) mg/l 0.05 氰化物 mg/l 0.05 表 1-5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 气 GB16297-1996 二级标准 颗粒物排放浓度 120mg/m3, 排放速率 5.9kg/h(排气筒高度 20m),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1.0 mg/m3 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 120mg/m3,排放速率 17kg/h(排气筒高度 20m),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4.0mg/m3 甲醛: 25mg/m3,排放速率 0.43kg/h(排气筒高度 20m),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0.2mg/m3 VOC(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