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研究 机 构联合出 品2019中国工业遗 存再利用路径与典型案例白皮 书城市更新系列中国仅 用几十年 时间完成工业化初期到 后期 的推进历程 , 期间也曾出现制造 产能向郊区 转移 、 闲置厂房遍布城区的建设难题 。 当前 , 中国经济迈向后工业化时代 ,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 公众历史 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曾经 承载工业体系发展重任的 老旧厂房等 工业遗存 , 正在转变为见证工业历史 、 传递工业文化 、 记录城市印记 、 展现产业变迁 、 再利用价值可观的 “ 文化富矿 ” 与 “ 特色空间 ” , 是 城市更新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 本报告由赛迪顾问 、 京东方健康 园区 、 金 隅集团 、 开滦 集团 、 山东出版集团 、 首创集团 、 首钢集团 、 广东同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 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 。 本报告通过分析 中国工业 遗存再利用发展现状 、展示中国 工业 遗存再利用典型 案例 , 预判中国工业遗存再利用发展 趋势 , 提出中国工业 遗存再 利用发展建议 , 旨在为城市更新的 规划与实施提供借鉴 ,为 各地政府 、 工业企业 、 地产企业 、 文创企业 , 制定工业遗存再利用政策 、开展工业遗存再利用合作 、 设计工业遗存再利用 项目提供 决策支撑 。 2019 中国工业遗存再利用 路径与 典型案例 第 1 章 中国工业遗存再利用背景 01 工业遗存基本概念 02 中 国工业遗存改造发展历程 03 中国工业遗存再利用发展机遇 04 中国工 业遗存再利用面临挑战 05 第 2 章 中国工业遗存再利用现状 06 中国工业遗存空间 资源 07 中国工业遗存改造 方向 08 中国工业遗存改造 模式 09 第 3 章 中国工业遗存再利用 案 例 10 工业 旅游:开滦国家矿山 公园 11 现代 设计: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 园 12 都市产业: 首钢 冬奥广场 13 文 化金融:新华 1949文化金融与创新产业园 14 智能 制造:金 隅智 造 工场 15 文化 创意:郎园 vintage 16 总部基地:恒 通国际商务 园 17 第 4 章 中国工业遗存再利用 趋势 18 发展趋势 19 赛 迪 建议 20 2019 中国工业遗存再利用 路径与 典型案例 中国工业遗存再利用背景 中国工业遗存保护与再利用事业历经 30年发展 , 在政府管理政策不断完善与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双重 助力下, 正在步入保护与再利用并举的“春天”。 01 工业遗存基本概念 2019 Chinas industrial heritage reuse Path and typical cases,the white paper 2019 中国工业遗存再 利用 路径与典型案例 组织 1973年 , 第一届国际工业纪念物保护会议在英国铁桥峡谷博物馆召开 , 提出了 工业遗存的历史地位与文化 价值 , 引发 世界各国对工业遗存保护与利用的关注 。 1978年在瑞典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工业纪念物大会上 ,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 委员会 ( TICCIH) 宣告 成立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促进工业遗产保护的国际性 组织 。 定义 工业 遗存是指工业活动产生 的遗留物 。 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 、 技术 、 社会 、 建筑或科学价值 的工业遗存 , 包括 建筑和机械 , 厂房 , 生产作坊和工厂 , 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 , 仓库货栈 , 生产 、 转移和使用的场所 ,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 , 以及用于居住 、 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 场所 。( 来源:国际 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 2003年通过的 下塔吉尔宪章 ) 价值 历史价值 : 反映特定时期工业生产状况 , 承载工业文明进程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 科技 价值 : 集合生产工具 、生产工艺 、 设施设备 、 工业产品等实物成果和档案资料 , 构成工业科技史的形象化物证 。 社会价值: 展现工人阶级生存状态 , 承载 地域 文化与企业文化记忆 , 是研究当时社会结构的丰富素材 。 艺术 价值 : 工业建筑与工业装备在布局 、 造型 、 色彩方面显现出美学价值 。 经济 价值 : 工业遗存再利用产生 门票 、 租金等收益及对周边区域的带动效应 。 构成 物质遗存: 车间 、 作坊 、厂房 、 矿场 、 仓库 、 码头 、桥梁 道路等运输基础设施 、办公楼 、 住房教育休闲等附属生活服务设施及其他构筑物等不可 移动物质遗存;机器设备 、 生产工具 、办公用具 、 生活用具 、 历史档案 、 商标徽章及文献 、手稿 、 影像录音 、 图书资料等可 移动物质遗存 。 非物质遗存: 生产 工艺流程 、 手工技能 、 原料配方 、商号 、 经营管理 、 企业文化等工业文化 形态 。 分类 完整保存型: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业 遗存进行文物保护 , 修复为博物馆供研究参观 。 局部改造型: 具有地域特色或普遍代表性的工业遗存进行整体保留局部改造 ,形成以原景观为主体的保护性利用空间 。 大规模改造型 : 对于历史 、科技 、 艺术价值较少的工业遗存进行大规模改造 ,形成以工业元素为特色的再利用空间 。 拆除改造型: 对于没有保留价值的工业遗存进行整体改造 , 重新定位形成新的功能空间 。 02 中国 工业遗存改造发展 历程 2019 Chinas industrial heritage reuse Path and typical cases,the white paper 2019 中国工业遗存再 利用 路径与典型案例 特点:部分发达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面对城市中需要腾退的老旧工厂,出现单纯重视承载土地的经济价值、部分工业遗存被盲目拆除或过度改造的现象 政策:国家层面尚未出台主导政策; 1991年,上海市政府发布 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 ,将杨树浦水厂、杨树浦电厂等工业遗存纳入保护管理范畴 特点:工业遗存保护意识增强,工业遗存项目进入科学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阶段 政策: 2014年 3月,国务院发布 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 ,提出把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作为搬迁改造重要内容; 2017年 1月,工信部、财政部印发 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建立工业遗产名录和分级保护机制 特点:工业遗存的建筑价值、文化价值开始获得关注,独特环境吸引文化艺术工作者集聚,出现向文化创意产业园演变的成功案例 政策: 2006年,国家文物局发布 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 ,指出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生长阶段 ( 1990-2000) 认识提高 阶段 ( 2001-2013) 规划升级阶段 ( 2014-至今) 北京手表厂多层厂房改建成双安商场 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形成 798艺术区 首钢老厂区变身“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 03 中国 工业遗存再利用发展 机遇 2019 Chinas industrial heritage reuse Path and typical cases,the white paper 2019 中国工业遗存再 利用 路径与典型案例 2018年 11月, 工信部印发 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 ,鼓励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小镇(街区)、创新创业基地;原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印发的 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18-2020) ,计划到 2020年全国推出 100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北京、沈阳等地政府也先后发布保护利用老旧厂房等工业遗存的指导文件。 2018年 8月 , 全国 首个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 联盟在北京成立 , 通过搭建全国老旧厂房保护利用和城市文化发展交流协作平台 , 举办品牌活动 、 建立产业融合机制 、 提供智库指导服务 、 开展媒体宣传等方式促进资源共享 、 推动城市风貌提升 。 新政策: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频出 新助力:行业联盟促进合作共赢 近年来 , 中国 战略性 新兴产业加速 增长 , 节能环保 、新一代信息技术 、 生物 、 高端 装备 、 新能源 、 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 、 数字创意等 战略性 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形成重要 支撑; 2018年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8.9%, 增速比规模 以上工业快 2.7个百分点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工业遗存空间再利用提供了新的产业内容 。 新内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由于建成区面积比重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建设已从大拆大建、拆 旧建 新的城市改造阶段过渡 到以功能环境重塑、产业重构 、文化 传承 、民生 改善 为重点有机 更新阶段 ,一线城市纷纷 开展城市更新与存量优化的创新 尝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与发展理念的变迁,决定了工业遗存改造项目前景广阔。 新环境:城市建设进入有机更新阶段 04 中国 工业遗存再利用面临 挑战 工业 遗存项目进行保护性再利用 , 既要避免盲目拆建 、 过度 改造 , 又要以用促保 ,保用 并举 , 实现保护 和开发的 平衡 , 但工业遗存项目的分级分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技术标准 , 项目改造时整体保留比例 、内部空间调整装修程度 、 新增面积范围 , 在基层 具体 实施时 , 还 没有可以 指导实践的可操作 规范 。 对工业遗存项目改造投资方而言 , 虽然避免了土地拆迁费用开支 , 但前期规划 、 设计费用投入 较大 , 老旧厂房修旧 如 新 、 修旧如旧的改造装修 , 所需费用有时甚至超过新建同等面积的建安成本 , 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遗存项目 ,需要投资方具备较强的资金筹措 能力 , 改造 后多数属于可租不可售的自持型项目 , 投资 回收周期较 长 。 工业遗存改造项目涉及将老旧厂房的工业用地转换为商业、科研、多功能等不同性质的用地,一 是变更土地性质需要补缴高额土地出让金,给改造方带来较大资金压力;二是审批手续办理周期 较 长,改造方需要付出较高 的时间 成本;三是申请未成功时还会影响 后续立项规划、建设施工、安监 消防、入驻企业工商注册等一系列审批手续。 除了 具备文物保护价值的部分被 完整保留 ,成为具备保存与展示功能的 博物馆以外 , 多数 工业 遗存 项目被改造为 “ 文化创意产业园 ” , 改造后再利用空间的功能属性大部分以办公 、 展览 、 商业 、 餐饮 、 休闲娱乐为主 。产业定位与功能属性雷同 , 导致改造陷入千篇一律 , 项目之间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 。 项目定位雷同 土地变性困难 投资效益不高 改造标准不完善 2019 Chinas industrial heritage reuse Path and typical cases,the white paper 2019 中国工业遗存再 利用 路径与典型案例 05 中国工业遗存再利用现状 面对中国工业遗存蕴含的巨大可利用空间, 政府在 盘点并激活 城市工业遗存资源上积极发力, 企业在向工业旅游区、开放街区、产业园区的改造道路上探索创新。 06 07 中国 工业遗存空间 资源 2019 Chinas industrial heritage reuse Path and typical cases,the white paper 2019 中国工业遗存再 利用 路径与典型案例 30亿 平方米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序号 城市 空间体量 1 北京 北京腾退老旧厂房 242个,占地面积共计 2517.8万平方米,其中待利用面积占 70.64%,达到 1778.48万平方米 2 上海 上海已有 96个项目、约 629万平方米存量工业用地纳入盘活转型计划,其中未完成转型方案或转型手续的占 30.68%,达到 193万平方米 3 天津 天津全市登记在册的工业遗产有 130余处 4 重庆 重庆市确定 96处工业遗产名录(含仓储),其中主城区 45处、其他区县 51处,时间跨度自 1891年到 1982年 5 广州 根据“三旧”改造标图建库成果统计,广州低效用地图斑达到 588.96平方公里,其中旧厂占到 188.03平方公里 6 深圳 全市大约有 3亿平米建筑的老旧工业厂房,其中,使用期 30年的约 2亿平米,20年的约 1亿平米 7 杭州 杭州已明确老城区工业遗产 90多处,集中分布在半山、拱宸桥、祥符桥小河、古荡留下、望江门外、中村和龙山七个区域 8 成都 成都公布 27处近现代工业遗产项目,分为保留( 5处)、再利用( 8处)、待保护( 11处)、已保护( 3处) 4种类型 9 武汉 武汉现存 95处工业遗存,遴选出 27处第一批武汉市工业遗产、 38处第二批工业遗产,并依据价值、重要性分为三个保护级别 10 济南 全市 92处工业遗产纳入济南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法定保护体系,其中 9处优秀工业遗产建筑、 19处比较重要工业遗产建筑、 64处一般工业遗产建筑 数据来源 :赛迪顾问整理 中国工业遗存空间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