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贵公子夜阑曲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贵公子夜阑曲 唐代:李贺 原文 袅袅沉水烟,乌啼夜阑景。 曲沼芙蓉波,腰围白玉冷。 赏析 这是写贵公子彻夜饮宴作乐的诗。虽未直接描述 “沉湎长夜狎饮 ”,但通过 “袅袅沉水烟 ”、 “腰围玉带玲 ”,是能让人想象出作乐场面之盛,时间之长来的。全诗仅仅二十个字,似乎刚开了个头,就结束了,但李贺写诗的思路是变化莫测的,诗无定格,句亦无定式,这首诗仅仅是侧面烘托,轻轻一点,便戛然而止。 李贺此诗有意捕捉这 “夜阑乐罢的最后一镜头 ”,通篇仅作含蓄的静态描写,而此前的纵酒豪饮等种种行乐情事,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了。诗中的那位贵公子醉眼朦胧,稍带倦态,然而神志尚且清晰,正满意地感触着周边事物的声音、色彩、香氲和质料,仿佛他所有的感官一时都充分地扩张开来。 “袅袅沉水烟 ”一句写视觉和嗅觉, “乌啼夜阑景 ”写听觉和视觉, “曲沼芙蓉波 ”写视觉和听觉, “腰围白玉冷 ”乃写视觉和触觉。综观全诗,作品呈现出由多种微妙感觉纠葛构成的奇特意象。这四句诗涉及到了四种感觉。李贺诗歌内频繁出现的感觉语词中,贵公子夜阑曲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最引人注目的是芳、 香、馨等表现嗅觉和湿、冷、寒等属于触觉的字眼。嗅觉、触觉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原始的感觉。通过对这些最为原始因而也是最为根本的感觉的尖锐化,李贺实现了对日常生活感觉的超越。 通过诗歌来实现对平凡生活的超越,触及了李贺创作的一处要害。以 “唐诸王孙 ”的名分而论,李贺自视为 “贵公子 ”原无可挑剔,问题是身为没落的贵族,不可能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和丰厚的物质待遇。李贺的潜愿既不为现实所容,只能通过诗笔想象在幻境中得到宣泄。夜饮朝眠曲、梁台古意一类歌诗,肆力绘写五光十色的贵胄游宴生活,这里面弥漫着恣纵行乐的气息, 既无道义的约束又无理性的调节,唯能感受到醉生梦死和欲望的尽情流淌。这首贵公子夜阑曲,更是无一处理语,任由人类本初就有的 “原始感觉 ”在诗中游走,李贺的心思多少应了那句 “ 我感故我在 ”。然而,虚幻的总归虚幻,理想与现实云泥之别只能倍增李贺的痛苦,让他在生活的无奈中越陷越深。 李贺(约公元 791 年 -约 817 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 “诗鬼 ”之称,是与 “诗圣 ”杜甫、 “诗仙 ”李白、 “诗佛 ”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贵公子夜阑曲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 813 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 27 岁英年早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