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南朝》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南朝》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朝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南朝 唐代:李商隐 原文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柿,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译文 玄武湖中的玉漏声声,似乎催促早动身,在鸡鸣埭口宫女们身穿锦绣曲折环绕。 有谁说琼树一样的妃嫔天天都见面,步步都生出金莲来也远远比不上。 敌对国家的军营漂来了造船的木片,陈朝三祖的宗庙已被烟尘所封。 陈朝宫中的嫔妃和女学士都姿容艳丽,江总在当年要描绘她们也费尽了才华。 注释 玄武湖:在今江苏南京,南朝宋文帝时建成,后成为游览胜地。玉漏催:指时间流逝。玉漏,古代计时器,靠壶水滴漏来测算时间。 鸡鸣埭:玄武湖北堤名。南朝齐武帝经常带宫嫔一早出游,到湖北堤南朝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时鸡才鸣叫,所以称 “鸡鸣埭 ”。埭,堤坝。绣襦:锦绣短袄,贵家妇女的装束,这里借指宫嫔。 琼树朝朝见:南朝陈后主宠幸妃嫔张丽华等,写了玉树后庭花歌咏其美貌,有 “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 ”的句子。琼,美玉,这里用作修饰语,如玉般美丽。 金莲步步来:南朝齐废帝曾用黄金制成莲花,贴放地上,让宠爱的潘妃在上面行走,说是 “步步生莲花 ”。 敌国 :指北方的隋朝。木柿:从木头上削下的碎片。隋文帝开皇七年( 587)建造战船准备伐陈的事,当时隋朝内部曾议论到木屑碎片顺江流下将被陈国发觉的问题。 前朝神庙:指陈皇室的祖庙。前朝,陈后主以前的几代皇帝。锁烟煤:被烟尘所封盖,意思是没有人打扫上祭。 颜色:指姿容美丽的女子。陈后主从宫女中选出有文学才能的,称为“女学士 ”,让她们同一些文臣经常参加宫廷宴会,饮酒赋诗为乐。 江令:指江总,在陈朝任尚书令(宰相)。才:指文才。江总不理政务,专门用文才为陈后主游宴助兴,所以说 “只费才 ”。 赏析 这首诗题旨在于讽刺 南朝君主的荒淫失政。 首联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点地纪游。这二句是南朝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说天未破晓,犹能听到静夜中玉漏一声声的滴响,而玄武湖中,鸡鸣埭口,绣襦宫人又已纷至沓来了。这一联的上句涉及宋(因玄武湖宋文帝时方建成,并改今名),下句用齐事,但实际上是泛咏南朝君主游幸频繁,不拘某一代。所谓 “玄武开新花,龙舟宴幸频 ”(陈后宫),不言宋、齐、梁、陈,而自可包在其中了二再看一个 “催 ”字,写其游幸之急之沉浸,南朝君主既如此沉于此、忙于此、醉于此,如果不失政,倒是咄咄怪事了。颔联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这一联言陈后主荒淫比齐废帝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其中又寓荒淫相继,后代更胜前朝之意。 “谁言 ”“不及 ”用反诘的语调加以嘲笑。诗人就是用最为跌宕的句法,由面及点,转入后半首对陈事的重点咏写,因此接着颈联说 “敌国军营漂木柿,前朝神庙锁烟煤 ”,其谓隋军造战船的木片已经飘了过来,意谓隋军压境,形势已十分险恶,然而全无心肝的陈后主却依旧沉湎于女色,荒淫享乐,不祭祖庙,连祖宗也忘记了。这也就暗示着陈朝祖宗之统绪已绝,其覆亡的历史命运绝对是难以逃脱的。陈后主如此,其臣子又是如何: “满宫学士皆莲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这就是诗 的尾联所告诉读者的:后主嫔妃、学士都姿容艳丽,使得当年江总为歌咏她们的姿容而费尽了才华。江总位当宰辅,充尚书令,却被当作 “狎客 ”使用,可见后主荒淫、废弃政事到何种程度。而身为尚书令,位当宰辅的江总,其才华仅用于歌咏妇人容色,又是何等可悲。大小臣工甚众,仅一大市令吴兴章华出来极言强谏,他严正指出: “陛下即位于今五年,不思先帝之艰难,不知天命之可畏,溺于嬖宠,惑于酒色,祠七庙而不出,拜三妃而临轩。 ”这是内。南朝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而外他则说: “疆场日蹙,隋军压境。 ”这真是振聋发聩之忠良之声。然而这严峻存在的内忧外患却统统被陈叔宝这个昏 君和江总这帮佞臣忘记得一干二净。陈叔宝与江总们在演戏,君臣都在串演陈朝亡国的悲剧,既毁灭了国家,也毁灭了自己。姚培谦说: “学士满宫,而狎客作相,所贵于才华者,乃只为覆亡之具也乎? ”也看到了末联不只仅是讽刺,而是还含有深深的感慨。也正因此,讽刺之意义则更为深刻。 这首诗前半通过典故串合,追括六代,后半专咏陈朝事。其构思以南朝为一整体,点面结合。叙次错综善变,寓讽意于叙述描写之中。清冯浩评曰: “案而不断,荒淫败亡,一一毕露。 ”诗人虽意在揭示南朝君主荒淫亡国的史实,也不啻是对晚唐统治者的一种严重警诫。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 “小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 ”,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 “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南朝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5 页 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 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