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审慎乐观 网贷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价值思考 2017.07 前言 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比特币(数字货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种应用场景。 2008年中本聪提出了一种完全通过点对点技术实现的电子现金系统,使现金系统在点对点的环境下运行,并防止双重支付问题。并发布了 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论文详细解释了具体内容。 比特币网络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高能耗、当下算力集中、浪费存储空间、大规模交易抗压能力不足以及用于非法交易等。但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却并不止于比特币,参照其核心技术特征依然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待发掘。 前言 讨论区块链离不开比特币,但并不只聚焦于比特币网络 2008年 中本聪发表论文,提出区块链技术与比特币概念 2009年 中本聪公布比特币线上系统,并制作“创始区块” 2010年 第一笔比特币交易完成,比特币诞生公允汇率 2010年 第一个比特币平台诞生,比特币使用数量开始急速增长 2011年 比特币价格首次达到 1$,并与英镑货币建立汇兑平台 2012年 Ripple labs发布瑞波币,利用区块链技术转移各国外汇 2013年 美国财政部发布虚拟货币管理条例,比特币价格暴涨 2014年 矿机产业不断成熟,挖矿红利受到广泛关注 2015年 纳斯达克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股票交易平台 2016年 平安加入 R3联盟 区块链技术发展核心节点 目录 1. 区块链: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3 2.产业阶段: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期 14 3.审慎判断区块链的“颠覆式”能力 21 4.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思考 26 5.网贷领域,区块链应用方向思考 34 区块链技术( BlockChain)是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一种通过去中心化形式实现所有参与主体共同维护同一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 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区块( Block)通过密码学方法相关联起来,每个数据块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数据信息,并且生成数字签名以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并链接到下一个数据块形成一条主链( Chain)。 区块链: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区块链技术的定义: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对比(谁拥有记账权) 账本 账本 账本 账本 账本 以区块链形式存在的“账本”,所有人均有记账权 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 中心化机构运行“账本”并有权记账 资料来源及延展阅读: 8btc/article-1915-1.html; 8btc/what-is-blockchain 一个完整区块是由 神奇数、区块大小、数据区块头部信息、交易计数、交易详情 等组成 。在这当中,数据区块头部信息的 HASH值是下一个新区块的 HASH值的参考目标数,最后一项交易详情记录了该区块中所有的交易记录 。 区块头由 4字节的版本号、 32字节的上一个区块的散列值、 32字节的 Merkle Root Hash、 4字节的时间缀、 4字节的当前难度值、 4字节的随机数组成。区块包含的交易列表则附加在区块头后面,其中的第一笔交易是 coinbase交易,这是一笔为了让矿工获得奖励及手续费的特殊交易。 区块链: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区块的结构 5 子结构名称 作用说明 大小 神奇数 区块之间的分隔符,总是等于 0xD9B4BEF9 4字节 区块大小 记录了当前区块的大小 4字节 区块头 引用区块链父区块的哈希值 80字节 交易计数 当前区块所记录的交易数 1-9字节 交易详情 记录了当前区块保存的所有交易细节 无特定参考值 区块的结构 子结构名称 作用说明 大小 版本号 数据区块的版本号 4字节 父区块哈希值 记录了前一个数据区块的 HASH值 32字节 Merkle根 当前区块 Merkle树的根节点的 HASH值 32字节 时间戳 当前区块生成时间,精确到秒的 Unix时间戳 4字节 难度值 当前区块生成所达成目标值的难度 4字节 Nonce 当前区块工作量证明的参数 4字节 区块头的结构 资料来源及延展阅读: 8btc/article-1915-1.html; 8btc/what-is-blockchain 矿工挖矿的过程就是产生新的数据区块的过程 , 这个过程需要对比前一个数据区块头部的 HASH值和随机数,如果满足一定条件则生成新的区块。Merkle树的根值为该区块中所有被记录交易的根节点 HASH值,中本聪用一个 HASH树来对每一比交易进行数字签名,以确保每一比交易都不可伪造和没有重复交易, Merkle树就是 HASH树的一种。 数据区块的交易记录中,详细记载了交易记录和相关细节。 例如 比特币收支详情里面 记录了当前区块中所记录的支出交易数量、地址信息、接收地址信息、接受的交易数量等。 区块链: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区块的链式结构构成区块链 6 区块链的链式结构 区块头 x-1 区块哈希值 Trans x01 Trans x02 Trans x03 时间戳 time x 区块头 x 区块哈希值 时间戳 time x+1 Trans ( x+1) 01 Trans ( x+1) 02 Trans ( x+1) 03 区块头 x+n-1区块哈希值 时间戳 time x+n Trans ( x+n) 01 Trans ( x+n) 02 Trans ( x+n) 03 区块头 X+1 区块哈希值 时间戳 time x+2 Trans ( x+2) 01 Trans ( x+2) 02 Trans ( x+2) 03 区块 x 区块 x+1 区块 x+2 区块 x+n 参考资料: 8btc/what-is-blockchain 区块链的本质是实现一种在完全公开、对等的网络条件下实现大规模协作的工具。在现实中,还没有构建这样一套体系的条件,而根据现有的可能的应用,区块链又衍生出了四种不同的结构类型: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侧链等。 参与主体的范围及是否为完全利益共同体决定了所采用的链的类型。 1.公链( public blockchain) : 公链,是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读取、发送交易且能获得有效确认的共识区块链。 2 联盟链 :( Consortium blockchains) : 联盟链 ,是指其共识过程受到预选节点控制的区块链 。 3 私链( private blockchain),又称无代币区块链( Token-less blockchain) : 完全私有的区块链 , 是指其写入权限仅在一个组织手里的区块链。 4 侧链 ( sidechain) :在主区块链之外的另一区块链,锚定与主区块链的一个节点,并可以与主区块链进行一定的数据交互 。 区块链: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参与主体的范围及是否为完全利益共同体决定了所链的类型 公链 联盟链 私链 侧链 public blockchain Consortium blockchains private blockchain sidechain 所有人可以共同参与 如比特币网络、 ETH等 有限的非完全共同利益主题可参与 仅限于同一利益主体内部可参与 在某一个节点 可以与主区块链进行数据交互 区块链是几类核心基础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包括分布式存储、点对点网络、非对称加密等若干类技术其实早已得到了成熟的应用 区块链: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区块链是几类核心基础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8 共识机制 密码学算法 分布式存储 权限对等、数据分布式、高冗余存储 依靠共识机制保证存储的一致性 PKC、 ECDSA、时间戳 不可篡改的数据结构 PoW、 PoS/DPoS、 Quorum/BFT 保证价值的唯一不可复制性 点对点网络 P2P点对点传输 保证信息的高效传递,降低信息不对称 区块链: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9 data 用户向全网发出交易信息 算力竞争( Hash计算)争取记账权,率先获得结果的节点向全网广播 基于 POW(工作量证明 )共识机制 # Hash SHA-256 # 数据来源:宜人智库 Private Key Private Key Private Key 网络中其他矿工接受区块并验证解 公钥密码学 若正确则不可逆的添加到自己的区块链(账本) New Block 新区块一旦被接收,矿工终止当前任务并开始新的算例计算 1 2 3 4 5 图:基于比特币应用,解释区块链的运作机制 区块链: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核心特征:去中心化、去信任、集体维护、可靠数据库 10 集体维护 ( Collectively Maintain) 可靠数据库( Reliable Database) 去中心化( Decentralized) 没有中介机构,所有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相等, 任一节点停止工作都会不影响系统整体的运作; 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拥有最新的完整数据库拷贝; 系统会自动认定最多次出现的相同数据记录为真; 不可伪造、不可虚构、不可篡改。 系统是由其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共同维护的,系统中所有人共同参与维护工作; 去信任 ( Trust) 在系统的规则和时间范围内,节点之间无法欺骗彼此 区块链: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核心 BUG(以比特币网络为例) 11 高频并发交易抗压能力差 用于非法交易 高耗能、算力集中 比特币 网络通过工作量证明( PoW) 来争夺记账权,这一过程需要消耗 大量 电力和算力资源。假设 每次都将有 1%的概率成功记账,其他参与竞争的 99%的矿工算力浪费。 同时,大量巨型矿场的建立使得算力不断集中,造成安全性下降 。 由于比特币的匿名性、全球流动特点 , 区块链技术也被“暗网”用于匿名地销售武器、毒品和进行其他非法交易。一些网上博彩网站使用比特币作为筹码,也成为了洗钱的渠道。在“ Silk Road”上,曾有大量的比特币用于购买毒品、枪支、信用卡及个人信息等非法物品 。 比特币区块链当前还存在着每秒 7次交易( 7tps)的限制 (实际是每秒 1笔)。 相比之下, 2016年双十一,支付宝的支付峰值达到 12万笔 /秒, 比特币网络比起几大中心化网络 ,交易处理频率远远落后。 浪费存储资源 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全网同步记账, 为保护数据安全性,区块链需要各个节点全部保存一份完整交易信息,造成了网络存储空间的巨大浪费。 区块链: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区块链去中心化系统所带来的突破( 1) 12 参考资料:腾讯区块链白皮书 传统技术系统 区块链技术系统 关键点 系统分类 特点 中心化的实现方式 特点 去中心化的实现方式 记 录 行 为 的 多 方 参 与 网络架构 中心化 主从式的 B/S网络 去中心化 P2P分布式网络 记录权及记录方式 中心节点进行 中心节点记录及维护所有交互数据 所有节点参与 公式算法确定记录权,共同维护交互数据 交易方式 每笔交易需中心节点确认 中心节点监督和维护 点对点交易 所有节点集体监督和见证 信任关系 中心节点见证 中心节点为所有节点进行信任背书 节点自证其信 非对称加密技术验证身份,零知识证明等方式验证信息 交易一致性 中心节点保障交易数据的一致性 中心节点的一本账,保障交易数据的一致性 所有节点共同参与解决数据交易的一致性 所有节点通过共识算法保证交易一致性, 解决双花现象 区块链: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区块链去中心化系统所带来的突破( 2) 13 参考资料:腾讯区块链白皮书 传统技术系统 区块链技术系统 关键点 系统分类 特点 中心化的实现方式 特点 去中心化的实现方式 帐 数 据 存 储 的 多 方 维 护 交易有无欺诈 存在欺诈和造假的可能 中心节点主动欺诈的可能 不可欺诈、不可造假 分布式存储、共识算法 信息被篡改 存在数据被篡改和抵赖的可能性 中心节点存在被攻击、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性 不可篡改、不可抵赖 分布式存储、链式数据结构、哈希算法、时间戳及数字签名 数据存储的可靠性 中 依赖中心节点进行交易信息系统的存储和容灾备份 高 人一旦各节点故障或者少数节点故障,系统能正常运行,并且故障节点数据可以恢复 隐私保护 交易双方身份信息存在泄露的可能 所有参与交易者需提供身份信息,且都由中心节点保存,中心街店存在被攻击、盗取等可能,导致交易者的隐私泄密 交易双方的身份信息不会被泄漏 所有参与方在区块链中通过加密后的 ID进行标识。 1、不需要所有交易者提供身份隐私信息,保障交易者的隐私不被泄露。 2、同一个交易者可通过多个 ID进行的多次交易来达到隐私保护的目的。 目录 1. 区块链: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3 2.产业阶段: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期 14 3.审慎判断区块链的“颠覆式”能力 21 4.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思考 26 5.网贷领域,区块链应用方向思考 34 数据来源: CBinsights, 36Kr 2013-2014年是全球比特币 &区块链领域创业公司(获投公司)创立的峰值, 2016年则是中国区块链项目数量快速提升的一年。 从融资规模和笔数角度看, 2014年达到峰值。此后,直到 2016年 Q3-2017年 Q1,融资规模连续三个季度融资规模呈现增长态势,我们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和中国市场的成长有关。 产业阶段: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期 2016年中国区块链创业迎来峰值 15 02040608010012014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全球比特币 &区块链 获 投创业公司成立时间统计 世界 中国 0102030405060700501001502002502012Q1 2012Q4 2013Q3 2014Q2 2015Q1 2015Q4 2016Q32017年 Q1全球区块链行业投融资规模 投融资总额(亿美元) 交易笔数(笔) ctoutiao/238929.html 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 ),相较于 IPO, ICO把所发行的标的物由证券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 ICO参与者投入的是比特币或其他高流通性质代币,获得的是融资项目发行的代币,而代币的价值取决于区块链项目的后续发展和设计。 ICO参与者所获得的项目代币一般在项目正式上线后通过数字货币交易所进行流通退出。 目前国际上最大的 ICO项目是众所周知的 The DAO(后被黑客攻破)。其在 2016年 4月对外募资, 27日内募集了 1200万个以太币,价值 1.32亿美元,是史上最大的一次众筹活动。 但与此同时, ICO不受监管且面向全球不特定对象的投资者,较难通过公开信息渠道获取项目相关的信息,极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因此一方面,市场对于 ICO合法、合理性的争议不绝于耳,另一方面,众多区块链项目已经通过 ICO完成融资,其中不乏明星级项目。 产业阶段: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期 ICO规模快速提升, Geeker or Cheater? 16 377 37 3 15 23 0100200300400500机构融资 ICO众筹 战略投资 可转债 其他 比特币 &区块链获投创业公司融资方式统计 0.26 0.14 2.22 12.66 036912152014 2015 2016 20172014-2017年 H1 ICO规模 ICO规模(亿美元) 增速 数据来源: Blockchain Angels. Tracker curated by Outlier Ventures Blockchain Angels数据显示,截至 2017年 4月 27日,全球共有 1,230家区块链企业。 从业务大类角度看,主要聚焦于信息 &通信、金融 &保险。 从产品和服务领域方面,则主要聚焦于金融(外汇、贸易、投资、支付、金融服务)和基础设施。 产业阶段: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期 基础设施、金融服务是目前区块链提供的核心服务 17 2.00% 2.20% 2.40% 2.50% 2.80% 3.00% 3.70% 3.90% 4.20% 5.00% 5.00% 6.10% 8.00% 11.90% 13.30%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社交网络 企业级区块链 挖矿 内容管理、知识产权 数据分析 数字货币 身份认证、声誉管理 监管透明 溯源、公证 钱包 区块链咨询 金融服务 支付 外汇、贸易、投资 基础设施 全球区块链公司产品或服务领域 0.00% 5.00% 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房地产 健康管理 能源供应 专业领域、科技活动 艺术、娱乐 金融、保险 信息、通信 全球区块链公司业务大类 数据来源: 36Kr 产业阶段: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期 国内及海外区块链产业全景图 18 数据来源:腾讯区块链白皮书 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全球主要市场逐渐受到重视。各类区块链技术和产业联盟先后成立,主要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也纷纷加大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依主体类型区分,参与者包含四类: 1、初创公司或组织:依靠组建跨公司、跨行业领域的国际性区块链平台和联盟来制定行业标准,力求成员间达成一定程度的协同; 2、金融机构:针对已有的应用场景或已知的应用需求,各大传统国际银行实施区块链技术应用试点,建设区块链能力; 3、大型科技公司:基于 IT 技术开发、云服务等能力,推出区块链相关服务 (BaaS, blockchain-as-a-service) ; 4、咨询公司 /系统集成商:整合软件、系统设计与应用、云等 IT 服务的 IT 咨询公司 /系统集成商,发展区块链技术与相关服务。 产业阶段: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期 海外市场简析 19 类型 代表企业 优势 /特点 案例 /方案 初创公司或组织 R3 CEV 以搭建底层技术协议为主 公布源代码的 Corda分布式账本 金融机构 高盛 以解决金融机构现有应用场景需求、降低交易成本为主要出发点 银行间清算、外汇交易等 大型客机公司 微软 将原有技术能力(如云服务)延伸至区块链领域 基于 Azure云服务,发展 Bletchley项目支持不同区块链联盟组建 系统集成商 /咨询公司 德勤 结合系统集成能力与区块链技术服务企业客户 基于开放协议 Rubix项目,例如区块链智能身份项目 从 2015 年年底,中国真正开始了区块链领域的创新创业。截止 2016 年底,国内已经有近百家与区块链技术相关公司,出现了许多代表性的企业。同时,受 R3、 Hyperledger 等区块链联盟的影响,国内的金融机构不约而同将加入联盟作为探路区块链的第一步,区块链联盟相继成立。 产业阶段: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期 国内市场简析 20 组织 成立地点 设立时间 目标 金链盟 深圳 2016.5.13 3-5年内研发一条或多条金融区块链,推出多种广受欢迎的区块链终端应用,制定一批高水平联盟标准、申请专利技术 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 ( China Ledger) 上海 2016.4.19 聚焦资产端应用,兼顾资金端探索;构建满足共性需求的基础分布式账本;精选落地场景,开发针对性解决方案;基础代码开源,解决方案在成员间共享 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 ( CBRA) 北京 2016.1.5 打造交流平台、政策沟通平台、厘清区块链技术在现有体系中的定位等 类型 代表企业 优势 /特点 案例 /方案 初创公司或组织 万向区块链实验室 搭建开源的技术研究生态及投资孵化生态 基于以太坊 Fintech 微众银行 搭建区块链底层服务 清算、票据 大型科技公司 腾讯 将原有技术能力(云服务)延伸至区块链领域 票据、资产登记及交易 政府组织 央行 法定数字货币 数据来源:腾讯区块链白皮书 目录 1. 区块链: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3 2.产业阶段: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期 14 3.审慎判断区块链的“颠覆式”能力 21 4.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思考 26 5.网贷领域,区块链应用方向思考 34 数据来源:宜人智库 互联网经济已全面进入共享经济时代。 门户时代,用户单方面的被动获取信息;进入搜索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门槛进一步降低,用户可以主动通过平台甄选信息,但信息的提供方依然是网络媒体等专业信息生产者;而在社交媒体时代,用户从信息的消费者变为信息的产消者,信息的去中心化开始逐步实现;此后,用户从单纯信息的生产者转向商品和服务的产消者,平台主要负责建立规则,互联网经济全面进入共享经济时代。 从商业模式角度出发,用户从消费者变为产消者,是商业模式去中心化的核心特征。 但现阶段的去中心化(多中心)所带来的是更加规模化的市场集中,垄断下所带来的市场效率提升(区别于传统经济学意义上垄断的效率下降)。 审慎判断区块链的“颠覆式”能力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演进方向是去中心化 门户时代 搜索引擎 社交媒体 共享经济 商业模式去中心化发展的核心路径 ; ; 用户单方面的获取信息 用户通过平台自行甄选 用户从信息的消费者变为信息的产消者 用户从商品、服务的消费者变为产消者 用户从消费者变为产消者 数据来源:宜人智库 绝对的去中心化会导致无序,我们所谓的去中心化实则是局部去中心化。 而事实上,并不存在完全的去中心化。完全的去中心化会导致无序,并进而导致整体效率下降。从目前的社会结构看,只要有组织的存在,就不存在完全的去中心化。 即便在局部去中心化的场景下也会有意见领袖的存在。 审慎判断区块链的“颠覆式”能力 现阶段的去中心是局部去中心,局部去中心催生上层多中心 局部去中心化加速上层多中心,边缘创新打破垄断 局部去中心化加剧了上层的多中心。在互联网产业经济中,信息不对称性下降,往往带来的是高度集中。以去中心化的共享经济为例,其所带来的是各个领域的多中心并进而发展为垄断。边缘的局部创新会再次 无序 无序 垄断专制 垄断专制 垄断专制 绝对去中心 绝对中心化 多中心 我们所谓的去中心化实则是局部去中心化 我们所谓的去中心化实则是局部去中心化 局部去中心 多中心与垄断 规则建立者 A 规则建立者 B 规则建立者 C 区块链 人们基于互联网实现了最广泛的互联, 互联网的“连接”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其后续所带来的商业价值 。 区块链技术更好的完善了这张“网”,将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变为数字化的防篡改且完全唯一的“价值”,这将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商业价值。 但实际上,“连接”已经客观存在了,也许区块链会改变“连接”的形式,但无法以“连接”以外的形态超越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价值。所以, 区块链“颠覆式影响” 的量级遥远小于互联网。 但并不影响区块链技术成为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技术创新之一,但是其价值更多的将体现在通信、金融、供应链以及基础设施等底层技术更迭和企业级服务层面。 审慎判断区块链的“颠覆式”能力 区块链“颠覆式影响” 的量级遥远小于互联网 24 数据来源:宜人智库 短 成熟周期 长 大 影响 小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 不同技术的影响(商业空间)及成熟周期 审慎判断区块链的“颠覆式”能力 过度炒作带来的预期过高,泡沫破裂大概率提前 25 Gartner2016年中发布 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6。区块链技术处于 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期望膨胀期)的前周期,并接近顶点,同时 Gartner预计区块链技术到可以被广泛应用的阶段依然需要 5-10年的时间周期。 我们认为,参照目前的市场情况,过度炒作带来的预期过高、实际产业影响力低于预期、 ICO被过度利用以及政策等因素,区块链技术在中国可能会迅速过热,并快速迈过巅峰期进入泡沫破裂期。 Innovation Trigger 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 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 Slope of Enlightenment Plateau of productivity Blockchain Years to mainstream adoption 5-10Years Time 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6 百度指数 区块链 数据来源: Google、 baidu、 Gartner Google Trends Blockchain 目录 1. 区块链: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3 2.产业阶段: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期 14 3.审慎判断区块链的“颠覆式”能力 21 4.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思考 26 5.网贷领域,区块链应用方向思考 34 数据来源:宜人智库 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思考 基于价值判断上层应用拓展方向 27 区块数据 链式结构 数字签名 哈希函数 梅克尔数 非对称加密 P2P网络 传播机制 验证机制 PoW PoS DPoS PBFT 价值互联 穿透式追 &溯 智能合约 人(活体等) 虚拟物品(虚拟资产、权益等) 实物(货物、商品、食品等) 身份认证(追溯)、征信(追溯)、资产交易(追溯、合约)、积分(追溯)、食品溯源、供应链(追溯、合约) 数据层 网络层 应用价值层 共识层 应用对象层 可拓展应用层 应用层 价值互联 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思考 核心价值:价值互联、穿透式追溯、智能合约 28 智能合约 传统社会 区块链 签订合约,基于中心化系统(法律等)实现约束 基于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实现 【 强制信任 】 传统互联网 区块链 信息化 信息互联 资产数字化 基于代币实现价值传输 穿透式追溯 传统社会 区块链 信息不透明, 追溯穿透力不足 价值可溯源 +追踪 3 2 1 VS VS VS 参考文献及延展阅读: 8btc/digital-tokens 基础互联网实现的价值是 【 信息的传输 】 ,而在区块链网络中,传输的内容从单纯的信息变成了可编程的数字代币( Token), 本质从信息变成了价值。 加密货币代币并不是以字符串的形式存在(如果这样做的话,它们很容易就可以被复制),其实质是代表了一个总账(区块链)上记账权。代币的类别: 1.“内置”或“原生”的区块链代币: 例如: BTC、 XRP、 NXT、 ETH 核心用途: 区块验证奖励(“矿工奖励”) 防止垃圾交易(强制消耗代币,限制垃圾交易) 在私链和联盟链中,内置代币存在的必要性减弱。 2.资产抵押代币:由一方发行在区块链上,以供之后赎回的“资产抵押代币”。资产抵押代币是实现更广泛的价值流通的核心。 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思考 区块链技术价值核心之 【 价值互联 】 29 代币(资产抵押式代币)应用实例 基础互联网在后续的应用拓展层面,被应用于人的互联和物的互联(物联网)。但能够在网络间传输的核心内容依然是信息。基于基础互联网衍生了门户网站、社交网络、视频媒体、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众多商业模式。传输的信息包含文字信息、图片信息、音频信息、视频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文档等等。 而在价值互联阶段,传输的将是任何有形和无形的资产。 但无论互联网、物联网还是价值互联网都是共存的并不存在替代关系。 但不能忽视的问题是,资产代币化后,数字代币与实物资产或虚拟权益之间如何建立唯一关联,及关联关系是否得到法律的保障。 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思考 区块链技术价值核心之 【 价值互联 】 互联网 2.0 30 1.0 2.0 信息互联网 价值互联网 区块链网络 实现价值的高效、安全的传递 基础互联网 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 基于哈希算法、梅克尔树以及时间戳等底层技术保证,区块链形成了一条不可篡改的链。 而围绕不可篡改的链式结构同样可以产生诸多应用。基于区块链的链的特征,可以实现最广泛的 溯源或追踪,其应用场景必然需要拥有“链“的特征。 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思考 区块链技术价值核心之 【 穿透式追 &溯 】 穿越时空的唯一 31 资产的时间链 资产的生产、流通的过程(防伪、溯源等) 物的时间链 对原材料、货物实现快速的溯源、追踪(供应链、防伪、溯源等) 人的时间链 人的行为及经历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链(身份认证、征信等) 货币的时间链 货币的制造、流通的过程(防伪、反洗钱等) 区块链实现去信任的核心在于智能合约。对于智能合约的定义依然存在差异,例如:“区块链网络智能合约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一段代码,它们可以被区块链上的交易所触发,触发后,这段代码可以从区块链上读取数据或者向区块链上写入数据”、“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 promises) ,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其最本质的是将传统需要第三方来监督执行的合约(合同、协议、法律规章等),通过编程的形式实现在条件被触发情况下强制执行。 便不再存在违约、风险及不确定性的情况发生。 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思考 区块链技术落地的价值核心之 【 智能合约 】 去信任 32 触发条件的编写及验证监督 权益的数字化(代币化) 合约与法律的关系 3 2 1 如何通过严谨的程序语言实现无漏洞的智能合约(触发条件)(法律基础 +计算机语言),同时是否依然需要第三方的验证和监督 计算机所建立的合约关系是否得到法律的保障,或全网的认可 权益代币化、且得到法律保障是实现智能合约 (强制执行)的前提 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思考 此外,要形成网络的另一关键点 非利益共同主体的节点 33 区块链可以帮助更多的节点共同维护数据库,如果节点处于完全利益共同体或者同一主体内,则区块链技术本身的核心优势无法体现; 在公链、私链和联盟链的不同状态下,其主体也有很大差异。 公链的参与者是全网用户; 私链的参与者是同一主体内的各个部门或各个环节; 联盟链则是联盟的共同参与主体。 根据共识机制,各个记账人所承担的职能、权限有一定差异。 目录 1. 区块链:集体协作共同维护的可靠数据库方案 3 2.产业阶段: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期 14 3.审慎判断区块链的“颠覆式”能力 21 4.区块链的应用价值思考 26 5.网贷领域,区块链应用方向思考 34 率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价值互联,我们需要互联的价值(资产)是什么? 链,于我们而言,是什么的时间、空间链?我们的业务中存在哪些内部或者外部的业务链条? 其他参与主体,都是谁?都存在于我们实际业务的哪些链条上? 强制信任,我们需要谁信任我们?或者我们信任谁?或者,谁与谁之间的相互信任? 网贷领域,区块链应用方向思考 因此,在判断新的商业机遇时,我们需要思考如下问题: 35 基于此进一步明确: 我们是否需要区块链? 解决的实际问题(原有需求 /痛点)是什么? or 创造的新需求是什么? 价值互联,我们可能需要互联的价值(资产)是什么?(把什么代币化?) 目前,我们需要实现价值互联的是 【 资金 】 和 【 资产 】 资金代币化 (资金抵押代币) 抵押资金获得代币,实现资金数字化、可编程 资产代币化 (资产抵押代币) 抵押资产获得代币 实现资产数字化、可编程、可分割, 进而实现资产的更高效流通 链,于我们而言,是什么的时间、空间链? 我们希望能够掌控的是 【 人 】 链、 【 资产 】 链、 【 资金 】 链 “人”链 (身份确认 +征信) 基于不可篡改的成长及行为轨迹数据 实现身份确认 +征信 资产链 (资产溯源) 对外部资产的溯源,确认资产真实性和风险 对内部资产来源的对外透明化输出 资金链 (资金追踪) 基于对资金的去向判断资金用途 进而实现更为便利的贷后管理 P2P产业链上的核心参与主体,也是 【 潜在的联盟链参与者 】 平台: P2P贷款平台 资金合作方:担保公司、小贷公司、信托机构等 资产合作方:担保公司、小贷公司、信托机构、供应链金融机构等 存管及支付机构:银行、三方支付等 流量合作方:各类资讯门户流量入口和行业导航网站 数据及技术类:第三方征信平台、第三方数据平台、第三方技术服务 政府部门:公检法、税、工商等 场景平台:各类消费场景,例如电商平台、线下商超等; 监管:央行、银监会等 其他参与主体,都是谁?都存在于我们实际业务的哪些链条上? 抓取数据的目标平台、场景平台、其他资产方、监管机构等 要实现 Blockchain在金融科技领域应用的核心解决方案是联盟链,以及辅助性的公链和私链。 监管机构 出借人 借款人 平台 流量合作方 资金合作方 资产合作方 数据平台 信息平台 存管机构 /支付平台 可能存在的担保 /保险机构 场景类平台 强制信任,我们需要谁信任我们?或者我们信任谁?或者,谁与谁之间的相互信任? 出借人信任平台、平台信任借款人、最终实现出借信任借款 39 出借人信任我们 (资产透明) 基于智能合约实现资金刚性 /有条件兑付 基于智能合约实现风险准备的先行兑付 出借人信任借款人 (终极 P2P形态) 基于智能合约实现刚性兑付 还款能力不足,实现担保人资金的无条件划转 抵押物产权的无条件划转 我们信任借款人 (资金追踪) 基于智能合约实现借款的无条件划转 基于智能合约实现无限连带担保人的无条件划转 抵押物产权的无条件划转 应用方向 核心内容 区块链类型 身份认证及征信 用户身份证明的数字化 联盟链、公链 资产溯源 ToB的供应链资产、或其他类型的 ToC类资产 联盟链 行业黑名单 共享黑名单 同业联盟链 资产透明化 /代币化 供用户查看借款人基本情况、资金用户、还款情况等,确认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