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诗五首·其四》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从军诗五首·其四》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军诗五首·其四》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军诗五首 其四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从军诗五首 其四 两汉:王粲 原文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 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 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 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 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译文 早晨从邺都桥出发,傍晚就渡过白马津。 悠然地漫步在河堤之上,四处都能看到我方的士兵。 相连的战船超过一万艘,穿着铠甲的将士成千上万。 出征的队伍沿着东南方向的道路前进,将建立一举平定孙权的功勋。 作战的计谋策划于中军帐中,一切的计谋都有圣明的主公决断。 可惜我没有适合时宜的计谋,只是一个充数的臣僚罢了。 从军诗五首 其四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我兢兢业业地置身于杰出人才之间,微小的计谋都提不出来。 许历是一个普通将士,都能提出打败秦军的计策。 我享受着俸禄,提不出计策,实在愧对那些有功的人。 我虽然才力低下,也希望用微薄的力量去奋斗。 注释 济:渡过。白马津:渡口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北,距邺都百余里。 逍遥:悠游自得的样子。 舫( fng):船。连舫:船船相连。逾:超过。 带甲:指全副武装的士兵。甲:古代军人作战是穿的护身服装。千万人:极 言其多。 率:循,沿着。东南路:孙权在东南方,故言。 定:成功。一举勋:一举成就的大功业。 筹策:计谋。帷幄:军用的帐篷。 一由:全凭。圣君:指曹操。 时谋:适时的计谋。 诸: “之于 ”的合音。具官臣:充数之臣。具:充作。这里是诗人自谦之词。 鞠躬:原意是恭敬,这里是效力、服务的意思。中坚:古代主将所在的中军部队,是全军主力。这里指军队中最重要的部门。 微画:小小的计谋。画,谋划、计策。 许历:赵国人,曾为赵奢出谋划策而败秦军。完士:凡士,普通人。 从军诗五首 其四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一言:一席话,此指计策。 素餐:无功而受禄 . 伐檀:指诗 魏风 伐檀篇。 铅刀:铅质的刀,言其饨劣,喻才力低下。诗人自谦之词。 庶几:表希冀之词。薄身:微小的力量。 王粲( 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 “建安七子 ”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 “七子之冠冕 ”。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