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医药生物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分析报告,2019年4月10日,核心结论,截止4月9日,科创板已经受理57家公司的上市申请,距离首家登录科创板的企业来临已经渐行渐近。目前已有 57家公司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其中有13家企业是医药生物的相关企业,根据当前的时间进程来看, 我们预计科创板已经渐行渐近。科创板的设立将在医药行业创新药械发展中具备里程碑式的意义,有望直接激发创新药械研发热情。科创板的 设立将使一级市场资本退出的路径更加短平化、多元化,从而激发一级市场资本对于创新药械的投资热情,中小型Biotech企业有望直接受益进一步带动医药创新的蓬勃发展;同时,有望在创新药械的研发后期给与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降低传统药企向创新转型的成本和代价,激发传统药企转型动力。科创板的设立有望促使医药行业企业估值重塑。当前A股医药行业主流估值方式是PEG的成长股估值体系,而 科创板允许未盈利的企业上市,研发管线有望得到公允定价,促使医药行业主流估值方式由PEG逐渐转向PEG+rNPV的估值体系。科创板的登场将持续性利好目前国内的医药创新类公司,我们梳理了三条受益主线:1)创新医药产品;2)创 新产业链服务商;3)创新治疗方式。此外,我们从科创板申报获得上交所受理的医药生物企业、子公司/参股公司 有望登陆科创板的A股医药公司、受益于科创板推出的A股医药有望估值重估的公司等三个维度进行了梳理,请参见 后文详细梳理。,科创板时间表逐渐明朗,研发型企业有望上市医药科创:多元化融资有望启动新一波创新药械热潮医药科创:从PEG到PEG+rNPV的估值方式变革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目录,科创板时间表已现,渐行渐近中,科创板时间表逐渐明朗,当前上交所已经开始受理科创板上市申请。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 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提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经过四个多月的筹备,科创板逐渐 落地,上交所已经开始受理科创板上市申请。图表:科创板推行时间表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2018年11月上交所、证监会、上海科委等部门答记者问,2018年11月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多个地区的相关部门也在策划高新技 术企业去科创板上市,2018年12月上交所已完成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方案草案,科创板核心制度设计已进入公开征求意见前的关键时期,2018年12月24日证监会官网消息称,部署明年九项重点工作,科创板尽快落地被 列首位,2019年1月12日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公开表示,证监会正在指导和协同上海证券 交易所,在充分听取市场意见和各个部委的意见基础上,日夜工作,尽早推动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的落地,2019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设立上交所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 体实施方案,2019年1月30日 证监会官网正式发布了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2019年3月1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12项实施办法和细则文件,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可期!,2019年2月13日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李超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部分行业专 家、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创投机构和科创企业代表对设立 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的意见建议,2019年3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首批9家科创板受理企业,科创板时间表已现,渐行渐近中,科创板审核时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渐行渐近中。从科创板的审核时间来看,上交所审核时间不超过3个月,发行 人及其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回复问询的时间总计不超过3个月,而上交所向证监会报送审核文件到证监会同意注 册或者不予注册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根据当前的时间进程来看,我们预计科创板已经渐行渐近。图表:科创板审核全流程发行人向上交所 提交上市申请文件受理(5个工作日内)/ 补正(30个工作日内)报送保荐工作底稿和 验证版招股说明书电 子版本(受理后10个 工作日内)首轮审核问询(受理之日起20个 工作日内)上交所审核&向证监会报送审核文件证监会同意注册或 者不予注册(20 个工作日内)科创板审核时限原则上为6个月,其中上交所审核时间不超过3个月,回复问询时间总计不超过3个月,五档上市条件,鼓励研发型企业登录科创板,避免“利润至上”的单一原则,鼓励研发型企业科创板上市。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中的2.1.2来看,上市条件分为五档,分别对市值与财务指标有一定的要求,允许尚未盈利的研发型企业上市,鼓励科技 创新。对于医药行业的研发型企业来说,市值不低于40亿元的医药企业取得至少一项一类新药二期临床批件即满足 科创板上市的第5档要求。图表:科创板上市要求,“硬科技”核心标准,技术创新大于模式创新,区别于商业模式创新的“软科技”,科创板支持并鼓励的是技术创新的“硬科技”。科创板试行注册制,鼓励支持 有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医药生物等领域成为支 持重点。图表:医药行业的“硬科技”与“软科技”,我们从三个维度全面梳理了科创板的医药行业相关企业:1)科创板申报获得上交所受理的医药生物企业;2)子公司/参股公司有望登陆科创板的A股医药公司;3)受益于 科创板推出的A股医药有望估值重估的公司。,三大维度全面梳理医药行业科创板相关标的,图表:科创板有望上市医药企业梳理,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图表:受益于科创板推出的A股医药有望估值重估的公司梳理,三大维度全面梳理医药行业科创板相关标的,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科创板时间表逐渐明朗,研发型企业有望上市医药科创:多元化融资有望启动新一波创新药械热潮医药科创:从PEG到PEG+rNPV的估值方式变革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目录,医药科创:多元化融资有望启动新一波创新药械热潮,我们认为,科创板的设立将在医药行业创新药械发展中具备里程碑式的意义,将从两个维度激发国内创新药械的研发动力:激发一级市场创新药械投资热情:中小型Biotech企业已经逐步成为国内的创新药械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级市场投资是其最主要的研发资金来源。但一直以来,由于创新药械的研发投入较大、研发周期较长,一级 市场资本在投资上往往有许多顾虑,而科创板的设立将使一级市场资本退出的路径更加短平化、多元化,从而 激发一级市场资本对于创新药械的投资热情,进一步带动医药创新的蓬勃发展。激发传统药企转型动力:创新药械的研发成本越来越高,传统药企想要向创新转型的成本以及代价也越来越高。 一般来说,传统药企转型的方式大多要借助资本的力量,分为收购、成立子公司、设立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 但即使是以资本力量的方式进行转型,到研发后期依然会吃掉传统药企很多的净利润和现金流,而科创板的设 立有望在创新药械的研发后期给与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降低传统药企向创新转型的成本和代价,激发传统药 企转型动力。,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中小型Biotech公司研发实力不可小觑,中小型Biotech公司研发实力不可小觑。德勤发布的2018年全球生命科学行业展望数据预测,2022年时仅有不 到四分之一的新药由大型药企投放市场,越来越多的新药创新将来自专注于发现新药的中小型Biotech公司。欧美大型药企新药临床中超过一半都是外部管线产品,国内中小型Biotech公司研发地位也将愈加重要。2014年以 来,FDA和EMA批准的大型药企新药临床中超过一半都是外部管线产品。尽管国内医药行业的创新药械研发尚未完 全成熟,但随着海外研发人员归国创业的趋势愈加明显,未来国内中小型Biotech公司在整个创新药械研发的地位将 愈加重要。图表:大型药企新药临床批准数超一半来自外部管线,29,39,27,23,19,8,12,24,22,31,23,20,16,13,18,26,14,22,15,17,12,16,8,7,0,5,10,15,20,25,30,35,50454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已实施,外部管线,自主研发,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FDA,EMA,科创板设立有望进一步激发一级市场对创新药械的投资热情,图表:中国医疗产业融资情况(2014-2018),图表:医疗产业部分细分领域融资数量(个),中小型Biotech的主要融资渠道集中在一级市 场,而科创板的设立有望增强一级市场对创新 药械的投资热情。近年来,由于创新药配套政 策的鼓励,一级市场对创新药项目的投资呈现 爆发的态势,2018年尤为明显。我们认为,科 创板的设立将使一级市场资本退出的路径更加 短平化、多元化,从而激发一级市场资本对于 创新药械的投资热情,进一步带动医药创新的 蓬勃发展。,104.45,75.99,77.27,138.63,33136.69,687,662,540,69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0,20,40,60,80,100,120,140,160,2014,2015,2016,2017,2018,融资规模(亿美元),融资数量(个),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科创板设立有望降低传统药企转型成本与代价,临床III期的研发费用占药品研发费用50%以上, 科创板的设立有望降低传统药企向创新药械转型 的成本与代价。创新药械的研发成本越来越高, 传统药企想要向创新转型的成本以及代价也越来 越高。科创板允许市值不低于40亿元且取得至少 一项一类新药二期临床批件的医药企业上市,有 望在创新药械的研发后期给与足够的资金支持, 从而降低传统药企向创新转型的成本和代价,激 发传统药企转型动力。,图表:药物研究与开发过程以及各环节研发费用分布,药物筛选5%,药学研究10%,药物评价15%,临床I期5%,临床II期15%,临床III期50%,图表:新药研发成本不断攀升(百万美元,1970s-2010s),109,70 135,413179,278 436,608,1044,1098,1490,2588,0,1000,2000,3000,临床前,临床,总成本,1970s1980s1990s-early2000s 2000s-early2010s,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科创板时间表逐渐明朗,研发型企业有望上市医药科创:多元化融资有望启动新一波创新药械热潮医药科创:从PEG到PEG+rNPV的估值方式变革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目录,A股医药行业估值现状:以PEG为主流的成长股估值体系,当前A股医药行业主流估值方式是PEG的成长股估值体系。由于国内药企以仿制药为主流的历史原因,A股对医药 行业的估值体系主要是以PEG的成长股估值体系为基础,根据其品种属性、研发管线给予一定的折价或溢价。正常 药企往往是1.0-1.2倍的PEG,而优质企业则给与1.2-2.0倍的PEG。由于北上资金的介入,部分药企已经逐步转向PEG+rNPV的估值体系。2016年10月,陆港通取消总额限制,海外 资金开始影响估值体系,其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已经逐步转向PEG+rNPV的估值体系(如恒瑞医药),但大部分药 企仍然停留在PEG的估值体系上。图表:A股医药行业当前的估值体系,Ex: 品种属性、产品管线等,基准线:PEG=1,折价因素,溢价因素,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竞争格局好&进入壁垒高,行业高景气&政策友好,Ex: CRO、CMO、医疗服务、药房、创新药、中药饮片等,天花板高,行业景气较差&政策不友好,Ex: 技术壁垒,如创新药、高端仿制药;产业壁垒,如核药、精麻类品种、血液制品等,Ex: 辅助用药,竞争格局差,产品具备周期属性,Ex: 大宗原料药,Ex: 低端仿制药品种,科创板的设立有望将A股医药行业估值体系彻底转向PEG+rNPV,药企在科创板上市的门槛与港交所、纳斯达克的条件 类似。药企在科创板上市的第五档条件中需要其品种 获批开展临床II期,同时上市后市值达到40亿元人民 币以上,但对药企是否盈利没有要求,与港交所、纳 斯达克上市的条件有相似之处。在相对成熟的市场中, 由于纯粹的创新药企业暂时没有盈利,其估值体系是以 rNPV作为主流估值模式,而科创板的设立将逐渐引领A股医药行业估值体系由目前的PEG彻底转向PEG+rNPV。,图表:药企在科创板、港交所、NASDAQ的上市门槛,图表:A股医药行业估值体系变化推演,Value,PEG,rNPV,仿制药业务 成熟新药业务,研发管线,正常药企PEG0.8-1.2 优秀药企PEG1.2-1.5,折价因素:1)中美在药审、医保、招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2)研发管线单薄,增加单一品种风险 溢价因素:中国A股市场环境,科创板企业,A股创新药企业,如恒瑞、复星、丽珠、科伦、 贝达、康弘、亿帆等,具备一定研发管线储备,如信立泰、华东等,创新产业链,如CRO、CMO、伴随诊断等,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科创板的设立有望将A股医药行业估值体系彻底转向PEG+rNPV,图表:创新药的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创新药rNPV估值体系的本质就是NPV与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的结合。通过对患者流、渗透率、上市后定价、时间 节点等关键指标进行假设,以一定的折现率去计算未来现金流的NPV。然后,通过其所在临床阶段的获批概率(P 值),以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去计算其rNPV。成熟市场的创新药企投资是赚估值的钱。在美国等成熟市场中,创新药的投资价值在于通过研究分析,去赚取P值 从0至1的收益。在美国,除了肿瘤品种较为特殊,其他品种临床I期进入临床II期的平均概率在70%左右,临床II期 进入临床III期的平均概率在60%左右,临床III期到获批的平均概率为60%左右(治疗领域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获批概 率)。,临床I期NPV,临床III期NPV,临床II期NPV,获批NPV,失败0 Value,70%,30%,60%,60%40%,40%,时间成本&研发费用,图表:Loxo Oncology股价随创新药进展而波动,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科创板的设立有望将A股医药行业估值体系彻底转向PEG+rNPV,图表:丽珠集团TNF-a的rNPV模型,我们以丽珠的TNF-a作例子,来计算其rNPV的价值。目前丽珠的TNF-a即将结束临床II期,重要假设参数:1)获批 概率:35%的概率能够在21年获批;2)患者流:200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5%的治疗率并逐步提升;3)定价: 以原研70%的价格上市,5年后价格下降20%;4)起始市占率为8%,5年后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10年后达到稳态;5)40%的净利率、9%的折现率、0%的永续增长。,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科创板时间表逐渐明朗,研发型企业有望上市医药科创:多元化融资有望启动新一波创新药械热潮医药科创:从PEG到PEG+rNPV的估值方式变革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目录,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图表:科创板带动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以科创板为开端,国内医药创新领域相关行业和公司有望受益:科创板的到来一方面使得目前A股医药上市公司的 估值体系产生变化,产品研发投入/研发管线将极大受到重视(公司估值水平重塑),另一方面由于科创板对创新型 企业融资所提供的极大便利,导致未来产业链生态的变化(优质公司持续脱颖而出,同时利好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因此,科创板的登场将持续性利好目前国内的医药创新类公司,我们梳理了以下几条受益主线:1)创新医药产品:有望受益于研发管线估值重塑;2)创新产业链服务商:有望受益于研发热度加大带来的业绩兑 现以及估值重塑;3)创新治疗方式:有望受益于估值重塑。,创新医药产品,创新药、创新疫苗、创新药配套产品(肿瘤基因检测/伴随诊断) 等,创新产业链服务商,创新治疗方式,创新器械等,创新产业链服务商CXO等,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创新药,图表:我国1类新药临床申请情况(2008-2018),29,49,89,2114,2413,19,27,98,2013201220112010200913 6200815 10,2018,化学药生物药,18.49,17.59,15.95,15.29,8.468.44,7.13,6.16,6.03,5.76,5.53,12.71%,10.70%,8.30%,7.40%,7.99%,5.27%3.83%,3.90%,6.75%,3.99%,0%,2%,4%,6%,8%,10%,12%,14%,86420,2018,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比,图表:2017年A / H股研发投入超5亿元医药上市公司,国产创新药已初现端倪:创新药前期研发投入巨大,同时研发周期较长,属于高风险投资,而满足临床紧急需求疗 效确切的创新药获批上市之后将为投资方带来巨额回报。近年来国内已有如埃克替尼、阿帕替尼、安罗替尼、吡咯 替尼、呋喹替尼、PD-1等一系列重磅创新药获批,并在销售端逐渐放量。同时1类新药的申请数量也在逐年快速攀 升,2019年将看到更多重磅创新产品在国内陆续获批上市。图表:2018年中国自主创新药获批情况图表:2019年有望获批国产重磅创新品种正大天晴 前沿生物 歌礼药业 恒瑞医药 和记黄埔君实生物信达生物 安罗替尼 艾博卫泰 丹诺瑞韦 吡咯替尼 呋喹替尼 特瑞普利单抗 信迪利单抗 2018.62018.62018.62018.82018.92018.122018.12,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20181614121086420,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科伦药业,海正药业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康方生物,丽珠集团,百奥泰,嘉和生物,天广实,正大天晴康宁杰瑞,百济神州,申请临床,临床1期,临床2期,临床3期,NDA,批准上市,35302520151050,恒瑞医药豪森药业正大天晴,东阳光,百济神州,轩竹医药上海医药,石药集团复星医药,科伦药业齐鲁制药,扬子江药业 和记黄埔,海思科,申请临床,临床1期,临床2期,临床3期,NDA,批准上市,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创新药,创新药研发受限(过去):此前较长时间内国内的制药企业普遍缺乏融资途径,主要依靠原料药和仿制药的盈利支 持创新投入,中小型企业和传统制药企业创新能力和动力均受限。科创板带来创新药投资爆发(未来):随着科创板的推进和国内配套行业的不断发展,创新药企业需要的研发融资 和技术外包渠道均已疏通,未来随着更多优秀创新药企和创新产品的快速上市,通过更多产品研发数据的公开、持 续性的市场教育以及创新药本身所带来的高额投资回报率,国内创新药行业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估值水平均将有超 预期体现。图表:国内部分创新药企化学药(上)及生物药(下)产品申报情况,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创新疫苗,10%,30%,-8%,2%,-6%,-11%,35%,46%,-20%,-10%,0%,10%,20%,30%,40%,50%,0,50,100,150,200,250,300,350,20172018,20102011201220132014 20152016疫苗市场产值增速,12-16年疫苗行业都处于 沉寂状态,行业增速上 下波动,无大产品上市,山东疫苗事件后二类苗渠道受阻,销 量受到很大影响;但EV71疫苗上市正 式拉开大产品时代序幕,EV71疫苗、三联苗、13价肺炎放量销售,HPV疫苗上市,长,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6,2017,2018,北京科兴,昆明所武汉所,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创新疫苗行业迎来大产品大时代:疫苗进入大产品驱动时代,陆续有EV71疫苗、HPV疫苗、13价肺炎疫苗、多联 多价疫苗等大品种上市销售,产品的上市将为企业业绩带来非常大的爆发性。科创板将驱动疫苗板块价值重估:显著受益科创板的推出,尤其对于疫苗大产品这种研发周期长、产品放量快、 爆发性强的产品,疫苗企业有望从PEG的估值体系走向PEG+在研管线折现的估值体系,管线价值的重估将极大 提升疫苗企业的估值,对于创新疫苗大产品的价值也将充分体现。估值有望重塑的管线产品:13价肺炎结合疫苗(沃森生物、康泰生物,国内百亿级别市场)、15价肺炎结合疫苗(智飞生物,对标13价肺炎)、预防用母牛分歧杆菌疫苗(智飞生物,预计带结核杆菌人群占总人群的10-15% )、九价HPV(沃森生物,国内百亿级别市场)、多联多价疫苗(康泰生物)。图表:历年疫苗行业产值变化趋势(亿元)图表:第一个创新大产品EV71疫苗批签发高速增长(万支),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创新药配套产品(肿瘤基因检测/伴随诊断),创新药配套产品(基因测序/伴随诊断),靶向药以价换量快速进入国内市场:随着创新药审评的加速,国内近年来靶向药物上市速 度明显提升,同时考虑到民众用药可及性,靶向肿瘤 药逐步通过谈判降价进入医保开始放量。肿瘤基因检测/伴随诊断需求快速增加:医保支付标准对各靶向药做出限定(限定特定肿瘤基 因突变),作为靶向药配套产品的伴随诊断试剂需求 量将快速扩大。,图表: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支付限定范围,8.0%,8.2%,8.2%,8.6%,8.2%,9.4%,12.0%,0%,2%,4%,6%,8%,10%,12%,14%,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图表:样本医院靶向小分子药物市场占比(抗肿瘤药物),30,135,180,235,425,701,73,65 72,76,70,88,198,357,2,5,8,12,14,140%120%100%80%60%40%20%0%-2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埃克替尼埃克替尼yoy,吉非替尼吉非替尼yoy,克唑替尼克唑替尼yoy,图表:样本医院靶向小分子药物销量(万片),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创新药配套产品(肿瘤基因检测/伴随诊断),肿瘤基因检测/伴随诊断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规范化带来行业洗牌:2018年燃石医学、诺禾致源、南京世和、艾德生物的NGS伴随诊断产品相继快速获批上市, 告别此前伴随诊断产品无“准生证”问题,行业规范化程度提升,优质伴随诊断产品将快速进入医院。靶向药使用刚需推动伴随诊断产品快速发展:随着靶向药的扩大使用,肿瘤基因检测/伴随诊断产品成为配套刚需, 其需求快速扩大,目前国内依然以PCR单基因检测试剂产品为主,未来将逐渐发展为NGS多基因联检试剂(2017 年FDA首个获批的MSK-IMPACTTM 可同时检测469个基因变异),随着伴随诊断产品临床教育的深入和成本的进一 步降低,肿瘤基因检测产品将快速放量。图表:燃石医学、诺禾致源、世和基因、艾德生物已有NGS伴随诊断检测试剂盒相继获批上市,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创新器械,政策支持带来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快速获批:,政策支持:2014年以来政府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国产创新医 疗器械发展,加快创新器械审评,加大重点医疗器械发展 支持力度,加速国产替代。,创新医疗器械爆发式获批:自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 序实行以来,创新器械审批时间大幅缩,2014-2018年共 有54种国产创新器械获批,其中2018年获批20种,创新医 疗器械获批进度呈加速趋势。,17,30,45,64,50,0,11,10,12,20,0,10,20,30,40,50,60,70,2014,2015,2016,2017,2018,纳入特别审批,获批,图表: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及获批的国产医疗器械数量,图表:自2014年以来国家对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在政策层面重点支持,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创新器械,图表:2018年获得创新医疗器械资格并上市的国内产品,国产创新医疗器械水平逐渐与国际同步:近年来国内获批的创 新医疗器械主要以分子诊断,心脏介入产品为主,均为全球范 围内市场规模最大和发展速度最快的产品领域,同时部分获批 产品为国内首批突破性产品,包括如粪便DNA肠癌检测试剂(康立明生物)、PET-MRI(联影医疗)、可降解支架(乐普 医疗)等,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在获批速度和技术水平上已与欧 美同类产品保持同步。创新医疗器械公司是未来优质投资标的:随着科创板的临近, 国内部分拥有颠覆性医疗器械的创新型公司逐渐进入投资者视 野,包括介入心脏瓣膜(启明医疗)、磁控胶囊内窥镜(安翰 科技)等产品未来预计均有百亿级别市场规模,同时器械行业 的高技术壁垒也保障了产品的长期盈利性,这一类公司将成为 长期优质投资标的。图表:2014-2018年国产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种),14,10,8,4,34,11,分子诊断,心脏介入,电生理,眼科,医学影像,骨科,其他,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创新产业链服务商,全球药品研发持续增长:随着对人体病生理、药物 靶点及作用机制理解的深入,全球在研药物数量增 速逐渐加快,2018年全球范围内在研产品已超过1.5w个。其中临床1、2、3期产品分别为2127、2360、1006个。,创新产业链服务商作为产业链前端快速兴起:随着 药物研发流程自身发展与行业监管逐步规范,药物 研发活动逐步具备了复杂化、高投入和长周期的明 显特征,为制药企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催生和加 速了CRO和CDMO这两个新兴行业的兴起和发展。,5995,6198,6416,6994,7360,7406,7737,9217,9605,9737,9713,10452,10479,11307,12300,13718,14872,15267,6000400020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在研药物数,图表:全球在研药物数量规模,1399,1433,1492,1446,1541,1666,1856,2064,2127,1798,1836,1882,1889,2011,2151,2261,2357,2360,554,637,693,693,744,808,954,1025,1006,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临床3期,临床2期,临床1期,图表:全球处于临床阶段在研药物数量,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11.60%,13.90%,16.10%,17%,18.60%,21.10%,23%,24.80%,26.80%,6.90%,7.40%,7.60%,7.60%,7.80%,8.40%,9.00%,9.50%,10%,0%,5%,10%,15%,20%,25%,3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8E,2020E,2021E,CRO,CMO/CDMO,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创新产业链服务商,图表:国内CRO、CMO全球市场份额占比,231,296,379,465,559,678,814,975,1165,163,195,226,270,314,370,441,528,626,0%,5%,10%,15%,20%,25%,3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8E,2020E,2021E,中国CRO市场规模 yoy(CRO),中国CMO/CDMO市场规模yoy(CMO/CDMO),图表:全球CRO、CMO市场规模及增速(亿美元),320,348,379,413,446,487,535,594,657,382,429,479,538,595,664,744,845,0%,2%,4%,6%,8%,10%,12%,14%,94816%,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2018E,2020E,2021E,全球CRO市场规模全球CMO/CDMO市场规模 yoy(CRO)yoy(CMO/CDMO),图表:中国CRO、CMO市场规模及增速(亿元),全球CXO产业向中国转移:中国拥有工程师红利,研发 和运营成本远低于欧美发达市场,同时也掌握了药物研 发生产环节的核心技术,从而引导CRO、CDMO产业 转移至国内。从2017年来看,中国CRO行业仅占全球CRO行业18.6%的市场份额,CMO更是仅有7.8%的市 场份额,未来仍有巨大的可提升空间。,20262913/36139/20190410 15:48,政策鼓励创新带动国内CXO业务新增量:包括审评审批 加速,医保谈判准入,上市许可人制度、新化药注册分 类在内的一系列创新药配套政策推动国内医药产业由“仿制驱动”上升至“创新驱动”,两办发布“国36条”更是将创新上升至国家高度,将对前端的创新产业链服务商带来国内市场新增量。,医药行业相关受益领域:创新产业链服务商,科创板带动创新产业链热潮:产业层面科创板激发国内创新药研发动力:开拓创新药 融资新渠道,给予小型biotech企业机会,同时传统药企 向创新药企战略转型的自身代价更低,新药申报数量将 快速增加,长期有利于行业发展;对于创新药服务商来 说,医药产业研发动力的增强将直接转换为未来市场规 模的增长以及业绩的兑现。,估值层面科创板带动估值重塑:科创板带动创新产业链 的估值重塑。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医药企业有望从PEG的估值体系走向PEG+在研管线折现的估值体系,整个创新产业链(包括创新药服务商)均有望受益于估,值重塑。,700,821,891,996,1430,2161,2757,791,562,577,480,405,356,361,452,438,219,27,57,103,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报临床,64,86,97,215,244,0,50,100,150,200,250,300,2014,2015,2016,2017,2018,CDE接收的申请临床品种数量,图表:CDE每年接收的申请临床的1、2类品种数量(2014-2018),图表: 2009-2018年中国药品申报数量3500报生产,900,975,1027,1151,1593,2328,2705,674,389,372,98,91,82,94,153,153,178,111,193,263,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生物制品化药,其他,中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