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邯郸客舍歌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邯郸客舍歌 唐代:岑参 原文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 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译文 我这个游客从长安来,策马走上了邯郸道。 令人伤心的是,在那丛台之下,一旦长满了丛生的蔓草。 客舍的大门向着漳水边,垂杨下系着钓鱼船。 邯郸的姑娘晚上也卖酒,挑亮灯光对着客人大数钱。 已是月上中天,我喝得酩酊大醉,狂歌一曲就在酒垆上酣眠。 注释 邯( hn)郸( dn):战国时赵国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唐时置邯郸县,即今邯郸市。 丛台:战国时邯郸的名观之一。 沽( g):卖。 邯郸客舍歌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酩( mng)酊( dng):形容大醉。 垆( l):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 赏析 全诗采用五七言杂用的短古形式。前四句五言叙写自己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上的经历和丛台访古的见闻感受。纯用简笔叙事抒情,即使是丛台怀古这样一个可以写一首长篇七古的题目,也只用 “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二语轻轻带过。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题为 “邯郸客舍歌 ”,前四句主要是用来交代行程,引出 “邯郸客舍 ”,笔墨不宜在丛台怀古上黏滞;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在此之前已写过一篇登古邺城的登临怀古诗,此处再写丛台访古,意蕴、笔法均易重复。 后六句改用七言句式,押韵也由前四句之押去声转为平声韵,显示出所写内容、意蕴的转换。五、六句先写客舍所在:门临漳水,水边垂柳挂丝,下系渔船。寥寥二语,信笔点染,风光如画。而这钓鱼船所钓的鱼又正是乡间旅舍现成的下酒佳肴。从而自然过渡到下句的“沽酒 ”,衔接自然,有神无迹。 七、八句正面写客舍主人 “邯郸女儿 ”,却不对她的容貌装束风姿作任何具体描绘,而是别出心裁地 选取了一个 “夸数钱 ”的镜头。这位年轻的女店主,一边卖酒,一边在面对客人挑亮灯盏,在灯下数邯郸客舍歌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着酒钱。 “夸 ”字或谓是 “大 ”的意思,恐非。夸即夸耀、夸示, “夸 ”字要和 “对客 ”联系起来品味。这位邯郸女儿生长于客舍,见惯邯郸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客商,有少女的天真无邪,却无半点少女的羞怯,她对自己的经营颇为自豪,竟面对着陌生的旅客在夸耀式地大声数钱,展示自己的业绩。 “数钱 ”的字面也许跟 “河间姹女工数钱 ”有些关系,但 “对客挑灯夸数钱 ”这个细节绝对是来自亲历的生活体验。这幅素描,将 “邯郸少女 ”的神情姿态、口吻性情描绘得生动、逼 真而传神,而且把中世纪路边客舍之夜的气氛也渲染得极富情趣,较之前两句纯写客舍景物显得更富生趣。 在这种气氛熏染下,生性好奇而浪漫的诗人不禁为之心醉。于是而沽酒买醉,痛饮狂歌,喝到尽兴时酩酊大醉,于一曲狂歌声中颓然眠卧于酒垆边。这时一轮明月,正挂中天。这两句写身为客子的诗人身心俱醉的快感,写得情景交融,畅快淋漓,具有浪漫色彩。 丛台荒芜,表明历史的无情,难免伤心;邯郸姑娘的大方爽直,尚保存一点燕赵儿女的豪爽之气,又留恋不已。这几种复杂的感受,诗人一时难以融和,只好接着酒力去消解,于是就有 “一曲狂歌 垆上眠 ”的举动,由此也就使这首诗带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诗的前后两段,一写邯郸访古,一写客舍夜饮,一简一繁,适成鲜明对照。 邯郸客舍歌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岑参(约 715-770 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 744 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 “岑嘉州 ”。大历五年( 770 年)卒于成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