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主要消费品供给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 本次 供给 状况统计调查 面向 流通 企业, 共收到有效问卷1018份 ,超过 95的为有店辅零售业态, 包括 超市、百货店 、大型 综合 超市 等,超过 85%的企业 年 销售额 500 万元以上 。调查结果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是我国商品供给 以 国产为主 。 75.6%的 企业( 指参加本次调查的 流通 企业 ,下同) 销售商品 国产 占比 超过 50%,其中 国产商品占比较 高的是 珠宝首饰、服装鞋帽类, 较低的是 乘用车类。 二是品牌成为企业决定 商品 进口的最主要原因。39.2%的 企业 认为品牌是决定进口商品的原因, 其次为 安全、价格、设计和原料 ,比例 分别 为 14.6%、 12.9%、 11.7%和 11.6%。三是企业未来一年内将维持现有进口商品比例,增加进口意愿 在 品类 之间 差异较大 。 未来一年, 85.5%的 企业 将维持 商品 进口现状, 7.4%的 企业 将减少进口, 7.2%的 企业 将增加进口 ,增加进口意愿较强的集中于食品、 母婴用品 、化妆用品、钟表眼镜和 乘用车类 商品中。 二、分类商品情况 (一)食品类增加进口意愿强烈 食品类供给 中 , 25.4%的 企业 销售 商品 进口 占比 超过 50%。2 分 品类 看, 水产海鲜、保健品、牛肉和葡萄酒进口 占比较高,进口商品销售占比超过 90%的企业 比例分别为 21.3%、 19.6%、19.5%和 18.3%。 品牌、原料和安全是企业决定食品进口的三大主因, 关注 比例 分别为 31.9%、 20.2%和 20.2%。分 品类 看,葡萄 酒、保健品、啤酒、食用油和鲜奶对品牌的关注度高于其他 品类 ;牛肉、水产海鲜、鲜果、牛奶和干果对原料、安全的关注度略高于其他 品类 。 食品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 强烈。 未来一年内, 82.5%的企业 计划对食品类进口维持现状, 9.9%的 企业 增加进口, 7.4%的 企业 减少进口。分 品类 看, 葡萄酒 、鲜果、啤酒和保健品增加进口意愿强烈, 比例 超过 10%。 (二)服装鞋帽类 增加 进口意愿 略强 服装鞋帽类供给 中 , 81.1%的 企业 销售 商品 国产 占比 超过 50%,超过 45%的 企业 销售商品均为 国产。分 品类 看, 户外服装、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进口商品 占比 略 高 于其他 品类 。 品牌、设计和价格是企业进口服装鞋帽类的三大主因 ,关注 比例分别为 42.6%、 21.8%和 13.4%。分 品类 看, 除上述原因外,丝绸制品、西服套装和衬衫对原料的关注度略高于其他 品类 。 服装鞋帽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略 强 。 未来一年内, 89.4%的 企业 计划对服装鞋帽类进口维持现状, 6.1%的 企业 增加进3 口, 4.5%的 企业 减少进口。分 品类 看 , 运动鞋、 运动服装、户外服装、 休闲服和 皮鞋(靴)增加进口 意愿 较强,增加进口 比例高于减少比例 2 个百分点以上 。 (三)母婴用品类增加进口意愿 强烈 母婴用品类供给 中 , 76.4%的 企业 销售商品国产占比超过 50%,超过 30%的 企业 销售商品均为 国产。分 品类 看 ,婴幼儿食品 、辅食料理机和儿童安全座 椅 进口 商品 占比 较 高 ,进口商品销售占比超过 50%的企业 比例 分别为 26.1%、 25.6%和 25.5%。 品牌、安全和原料是企业进口母婴用品类的三大主因,关注 比例分别为 35%、 23.8%和 13.5%, 其中 对 安全的关注 度远高于包括汽车在内的 其他 品类。分 品类 看 , 除品牌、安全原因外,婴幼儿食品、婴幼儿纸尿裤和婴幼儿服装对原料的关注度高于其他 品类 。 母婴用品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 强烈 。 未来一年内, 85.8%的 企业 计划对母婴用品类进口维持现状, 7.3%的 企业 增加进口, 6.9%的 企业 减少进口。分 品类 看,婴幼儿食品、婴幼儿纸尿裤、婴幼儿服装 和 儿童安全座椅增加进口意愿较强 , 增加进口 比例 分别为 12.4%、 9.1%、 8.5%和 7.2%。 (四)家居和家装用品类 减少进口意愿 强烈 家居和家装用品类供给 中 , 65.4%的 企业 销售商品国产占比超过 50%,其中 30%左右的 企业 销售 商品均为国产 。分4 品类 看,壁纸、磁砖和木地板 国产商品销售占比 较低,国产占比 超过 50%的 企业 比例为 55%左右。 品牌 、 设计和安全 是企业进口家居和家装用品类的 三大主 因, 关注 比例 分别 为 40.7%、 13.8%和 11.9%。分 品类 看,除品牌原因外, 炉灶、灯具、锅类、餐具、卫生陶瓷和刀具对设计的关注度高于其他 品类 ,油漆涂料和厨卫五金对安全的关注度高于其他 品类 。 家居和家装用品类计划减少进口意愿 强烈 。 未来一年内,80.1%的 企业 计划对家居建材类进口维持现状,减少进口比例为 16.9%,高于增加进口比例约 14 个百分点。其中,瓷砖、卫生陶瓷、木地板、油漆涂料和灯具减少进口意愿较强。 (五)化妆用品类增加进口意愿较强 化妆用品类供给 中 , 23.7%的 企业 销售 商品 进口占比超过 50%。 分 品类 看 ,香水进口 商品 销售 占比 超过 50%的 企业比例为 31.5%, 其他 品类 之间差异较小。 品牌 、 安全和价格 是 企业进口化妆用品类的 三大 主因,关注 比例 分别 为 42.7%、 15.7%和 13.9%。各 品类 之间差异较小。 化妆用品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较强。 未来一年内, 83.6%的 企业 计划对化妆用品类进口维持现状, 9.2%的 企业 增加进口, 7.2%的 企业 减少进口。其中,香水、护肤用品和彩妆 用品 增加进口比例 均超过 10%。 5 (六)文教体育休闲用品类增加进口意愿 较 强 文教体育休闲用品类供给 中 , 81.4%的 企业 销售商品国产占比超过 50%, 48.9%的 企业 销售商品均为 国产,各 品类 之间差异较小 。 品牌是企业进口文教体育休闲用品类的主要原因, 关注比例为 40.5%。分 品类 看,除品牌原因外,进口乐器、钢笔、球类用品对价格的关注度 略 高于其他 品类 ,泳具、户外装备对安全的关注度 略 高于其他 品类 ,各 品类 对设计的关注度也较高 。 文教体育休闲用品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较强。 未来一年内, 88.2%的 企业 计划对文教体育休闲用品类进口维持现状,7%的 企业 增加进口, 4.8%的 企业 减少进口。分 品类 看, 除钢笔 减少 进口 的比例 高于增加进口的比例外,其他均为增加进口比例高于减少进口。 (七)电器电子类减少进口意愿强烈 电器电子类供给 中 , 74.1%的 企业 销售商品 国产 占比 超过 50%, 34.6%的 企业 销售商品均为 国产 。 分 品类 看 ,摄影器材、家用清洁机器人、电动牙刷和助听器 进口商品占比 较 高 ,销售 进口 占比 超过 90%的企业比例在 20%以上 。 品牌 、 安全 和 设计 是企业进口电器电子类的 三大 主因,关注 比例 分别 为 39.6%、 15.4%和 12.7%。分 品类 看,冰箱和洗衣机对品牌的关注度较高,净水器、洗碗机和烘干机对安6 全的关注度较高,电动牙刷、摄影器材、家用清洁机器人和吸尘器对设计的关注度较高,空气净化器、电视机、烘干机、净水器和 空调 对 节能环保 的关注度较高。 电器电子类计划减少进口意愿强烈。 未来一年内, 85.8%的 企业 计划对电器电子类进口维持现状, 10.3%的 企业 减少进口, 3.9%的 企业 增加进口, 分 品类 看也是减少进口比例 高于 增加进口比例 。 (八)钟表眼镜类增加进口意愿较强 钟表眼镜类供给 中 , 31%的 企业 销售 商品 进口占比超过50%,16.3%的 企业销售商品进口占比超过 90%。分 品类 看,手表 销售商品进口占比较高 , 35.2%的 企业 进口占比超过 50%。 品牌、设计和价格是企业进口钟表眼镜类的三大主因 ,比例分别为 47.9%、 21.7%和 10.6%,各 品类 之间差异不明显。 钟表眼镜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 较 强。 未来一年内, 87.1%的 企业 计划对钟表眼镜类进口维持现状, 7.6%的企业 增加 进口, 5.3%的企业 减少 进口 。分 品类 看,手表的进口意愿明显高于其他 品类 。 (九)珠宝首饰类维持进口现状意愿 略 强 珠宝首饰类供给 中 , 82.7%的 企业 销售商品国产占比超过 50%, 54%的 企业 销售 商品均为国产 ,各 品类 之间差异不明显。 品牌、设计和价格是企业进口珠宝首饰类的三大主因 ,7 比例分别为 41.5%、 25%和 13.8%,各 品类 之间差异不明显。 珠宝首饰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 略强 。 未来一年内, 90.2%的 企业 计划对珠宝首饰类进口维持现状, 5.4%的企业 增加进口, 4.4%的企业 减少进口。分 品类 看,钻石饰品增加进口的意愿 较 强,比例达到 7.2%,高于减少进口的比例 3.4 个百分点。 (十)乘用车类增加进口意愿较强 乘用车类供给 中 , 48.9%的 企业 销售商品国产占比超过50%, 28%的 企业 销售车辆 均为国产 。分 品类 看,轿车供给 中 ,69.8%的 企业 国产 占比 超过 50%;其他 品类 特别是新 能 源 汽车 、MPV 型车 国产占比 较低 。 品牌 、 价格 和设计 是企业进口乘用车类的 三大 主因, 关注 比例 分别 为 36.8%、 15.8%和 11.8%。分 品类 看, MPV 和 SUV对设计的关注度高于其他 品类 ,新能源 汽车 、轿车对价格的关注度高于其他 品类 。 乘用车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较强。 未来一年内, 77.6%的 企业 计划对乘用车类进口维持现状, 11.6%的 企业 增加进口, 10.8%的 企业 减少进口。分 品类 看,新能源汽车、 SUV 和轿车 增加进口 意愿强烈 ,比例分别为 17.3%、 15.9%和 13.1%;MPV 减少进口意愿较强,减少进口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增加进口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