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及大数据平台实施方案.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及大数据平台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XX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及大数据平台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XX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及大数据平台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XX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及大数据平台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XX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及大数据平台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XX市“互联网 +政务服务”及大数据平台实施方案 2019年 3 月2 目录 1. 项目概述 . 3 1.1、 项目背景 . 3 1.2、 建设目标 . 3 1.3、 建设内容 . 4 2. 总体需求 . 7 2.1、 现状分析 . 7 2.2、 业务需求 . 8 2.3、 数据需 求 . 9 2.4、 总体技术要求 . 11 2.5、 原有系统整合对接需求 .13 2.6、 非功能性需求 .14 3. 主要建设内容 . 16 3.1、 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 .16 3.2、 “互联网 +政务服务 ” 平台建设 .23 3.3、 关键技术 支撑 体系建设 .52 4. 项目实施要求 . 59 5. 项目交付内容: . 62 第六章 投标文件格式 . 67 一、投标函格式 .70 致:某某市公共资源交易服 务中心: . 70 据此函,签字人兹宣布同意如下: . 71 投标单位代表姓名(签字): . 71 投标单位名称: . 71 3 某某 市“互联网 +政务服务”及大数据平台项目 1. 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 景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 2016 55 号)和全省政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供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以落实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为主线,着力解决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某某 将建设“互联网 +政务服务”平台,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方式为手段,促进服务事项运行规范、程序严密、过程透明、结果公开、监督 有力,不断简化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流程,切实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和便捷性,为持续有效推进政府治理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1.2、 建设目标 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强化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全面推进跨层级、跨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有效消除“信息孤岛”,创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方式,推动大数据在政府管理、决策、公共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努力形成具有 某某 特色的智慧政务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建立 某某 市政务大数据平台基础框架,形成政务大数据相关制度和标准,构建大数据汇聚、 共享、开放、应用体系;完成全市自然人、法人、电子证照、空间地理和宏观经济类数据资源梳理,并4 建成相应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库和统一的电子证照库,并根据政务服务数据共享需求建立相关主题数据库、前置库、公共数据开放库、资源目录库,建立政务数据资源中心和各业务部门的动态数据交换机制。 充分利用政务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成果,根据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要求,大力推行“互联网 +政务服务”,着力建设 某某 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力打造纵横全覆盖、事项全口径、内容全方位、服务全渠 道的网上“政务超市”。建成以统一身份认证形成的一码、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形成的一网、线上线下集约办理的一门、面向社会公众的统一客户端,以及提供监督投诉的一号等“五个一”为特色的政务服务体系, 推动政务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促进群众办事 “ 网上直办、就近能办、同城通办 ” , 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精准化、产品化、平台化、协作化,提升政务服务整体水平。 1.3、 建设内容 (一)政务大数据平台 梳理并编制市级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搭建全市政务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管理、交换、共享等基础功能。建立全市统一的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信息库 、电子证照库、宏观经济库,支撑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业务办理系统协同办理运行,通过建立政务服务数据仓库支撑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 1、梳理全市政务信息资源 参考国家、省及苏州市有关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梳理编制规范要求,按照科学的方式方法,全面梳理各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编制我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建立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 5 2、建立前置库 建设部门前置库 , 存储 部门交付到大数据 资源 中心的 部门原始业务数据。建立中心前置库,存储 数据汇聚到大数据资源中心的过程数据库。 3、建立中心库 建设政务资源 目录库、基础库、主题库、公共数据开放库等中心库。基础库建设全市统一的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信息库、电子证照库和 宏观经济库 ,提供基础数据库的管理、共享和分析,支撑“互联网 +政务服务”平台运行。 4、建立数据交换集成平台 对各部门信息 资源 数据进行采集、清洗、转换,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不同的数据类型 采用不同的数据交换和集成模式,实现数据的汇聚。 5、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基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提供数据查询、 API 调用以及目录驱动数据交换等多种共享能力,支撑公共数据开放网站,实现安全数据开放。根 据用户需求,结合政务服务业务场景,定制政务 大 数据共享 API 服务,实现政务服务大数据的应用。 6、建立政务信息共享网站 面向全市各部门,建立统一的政务信息共享门户,实现资源目录展示、申请调用、统计分析、可视化分析等功能。 (二) “互联网 +政务服务”平台 融入江苏省政务服务“一张网”体系,结合 某某 政务服务发展的实际需求,围绕网络化服务的用户体验高要求,建设 某某 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以政务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支撑建设互联网政6 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业务办理系统协同办理, 建成覆盖市、 区(镇)、村(社区) ,整体联动、部门协同、一网办理的 “ 互联网 +政务服务 ” 技术和服务体系。 1、流程管理发布平台及流程梳理咨询服务 依托专业的流程管理工具开展面向企业和公民服务流程的梳理,包括市场准入、不动产登记、投资项目建设流程,最终在设计层面实现业务优化目标,同时设计内部管理流程,形成一套可持续优化的流程治理体系。流程梳理数据通过流程管理发布平台进行统一展现和管理,使用多个用户视角多维度地展示流程梳理成果和优化分析建议。 2、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 某某 市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依托江苏省政务服务网建设,实现统一栏目、统一风格、 统一事项发布、统一物流、统一支付, 某某本级建设具体的网上办理业务,包括 PC 段和移动端各类应用业务,并与 某某 “市民网页”对接。 3、全面升级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 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升级,采用云架构模式,提升系统效能,从系统底层框架上进行全新升级,对所有功能进行优化迁移,突出政务大数据在政务服务管理系统中的作用,满足全流程网上办理、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提供套餐式服务 ,进一步 提升市、 区(镇)、村(社区)等不同层级实体大厅的窗口人员、部门审批人员、政务服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效率和管理能力。 4、 实现与业务办理系统协同办理 通过改造市级各相关部门业务办理系统等 方式 ,将业务受理、办理和结果反馈的相关数据对接到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交换平台,7 实现业务办理系统协同办理、政务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及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间数据互联互通。 5、实现与省“一张网”平台对接 根据省统一标准规范,实现与省平台的对接,包括事项同步、办件上报、统一身份认证对接、统一公共支付对接、基础数据库对接、电子监督数据对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对接。 2. 总体需求 2.1、 现状分析 2.1.1、 总体现状分析 经过对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初步调研分析,我们看到,多年来全市 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大批信息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政府部门行政办公的效率,但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和交换孤岛,部门协同困难,困扰基层群众的“办事难”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迫切需要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大数据平台,加强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互通和协同共享,汇聚全市各类政务信息资源,发挥信息共享支撑多部门协同服务的作用,简化优化群众办事流程,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打造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同时支撑更加科学的政府管理研判和决策机制。 2.1.2、 网上政务通平台现 状分析 某某市网上政务通平台于 2012 年升级建设,依托某某市电子政务平台 ,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审批流程,减少流转环节,初步实现了“资料电子化、程序标准化、审批网络化、监管远程化”。平台 覆盖 38 个职能部门,可办理事项 521 项,其中实现户外广告设8 置、公章刻制等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了与城管局、环保局等 6 个部门业务系统对接。平台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实现重大项目自动提速、重点关注,提供商事登记“先照后证”信息告知,实现信息共享和自动推送。中心于 2015 年开设网上中介超市,累计提供 6 大类, 47项中介服务 ,建立全市中介机构诚信体系。 但由于原有平台为 2012 年建设,采用的 技术架构,开放性不够,性能受限 ,平台 与各职能部门之间未实现互联互通,数据无法共享,网上政务服务的效果一般,无法真正实现全流程网上审批服务,离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相去甚远,亟需升级改造。 2.1.3、 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现状分析 2015年 6 月, 某某 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项目上线试运行,并初步建立了企业法人、 自然人 信用基础数据库。截至 2016 年 11月 30 日,平台社会法人基础数据库收录 53 个部门涉及社会法人信用信息 448709 条,自然人基础数据库收录 60 个部门涉及自然人信用信息 1236378 条。总体来看,信用平台汇聚的信息可以作为政务大数据平台法人库的初始数据,但尚需根据法人库信息资源标准规范进行数据转换、处理,并补充缺失的数据项,用更加常态化的数据交换更新机制来取代不定期的、人工的数据导入模式。 2.2、 业务需求 2.2.1、 政府 工作人员 主要有各级领导、业务审批人员、中心管理人员及监察人员。 ( 1)各级领导:基于系统的运行和数据的沉淀,为领导等提供全面的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图表分析工具,为领导决策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9 ( 2)业务人员:业务人员对公众提交的行政审批办件进行接件 、受理、办理、收费、打证、办结反馈等全程审批业务的办理。 ( 3)中心管理人员:中心管理人员对中心的工作进行管理,主要包括中心日常管理和行政办公管理,对相关业务进行配置,并履行部分监督监控职责。 ( 4)监察人员:监察人员可以对政务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对各类不规范行为进行警告和自动提醒,全面提升机关廉政意识,促进机关效能建设。 2.2.2、 企业 企业用户注册,对企业基本信息、证照等进行维护管理,可以对政务服务事项信息、办件信息进行查阅,可以进行网上申报、网上直报等业务。 2.2.3、 市民 个人用户注册成为会员,对个人信息、证照 材料等进行维护管理,可以对政务服务事项信息、办件信息进行查阅,可以进行网上申报等业务。 2.3、 数据需求 2.3.1、 数据来源分析 数据的来源主要 分成 四 类。第一类,政府办理业务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第二类,政府统计调查的社情民意数据;第三类,通过物理采集获取的环境数据,第四类,其他来源。 2.3.1.1、 人口数据主要来源 本项目涉及的人口基础信息来源包括公安户籍信息、教育信息、10 民政信息、人社信息、住房信息、人口统计信息、卫生信息、计生信息、税务信息、住房公积金信息等。投标文件中需详细说明可能从各部门获得的信息资源。 2.3.1.2、 法人数据主要来源 本项目 涉及的法人基础信息,包括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国税部门信息、地税部门信息、编办信息、民政部门信息、发改部门信息、公安部门信息、人社部门信息、卫计部门信息、商务部门信息、统计部门信息、教育部门信息、文广部门信息、安监部门信息、海关信息部门等。投标文件中需详细说明可能从各部门获得的信息资源。 2.3.1.3、 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主要数据来源 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基础信息类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基础空间地理信息类数据来源 、 政务地理信息数据来源 、 公众地理信息数据来源等。投标文件中需详细说明可能从各部门获得的信息资源。 2.3.1.4、 电子证照数据主要来源 电子证照是以数字方式存储、传输的证件、执照、批文等审批结果信息,是支撑政务服务运行的重要基础数据。 根据省平台建设要求, 某某 市本级负责梳理收集本级发放的电子证照。投标文件中需详细说明可能从各部门获得的信息资源。 2.3.1.5、 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源 本项目涉及的宏观经济信息来源部门包括发改委、财政、经信、粮食、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商务、国土、物价、旅游、统计、金融办、国税、地税、市场监管等。投标文件中需详细说明可能从各部门获得的信息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