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性、技能与网络安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敏捷性、技能与网络安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敏捷性、技能与网络安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敏捷性、技能与网络安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敏捷性、技能与网络安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敏捷性、技能与网络安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研究洞察敏捷性、技能与网络安全在经济不确定时代保持竞争力的三大关键要素目录简介01 今日之预测:有限可视性导致不确定性阴霾悬而不去01 世界12 大经济体发生了哪些变化?02 审时度势:高管对经济竞争力的看法05 成本竞争力07 质量竞争力10 风险、挑战和机遇12 风险价值12 充满挑战14 战略机遇17 机器:是敌是友?18 发展之路:构建可持续的未来20 制定明智、敏捷的战略21 优先培养技能22 提高网络安全能力23关于作者24 相关报告24 调研方法25 附录:受访国家或地区之观点26 澳大利亚26 巴西28 加拿大30 中国32 法国34 德国36 印度38 意大利40 日本4 2 韩国44 英国48 美国48 备注和参考资料50 谈话要点经济分水岭全球局势的不确定性威胁着经济增长,因此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必须寻找新方法,保持自身的竞争力。高管们的看法来自12 个最大经济体的高管分享了他们对经济挑战、风险、机遇和竞争力的看法我们将把这些看法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形成本报告。采取行动了解在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中,公私领域的领导可以采取哪些实际行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简介距离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十年有余。在经历了看似无休止的缓慢复苏期之后,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经济体迎来临界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达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快速的技术变革、政治和社会的动荡以及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些因素无一不在影响企业投资。那么,面对这些挑战,接下来该如何行动呢?公私领域的领导如何开展协作,共同应对挑战,把握新的机遇,推动持续经济繁荣?为了更好地了解经济竞争力现状以及各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IBV) 与牛津经济研作者:Kazuaki Ikeda、Anthony Marshall 和Dave Zaharchuk 究院合作,就一系列主题对来自全球12 个最大经济体的2,700 多位最高层主管开展了一次调查这些主题内容具体而又涉及面广,都与受访者所在组织和国家的成功息息相关。除了发现挑战和机遇外,我们还请受访高管深入探讨员工队伍技能与培训、创新、技术、自动化和业务模式等各种主题。这些高管介绍了组织目前面对的挑战以及在不确定性持续存在的情况下,未来如何发展。今日之预测:有限可视性导致不确定性阴霾悬而不去2018 年9 月下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OECD)在发布的临时经济展望报告中得出结论:高度的不确定性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1事实上,关于不确定性的讨论在主要经济体中依然十分激烈。2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曾因英国决定脱欧而创下历史新高,尽管目前略有缓解,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组织在其最新发布的“世界不确定性指数”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依旧保持在极高程度上。3全球经济的高度不确定对于持续经济成功并不是好兆头。基于二十多年的数据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团队认为,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反周期的。4也就是说,高度不确定性与负增长相关。经合组织在其前景展望报告中对此观点表示肯定,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开始停滞不前,工资增长仍将令人失望,生活水平面临风险。5目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衰退威胁均已达到了历史新高,因此,国家竞争力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随着全球经济引擎开始增速放缓甚至可能停滞不前,企业、政府和教育界的领导都必须重新聚焦于经济建设,应对不可避免的波动,并为把握新机遇做好准备。1 2 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90%的高管表示,在考虑扩张到新市场时,技能娴熟的劳动力的可用性和质量是他们考虑的关键要素54%的高管将复杂的法规和政策环境视为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开展业务的挑战54%的高管表示,网络威胁是未来五年内国家经济面临的最大战略风险1.2 亿智能性/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可能导致全球12 个最大经济体中的1.2 亿工人在未来3 年内需要接受再培训/重新培训世界12 大经济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谈及1997 到2017 这二十年间的最大特征,莫过于经济、政治、技术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变。尽管如此,1997 年被联合国确定为12 大经济体的国家或地区中,除了2 个,其他10 个在2017 年仍都排在前12 位。6但这种表面的稳定性却掩盖不了各国相对规模和实力的显著变化。从1997 到2017 年的这二十年间,中国从第七大经济体跃升至第二位。印度从第15 位跃升至第7 位。韩国在2007 年从1997 年的第11 位跌出了前12 名,但在2017 年又重新回到了第11 位。历经超过26 年的连续经济增长,澳大利亚在2017 年从2007 年的第15 位跃升至第12 位(见图1)。7图1 2017 年12 月的世界12 大经济体(按经济活动排名)1997 1 2007 2017 1 美国2 中国3 日本4 德国5 英国6 法国7 印度8 意大利9 巴西10 加拿大11 韩国12 澳大利亚13 俄罗斯联邦* 14 西班牙15 墨西哥* 1997 年,荷兰排在第 14 位,俄罗斯联邦排在第 16 位。来源:“National Accounts: Analysis of Main Aggregates (AMA).”联合国统计司经济统计处。2017 年 12 月。 61,134 . 74,727 85,434 印度中国美国38,884 31,545 35,982 巴西英国23,089 36,763 17,623 17,385 16,142 30,139 2,411 3,105 2,308 4,921 6,460 11,563 德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1,74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3,086 日本全球实际工资增长率下滑,许多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速放缓。2019 年初,所有这12 个主要经济体都处于正增长状态(尽管增长幅度相对较低),而且人均收入稳定。尽管仍然有人质疑人工智能(AI) 和自动化可能会对劳动力产生负面影响,但有数据表明,在2018 年底,纵观所有这12 个主要经济体(巴西除外),要么失业人数有所减少,要么失业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8然而,尽管存在这些积极的增长指标,但这12 大经济体的经济前景仍不容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分析显示,低失业率背后的真正原因是持续的非自愿性失业导致大批工人完全离开了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非全日制工人,这也正是名义工资在过去十年中增幅明显偏低的原因。9图2 外国直接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121,181 112,449 112,233 来源:IBM 全球位置趋势数据库。 国际劳工组织(ILO) 在最新发表的2018-2019 全球工资报告中肯定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论,这表明全球工资增长率已降至2008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实际上,如果将工资增幅相对较高的中国从参与调查的136 个国家或地区中剔除,那么,2017 年全球实际工资增幅仅为微不足道的1.1%。美国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的实际工资增长率甚至更低。10同实际工资一样,在许多主要经济体,外国直接投资(FDI) 以及随之而来的就业机会与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巅峰期相比均呈现出疲软趋势。11(见图2)。140,000 2008 2017 3 51,463 8 122 4 93 35 21 134 82 11 23 6 3 9 121 7 83 31 20 120 53 12 30 6 3 9 125 8 83 31 25 122 65 12 23 6 3 9 129 8 89 31 25 133 78 15 19 5 4 10 127 7 79 26 22 134 80 18 16 4 5 15 126 13 91 29 19 132 87 20 8 7 4 10 130 17 91 34 20 132 73 24 8 7 4 11 116 19 96 38 21 134 65 27 7 10 4 10 120 16 90 31 14 142 56 29 5 8 7 13 116 14 84 27 15 130 45 34 4 6 7 15 123 22 78 29 17 130 50 34 5 7 8 14 125 18 78 31 20 100 46 34 4 7 6 18 109 22 46 32 24 77 51 39 5 9 8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名次表现最佳者表现最差者根据“IBM 全球位置趋势”数据库显示,若按创造的就业数量来衡量,2017 年的全球外国投资活动相比2016 年减少了大约5%。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海外投资项目的数量增加了近10%,达到创纪录的水平,这表明平均而言,海外投资正转向规模较小的项目。海外投资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总体下降,通常与投资目的地的重大地理性结构调整有关。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非洲的总体投资增长了10% 以上,而对亚洲、拉丁美洲和中东的投资则下降了10% 至20%。与此同时,欧洲和北美的投资在创造就业岗位方面保持相对稳定,但项目数量大幅增加。12外国直接投资的减少与世界银行FDI 指数所定义的在每个经济体中开展业务难度的增加有关。13该指数根据一系列指标的得分情况对经济体进行排名,例如开一家新公司、获图3 最容易开展业务的12 大经济体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得建筑许可、通电、财产登记以及获得金融信用和解决破产问题所需的时间,对中小投资者提供额外保护的能力,纳税和跨境贸易的便利性以合同执行能力等。相对2007 年而言,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开展业务难易程度方面的排名在2019 年均有所下滑(目前仅为估计),尽管美国和英国仍排在前10 位这些国家中只有这两个国家挤进了前十(见图3)。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表现尤其糟糕,澳大利亚从第8 位下降到第18 位,加拿大从第4 位下降到第22 位,日本从第11 位下降到第39 位。意大利、印度、中国和巴西在过去二十年间均有所改进,但目前最好排名仅为第46 位。进步最大的当属韩国,排名从第23 位跃升至第5 位,尽管它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表现不佳。新西兰排名第一,其后依次为新加坡、丹麦和中国香港。14来源:“Doing Business 2019: Training for Reform.”世界银行,2018 年 11 月 28 日,摘录。doingbusiness/en/reports/global-reports/doing-business-2019 4 劳动力是企业高管在决定是否向新市场扩张时所考虑的首要因素。审时度势:高管对经济竞争力的看法虽然开展业务的便利性仍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但比较图3 和图2 可以发现明显的不一致。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在开展业务的便利性方面均有所下滑,但还是从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而获益。而印度、中国和巴西,虽然开展业务的便利性方面有所改进,但外国直接投资却有所下降。显然,决定竞争力的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为了更好地了解全球高管在决定在哪里开展业务以及向哪些新市场拓展业务时最看重什么,我们确定了23 个竞争力因素,归为“成本”和“质量”两类(见图4)。最终,多个成本和质量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价值主张,而改进这些因素迄今为止一直都是各国追求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科研、医疗保健、实体基础设施、数字基础架构、能源、水资源、公共安全及房地产等方面的成本和质量都会影响到商业条件和生活质量。它们所创造的环境将影响到私营企业的成败,影响到私营企业在该地区发展业务以及为该地区创造宝贵就业机会和经济价值的能力。虽然全职劳动力成本和房地产成本等因素是高管做出新投资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但他们最重视的还是熟练劳动力(见图5)。虽然在靠近市场和客户的地点建厂很重要,但公用事业、电信和互联网的可靠性;企业税率;规章制度;资本的可获得性以及基础设施的质量也很重要国家和地区政府至少应在某种程度上对这些要素施加影响或控制。图4 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因素成本因素土地/建筑/ 办公室成本全职劳动力成本运输和配送公共事业有效的税率个人税住房成本消费品和服务成本医疗成本教育成本质量因素高技能工人的可用性和质量资本的可获得性市场和消费者的可获得性供应商和原材料的可获得性公用事业和电信/ 互联网服务的可靠性气候文化和娱乐合适的厂房和土地位置监管环境犯罪率医疗保健设施学校和大学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来源: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分析。2018 年。 5 竞争力因素高技能工人的可用性和质量劳动力成本(全职)房地产成本市场和消费者的可获得性公用事业和电信/互联网服务的可靠性资本的可获得性有效的企业税率监管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运输和配送成本公用事业成本医疗设施供应商和原材料的可获得性犯罪率合适的厂房和土地位置消费品和服务成本医疗成本文化和娱乐个人税气候学校和大学教育成本住房成本90% 89% 84% 83% 81% 79% 73% 68% 67% 64% 63% 62% 57% 57% 55% 53% 50% 47% 45% 44% 37% 34% 29% 质量因素成本因素图5 高管做出市场扩张决策时的考虑因素之相对重要性来源: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与牛津经济研究院合作进行的国际竞争力商业价值调研,n = 2,705。2018 年。 6 法国日本德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高低低韩国印度中国意大利巴西高 质量理想的价值主张成本成本竞争力韩国印度意大利中国巴西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55% 55% 39% 35% 33% 25% 21% 16% 15% 14% 平均28% 除意大利外,所有G7 国家的高管都认为自己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主要源于质量。为了进一步弄清楚竞争力的问题,我们还请受访高管评估自己所在国家的竞争力也就是他们自己居住和开展业务的地方。他们的回答显示出了12 个最大经济体的多样性(见图6)。除意大利外,所有G7 国家的高管都认为自己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主要源于质量。相比之下,中国、意大利、巴西、韩国和印度则表示自己的竞争力主要源于成本。然而,由于专注于改进质量,这些国家可能会在全球层面牺牲一些成本竞争力。图6 高管对自己所在国家的竞争力的看法来源: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与牛津经济研究院合作进行的国际竞争力 商业价值调研,n = 2,705。2018 年。 成本竞争力当我们把各国的成本竞争力与质量竞争力分开考虑时,各国的经济竞争力情况就变得更加清晰。在成本方面,韩国和印度排在最前面,来自这两个国家的55% 的高管对自己国家经济的成本竞争力充满信心(见图7)。欧洲人则正好相反,只有9% 的法国高管、10% 的德国高管和图7 来自12 个最大经济体的受访高管对自己国家成本竞争力的自我评估情况来源: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与牛津经济研究院合作进行的国际竞争力 商业价值调研,n = 2,705。2018 年。 7 10% 9% 国家各国劳动力成本竞争力之自我感觉排名劳动力成本占国家收入的比例(2017 年)按劳动力成本占国家收入的真实比例对各国的劳动力成本竞争力进行排名(12 大经济体)15% 的英国高管表示对自己国家经济的成本竞争力有信心。(注:各国受访高管给出的具体回答可在附录中找到。)但感觉并不一定代表现实。通过对成本竞争力类别中的具体要素进行研究,例如全职劳动力成本和医疗成本,我们发现客观数据与高管的看法不总是一致的。例如,79% 的受访印度高管表示,印度的全职劳动力成本具有全球竞争力,相比之下,持此看法的受访中国高管为52%、澳大利亚为17%、美国和德国分别仅为6% 和3%。但劳动力成本占国家收入之比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虽然印度仍处于第一位,但工资和薪酬成本与国家收入的比例还不到34%。图8 自我感觉的劳动力竞争力与劳动力成本占国家收入之比然而,按照劳动力成本占国家收入的比例进行排列,澳大利亚在成本竞争力方面的自我感觉排名与加拿大并列第六,但实际排名却是第二。韩国则从第二位跌至第十位。美国和德国的自我感觉排名分别是倒数第二和第一,但实际排名则上升至并列第五(见图8)。15当我们考察医疗成本的全球竞争力时,发现高管们的感觉与事实之间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印度和韩国的自我感觉排名再次拔得头筹,分别有62% 和57% 的受访高管表示对自己国家的竞争力充满信心。有趣的是,美国这次排名第三,36% 的美国高管认为其国家的医疗成本在全球舞台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德国再次垫底,只有7% 的受访高管给出了肯定答案。16印度79% 1 33.5%* 1 韩国69% 2 59.5% 10 意大利53% 3 52.2% 3 中国52% 4 * * 巴西26% 5 * * 澳大利亚17% 6 50.2% 2 加拿大17% 6 55.5% 4 日本15% 8 57.0% 7 英国11% 9 58.0% 8 法国7% 10 58.1% 9 美国6% 11 56.4% 5 德国3% 12 56.4% 5 * 2014 年提供的数据 *资料中未提供的数据来源: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与牛津经济研究院合作进行的国际竞争力商业价值调研,n = 2,705。 2018:ILOStat 定制报告,劳动力收入在 GDP 中的占比 (%)。国际劳工组织。2017 年。 8 对自己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竞争力充满信心的受访高管的百分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