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5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5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5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5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5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目录 导论 研究背景 .2 研究方法 .2 问卷分析 基本信息 .3 服务内容 .6 人员结构 .9 资金状况 .14 组织制度 .16 工作模式 .18 组织发展 .29 研究发现与建议 研究发现 .33 建议 .36 结语 致谢 附录: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状况调查问卷2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导论 1. 研究背景 (1)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水环境状况也在发生改变,水污染日益成为社会公 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民间环保力量在水环保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自身亦在快速成长, 但是当前的规模和服务仍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水环保需求。与此同时,国内对水环保行业 的系统研究也较为缺乏。 为了使业界同仁能认识到水环保组织的行业发展现状,相互借鉴学习,提升组织的业 务能力,推动环保行业形成有效的交流合作网络,以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产品来应对中国 的水环境问题,合一绿学院特此开展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状况调查(2015)。 (2)研究意义及目的 本项研究以 2014 年为基准年,所搜集的数据均发生在 2014 年 1 月 1 日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期间。通过对民间环保组织基本信息、服务内容、人员结构、资金状况、 组织制度、工作模式和组织发展七个方面的分析,使关注水环境保护、关注环保组织的业 内同行以及公众对水环保组织有直观认识。同时,本项研究具有可持续性,未来将每隔两 年进行一次调查,逐步积累数据,以报告形势呈现中国民间水环保组织的发展趋势。 2. 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 本项研究采用定量调查的研究方法,采用网上问卷的形式定向投放进行数据收集。 (2)调查对象 2014 年 12 月 31 日以前成立于中国大陆,针对水环境问题开展相关工作的民间环 保组织。 (3)调查时间 2 0 1 5年7月1 0日- 2 0 1 5年9月1 0日 。 (4)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向 95 家民间水环保组织投放问卷,回收 49 份,有效问卷 49 份,问卷 回收率为 51.58%。3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问卷分析 1. 基本信息 (1) 发起成立时间 接受采访的组织中,成立于 2000 年以前的组织一共 4 家,成立于 2000-2005 年 的组织 10 家, 2006-2010 年的组织 12 家, 2011-2014 年组织成立的数目有大幅增长, 共 23 家。 (2)注册类型 49 家组织中,未注册的组织有 8 家,采取工商注册的组织 7 家,民办非企业为主要 注册类型,共 25 家;其他注册类型中,7 家组织为社会团体,1 家组织为联盟性质,未 正式注册,但有个体注册的营业执照。4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3)正式注册时间 32 家注册的组织中,2000 年以前注册的组织仅有 1 家,2000-2005 年注册的 组织 4 家, 2006-2010 年注册的组织 2 家;50% 的组织注册时间在 2011-2015 年。 (4)组织所在地5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接受调查的 49 家组织中,分布最多的地区为福建(5 家)、其次是安徽(4 家)、 云南(4 家);同时,山西、吉林、黑龙江、广西、海南、青海、内蒙古、西藏、新疆 9 个地区组织数为 0 个。 (5)办公场所情况 47% 的(23 家)组织表示独自租赁办公场所,为主要的办公场所形式;11 家组织 由主管部门 / 政府部门提供办公场所,3 家组织使用自有房屋办公,2 家组织由企业提供 场所;与此同时,有 10% 的组织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6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2. 服务内容 (1)所关注的环境保护议题 在众多环保议题之中,近 80% 的环保组织直接关注水污染,其次是空气污染, 67% 的组织关注;排名第三的关注议题为环境教育,有 57.14% 的组织关注此议题; 核安全与动物福利关注度最少,分别只有 1 家组织关注。7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2)所关注的公益议题 23 家组织表示所开展的公益活动与环保直接相关,专业性较强;26 家组织除环 保活动以外,还关注与环保相关的其他公益活动,如社区建设(10 家组织)、公益行 业支持(10 家组织);少量组织关注残障服务(1 家组织)、劳工权益(1 家组织)、 外来务工人员服务(1 家组织);接受调查的 49 家组织中没有一家组织关注艾滋病、 性别权利或 LGBT。8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3)所关注的水污染物 调查结果表明, 工业废水是 49 家组织最主要关注的水污染物, 共有 25 家组织关注 ; 其次是生活污水,14 家组织关注;工业废弃物关注度最少,仅有 1 家组织关注。 (4)服务区域 调查显示,服务于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范围的组织数最多,共有 21 家组织,占 42.86%;其次是服务于组织所在市,共 18 家,占 36.73;服务于区县的组织 2 家,服 务于全国的组织 7 家,而服务于境外其他地区的组织仅 1 家;没有 1 家组织服务范围仅 限于街镇。9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3. 人员结构 (1)人员数量 A. 全职员工数 49 家组织中,共有 262 名全职员工,男性全职员工共有 111 名,女性全职员工 共有 151 名,男女性别比为 0.74:1;平均每家组织拥有 5.35 名员工; 其中,20 家组织拥有 1-3 名全职员工,15 家组织拥有 4-6 名全职员工,5 家组 织拥有 7-9 名全职员工,8 家组织拥有的全职员工数达 10 人以上;1 家组织无全职工 作人员。 B. 兼职员工数 49 家组织一共有 171 名兼职员工,平均每家组织有 3.49 名兼职工作人员,其中 有 5 家组织没有兼职人员; C. 实习生数 49 家组织共有 91 名实习生,平均每家组织有 1.86 名实习生;10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D. 核心志愿者数 49 家组织中, 3 家组织没有核心志愿者, 13 家组织拥有 1-10 人的核心志愿者团队 ; 18 家组织拥有 11-30 人的核心志愿者;46 家组织拥有 31-50 人的核心志愿者,4 家拥 有 51-100 人的核心志愿者;仅有 5 家组织 100 人以上的核心志愿者。 (2)全职员工的平均年龄 48 家拥有全职员工的组织中,60.42%(29 家)的组织全职员工集中在 26-35 岁 这一年龄段 ; 其次是 25 岁及以下的年龄段, 29.17% (14 家) 的组织在此区间 ; 36-45 岁、 46-55 岁年龄组的组织分布有 2 家和 3 家;没有一家组织的全职员工平均年龄在 55 岁 以上。11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3)全职员工的月平均工资(税前) 48 家拥有全职员工的组织中,超过一半以上的组织月平均工资(税前)在 2001- 4000 元;20.83% 的组织月平均工资在 0-2000 元;27.08% 的组织月平均工资在 4001-6000 元;没有任何一家组织的月平均工资在 6000 元以上。 (4)机构负责人背景 A性别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49 家组织中,男性负责人共 37 位,女性负责人共 12 为, 男女性别比为 3:1。12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B. 年龄 近 45% (22 位) 的组织负责人年龄介于 26-35 岁之间, 25 岁及以下的负责人 8 位, 36-45 岁之间的负责人 11 位,46-55 岁的负责人 4 位,55 岁以上的负责人 4 位。 C. 教育背景 57.14% 的组织负责人教育背景为本科,大专以下 1 人,大专学历 8 人,研究生 及以上者 12 人,负责人的教育背景呈正态分布。13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5)2014 年度人员流动率 2014 年度, 11 家接受调查的组织表示无人员流动, 13 家组织流动率在 1%-10% ; 7 家组织流动率在 11%-20%;7 家组织流动率在 31%-40%;6 家组织表示人员流动 率在 40% 以上。 (6)财务人员设置情况 49 家组织中,13 家组织有专职会计,9 家组织有专职出纳;超过 60%(30 家) 的组织采用兼职会计,32.66 的组织采用兼职出纳,6 家组织采取财务外包形式,1 家组织由机构负责人负责财务工作。14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4. 资金状况 (1)2014 年度筹资规模 2014 年度,近 70%(34 家)的组织筹资规模在 50 万元以下,其中,筹资规模在 2 万元以下的组织有 8 家 (占所有组织的 16.44%) ; 7 家组织筹资规模在 50-100 万, 5 家组织筹资规模在 100-200 万,500 万以上的组织仅有 1 家。 (2)资金来源 2014 年度,49 家组织资金来源占资金总额的平均比例中,基金会资助占 62.16%,为水环保组织资金的主要来源,企业资助、政府委托 / 资助、个人捐 赠、会员费分别占 9.45%、6.12%、3.27%、3.67%,其他形式的资金来源则占 15.33%。15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3)投入水环保资金比 根据调查结果,49 家组织平均投入到水环保的资金为 53.06%,也即超过一半 的资金用于水保护;其中,22.45%(11 家)的组织平均投入到水环保的资金不足 20%;26.53%(13 家)的组织平均投入的资金超过 80%。16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5. 组织制度 (1)内部制度 调查显示,90% 以上的组织都有组织章程,90% 的组织有财务制度,两类制度 普遍存在于水环保组织当中;75.51% 的组织有理事会,83.67% 的组织有项目管理 制度;而 40.82% 的组织有会员大会,60% 的组织没有此制度 (2)决策机构 理事会决策为 49 家水环保组织的最主要决策方式,占 44.9%(22 家),其次是 负责人决策,占 30.61%(15 家);全体会员大会决策的组织有 6 家,采取其他决策 方式的组织有 6 家。17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3)工作报告 四种工作报告类型中,年报是最主要的形式,75% 以上的组织有年报;近 50% 的组织有月报;相比而言,半年报和季报的形式使用最少,分别只有 13 家和 7 家组 织使用。 (4)项目评估的方式 组织内部评估是参与调查的 49 家组织中使用最多的评估方式,共有 20 家使用; 其次是项目方评估,17 家组织采用;仅有 8 家组织采取第三方评估,同时 2 家组织无 任何项目评估。18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6工作模式 (1)组织动态发布渠道 接受调查的 49 家组织中,90% 以上的组织使用微博发布组织动态,其次是微信 公众号和机构网站,分别有 85% 和 67% 的组织使用;行业信息平台和报刊 / 杂志使 用最较少,分别只有不到一半的组织使用;同时,使用最少的渠道是政府信息平台。 (2)工作手法针对水污染,近 78% 的组织向有关部门反映水污染情况,65% 的组织采取调查 研究的方式,51% 的组织采取环境宣教;没有组织进行集会抗议,同时仅有 2 家组织 发动社区居民抗议, 生态技术应用 / 推广的方式也较少组织使用, 仅有 4 家组织采取。19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3)水污染调研方法 接受调查的组织表示均对水污染状况进行调研,观察记录是最主要的方式,近 86% 的组织采取这一形式 ; 其次是摄影记录和访谈, 分别有 73% 和 71% 的组织采用 ; 相较而言,调查问卷的使用程度较低,仅有 10 家组织采用;其他形式中,7 家组织采 取水质检测的方式进行调研。 (4)水污染监测点数 16 家组织表示没有设置水污染监测点,设有水污染监测点的 33 家组织中,23 家 组织的监测点在 1-20 个, 占设有监测点组织总数的 70%, 3 家组织监测点在 21-50 个, 2 家组织监测点在 51-100 个,5 家组织的监测点在 200 个以上。20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5)水质样本检测方式 仅有 2 家组织表示没有对水质进行样本监测,47 家进行检测的组织中,14 家通 过政府部门认证机构进行检测,12 家组织通过自有专业设备进行检测,8 家组织通过 pH 试纸检测,嗅觉检测与肉眼观察室使用最好的形式;其他形式中,1 家组织表示与 高校及监测部门合作,通过科学方法获得数据,1 家组织表示采用“自主开发的地表 水检测工具包”进行水质检测。 (6)污染信息反馈给污染主体的渠道21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96% 的组织选择将水污染信息反馈给污染主体,新闻媒体报道是最主要的方式,共 有 26 家组织采用这一渠道;其次是电话沟通,共有 22 家组织通过电话联系,反馈污染 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在反馈污染信息给污染主体的过程中,微信公众号是使用较少的方 式;其他渠道里,2 家组织采取面谈的形式,1 家组织开展净滩活动,“让参加者知道其 实每一个人也许都是污染者”。 (7)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水污染的渠道 仅有 1 家组织在发现水污染之后没有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 使用最多的渠道分别是 “电 话反映”(25 家组织)、“政府信息平台”(22 家组织)以及微博(20 家组织),信 访办是使用最少的渠道,仅有 1 家组织采用;其他渠道类型中,2 家组织主要通过面谈来 反映污染信息。22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8)向公众报告水污染的渠道 接受调查的组织表示在发现水污染之后, 均会向公众报告污染情况, 发布渠道中, 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媒体为最主要的三种渠道,分别有 36 家、 33 家、20 家组 织采用;使用最少的渠道为电子邮件,仅有 2 家组织表示使用;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污 染报告的组织共有 6 家,其中,1 家组织表示使用“图片摄影展览”, (9)向利益相关方提交水污染解决方案情况23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水环保组织在发现水污染后主要当地政府部门提交污染解决方案, 75% 以上的组织都会提交;其次是社区居民,60% 以上的组织会向社区居民提交水 污染解决方案;接受调查的组织中,一半会向污染企业提交解决方案。 (10)申请环境信息公开遇到的主要障碍 49 家组织中, 8 家组织表示不曾申请过信息公开, 41 家申请信息公开的组织中, 5 家组织表示没有遇到障碍;36 家申请信息公开的组织中,23 家组织(近 64%)表 示负责部门不按申请要求答复。24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11)拨打“12369”进行环境污染举报时遇到的主要障碍调查显示,近 20% 的组织不曾拨打“12369”举报热线,拨打热线的 39 家组织 中, 12 家组织表示没有障碍;超过半数 (21 家) 的组织在拨打热线时遭遇 “有受理, 但无后续回复”,这也是拨打热线的最主要的障碍类型;8 家组织表示电话打不通, 8 家组织表示打通后受理人态度不好,2 家组织表示遇到“事先已有人举报相同事项, 举报时不被受理” 的情况, 在遭遇的其他障碍情形中, 不同组织表示遭遇到 “会受理, 核查,反馈,但部分治污跟不上”,“以各种理由,不给回复申请内容”等情况。25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12)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 近 35%(17 家)的组织表示没有参与过环境影响评价,32 家参与过环境影响评 价的组织中,84%(27 家)的组织曾参与网上公示的草案意见征集,分别有 25% 和 16% 的组织参与项目听证会、项目论证会;7 家组织采取其他参与方式,其中,1 家 组织采用座谈会形式参,1 家组织“组织市民提交公众意见”,1 家组织“参与规划方 案”。 (13)参与环境公益诉讼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49 家组织中仅有不到 25%(12 家)的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 超过 75%(37 家)的组织不曾参与。26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14)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主要方式 12 家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组织中,4 家组织作为原告提起诉讼,3 家组织作为委 托人代理法律事务, 2 家组织提供法律咨询 ; 采取其他形式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组织中, 1 家组织协助提供诉讼前期所需证据收集,1 家组织做政策咨询,1 家组织采取陪伴污 染受害者的形式,没有一家组织提供资金支持。 (15)没有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主要原因 37 家没有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组织中,20 家组织由于不具备诉讼资格而没有参 与,7 家组织表示环境公益诉讼不符合该机构的工作方式,4 家组织表示没有案源,2 家组织表示环境公益诉讼不在该机构关注范围之内。27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16)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情况 近 94% 的组织表示开展环境宣教活动,仅有 6% 的组织没有开展环境宣教。 (17)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46 家开展环境宣教的组织中,主要宣教内容为环保科普知识( 77.55% 的组织 开展)、环保意识(67.35% 的组织开展),以及环保法律法规( 55.1% 的组织开 展);对环保技术 / 技能与环保道德 / 伦理进行宣教的组织较少,分别只有 12.24% 和 20.41% 的组织开展。28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18)开展环境宣传教育的方式 46 家开展环境宣教的组织中,组织公众实地考察为主要的宣教形式,61.22% 的组织(30 家)采取这种方式;其次是微博 / 微信公众号宣传和环保沙龙,分别有 50% 以上的组织采取;较少组织采取博客 / 豆瓣小站宣传和发放宣传册子 / 书籍的形 式,分别只有 9 家和 1 家组织使用;其他方式中,1 家组织采取儿童参与式教育,1 家组织采取环保培训和广场宣传的形式。29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7组织发展 (1)自我评价 A. 组织定位明确 根据 49 家组织的自我评价,近 94% 的组织认为自身定位明确,仅有 3 家组织不 认为自己定位明确; B. 资金来源稳定近 3 5% 的组织不认为资金来源稳定,同样比例的组织对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表 示不知道 / 中立;仅 30% 的组织认为自己资金来源稳定;30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C. 经费充足 超过半数的组织认为自己经费不充足,38.78% 的组织表示不知道 / 中立,仅有 4 家组织认为经费充足,没有一家组织表示非常同意“经费充足”这一评价; D. 团队成员稳定 超过 60% 的组织认为自己团队成员稳定,仅有 10.2% 的组织不认为自身团队成 员稳定;26.53% 的组织持不知道 / 中立态度;31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E. 项目开展顺利 近 70% 的组织认为项目开展顺利, 仅有 4 家组织不同意这一指标 ; 22.45% (11 家) 的组织表示不知道 / 中立。 以上五个指标中, 每项指标满分为 5 分, 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 : 组织定位明确 (4.2 分)、项目开展顺利(3.63)、团队成员稳定(3.55)、资金来源稳定(2.94)和经费 充足(2.39);其中,资金来源稳定和经费充足两项指标达到及格分 3 分。 (2)发展所遇困难 近 50% 接受调查的组织表示, 资金不足是其开展水环境保护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20.41%、16.33% 的组织分别表示专业人员缺乏、与利益相关方冲突大是他们遇到的最 大困难。32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研究发现与建议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水环境污染 状况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合一绿学院研究团队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对中国民间水环 境保护组织 1 进行了定量调查和案例研究。 2000 年前后,中国最早一批关注水环境的环保组织开始出现;2011 年至今,水 环保组织进入大发展阶段,大批新生水环保组织涌现。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 同形态、不同工作手法的组织并存,形成各有侧重的协作支持网络。水环保组织不仅 参与一线行动,还开展包括科学、法律、信息、能力建设等多角度支持的活动,水环 保组织的生态系统初见端倪。 相较而言, 其他环境议题的环保组织还多处于基础形成期, 无法形成相互支持,专业性支持则更为少见。 水环保组织除自身行动外,还开始寻求构建政府、企业、专家、媒体、社区等多 方利益群体的水环保平台,尤其是公众参与的平台。富有成效的水环保行动志愿者网 络开始在各地出现,针对非专业的公众志愿者,水环保组织也开发了便于参与的简易 水环保行动工具。 相较于关注其他环境议题(如海洋、垃圾等)的环保组织资源投入较少的现状, 水环境保护受到基金会和企业等资助方较多关注,使得水环保组织有较为稳定、充足 的资金来源 ; 另一方面, 水环保组织专业能力突出, 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得到公众认可, 并形成有地方依托的志愿者参与网络,水环保组织得以开始面向公众筹款。 1 . 本项研究所指的水环 境保护 (以下简称水环 保)仅指狭义的水环 境 ,不包含水生态 、节 水 、海洋等与水相关的 环境议题 ,水环境保护 组织以下简称为水环保 组织。33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1. 研究发现 (1)水环保组织行业处于成长大发展阶段,组织形态多元化 调查数据显示,水环保成为国内环保组织最关注的议题之一。根据合一绿学院建 立的中国环保组织数据库所收录的数据,截止到 2015 年 12 月,全国 512 家民间环 保组织中,110 家环保组织 2 以水环境污染为主要关注议题,占到环保组织总量的五 分之一,仅次于关注环境教育(295 家)与野生动物保护(144 家)的组织数量。 2011 年以来, 国内水环保组织发展迅速, 无论是新成立的组织, 还是注册成功 (包 括民办非企业注册、社团注册、工商注册等不同注册类型)的组织,数量都有大幅增 长。就接受调查的水环保组织而言,2011 年以前发起成立的水环保组织仅有 26 家, 2011-2014 年成立的水环保组织达到 23 家。而成功注册的水环保组织中,78% 的 组织注册时间在 2011 年以后。 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介入到水环保当中,并且呈现相对多元的组织类型:从组织 发展阶段来看, 既有成熟期组织, 也有初创期组织 ; 从行动策略来看, 有着发动公众监督、 专业调研、 法律援助、 科学监测、 信息数据支持等不同类型的组织;从服务范围来看, 有专注于所在地的水环保组织,也有实行跨区域协作保护的组织类型。 (2)工作手法日趋专业化,与政府形成有效协同 经过多年的摸索,水环保组织已经走过了单纯依靠宣教和举报的初级阶段,形成 了有效的专业工作手法。工作手法上,普遍开始采用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公益诉讼等专业性的法律手段开展环保监督。65% 的组织表示通过参与环境影响 评价来开展监督,84% 的组织申请信息公开,利用一手和二手污染数据倒逼污染方整 改。 行动工具方面,不少水环保组织自备专业设施,水质监测仪器、无人机、车船等 利器逐渐成为行动标配。介入深度上,一些环保组织不止于监督,开始尝试发挥自身 专业能力,联合第三方,为污染方提供解决方案,以达到环境友好的发展目的。 从调研结果看, 由于有着碧水蓝天的共同使命和目标, 水环保组织也与政府部门, 尤其是环保部门形成了有效协作。78% 的水环保组织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污染情况, 75% 的组织还会提交水污染解决方案,寻求政府出面解决水污染问题。水环保组织在 选择污染信息提交渠道时采用了有策略的友好路径, 体现为向政府反馈水污染信息时, 2 . 这里的 1 1 0 家组织是 根据中国环保组织数据 库的最新数据统计得 出 ,本项研究的调查对 象 是 成 立 于 2014 年 12 月以前的 9 5 家水环保 组 织,2015 年 后 有 新 的水环保组织成立 ,故 两个数据有所差异。34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采取电话沟通和政府互联网平台两大渠道,没有组织采用对抗性的抗争手段;面向公 众时,由于便捷、成本低且符合公众使用习惯,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成为水环保组织最 主要的污染发布渠道,而既有的传统媒体渠道也在继续发挥其影响力。 工作手法的专业化也源于人才专业化,越来越多的环境专业人才成为环保组织的 中坚力量,凭借专业知识而非仅赖于兴趣爱好开展环保工作。 (3)以关注工业污水为主,农业面源污染较少受关注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47% 的组织关注工业污水;其次是城镇生活污水,有 29% 的组织关注。这两种污染类型的比重加起来高达 76%,构成了水环保组织的主要关注 对象,而农村面源污染的关注度较低,仅有不到 5% 的组织关注。与之相对应的是, 关注工业水污染的组织有着相对较多的交流协作,而关注农业水污染的组织目前尚无 法形成此种协作效应。 从实际操作来看,监督企业点源水污染相比于面源水污染更为容易,点源污染分 布相对集中、监管数据更充分,地理上离环保组织也更近,由此造成水环保组织对城 乡水污染关注侧重的差异。 从长远来看, 河流湖泊和海洋的健康, 必须包含工业、 农业、 生产、生活在内的综合性防治。但是,由于工作难度的不同,从工业污染先入手,符 合环保组织发展成长先易后难的策略,工业水污染相对容易展开工作,可以在较短时 间内取得一定成效。 未来水环保组织可以考虑拓展业务, 或与不同关注面向的组织协作。 此外,水环保组织的关注焦点集中在地表水,地下水少有组织关注;也有少量组 织关注水源地保护,但数量较少。 (4)其他发现 A. 筹资额度高的中大型组织已占有相当比例,但经费不足依然是发展障碍 当前,基金会资助成为水环保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企业资助仅次于基金会。筹 资额过百万的组织有近 10 家,也出现了筹资规模在 500 万元以上的组织。这类筹资 规模的环保组织已经不再是微型组织,而是有较高发展水平和稳定团队的中大型环保 组织,组织发展成熟度要高于其他环境议题的组织。 相较于其他环境议题的环保组织, 投入到水环保组织的资金资助较为稳定和充足, 但是从水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和组织的自我评价来看,70% 的组织 2014 年度筹资规 模在 50 万元以下,水环保组织的发展受资金限制较大。35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B. 组织规模呈良性发展态势 由全职员工数量来看,水环保组织的人员规模呈良性发展态势,不同成长阶段的组织 都有一定数量分布。48 家拥有全职员工的组织中,8 家组织拥有的全职员工数达 10 人 以上, 占组织数的 16%, 这类组织已成为中大型组织, 发展较为成熟 ; 20 家组织拥有 4-10 名全职员工,属于成长期组织的人员规模类型;20 家组织拥有 1-3 名全职员工,符合初 创期组织的人员规模特征。 C. 性别比例不均等 49 家水环保组织中,机构负责人男女性别比接近 3:1,而全职员工当中,男女性别 比则为 0.74:1。水环保组织内部,男性领导者在数量上占主导地位。36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2. 建议 (1)明确水环保组织角色与定位,搭建多方参与平台 水环保组织需要明确自身角色与定位,在水污染防治的过程中,意识到自身作为 推动者的角色,搭建多方参与平台时,认识到政府、企业、专家、媒体和公众(普通 公众与污染受害者)在污染防治中所能承担的不同责任。水环保组织之间可以根据工 作手法的差异各展所长,相互补充。例如,一线行动组织为有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组 织寻找案源,调查水污染状况,同时联合能提供专业法律支持和科学支持的组织,共 同参与到污染治理与污染受害者保护中。 (2)现有组织巩固发展,吸纳更多群体介入 水环保组织是国内环保组织发展较久,数量较多的组织。在成长大发展阶段,现 有组织需要根据组织发展程度的不同,选择相应策略进行巩固。发展较早、较成熟的 组织可以在流域之内孵化更多协作支撑的小型组织以及社区行动小组,引入和培训相 对成熟的工作手法,调动公众的积极参与,为流域保护提供更为扎实的公众基础;处 于初创期的组织,则可以借鉴成熟期组织的经验,结合地方性的水环境与污染类型, 开展相关工作。 具体而言,针对不同的群体,水环保组织要实行有效的沟通渠道和行动策略,以 吸纳更多群体介入, 使政府、 企业、 公众、 媒体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到水污染防治中。 向公众引介监督方法、信息公开申请流程、环境评价参与方式等,让公众成为监督水 污染的主力军。对于污染方,加强媒体监督,施加舆论压力,提供解决建议,促使污 染方主动治理。 (3)强化筹款能力,拓展公众筹款目前国内专注于环保的基金会数量和资助额度有限,水环保组织在项目实施和 组织能力建设方面受到双重阻碍,资金渠道单一和资金不足也成为水环保组织发展的 重要挑战。拓展公众筹款渠道,一方面能使水环保组织更具自主性,避免项目性资助 所带来的束缚,一方面可提高普通公众的参与意识,引导公众真正参与到水环保行动 中来。37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结语从事水环境保护的 95 家组织中,我们回收到 49 份问卷,虽然本次研究的分析结 果不能完整展现水环保组织的全貌,但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环保组织的发展现状。从环 保行业研究的视角,我们希望本项研究能够对从事水环保的组织、涉环保领域的公益人士 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够对热心水环保的普通公众和污染受害者提供一个了解水环保组织的 参照。 然而,由于能力所限,本项研究仍有以下不足之处: 1. 调查对象遗漏为了避免非水环保组织的误填,我们根据统一标准和定义界定水环保组织,定向 投放问卷,但有可能因信息缺乏造成遗漏,使得部分从事水环境保护的组织没有纳入调查 范围; 2. 调查内容局限 由于接受调查的组织中,近 80% 的组织关注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 其他面向关注较少,本项研究也更多侧重于水污染防治,未能进一步细分水环境保护的其 他领域。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保持客观、中立的研究态度,不断深化调查,并将 研究结果反馈给水环保组织和公众。 致谢 非常感谢参加本次调查的 49 家组织,是你们的耐心填写促使这份报告完成,是你们 在水环保的坚持和努力让我们有了调查的决心和动力,尤其感谢对问卷进行反馈的机构。 同时,也感谢志愿者为本次调查所付出的艰辛。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尽善尽美,为水环保 组织的发展提供客观、可信的专业参考。 你们的参与是本次调查过程中的最大收获!38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 附录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状况调查(2015) 1. 贵组织的常用名称: 填空题 必答题 _ 2. 贵组织的发起成立时间为: 单选题 必答题 2000 年以前 2000-2005 2006-2010 2011-2014 3. 贵组织的注册类型为: 单选题 必答题 未注册 ( 请跳至第 5 题 ) 民办非企业 ( 请跳至第 4 题 ) 工商注册 ( 请跳至第 4 题 ) 非独立法人(挂靠) ( 请跳至第 4 题 ) 社团 ( 请跳至第 4 题 ) 其他形式 ( 请跳至第 5 题 ) _ * 4. 贵组织的正式注册时间为: 单选题 必答题 2000 年以前 2000-2005 2006-2010 2011-20155. 贵组织所在地为: 单选题 必答题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西藏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提示:如果贵组织设有分支机构,请选择组织总部所在地。39 中国民间水环境保护组织发展调查报告6. 贵组织的主要服务区域为: 单选题 必答题 街镇 区县 市 省、自治区、直辖市 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境外其他地区 7. 贵组织的人员数量: 矩阵文本题 必答题 全职男员工数 _全职女员工数 _兼职员工数 _实习生数 _核心志愿者数 _提示:没有请写 0;核心志愿者指一年之内参加三次及以上机构活动的志愿者。8. 贵组织全职员工的教育背景: 矩阵文本题 必答题 专科以下人数 _专科人数 _本科人数 _硕士人数 _硕士以上人数 _提示:没有请写 0 9. 贵组织全职员工的平均年龄为: 单选题 必答题 25 岁及以下 2635 岁 3645 岁 4655 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